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選擇的看見
乘宗法師

當你的心經常在憶念慈悲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原來有這麼多慈悲的人事物存在著,只是過去未曾注意;如果一直在憶念人性的黑暗,也會發現更多看不到盡頭的黑暗。

這是一個選擇,修行是要培養選擇的能力,你要選擇向左走還是向右走?要選擇依止煩惱或是智慧?都是自己的決定,但是選擇之後產生的結果和故事,也是自己要承擔的,這就是生命的功課。

我們可以這樣去思維,如果想要讓生命更平安更自在,就應該習慣憶念慈悲,並進而去發現更多的慈悲,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自在,並且能加持自己,成為自己的觀自在。


用一雙慈悲的眼睛看世界,你會看見不同的世界!

在輪迴的世界裡,我們會因我們的因緣,看到物,遇見人,經歷事,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樣,這些由你的心所決定。我們會經歷很多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會發生的事情,每一個人的人生,即是輪迴的開始,也是輪迴的結束。

如果你過著不快樂,不幸福的日子,那麼試著帶上一顆慈悲的心上路,過這一生,用一顆慈悲的心取代我們分別、計較、自私、嫉妒、自卑、仇恨、傲慢的心。

一顆慈悲的心會透過雙眼去觀照這個世界,一顆慈悲的心通會過讚美慈善的聲音去發聲,一顆慈悲的心會通過善良的舉動去關懷苦難的眾生。

用一雙慈悲的眼睛去看世界,四季交替,周而復始,花開花落,有人看到的是滿地的落葉和悲痛,而慈悲的眼睛看到的天上的滿天繁星,落葉覆蓋下探出的小生命,時間的逝去是這個世界的常態,慈悲的眼睛看到的是逝去之後而到來的生的希望。

用一雙慈悲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無論多麼壞的人,造了多少惡業的人,他的背後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使他變成了這樣,這雙慈悲的眼睛看到的是他被業力糾纏著,在一片黑暗中。慈悲的人永遠不會去憎恨別人。因為慈悲的人懂得種如是因,得如是果。

用一雙慈悲的眼睛去看世界,用佛陀的雙眼感受著這世界的無常,因為慈悲,所以眼裡看到的什麼都是應該看到的,遇見的所有人都是應該遇見的,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應該去經歷的。慈悲的人他永遠不會計較得失,有所分別,因為他知道這就是在這個世間需要經受的磨練。

用一雙慈悲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去踐行佛陀對眾生的愛,不會執著於只愛一個人,把愛擴大,不會讓愛成我自私,占有,真正的愛絕不是固執的偏愛,而是能溫暖治癒每一個人的心。

用慈悲把我們的心打開,我們將會看到佛法的光芒在閃爍,在指引著我們前行。

這個世界會因你的改變,而讓你看到你想看到的美好,用一雙慈悲的眼睛看世界,你會看見不同的世界。


人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

【精彩導讀】:生活中,是幸福、歡喜,還是憤怒、苦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夠從正確的角度看事情、思考問題。同樣一件事情,因角度不同、態度不同,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形成不同的認知。從積極的角度看事情,心生歡喜;從消極的角度看事情,心生憤怒。用同理心看事情,便能諒解;自私地看事情,則怒火中燒。世界在每個人的眼中各不相同,任何事物都不是只有一種姿態。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結果、心情也會不同。試著從積極的角度看待、思考,我們就會擁有更多的幸福和好心情。

早上好。角度不同,我們看到的世界就不同,內心產生的情緒自然也就不同。憤怒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看事情的角度不對。

比如,當費盡心思為戀人做了一桌菜,而戀人不是說這個菜太淡,就是說那個菜燒過了。有的人看到的是戀人的不體貼、愛挑剔,有的人看到的則是戀人的坦然,是彼此相處的親密、隨意。這樣一來,前者自然會心生憤怒,而後者卻覺得歡喜、幸福。

從積極的角度看事情,心生歡喜;從消極的角度看事情,心生憤怒。用同理心看事情,便能諒解;自私地看事情,則怒火中燒。豁達地看事情,心境平和;斤斤計較地看事情,憤憤不平……那麼,我們該從怎樣的角度看事情的呢?

生活中,是幸福、歡喜,還是憤怒、苦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夠從正確的角度看事情、思考問題。被憤怒纏身時,不妨換個角度看事情,也許就會柳暗花明。

面對一個酸溜溜的檸檬,幸福的人會說:「多麼令人驚喜,這個檸檬這樣新鮮。不過有些酸,我應該怎樣讓它變得酸甜適口呢?」於是,他把檸檬榨成一杯檸檬汁,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使用:或者把檸檬汁和其他飲品混合,調製成一杯流光溢彩的雞尾酒;或者在烹飪的時候添加少許,使菜餚更加鮮美可口。不幸福的人的做法正好相反,當他發現生活給他的只是一個酸檸檬,他就會忿忿不平,隨即自暴自棄:「我完了,一點機會都沒有了。這就是命運,我無能為力。」他詛咒這個世界,讓自己沉浸在憤怒和自我憐憫之中備受煎熬。

面對同樣的遭遇,有的人在憤怒中煎熬,有的人在釋然中獲得幸福。那麼,如果你把紅酒弄灑了,沾染到漂亮的衣服、桌布甚至地毯上,更糟糕的是,酒漬根本無法清除乾淨,你會有怎樣的情緒反應呢?或許,大多數人都會懊惱不已,甚至大動肝火。現在,讓我們看看列奧諾夫的反應是什麼。

某一天,列奧諾夫正在吃飯,不小心把葡萄酒灑在了桌布上。事後,無論他怎麼用力搓洗,都無法將葡萄酒的污漬洗掉。無奈之下,他坐在沙發上慢慢平息心中的氣悶,當心平氣和之後,他開始認真思考這件事:既然葡萄酒洗不掉了,那麼這件事可以從糟糕變得富有價值嗎?忽然,他的腦海中靈光一閃:這很難洗掉的葡萄汁正好可以用來做染料。於是,他研製出了著色更加穩定的「葡萄染料」。

同樣一件事情,因角度不同、態度不同,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形成不同的認知。看待事物應該多用積極的思考方式,這樣生活中就會少一些憤怒和痛苦,多一些歡喜和幸福。

世界在每個人的眼中各不相同,任何事物都不是只有一種姿態。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結果、心情也會不同。盯著自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內心就會充滿憤怒;關注自己的幸運,內心自然覺得幸福。試著從積極的角度看待、思考,我們會擁有更多的幸福和好心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