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界法師:學習「唯識觀」,人生得自在!

障礙還是考驗?就看你怎麼去想像

唯心識定的思想,就是觀察你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心的世界,所變現出來的。說你不要觀察外在世界,你外在世界是你內心變現的,所以你只要觀察你內心,你就知道你未來是怎麼樣。你調整你的內心,你就能夠掌握你的未來。你向內觀察生命的緣起,他就不再攀緣了!

唯識學的觀法,它有三個次第:第一個他觀察「唯識所現」。就是我們過去所造的善惡業力,它會如實不增不減的把你的業力表現出來的,如實就是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你今生會跟誰做朋友,會跟誰做夫妻,會跟誰做子女,這個就是「唯識所現」,過去的業力變現出來。第二個「唯識所住」。這是個問題,你若是選擇住在這個事相,那你就被它所轉了,你今生就失去了主動權,你就被業力牽著走了,你今生就完了!你若是安住真理,用道理來思惟觀察,那你就不同了,那得自在了。第三個「唯識所變」,當我們心中唯識所現,而開始唯識所住的時候,生命就變化,你怎麼住,它就怎麼變化。

有一個公案。講有個老師帶著他學生到郊外去遠足。來到一個大石頭邊,看到石頭上面有一堆的雪,正慢慢融化了。這個老師就問學生說:同學們!知道雪融化以後會變成什麼嗎?學生說:雪融化就變成水!大部分同學是這樣回答的。但其中有一個同學說:「老師!雪融化的時候,春天就要來臨了。」結果這個回答的同學變成一代的禪師,其它同學不是醫生就是工程師的。

因為說「雪融化了變成水」,那你這個人是住在事相,你是用「事相」來思考事情的。一個人住在事相上,那你是向外攀緣,這是很危險。雪代表是冬天,雪融化了表示春天要到了,他是用道理在思考事情。一個人從事相來思考事情,你的生命障礙會比較多,你很難得自在。因為我們的前生不可能全部造善業,人的生命就是這樣子起起伏伏的!

所以唯識所現的關鍵,是在二個「唯識所住」,你住在什麼情況,生命就產生什麼變化。如生命當中的不順,你說它是逆境,那它對你就是壓力;你說這個是考驗,它變成一種增上的動力。阿賴耶識要把什麼事情丟出來,這一件事我做不了主,他要把什麼人丟出來跟我相遇,把什麼事情丟出來,這一部分我們不要去操心,因為你也管不了,阿賴耶識不聽你招呼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但它丟出來以後,你怎麼去面對?你怎麼去想象?就是「安立名言」,這個就是你能夠做主的。你認為,這個人是你的冤親債主,他就變成你的冤親債主;你說他是你的善知識,他就扮演你的善知識,我們可以試試看。

我們心中的「住」很重要,你住在一個道理的思惟,它這個相狀就變成一種增上的力量;你住在一個事相,它就變成一種障礙。所以你說這個生命到底是障礙,還是一個考驗呢?就看你怎麼去住、怎麼去想象。所以這唯心識觀,就是說,生命有兩個部分:第一個、阿賴耶識它如實的變現因緣果報;第二個、你第六意識的想象,你安立什麼樣的名言,這個因緣又產生一定的變化,它可能是你的生命中的動力,也可能是你生命中的障礙,就看你怎麼想。

在唯識學的思想,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盡量不要住在事相,而是住在道理。我們從事相思考,你是障礙重重,永遠跳不出去的;你從道理上思考,你會發覺每一個法,都是順逆皆方便,對你都會有幫助;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情,在你的生命成長過程中,都扮演一種不可缺少的增上力量,就是從道理來思考。


淨界法師:別管外境,做這兩件事就夠了!

我今天上班,我不為別人上班,我是把上班當歷練,歷事練心。我們以前上班是為了求表現,是吧?求得到上級的賞識。其實你多大福報就多大福報,說實在的,上級賞不賞識你,跟你沒什麼太大的關係。你相不相信?你內心有這種福報力,你起那個是心作佛,你起那個精進的心,你起善念的心,你啓發你自性本具的福報,它自己會讓你受用的,你自己會顯現出來,你不必去從後面追求的。其實我們以前是多事,多此一舉。該是你的,你從內心中求就對了。

我們凡夫不能說什麼都不求,那是阿羅漢了,阿羅漢啥都不想求了,消極了。凡夫是亂求,到處亂求,求的結果傷痕累累。大乘佛法也是求,從自性中求。你只要把你的心調好,人生是自我完善,跟別人沒有關係,別人欣賞你也好,不欣賞你也罷,這個是過去生結的緣。當然我們不要主動去刺激別人。

但是,該是你的東西就是你的東西,跟別人沒有關係。你不必去向外面求的,你只要向內去。他離一切相,他要修一切法。你生起佈施的心,觸動你內心本具的佈施的功德,讓你去受用;你用持戒的心去修持戒的法,去觸動你自性本具的持戒的功德,讓你來受用。

你只要做兩件事:第一個,安住清淨心;第二個,修一切法。就是離一切相,修一切法。在心中你做兩件事就夠了,其他的外境都不要管,你自然有好因緣。諸位你要知道,你的內心準備好了,外面就準備好了,你相信這個道理嗎?你相信,那恭喜你!真的,不要求,多事,自找麻煩。


淨界法師:明白這點,才知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我們所緣的六塵,剛開始第八識變現的六塵叫本質相分,這是眾生共業所變現出來的。譬如說佛桌的蓮華燈,為什麼會在這個地方出現呢?是我們共業把它變現出來的。但是共業變現出來的蓮華燈,我們不能受用,我們只是看到影像相分,每個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蓮華燈,取到自己的影像。蓮華燈是共業──大家的業力把它變現出來,這是本質相分,我們看不到。之後我們去看蓮華燈,取到自己眼識裡面的影像相分,福報大的人看蓮華燈特別的莊嚴,福報差的人看蓮華燈比較醜,這是個人的業力關係。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本質相分跟影像相分。好比水,以人的業力,大家看到的都是水,不管是中國人、美國人、男人、女人看到都是水,但是餓鬼道看到水是火,鬼道的十八界特別粗重,是苦惱的。雖然水是一個本質境,是人的共業把水變現出來的,但是每個人跟水接觸的感覺不一樣;有些人喝水,覺得特別的甘美,業障重的人喝這個水就是苦苦的;這是什麼呢?影像相分,都是自心所變現起的影子而已,所以說如鏡中之影子。

又好比有一尊佛像,萬德莊嚴坐在佛堂中,每個人拿一面鏡子去照它,如果你的鏡子是黑的,那佛像印在你的鏡子里,是黑的。為什麼呢?因為你的鏡子有問題,本質境並沒問題。另外一個人把鏡子擦的特別亮,佛像在他的鏡子里又清淨又莊嚴。為什麼呢?因為二個鏡子不一樣。

本質相分是眾生共業所變現出來的,那為什麼每個人看到的未必是一樣?是因為眼識之見分,借著第八識所共變之境相(佛像)作本質,然後再變現自己眼識之相分(影像)而攀緣之。

欲界天跟我們人道一樣,有男女、飲食、睡眠的慾望,同一桌吃飯,福報大的人,看到飯菜特別香美;福報少一點的人,就差一點。就像當初一起行佈施,之後你升天,他也升天,大家同在一個法界,但是隨各人施心之大小,所感得的飯菜卻不一樣──「隨其福德,飯色有異。」為什麼?福德力不一樣,也就是各人的影像相分不一樣。所以,世間事的確是萬般皆是業,都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境界。這是說明本質境與影像境的不同之處。

講到自變自緣,是說境界的本質,是從我們第八識變現出來的,然後前六轉識又去攀緣,所以才說「萬法唯識」,一切法不離開識。第八識變現根身和器界出來之後,第六意識去攀緣它,取到自己的影像相分;有時候我們看到這個人不好、那個人也不好,會接觸到這些惡境界,實在不能怪別人,都是自己內心的活動──自己的業力把它變現出來,又自己去攀緣它。這個在《唯識學》叫自變自緣。

福報大的人根好,看到六塵也好;福報差的人根不好,他看到的塵也不好,十八界很粗重。但是不管是好、是壞,就像是「束蘆」蘆葦一樣,本性都是空的,完全是因緣業力的顯現而已,沒有一個真實不變的自體。因此福報大的人根塵好,也不是永遠是好,當福報享盡了,就變成不好;福報差的人,也不是永遠不好,只要肯努力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根塵也能夠變好。

所以,一切法自性空,隨著你所積集的善惡、業力不斷變化。有些人雖然福報大,一破戒以後,算命術叫破格,生命就會不一樣;雖然福報差一點,多積陰德,也會完全不一樣。所以,根、塵、識十八界自性空,都是由因緣來決定。這是講到生命現象,不論是能了別、所了別,其實都是個人心識活動而顯現的現象。


淨界法師:怎樣才能做到隨念往生

隨念往生這是我們淨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說,我們今生造了善業,也造了罪業,但是業都不重,平常也在懺悔,也不斷地對治,這時就有充分的時間培養你的念頭,用念力來引導業力,就是隨念往生。由你往生的一種信願的念力,來主導你的生命,由念力來主導你平常念佛的業力,把那個念佛業力調動出來,但是關鍵是正念要先現前。

諸位要知道,淨土宗要少造罪業,因為你拼的是隨念往生。

唯識學上說,一個人業力太重,臨命終時幾乎是馬上投胎的,連中陰身都沒有,連助念、提起正念的時間都來不及,那個業太強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爭取時間,讓自己培養正念,不能造太大的業,因為造太大的業力,牽引的力量太強,連提起正念的時間都沒有,就去投胎了,怎麼隨念往生?

這個地方就是說,淨土宗按照正常情況,我們不可能隨業往生,除非證得念佛三昧,是淨業成就,完全靠淨業去主導,那是祖師的修行。我們一般人都是造造念佛的業,在佛堂念佛,出來以後又造造生死業,造久了起慚愧心,又趕快去佛堂懺悔,去念佛。所以我們現在的業是兩個都有,但是不能讓罪業的勢力太大。

我們為什麼要懺悔?後面會講到,你折損罪業的力量,讓它變成不增長業,然後臨命終才有足夠的時間,最好是有人開導你,培養你往生的念力,以念力觸動念佛的業力,然後信願行三資糧具足,去感應彌陀的本願,往生淨土。

所以,臨終時千萬不能讓業力現前,因為你很難提起正念,來不及有提起正念的時間,所以說臨終是個關鍵,就是算總賬。因為業力是一直儲存,存到臨終時才開始激發,看是由業力來引導,還是由思想引導、由念力來引導。

學習「唯識觀」,人生得自在!


