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訓中的慈悲被罵的當下,一切都是「我」在作祟,
沒有罵人的人,也沒有被罵的事,
卻因為沒有自我消融,而有被罵的「我」,
唯有消融自我,徹底放下,
才能真正的品嘗到被罵的幸福。
1960年1月6日,聖嚴法師依止東初老人再度出家時,雖然東初老人很賞識法師的才華,對其教導卻非常嚴格,剃度的時候,身上連僧袍也沒有,法師向老人反映,卻喚來一頓斥喝:「什麼僧袍?當我們成為僧眾時,我們就是撿他人的破舊衣服穿。」後來雖然有人提供了僧服,卻都不合身,法師再度反映,老人還是厲聲說道:「不合身就修改,在釋迦牟尼佛時代,出家人是到墳場撿那些包裹屍體用的布料,清洗後就穿上身,你有衣服穿已經不錯啦!」
懺悔我該被罵
想要受到如此嚴厲的叱責,在今天講民主的自由時代,幾乎已成絕響。現代年輕人自主性相當高,已經不吃「打是情、罵是愛」這一套傳統教育。孩子到學校求學,往往只接受師長的讚美,但仔細思考起來,讚美不外乎對現狀的肯定,無法讓真正的問題有所改善。不管學生做錯什麼事,多麼無可理喻,老師只要一管教、稍微責備,家長就會上門理論,抱怨老師,沒有愛心、沒有耐心。一不小心動了手,或是體罰,馬上就登上校園版的頭條新聞。
人如果沒有被別人指正、教導,很多事是學不會的,更何況人都是凡夫,這世上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毫無缺點,能力再好的人,還是有被罵的一天。佛教非常重視懺悔,認為人不論在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狀態下,無時無刻都會犯錯,因此必須透過懺悔,來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種行為,從注意、了解自己行為,進而反省、改善修正自己的行為。
平時藉由一次又一次地懺悔,比較容易降伏對自我的執著,產生謙卑、慚愧的心,讓自己精進、努力,不敢懈怠;二來面對他人的責罵,也比較能夠忍辱負重。要知道人是有情緒的,被罵得稍有不稱心就會暴躁發火。「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瞋念一起就很難心平氣和,更難去冷靜思考自己哪裡出錯,為什麼會被罵?
除了生氣,有些人在被罵的當下是萬分沮喪,環懋國際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尤雪萍,至今仍記得剛從台大會計系畢業,抱著滿腔熱血投入當時令人羨慕的外商銀行,結果卻因不熟悉機器設備的操作,慘遭女主管的無情指責,她說:「當時整個信心完全崩潰,什麼都無法想,腦袋只有一個念頭就是離職回家。」
感恩有人罵我
即使是聖嚴法師,在不斷受到東初老人的斥責,也難以接受,並曾向老人表達被責罵時的尷尬。沒想到老人還是厲聲回答:「不想想你是第二次出家,福報有限,還不趕緊奉獻,只想到你自己。」這一次,聖嚴法師被罵醒了,真正體悟到老人的用心,感受到在嚴苛的喝罵中是帶有慈悲的關懷。
人都喜歡聽柔軟語、關懷語、慈悲語,被人家欣賞、勉勵、讚歎時,就算是對方話說得不夠好,也都能欣然接受。也因為如此,卻往往忽略了有時候對方的關懷,是伴隨著金剛怒目而來。我們都知道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也會現兇猛的明王相,用金剛怒目來降服貪瞋癡特別重、冥頑不靈的人。
金剛怒目和瞋恨不同,它是一種慈悲,以威嚴方式所展現的慈悲。慈悲不是沒有原則,自以為是的慈悲,其實是濫慈悲、爛好人,真正的慈悲是使對方好,使對方得到利益。為了讓對方能得利,不會出紕漏,嚴厲的苛責是需要的。換句話說,挨罵的時候,除了懺悔過錯,進而正面思考,體會到對方的用心,真正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嘉勉」的虛心受教,也是非常重要。
事實上,一個人被罵,自有其因緣,不但有做錯事的因,更要有敢罵你的人與時機。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想起聖嚴法師常不斷提醒他,擔任方丈要懂得契機契理來攝眾、安眾、化眾、度眾,他說:「師父教誨弟子,契理不外乎佛法的觀念與方法,這是大原則;至於契機,就是能直接講就直接講,不能講的,就會客客氣氣,免得對方起煩惱,產生退心。」法師指出,不是每個場合、每個人都能罵,得看時機,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彼此反目成仇,產生決裂。
放下被罵的我
由此看來,其實罵人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聖嚴法師過去在指導禪七,都會不斷地提醒大眾,他罵人是冒著造口業的風險。不只是因果造業,實際去體驗罵人,應該能感受到,罵人是比讚美需要花更多倍的力氣。而之所以苦口婆心,不惜造業,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被罵的人有所醒悟。所以能被罵,真的是很幸福,果東法師每一次挨聖嚴法師的罵,想起師父年紀這麼大卻還在擔心弟子,就會感恩:「師父是看得起我們,認為我們經得起被罵,才會這樣教導我們。」
只不過就算體會對方的用心,大多數人還是不習慣被罵,若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根源來自於個人對「我」的執著。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也許對方只是客氣地糾正問題,我們卻感受到有如強烈轟炸的無地自容;或者是當對方早就忘記罵人這一回事,但被指責的愧疚,卻總是如影隨形,在心中久久不去。
法鼓山僧團男眾部副都監常寬法師過去擔任聖嚴法師的侍者時,曾經不小心在機場上,把法師絆倒了。他萬分感到慚愧,不斷地責備自己,有一天他鼓起勇氣,跪著向法師懺悔,說:「弟子覺得自己不配再當侍者。」沒想到卻得到的回應卻是:「我責備你了嗎?」緊接著說:「沒事了!」直到這一句話,他才警覺到,一切都是「我」在作祟,沒有罵人的人,也沒有被罵的事,卻因為沒有消融自我,而有被罵的「我」。他進而發願把師父照顧好,心中那塊石頭,才放下來了。
被罵是幸福的,從被罵的當下,平靜地去思考問題的所在,進而做到自我懺悔,改善缺點,到由衷地心懷感恩,是一次完整的修行歷程。在這過程中,藉由一次次的消融自我,才能真正的品嘗到幸福滋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