問:佛法常說『富貴學道難』,為什麼?

答:我們常說『財、色、名、食、睡』,這五欲是地獄五條根,一有了富就是有『財』,貴就是有『名』,那麼五欲已經佔了二個了。如果有財有名能做好事,那當然是愈多愈好。但是眾生的通病都是『善財難捨』,即使是佛教徒,要叫他供養三寶也不容易啊!一般人更是一點小小的善事就要有名才做,無名就不干。可是要拿錢造惡業的時候,隨便揮霍就能捨得,所以說有了富貴要學道就難了。然而反過來說造惡又易了!

人間的富貴最容易使人昏迷造惡業,要知道,造惡業的人大多是富貴者,貧窮的人反而不會造那麼多惡業。就好像愚笨的人還好,聰明則反被聰明誤一樣。當然聰明的人學好,又此愚笨的人高上百千倍了,有智慧的人又比聰明的人高千萬倍以上啊!所以佛法最強調要有正智慧,有了正智慧才有正見,有正見才能修正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妙蓮老和尚開示《法海釋疑》)

 

問:魔鬼有天魔等,請問行十善的人才能升天福報,哪有上天作惡呢!作惡的如何能升天,魔王有諸大神通,為何不明佛法因果而學佛,魔作惡受因果報應否?

答:善分『有漏』『無漏』之別,此漏無漏二法,含義甚深,不能在此多添枝葉,加以詳釋。茲可略言其概,能斷『見思二惑』之善,謂無漏善,不斷二惑之善,謂有漏善?二十八天之身,皆具見思二惑,故作有漏善者生之。惑輕者易於學佛,惑重者難以學佛,世間小富貴,尚有『富貴人學道難』之訓,天魔大富,不好佛法,有何奇怪。有惑即造業,造業即受報,況有多劫帶來之惑乎,此所以二十八天,統不免於輪迴,天魔天福享盡墮落,豈能例外。(李炳南老居士《佛學問答類編》)


聖嚴法師《天下有五難》

佛言:天下有五難:貧窮佈施難、豪貴學道難、制命不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

這一章講天下有五難。

「貧窮佈施難」,自己很窮,還要佈施,很難。有一則貧女點燈的故事:一個乞丐婆,什麼都沒有,拿破碗求到半碗油,拿到佛前供養,當所有燈都熄了的時候,卻只有她那盞燈還亮著;阿難問佛原因,佛說這盞功德最大,因為自己貧窮仍知道要佈施、供養。此生已經貧窮了還不佈施,來生會更窮,所以有錢沒錢,都應該要佈施。至少看到別人佈施或別人得到佈施,都要生歡喜心。

「豪貴學道難」,有權勢地位的人,學佛困難。他們事業忙,身份尊貴,到佛前不願頂禮三寶,怕人家笑他們迷信,其實是自認為了不起。有些大官在位時,不想也不願學佛,等到卸任後,沒錢沒勢時,才知道要學佛修行。其實,公門好修行,有錢有勢時如能學佛,一句話就能救許多人,影響很多人學佛,這才是行菩薩道。

「制命不死難」,制命是說一定要死,如何救都沒有用;也可能是指犯了非死不可的罪,救他很困難。我們應該不要去觸犯死罪,而且不要尋死。最近報載有一位太太,自殺五次都遇救未死,到第六次真的自殺成功而死了,或許她有被逼得非尋死不可的原因,但如果能用這種勇氣來做自利利人的事,不是很好嗎?又為何要尋死呢?

「得睹佛經難」,一般人是不容易看到佛經的,尤其古代印刷術不發達,更是困難。有的人說佛經很深奧,看不懂,雖然他不反對別人讀佛經,但自己卻不會去讀;有的人則是沒有機會讀佛經。佛經真的難懂嗎?其實,通常被人認為難懂的,是梵文音譯的名相,但這是可以透過字典查詢的。

「生值佛世難」,能出生在有佛時代是非常不容易的。釋迦世尊住世八十年,成道後的弘法時間有四十九年,我們這個地球,只有在那四十九年之中出世的人才能見到佛。佛法在世間也有期限,期限一過,世間人就是希望信佛也見不著佛法了。所以我們雖不是生值佛世,但至少還有佛法可聽;雖然讀起佛經來有一些困難,但只是小難,而非大難。 


聖嚴法師:人,為何而活?

問:如何在生命的逆境中,將受傷、瞋恨的心轉為感恩心,並感恩傷害我們的人?

答:感恩的意思是說,我從對方身上學到了經驗,使得自己更成長、更提升。受到傷害,是很痛苦的一樁事,被折磨也是很痛苦的,但是往往也是鍛煉自己意志的時候。在這樣的狀況下,還能一步一步走的穩,跌倒了再站起來,這種人是最堅強的。

我年輕的時候,批評我、打擊我的人很多,當時我覺得不舒服,也真的有一點埋怨。但是他們看不起我的時候,我就想到這是我的業障,如何消業則是我的功課。

譬如當年我要去日本留學的時候,原本已經有一位馬來西亞華僑准備提供我全額的補助,讓我在日本能好好讀書。結果有一位法師跟他說了一些話,說資助我等於害了我,因為到日本留學的出家人幾乎都還俗了,這位華僑因此就不資助我了。那時,我真的感到非常痛苦,後來想一想,為什麼一定需要他的支持?如果他不支持,我就去不成了嗎?

最終我還是去了,我去日本的時候身上沒有什麼錢,只有一張飛機票和三個月的生活費,學費都還沒有著落就去了,心想到了日本以後自然會想出一些辦法的,因此鼓勵自己要堅持下去,後來我還是把書讀完回來了。

我回來以後,第一個想感恩的人,就是當時阻撓我的那位法師。

問:面對社會快速的變遷,強烈的物質誘惑,我們要如何在復雜、變動的環境中,建立有意義的生命價值呢?

答:我提倡的「心靈環保」目標,就是讓自己過得健康、平安、幸褔、快樂,同時盡力而為,讓周遭的人也能夠過得健康、平安、幸褔、快樂。所謂的健康,就是身體沒有病痛,作息正常;心理健康則是不貪得無餍,也不失魂落魄,而是安於本分、盡分盡職,也就是安分守己。

什麼叫作快樂?快樂即是知足常樂,對於得不到的事不打妄想。雖然我曾以「有也好,沒有也好」這句話來勉勵大眾知足常樂,但這並不等於說最好是沒有,什麼都不要;而是說,基於因緣和自己的褔報,當機會來的時候不放棄,成名也不放棄,有權也不放棄,可以用此名和權利來奉獻、服務社會。但是,如果是為了一己之私而得到這些,這將會是痛苦的,又會因為不滿足而變得貪得無餍,己經得到的很可能就會失去。

譬如錢財就像流水一樣,很可能今天還掌握在手上,明天就流掉了,地位、名譽也是一樣。古訓有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也就是說,自己的機緣很好,不僅是因為個人的條件,還包括了這個時代的環境因素。有機會能夠站出來就兼善天下,使國家因為自己而得到利益;如果自己的條件不夠,或者因緣還沒成熟,沒有輪到自己的機會,至少要保持健康、快樂而不失望,這就是幸褔的人生。

「心靈環保」其實就是講這四個心靈指標,如果能夠朝著這些目標來過生活,人生的價值就非常正確。人生價值並不等於說賺多少錢,或是地位有多高。權、利、名、位、勢這五項不能代表人的價值,只能說是暫時擁有。如果我們失去了健康、平安、幸褔、快樂,甚至使其它人因為自己也失去了這些,人生價值就是負面的,而不是正面的了。

即使自認一生很有成就,有很多的財富和崇高的地位,但是如果身心失去了健康,經常感到不平安,還有什麼幸褔和快樂可言?這是得不償失的,相較之下,知足常樂就佷重要了。

問:如果我們把做義工當作人生志業,是不是可以創造出更多有意義的人生價值呢?

答:做義工可以讓自己幸褔、快樂、它是沒有條件的付出,也沒有想到要為自己得到什麼回饋或報酬,更沒有要爭名奪利、爭權奪位。因為做義工而使他人感到快樂、獲得利益,社會得到平安、得到救濟,自己也就會很滿足。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權、利、名、位、勢,而是在於健康、平安、幸褔、快樂。社會的褔利事業、非營利事業或是公益事業,常常都需要義工幫忙,因為政府做不到的事,則由非營利事業機構帶動來做。公益團體在即使沒有預算的情況下,也要做事來造褔社會,雖然過程辛苦,但能號召義工的支持與投入,共同成就許多善事。

義工精神就是奉獻精神,並且不存分別心,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將所有大眾當成未來的諸佛、現在的菩薩,為他們做服務、奉獻,在奉獻中自我成長,如此,收獲更多、進步更快,這就是「利人便是利己」的道理。透過奉獻,也是在提升個人的生命價值。


學佛的三種目的

恆強法師

學佛的目的總結起來有三種:

一是追求今生的福報。健康、幸福、長壽是一般人的人生理想,這可以通過調食、調睡、調身、調息、調心達到目的。還有人更進一步,追求亨通、富貴、顯達,這可以通過持戒、佈施、慈悲、世間智及與前相應的世間八正道達到目的。年輕學佛者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其學佛目的多傾向於此。但是追求今生福報的人,如果不知五調、不知世間八正道,即使努力拜佛、聞法、誦經、持咒、放生,猶如漏器不能盛滿,所得的成效會大打折扣。

二是追求來世的福報。有些人基於自己的人生經歷,對此生、此地、此世間多生厭倦或久生不滿,而現世中個人又幾乎無法根本改變,如殘疾、多病、貌丑、太胖、太瘦、太高、太矮、愚癡、低賤、貧窮、家庭不和諧、夫妻不幸福、事業不順利、天災人禍、戰爭動亂等等,所以希望通過今生的學佛修行求得來世更好的福報。老年學佛者的人生已接近尾聲,其學佛目的多傾向於此。但是追求來世福報的人,如果今生沒有親近善知識、沒有確立佛法應有的正見與正行,即使努力念佛、佈施、供養,猶如污器不得潔淨,來世可能還是沒什麼改善。

三是追求生死的解脫。這些人對世間的一切深感厭倦而能看破放下,對生死輪迴生起怖畏而能欣樂涅槃,於是此生出家學道,既不追求今生的福報,也不羨慕來世的富貴,而志於即生解脫。只有於世間生起真切厭離心的人才可能究竟解脫生死。如果心不出離卻談空說妙、輕言自覺覺他,則猶如覆器不能盛物,今生自解脫尚且是空中樓閣,何況能令他人解脫?