淨界法師:如果研究過唯識,你就不敢傷害人。

萬法唯識,萬是代名詞,表示很多、很多無量無邊的法的義。【唯識之教,即用顯體】,唯識它教學的方法,就是我們今天為什麼要開這個唯識學呢?就是要用來顯示我們的本體,就是我們的本性。因為我們的本性不可說,你必須要說,就必須用這個唯識,用有慢慢來剖析,剖析讓你瞭解本性是什麼。等到瞭解的時候就無一法可得。

所以說唯識是有,由有慢慢的像剝芭蕉的,來分析這個八個識,五法、三自性、二無我,然後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然後慢慢來研究心王、心所、色法、心不相應行法,還有就是無為法,連鎖的來反應,然後來研究,到最後你就會發現一切都是心靈的造作。完全是我們阿賴耶識的作用,你就會發現我們修行只要控制這個念頭,那一切就解決了。

以前曾經講過一個例子,假設有一個人是吃素,可是內心裡面他並不瞭解正法,他們也不知道有一個極樂世界,他就單單吃素;另外有一個人他不方便,他吃葷,可是他知道正法,有正知正見,他知道有一個極樂世界,有一個阿彌陀佛,那你說臨命終,兩個人的哪一個會往生?一定是吃葷的人。內在裡面他有存在正確的觀念,因為佛法是講心法嘛!

所以很多人誤會,吃素就是修行,這是不對的,吃素是慈悲心的培養,盡量不結這個惡緣,臨終不要有障礙,這是對的。但是拿吃素在當作修行,那就完全錯誤。吃素如果能夠說是修行,那四川的熊貓要變成聖貓,它們就吃素的,這個要弄清楚。

這個心法的重要,你如果研究過唯識,你不敢害人,你也不敢罵人,你也不敢去傷害任何一個眾生,為什麼呢?很簡單,譬如說我現在要害一個人,我就會先想想看,我要用什麼語言,什麼手段,然後來蒙蔽,來欺騙,對不對?你欺騙得了眾生,可是你這個意識裡面,你還沒有害到人,你就在那裡思惟,我怎麼樣害人,我怎麼樣打妄語,我怎麼樣騙人,好讓別人不要對我有誤會,一直在編織那個妄語,你還沒有害人,你這個八識田中就已經造了無量無邊的妄想、惡業,你還沒有害到人。

如果說對方的定力不夠,受你的殘害,那他煩惱、憤怒,可是你的妄想也傷害了自己。如果對方的定力夠了,他不甩你,你像精神病一樣的。你還沒有害到人家,這個第八意識裡面就一直落入這個痛苦的種子,執著的種子,傷害眾生的種子,所以害人的遠比傷害到對方的來得痛苦。你想要害人家,你還沒有害到人家,你這個意識已經造作了無量無邊的痛苦跟煩惱,所以人不能有仇視;

當你研究過這個唯識的時候,你會發現,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人生跟宇宙,每一個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因為我們八識裡面有共同分,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世界都有幾分相同,比如說我們穿的這個是衣服,你拿一個螞蟻來放在這個衣服上面,這個螞蟻它不知道這是衣服的。只要持五戒,我們前世有做人的福德因緣,今生今世所看的大部份的共同分的業識,所以這個叫做衣服。我們大家都會認識這個衣服了。


【這樣修行多麼輕鬆!多麼瀟灑!多麼省力!】(唯識學)

釋迦佛苦口婆心,為我們一處一處地破下來,每破一處就破掉一根,這樣六根都解開了,這十八界都破掉了,你沒有什麼可以執著的,那豈不是時時刻刻都見性了嗎?既然時時刻刻見性,豈不是大家都成佛了嗎?《楞嚴經》妙就妙在這裡,用不著你吭吭吱吱地去做早晚課,不需要你去參禪、念佛、修密,更不需要你去修什麼有為的功德,你只要一切放下就可以了,因為你時時刻刻見性啊!這樣修行多麼輕鬆!多麼瀟灑!多麼省力!

所以修學佛法是很省力、很自在的事情,不需要那麼拘謹,假如一定要花費多少力氣,就不對了,那是徒自辛勞。你過去不懂這個道理,著相而修,以為要做多少功德,念多少遍佛才能成就,好比肩上挑著千斤重擔。現在你懂了道理,知道自心本來是佛,靈明覺性本自天成,不須造作,不假修為,千斤重擔一時放下,該有多麼輕鬆愉快!

禪宗有個公案,有一個和尚問趙州:“一物不將來時如何”?我們眾生個個都是肩挑重擔,妻財子祿、金銀財寶、飲食起居,樣樣東西都壓在身上,壓得你透不過氣來。那麼我現在一物不將來,統統都放下,如何呀?這話看起來問得不錯,能這樣很好嘛,其實話裡還有問題。趙州和尚很慈悲,於是對他說:“放下著”。既然已經一物不將來了,為什麼還要讓他放下呢?

因為他還有一個一物不將來在,他還有一個東西,就像二乘一樣,在破有之後又著在空上,還有個空在呀!這個一物不將來還是執著,還是病,所以趙州和尚讓他連這個也放下。可是那僧到此還不惺惺,反而問:“即是一物不將來,放下個什麼”?我這裡一樣東西都沒有,還放下個什麼呢?趙州看正面不行,於是用反激法,說道:“放不下,擔起去”!你放不下,說明你心裡還是有東西,那你就擔起去。這句話講得真好,就像是個雙刃劍,一面是殺,一面是活,不愧為畫龍點睛之筆。

既然講到放,就要放到無處可放的地步,不能有別的東西,那才是你的本來面目。這個一物不將來,看起來好像是什麼東西都沒有,其實還是有,因為還有個一物不將來,要把這個一物不將來也放下才行。就像梵志外道去見佛,他拿鮮花來供養釋迦佛,佛說:“放下著”。梵志本來是用兩隻手拿花的,聽到佛讓他放下,於是把一隻手上的花放下了,佛接著說:“放下著”。於是他又把另一隻手上的花放下來,佛還在說:“放下著”。梵志說:“我的花都放完了,還放什麼呀?”

佛說:“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當放舍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舍卻,無可舍處,是汝免生死處。”梵志於言下悟無生忍。佛不是讓他放下手裡的花,而是讓他放下心中的執著,要連這個放下也放下才行。

學習「唯識觀」,人生得自在!


淨界法師:人生的真相,為什麼沒人看到?

這個本質跟影像解釋一下:我們過去累積很多的業力,對不對?到今生的時候,可能你前生哪一個業被激發了,然後它變現出來了。變現出來的時候,它有三個程序叫三能變:

第一個「異熟能變」。那麼我們剛開始去接觸外境的時候,比方說你看這個花,你第一念看到花的時候,是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異熟能變。當然異熟能變是指你自己的異熟,不是別人的異熟,就是說你有你的阿賴耶識,他有他的阿賴耶識,是吧?那每一個人的阿賴耶識的善惡業不同,所以你的阿賴耶識看到這個花,這個花是眾生的共業,這眾生的共業是本質了,大家共同的業力把這個花招感出來,這叫本質相分。但是你看到這個花的時候,你得到你自己的影像,這個叫做影像相分,這個第一念。這第一個影像相分,就是阿賴耶識的異熟能變。

但是你還有第二念「思量能變」。你會認為我看到這個花,你那個我的概念開始生起來,這個花是我來受用的,第二能變了,產生一個我的概念了。它本來是一個花而已,還有一個明瞭的心嘛,結果你在花跟心中間,變一個我出來,這個思量能變。然後你的第六意識的分別就多事了,就開始分別了:這個花在哪裡買的?怎麼樣怎麼樣,你就開始打妄想了,就是「了境能變」

所以我們為什麼看不到事情的本來面目?就是說我們離真相越來越遠,就是說你受了八識的影響。第一個第八識把它變了一次,第七意識又把它變一次,前六識又變了很多次,那麼這樣子是說明什麼事呢?我們一個人叫做自變自緣,我們永遠活在自己的水泡,你走不出這個水泡的。我們自己變似一個影像,讓自己來受用。我們一般人,沒有修空觀的人,你永遠活在你的妄想,永遠!就是你的業力變一次,你的我執又變一次,你的妄想又變一次,然後你把你心中看到的東西都當真的,這個就是識變。

我們沒有一個人看到人生的真相,沒有一個人。所以這個唯識學的意思,就是人生是惡性循環,我們過去做錯了,有執著,然後今生就會因為過去的錯誤又把今生給毀了。因為你今生又受到八識的影響,八識是你把它創造出來的,它又再把這個今生的因緣又變一次給你看,直到有一天你學佛了,你開始回光返照了,你不向外攀緣,回光返照、正念真如,這個水泡才破裂了。

所以你得到的影像,完全是你自己的過去的業力跟今生的妄想捏造出來的,你感到痛苦,是你自己的影像讓你痛苦,跟別人沒有關係;你感到快樂,也是你自己的善業跟你一個美好的思想的結合讓你快樂的,跟別人也沒關係。因為你不能夠超越你心中的妄想,你走不出你的水泡的,別人只是一個助緣而已,這個唯識的生命觀就是這樣的。


淨界法師:嗔心的火燒的是自己

佛法是認為生命重在過程,你這個過程是用什麼心態來面對!

比如說我們日常生活,人和人之間周圍會有一些好的因緣,我幫助你、你幫助我。但是也有一些過去的惡因緣也會接觸。當然我們如果沒有學唯識,你傷害我,我也破壞你。

但是我們學唯識以後,你會重新的去反省、思考這件事情:就是說今天某一個人他傷害你,可能用言辭來誹謗你,或者用種種的方法來障礙你。他傷害的其實不是你,他是傷害他心中的一個影像,他嗔心的火在心中自己燃燒,然後在自己的影像造業,如果我們今天也傷害他,我們也是在心中的影像,自己起嗔心的火,這個火還是燃燒自己。

所以一個通達唯識的人,他的心情是:別人怎麼做我不管,我要求我自己不起煩惱。就是:起煩惱不能有任何理由!

