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宣化上人:造什麼業,見什麼鬼,佛經中的“鬼王”

什麼叫鬼王呢?他是鬼中的首領。這一些鬼王不論是善、是惡,都是菩薩所化現的,你不要認為凡是鬼王就是鬼了。

這一些鬼王都是在宿世發願,用種種方法來教化眾生的。有的用慈悲來攝受一切眾生,有的就用凶惡去折伏眾生。折伏和攝受,這叫“折攝二門”。因為有的眾生,遇見慈悲鬼王,而發菩提心,這是用攝受行門來教化眾生;有的眾生,遇著鬼王這種凶惡的樣子,而發菩提心,這叫折伏法,用折伏的法門來教化眾生。既然明白這一切的鬼王都是菩薩所化現的,那麼在這鬼王裡邊,根本就沒有一個善,也沒有一個惡。

善惡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是從我們每一個眾生的業報那兒來的。眾生惡業成熟,就見著惡目鬼王;眾生善業成熟,就見著慈心鬼王。無論是惡業或善業,到成熟的時候,都應該轉變。惡業成熟,就轉於善業;善業成熟,有時也會轉到惡業去。我們要是修習佛法,就不會被善惡業所轉了,就只向善業這邊走;而不向惡業那邊轉,不會誤入歧途,到刀山、油鍋、劍樹上去。

為什麼要學佛法?就因為要把天地都給打翻了,天翻地覆,把天地都給打破了。怎麼說把天地都給打破了呢?這天就是善業,地就是惡業,將天地這個善惡業扭轉回來,都走到善路上去,不向惡路上走。你要是能這樣子,這個惡的鬼王就沒有用了,善的鬼王也沒有工作了;因為沒有工作,所以他們都要退休了。

我現在講經,對於錄音機很不滿意。為什麼呢?因為它在那地方做工,讓我一些皈依弟子都生出一種依賴性,都懶惰起來,沒有人親自去寫筆記。以前每個人都很注意寫筆記,寫得很多很多,就記得很清楚,現在都不寫了。聽的時候不注意聽,看的時候也都忘了。久而久之,把我所講的東西,統統都還給我了,叫我也退休了。

鬼王──善鬼、惡鬼都沒有用了,那我這個做法師的也沒有用了。所以我還是不能叫善鬼、惡鬼退休的,他要是沒有工作,我也沒有工作,我也沒有經講了;沒有經講,也就沒有人聽;沒有人聽,那做一個法師有什麼意思?


宣化上人:惡毒鬼王菩薩心

只要能念佛、念經、發菩提心,就算再惡、再毒,也會變成護法。

鬼王中有一個叫惡毒鬼王的,這個鬼王最壞了。怎麼知道他最壞?惡毒嘛!惡毒就是壞到極點了,又惡又毒,他無論見到什麼眾生,就想一口把他吞了。你看他厲害不厲害?他的心又惡,口又毒,這就表示什麼呢?表示這種惡毒鬼王,不是對付善人,而是對付惡人的。

因為惡人心裏惡,口裏也惡,所以只好以毒攻毒,以惡制惡。你惡,他比你更惡;你毒,他比你更毒。可是不要以為他惡毒,你就怕他。不要怕!你只要念佛,他就對你恭敬禮拜;你要是不念佛,他的瞋心就發作了。那麼你一念佛,他就不惡了;你一念經,他也向善了。所以不要怕他,只要你能念佛、念經,能發菩提心,他就再惡也不惡了,再毒也不毒了,而變成護法。

為什麼?這惡毒鬼王是「外現惡毒鬼王相,內存菩薩慈悲心」,內裏就是用惡毒的方法來度眾生,要不然他怎麼會跟閻羅天子在一起?閻羅天子也是做這事情的。雖然他的名字叫惡毒鬼王,但實在不是惡毒的,他見到信佛的人都會恭敬的,所以不要怕他。尤其是你提我的名字:「我的師父叫某某某。」他一定會給你面子的。為什麼?我跟他簽過條約:「所有我的徒弟來到你這裏,只要提我的名字,就把他們所有的罪都交給我好了。」所以你一提我,我保證他就不會毒你的。


無毒鬼王成了財首菩薩 (轉載)