諸位佛友,慎之!慎之!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二章 舉難勸修

(一)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這一章舉出修行人所面臨的二十種困境。「佛言:人有二十難。」對於修行學佛的人來說,修定修慧,希望福慧增長,乃至成道證果、獲得解脫,都會遇到這二十種障礙。假使能夠突破這些困境,我們的福德、智慧、定力就能有所成就;相反地,若不去努力,修行就是處處障礙。「舉難勸修」,就是勸發修行人努力突破困難、盡力學習。

在社會上,無論做人做事,也會經常遇到困難,假使認為每件事很困難而不去做,那麼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如果能夠本著恆心、耐心、願心去克服、突破障礙,不但學業、事業能成就,自己的修行和道業也能成就。所以,遇到了這二十個難題,要努力去突破,不要退縮、不要害怕困難。

貧窮布施難

有些人因為運氣不好,或是事業不順利,乃至事業失敗的因緣,所以來學佛。雖然學佛了,如果還是不明白窮困潦倒的原因在哪裡?就很可惜。貧窮,是因為過去慳貪,沒有修布施、沒有修供養,今生就會感得貧窮的果報。

為什麼「貧窮布施難」?一者因為過去慳貪的習氣還存在,二者因為已經很貧窮了,沒有餘力可以布施。一般人不了解,布施能夠把貧窮、慳貪捨掉;假使把慳貪布施掉了,貧窮也會跟著布施掉。

一般人到廟裡拜拜,都會祈求佛菩薩、神明賜給他好運、賜給他財寶,但是要他布施卻不太容易。如果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知道今生貧窮是由於過去的慳貪、吝於布施所招感,今生即使再怎麼貧窮,也會盡力布施的。

所以,難與不難,只是認知的問題,了解這個道理了,貧窮的人也會樂於布施。有一些學佛的居士和發心的菩薩,知道自己今生貧窮,是由於過去生缺少布施功德所招感的果報,所以遇到化緣、修建道場,都非常願意盡力成就這些功德。對於這些人來說,這一生雖然貧窮,布施反而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一般人認為貧窮的人要三餐溫飽都很困難,吃也吃不好、住也住不好,哪裡有能力布施呢?有些人還會說:「師父,您勸我修行學佛,如果修行學佛可以有飯吃,菩薩能保佑我發財,我就來學佛。」修布施法門,確實可以改變命運,可以讓人富貴,因為種善因、得善果,有施就必定有得。修大布施、大供養,真正可以把貧窮轉化掉,為什麼?雖然沒有錢卻能盡力發心,是真正的發心。對於有錢人而言,拿八萬、十萬、乃至一百萬來布施並不困難,但對於沒有錢的人而言,靠打工一天賺一千多元,卻能拿五百元出來布施,這就非常不簡單了!由於發心廣大,所得的福報也大。明白了今生的貧窮,是由於過去沒有布施,沒有種富貴的因,今生就要趕快布施,未來才不會繼續招感貧窮的果報。

出家修行的法師沒有錢財,怎麼修布施?出家可以法布施,還可以布施自己的慈悲心。舉例來說,有人來道場參訪、觀光,布施一個笑臉,或是親切問候一句:「阿彌陀佛!」這也是布施。能夠布施歡喜,處處都是福報。

相反地,如果看到居士一來就心生煩惱,覺得又有人來擾亂清修,心量狹小,只想要躲避人群,時間一久,可能就會產生心理障礙,變得自我封閉。所以,有人到道場來,我們要布施歡喜。布施歡喜的這念心,就是富貴、就是善果。因此,出家眾也要修布施──法布施、智慧布施、慈悲布施,這些都能產生無量的福報。

貧窮有兩種:物質上的貧窮與精神上的貧窮。一般人認為沒有錢就是貧窮,但從佛法的角度來看,沒有財富,並不是貧窮;有了財富卻捨不得布施,才是貧窮。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擁有十萬想百萬,有了百萬想千萬,有了千萬想一億……甚至想要擁有全世界,希望財富盡入囊中;假使無法如願,就覺得自己很貧窮,好像欠缺了什麼。

俗話說:「知足常樂。」道家也說:「富貴莫若知足。」假使心能知足,即使物質生活不如意,也能「常樂」。「常樂」,才是真正的富貴。所以,物質的貧窮並不是真貧窮,精神上的不知足,才是真正的貧窮。假使心不安定,找不到安身立命之處,始終在物質上追求,一生就活在貧窮當中,這是修行學佛必須確立的正知見。

幾年前,有一位居士半夜到靈泉寺找師父。師父問他:「為什麼這麼晚上山?有什麼事?」他說:「師父!我得了失眠症,已經半個月睡不著覺了,如果再繼續失眠下去,可能會得精神病。懇請師父慈悲,幫忙想想辦法。」師父問他:「你為什麼失眠呢?失眠應該是心中有煩惱、有問題不能解決吧?」

近年來,患失眠的人不少,有些是由於心當中累積了許多問題想不通,或是為了名利、家庭、事業……患得患失,鑽牛角尖,忽然精神上失去主宰,就造成失眠。

這位居士說:「十年前,我在觀世音菩薩前許了一個願,希望能買一棟房子。假使能夠如願,我就開始吃素。現在我不但買了一棟,還買了第二棟,照理說應該要吃素了,可是一來自己覺得素菜不好吃,二來太太也不允許,認為吃素沒有營養。所以,到現在都還沒有吃素,心裡實在過意不去,對不起觀世音菩薩。師父慈悲,請您跟觀音菩薩講,等我在迪化街買了房子之後再來吃素。」

這個居士雖然擁有兩棟房子,由於不知足,希望求觀世音菩薩保佑,讓他在迪化街再買一棟房子。師父告訴他:「這樣下去,你的房子始終是買不完的。你說吃素沒有味道,其實吃素有沒有味道,決定在我們這一念心。吃素是先苦後甜,起初可能覺得很勉強,吃到嘴裡淡然無味,慢慢養成了習慣,慈悲心也逐漸增長,這個時候,粗茶淡飯都覺得香甜,這時叫你再吃肉,反而覺得又腥又臭,令人發嘔。為什麼過去覺得不好吃的,現在卻變得好吃了?可見,好不好吃,決定在我們這念心,與素菜本身無關。肚子餓的時候,什麼都好吃;肚子不餓,吃什麼都不順口。

「再者,吃素不夠營養,這個觀念也不正確。現在的維生素,很多是從植物當中提煉製造的。出家人吃了幾十年的素,身體還是很健康,很有力氣。假使有人只吃肉、不吃蔬菜,卻很快就會生病。此外,牛、羊、馬、駱駝……都只有吃草,但都是力大無窮,怎麼能說吃素沒有營養呢?如果一個人心中很平靜、很愉快、很安詳、很自在,吃什麼都能吸收。細胞能吸收養分,身體就會健康。如果心裡憂愁、煩惱、患得患失,身上的細胞也隨之產生變化,就會產生疾病。有些人得了癌症、長了腫瘤,或是生了怪病,都是過去心裡的憂愁、煩惱積壓久了,使得細胞跟著起變化,產生不正常的變化,就會生病。」

「佛法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想要使身體健康,首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要肯定佛法、肯定自己,這樣吃什麼東西都能吸收,身體就很健康。相反地,心當中憂愁、煩惱,即使吃最好的東西,吸收不良,怎麼會健康呢?」這位居士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一個星期之後,他上山來告訴師父,他已經開始吃素,而且不再失眠了。


(二)

人的欲望是無窮盡的,假使不知道滿足,一直在物質上追求,即使名利雙收,心中也會非常空虛、匱乏,這就是精神上的貧窮,也是真正的貧窮。

以求名為例,一般人認為在社會上擁有權勢,就是貴。有些人就想透過種種關係,或各種手段獲得一官半職,乃至求高官厚祿,這念心始終都是向外追逐,求不到時,便產生苦惱;即使求到了,有了官位,別人在面前恭維,背後可能還是瞧不起這樣的人,甚至私下詆毀……何貴之有?