因為你起的貪慾的火,瞋恚的火,這個火是在你自己的心中燃燒你自己心中的影像,你不可能傷害別人。你這樣子燃燒的結果是傷害你的生命,傷害你今生的安樂,破壞你的寂靜,也傷害你來生的安樂。

所以說你要知道「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一個修行人的態度就是你怎麼做,那是你自己的因緣。但是我要求我自己,我要善調其心。比如說你敢傷害我、我不敢傷害你,我的確是不敢傷害你,因為我傷害你的心是在我心中的影像造業,累積我自己的業力。


淨界法師:如何把「空假中」三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假、中三觀。在日常生活的操作當中,我們遇到一件事情要抉擇、要判斷的時候,它是先修空觀的,就是離相清淨。

按照天台的思想就是說,遇到事情,你的心不能去在乎那個相狀。因為你一旦執著相狀,相狀會生滅,會變化,會牽動你的情緒,你就會愛憎取舍,你就很難處理了。因為你動了情緒,就會牽動業力,這個問題就很複雜了,就沒法子處理了。

所以,按照天台的思想,一開始先不能處理,先把相狀撥開來。「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不管這個相狀對你多重要,先把這個相狀撥開來,看到它背後的空性,它是沒有自性的,本來就沒有,這個很關鍵!讓你自己先保持心平氣和,否則你會落入一種情緒跟業力的惡性循環。

因為我們過去的業力創造今生的果報,這個果報你一執著,就住在相狀,這個果報是前生業力創造的,你一接觸又帶動新的業力。人生為什麼沒完沒了?就是你一開始就直接接觸相狀,那就慘了,成敗就在這裡。

先把相狀撥開來,先不要管相狀,不管你多討厭它,不管你多喜歡它,先看相狀後面的空性,「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時你看到這個東西本來就沒有,好!你有資格來面對這個相狀了,這才有資格叫作「從空出假,借相修心」。你要看到這個相狀,到底它的作用怎麼樣。

淨土宗也是一樣,比方說,你看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一開始也是站在本來就沒有娑婆世界,本來就沒有極樂世界的角度來面對往生,從假入空——本來就沒有。

但是,從空出假,有如夢如幻的娑婆世界,有如夢如幻的極樂世界。這個時候你要思惟,雖然如夢如幻,但蕅益大師說:娑婆世界,是惡夢者也,是添夢者也;極樂世界是好夢者也,是醒夢者也。同樣是夢境,有「安樂」跟「解脫」的差別,作用不同。

一個是美好的夢,讓你覺悟的夢;一個是痛苦的夢,讓你顛倒的夢。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這個時候從空出假,再思惟娑婆世界因緣這個相狀,對我們會有什麼樣的牽動跟作用,極樂世界對我們會有什麼作用,再看它的作用。先看它的本體,再看作用,最後空有平衡。

一個人太偏空性,就會執理廢事,就不想往生了。他認為娑婆世界也是畢竟空,極樂世界也是畢竟空。但是你從空裡出來,喔,娑婆世界有它的作用,極樂世界有它的作用。娑婆世界的作用就是讓你越來越糊塗,極樂世界的作用就是讓你越來越覺悟,這個作用不一樣,你不能執理廢事,所以你要把空有調平衡。

但是初學者,稍微偏空一點點沒關係。初學者要平衡一下,因為我們執著相狀太久了。所以初學者學到最後,好像變成傻傻的,正常啦,這是過渡時期,他以後就正常了。

所以,剛開始會有一點「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把那個山跟水的相狀都撥開以後,他落入一種無分別的狀態,這是一個過渡時期。但是這個過渡時期非常重要。他必須從這個地方過去以後,再來看人生,就不會用感受,人生對他就是一個歷練。這個時候對他來說順逆皆方便,人生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不管它給你痛苦,或給你快樂,都有意義。

但是,你用感受、用六根來攀緣六塵的時候,人生不管快樂痛苦都會傷到你。所以,人生沒有對錯,問題是你的心態如果錯誤,它對你就是傷害;你心態正確,人生順逆皆方便,痛苦跟快樂對你都有意義。這兩帖藥酸、甜、苦、辣,你都可以去嘗,對你都有好處。

所以空、假、中三觀的關鍵就是說,我們以前操作為什麼錯誤?我們一開始就是直接面對它、處理它,完了!一件事情,我再講一次!每一件事情會在你的生命出現,一定有過去的業力。他為什麼做你的兒子?他為什麼變成你的家人?肯定有過去的業力。那你直接接觸它,你就掉進了業力的循環裡面了。

但是,你先告訴你自己,我本來就沒有這個兒子,是吧?對啊!你本來就有嗎?不可能嘛!你來的時候,你前生就把兒子帶過來?沒有嘛!你前生結束時, 你所有的東西都還到前生去了, 臨終時要把所有借來的東西,都要繳庫房,繳回去的,你就是一個明瞭的心過來而已,所有的東西都是因緣和合而虛妄有生。

所以,你要看到人生深層的空性,你不是看到表面。看到表面的話,你就一輩子被這個相狀騙來騙去的,也會跟前生的業力搭上線了。你前生不喜歡這個人,你今生還是不喜歡這個人,因為你一攀緣相狀,就跟前生的業力搭上線,就跟阿賴耶識搭上線,就慘了!你就沒辦法走出過去,你一輩子就被過去的因緣業力牽著走。

一個人走不出過去,你就沒有資格談開創未來。一個太著相的人,你就落入阿賴耶識的深淵裡面了,那你就慘了!來生要往生,依止阿賴耶識不可能往生的。往生不可能用業力,是用願力,沒有人用業力往生的,只有用願力。

但是,你要用願力,先把業力放下,因為這兩個是不兩立的。有業力就沒有願力,有願力就沒有業力,真妄不兩立。凡夫不可能說真妄不二,對我們來說沒有真妄不二,就是對立的。

所以,剛開始你要先把相狀撥開,一個人要先把相狀放下,才能夠有資格重新面對相狀。所以處理問題,第一件事情放下它,然後再面對它,再處理它。你只要方法對,你今生就不容易沾染業力了,這個業力到此就結束了。不管你處理得好不好,那是假觀的問題,但是你只要空觀操作得好,起碼你今生的業力,到你今生為止,它慢慢已經在往沉澱的方向沉澱了。

所以為什麼要空觀擺前面,就是這個道理,就是你要跟過去切割。這個相狀是前生的業力招感的,事出必有因。它如果跟你沒有業,它不會出現在你的前面的,不可能的!這個相狀一旦會讓你catch,會讓你接觸,一定有業力的,跟你一定有關係的。可能是善業,可能是惡業,善業產生你的貪愛,罪業產生你的排斥,都不好。

所以你如果夠聰明的話,處理事情,先把這個帶有業力的相狀撥開來,喔,原來它是畢竟空,它本來就沒有的。這個時候你保持不迷、不取、不動,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事情, 你心平氣和, 該怎麼做還怎麼做。這個時候才有資格叫假觀,從空出假。這個假觀是從哪裡來?是從空性出來以後才有假觀。你把人生當真,你就沒有假觀了。這個時候你就看到人生的假名、假相、假用。

所以佛法為什麼要我們離開相狀呢?因為所有的相狀你都不能執著,它就是你過去業力的顯現。我再講一次!它會讓你看到,會讓你摸到,會讓你聽到,一定跟你的業有關係。如果你再執著,你就落入了一種輾轉相續的惡性循環,你就擺脫不了過去。擺脫不了過去,你就沒有未來可言,你就一輩子被過去牽著走,就被阿賴耶識牽著走。

所以空、假、中三觀就是這樣子。當然如果講一心三觀那就更高級了。空、假、中三觀是心性的操作,它不攀緣的相狀,那就不是外面的相狀了,那是心中的影像,那就更精緻。

但是我們先從空、假、中學起,你外境的空、假、中操作好了,你再把這空、假、中的智慧,同樣這三個智慧,拉到你的一念心去操作,就變成一心三觀。你空掉的就不是外境,空掉的是你心中的影像,那更高明,更精緻,效果更好。

學習「唯識觀」,人生得自在!


淨界法師:覺得唯識學很沉重,可以看看《楞嚴經》

我個人學《法華經》有一段因緣,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佛學院的時候,其實我喜歡的是唯識學。我那個時候有聽《法華經》,但是我最喜歡唯識。唯識的好處,它解釋因果很清楚:這怎麼回事?我今生沒有造這個罪,為什麼得這個果報?因為倉庫裡面有。唯識的因果思想,它建立一個阿賴耶識的概念。就是,你今生不是承當你今生的因果,你要承當你無量的過去的因果。這個就是唯識學。

你看唯識學的思想修的觀照是什麼?修無分別智。就是,看到因緣果報,我沒有意見,就是我不能動名言。「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當然,唯識學也有缺點。唯識學,你學完以後會覺得內心很沉重,你背負無量的過去。這個生命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你要概括承受你過去的因緣,因為一個都跑不掉,都在阿賴耶識保存著。

後來我學了《楞嚴經》,心生大歡喜。「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沒什麼過去不過去的!《楞嚴經》說你不要想這麼多,「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當下就是清淨。

所以《楞嚴經》講當下,它不談過去。它說你把握每一個當下,你只要把生命當中每一個當下都把握好,人生沒有什麼過不過去,也沒有什麼現在未來。那是一個片段,才有過去、現在、未來。每一個生命都是當下、當下、當下……就夠了。我覺得這個思考很好,找到人生的出路。

所以諸位!你如果學唯識學覺得很沉重,你可以看看《楞嚴經》,它會「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心如止水是真境。】(唯識學)

有一天我上坐練功時忽而起念:“心如止水”,止水只是相對地靜呵,可不是“心如死水”,死水一潭何來“活潑潑地真意”?於是我繼續練下去。收功後,我從這一次的境界中得出:靜坐中做到心如止水、清澈無染遠比心如死水、了無生氣更符合靜坐之道。從此以後,我在靜坐中偶爾有念頭生起也只是由它生滅,了然不生分析判斷之心。

幾次以後,逐漸進入了一種空闊靈動的境界,不是刻意的死寂枯空,大異以前的感受。而且,閉著眼內視時,眼前也逐漸地形成一圓形的明亮亮的白色光團,在定境中很穩定,稍有微細念頭,在圓光中立即有所反映。

這樣持續了半年,有一天晚上在靜坐中我忽然聽不到任何聲音,頓時感覺不到身體在哪兒,恍然進入了茫茫無邊的宇宙,只是心識還在。在一微細念頭也不起的情況下出了境界,回味當時在定境中所體驗的,是與一切生起和消亡都毫不相干的,幾年的靜坐體悟、我終於明白了何謂“空靈”。