讀地藏經,才知道諸鬼也有很多的善鬼,還可以成為菩薩,現在就和大家講講無毒鬼王。

孝女光目女,就是地藏菩薩的前身,她到地獄找母親,遇到無毒鬼王。

無毒,就是無染的意思。

鬼王說:「于茲可見,菩薩以種種形,甚至出現鬼王形,為眾生于諸時作種種度化之事,實難可測,這種事,實在難信。」焦面鬼王是觀世音菩薩。無毒鬼王是財首菩薩。笑面鬼王是地藏王菩薩。

這一段話很有意思,菩薩與鬼王本一體,互相幻化。凡是有福德的。方才可以稱王。這鬼王有什麼福德呢。因這個鬼。存心肯憐湣人。不肯毒害人的。所以稱王。也就叫做無毒。但是這無毒鬼王。也是菩薩所化的。

《地藏經》中有位財首菩薩,他是無毒鬼王所修成的。財首菩薩修行七聖財,就是七種財寶:

(一)信。這是修行的一種財寶。為正信能夠受持正法。

信仰:《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大智度論》也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可見信仰、信心是一切善行的根本。

人生有了信仰、信心,就好像進入寶山,有了雙手可以自由挖寶一般。所以「信仰」是學佛人的第一財富。

(二)戒。這是修行的一種財寶;出家人一定要受戒,才是完整的出家人。因戒為解脫之本,能止防身口意之惡業。持戒: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而尊重。一個擁有戒德之人,所到之處必受尊重信賴。戒律保護我們不失人身,猶如交通規則保護行人的安全。所以「持戒」是善法的階梯,更是進趨佛道的根本財富。有了戒,必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戒財就是謹守佛陀戒律的財富。戒是清涼劑,有了戒就能防非止惡。

(三)多聞。這是修行的一種財寶。因能聞佛聲教,則開發妙解。聞法:所謂「以聞思修,入三摩地」,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多聞熏習,從聽聞正法而契入佛道。佛法難聞既是八難之一,得「聞」佛「法」當然是殊勝難得的財富。

精進:精進是一種積極進取、專注向上的態度。凡是正當、有益於人的事,堅持努力去完成就是精進。能擁有「精進」的財富,所做一切必能成就。佛法難聞是四難之一,能夠聽聞了義之佛法,就有了得度的因緣,是十分殊勝的財富。聞法是聞於心,不是聞於耳。當今之人,福報極淺,一打開電視機,所收聞到的不是誨淫就是誨盜,聽聞這些迷惑顛倒的音聲,怎會證道,遠離苦果呢?所以學佛人要有聽聞正法的財富。

(四)捨。佈施也是修行的財寶。能夠捨施且運平等心,無憎愛想、吝惜。佈施:練習佈施分享是行菩薩道的第一堂功課。世俗人追逐五欲,如同被黃金打造的枷鎖套牢;學佛人從分享之中,從執著牽絆裡解脫出來。佛陀不論講四攝或六度,一定都先說佈施,「佈施」實在是最好的財富。捨財”。捨就是能夠捨離一切,而心無染著。世俗人被財、色、名、食、睡所牽絆,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輪回不息。修行人能夠捨離這些貪戀,萬緣放下,所謂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有了捨的境界,內心一片平等,毫無執著。這就是學佛最好的財富。  

能聞才能捨。捨什麼呢?捨身外之物,捨內心的煩惱。修行的過程就是一個捨的過程。

只有捨才能前進。

行佈施能夠使我們的貪心逐漸淡化。因為佈施就是對治貪心。貪心越大,煩惱就越多,修行就難以進步。所以這貪、嗔、癡,必須在修行的過程中,要一點一點地去捨。捨一點,就進一步。能捨就能生智慧。反過來,有智慧就能捨,是一種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

(五)智慧。要有智慧,這也是修行的財寶。

定慧:學佛之人心常清淨,自然由定心而生慧。慧就是通達事理、決斷疑念的能力;是修行人所追求的境界,有了定慧才能解脫生死的束縛。所以,可以說「定慧」是最上的財富。

慧財”。慧就是具有通達事理,決斷疑念的能力。有了慧,就能生道,就能夠斷除煩惱,光明無量。它是修行人所追求的境界。但必須前面六財先具足,才能得到這個慧財。 

苦從哪裡來的?從迷來的;樂從哪裡來的?是覺來的。所以,苦樂是果,因是迷悟。要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那你一定從因上去做 。