所以,富貴和貧窮,有事、有理,有物質層面、有精神層面。什麼才是真正的貴?心當中清淨,沒有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無欠無餘,一片清涼,真正是人生最大的富足與安樂。所以,真正的貴,就是知足。知足常樂,始終心繫善法、善念,精進不懈,功德時時刻刻都在增長,就是最大的富貴,如此,人生就有無窮盡的希望,未來更有無窮盡的功德果報。古德云:「人貧不是貧,心貧實是貧;人貧能養道,是為貧道人;心貧無智慧,墮入餓鬼身。」有些人雖然物質上很匱乏,但是心裡卻自在滿足,時時刻刻安住在善法、安住在菩提涅槃,這就是真正的富貴。

所以,所謂「貧窮布施難」,難與不難,就是觀念上的問題,認識清楚了,就不難;認識不清楚,就是難。假使知見不正確,做什麼都很難,布施很困難、修行也很困難;但修行、布施是一定要做的事,做了,一定可以得到好處,認識清楚了,再苦也不為所苦,吃苦就了苦,這樣一來,即使很貧窮,也不會覺得布施是一件難事,修行就更能有所成就。


(三)

豪貴學道難

所謂「豪貴學道難」,「豪」是豪門,指在社會上有地位、有權有勢之人。「貴」是尊貴,擁有名譽、才能與學識,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與尊敬,這就是「貴」。一般人都會對自己所擁有的權勢產生執著與貪愛,要他捨棄權勢來修行學道,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佛法說「諸法緣起」,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眼前的富貴剎那即逝,貧窮的人會老、會死,富貴的人也會老、會死,無論是當權或不當權,也免不了一死。佛法告訴我們「心性本具」,只有這一念心才是最真實的,這才是無窮無盡的真生命,這才是真正的富貴。了解這個道理了,捨豪貴、出家學道,就不再是一件難事。


(四)

棄命必死難

對一般人而言,捨棄生命、布施生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難與易,也是觀念與認知的問題。中國人講究「忠孝節義」,為忠、為孝、為節、為義,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是君子為人的理念。

孔子云:「朝聞道,夕死可矣」,聞道比生命更為可貴。有了這樣的理念,捨生取義就不是困難的事情,因為捨棄一個短暫而無常的色身、壽命,換來的是無窮盡的生命,這是非常值得的。

佛法講得更深入,要開悟、成道、證果,要證我空、法空,最後空也不執著,契入實相境界,生命就是蓋天蓋地、不生不滅。世間的生命是脆弱無常的,只有實相才是真正的永恆。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安住正念,時時刻刻都很自在,即使命在旦夕,也不會慌亂。假使沒有悟到這個道理,要他把生命布施出來,就會像大難臨頭一樣,只會選擇逃避,哪裡還會赴湯蹈火、義不容辭呢?所以佛說「棄命必死難」,就是這個道理。

佛陀時代,有兩位比丘結伴去聽佛說法。路途遙遠,又缺乏水源,兩人都瀕臨渴死的邊緣。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水井,一位比丘汲水便飲,另一位見水中充滿了小蟲便不飲。飲水的比丘問他:「怎麼不喝水?」比丘回答:「世尊制戒不得飲有蟲水,井水有蟲,所以我不飲水。」喝了水的比丘便勸他飲水,以免渴死不能見佛。比丘回答:「我要持佛淨戒,寧可為道而死,不可無道而生。假使因此渴死,也沒有關係。」結果這位比丘,終因缺水而死。喝了水的比丘,保全了性命,抵達佛陀說法的處所。

佛陀見到喝了水的比丘,問他:「你從哪裡來?有人與你結伴同行嗎?」比丘對佛陀說:「世尊!我從波羅脂國來。有一位比丘同行,但因路途遙遠,又缺乏水源,最後發現了一口井,可是井水有蟲,我為了能夠聽到佛說法,因此喝了井水,才能來此見到世尊。另一位同伴因為堅持不飲有蟲水,在途中不幸渴死,無緣見到世尊。」佛陀對他說:「你實在愚癡!你沒有真正見到佛卻誤以為已經見到佛。你的同伴雖然因守戒往生,但他能夠守志弘道,所以福報是最大的。寧可犧牲自己,也不願傷害任何生命,由於持戒清淨的緣故,這位比丘已經往生天界,繼續聞法修行。」佛陀接著說:「持戒的功德非常殊勝,不但可以享天福,而且生生世世不退菩提。親聞佛法是很大的福報,而持戒清淨的功德尤為殊勝。

歷史上有很多投降、變節的人物,雖然保全了性命,卻遺臭萬年。相反地,忠臣孝子為了忠、孝、節、義,捨身棄命,表面上看好像是犧牲了,但他的精神流芳千古,功德善果更是無量無邊。明白這些道理,就能如文天祥所言:「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這念心定了,與真理相應,就能視死如歸。

以佛法的角度來說,不但是精神不死,進一步還要開悟,證到菩提、涅槃,這才是真正的不死。所以,修行沒有別的,就是要精進、要放得下,為了成就道業,這一生都可以拿來布施、供養。《楞嚴經》云:「將此深心奉塵剎」,這就是真正的大捨。捨得徹底,妄想、業障也捨掉了,只有這念心才是最真實的。悟到這念心,就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生命,否則,將虛妄的色身當作自己,就真正是「棄命必死難」。

修行學佛,必須了解色身是無常的,只有法身和功德才是蓋天蓋地,無量壽、無量光。要證到這個境界,就先要如禪宗所說的「大死一番」。什麼是「大死」?就是拚命捨棄過去的種種壞習慣,犧牲奉獻、廣行布施,所以,要有大悲心、大願心,有正知正見,才能成就;如果沒有大願,就會因循苟且,有一點小毛病,就時時掛礙色身,這就是怕死。病,是從過去的業障而來的。有了病,不知道精進用功,偏偏執著這個假的色身,四處求醫,妄想顛倒,哪裡談得上「棄命必死」?

一般人不了解這個道理,所以貪生怕死。我們既然明白了,就要發心、要用功、要認識清楚,這一生修行一定要果證無生。達到無生的境界,就能生死自在。假使沒有這個願心,道業不能成就,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成就。


(五)

得睹佛經難

過去要想見到佛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要有大福報、要有殊勝因緣,才看得到佛經,現代由於印刷術和交通的發達,弘法普遍,佛經流通也廣,所以看佛經非常方便。雖然如此,卻有許多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把佛經視為普通書籍,不知道佛法的珍貴;即使有機會聽聞佛法,既不相信、也不能深入,甚至認為佛法只是行善而已,把佛法當成一般的善法,這樣即使聽聞了佛法,還是等於沒有聽聞。由於現代社會佛經流通很廣泛,一般人反而不知道珍惜,所以說「得睹佛經難」,要真正契入佛法的心要,更是不容易。

過去,佛經是非常珍貴的,不是一般人能見到的。古德先賢發願保存大藏經,或是刻在石碑上,或是用木刻製版、印製、保存。保存大藏經不是件容易的事,儲存木刻版大藏經,需要很大的空間,以及特殊的環境條件。宋朝有一位法珍比丘尼,看到大藏經,如獲至寶,便發心要刻印大藏經,使其廣為流通。刻印木刻版大藏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法珍比丘尼的家裡雖然非常富有,但變賣了所有的房子、土地,還是沒有辦法刻完一部大藏經。

為了使佛經流通,法珍比丘尼更發起大慈悲心,自己出去化緣。起初還有人願意支持助印,但慢慢地愈來愈少。為了刻經,法珍比丘尼不惜捨身為法,砍下自己的左手,用鹽水浸漬以免腐爛,然後右手拿著砍下來的左手,去托缽化緣。當時很多人被她的悲願所感動,也跟著變賣田產來成就刻經的功德。

刻經的志願尚未完成,法珍比丘尼就往生了。徒弟們繼承她的遺志,如法炮製,一代接一代地斷臂托缽化緣,經歷這樣艱辛的過程,一直到第三代,才完成整部藏經的刻印工作。

藏經集結,也是不簡單的工作,要經過種種複雜的手續,就像立法院的案子要三讀通過一樣。經過第一次集結、第二次集結……動用了很多財力、人力,才使得佛經流傳到現在。所以,「得睹佛經」確實是不容易的事。即使是現代,很多邊地民族也是看不到佛經、聽不到佛法。現在即使有很多人發心流通佛經,但沒有福報的人還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看了以後甚至把佛經扔了,還加以誹謗,自招罪過。所以,與佛法無緣的人,真正是「得睹佛經難」。

唐朝玄奘大師到西天取經,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才把佛經從印度帶回中國。帶回來的佛經是梵文寫成的,要經過繁複的翻譯過程,才能在中土流傳。在古代,翻譯經典需要動用龐大的財力、人力,不像現在翻譯一般小說那麼簡單。翻譯佛經,必須要請高僧大德,要請證義,以證明翻譯無誤,還要經過諸多潤飾,這部佛經才可以流通。所以,每天誦經、看經,要心存感恩,要作難遭遇想。

玄奘大師之後,又有一位義淨大師,千里迢迢地西行取經,經過二十五年的歲月,歷經千辛萬苦之後回到中土,寫了一首詩感嘆佛經的難得:「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去人」,指到西天取經求法的人。「去人成百歸無十」,去了一百個人,回來的不到十個,許多人都命喪途中。「後者安知前者難」,後代讀經、看經的人,如何知道前人取經的困難呢?

又云:「路遠碧天唯冷結,砂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古代取經的菩薩都是用生命去換取佛經,所以我們看到佛經,要珍惜、要恭敬,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要珍惜聽聞佛法的因緣,否則錯過了這一生,要再看佛經就不容易了。

中國最早的佛經是《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說八大人覺經》、《佛遺教經》,這三部經在當時都是至寶。當時的人知道佛經得來不易,比其他寶物還要珍貴,所以看經前一定都要先洗手;經書一定擺放在最清淨的地方,用乾淨的布蓋上,以避免灰塵。由於古時的人寫經、印經、誦經,都有這種恭敬心,所以就能產生種種感應。現在因為佛經唾手可得,大眾不以其為珍貴,沒有恭敬心,所以誦經、寫經、印經,都不容易產生感應。

佛經說,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如何供養法?一是流通,一是恭敬。在過去,就是繕寫佛經。由於過去印刷術不發達,所以需要人工謄寫;現在印刷技術進步了,佛經印刷精美,不需要人工繕寫了。假使書法寫得很好,為了流通佛經,也可以發心寫經。但假使只是以經書為習字的範本,寫了一章、一節、一句,寫完了就扔掉,就會招罪過。

佛經是佛所說的,是人生的真理,也是古人犧牲生命換來的。假使不尊重、不恭敬,乃至輕蔑佛法、毀壞佛經,就會招罪過。看經也是如此,要作難遭遇想,畢恭畢敬地將經本擺正,左歪右斜都不好。放置佛經的地方要清淨,不要放在椅子或坐墊上。此外,還要保持佛經的清潔,不要弄髒、弄亂;經上不能隨便寫字,或是圈圈點點,必須另外作筆記。佛經和世間的書籍不要放在一起,不但是佛經,一般薦亡消災的疏文也要端端正正地擺放,假使隨意扔在一旁,就是對法不恭敬。沒有恭敬心,就沒有感應。