淨界法師:你不要去隨意解釋人生

唯識學有一個很重要的話,叫「唯識無義」。人生的概念,都是你自己編出來的,人生本來就沒有意義的,人生的成敗得失,它只是因果的顯現,成敗得失這四個字,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這種概念是你捏造出來。所以它那個破名言,就是說你要告訴你自己:人生所有的概念,都是你捏造出來的,而且是毫無意義,這個時候你對它的執著攀緣就斷了。我們不可能去攀緣一個沒有意義的東西吧,因為它不值得你攀緣,它毫無意義。

所以這個唯識學的空觀,它不破壞相狀。諸位,它不壞相,就是相狀還是存在,但是你的心不迷、不取、不動,它是破壞你的名言,你不要去亂解釋人生,因為你一解釋,你就想要去執著,你就想要去主宰,你就把生死業力給帶動起來了。所以人生只能夠輕輕地走過去,你不能夠動任何名言的,你要把所有的精神體力放在來生,唯識的意思就是這樣,用在實踐你的理想。我們以後會講到菩提心,人生只有一個意義,就是實踐你的願望而已—歷事練心,積集資糧。

所以唯識學就是說,它從無分別智裡面,切斷了你任何的攀緣心跟執著的心,因為我們不可能去執著一個毫無意義的東西。這個唯識學厲害,它不壞外在的相狀,它把你的分別心停下來,這個是唯識的空觀,比無常觀更高明,而且力道也不差,這是從因緣切入空性。


淨界法師:境無好醜,你怎麼想就變成什麼相貌

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有一個老母親,老母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賣雨傘的,小女兒是賣棒冰的。這個母親,天氣好的時候,太陽出來的時候,她一想到她大女兒就很痛苦:糟糕了!我大女兒,天氣這麼熱,雨傘賣不出去了。過了幾天下大雨的時候,她又想到她小女兒:糟糕了!天氣下雨了,我女兒的棒冰也賣不出去了。所以她整天很痛苦,出太陽也很痛苦,下雨也很痛苦。後來有人跟她講說,你不要這樣想,你換個角度。出太陽的時候,你就想著你的小女兒,這個棒冰賣得不錯哦!下雨天的時候你就想大女兒,誒,我這雨傘可以賣得不錯。你整天就很快樂了。

這個道理就是說,我們內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剎那是感受。感受的時間是很短的,那是一種直覺。但是當我們第六意識想像以後,你後面的心情就受你的想像來主導。我們可以這樣講,每一件事情都有正面的思考跟反面的思考,沒有一個例外,有黑的就有白的。我們是生長在一個對立的世界,只有佛陀能夠離諸對待,超越了對立的世界到一真法界。有為諸法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如果你可以告訴我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好或絕對的壞,那就破壞了整個佛法說的二分法的對立世界,不可能!所以說,我們今天的情緒是受了想像的影響,不是外境。外境的時間很短,那是一種直覺而已。

你看唯識學,它怎麼去形容第六意識的想像力?它說「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你一天當中的情緒是快樂是痛苦,第六識想像力決定。你未來會造什麼業,也是由你想像力來決定。整個五陰身心當中,最有主導性的就是「想」。它從前面引導色陰跟受陰,它主導你的感受,它後面主導你的行陰跟識陰,通前通後。

不過本經的意思是破「想」。後面會講到,《楞嚴經》它是,在凡夫位,它不准你有任何的想像,就是無念,以無念為正念。它認為所有的想像,凡夫的想像沒有一件是好事情,所以它是先以無念為根本,然後再求隨緣。當然,我們剛開始先不要說無念,我們先做比較好的想像,正面的想像。

總而言之,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煩惱是由我們的想像創造出來的。誒,你的煩惱從什麼地方來?就是你的想像力想出來的嘛。你要這樣子想,你就起煩惱嘛。你換個角度,誒,這個是我的善知識!你認為他是你的冤家,那你就很痛苦;你說這是我的善知識,我必須要靠他才能夠成就我的忍辱波羅蜜,那你就很高興了。

所以說境無好醜,你怎麼想像,它就變成什麼相貌。

古人講一句話說:「生從識起,滅從色滅。」它的生起是由細到粗,最初的是識,是先有識陰,然後行陰,然後想陰、受陰,然後再色陰。它生起的時候,一念妄動以後,一念心性剛開始是由識陰生起,因為它最微細。但是滅除剛好相反,滅從色除。我們在對治的過程,先破壞色陰,再破壞受陰,再破壞想陰。因為它是五層的,先破壞最外面那一層,就是色陰那一層。所以這個五陰越往裡面是越微細的、越深沉的,它離那個心性越靠近。


淨界法師:你執著生死是真的,你就很難往生了!

念佛可不可以往生?這個題目很多人在討論。其實這個是因人而異。你要執著這個生死,對你來說你根本沒辦法往生的。你執著生死是真的,你就很難往生了。不是阿彌陀佛不救你,關鍵是你把它當真,你這個業就沒辦法帶,關鍵在這裡。你沒有辦法帶業往生。所以,往生其實是雙方的準備。阿彌陀佛創造一個感應的因緣出來,但是我們自己怎麼樣把過去的業做一個收尾,這不是靠拜懺的。諸位!你無量劫來所累積的業力,你老人家就花個幾年時間,要處理你無量的過去,你完全靠事修,你怎麼弄得過它?你想想看,你怎麼弄得過它?我們扣掉吃飯、睡覺,你無量劫來的業力,你今生就把它解決掉,那因果怎麼算?但是,你要有理觀的智慧就不一樣了。你把事情拉到一念心性,那所有的業都可以帶。


淨界法師:為什麼有些人快樂、有些人痛苦?

學過唯識會知道,這個「想」是一個重點,就是你心中的分別,對我們痛苦、快樂的果報,有一定的影響力。比如有一個女居士,她帶了三千塊去逛百貨公司。其中她買了一件衣服,花了一千五佰塊。然後她就把剩下的錢帶回家;但是在途中遇到小偷,把這剩下的一千五佰塊給偷走。她回到家,本來應該剩下一千五佰塊,她打開包一看,這一千五佰塊丟掉了!她內心想一想:「誒!非常的歡喜,還好我有買這一件衣服;我要不買的話,可能丟了三千塊了。」

我們凡夫在受用果報很難十全十美,有光明面,就一定會有黑暗面。為什麼有些人活得快樂、有些人活得痛苦?這個受用緣起就是說:每一個人的思想方向不同,有些人的個性比較悲觀,他就是喜歡思惟人生的黑暗面,所以這種人你要他快樂是比較困難的。就是說,誒,從前生的因緣,他今生的業算不錯了,他各方面都很滿意,但是他還是悶悶不樂,因為他心裡面所想的,都是他黑暗面的那一部分。有些人是屬於樂觀型的,他容易思考人生的光明面,所以他有一點點快樂的感受生起,他就感到滿足。

所以我們在研究緣起法的時候,前生的因緣,你前生所造的業跟前生的愛取,當然這個不能忽略;但是你今生用什麼心態來面對?這一部分,對我們的苦樂有一定的影響力,就是這個「受用緣起」。


淨界法師:如果你不研究唯識學...

我們如果沒有深入的研究唯識,對我們內心的狀態很容易作出錯誤的判斷。假設沒有第七意識,你會說:那我為什麼會有慾望、有瞋恚,有這些負面的情緒呢?你就會把所有的過失,歸咎在第六意識,因為有第六意識的思想,所以我才有這麼多的煩惱。你就把第六意識當作你的敵人加以對治,這樣子的結果就錯損菩提了,誤會了第六意識。

佛陀說:周利盤陀伽為什麼那麼愚痴?心識有時候特別暗鈍呢?說他出家以後「百日不能成誦」,背一個偈頌只四句偈,他背了一百天!佛陀說:他前生曾經待過無想天,他那個四百九十劫的無想,這第六意識生鏽,不能再活動了。

所以蕅益大師說:第六意識是眾禍之門,這是事實;但是它也是眾妙之門。「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是的,當第六意識受到第七意識干擾的時候,它產生很多的煩惱障礙;但是諸佛正遍知海,也是從心想生。一個人能夠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也是依止第六意識,你能夠在佛前受戒發菩提心,你仰仗的是誰?仰仗的是第六意識!這問題不在第六意識,是第六意識後面的根:第七意識。

所以你的修行不能把這個敵人認錯了,如果你不研究唯識學,就很容易認為說:反正我修行就是無想,我什麼都不想!你什麼都不想,你那個寂靜狀態的下面,累積了無量無邊的垃圾,都沒有消滅,就是用無想,把這些煩惱的種子全部壓住。這就是為什麼無想定的定出來以後,他的煩惱一點都沒有減少,因為沒有徹底的去解決根源。

所以說,明白第七意識的過失,是非常重要的。你能夠知道,你在所有的修行當中,你所對治的是染污末那,而不是第六意識。因為第六意識,是受染污末那的影響。


淨界法師:唯識學的觀照是什麼?

我個人學《法華經》有一段因緣,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佛學院的時候,其實我喜歡的是唯識學。我那個時候有聽《法華經》,但是我最喜歡唯識。唯識的好處,它解釋因果很清楚:這怎麼回事?我今生沒有造這個罪,為什麼得這個果報?因為倉庫裡面有。唯識的因果思想,它建立一個阿賴耶識的概念。就是,你今生不是承當你今生的因果,你要承當你無量的過去的因果。這個就是唯識學。

你看唯識學的思想修的觀照是什麼?修無分別智。就是,看到因緣果報,我沒有意見,就是我不能動名言。「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當然,唯識學也有缺點。唯識學,你學完以後會覺得內心很沈重,你背負無量的過去。這個生命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你要概括承受你過去的因緣,因為一個都跑不掉,都在阿賴耶識保存著。

後來我學了《楞嚴經》,心生大歡喜。「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沒什麼過去不過去的!《楞嚴經》說你不要想這麼多,「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當下就是清淨。

所以《楞嚴經》講當下,它不談過去。它說你把握每一個當下,你只要把生命當中每一個當下都把握好,人生沒有什麼過不過去,也沒有什麼現在未來。那是一個片段,才有過去、現在、未來。每一個生命都是當下、當下、當下……就夠了。我覺得這個思考很好,找到人生的出路。

所以諸位!你如果學唯識學覺得很沈重,你可以看看《楞嚴經》,它會「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淨界法師:瞭解自己,不是一件快樂的事。

其實唯識學是帶你回到過去,你過去到底做了什麼事,變成現在的你。淨土宗是談未來,淨土宗是講你未來要去哪裡,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你不處理過去,你就沒有一個好的未來,因為你不能成功從過去跳脫出來,你根本談不上未來,永遠被過去抓住。

所以,唯識學是成功的帶你進入到內心世界,看看你過去到底做了什麼,留下些什麼痕跡。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我們對過去只有概括承受,但是你可以重新的去調整它,我們可以開創未來,但是開創未來的前提,你要先瞭解過去,一個人不瞭解過去,你沒有資格談開創未來,你永遠活在過去,因為你不可能改變,你昨天跟今天一樣,今天跟明天一樣,你怎麼開創未來?

