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讓你幸福常存的秘訣,找回內心的平靜!
慧律法師
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覺得唯有「內心安適,俯仰無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為心如不安,幸福要從何建立呢?
那麼要如何,心才會安呢?
古人說:「無所為而為,善而不居,能得心安。」這是教導我們行善時,不要想「我有在作善事」喔!我有在幫助人喔!真正的「純善」,是犧牲而不是獲得,是奉獻而不是佔有。
由犧牲奉獻當中你才會懂得,幫助別人是真正的幸福之道。只有透過與別人的分享,你的成就才有意義,你的自私才得以融解,你才會知足、感恩,心也才會安啊!
心安的人,自然能控制自己的慾望,「慾望」可以是推動你向上的一股力量,也可以是主宰你墮落的源頭。
人生的浮浮沈沈,慾望乃是最大的濫觴,因此,自我控制的層次,亦可視為個人修持成就之指標。不能控制六根慾望的人,當然就得不到安祥。
嘴巴喜歡說是非的人,朋友遠離,沒人尊重,慾望太高,喜歡涉足不正當場所的人,內心無法清淨,怎能安祥?耳朵整天只聽是非,不懂得聽聞佛法,那麼幸福又從何而來?心猿意馬的人,專心都談不上了,哪談得上有什麼修行的成就?
所以,一定要「宰制官能,懲治我欲」。
人,就是慾望太多,才會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輪回。我們如果能在每一個剎那,自我觀照,自我控制,長養智慧與安祥。沒有憂慮、沒有恐懼、沒有攀緣,離開一切執著,則能擁有統一和諧的心靈,幸福也就掌控在你的手中。
慧律法師
每一天都要超度自己的妄想,每天都要超度、放下,你就浮上來。
記得!
執著叫石頭,會沉下去,放下,放下,你學習放下,學習放下,接受這個苦難的事實,緣起的事實,已經發生了,不可改變了,除了認命以外,你沒有其他的辦法,因為事情已經發生了,所以,慢慢訓練這個,妄想讓它空掉,讓它放下,自自然然的就見到清淨自性,用這個心性來念佛,即心就是佛,心淨則國土淨,也符合佛陀淨土的思想,信清淨,願清淨,行清淨,信願行具足,那一個不往生極樂世界呢?而極樂世界說去沒有去,說往生實無生,因為一切法本自無生,叫做轉換一個正依二報。
淨空法師:往生極樂世界,有無來去?
問:「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怎麼樣解釋?(這兩句話是印光大師講的)。往生極樂,進步成了問題。」
答:這個意思很深。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去,實實在在沒有去。這兩句話分開來講比較容易,合在一起麻煩就大了,這個意思就深了。
因為我們凡夫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所以才有疑惑;如果真明白了,你這問題就不會有疑惑了。極樂世界有沒有?有,確實有,跟我們現在娑婆世界一樣決定有。雖然是決定有,但是你要曉得,這個境界是自己變現的,不是從外頭來的。
佛在大乘經上講:「虛空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就是自己的真心,識就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換句話說,識是心的作用。虛空世界依正莊嚴是這麼來的,所以說「生則決定生」。生是你變,你念阿彌陀佛,就變阿彌陀佛的境界,你想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就現前。為什麼說「去則實不去」?這個世界是我們真心變現的,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我們真心變現的,從自己心跟識來說,沒有來去。
這個說法如果諸位還不容易體會,我們用現在電視來說,現在家家都有電視,你們每一個人都看電視,電視畫面就一個,頻道很多,我們娑婆世界是一個頻道,西方極樂世界是另外一個頻道。我們念佛,就等於說把西方極樂世界頻道打開,極樂世界現前了,生則決定生;去,沒去,還是在這個畫面上。並不是說這個畫面另外出來一個畫面,不是的,還是這個畫面。
所以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此地。可是怎樣?你見不到。你要不相信,我們舉個例子,你就能夠想像得到。你晚上睡覺會作夢,你夢到夢境裡頭那個天地不一樣,在哪裡?就在此地,沒有離開這個房間,沒有離開你那張床。為什麼現那麼多境界,每天晚上作夢都不同的境界?這就說明了「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所以一定要相信,決定有極樂世界,絕對不是假的。我們心裡想佛,佛就現前;想菩薩,菩薩就現前;想妖魔鬼怪,妖魔鬼怪就現前。都不是從外來的,是你從心想生,所以人的念頭要好。惡念,就是想妖魔鬼怪;善念,就是想佛菩薩。你想過好日子,想遇到好的境界,你就要好的念頭、好的想法。念佛是最善的念頭,純真無妄,念其他的都帶妄,善裡面總有夾雜不善,只有念佛是純善,一絲毫夾雜都沒有,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所以往生極樂世界決定沒有問題。
歡迎流通、轉貼分享,利益眾生,隨喜功德。阿彌陀佛!