「得睹佛經難」,既然看佛經、研究佛法是這麼殊勝難得,今生能夠聽聞佛法,實在是很大的福報,要作難遭遇想。對法寶有恭敬心,就能得到無量的福報。


(六)

生值佛世難

「生值佛世難」,「佛世」,一是指佛法住世,一是指佛的法身、報身、化身住世。佛住世是為了度化眾生,但要出生在佛住世的時代,非常不容易。佛的法身恆常住世。佛的報身化現在淨土,要得了三昧、心清淨了,才有緣得見佛的報身。佛的應化之身,有大化、小化、隨類化之別,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佛的應化之身也是可見的,如釋迦牟尼佛就是應化之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世壽八十年。

佛經過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能夠遇到相好莊嚴的化身佛住持世間,是非常稀有難得的。現在仍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期間,下一尊佛是彌勒佛,據經典記載,要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佛才會出世,在龍華樹下成無上正等正覺。

佛法住世有三個時期:正法、像法、末法。正法、像法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末法時代。三個時期主要是指人的根機有正法、像法和末法三種;所謂末法根機,就是對於佛經起疑、對佛像不生恭敬心,乃至懷疑佛的真實性,生毀謗心。對佛法沒有辦法生起正信,道業就不容易成就。

現在是末法初期,末法有一萬年,前五千年期間,還有人可以成道證果,後五千年就非常困難了。成道愈來愈難,並不是佛法不靈,而是人的根機每況愈下的緣故。每一個時代,眾生的根機都不一樣,這是因為信心而有差別。無論是出家或在家修行學佛,假使信心生根、根深柢固,信心達到百分之百,道業就成就了。

很多人認為末法時代不能成道,只好念佛求生西方,這是錯誤的觀念。生西方不是壞事,但是如果認為修行無法成道,只能等待生西方,靠這種等待的心理,是絕對沒有辦法成道的。無論是西方淨土或東方淨土,都是一種果報,必須靠現在的努力,有因一定有果。

有大因緣、大福報的人,才能見佛,親見聖跡、親聞法音,立刻就能成道證果。佛在世時,根機好的人見佛得度,聽到佛說:「善來比丘,袈裟自著,鬚髮自落。」馬上就證得阿羅漢果。現在雖然無緣見到佛的丈六金身,但仍能見到佛的舍利。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每一座塔中都供養著佛的舍利,遇到有緣的人、發大心的菩薩,舍利塔就會從地下、從空中涌出。此外,現在還有佛像、佛經的流傳,見到了佛像、佛經,也能增加我們的信心。

現在的人不容易成道,就是因為疑心太重。疑什麼呢?第一、懷疑佛法;第二、未能親見佛、菩薩、羅漢,所以懷疑聖賢的存在。無論是出家或在家,都是如此。佛法是以信心為基礎,假使能夠親見佛陀,就能斷疑生信。信心達到百分之百,感應就現前,無論打坐、誦經、持咒,都有感應;假使沒有信心,修什麼法門都沒有辦法成功。要增長信心並不容易,信心是多方面的,有事、有理。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契入心性、菩提、涅槃、覺性、真空之理;對於一般人來說,就要藉著莊嚴的佛像,令其產生信心。

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要想見到這個虛妄的假相,還是要靠因緣。舉例來說,大眾坐在講堂裡聽經聞法,講堂是虛妄的,中台山也是虛妄的,但是有些人,可能連中台山的名字都沒有聽過,更不可能到中台山來。虛妄,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指這些都是假相、假有。這個假有要靠福報,才能因緣和合呈現出來。修行要了解這些道理,否則信心無法增長;信心不夠,怎麼修行,遇到一點點困難、煩惱,馬上就退失菩提心,如何成道?

佛教從印度發展出來後,分成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所以佛像也有南、北的不同形象、風格。中國人塑的就是中國相,印度人、泰國人、斯里蘭卡人、寮國人塑的佛像,就是印度相、泰國相、斯里蘭卡相、寮國相。所以,佛像雖是個假名、假相,藉由這個假相來啟發內在自性,由相而見性,因名而昭德,也是悟道的一種方便法。

過去曾經有一位居士到山上來參訪,他告訴師父:「中國大乘佛法的所有宗派,我都不相信。」師父問他:「那你相信什麼?」他說:「我只相信小乘佛法。」師父再問:「你只相信小乘,小乘經典提到須彌山、提到三千大千世界,那麼,須彌山在哪裡?」他一下子便答不出來了,所以,以這樣懷疑的心態來學佛是沒有用的。

有些人主張「須彌山是喜馬拉雅山」。假使須彌山是喜馬拉雅山,那所有的佛法都站不住腳了,這些都是邪見,對於佛法沒有信心,只是跟著現代學者趕時髦,對於佛法只是質疑、研究、考證,而不落實修行,這是錯誤的心態。

後來,又有另一位居士到山上來,提到:「不但大乘不是佛講的,連小乘也不是佛講的。」師父就問:「如果不是佛講的,總是有一個根據,你們發表這種論點是以什麼為根據?或是自己打坐開悟,得到禪定、得到宿命通或天眼通而得知的;或是自己研判出來的?」這人說道:「既不是自己得到三昧神通,也不是從教理中研判出來的,是根據國外的研究結果。」他說:「目前有人甚至懷疑,釋迦牟尼佛是不是真有其人?」既然連佛的存在都成了疑問,如何修行學佛?有一年報紙刊載,在尼泊爾發現了古代記錄釋迦牟尼佛的碑文,許多學者也參與了這項考古工作,相信他們以後不會再懷疑釋迦牟尼佛存在的真實性了。

三十七助道品中的七覺支,第一就是擇法覺支,修行學佛要選擇無漏、清淨的法。假使沒有選擇的智慧和能力,往往會被外在的名望所迷惑,以為有名氣的人所說的知見都是正確的。雖然很有名氣,但假使不去實踐,道理講得再多,對自己的修行一點也沒有幫助。

如果對佛法、對修行沒有真正的信心,不但學什麼都不容易成就,還會產生邪知邪見。譬如一桌好菜,每一盤都是上等好菜,但其中一盤被下了毒,不小心吃到了,就會喪失性命。中了邪知邪見的毒,則會失去法身慧命。

出生於佛陀時代的人,能夠親眼見到釋迦牟尼佛的丈六金身,親耳聽聞佛開演梵音,根本不需要去考證,也不會懷疑。但是,「生值佛世」是不容易的。現在由於去聖日遙,人們對於佛經、佛像沒有恭敬心,甚至用懷疑的態度來研究佛法,自己起了種種煩惱,當然沒有辦法成道證果。我們現在雖然見不到佛的丈六金身,但和一般人比較起來,還是有很大的福報,因為我們能夠聽聞佛法、出家修行,還見得到佛像並生起信心。


(七)

 

中國北魏、北齊時代,佛教興盛,佛像雕刻也很發達。我們從佛像的身上,就可以體會出當時人們對佛法的恭敬心,也能看到佛法在當時興盛的情況。從隋唐到現代,每一個朝代佛像的風格都不盡相同,當我們看到這些佛像時,就好像回到了那個朝代,心就定下來了。

心念很重要,修行就是要轉化這一念心。心起了煩惱了,就要轉念,可以念佛,也可以看佛像。看到清淨、莊嚴的佛像,煩惱自然而然就化掉了。也可以思惟佛的法身、報身、化身,思惟佛從因地到果位是如何修行成功的,具有哪些功德?進一步,思惟什麼才是真正的佛?佛的法身就是實相,實相才是真正的佛。佛的法身不離佛的報身,佛的化身也不離佛的報身和法身。了解這些道理,才能對佛和佛像產生信心。

同樣是看佛像,每一個人看到的結果都不一樣。有些人看到的佛像是光明的,有些人只看到一般的佛像。由於每個人的恭敬心、願心不同,業力也不同,所以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是隨著每個人的心念所反映出來的境界。

古德云:「佛在世時我沉淪,今得人身佛滅度,懺悔自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佛在世的時候,自己沉淪在地獄、餓鬼、畜生道,始終與佛無緣。當佛的報身入涅槃之後,自己才出生到人間,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自己業障重,福報不夠,所以始終見不到如來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生值佛世的確是不容易的事,要有大福報、大因緣、大願行,要與三寶結緣,才能生值佛世,遇佛、見佛。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本來想出家修行,但身邊的親戚、朋友、同學都勸他:「修行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也可以修。」歷史上的確有在家居士修行成就的記載,如佛陀時代的維摩詰居士、中國唐朝的龐蘊居士,現代也有一些修行很好的大居士,但這些例子畢竟是少數。

這個年輕人就聽從旁人的話,沒有出家,找了一份工作,成家立業。有一次工作中發生意外,眼睛就看不見了,怎麼醫也醫不好。後來這個居士到山上來,希望眼睛如果治得好,他就要出家,因為出家必須六根完備。但是,定業難逃,怎麼醫得好呢?所以,無論是男眾或女眾,沒有福報就出不了家。一切法都是因緣,修行學佛也要有福報、善緣。在道場中,一切都是淨緣、都是善緣。在家居士要面對家人、面對現實的生活,要養家餬口,就必須要有事業,在家庭、在社會上,要遇到淨緣、善緣很不容易。眼睛失明了,再想要出家,就沒有這個福報和因緣了。

一切法都是緣起,出世法和世間法的因緣不同,所產生的心境也不一樣。當遇到淨緣、善緣出現時,就要把握;假使錯過了,想要再成就這件事就不容易了。看到佛像是殊勝的緣,也是因為自己心中有這個因,因緣和合才能夠成就果報。如果看的不是佛像,而是美人像,而且心當中產生了貪愛,果報就相差十萬八千里了。