所以,唯識學它就是帶你知道你從什麼地方來,你知道了以後,你才有資格說我將往哪裡而去,未來你才可以做主,當然瞭解自己,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我說過,如果你覺得學完唯識以後,覺得自己非常不堪,有重大的挫折感,當然回去好好拜懺,另外你可以讀讀《金剛經》,讀讀《法華經》讀讀《華嚴經》,看看未來的你充滿了希望,所以你平衡一下,這個性相二宗,可以平衡一下。

...我希望大家把唯識學,你把這個教理用來觀察自己,你很快可以瞭解自己,你不要把它當做一個教法,就是當做一個瞭解自己的一種法門,你往內心去找答案,你這個課程會非常受益。


淨界法師:真這樣!一念轉,整個生命的因緣都轉!

心性它是什麼相狀?它不是動搖,但它也不是寂靜

如果心性是寂靜,那心性就不能夠生起「妙用」,因此心性是離一切相,「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就像一面鏡子,鏡子它可以照了整個外境,但是它跟外境沒有真實地結合。你看一個男人站在鏡子前面,它就隨順因緣,顯現一個男人的相狀出來;這個男人走了以後,站了一個女人,就顯現出女人的相狀。

但是身為鏡子,它本身不是男人,它本身也不是女人,它本身「無相」,但它可以隨順外在的因緣,可以顯現男人相狀、女人相狀。「真心亦復如是」,它可以看到很多的相狀,但它本身來說,是無相的,因為它離一切相。

真心亦復如是,它可以看到很多、很多的相狀,但它本身來說,它是無相,因為它離一切相;所以它在經典上這叫什麼呢?我們心跟外境叫做非和合,但是又非不和合。這個地方,我個人有個小體驗給大家參考一下:我有一段時間,到一個道場去上課,是上下午的課,中午吃飽飯休息一下;它那個地方經常有很多的噪音…非常吵,但是我必須休息,因為我下午上課要有精神,但是外境不是我可以決定的啦!所以剛開始我的心接觸噪音的時候,我感受非常不好,當然也打很多不好的妄想。

但是我想,《楞嚴經》說:其實我們這個明瞭的心,跟外境沒有真正的和合,如果說音聲它是真實的跟我的心性和合,那我就別無選擇了,那我肯定要受它干擾;問題是我們的一念心性,其實跟聲音是沒有真正的和合;那沒有真正和合,它為什麼干擾我們呢?

因為你有所住,所以它對你產生干擾,為什麼阿羅漢在這個地方,音聲對他不能產生干擾?因為他無住,他選擇無住嘛。灰塵在那個地方,我們選擇虛空嘛,我們不一定要選擇灰塵;灰塵要不要出現,我們沒有決定權,但是我們選擇安住在灰塵或安住在虛空,這一部分是我們做主的。

釋不釋放音聲,這個我作不了主,我過去有這個業力,循業發現嘛!我為什麼會走到這個地方,我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剛好有工程在施工,那肯定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我過去生有造作這個業力嘛,我認命。

但是我面對果報的時候,我可以選擇不受、選擇無住,這一部分是我們有選擇權;我們的生命,有些是你作得了主的,有些你真的作不了主,你要把它區分出來。所以我後來就慢慢…誒,調整我的心態,我想說…我的心本來就沒有這噪音的相狀,我不一定要隨你而轉,誒,我很快就睡著了,真的啊。心態決定你的狀態!真的是這樣--一念心轉…一念心轉,整個生命的因緣都轉。


淨界法師:你少給自己講道理!

所以你要知道,什麼叫做安住六根,什麼叫做捨識用根,你要把這個道理體會出來。就是少打妄想!少打妄想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一般容易打妄想,一般的顛倒的妄想可能還不容易打,就是連那個正確的妄想都不能打。你說,誒,我明明對,我明明對你卻說我錯!這個妄想也不能打,就是善的妄想也不能打。不思善不思惡,才真正地安住六根。

所以,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人,你少給自己講道理,正念真如就是安住在無念。這個地方就是講到六根的修學,什麼叫做安住六根。「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我們應該詳細去觀察這個「交中性」,這個交蘆中間的體性。它體性是怎麼樣呢?是「空有二俱非」,它是非空非有的,因為它的相狀。六根六塵的確有它的相狀,所以你不能說它空啊;但是六根六塵的體性是畢竟空的,這個是非有的。

所以這個「交中性」,交蘆,它相狀是有,體性是空的,就比喻六根的相狀,還有見聞嗅嘗覺知的相狀是有的,但是它會歸到一心真如的時候是空的。「迷晦即無明」,當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我們生起一念的迷情,那麼就產生了愛取煩惱。「發明便解脫」,當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產生智慧的觀照而不迷不取不動,就產生諸佛的解脫。關鍵在於迷跟觀照的差別。

我們一般人「改變外境」方法錯誤,向外去改變,你永遠改變不了。你過去有一個業力,結果你去跟它對立,兩個人惡緣越結越深,就像滾雪球一樣,輾轉增勝。佛陀告訴你,你不要這樣做,你遇到惡因緣,你把心帶回家,它自然脫落嘛!你只要不為它轉,你就能夠轉它,因為它是虛妄的。你想想看,後面《楞嚴經》說:你安住在真實,它活在虛妄,當然是你轉它。諸位要知道:一個人「不動念頭」是最大的力量,「無念」是全世界最大的力量!

所以在「二十五圓通」佛陀說:魔王來干擾你……開玩笑,魔王是什麼境界啊?六慾天的天主啊!他過去生的福報比我們大啊,他那個魔王也有一點禪定的,起碼有「未到地定」了,能夠做魔王也不簡單啊,我們一個生死凡夫,憑什麼能夠跟那個魔王抗拒呢?憑的就是我們安住真實,他活在虛妄。佛陀說:你安住真如就像「光明」一樣,他活在虛妄顛倒當中就像「黑暗」。

佛陀說:你看過哪一個黑暗去破壞光明?不可能。所以我們面對事情:第一個安住真實,不隨妄轉,你就能夠轉變它。你看他遇到了淫欲之火,他安住、他回光返照,就「神光內凝」,然後再用種種的方法對治,他就能夠轉物--「轉yí淫欲之火,成智慧之火」。

一個人要懂得放下, 你才能夠擁有所有的東西,這個思想很重要。「二十五圓通」的根本思想,就在這一句話:「不為物轉,則能轉物。」就是這個思考。


淨界法師:第六意識想象力決定你一天當中的情緒

一個人煩惱很重,就是你想象力豐富,你想太多了!我們不能說外境給我煩惱,不能這樣講!如果外境給我們煩惱,那麼我們大家生活在同一個環境,應該起同樣的煩惱才對。因為我們接觸是同樣環境,我們住在同樣的地方、吃同樣的飯菜、去同樣的地方做早晚課,但是每一個人起的煩惱不一樣,同樣一個環境。

為什麼呢?因為你的想象力不一樣。

比方說:

有一個老母親,老母親有二個女兒,大女兒是賣雨傘的,小女兒是賣棒冰的。這個母親,天氣好,太陽出來的時候,她一想到她大女兒就很痛苦,糟糕了!我大女兒天氣這麼熱,雨傘賣不出去了。過了幾天,下大雨的時候,她又想到她小女兒,糟糕了!天氣下雨了,我女兒這棒冰也賣不出去了。

所以她整天很痛苦,出太陽也很痛苦,下雨也很痛苦。後來有人跟她講說:妳不要這樣想,妳換個角度,出太陽的時候,妳想著妳的小女兒,棒冰賣得不錯喔!下雨天的時候,妳就想到你的大女兒,哦!這雨傘可以賣得不錯啊!妳整天就會很快樂。

這個道理就是說:

我們內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剎那是感受,感受的時間是很短的,那是一種直覺,但是當我們第六意識想象以後,你後面的心情就受你的想象來主導。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正面的思考跟反面的思考,沒有一個例外,有黑的就有白的。我們是生長在一個對立的世界,只有佛陀祂能夠離諸對待,超越了對立的世界到一真法界。

有為諸法,沒有絕對的好,沒有絕對的壞,如果你能夠告訴我,有一件事情是絕對的好跟絕對的壞,那就破壞整個佛法說的二分法的對立世界。不可能!所以說,我們今天的情緒,是受了想象的影響,不是外境,外境的時間非常的短,那是種直覺而已。

《唯識學》它是怎麼形容第六意識的想象力,它說:「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你一天當中的情緒是快樂是痛苦,第六意識想象力決定,你未來會造什麼業,也是由你想象力來決定的,整個五蘊身心當中最有主導性的就是「想」,它前面引導色蘊跟想蘊,它主導你的感受,它後面主導你的行蘊跟識蘊,通前通後。

本經意思它是破想,後面會講到,《楞嚴經》它是,在凡夫位它不准你有任何的想象,以無念為正念,它認為凡夫的想象沒有一件是好事情。它是先以無念為根本,然後再求隨緣。當然我們剛開始先不要說無念,我們先做比較好的想象,正面的想象。

總而言之,這段的意思就是說:

我們的煩惱是由我們的想象創造出來的。欸!你的煩惱從什麼地方來?就是你的想象力想出來的?你要這樣子想你就起煩惱。你換個角度,欸!這個是我的善知識,你認為它是你的冤家,那你就很痛苦;你說:欸!這個是我的善知識,我必須靠他成就我的忍辱波羅蜜,那你就很高興了。所以說境無好醜,就是你怎麼想象,它就變成什麼相貌。


淨界法師:不能改變今生,但你可以改變念頭

一切都是唯識所現,唯識無盡,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痛苦不幸之事,我們不想讓它發生,但它還是發生了。如何面對無常和業力的緣起緣滅。我們從唯識學的角度來看,唯識學講到第八識,第八識它不是歸你管的,如果唯識學只講第六意識,那就很簡單了,你希望怎麼樣它就怎麼樣,那是極樂世界的境界。

唯識學它分成兩塊,一個第八識管的業力,業力它要釋放的時候,它不管你的,它不管你喜不喜歡的。所以這個最頭痛的是第八識,它把無量劫來你的善業惡業都保存起來,而且我要提醒你,第八識是無意識的狀態,你只能夠引導它,你不能控制它,它業力釋不釋放,你沒辦法決定的,第八識不歸你管的。

所以佛陀為什麼要我們認命隨緣?

