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什麼才是真正的愛?

愛有幾種,在一切有部的經典中,愛分為貪愛和敬愛。貪愛是以煩惱染污的心、以貪欲和渴望來愛一個人;敬愛是對佛菩薩、對法寶、四諦與解脫道的希求和渴望。

《大般涅槃經》也說:「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憫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即真解脫。」

愛有凡夫的愛,又叫餓鬼愛,是充滿欲求、永無饜足的愛。還有一種叫法愛,法愛和敬愛相同,是清淨、沒有煩惱染污的、通往解脫的愛,它是完全的付出,沒有絲毫的佔有欲,又稱之為大愛。

古人說:「愛的感覺,是溫暖;愛的語言,是正直;愛的心地,是無私;愛的行為,是成全。」

但事實上,愛,究竟是否正直無私?在經歷了從少年到老年的人生歷程後,每個人都可以捫心自問。

人與人之間所謂的愛情,歸根結底,它不是無私的,而是自私的;不是為了他人的福祉,而是為了自己的需要和快樂。

它不是正直、溫暖的,而是有條件的、痛苦的;它建立在對方對我的行為上,一旦這個前提條件變化,自己的情感就隨之變化。

但人們對此視而不見,依然被世間對愛的贊美所迷,徒然追尋著永恆的愛。

按照巴利文和梵文,愛有多層涵義;在藏文中,愛和喜歡難分伯仲。因為歷史、文化和傳統的迥異,藏漢兩地對愛的觀點不同。

在漢地一些電視、電影和小說中,將愛渲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認為如果沒有了愛,生命已然失去了意義。

而在藏地的傳統中,對愛的概念卻非常模糊、不確定,鮮少對情愛的贊美,所以由執著產生的痛苦也較小。

從小,人們受媒體的影響,在心中種下深深的、特殊的種子。等他們長大之後,它就會發芽,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和整個人生。

它就像《俱捨論》中所說的無表色:一種無形無色、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色法,唯有通過人們渴望愛的言行,才可以窺視到它在人們的心中存在。

所謂的愛只是一種虛妄、顛倒的幻覺,一種自心的執著。除此之外,並不存在一個真實的愛。


凈空老法師:你愛情太重,往生就發生障礙

佛家不講愛情,佛講慈悲。佛法為什麼不說愛,要說慈悲?因為愛裡面有感情,慈悲這個愛裡面沒有感情,它是純粹的理智。慈悲跟世間所講的愛情是一樁事情,一個是覺悟,一個是迷惑。愛情與慈悲在事相上沒有兩樣,在起心動念上不一樣,一個心迷,一個心覺。 迷了的時候叫做愛情,覺悟了就叫慈悲。佛菩薩這個愛心叫做慈悲,是永恆不變的,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

佛菩薩為什麼能夠捨己為人?慈悲心在那裡推動。世間人帶著感情這個愛是假愛,靠不住,為什麼?它會變化,愛到最後會變成怨家、仇敵,所以那種愛是假的,不可靠。凡夫的愛情,這個愛裡面不平等,這個愛裡面沒有真誠。為什麼沒有真誠?那個愛會變的,靠不住。我們中國祖師大德們常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凈土」。你為什麼在娑婆世界受苦受難,在這裡搞六道輪迴呢?就是你的愛欲沒斷,這是六道輪迴生死的根本。世間人把愛欲看得很重,認為這是正當的,這個都是迷惑顛倒。

惟獨佛菩薩看得清楚,知道六道輪迴怎麼發生的,就是在這一念錯誤。果然能把愛情看破、放下了,你決定超越六道輪迴。念佛,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如果愛情這一關看不破,還是不能往生。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哪裡?就是愛欲不斷。 愛情這條繩索捆住你,阿彌陀佛拉都拉不動,沒有法子,一定要把這個斷掉。把愛情斷掉絕對不是絕情無義,跟諸位講穿了,你那個愛情是假的,不是真的,是騙自己又騙別人,虛情假意。

怎麼知道是假的?今天愛得不得了,明天又吵架了,後天又離婚了,你看這不是假的嗎?哪裡是真的!許多青年男女在戀愛的時候,多甜蜜!過了不久,變成仇敵,變成冤家。可見得那種愛情不是真的,假的。諸位冷靜去想一想,愛情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你就會覺悟。古人結婚是為道義,為人倫,為家族幸福,不是為愛情。現在人結婚是為愛情,愛情是脆弱的,愛情會變,所以婚變的事情層出不窮。有一些人不懂佛法,聽說佛法要永斷情愛,於是乎他就反對了。他說人與人之間要沒有愛情,那還有什麼意思?