(六)慚。這也是修行的財寶。第四是“慚財”。慚就是對自己的行為,深加反省,一旦有了過錯,馬上生出羞恥心,力誓改過。常言:“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能夠時時覺察自己的過失,就是有向聖之心,這樣離道自然不遠。所以學佛人須有慚財。

(七)愧。本來「慚愧」兩字是合在一起,但在這裡兩個字是分開。慚愧:所謂自慚愧他,自己反省,覺得有愧於心,對不起自己,叫「慚」;覺得有愧於人,對不起別人,叫「愧」。《佛遺教經》說:「慚愧之服,無上莊嚴。」能夠察覺自己的過失,而起慚恥之心,產生改過的力量,所以「慚愧」是修道者不可或缺的財富。

第五是“愧財”。愧是能夠檢省自己那些事愧對了別人,而發露懺悔。時時替別人設想,是菩薩度眾的悲心。能夠徹底掃除內心之貢高我慢,心存恭敬,永不造愧人惡事,這樣心中有所覺悟,則光明在望。這是學佛人必須有的財富。 

本來慚和愧是一種心理狀態,不屬於財富,但是慚愧能夠守護信、戒、聞、捨、慧,使它們能夠不斷地增進。所以,佛教把慚、愧兩種善法比作守護財富的特質。這些都是修行所應有的財寶,因有信、戒、多聞、捨、智慧、慚、愧這七種財寶,所以叫財首菩薩。

信、戒、聞、捨、慧這五件事是依次第而來的,這五件事就是財寶,是我們到彼岸的資糧,能夠幫助我們從此岸度到彼岸。

這五種財寶能救濟我們的貧窮——善法的貧窮。慚愧就是守寶的特質,守護這五種財寶。有慚有愧,就會增長信心,有慚有愧就能夠持戒,有慚有愧就會行捨,有慚有愧就能增長智慧。

所以慚、愧這兩種善法對於前面講的信、戒、聞、捨、慧,能夠起到保護的作用,所以也是屬於財寶。

這七件事加在一起,就是我們學佛人的精神財富,就是我們通向聖人境界的資糧,故名七聖財。

既然世間財富是那麼無常,為什麼佛門在過年時也說「恭喜發財」呢?其實佛門說的發財,發的是法財,也就是資助成就佛道的「七聖財」。有了佛法的七聖財,不只現世得利益,未來更是靠它超凡入聖,永離苦海。

你可能從來沒有想過:一個簡單的意念,就可以改變世界!宇宙是由一個浩瀚的能量場互相連接,每個意念都帶著具體可觸的能量,足以轉化他物,如果善加利用,不但可以改善個人生活,甚至可以轉動世界。 


地藏經上的鬼王,是大菩薩化現,實際不是鬼

恭錄自《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夢參法師

「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發如是大願,於生死中護諸眾生,若未來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

主命鬼王對佛表示他的誓願,表示完了之後,佛就讚揚他。佛告訴主命鬼王說,你這種大慈悲心,能發出這種大願,在生死六道輪迴當中維護眾生,保護眾生,使他不落惡道不被惡鬼神干擾,臨終能夠聞到佛菩薩的名號。主命鬼王希望南閻浮提每一個眾生,命終時乃至於生時都能夠有三寶的加被力,使亡者能生善道,生者能夠健康成長,消除罪障。佛讚嘆他發的大願力,完了,又囑咐說假使未來世中,就是我們現在,有男人、女人面臨到生死的時候,你不要退心,不要退願,佛為什麼這麼囑託他呢?因為一個發心的人若勸一個人碰一個釘子,後來就容易泄氣了,說不要多事了。連二乘的聖人雖然已經斷了見思的煩惱,行菩薩道的時候也會退心,大心難發!發心之後想鞏固這個菩薩心,很難。所以佛就囑咐他說,你這個願是很好的,南閻浮提眾生,生的時候、死的時候,你都不要退願!一定要讓他們都得到解脫,讓他們都可以消火免難,永得安樂。究竟安樂必須要成佛才是究竟的安樂,或者說永遠再不墮三塗。佛囑咐主命鬼王,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誓願,維護一切眾生,囑託他不要退心。