就是你根本說了不算嘛!你不希望痛苦,它還是會痛苦,既然它不歸你管,你就少費那個心思了。我們現在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掌控一個不歸你掌控的東西,而你該管的沒管,該是你管的第六意識,你的思想可以改造的,你不去做,結果你去管一些外在的因緣果報,這個本來就不該你管。所以凡夫就是錯用心,我們都是去計較今生的成敗得失,結果死亡到來的時候,全部都沒了。結果你發現你的內心的很多問題,沒有處理的,來不及了。所以我們每一次到死亡的時候,全部都後悔,然後歷史一再的重演。

諸位,業力不是你該管的這一塊。既然它不歸你管,你就不要把心思放這一塊了。就是說人生有一半是無奈,有一半是充滿了希望,你不要把心思老放在無奈的地方,你的痛苦是你自找的,你把心放錯地方了。業力是不歸你管,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本來就不歸你管,你一定要管。你說你生一個小孩,這個小孩歸你管嗎?你只有盡責任義務,他歸你管嗎?他有他的業,你有你的業,是吧?他要是欠你的,他會對你好一點,但是你欠他的,你就認命了,是吧!因為一定有共業才有家庭。所以他不歸你管,你一定要管他,你就自找麻煩了!

所以就是說我們不能改變今生,但是你可以改變你的念頭。就是你有些東西,你不能去碰的,前面有一個地雷,我沒辦法處理掉,但是我可以閃過去——趨吉避凶。沒有人說要把所有的凶都去掉,這個也不現實,他叫你避凶,他可沒叫你把所有的凶都消除,你有本事把無始劫業力都處理掉,不可能。記得:有些是該你管,比方說你的思想,這個該你管;有些是不該你管,你最好分清楚,你才不會踩到地雷。


淨界法師:所有外境,都是你內心的變現,沒有例外!

唯識學,它為了要讓我們瞭解自己的問題,它就根據我們心識的作用,那麼根據有情眾生當中最明顯最重要的而開出八識。

八識,諸位,它不是八個自體。不是說你有八個心,不是這個意思。你的心還是只有一個,只是就著它的分工的作用,哪一個識負責什麼,哪一個識負責什麼,從它的作用安立了八個,不是說你有八,不是你一塊心切成八塊,不是這樣。那麼現前一念心識,根據它的作用分成八塊。當然我們前面一再的強調,你必須把心識分成三大類,異熟、思量、了境,這個是最好的分類。那麼這個目的為什麼要開出八識呢?因為我們從八識的差別作用當中,來觀察緣生性空,悟入一心實相。

八識的目的,只是告訴你一個概念:所有的外境,都是你自己變現,自己去攀緣它的。我們變現一個人,變現一件事情,當然這個是第八識變現,第八識的業力變現一個東西出來,然後你第六意識再去攀緣它,這自變自緣。比方說我們講這個花,這個花的本質是什麼?沒有人知道,但是你每一個人去看花的時候,根據你過去的善惡的業力,你得到你自己的影像。

如果你過去生善業強,恭喜你,這個花在你的心中,顯出的影像特別的美貌莊嚴,所以你看到這個花起大歡喜心;如果你過去生有罪業,你看到這朵花是黯淡醜陋的,你看到以後非常的痛苦,非常的惡心,那也是你的業變現出來。

諸位,所有的人、所有的事讓你快樂,其實不是那個人那個事讓你快樂,是因為你有善業。它只是一個假借的東西,你的善業是假借外在的人事,你自己讓你自己快樂。所以萬法唯識的意思就是說,其實沒有真實的外境,當你跟人事接觸的時候,你自己的內心自己出現一個影像。

諸位,我們不能攀緣你心外的東西,你不能說我自己攀緣東西,我不要,我攀緣外在的東西,不可能。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脫離你的內心的活動,不可能,你只能夠攀緣你內心的小泡泡裡面的東西。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攀緣自己的內心的這個小範圍,你不能超越你的內心世界去攀緣心外的東西,你做不到。

除了佛陀以外。佛陀金剛道後異熟空,佛陀可以看到外在真實的世界,我們沒有成佛之前,我們只能夠活在自己的妄想,用自己的妄想去攀緣任何的事情,然後自己的妄想變成一個影像,再用你自己的妄想,去攀緣自己的影像。如果你覺得很快樂,不是外境讓你快樂,讓你快樂是你有善業,你善業強。如果你很痛苦,也不是外在的人事讓你痛苦,那是你有罪業。所以緣生性空就是說,所有的外境都是你的內心變現出來的,沒有例外。


淨界法師:你不要去隨意解釋人生。

唯識學有一個很重要的話,叫「唯識無義」。人生的概念,都是你自己編出來的,人生本來就沒有意義的,人生的成敗得失,它只是因果的顯現,成敗得失這四個字,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這種概念是你捏造出來。所以它那個破名言,就是說你要告訴你自己:人生所有的概念,都是你捏造出來的,而且是毫無意義,這個時候你對它的執著攀緣就斷了。我們不可能去攀緣一個沒有意義的東西吧,因為它不值得你攀緣,它毫無意義。

所以這個唯識學的空觀,它不破壞相狀。諸位,它不壞相,就是相狀還是存在,但是你的心不迷、不取、不動,它是破壞你的名言,你不要去亂解釋人生,因為你一解釋,你就想要去執著,你就想要去主宰,你就把生死業力給帶動起來了。所以人生只能夠輕輕地走過去,你不能夠動任何名言的,你要把所有的精神體力放在來生,唯識的意思就是這樣,用在實踐你的理想。我們以後會講到菩提心,人生只有一個意義,就是實踐你的願望而已—歷事練心,積集資糧。

所以唯識學就是說,它從無分別智裡面,切斷了你任何的攀緣心跟執著的心,因為我們不可能去執著一個毫無意義的東西。這個唯識學厲害,它不壞外在的相狀,它把你的分別心停下來,這個是唯識的空觀,比無常觀更高明,而且力道也不差,這是從因緣切入空性。


淨界法師:阿賴耶識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基本上感應道交有兩塊:一個叫做平時的感應道交,一個叫臨終的感應道交。平時的感應道交,每一個人都有這麼一些宗教體驗。你遇到痛苦了,這個痛苦超越你的範圍能力了,所以你祈求佛菩薩的加被。

你靠了一個信仰,就靠一個叫皈依:我業障深重,求出無門;彌陀功德莊嚴,一定可以救拔我。你靠一念的信仰,然後憶念一句的聖號,很快就會有感應了,就邁過去了。

因為它處理的問題不大,它並沒有對我們生命產生根本上的改變,你輪回照舊,只是處理一個生命的小障礙而已。就是這個道路還是照走,把這個小石頭搬開而已。所以,平時的感應道交,你去看淨土宗的感應故事,它可以列出十本還不止,多了去了。但是,這種離苦得樂式的念佛,不難,因為它只要信心就好。

但是,往生式的念佛就不容易了。就是,你念佛能夠讓你跨越三界的業力,而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那對不起,就不是靠信心而已,沒那麼簡單。

為什麼呢?因為這件事情的出現是在臨命終的時候。稍微有一點佛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臨命終跟平時那是不同的概念。

臨命終是幹什麼?臨命終就是除夕夜。你懂嗎?除夕了,算賬了,臘月三十算總賬了。不只是算你今生,無量劫的賬咱們一起算。

所以,阿賴耶識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第六意識的思想去攀緣六塵,什麼事都沒有。第八識最壞,壞就壞在它只有在兩個時候出現,「去後來先作主公」,臨終的時候出現,投胎的時候出現,投胎以後它就消失了。

很多人忽略了阿賴耶識的可怕,就是它主導你的業力。說這個人念得好好的,臨命終怎麼起顛倒了?廢話,阿賴耶識出來了嘛!阿賴耶識不跟你客氣的,它會現很多中陰身來引導你,它不會跟你開玩笑的。它如果要把你引到三惡道去,它不會現三惡道的相狀,它不會那麼傻。它會現出你喜歡的境界,讓你自己投進去。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投胎都是自己找的,愛取!哦,這個東西很不錯,投下去,結果是三惡道。這個就是阿賴耶識可怕的地方。

所以,這個時候臨終的正念就很複雜了,因為你不是面對第六意識的妄想而已,你這個叫做內憂外患。你內有第六意識一天到晚打妄想,外有第八識的生死業力。


淨界法師:生命的「倉庫」---第八識

第八識等於是我們的一個倉庫。當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回到第八識;當我們生命開始的時候,從第八識出發。

我們從一個生命換成另一個生命的時候,它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轉換點,「去後來先作主公」。

它平常當然兩個功能:因地含藏種子,果地變現果報。

這樣講好了,就是說,有一個人每天做買賣,他出去以後,或多或少都會換一些東西回來,有些東西是對身體有害的,有些是對身體有益的。

這個第六意識做買賣回來以後,他就往倉庫裡面一丟。倉庫就有很多東西,有好的,有壞的。但是他也不想處理,反正他心只是想向外攀緣。

等到有一天,這個人學佛了,他知道這個倉庫該整理的時候了,該面對它了。

那麼他做兩件事情:第一個,把不好的東西慢慢地減少,把好的東西慢慢增加,就是先處理業力這一塊。但是徹底的,必須把這個倉庫拆掉,破壞阿賴耶識,就是修我空觀、法空觀,把阿賴耶識破壞掉,把它轉成真如,這徹底。

我們剛開始先求斷惡修善,最後進入到轉凡成聖,這個就是第八識。

第八識本身不造業,它本身也沒有好壞。它非善非惡,但是它會記錄善惡,它會把善惡保存起來。它本身是非善非惡,它完全沒有意見。

所以,你在造善的時候,它也不勸你,它也不阻撓你,它就在旁邊候著,它就把你的功能全部收集起來。它是一個非善非惡的識體。

——節錄自《唯識學概要》


淨界法師:只要心「不住」,「阿賴耶識」也拿你沒辦法!