慧律法師慈悲開示:感受錯誤就會添加煩惱
信徒問:師父!什麼是開悟?
開悟,就是找到真正的生命。
透視人生悟得真理,而能不迷惑,這就是個開悟的人。
開悟的人有什麼好呢?一個開悟的人,任何事情他都放得下,再大的災難他不會動搖他的心,在滾滾紅塵中打轉,而依然能隨緣而不變。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多少人真正了解幸福?內心能悟就是本性,本性原就已具足安祥之道。安祥就是真正的幸福,要了解幸福,內心就一定要有智慧,智慧是本性外在的顯現,修禅的人,修到最後就是開悟,開悟自己清淨的本性。開悟的人就能得到永遠的幸福、快樂。
那麼,一般人為什麼會得不到幸福呢?
原因出在他的感受是錯誤的、不正確的。所以,他的心很亂很苦,舉例來說:當我們很誠懇地贊美一個人很能干,如果這個人內心感受錯誤,他就會回答說:‘你不要再諷刺我了,我早就知道你不安好心。’
像這種事事懷疑,處處防備,過度保護自己的人,扭曲了別人的用意,幸福離他還很遙遠。
再比方說:我們看到家境貧困的朋友,很誠心地告訴他,有困難時可以來找我們。感受錯誤的人,就會曲解我們的心意,生氣的回答:‘你不用同情我、可憐我,我要活得有骨氣,我不需要你的幫助。’
在這些人的心目中,世界上沒有好人,他們對外境不能正確的接受,時常感受錯誤,折磨了自己也痛苦了別人。
因此,我們對一切的逆境感受,要學習以歡喜心來接受,不要因過度敏感,而產生錯誤感受,因而憑添了自己的煩惱。
夢參老和尚:把佛法灌輸到生命中
你能夠沒有妒嫉心、沒有障礙心,你就不會有煩惱了;能夠不起嗔恨心,你已經從中得到很多,已經逐漸地往成道的方向走了。要想另外有個什麼特殊的因緣,不必強求,對你反而有害無益。只有真正地斷了煩惱——斷一分煩惱,證一分菩提,那才是你實在的受用。
如果煩惱還是存在,再大的神通——像四天王的神通不小,我們知道龍王的神通也不小,就連鬼神的神通也不小,但是他們的煩惱非常重,嗔恨非常地重,正知正見始終產生不起來——那種神通也只能幫助你做些壞事,不能幫助你做好事。
因此不要生起不正確的念頭,要精進,要在正知正見的指導下,把所修行的佛法灌輸到你的生命當中。修佛法就是要了脫生死,就是修你的生命!
各位道友們,精進一點!不要懶惰,要善用工作、生活之外屬於你自己的時間,不閒談、不聊天、不說空話。
修你自己的生命,修你自己的世界,像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是修他自己的世界。釋迦牟尼佛修華藏世界的時候,華藏世界修成了,他的化身可以示現什麼呢?不只示現釋迦牟尼佛,也示現畜牲身,不只是佛身。
佛在囑託地藏菩薩度眾生的時候,跟地藏菩薩說得很清楚:我不是只示現佛身度眾生,我也示現一切身度眾生。我們修的時候,一個一個地修我們自己的化身,本尊成就了,自然就是化身,你現在就是化身。
因此,你要是能看重自己所做的修行跟你的生命,那就是修你的生命。你的生命要生存,必須有適當的環境。環境就是你的世界,修你自己的世界,在這方面不但能自利,也能利他。阿彌陀佛修成極樂世界,就利益一切的眾生了,誰到那個世界都沾他的利益,假他的威力攝受了。
要這樣來修行,才能逐漸消除我們的業障。雖然不能徹底消除,但是你修行一段時間,就消除一部分。當處在逆境的時候,你的業障會很快消失,你會得利益。如果你學佛法沒有跟生活結合起來,當你處在逆境的時候,就會抱怨這個、抱怨那個,不但業障沒有消除,反而增加新的業,業障越增越重。假使你會運用的話,一旦這一段業障過去了,你會得到很好的啟示。
因此我們每位道友自己修行用功的時候,一定要把你所理解的佛教道理,用你的心去指導你的身、口、意,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走,千萬不要生起超越的想法,不要起非分之想,想一下子成佛。
有沒有即身成佛的呢?有啊!《法華經》裡只說一位龍女,《華嚴經》裡只說一位善財童子,其它的經教可有指示哪一位是即身成佛的嗎?我們必須認識佛所教導的法,也認識我們現實世界的生活,你把這些結合在一起,認識你自己。雖然你得了暇滿可貴之身,但是你用功不夠,你就把暇滿身糟蹋了。
自己沒有親眼看到,是代表它是不存在的嗎?假如真有佛,你損失了什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