「鬼王白佛言:」

主命鬼王就對佛說。

「願不有慮」

我希望佛不要憂慮。

「我畢是形,念念擁護閻浮眾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但願諸眾生於生死時,信受我語,無不解脫獲大利益。」

就是我負擔主命這個責任的時候,我念念之間都擁護眾生,使他不墮落,同時使閻浮提一切眾生,不管他生的時候、死的時候,都能愉快安樂的。但是我也發願要求一切眾生,在生的時候、死的時候,他們一定得相信我的話。這個是向佛要求的,就是希望佛加持,讓一切眾生在他生的時候、死的時候,信受我的話,就是不把我的話當做是耳邊風,還要信受,這樣去做無不解脫,能了生死的,不墮三塗也算是得大利益了。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於生死中擁護眾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

佛對地藏王菩薩說,主命鬼王是他的願力,示現做主命這個鬼王已經百千生了。在這個閻浮提的生死六道當中,他經常擁護眾生,是大菩薩發了慈悲的願心,示現做大鬼身的,「實非鬼也」,實實在在,他不是鬼。

「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凈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

佛就給這位主命鬼王授記了,授他成佛的記,說從現在起,經過一百七十劫的時間,這位主命鬼王就成佛了,佛號就叫無相如來。無相就是實相的意思,佛都是實相,就是他經常在六道度一切眾生而不著眾生相,他自己示現鬼王,他既然是示現的,也不著鬼王相,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實相就是無相,因為無相者才能夠示現一切相,示鬼王相、示鬼相、示人相,示什麼相都可以,他成佛的時候,那個劫叫安樂劫,「劫名安樂」。那個世界叫什麼世界呢? 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他那個世界叫凈住世界,佛的壽命呢?無量壽,不可計數了,不可計劫就是無量壽命。

「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主命鬼王他歷生的事業是不可思議的,「其事如是」就是他護持人間,他雖然是鬼王,而且他是管鬼的,管什麼鬼呢? 就管這些生、死、害人的鬼。生的時候,這些鬼會擾亂你母子不得安,死的時候他也擾亂你的魂識,主命鬼王就來對治他,使你這個人能走上善道,不受這些干擾。這些事情都是不可思議的。度了好多人?「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為什麼說他是大菩薩大士呢? 他本來是鬼,鬼界的,但他能度到天界上,天人等到五衰相現也是死亡,他的心識也是不定,鬼王護持他,使他心不亂,還能保持他的善根。


地藏經上雖然講很多鬼,但那些是大菩薩示現的

恭錄自《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講記》

夢參法師

「畢舍遮帝」就是吸血鬼的王,畢舍遮是鬼一類。「及諸眷屬」,這是菩薩化現的,別把他當成鬼,他是鬼,就到不了這個法會,那是菩薩化現的、示現的。像我們看《地藏經》有好多鬼王,那些鬼,都不是一般的。主命鬼王不是未來成佛嗎?佛給他授記。七十劫他就要成佛了,那是大菩薩示現的。


一切人的生命都在主命鬼王手裡【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閻羅王眾讚嘆品第八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舊金山佛教講堂

【 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惛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發如是大願。於生死中。護諸眾生。若未來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

主命鬼王稱一聲:「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像這樣子,閻浮眾生,所有的男人和女人,「臨命終時」:臨死的時候。臨死時,暖、息、識都離體了,沒有暖氣了;息,沒有呼吸了;識,八識也離開了,這叫命終。「神識惛昧」:人剛死的時候,神識也就是中陰身──惛昧,他不明白、不清楚,因為他剛離開人的身體,自己還不知道自己死了。「不辨善惡」:不辨,就是辨別不出來,不知道什麼叫善,什麼叫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乃至於他眼睛也看不見,耳朵也聽不見,見聞覺知都沒有了。