為什麼會產生男女的欲愛?一是因為過去的習氣;二是自己心中的執著,執著男女的假相,以假亂真;三是由於迷色迷心,以為這些假相是美好的、是清淨的。要對治欲愛、色愛的煩惱,就要透過思惟,思惟這些假相是不淨的、是不美好的;還要經常返照自己的心念,經常保持正念、正定,檢討反省,欲愛、色愛的煩惱就能慢慢地轉過來了,這就是轉識成智。

出家修行不容易,生值佛世更是困難。要想生值佛世,就要靠自己發願,廣集福慧資糧,要誦經、持咒、念佛、念法、修福報、修供養……藉著這些前方便,由外在的佛、外在的法來啟發自性佛寶、自性法寶,最後得到畢竟解脫。在得到解脫之前,這些方便也是必須的。所以,「生值佛世」是最大的福報、最大的勝緣。


(八)

忍色忍欲難

佛說:「忍色忍欲難。」「欲」,是心中的欲愛、物欲;「色」,指外面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界,這些都屬於色法。一般人都希望追求好的境界、好的風光,看到好的境界,就起貪心。或是貪著財色、或是貪著山水花草……這些都屬於欲愛、色愛。

什麼是「忍色」?一切色法、外境都是虛妄的,無論是青紅赤白、高官厚祿……都是虛妄的假相,看到這些假相時,絕對不要被它所迷惑,這就是「忍色」。什麼是「忍欲」?「欲」指欲愛、色愛,這是生死的根本。要想突破心中的欲愛、色愛、男女之欲,可以修「緣起性空觀」、「不淨觀」,或是修忍、修定,這就是「忍欲」。

修行沒有別的,要超凡入聖、要解脫,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忍」字。忍成就了,其他功德都會跟著成就。所謂「『忍』字心上一把刀」,要達到當這把刀放在心上時,都能夠忍得下來,如如不動,就是修行。只要能夠忍得下來,修行就會有所進步,否則修行就不容易成就。

《佛遺教經》云:「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忍,達到一定的程度,就能成就一種德行,心就定下來了。達到不動,就是「德」。忍的目的,就是要達到心不動,心不動,就能夠產生感應。所以,無論外面的境界再好,也要忍得下來,不要攀緣──聽到讚歎的言辭,心中不動也不喜;聽到不好的批評,也不要心生煩惱。

要達到不動的境界,就要知道人生是無常、一切外境也是無常。時時刻刻思惟無常的道理,自然而然就能看得破、放得下,這念心也才能得到清涼與自在──這就是忍的功德。

從凡夫到究竟成佛的修行過程中,就是要忍。第一是「伏忍」,就是降伏自己的妄想、煩惱,藉由念佛、持咒、發願、修觀行等種種方法,把貪色貪欲的這念心制伏下來,這就是伏忍。由伏忍慢慢達到信忍、順忍、無生法忍,最後達到寂滅忍,就是如如不動的境界。

漢朝有一位管寧,少年讀書時與華歆是同學,兩人共用一張蓆子。有一天,正當大家在一起用功時,忽然縣太爺出巡路過,鑼鼓喧天,好不熱鬧。學生們聽到敲鑼打鼓的聲音,都跑出去看熱鬧,華歆也不例外,只有管寧繼續用功,不為所動。同學們看完熱鬧回來後,都覺得縣長很威風,立志以後要當官。

華歆回來後,管寧正色對他說:「我們念書不是為了名和利,而是為了研究學問,成為學問家、教育家,這才是讀書人的本分和目的。你現在聽到一點聲音,就跟著去看熱鬧,就心動想求名求利,這樣學業肯定不會有成就的。從今以後,我倆分道揚鑣,你走你的,我過我的。」說完,管寧就用刀子把蓆子割開,從此分蓆而坐,不相往來。

忍,就是定。如果研究學問的人沒有願心,不能忍耐,學業就不能有所成就。古人說:「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沒有忍的功夫,就達不到這種境界。對修行人來說,不只是兩耳、兩眼,假使六根都不攀緣,就能得到解脫,所以「忍」是很重要的。後來,管寧果然成了大學問家。

一件事情的成敗要從因上觀察,修行也要從因上修。因上修行,就是靠一個「忍」字。很多修行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一點小事忍不下來,就四處講東講西,和世間人沒有兩樣。世間人什麼都要講道理,哪裡談得上「忍」?忍,就是人家不願意做的事情,我去做;人家不能吃的苦頭,我去吃。能夠忍苦、忍勞、忍怨,修行才能有所成就。如果處處一帆風順,就沒有辦法成就忍的功德了。

忍,是一種磨鍊。不但要忍外面的境界,還要忍心當中的欲愛、色愛。儒家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又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能忍得下來,就能成大功、立大業。出家修行要能有所成就,就是要忍得住。釋迦牟尼佛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麥,這就是忍。修行的最低限度,要時時觀心返照,看看自己有沒有欲愛、色愛的煩惱?能不能夠忍得住?

唐朝時候,有一位張公藝,他家中九代同住一起始終沒有分家。高宗皇帝問他如何使家族這樣和睦,究竟是用了什麼法子?張公藝就連寫了一百多個「忍」字,上呈到皇帝那裡。照張公藝的意思是,大凡一大家族的人之所以會不和睦,每每由於尊長的衣食或者有所不均,卑幼的禮節或者有所不備。大家因此便互相責怪、爭鬧。如果相處都能互相忍耐,那麼家裡自然和睦了。


(九)

佛說:「忍色忍欲難」,男女之欲愛更是不容易忍得下來。能夠忍得下來,就能超凡入聖;忍不下來,就會退失菩提心。有些修行人對於名利可以看破,就是色關、情關不容易過,不知道這就是生死的根本。無論禪、淨、密、律,都很重視這個問題。淨土宗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心不一不生極樂。」一般人認為淨土法門簡單易行,其實真正的淨土就在自心當中,所謂「心淨佛土淨」。要達到心淨,就必須有忍的功夫、有定的功夫,這一關誰也幫不上忙。「師父引上門,修行在個人」,自己的煩惱要靠自己轉。

社會上有所謂的「自在禪」,對於男女關係有很多荒謬的論調,他們標榜「食、色,性也」,認為飲食和男女關係是人的本分事,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自在就好了。其實這是放縱的行為,並不是禪。禪,是定慧不二,這念心時時刻刻像一潭止水、一面鏡子一樣,如如不動。要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忍色忍欲」。經常檢討反省當下這念心,看看自己有沒有欲愛、愚癡、瞋恚?有愛、有癡、有怖,這念心就不在定中,就要趕快從因上去努力,檢討反省、修忍的功夫。

明朝儒者王陽明,被貶到龍場驛時,自省這一生讀聖賢書所為何事?以前當官,經世濟民,現在官途上受了挫折,就應該致力學習聖人之道。聖人之道無他,就是檢討反省,經常觀照這念心。當時王陽明所有的財產都被充公了,珍貴的東西只剩下江西景德鎮出產的瓷碗,王陽明每天都要欣賞這個瓷碗,非常珍愛。

有一天,他反省到自己連功名利祿都不貪愛了,卻仍貪愛這個瓷碗,仍有貪愛,就表示自己生死心不切。於是,他就做了一個棺材放在旁邊,提醒自己提起生死心。

儒家的道理和佛法的道理有許多是相通的。棺材代表無常,人時時刻刻都活在無常當中。王陽明非常精進用功,發現自己還有許多貪愛、許多執著,沒有辦法了脫生死,於是決心對治自己的貪愛。他把心愛的瓷碗敲了一個裂口,有了瑕疵,心當中就不會再貪愛它了。

《大乘起信論》云:「一念不覺生三細。」我們的心念是很微細的,假使不知道覺察、覺照、覺悟,六根一接觸六塵,立刻會衍生出三個細的煩惱,就成了眾生境界。這當中,欲愛、色愛就是障道的因緣。所以,佛制三衣瓦缽,就是要修行人放下,要遠離貪欲,少欲知足。

為什麼是三衣,而不是四衣、五衣、六衣呢?因為衣多了,就容易起貪心,對於修行就是一種障礙;衣少了,不容易維持色身的基本需求。所以,三衣恰到好處,表示中道,一點也不多、一點也不少,它的精神就是告訴我們要看破、要放下。

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六根時時刻刻都在跟外境接觸,遇到順境,就容易產生貪愛,所以要時時返照、反省檢討自己的心念。煩惱一起,很快就能察覺,把煩惱轉過來,保持當下這念心常在定慧當中,就能出離六塵、出離三界。假使不知道在這念心上用功,每天都在攀緣外境,就會離道愈來愈遠。

我們的心當中有很多賊人,欲愛、色愛的貪著,就是賊人。所以,要掌握自己的心念,抓住賊人,把賊人轉化為好人。《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根對六塵時,不生染著;有了染著,就要檢討反省,對治、轉化。最後達到六根都能作主,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當下就是頓超,就能獲得解脫。

明白這個道理了,可以漸修,也可以頓悟。個別對治,就是漸修,修了以後不執著修,回歸中道、安住實相,欲愛、色愛自然不脫而脫、不解而解,這就是頓悟。

有些人主張中國的佛法要學日本,僧人可以結婚生子,這就是不了解出家的目的。出家就是要得解脫,要得清淨、要證菩提涅槃。希望達到這個目的,怎麼能有妻子、有家累?假使心當中充滿了欲愛、色愛,不但得不到解脫,還會產生種種邪知邪見,墮入三塗惡道。只有心清淨,才能契入菩提;這念清淨心與無為心、菩提心相應了,這才是真正的道。


(十)