佛是不是情與愛不要了呢?不是的。你要曉得,他這個「斷」實在是轉變,把情愛轉變成智慧。佛經上常講:「轉煩惱成菩提」。情愛是煩惱,佛教給我們,要把煩惱轉變為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裡面有沒有愛呢?有。那個愛不叫做愛情,叫慈悲。世間人所講的愛情,都是虛情假意,不是真的;轉變成智慧,那就是真的,永恆不變。一定要轉煩惱成菩提,你才能夠悟入佛法,你才能脫離六道輪迴。你看自古以來,中國、外國的文學作品裡面,寫的是什麼東西?都是情與愛,所以他永遠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

佛法講「慈悲」,佛菩薩是真正愛世人,他是真正有愛有情。 慈悲是真正的愛情,永恆不變。慈悲是從自性真心裏面流露出來的,它那個根源不變,所以流出來的作用、現相也不變。六道凡夫都沒有真心,都沒有真情,也沒有真愛。凡夫那個心靠不住,全是虛情假意,不能相信。你如果相信別人會對你好,那你是糊塗,你是迷惑顛倒。

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說的話都靠不住,不要當真,你要當真,決定要上當。 你不但不能相信人,對自己都不能相信,為什麼?自己的感情都會變化。今天我對這個人好,明天我又對他不好了,自己都靠不住,還能靠別人嗎?佛給我們講,沒證得阿羅漢以前,別相信自己。自己都不能相信,怎麼能相信別人?這個世間人,全都是虛情假意,全都是用妄心,你要當真,你虧可吃大了!世間種種的境緣,一切人事物,平常看得愈淡愈好,不要認為看得這麼淡,好像這個人絕情寡義,但是往生容易。

你愛情太重,往生就發生障礙。你愛情重了,就要搞六道輪迴,就要搞三惡道。愛情不是好東西,生生世世害我們;害得這個樣子,還捨不得離開它,這是太愚痴了,一定要覺悟。我們要到極樂世界去,當然要把愛情放下,還有留戀,還有牽掛,還有放不下的,那就去不了!這個事實的真相,你要看破,你從此以後,這一切恩恩怨怨要把它捨棄。不要想愛情,想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就好。


聖嚴法師:佛教徒「想愛你就愛」

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沒有父母,也不可能沒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應有個人的配偶。佛把眾生稱為「有情」,也就是說脫離以上三種情,就不是眾生。而且,學佛是由眾生來學的,是由凡夫開始的,任何人之間的接觸交往,都必須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佛教只講離欲,則無法使一般人進入佛門;如果佛的教化沒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難教化眾生。

佛法所稱的「慈悲」,似乎跟感 情不同,但是慈悲的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人稱之為「愛」。愛除了分為有條件和無條件之外,也有「有我」和「無我」之別。佛菩薩的慈悲是無我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是有我的;親子之愛是無條件的,男女之愛和朋友之愛則可能是有條件,也可能是無條件的。佛法是要從基礎的愛來引導至無我的慈悲。

由於佛菩薩可以無我,眾生不可能無我,因此要教導眾生從有我的愛而漸漸進入無我的慈悲;也需要先從有條件的愛,而加以淨化成無條件的愛。因此,佛教不能一開始就叫人離開感情生活。

至於佛教徒應如何處理感情問題呢?家庭是感情關係的基礎。家庭的基礎從倫理上說是親子之情,它的構成始於男女的夫婦關係,繼而從家庭成員擴展到家庭以外的親戚朋友。這都是因家庭的需要 和社會的活動而形成友情的必要。中國有句俗諺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又說「夫唱婦隨,白首偕老」。這些都是以感性的情為基點。如果沒有情,就像機 器沒有潤滑的油,隨時都可能發生故障,也很容易因摩擦而受損傷。佛法目的不外為教化世間凡夫,誘導凡夫將矛盾化為和諧。因此,佛法有兩個不變的法門──智 慧和慈悲。智慧是理性,慈悲是感性;以智慧來指導慈悲、運用慈悲,就可使凡夫的情感從混亂變為條理,從矛盾成為和諧。情感如果離開理性的智慧,就會氾濫成 災,自害害人。