「是諸眷屬」:所有他在生的眷屬,「當須設大供養」:應該為他作大的功德,或者請和尚為他念經,或者自己為他念經。所以在中國有請和尚,念了初七、二七、三七……直到七七,這七七四十九天都念經,就是這個道理。虛老圓寂後,佛教講堂作了一百六十多天的功德,念《大般若經》。這種是從來都沒有過的,從釋迦牟尼佛到現在,哪位祖師圓寂也沒有念過《大般若經》,做這麼大的一個法會,這叫大供養。或「轉讀尊經」:轉讀,是念這部經。「念佛菩薩名號」:或者念諸佛、菩薩的名號。「如是善緣」:像這種作功德,作善事的因緣。「能令亡者」:能使令亡者,能幫助亡者,「離諸惡道」:離開一切的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你給他作功德,因為德大則冤孽消,你有功德,罪孽也就減少了,所以一切的魔鬼和惡神,悉皆退散,都跑了。

「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所有南閻浮提一切眾生,臨死的時候。「若得聞一佛名」:這臨命終人要是能聞見一尊佛的名字。「一菩薩名」:或者單單一尊菩薩的名字。不用聞很多,就聽一尊佛的名字,一位菩薩的名字。「或大乘經典」:或者大乘經典裡面的「一句一偈」:一個句子或一個偈頌。「我觀如是輩人」:主命鬼王說,我看這一類的人啊!「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只要在他臨終的時候,能聞見一尊佛菩薩的名字,或者大乘經典的一句一偈,就是有五無間的罪,都可以除去,或者是除去殺害之罪。這五無間罪和殺害之罪,本來是不能消滅的。「小小惡業」:要是比五無間罪小一點,比殺害罪業也小一點的小小罪業。「合墮惡趣者」:這種小的罪業,本應當墮落到惡趣裡頭去的。「尋即解脫」:沒有好久,我也就令他得到解脫,不須受罪去了。

「佛告主命鬼王」:佛告訴主命鬼王,「汝大慈故」:你真是很大的慈悲,「能發如是大願」:能發這種的大願。「於生死中」:在眾生的生死之中,「護諸眾生」:保護一切的眾生。「若未來世中」:假使將來的時候,「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到了他生死的時候。「汝莫退是願」:你不要退了你所發的這個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令這一切眾生,都得到解脫,永遠得到安樂。

【 鬼王白佛言。願不有慮。我畢是形。念念擁護。閻浮眾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但願諸眾生。於生死時。信受我語。無不解脫。獲大利益。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於生死中。擁護眾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凈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鬼王白佛言」:鬼王也很自在的,做這個鬼王也不錯,他願意教誰活,誰就活;願意教誰死,誰就死。一切人的生命都在這個鬼王手裡。如果他要是貪,如貪官污吏願意要錢,一定會多得很,因為一切人的生命都在他的手裡掌握著。所以有一個鬼就說了這麼幾句話,這個鬼是在道生法師那時候的。道生法師講經的時候,這個鬼常來聽經,道生法師就叫他托生去做人,他說:

我今做鬼三千秋,也無煩惱也無愁,

生公叫我為人去,只恐為人不到頭。

這鬼說他做鬼三千秋,三千多年了。後兩句說,「生公教我為人去,只恐為人不到頭。」我又恐怕做人做不完就造罪了,所以不如做鬼好了。你看!做鬼的就認為作鬼也不錯的。好像要飯的,在中國有這麼一句話,說討飯的要是討了三年,你給他皇帝做,他都不做的,因為他實在太自由了。要飯的要了三年,你再叫他作皇帝,他都不做了;做鬼做了三千多年,你叫他做人,他也不做了,因為他覺得作鬼也無煩惱也無愁。

生公,就是道生法師,鬼稱呼他生公。好像你們到台灣去受戒的時候,碰到老戒,如印順法師,你可以稱他叫「印公」,就單稱一個字。他這兩個字,你若覺得稱那一個字較順口,就稱那一個字,不限定上下哪一個字。又如道源法師,你本可稱他道公,也可稱他源公。但你們現在去受戒,他是你們的得戒和尚,就不能稱他道公,也不能稱他源公,稱什麼呢?就稱他得戒和尚。這個得戒和尚,你要是稱他源公,或道公,這又不恭敬了;你稱他得戒和尚,這是很尊重他,最恭敬了。因為你們跟著他受戒,所以叫得戒和尚。其他凡是老戒呢?都稱他一個字,不要稱他兩個字。