佛菩薩乘願再來,他走入了生死之門,在整個差別當中,他跟我們不同,那是「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但不隨物轉,就能轉物。他是自在啊!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從差別當中回到無差別--從假入空--把心帶回家!我們一再強調,遇到事情,首先:你一定要生起理觀,告訴你自己,你本來沒有這個東西。

你要修《楞嚴經》的人,我建議你:遇到事情,你跟自己講三句話:第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二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三句也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因為我們煩惱比較重,要講三次,利根人講一次就夠了。你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提醒自己啊!不要住在上面。阿賴耶識它不斷地釋放感受跟妄想,這我們也沒辦法,過去生就是這樣子--你不斷地熏習累積的習氣嘛,阿賴耶識它不會放過你的!修行就是現在跟過去協調,你不能住在過去,阿賴耶識它每一天都會放很多的狀況給你,但是你能夠做的,就是一件事情:不住!告訴你自己:我本來沒有這個東西---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它是因緣的假相。

我們可以這樣講:阿賴耶識要不要把妄想丟出來,丟不丟歸你,住不住歸我——第六意識,這是操之在我。所有的對治法門---拜佛、念佛、持咒、懺悔…什麼都好,但是你的根本,就是不能住在妄想,你住在妄想,你所有的修學法門,全都是有漏的!你今天住在妄想修學,就好像你的本質是沙,這個沙你不管用什麼調味料去調它,用多高的溫度去蒸它,它永遠就是沙,不是說你加了調味料它就變成米,不可能嘛!

當然我們每一個人學佛的所求目標不同,你說我希望來生變成一個大國王,那你不用修《楞嚴經》,人天福報不用修《楞嚴經》。但是你來生…只要有志於跳脫三界,比方說求生淨土,要達到臨終的正念、你要脫離五陰對你的系縛,你這個《楞嚴經》這一關,你一定要跳脫過去--不隨妄轉,否則你臨終正念做不到!

我再提醒一次:阿賴耶識不會放過你,無量劫來煩惱、業力這一部分,它不會放過你!但是你也不要怕它,因為它是虛妄的,達妄本空,你不隨它轉,它拿你沒辦法。


淨界法師:相逢就是緣,關鍵在憶念!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佛陀把這個感應道交的相互因緣,他講出一個譬喻說:比方說世間上有兩個人,某甲跟某乙,某甲的內心是經常的憶念某乙,一專為憶--某甲經常的憶念某乙的好處;但是某乙呢,卻已經把某甲給忘掉了。那麼感應道交當然不是單方面,某甲憶念某乙,但是某乙去憶念其它的事情。這兩個人未來因緣會發生什麼情況呢?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兩個人即便是相逢,相逢就是生長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地方,乃至於彼此能夠見面,也都是視若無睹、當面錯過,因為沒有緣,沒有緣就算你見面也沒有用!為什麼叫沒有緣呢?因為某乙沒有憶念某甲。

這是一種情況,再看第二種情況: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假設某甲跟某乙,二人相憶---就是偶爾的彼此互相憶念,某甲把事情忙完以後,偶爾憶念某乙,某乙也偶爾的憶念某甲,那麼這兩個人產生一個因緣,當然因緣就比較淺,比較淺未來的相逢,可能是一生、兩生,比較少生的相處、相遇。假設是二憶念深---就是經常的憶念,某甲經常的憶念某乙,某乙也經常的憶念某甲,這兩個因緣就深啦!那麼這種情況,在未來的生命當中,從生至生,這個生是一生,下面那個生是多生;因緣淺的話是一生、兩生,因緣深的話叫多生,他們兩個之間的因緣,就像身形跟影子一樣,就彼此不會分開而經常相逢。這個地方就說明瞭,人跟人之間的相逢,那是得有緣的啊!

你看:為什麼他會跟你做夫妻、他會跟你做子女,他會跟你做朋友,因為你們兩個過去生,都有彼此在憶念對方。有人問我說:誒,師父啊!你看我會不會出家?我說:你想到出家的時候,你想到什麼?我們也可以測試一下你未來出家的因緣,出家不是絕對的好,但它也是一個因緣。如果你想到出家的時候,你的憶念是--出家很枯燥、很無聊,那你今生不會出家,你來生也不會出家;如果你心中去憶念出家的時候,誒…不錯哦,出家很清淨、享清福。懺公師父說的:世間人享鴻福,出家享清福。鴻福是帶業,雖然有福報,但是很躁動。所以如果你憶念出家法的時候,你是一個美好憶念,你今生即便沒有出家,你來生一定有因緣出家。

其實:你世間的因緣,你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你心中的想像已經產生一定的力量。就像你做母親的,你最在乎子女什麼?你說,這個子女很會讀書,這個是最重要的嗎?未必吧!一個做母親的、做父親的最在乎的:你這個兒子心中有沒有我的存在,是嘛!你心中沒有我的存在,你結了婚,你心中只是憶念太太。誒!他心中沒有你的存在,你們的因緣就淡了。他再怎麼會讀書、怎麼有用,跟你就沒關係。所以,我們看人跟人之間的因緣,最重要就是你心中有沒有我,這個是合乎佛法的緣起論,因為他心中沒有憶念你,你跟他因緣就淡了,即便他名義上是你的兒子,有這個兒子等於沒有這個兒子。

所以我們講:相逢就是有緣,這個因緣的關鍵就是心中的憶念!有些人觀念不正確,他說:為什麼我們應該要往生到彌勒淨土?彌勒淨土在三界比較近,極樂世界十萬億佛土比較遠。其實你往生跟遠近沒有關係。你心中不憶念,就算它在你隔壁都沒有用,你相不相信?往不往生--是你心理的問題,跟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都沒有關係的。

我們這一念心竪窮三際,橫遍十方,哪有什麼距離?往不往生─跟距離沒有關係,是你自己心理準備好沒有?障礙是來自於你內心;你心中不憶念佛陀,佛陀在你前面都沒有用、住在你隔壁都沒有用,當面錯過!我們要知道─阿彌陀佛會不會去救拔某一個人…關鍵就是你心中有沒有佛的存在,你有沒有把阿彌陀佛當一回事,問題在這個地方。

學習「唯識觀」,人生得自在!


淨界法師:不是妄想害了你,是執著!

好,我們再往下看,再看第二段:

於諸識內,獨得意名;

向有漏中,作無明主。

不間不斷,無想定治而不消;

常審常恆,四空定避而還起。

雖有覆而無記,不外執而內緣。

常起現行,能蔽真而障道。

唯稱不共,但成染而潤生。

那麼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在八識當中呢,它得到一個恆審思量的功能,這個名稱。所以在凡夫的果報當中,它是一個主宰者。當我們的執著產生以後,第七意識會成功的主導你的第六意識去做這做那,而第六意識絕對不敢抗拒第七意識。一個人的盲點在事業的時候,不管你多累,第七意識下命令你第六意識去做,你第六意識乖乖的得服從,因為它是無明主,在無明煩惱當中呢,它是所有的主導者。其實第六意識真的受第七意識的影響,所以你看人生啊,各忙各的,你執著什麼你就忙什麼。喜歡追求名利的,就一輩子為這個事忙;追求感情的就一輩子為感情忙。所以第六意識其實是不能抗拒第七意識的,因為它是在有漏果報當中,它是一切無明的主宰者。只要你是顛倒狀態,第七意識就可以主導你。

那麼它沒有間斷,無想定治而不消。那麼外道呢,他也知道他的心中有問題有盲點,但是他試圖用禪定來對治它,就無想,其實問題不在於想象,這第六意識是沒有錯。這個外道是錯殺無辜啊,外道一直認為說因為你打妄想,所以你流轉生死,那怎麼辦呢?就無想唄!所以妄想就把它放空,所以到最後他的想象力沒有了。但是最後呢他無想定消失以後啊,煩惱又開始活動了。

所以問題不在妄想啊,妄想它沒有那麼大的力量,來主導你的生死輪回呀,它管的是你的善惡這一塊而已,它哪管得到這個染淨這一塊呢?所以你不要再去誤會第六意識了。不是妄想害你輪回,不是啊!有些人念佛,你看專對治妄想是不對的,你要去對治帶有執著的妄想,這個是病根!

所以外道他不知道病根在哪裡,他以為第六意識的妄想是輪回的根本,所以就無想。那麼四空定也差不多這個意思了,他思惟廣大的虛空,讓妄想輕薄,他雖然第六意識沒有完全斷,但是他把妄想降到最低,四空定。但是到最後四空定消失的時候,如石壓草,石頭搬開以後,春風吹又生,避而還起。

雖有覆而無記,不外執而內緣。那麼第七意識它本身是無記的。諸位,第七意識它也沒有善也沒有惡,它只是管染淨這一塊。但是它這個無記,我們剛剛講過,第八識也是無記,對不對?但第八識是無覆無記,它不障礙真如,第八識也沒有錯啊,它成功的收集你的因地的業力,然後時間到了把果報變現出來,它也沒有錯呀,那是第七意識莫名其妙在裡面執著有一個我。

所以第八識,在八識裡面給它一個清白,叫無覆無記,它不障礙真如,不障礙聖道。那麼第七意識的無記是有覆無記,它是障礙真如的無記,它是染污心的,染污的無記。它不外執而內緣,它對你的眼前的事情,都沒有興趣,它只是執著有一個自我,它只想要去主宰你的人生,簡單講,常起現行,能蔽真而障道,所以它為什麼叫有覆呢?它就是遮蔽真如,障礙出離,所以它是不共。這個不共就是它是第六意識的根,第六意識唯獨以它為根叫不共。那麼但成染而潤生,它把第六意識染污了,讓第六意識所造的業力呢,都去滋潤讓這個生死的業啊,能夠得果報,它有潤生的功能。


淨界法師:依止不生滅心,不要跟著感覺而走

佛陀在前面的經文當中,說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同時存在二種的情況:第一種是五蘊所成就五濁的相狀,這個是一種表層的心識;第二是它內在的體性,也同時存在一個不生不滅的本性,這二個是同時存在的。

那麼我們面對一個生滅的五濁相,跟不生滅的本性,應該怎麼辦呢?