有一部佛經,叫《六方禮經》, 其中提到釋迦牟尼佛時代的印度,有一種宗教信仰,教人專門拜方位。如有一次佛看到一位叫屍迦羅越的青年,正非常虔誠地禮拜六個方位,便問他拜的是什麼。那 位青年說不出所以然,只回答這是父親的意思,父親在世時拜方位,他去世之後兒子也應照著拜。佛陀告訴他,佛教也拜六方,如其以孝順父母為東方,恭敬師長為南方,夫婦互相體諒為西方,愛護親友為北方,體恤僕從部屬為下方,尊敬出家修行人為上方;同時並說明了父母對兒女、師長對弟子、部屬傭人對主人以及修道的沙門對俗人,各別所應具有的態度和責任。像這些都屬於感情的範圍,是人間的倫理關係。能夠善於處理感情問題而過正當的感情生活,就是修行佛法的開始。

《維摩詰所說經》的〈佛道品〉中,記載普現色身菩薩與維摩詰的一段問話。

菩薩問維摩詰說:「你有父母妻子,也有親戚等眷屬,還有部屬和朋友,這不是很累贅嗎?」言下之意是你既是一位大菩薩,卻又拖家帶眷,怎會自在呢?

維摩詰答道:「我的母親是智慧,父親是度眾生的方法,妻子是從修行得到的法喜,女兒代表慈悲心,兒子代表善心和誠實;我有家,但它代表畢竟空;我的弟子就是一切眾生,我的朋友就是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在我周圍獻藝的美女就是四種攝化眾生的方便。」

這一品涵蓋了在家人生活環境中的種種人事物,維摩詰不但不因有這些累贅而不自在,反以大智慧來運用大慈悲。他雖然過著與一般人相同的感情生活,但是自有其解脫自在的內心世界。

可見,佛教徒並不需要排斥感情生活,但看其能不能以理性來指導感性;以感性來融合理性。能夠以理性的智慧來指導感性的情感,生活一定過得非常豐富、順利、左右逢源,而且自利利他。

所謂佛法的指導和智慧的原則, 是教我們如何處理感情問題,而不是要我們放棄、排斥或厭惡感情。如果用情不當,會帶來困擾;用情沒有節制,也會造成災難。例如:父母對子女固然要愛護,但是溺愛,反而害了子女;男女之間應該相愛,可是婚外情或婚前複雜的感情生活,不僅會惹來家變的麻煩,也會給社會製造糾紛。另外,對親戚朋友以及師生之間、主僕之間等等關係,也都要基於理性而付出感情,否則徒生困擾。佛法,並非反對感情生活,而是要指導我們如何過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聖嚴法師:讓愛情發揮正面的力量

「愛」本是一種值得歌頌的高貴情操,人間也因為有愛而充滿了欣欣向榮的生機。但是近幾年來,國內卻經常發生情殺的悲劇,這是因為人們不明白愛的真谛。

愛可以分為「自私的愛」和「奉獻的愛」,奉獻的愛就是慈悲,也就是現代人所謂的「大愛」;而自私的愛就是占有的愛,亦即一般人所說的「愛情」。

雖然愛情之中 也不乏可貴者,但多半都是以占有對方為目的,希望彼此互相擁有。因此戀愛時,看起來雖然好象是無條件的奉獻,其實是以爭取對方全部的感情為目的。只要在占有的過程中,和自己的期望有一點落差,或是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會產生抗拒、怨恨、懷疑的心理,進而由愛生恨。

男女之間的愛,要完全無私是不可能的,在戀愛的過程中,最容易產生的就是嫉妒的情緒,之後就變成你爭我奪,特別是三角戀情,問題更形嚴重,往往是愛恨交加、恩怨難分。

這是因為以自私為出發點的愛,會將目的放在搶奪、爭取、占有上,所以才會產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這麼激烈的情緒變化。假設受了阻礙、達不成目的,最後所有的付出都落空了,免不了會心生怨恨, 於是心想:「自己得不到的,天下人也別想得到」,此時也不考慮會造成什麼後果,一怒之下就毀掉對方,甚至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很多愛情悲劇都是這樣發生 的。