見好不求難

什麼是「見好不求難」?日常生活中,遇到好的境界,不生貪愛,也不強求、不占為己有,是不容易的。〈達磨二入四行觀〉云:「有求皆苦,無求即樂。」世間的混亂,來自於人們強求名利財色。如果能夠做到「功德歸三寶,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承擔」,有這種心量,「見好不求」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一般人看到好的境界,都容易產生貪求的心。舉例來說,在公共場合裡,看到有好的座位一定爭相占有,這就是眾生境界;相反地,把好的位子讓給老弱婦孺乃至賢德之人,不為己求,這就是「見好不求」。一般人看到好的房間,也是希望能夠輪到自己,這就是求;「不求」,就是當好的境界現前時,這念心安住不動──如果有福報,好的房間自然是自己的,不必強求;如果被分配到比較差的房間,表示自己福德不夠,要隨遇而安──能夠具有這樣的心境,才能達到「無諍」的境界。

被辱不瞋難

「被辱」,就是受到侮辱,或是言語辱罵,或是當場受窘;「不瞋」,就是不起瞋心、不發脾氣。「被辱不瞋」,就是靠一個「忍」字,這不是容易的事情。日常生活中受到了委屈,有時與人爭論或講道理完全無濟於事,等到事情過後真相大白,是非自有論斷,自己也能成就忍辱的功德。

歷史上,韓信曾受「胯下之辱」。韓信喜歡配一把寶劍在身上。有一次,一位少年看到韓信背著寶劍,便故意羞辱他:「背一把寶劍有什麼了不起,如果真是英雄好漢,就把我殺了;如果沒有這個本事和能耐,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一般人如果忍不下來,一定會殺了這個人,但韓信忍了下來,不但沒有揮劍殺人,還從少年的胯下鑽過去,這就是「被辱不瞋」。

有勢不臨難

「臨」,是令人難堪的意思。「有勢不臨」,指不仗著權勢來欺侮善良的人。一般人有了權勢,不但要運用權勢,還要擴張權勢;即使自己沒有權勢,也想仗著別人的勢力來欺壓他人,所以說「有勢不臨難」。

一般沒有權勢的人,人微言輕,處處碰壁;有權有勢的人,人家都要看你臉色,感覺上比較好做事,所以容易仗勢欺人,乃至公報私仇,藉著自己的勢力來使對方難看。實際上,比較好做事,就更應該做好事,從這個角度想,「有勢不臨」就不是難事了。


(十一)

觸事無心難

凡夫眾生處處心生執著,執著自己為家庭、為公司、為團體、為社會國家做了多少善事、累積多少功德,時時刻刻心生計較,所以說「觸事無心難」。遇到境界、遇到事情了,要想做一個無心道人並不容易。為社會、為常住做了很多善事,做了好像沒做一樣,不生我慢、不起驕心,不執著功德,如《金剛經》所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觸事無心」。

修行學佛,無論遇到好的境界或壞的境界,心中都要能保持平靜與寧靜,如明鏡當臺,不落一點塵垢,「漢來漢現,胡來胡現」,「像來則現,像去則無」。達到這樣的境界,這念心就是聖心;否則,這念心充滿人我是非,就是障礙、就是煩惱。

有些人往往將「無心」的意義解釋錯誤,以為「無心」就是什麼事都不要做。執著一個「無心」,這念心如槁木死灰,人就成了木頭、石頭了。有些人則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逃避現實、逃境安心。

所以,「觸事」,仍然要做事,做事時人在哪裡、心在哪裡,每件事都盡心盡力去做;做完以後,心裡不生掛礙、不起執著,無我相、無人相,自在無礙,這念心像鏡子一樣,不留一點痕跡,做了就像沒做一樣,這就是「無心」。

一般人都是「有心」,容易落入境界當中。做了事情以後,牽腸掛肚,做得好就心生驕慢,沾沾自喜;做得不好,心裡就起煩惱。這就不是無心。真正的無心,絕不逃避現實,面對現實,做了事情以後,心中不生掛礙,保持平靜、寧靜,「功德歸三寶,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檢討反省」。

古德云:「無心不礙有心用,有心用時亦無心。」這就是「觸事無心」的境界,是真正的般若智慧、真正的菩薩行。明白這個道理,才能發揮心的妙用,心是真空,真空不礙妙用。假使執著一個「無心」,始終都是一個空空洞洞的境界,就是「死心」,不是真空妙有。「無心不礙有心用,有心用時亦無心」,真正是亦有亦無、亦不落有無,是真正的妙心。修行要達到這個境界,說得到、做得到,「觸事無心」就不難了。

廣學博究難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很多人對佛法一知半解,依文解義,認為廣學多聞反成障礙。其實障礙是來自於執著,假使不生執著,就不會產生障礙。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他們跟隨著釋迦牟尼佛四處遊化,就是為了要廣學多聞。在現代社會中更要廣學,要知道一切方便法門,才能利益眾生。假使不了解這個道理,就會像有些學佛的人一樣,認為多學無益,只要念一句佛號就好了,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念佛有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假使不博學多聞、不廣學博究,不了解這些道理,迷迷糊糊的,沒有智慧,念佛也會念不好。

菩薩要向五明處學習,第一是「內明」,「內」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轉識成智,破三惑、成三德,這就屬於內明。除了內明,還要有外明,發廣大慈悲心,修習世間上一切法門與技術──包括醫方明、工巧明、聲明、因明。「明」,就是學得很專精,由精而明。真正達到「明」的境界,世間法就成了出世法,這是一體的兩面。

為什麼世間法就是佛法?以布施來說,布施的目的是在捨慳貪、捨掉貪心。布施是一種善法,布施之後,卻執著布施,就只是福報;若不執著布施,布施就成了無為法。在社會上,無論是學習任何學問或技能,假使能慈悲為懷,運用所學利益他人,世間法就變成了佛法;利他以後又不居功,無能無所,當下就成就了解脫法門。舉例來說,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電力,用在電燈上,可以照明、造福人群,成就無量功德;假使利用電力去做殺盜淫的事,就會招罪過。

不但世間法要廣學博究,出世間法也要廣學博究。釋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三大阿僧祇劫都在學習,就證明修行必須廣學。廣學之後要窮究,深入地研究,使之通達;通達之後,還要簡約。所謂「博而約」,會通一切道理,然後在日常生活上實踐。「博而約,約而精,精而明」,「明」就是歸於自性。達到這個境界,才是真正的菩薩行。

佛法講「聞、思、修」──聞慧、思慧、修慧。「聞」,就是要廣學多聞。聞了以後要「思」,「思」就是研究、探究所學的道理。利用「聞、思、修」三慧,把道理貫通了,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上來契悟這念心、來返照自己的本心、來轉識成智,這才是我們聽經聞法、學習的目的。

想要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心量要廣大,願行才會廣大,因大悲心啟發大願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廣學博究。就像醫生一樣,要知道眾生的病源、藥材的特性、如何配藥,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為了對治眾生八萬四千個煩惱,要想通達一切法門,就必須廣學博究,來醫治眾生的煩惱病苦。

人除了身體上的病痛,還有心理上的病苦。身體上的病痛來自於業障,業由心生,所以從這念心上去消業轉業、修定修慧,身體的病苦自然能夠消除。佛陀是大醫王,能治眾生病,要想學習佛陀,就要廣學博究,才能圓滿菩薩願行。廣學之後,還要將所學歸納、簡約、精明,最後心當中保持正念,這是最重要的。


(十二)

除滅我慢難

眾生有六個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其中之一就是「慢」。每個人都有慢心,有了慢心,要轉識成智就不容易。佛經當中提到有七種慢:

第一、「慢」:就是慢心。對劣於自己之人,認為自己較殊勝。

譬如,自己的學問好、相貌也端正,所精通的技能也很廣博;跟對方比起來,對方的長相既不端正,學問、技能也不如自己,不知不覺中自己就生出一種優越感,起了慢心,看不起對方,這就是第一種「慢」。這種心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有了這種心態,就要改正;假使不改過來,始終是障蔽自心。

第二、「過慢」:對與自己同等之人,硬說自己勝過對方;對於勝過自己之人,偏說對方與自己同等。

「過慢」的煩惱比較細微。明明知道彼此的學問、技術都差不多,他會開車、我也會開車,我考八十分、他也考八十分,我能夠背經、他也能夠背經……兩人互較是不相上下,但自己卻堅持認為勝過對方,這就是「過慢」。另一種情況是,明明對方比自己優秀,卻始終不承認對方的優點,反而認為對方不過和自己差不多而已,這種心理就屬於「過慢」。

第三、「慢過慢」:對於勝過自己之人,持相反的看法,認為自己勝過對方。

舉例來說,對方考八十分,自己考得比較差,不但不認輸,還臆測對方可能是作弊才拿到高分,或是老師偏心,偏袒對方,自認平時的表現很好,只不過考試的運氣較差。所以,明明對方已經勝過自己了,卻始終不承認這個事實,敝帚自珍,這就是「慢過慢」。

第四、「我慢」:乃七慢之根本慢。於五蘊假合之身,執著我、我所,恃我而起慢。內執有我,則一切人皆不如我;外執有我所,則凡我所有的皆比他人所有的高上。「我慢」,是一切慢的根本。

人是由五蘊假合而成──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蘊障蔽本心,所以又稱為「五陰」,就好像天上的雲將太陽的光遮蔽起來一樣。眾生執著色身為實有,我的眼睛、眉毛、耳朵……我的身材苗條、我的身體健康……不但執著自身為實有,而且認為我所有的一切優於別人,這樣的心態就稱為「我慢」。

要破除我慢,就要先破除我執。我執怎麼破?修析空觀,了達色身乃四大假合,色身無我,受、想、行、識,也是無我。破了我執,證到我空,才能超凡入聖,這樣就能去除我慢。

第五、「增上慢」:於尚未證得之果位或殊勝之德,自認為已經證得。

有些人修行有了一點功夫,打坐時看到一些境界,或是有輕安的體驗,好像能忍心不動、有一點定境了;或是聽法一聽就明瞭,或是讀經一看就能通達,好像智慧現前了……就自以為已經成道證果了。這些情形只是相似境界,並沒有證果,只是相似位而已,距離成道證果還有一段距離。有了這些境界,就自認為已經成道證果,就是「增上慢」。

