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禪宗要典《五燈會元‧卷第二》記述了一個神仙求戒的故事,非常發人深省。



 



  有一天,有個「峨冠褲褶」的異人帶了很多隨從前來拜訪嵩岳元珪禪師。禪師見他舉


止大方、氣度不凡,便問:「善來,仁者:胡為而至?」那來人連忙自我介紹,說自己是


嵩岳之神,並懇請禪師授之以正戒。禪師說:「汝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無


戒,又何戒哉!」你既然想受戒,就說明你已經意識到戒的真諦了,既然如此,你還受什


麼戒呢!哪知,嵩岳之神卻堅持要成為佛門弟子,說:「此理也,我聞茫昧,止求師戒我


身為門弟子。」於是,禪師說:「付汝五戒,若能奉持,即應說『能』;不能,即說『否


』。」嵩岳之神答道:「謹受教。」



 



  禪師問:「汝能不淫乎?」嵩岳之神答道:「我亦娶也。」禪師解釋說:「非謂此也


,謂無羅欲也。」嵩岳之神答道:「能。」



 



  禪師問:「汝能不盜乎?」嵩岳之神反問道:「何乏我也?焉有盜取哉?」禪師解釋


 說:「非謂此也,謂饗而福淫、不供而禍善也。」嵩岳之神答道:「能。」



 



  禪師問:「汝能不殺乎?」嵩岳之神反問道:「實司其柄,焉說不殺?」禪師解釋說


:「非謂此也,謂有濫誤疑混也。」嵩岳之神答道:「能。」



 



  禪師問:「汝能不妄乎?」嵩岳之神反問道:「我正直,焉有妄乎?」禪師解釋說:


「非謂此也,謂先後不合天心也。」嵩岳之神答道:「能。」



 



  禪師問:「汝不遭酒敗乎?」嵩岳之神答道:「能。」



 



  禪師說:「如上,是為佛戒也。」



 



  不難看出,不淫、不盜、不殺、不妄、不遭酒敗就代表了佛戒,它們構成了佛


戒的基本內容,要不,嵩岳之神求受佛戒,嵩岳禪師就不可能以此相授。至於嵩岳禪師為


嵩岳之神授戒的事是否確鑿,我們無從考證,也沒有考證的必要,因為我們這裡所要探討


的只是佛戒而非他。



 



  那麼,不淫、不盜、不殺、不妄、不遭酒敗為什麼是佛戒呢?難道它們有什麼


特殊的作用不成?它們的實質是什麼,怎麼樣才是對佛戒不折不扣的受持呢?



 



  這一系列的問題,無疑,每一個佛門弟子都應當明瞭,應當明瞭得一清二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