另外,有的人 一旦陷入戀愛就會變得相當盲目,只是為了愛而愛,完全不考慮其他現實因素,這就是迷戀。迷戀的原因,有可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欲,也可能像一般人所說的「情人眼裡出西施」,沉迷在自己的幻想中,此時眼中的對方是全世界最完美的,根本無心去了解對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其實,他所愛的早已不是真正的對方,只是自己的幻想罷了。因此,迷戀通常沒有什麼好結果,這種夢遲早都會醒的。

為什麼有人會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婚前談戀愛的時候,彼此會掩飾、隱藏,甚至美化缺點,等到結婚以後,夫妻兩人真正生活在一起時,彼此的缺點、問題就會逐漸浮現。所以戀愛中的男女要小心,千萬不要活在夢幻中,也不要被愛情沖昏了頭!

真正的愛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要學習讓愛情發揮正 面的力量,而不要把它轉變成負面的力量。戀愛是為了選擇合適的終身伴侶,兩人之間的相處,不僅要「君子之交淡如水」,而且要「相敬如賓」,也就是互相尊敬、關懷,接受並包容對方的缺點,同時也學習對方的優點。掌握住愛情平順溫和、純潔高尚的本質,彼此之間才會相處融洽,也才能共同成長。像這樣能夠發揮正面力量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


淨因法師:佛教對於愛情的看法是什麼

問:佛教對於愛情的看法是什麼?

淨因法師答:要想解釋愛情,我們就要了解其中蘊含的三個層次:欲,愛,慈。

1、欲:有情眾生皆有慾望,這是第七識的功能,由此便導致主語是「我」:我要、我的……而之所以想要,是源於喜歡,這是第六識的分別。所以,愛情最初的推動力就是慾望。

慾望最大的特點是佔有、所求,動物都有這樣的本能,人也不例外。可是,人和動物有一個最大的區別——教化,它可以讓人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而不是停留在「跟著感覺走」的階段。

因此,人可以讓慾望昇華為愛情,動物卻不能。愛情與慾望是截然不同的,慾望是索取、是交易,愛情則強調奉獻、付出。

佛教的愛情觀承認人非聖賢,不但有慾望,也有去爭取慾望的權利,但還告訴人們要勇於用奉獻、利他取代自私和控制欲,尤其是對最親近的人。

2、愛:除了奉獻,愛情裡也需要責任,但更重要的,是講一個「情」字,而非「理」字。當然,愛是有條件的,這是由「我所」所引發的。

3、慈:愛的進一步昇華,就是慈。它是無條件的、無分別的真情的流露,不僅是對最親的人,對每一個眾生都是一樣的。

 

問:在家居士應怎樣面對與處理感情中可能會出現的出軌、吵架、失戀、離婚等等?

淨因法師答:以平常心面對,用因緣觀看待。佛教強調靜慮,所以先把情緒緩和下來是首要任務,之後就要去觀照。

冷靜的思考情緣是否還在、感情是否可以再續,還要進行理性的分析,綜合客觀條件、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權衡利弊,從而做出最後的決定。

倘若緣分已了,就「揮一揮衣袖」,瀟灑的放手、勇敢的承當,去迎接新的因緣,切忌做情緒的奴隸。

不過,大多數的時候,都不是情緣已盡,而是由於自身的任性、眼裡不柔沙、不肯妥協和退讓而造成的,只要願意調整和改變,力爭做到不過分強調自我,能設身處地的同理對方的感受,理解對方所犯下的小小錯誤,以包容的心、緣起的心原諒對方的瑕疵,並給彼此足夠的空間和悔過的機會,就一定能擁有幸福。

再者,對於不該有的感情、不正當的關係、不能克服的問題,要堅決的當斷則斷,縮短痛苦週期,避免害人害己。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離婚是一種懲罰。我認為,佛教的愛情觀是通過某種手段達到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懲罰,而修行就是啟發自己和對方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

所以,愛情、婚姻就是一場修行,以佛法作為指導,讓彼此產生智慧,共同進步。

 

問:是神仙眷屬,還是冤家相聚,一切都歸因於因果嗎?