第六、「卑慢」:對於極優秀的人,卻認為自己僅稍劣於其人;或雖已承認他人之高勝、己實卑劣,然絕不肯虛心向他人學習。

對方一切都比自己優秀,修戒、修定、修慧,乃至於修六波羅蜜,精進用功,自知不如人,卻不肯虛心向人學習,覺得自己只比對方差一點而已,這就是「卑慢」。還有一種情況,對方任何一方面都勝過自己,因此自覺卑劣,始終不敢面對現實,不敢向對方請益,你好是你的事,自己依然故我,這就是「卑劣慢」。

第七、「邪慢」:無德而自認為有德。什麼是「邪慢」?自己並沒有德行,懵懵懂懂、迷迷糊糊,邪知邪見,卻自認為很有德行,已經得了定或開悟了。因邪見而誤認自己有德有行,並產生一種高慢的態度,就是「邪慢」。

每個人都有慢心,除滅我慢是不容易的。在七種慢當中,六種慢都是依據我慢而產生出來的。因此,想要滅除慢心,先要破除我慢。怎麼樣才能破除我慢?修析空觀。首先靜坐思惟哪一個是我?從色法和心法二方面來思惟。色法,屬於地、水、火、風四大,四大皆是空性。心法,為受、想、行、識,也是生滅不實的,也是空性。最後畢竟空寂,無我亦無我所。這樣思惟,便能除滅我慢。思惟一遍、兩遍、三遍不行,就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始終不斷地重慮緣真,緣真空之理。等到觀行成就,一念相應,就能契入空性,破除我慢。


(十三)

不輕未學難

輕視他人,就是慢心的一種表現,對於修行學佛始終是一個障礙。舉例來說,戒法有層次上的差別,從三皈、五戒、八關齋戒,一直到菩薩戒,受過戒的人看不起未受戒的人,這就是一種輕視未學的心態;就出家眾而言,受了三壇大戒一段時間的人稱為「老參」,由於老參出家很久,慢心現前,就容易輕視新學,乃至尚未發菩提心的人。

一般人要做到不輕視未學,是不容易的事情。佛法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使受戒在前,修行在先,仍然有很多業障、很多妄想,尚未與道相應;對方雖然是新學,乃至尚未入門學佛,說不定忽然一下契悟了道,就超越我們了。

古德云:「有道不在年高。」悟道是靠根機和因緣,而不是看出家受戒的時間長短。雖然只是一個沙彌,但或許根性好,立刻就能契悟。中國歷史上有一位悟達國師,剛出家為沙彌時,就已經開悟,登台說法:「沙彌說法沙門聽,不在年高在性靈。」所以,要以平等心與恭敬心來對待眾生。

過去,有一位常不輕菩薩,遇到任何人都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成佛,我應當禮拜大眾、供養大眾。」了解人人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以慈悲心、同情心和謙卑心來對待眾生,就不會產生輕視未學的心態。

心行平等難

為什麼「心行平等難」?這念心要達到平等對待眾生、對待萬物的境界,是不容易的。如果能夠體認一切眾生都是自己過去的親眷,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皆當成佛,就不會輕視任何人,這樣就能心行平等。

世界上所有外在的境界都是相對的,社會上有高官、有百姓,有人富貴、有人貧賤,有人外相端正莊嚴,有人六根殘缺不全,有人聰慧伶俐、有人愚癡笨拙;在僧團中,有老參、也有新學。面對種種相對的外境,要能心行平等。假使心不平等,就會產生煩惱,而造作種種過失。

身為出家眾,無論是富人或窮人來親近三寶,都要盡心盡力地接引他們。富貴人家來學佛是不容易的,他們在過去生中已經跟三寶結過緣,今生繼續來修行學佛,人生光明再增光明,對於這些人,我們要尊重,也要鼓勵。貧窮人家來學佛,不能看不起他,人人都有佛性,他能在最苦惱的時候來學佛,因緣更是不可思議,對於這些人,也要給予鼓勵、讚歎,要以慈悲心來關照他們。佛法強調的就是平等,因為佛性是平等的。

很多人都誤解了平等的意義,以為在家或出家,男眾或女眾,都沒有差別,因此衍生出我慢心。雖然佛性是平等的,但迷、悟是遇緣而生。怎麼說呢?雖然人人都有佛性,但要遇到善知識的啟發,遇到外面好的因緣,我們才能覺悟,這就是始覺。

開始覺悟的人與尚未開始覺悟的人,當中有很大的差別。已經覺悟的人有功德、有戒行,有修行、有斷德和證德;沒有學佛、沒有修行的人,雖然有佛性,但起貪瞋癡、造殺盜淫,始終在造作惡業。前者是提升,後者是墮落,當然是不平等。所以,平等當中還有不平等。如果這個觀念轉不過來,就會迷迷糊糊,眉毛、鬍子一把抓。

現在有很多人提倡人權,也有很多人誤解人權及自由、平等的意義。舉例來說,有些小孩看到大人抽菸、談戀愛,認為人人平等,大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他也跟著抽菸、談戀愛,這種觀念和行為就偏差了。

雖然佛性平等、人權平等,但平等當中還有不平等。大人是成年人,對於自己的事可以獨立作主;小孩還在成長當中,智慧、心理、身體都尚未發育健全,行為必須在監護人的教導管束之下。所以,二者是有差別的。

眾生和佛的差別也是如此──佛證到菩提、涅槃,功德圓滿,有大智慧、大慈悲、大福德、大神通,得到解脫自在;眾生雖有佛性,卻沒有這些功德,一身都是煩惱,還在受苦受難當中,這就是平等中的不平等。

這裡所說的「心行平等」,就是要以平等心來對待每一個人,以慈悲的心去關懷大眾,這是不容易做到的。假使明白其中的道理,要做到心行平等,其實並不難。從開始修行到現在,每個人都發了自利利他的大願,修戒、修定、修慧、修六波羅蜜……這些是自利;修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則是利他。以四攝法來攝受眾生,同成佛道、同得解脫,就要有慈悲心,要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是自己過去的親眷,一切眾生都有生命,所以要護生、不殺生……做到了,就是心行平等。要達到心行平等的境界,必須時時刻刻發大願、起大悲、修大行,這樣才做得到,否則是不容易的。


(十四)

不說是非難

不說是非,是不容易的。一般人為了要顯示自己的高明,有了一點點事情,馬上就傳播消息,好像是通訊社一樣,結果以訛傳訛,所謂「一犬吠形,百犬吠聲」,經過眾人的謠傳,假的也被說成真的,就衍生出種種是非。

現在的人不但說人家的是非,挖人家的瘡疤,而且還喜歡膨脹自己。俗話說:「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就是告訴我們,不要說人家的短處,也不要誇大自己的長處。道人短、恃己長,就是是非的根源。

我們眼睛所見的世間事,往往不是事情的真相。既然見不到事情的真相,就不應該再去談論其中的是與非,說了其中的是非,對自己、對他人都沒有什麼好處。假使對事情的真相沒弄清楚,因為心生懷疑,以訛傳訛,就會釀下禍害。

釋迦牟尼佛未成道時,修了六年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麥,最終了解苦行不能成道,便離開苦行林,到尼連禪河沐浴,上岸後卻因體力不支而倒在岸旁。此時有位牧羊女經過,看到骨瘦如柴的修道人,便以乳糜供養世尊,世尊接受供養食用乳糜便恢復了力氣。五位跟隨太子修苦行的大臣看到了這一幕,便產生了誤會,以為太子退了道心,便決定離開世尊。所以,世間上很多事情,眼睛所見並不一定就是事實,更有許多眼目不及之處。

即使真正見到他人的過失,也不必宣揚。見到是非,眼根就不清淨了,再一宣揚,舌根也跟著不清淨。所謂「謠言止於智者」,是也好,非也好,始終不要去講,講出來就是罪過。無論是家庭、社會、國家或道場,難免有一些是非,要有智慧,不要說人家的是非;說了是非,自己就捲入是非之中,就產生過失,自己就成了是非之人。

佛法有一個偈子:「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就是這個道理。要經常自我檢討反省,身口意三業是否清淨?口業有沒有過失?心有沒有妄想?有沒有貪心、瞋心、癡心?身是否常行善法?有沒有造惡業?如果每個人都能往內看,觀心返照,而不向外攀緣,自然而然就不會說他人的是非了。

會善知識難

所謂「善知識」,就是能講述佛法的正知見,能勸人斷惡修善,進一步,還能引導眾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人。藉由善知識的教誨,能使人從黑暗到光明,從迷惑到覺悟,從愚癡到解脫。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邪知邪見的人,喜歡說別人的三世因果,說人家前世是某人、說將來可能要遭受一些災厄……使人心中產生疑慮,這就不是善知識;乃至說:「你的家風水不好,前面有一根柱頭、有個屋角,所以全家都不順利,身體都不健康。」或是說:「你現在不順利,是因為祖先墳墓葬得不好,我看你後面跟著幾個人,所以你的身體才會不健康!」這些都是邪知邪見,不是善知識應有的言行。真正的善知識,是教導人們慚愧懺悔、修善斷惡、明心見性,從因上去努力,因為有因一定有果。講佛法、講真理,講這些道理的人,才是善知識。

遇到大善知識是非常不容易的,要靠自己的福德因緣和願行,所謂「會善知識難」,遇到了善知識,自己更要虛心學習。

見性學道難

所謂「學道如牛毛,悟道如麟角」,修行學道的人很多,但開悟見性的人卻很少。見性是不容易的,「性」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悟了本性之後,還要繼續用功。假使沒有見性,也可以學道,是修加行、加功用行──早課、晚課、誦經、持咒、懺悔、誦戒、修善斷惡、聽經聞法、結夏安居……這些都屬於修加行。當加行修到相當程度,業障消除,悟到這一念心,才真正進入修道位。既能見性又能學道,就等於找到了一條大道,步步都是光明。假使尚未見性而來學道,就必須依止大善知識;除了親近大善知識外,還要學習戒行,戒行清淨,根基扎穩了,才不會走錯路、走遠路。