還有見到一般出家人,談話都應該合起掌來,眼睛不要這麼樣看著人,要自己眼觀鼻,和任何人講話,都是收攝身心。因為現在剛去受戒,所以我把佛教的規律,傳給你們西方人,你們要特別注意。到那邊你要是行持好了,「啊!西方人也這麼守規矩呀!」給西方的代表作一個好的樣子。如果你到那兒,還是不守規矩,「哦!你這不行!他們不能修行。」就把整個西方人都給倒架子了,那以後再有人願意出家,也沒有人願意收了,「不行!他們不能修行!不收他們!」所以你們無論是比丘、比丘尼到哪個地方,都要作一個好榜樣,都要規規矩矩的,不要不守規矩。

你們現在有五個人要去,最好到了台灣,你和他們要求,要求什麼呢?要求可以錄音。因為有的不懂中國話,有的懂得。你去的時候,帶一個錄音機,帶一個影像機,有重要的可以影像起來。在戒期里,無論哪一個法師講開示,你們都可以錄音。然後你們五個人在一起,懂中國話的,就翻譯給不懂中國話的人聽,每一次都應該這樣做。在他們休息的時間,你們不要休息,你們自己幫助自己,這一天有什麼事情,告訴不懂中文的人。你們要這麼樣做,就有一種團結的力量,不要到那個地方學完了,還什麼也不知道。可以說是頭一次,西方人有這麼多人去受戒,以前沒有過的。去到那裡受戒,把規矩禮法都學清楚了,回來好傳給美國人。我們明里蘇達那個地方,你們今年受戒回來,明年、後年或者我們那兒也傳戒,在美國這個地方也開一個戒期。開戒期,要有十個和尚,三師七證,要是有多一點更好。你們是在美國開闢佛教的基本人才,這回這是很重要的。

主命鬼王對佛說,「願不有慮」:請世尊您不要擔心這件事情了。「我畢是形」:我做鬼,乃至於盡我作鬼的時間,「念念擁護閻浮眾生」:我在每一念,這念念之間,我都擁護閻浮眾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在他們生的時候,死的時候,我都令他們好好的生,好好的死,沒有一種不如意的事情。「但願諸眾生,於生死時」:可是我有一個願力,願所有的一切眾生,在生死的時候,「信受我語」:要聽我的話。好像你們作我的徒弟,就要聽我的話,若不聽師父的話,那就不是好的徒弟了。「無不解脫」:那麼不聽鬼王的話,這就不是好的眾生了,他也就不保護他們了。「獲大利益」:令他們得到大的利益。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當爾之時,佛告訴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這個主命的大鬼王,「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已作過百千生的大鬼王。「於生死中,擁護眾生」:他在眾生生死的時候,擁護眾生。「是大士慈悲願故」:這真是個大菩薩,雖然他是個鬼王,但是他也是個大菩薩發願來作鬼王,這是一種慈悲的願力。「現大鬼身」:他現出一個大鬼王的身。「實非鬼也」:實實在在的這個大鬼王他並不是鬼。

「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由現在到將來,過了一百七十個大劫,「當得成佛」:他應該成佛,「號曰無相如來」:他這個佛的名字就是無相,沒有相,無相即實相,實相無不相。「劫名安樂」:他的劫名叫安樂劫。「世界名凈住」:他的世界叫凈住世界。我們現在這裡是叫娑婆世界,劫名是賢劫,而他那個劫叫安樂劫,世界叫凈住世界。「其佛壽命不可計劫」:這尊佛的壽命是很長很長的。「地藏」!你要知道,「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他過去的因緣和現在的因緣,及將來的因緣是這樣子的。「不可思議」:這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的。「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他所度的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也是沒有數量那麼樣的多。

 

觀音菩薩為何會示現成面然鬼王

大魔王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

傳喜法師與鬼王對話

臨終時身不由己,鬼神引你入惡道!鬼王為什麼不阻止惡道鬼神引接亡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