淨因法師答:《楞嚴經》中記載阿難和摩登伽女曾有過500世的夫妻之緣,菩提達摩《二入四行論》裡也提到報怨行。

我們相信輪迴、相信因果,就應該知道今生今世能走到一起的兩個人,一定是有緣分的,只是有可能是善緣,也有可能是逆緣。

當遇到逆緣時,不學佛的人只好認命,而學佛的人會努力改命。要知道,平淡的日子很難激發人去思考和生疑,人生的智慧都出自於困境的磨煉,所謂「美玉藏頑石,蓮花出淤泥。須知煩惱處,悟得即菩提」,學佛之人會把怨偶當作修行的對像和助緣,練心智、行忍辱,從而變得更加成熟。

因此,無論是善緣還是逆緣,我們都應珍惜,歡喜而不煩惱;無論是佳偶還是怨偶,我們都要以平常心、感恩心對待,讓恩增加、讓怨減少。

《六祖壇經》云:「迷時師度,悟時自度。」當逆緣太過強大,自己不能消化和處理時,我們就要適當的求助他力了,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問:戀愛、結婚與修行相衝突嗎?

淨因法師答:如果是把修行當成「工作」,那麼就勢必會衝突,因為時間有限,免不了顧此失彼。

但是,我不同意這種「修行專業戶」的修行觀,真正的修行是在家庭中、在社會中、在生活中的,「生活禪」、「平常心是道」就是最好的詮釋,禪宗也有「農禪並重」的思想。

我們所學習的如何提高專注力、如何化解負面情緒等等理論知識,都要靠在生活的實踐中,思考運用,才能做到心不隨境轉。正因如此,對於在家居士而言,婚姻是最好的修行,家庭是真正的道場,矛盾問題是修行的增上緣。

佛教徒也有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在因緣成熟時出家,值得讚歎,但有一些人是因為不願擔當、逃避責任而選擇出家,這是不負責任的一走了之、是不明因果的任性而為,不是佛教徒該有的作為。

 

問:如何成為「菩提眷侶」,建立佛化家庭?

淨因法師答:要想進入修行的狀態,兩個人必須擁有一致的、向善的「三觀」,這點至關重要。

緣起的世界觀。用緣起觀來看待自己的伴侶,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無我」的觀念,不強調自我,消除二元對立,要將自己全身心的融入於家庭,而非凌駕於家庭,因為只有融入,才能擁有。這樣,兩個人就會在無形中產成一種默契,一起過有理念、有成就的生活。

無常的人生觀。了解到生命是短暫的、無常的,兩個人就會珍惜生命,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前行,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吵架和計較上。

人身寶貴的價值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如何善用有限的生命,去專注於有意義的、真善美的事情,兩個人在這方面需要保持高度一致。

 

最愛自己--其實除了自己,誰也不愛

愛情的真諦是自私的!一切都是為了「我」,不是為了愛!

福報相當,方為夫妻 (求好姻緣,先要提升福報)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障礙往生,六道沉淪!

情執的可怕--認清愛情的本質

佛弟子應如何看待愛情

愚痴的人最愛回憶受苦的過程

談愛情與情苦及如何解脫

情執是修行最大障礙

千萬不要給人做媒、勸人結婚,罪過無量

淫欲為什麼是一種強烈的貪執?

懂得無常,才不為感情所傷

阿難出家因緣--母猴怎堪與我美妻比

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天眼照見女人多墮地獄!

情執是障礙你往生第一個因素

舍不得愛情就等於舍不得三界六道

超越情愛好修行

修行的情愛觀--「業盡情空」

今生感情上特別執著的,往往是前世怨敵來討債

情感重的人為何會墮落

佛陀為什麼把親人之愛叫餓鬼愛?

牽引你墮餓鬼道的,是你最愛的人;牽引你到地獄道,是你最恨的人

家人轉生為鬼,每回家看一次就會出一次事

陽上是親屬關係,死掉以後誰也不認識誰,沒有任何關係了

愛可生愛,亦可生憎!今生感情上特別執著的,往往是前世怨敵來討債

一見鍾情,是源於前世的宿債,愛情是人性自私中的最高境界!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