什麼是本性?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是誰在聽法?明白這個道理,就見到了自己的本心本性;沒有悟到這念心,就要誦經、持咒、打坐、參禪……先修這些方便法門,慢慢地也能契悟這念心。見性之後,這念心可以安住在理上了,再來修行、再來修道,就是四兩撥千斤。沒有見性時,也可以修行、修道,只是多半會在事上琢磨,心不容易定下來,這時就要有大願心,才不會退轉,否則就容易起煩惱。要有恆心、願心,由事到理,事達到圓滿了,理自然就會現前。

以修六波羅蜜來說,修六波羅蜜的目的,就是要成就佛的種智。例如,布施是事,布施功德圓滿,成就了三昧,就得到正定,這就是理。持戒也是如此,每一個法門都是如此,由事到理,見到了本性,就是事理無礙。佛法云:「一乘任運,萬德莊嚴,是諸佛之法界也。」一乘任運,就是要悟到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這念心時時刻刻要能作主,要清楚明白,動也能作主、靜也能作主,動也清楚、靜也清楚,要站得住,站得長。時時刻刻保養這念心,任運自性,運空不著空,運假不著假,運中不著中,這樣見性學道就容易了。

沒有悟到這念心,就要從事上來學習、來修行,要發大願心,要廣度眾生,要成就佛智。所謂「以行滿願」,有了願還不算,還要修六波羅蜜,以善行圓滿自己的願心,從事到理,就能夠見到自己的本心。見性以後,圓修六波羅蜜,而不執著六波羅蜜的功德,不執著能修、所修,時時刻刻安住正念,這樣見性學道就不再是難事了。

隨化度人難

什麼是「隨化度人難」?隨著現在的因緣來普度眾生,是不容易的。舉例來說,結夏期間是一個因緣,有在家居士來護持、來參加,我們希望在家居士能藉此護夏聞法的機會,啟發出世的善根,進而了脫生死,這是很難得的一件事。在法會活動中,以佛法的知見來啟發、開導眾生,一旦因緣成熟,剎那間他的善根和慧根現前,開悟了,發了出世心,這就是隨化度人。

做任何事情,都要運用因緣,把握機會來度眾生。但想要隨化度人,就要辦種種活動,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有錢財、人才、場地和時節因緣……具足這些條件並不容易;條件具足了,還要把行程安排得恰到好處,讓參與的人產生法喜和禪悅,這樣才能度脫眾生。所以,隨化度人是不容易的事情,要有智慧、要有慈悲、要有願行、要有福德,具足這些條件了,隨化度人才能夠成功。


(十五)

睹境不動難

什麼是「睹境不動難」?遇到任何境界,心要能清楚、不動,這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遇到境界時,如果慌張失措,掌握不住,就會替自己帶來災難。沒有定力,就會被境界所左右;有了定力,睹境不動就不是難事。所以,時時刻刻心都要安住、要如如不動。

境,有順境、有逆境。不但遇到逆境,心要不動;遇到順境,心也要不動。什麼是順境?名的引誘、利的引誘,當這些誘惑出現時,都要無動於衷,如如不動。中國歷史上柳下惠坐懷不亂,這就是不動的境界。修行有心有境,有主有賓。主,就是這念心;賓,就是外面的境界。能夠心境調和,修行才會有所成就。

外面的境界千變萬化,然而「萬變不離其宗」,只要這念心能作主,就有能力將外面的境界轉過來,就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假使遇到事情時,這念心迷迷糊糊,不清不楚,就會方寸大亂,被境界所轉,自己就會跟著入到境界當中。假使遇到壞的境界,就是受苦受難;入到好的境界,最後仍不免樂極生悲。

心如如不動,就能產生智慧。有了智慧,自然而然就能轉境。要達到這種境界,平時就要薰習禪定,要契悟本心。外境有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八種境界,稱之為「八風」。蘇東坡曾作詩曰:「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當這八種境界現前時,心都要如如不動。如如不動,不是傻瓜、不是迷糊,而是要有定力。有了定力,就能產生智慧,就能夠化戾氣為詳和。假使聽到外面一點點風聲,馬上就盲從、穿鑿附會,就會方寸大亂,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除了定力之外,更要能做到心境一如。假使心清淨、心安定,如如不動,沒有貪瞋癡,外面的境界就會轉化成淨土。禪宗所謂的「悟」,就是悟到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的這念心。做到了,自然而然就能夠調身調心。身心能夠調和,境界也就轉過來了。否則,只能逃境安心,始終沒有辦法契悟本心。

什麼是逃境安心?譬如有人看到目前的社會環境不好,就辦理移民,搬到國外,這就是逃境。台灣有綁票勒索,外國也有很多的綁票勒索;在台灣有病痛,到外國去仍然有病痛;在台灣會老,難道在世界中能夠找到一個不老、不病、不死的地方嗎?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全世界都在動亂當中。動亂,來自於心不安定,心有貪瞋癡。假使貪瞋癡息滅了,心就能如如不動,整個世界也就能平靜下來。所以,心是主要的根源。

假使心能經常安住在實相、安住在定境,當下就是淨土。儒家云:「萬物靜觀皆自得。」因為外境和這念心是息息相關的。要想改變外面的環境成為淨土,先要使自己的心清淨。心清淨了,世界就清淨。世界清淨,一切人事物也都能安定。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看到一點點事情,自己就六神無主,就辦理移民,結果不但勞民傷財,終歸是得不償失。

外面不安的境界,源自於內心的貪瞋癡,所以只要每個人都能息滅貪瞋癡,保持這念心如如不動,這個世界就會轉化成人間的淨土,所有的事情也都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俗話說:「心想事成」、「福至心靈」,心要定,才能心想事成;心不定,時時向外攀緣,跟著外面的境界轉,就屬於眾生境界,始終是煩惱。所以,睹境不動,看到外面的境界,無論是順境、逆境,都不要被它所轉。明白這些道理了,並且親身去實踐,睹境不動就不難了。

善解方便難

沒有方便法門,就不能弘揚佛法、續佛慧命,沒有辦法普度眾生。譬如,修建中台禪寺、辦佛教學院、設立精舍、舉辦禪七……這些都是方便;沒有這些方便,就沒有辦法把佛法推廣到社會各個角落、各個階層。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法門。透過這些方便的管道,最後的目的是要通達究竟。什麼是究竟?菩提心、涅槃心、無為心、真空心、妙有心、平等心。要想契入這些境界,就必須了解所有的方便法門。不但要了解,而且要通達透徹。這就是善解方便,這不是容易的事情。

除了善解方便外,還要善開方便。要先了解哪些是方便?了解之後,再決定是否開這個方便。否則亂開方便,不但沒有正面的作用,反而會產生負面的影響,這就是所謂的「方便多下流」。所以,要善解方便,再善開方便。

開方便,就是建立一切法門。有了這些法門,就能夠通達菩提、涅槃,通達淨土。藉由這些方便,就能夠脫離苦難。眾生在苦海當中,要離開苦海,就要藉由種種的管道。這些管道,就是方便;所以,方便就像是一艘船,能度眾生出離苦海。

方便法門的極致,就是究竟法門。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說了八萬四千法門,法法都是方便。因為眾生的根性不同,所以必須廣開種種方便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的目的,就是要使每個人都能契入究竟真理。一切方便法門都是為了實相而開,為實相而立,都是為了通達實際理地而設的方便。有了方便,無論上根、中根、下根,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最後都能入佛究竟覺海。

方便是權巧,最後開權顯實,小乘、中乘、菩薩乘,都會歸於一佛乘。一佛乘,就是究竟、中道、實相,就是一真法界、菩提涅槃。中道實相,才是我們安身立命之處。契悟了實相,一切法都在實相當中,開悟的人才知道這個境界;沒有開悟,就必須修一切前方便。

結語

這一章舉出修行人所面臨的二十種困境。其實難與不難,都決定在這念心。明白其中的道理,任何事都不難;不明白道理,什麼事情都很困難。所謂「煩惱即菩提」,難,就是煩惱;把煩惱轉過來,就成了菩提。世間上的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從某方面看是難事,從另一方面看卻是通達出世菩提涅槃的關口。了解這個道理,修習佛法就容易了。

舉例來說,園圃中長了一株雜草,障礙了園圃的清淨。要把它拔起來,丟到垃圾桶裡,難不難呢?可以說難,也可以說不難。假使只是考量自己能得什麼利益,那麼拔這根草的利益實在是微乎其微,加上又分別計較認為雜草是地上的東西,拔的過程難免會弄髒自己,那麼拔這根草就變成一件難事了。相反地,明白打掃、莊嚴道場有無量的功德,「勿以善小而不為」,大事也好、小事也好,都要盡力去做。修行就是要無人、無我,藉由這個機會,破除自己的障礙和執著;進一步,由事顯理,把這根草移除,意謂著拔除心中的無明草,那麼它確確實實是一個修福報的殊勝因緣。有了這些觀念,任何福德、功德、善法,都能夠成就。所以,難與易,決定在一個人的觀念。觀念能夠轉過來,什麼事都不困難;觀念轉不過來,什麼事都很困難。

《孟子》也講,難與易都在我們這念心。愚公移山難不難?「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就不難。反掌折枝易不易?不願意去做就變得很困難,願意去做就不難。困不困難決定在自己的觀念,所以,知見、觀念是很重要的。

這一章舉出修行人必須突破的二十個難點,假使能夠克服,步步都是光明;不能克服,處處都是障礙、處處都是煩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