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宗派法門 (1403)
- Aug 14 Wed 2013 11:32
動中禪----把善德帶進你正在從事的任何事情之上
- Aug 12 Mon 2013 23:51
若念頭在禪修時升起,並不重要;若沒有念頭升起,那也不重要
- Aug 11 Sun 2013 00:03
修持淨土法需要一定的次第
- Jul 31 Wed 2013 09:19
乞丐與禪
挑水雲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禪師,曾在好幾個叢林禪院住過,可以說飽參飽學,並在各地教過禪人。
他所住持的這一座禪院,由於吸引了太多的僧信學徒,但這些學生往往不能忍苦耐勞,半途而廢,使他不得不對他們表示,他將辭去教席,並勸他們解散,各奔前程。此後,誰也沒有發現挑水禪師的行蹤。
- Jun 27 Thu 2013 23:55
求往生要放下的世間三樁事
你真正想往生,頭一個條件,這個世間要放得下。這個世間三樁事情纏繞著你,你不能成就,你依舊搞六道輪迴,你出不了輪迴。這三個頭一個,親情,這個不放下不能往生,這個不放下出不了六道。第二個,傲慢,傲慢是瞋恚。第三個是懷疑。這三個東西要放下。那親情放下,是不是學佛的人無情?不是的,學佛的人有智慧。智慧跟情是一樁事情,迷了的時候就叫情,覺悟了那就是智。情會做錯事情,它會產生障礙;智,不會 做錯,它會幫助你。所以佛法講慈悲不講愛。愛裡頭有情,慈悲裡頭有智。就是依智慧的愛叫慈悲,依照世間的人情,情的那個愛,佛法叫它做愛,有情執在裡頭。 沒有情執的愛叫慈悲,就是理智的愛、智慧的愛,這個重要,愛他不害他。有情在裡頭,愛他就害他了,自己不能往生,也害得他不能往生。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 Jun 26 Wed 2013 08:52
如非虛無(拈花微笑的故事)
- Jun 21 Fri 2013 11:27
一句阿彌陀佛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這叫真念佛
- Jun 17 Mon 2013 23:17
修行過程中的六種危險
- Jun 13 Thu 2013 09:30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論》中強調修行者達到阿惟越致( 不退轉)的必要性,以防墮入二乘或者以凡夫身在世間流轉。而菩薩道修持之路多樣,在〈易行品〉中講到:「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法門可分為「難行道」和「易行道」。「難行道」須「勤行精進」,就像在陸路行走,較為辛苦;而「易行道」以「信」為主,就像乘船行水路,較為安樂。那麼,易行道是什麼呢?「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在列出十方諸佛菩薩名號後,明白指出稱名念佛為易行之法。並在最初之長行中以「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畢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總敘二道在自力則難行,他力則易行,並提出稱名念佛的方法,為「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艱苦的成佛之道,提供「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的法門。
- Jun 09 Sun 2013 09:43
尋找真正的禪心
修禪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對禪理一知半解,只憑嘴上空說,沒有任何意義。對於禪機的參悟需要一顆玲瓏的禪心,與佛學融為一體。
小和尚問老和尚:「僧人皈依佛門,四大皆空,講究一種虛靜。那麼,我們來世上一遭,究竟為了什麼?究竟還有什麼屬於我們呢?」
- Jun 04 Tue 2013 09:40
你沒有一分修德阿彌陀佛也加持不了
- May 29 Wed 2013 09:20
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今生未遇通人
- May 21 Tue 2013 19:24
淨土法門與人間佛教
一、「做人」是實現淨土的前提
說到淨土,就與人間佛教分不開。為什麼這樣講呢?淨土,有西方淨土、東方淨土,十方上下都有淨土。佛降生、修行、成道、說法都在人間,度眾生以人為對像,在做好人的基礎上走菩提道路,這是宣說、踐行人間佛教的一種典型。人間淨土實現了,也就同時實現了西方、東方、上下十方的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