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打電話給妙師父請示一件事情,也藉此機會跟師父請法。雖然我們兩個修行的方式截然不同,但師父畢竟是師父,他已在心地功夫上用功二十多年了,也常能一眼覷破修行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妙師父提醒印隆,因為現在印隆是自己住在淡水調養身體,不是住在寺院裡,一切都必須靠自己。但是千萬不可因此跟信眾攀緣,為求福報而失去道心。
昨晚打電話給妙師父請示一件事情,也藉此機會跟師父請法。雖然我們兩個修行的方式截然不同,但師父畢竟是師父,他已在心地功夫上用功二十多年了,也常能一眼覷破修行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妙師父提醒印隆,因為現在印隆是自己住在淡水調養身體,不是住在寺院裡,一切都必須靠自己。但是千萬不可因此跟信眾攀緣,為求福報而失去道心。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遇到困難和煩心的事情,聽聽別人的奉勸,也有好處,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當事者迷,旁觀者清。但是,化解矛盾主要靠自己。心煩時不妨多想想下面這些話,或許對調整心態有所幫助。
某法師有一天正要開門出來,不料,迎面撞進一位彪形大漢,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得「碰」的一聲,剛巧撞在法師的眼鏡上,眼鏡戳青了他的眼皮,然後跌碎地上,鏡片摔得粉碎。此時那滿臉絡腮鬍撞人的大漢,毫無愧疚之色,反而理直氣壯說:
「誰叫你戴眼鏡?」
有一位老師,有五百位弟子。其中有名弟子名叫巴波格,意思是「有罪」。他聽著別人「有罪來,有罪去」地喊他,覺得不吉祥。他想要請老師替他另取一個名字,老師跟他說:「你到各村落尋找幾個你中意的名字,我再參照你帶回來的名字,為你命名。」
文/如悟法師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來,說是在迷中,其實也簡單。
作者:釋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