佛陀說:要依不生滅圓湛性成。

就是你剛開始在修學的那一念心,你的依止點是依止不生滅心,剛開始就是先找到你生命的依止處,接下來再以湛旋其虛妄滅生,復還元體,然後再用不生滅的本性起觀,用空假中三觀來旋轉這虛妄性,來慢慢的恢複本來面目。

這段經文就講到我們內心當中,整個《首楞嚴王三昧》的二大宗旨,一個依、一個旋。首先我們要找到內心的安住,我們講云何應住,就是你要把身心世界當中,找到那個生滅性,把它安住下來。古人在開悟以後他說:哎呀!我終於找到我的歇腳處。像那趙州禪師八十歲,趙州八十猶行腳為什麼呢?只為心頭未悄然。趙州禪師去行腳的時候,有一個禪師就訶責他說:老老大大云何尚無住處。你年紀這麼大了,你還沒找到一個地方安住下來,還在那地方跑。

他的住處,不是說外面我住一個小茅棚,那不是住處,是你內心當中怎麼還找不到家呢?老老大大云何尚無住處。

《楞嚴經》就是說,在整個生滅的流轉當中,你找到一個安全的家,然後你住下來,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住下來不是大事已辦了,你還有很多很多這些虛妄的力量要去消滅它,所以要旋,就是云何降伏其心,用空假中三觀來旋轉這虛妄的力量。所以你要掌握一個依、掌握一個旋這二個字你就知道怎麼修行了,你就有資格閉關了。

古人說:在閉關當中,觀行提起來的時候,古德講四句偈誦說: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閉關的人他內心當中,他不管是經行、拜佛、吃飯、睡覺,他的心是迴光返照的,照了他的清淨本性,先安住下來。安住不是沒有事,心心息幻塵,用空假中三觀對治自己過去的習氣。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世間上沒有所謂的對錯、沒有好壞,真實功夫提起的人他沒有是非。

迴光返照是這樣子,我們迴光返照才能夠看到生命的全貌,問題在這裡。

有一個大學教授他教美術的,新生進來進到美術系以後,這老教授第一堂課:

他說:我們今天學畫畫,首先要知道一個觀念。他拿了一張很大的白紙,老教授在上面點了一個點,問所有學生:你們看到什麼?所有學生都說:我們看到一個黑點。

教授說:這一張紙有百分之九十九是空白的,你們只看到黑的那一點,你們這樣子不可能做一個好的美術藝術學者。

這意思是說:我們往往失去生命絕大部分的心性,而只是追求生命當中某一個點。這是個問題,你追求這個黑點,結果你不能掌握大局。

我相信很多人有閉關經驗,我們平常在日常生活也不覺得五蘊身心的可怕,但是你一開始攝心的時候,五蘊開始反彈,一定開始反彈。後面那五十陰魔,色蘊有十種陰魔,受蘊有十種陰魔,乃至於受想行識,各有十種陰魔,構成五十陰魔。

我要告訴大家一個事情,你開始對治它的時候,它就開始抗拒你。所以你看,你越對治,煩惱越重。你平常拜一百拜的時候,你不覺得,你要是一天開始拜一千拜的時候,你一到拜佛時間的時候,你就非常的討厭,有時候會不想拜佛,有時候不想念佛,甚至於想說乾脆出去就好!

那表示你真正開始用功了。問題是你怎麼辦呢?

只有一句話:不要跟著你的感覺走,你該做什麼還做什麼,就是不管它。

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想法開始用功的時候,它會變得更強烈,如果你說修行好像都沒有什麼特別感覺,那表示你都沒有在修行,你就是過去的老樣子,你以前是怎麼樣,你現在還是怎麼樣,只是你這一段時間多了一點善業的力量,積集一點善業,你根本對五蘊的五濁力量沒有對治。一個人要對治,他一定先有煩惱的反彈。

所以你看打佛七的人,越打煩惱越重,這個都是有在用功,因為他把煩惱逼出來。問題是你逼出來以後,你怎麼辦?

第一個、你要怎麼安住你的心,煩惱一直在干擾你,它告訴你很多事情,它給你很多訊息,你要怎麼辦?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所以這一句話很好: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徧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第一個、依止不生滅心,不要跟著你的感覺走,不能拜要他拜,然後你觀想這個是虛妄的,開始對治它、破壞它。這就是我們整個《楞嚴經》第一個依、第二個旋,這二個字你把它參透了,你大概就有資格開始修行了。


淨界法師:想調伏妄想,就必須先瞭解它!

想調伏我們現在的業力,就必須先瞭解它!

那麼我們現在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想調伏我們現在的業力,調伏我們的妄想,必須先瞭解它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看這個講表,我們現在的生命有一個很大的根本,叫阿賴耶識,就是第八識。第八識它有兩種功能,一個叫做異熟,一個叫含藏。

第一個當你出生的時候,它主要的功能是異熟,它開始釋放一種果報,或者說變現一個果報。所以當第八識是從上而下的時候,它是在變現果報。它變現果報有兩塊,第一個向內形成一種思想,第二個向外形成一種業力。不管你今生福報多大,你只要在三界投胎,你的生命一定有兩種力量來牽動你:第一個內有顛倒妄想,外有生死業力。那麼這個生死業力,它所變現是哪一塊呢?就是最下面的根身,根塵,六根。

你一定會有一個正報的根身,可能是一個男眾的根身,也可能是一個女眾的根身,可能是一個健康的根身,也可能是一個多病的根身,這些都是你的業力變現的。那麼這個根身,它一定有一個依止的環境——六塵,有一個依報的環境。你有一個房子住,你有你受用的這個色聲香味觸法,這依報的環境。

所以這個正報的根身,依報的環境呢,這個都沒有對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都是你的業力變現出來的。那麼當然這個根身,我們年輕的時候,可能小時候,多分來說還是受業力的主導,因為你思想沒有成熟。但慢慢長大了以後,你的思想開始活動了。所以當你在承受因地的時候,它這個表是由下往上,我再講一次,阿賴耶識在變現果報的時候,是由上往下變現,但是當我們思想開始活動的時候,開始在造業了,因為你不可能只是受用果報,你受用果報,這個果報體會去刺激你的思想,開始產生思想活動,也就是你開始造業了。

那麼我們第一個業的第一個活動,就是感受,業力對你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感受。當外在的業力要進入你的生命的內心世界的時候,它很重要的橋梁就是用感受來刺激你,就是快樂的感受和痛苦的感受。那麼我們第六意識的思想,是經不起感受刺激的,一般人沒有經過佛法的止觀的訓練,他被感受刺激,他一定有所反應。第六意識開始思考,我為什麼會痛苦,我為什麼會快樂,它一定會去找一個人來負責,一定要找答案。當然沒有經過佛法因緣觀的人,他的思想全部是錯誤的,所以我們就在盲目當中去找答案。

為什麼我會這樣貧窮呢?有些人有錢但是他多病,為什麼我會病痛呢?為什麼我的身相如此醜陋呢等等,那麼我們會把所有的痛苦,開始做一種錯誤的解讀,產生錯誤的妄想。這個妄想是怎麼來的呢?感受刺激你的。那麼這個妄想打久了以後,習久成性就變成一種執著,一種習慣性的等流性的思考,就變成一種思量,一種執取。

諸位,當第六意識的妄想,已經形成你的性格,當第六意識的妄想,已經形成一種執著的時候,你的生死業力就形成。所以當業力刺激你的時候,如果你只是打打妄想就算了,那還沒事。但是當你妄想以後,形成一種性格,形成一種執取,形成一種第七意識的一種我法二執的顛倒,這個時候就開始回存到第八識,形成另外一種業力了。


淨界法師:你不教育第六意識(思想),它就會闖禍!

其實第六意識的調伏跟引導,每一個宗派不一樣。如果是聖道門,當然它往空性引導,往菩提心引導,往出離心引導,但是淨土宗的引導它當然引導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了,它不斷的教育第六意識,告訴它第六意識娑婆世界是痛苦的,娑婆世界雖然會給你快樂,但是你一定會付出代價。

你要不斷的訓練,告訴第六意識有這麼回事,然後告訴你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所以從這個淨土宗的引導,它主要是兩塊,讓你放棄娑婆世界,讓你欣求極樂世界。

當然淨土宗的願力,往生的願力,如果跟成佛的願力結合在一起,那是最好了,為了成佛而往生,這是最好的往生的概念,這種品位最高,對你以後到了極樂世界也最有利,你的因地的種子是最圓滿的。

所以我們這次在唯識學,講到修觀的時候,我們是把往生的願力、往生的思考,跟成佛的思考做一個結合。

總之,第六意識如果你不教育它,它會闖禍,第六意識,你好好教育它,它會創造無量的功德,看你,而且你的希望也就全部寄託在第六意識了。

第八識它不歸你管的,它是業力這一塊;第七意識它就是給你做障礙的,它根本就不可能去歸你管的;前五識的感受,完全是第八識業力釋放出來的,它也不歸你管。所以我們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第六意識。

你現在有兩種選擇,你一是放縱第六意識,跟著感覺走,你想幹啥就幹啥,完全感覺,你想做什麼,你現在的感覺想幹什麼就順它,那第六意識就壞了。

那麼第二種你就是必須教育它了,你先設定一個目標,讓第六意識跟著你的目標走,就是你聽我的,我的目標是什麼,我必須達到這個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目標,那你必須要不斷的訓練它。

當然它會犯錯,但是你必須跟它溝通,你要很有耐性,每一次犯錯都要告訴它,你這樣子做會有什麼後果。

第六意識是可以訓練的,慢慢慢慢它就聽招呼了。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學習道理就是這樣,你要有正見、正思惟,佛陀說了很多的法,其實就是讓你用來教育第六意識的,就這個目的而已了。

所以你必須要用觀照力,去調伏引導第六意識,讓它照你的目標走,照你的節奏走。當然你先要有一個目標,要不然第六意識今天這、明天那的,你要有一個目標,你要有個長遠目標,然後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一些短期的調伏引導,慢慢照目標走。

當然它不可能一次到位,但是你必須很有耐性,法力不可思議,佛陀開的法藥不可思議。


淨界法師:第六識的想像力,對福報影響很大。

我們過去的想像力、分別功能就是從這個地方而來。大概一個人的未來,就看你平常遇境逢緣,經常用什麼想像,大概就知道你來生將往哪裡而去了。

這個想像在唯識學上說,它對我們生命未來的影響,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影響你是不是安樂。第二個,影響你是不是解脫。

我們從安樂來看:比方說,我們現在想像一個杯子,裡面裝了半杯的柳橙汁。那麼你面對這樣一個所緣境的相狀的時候,一個杯子有半杯的柳橙汁,你產生什麼樣的分別?有些人說:「哎呦!不錯哦,還有半杯哦。」這個人今生跟來生,他快樂的時間多,因為他經常想像他擁有多少。

那麼有些人說:「哎呀!糟糕了,這個柳橙汁剩下半杯而已。」他看到那個空掉的那半杯,他看到了他失掉的這一部分,這個人不管你福報多大,你未來的生命,痛苦的時間肯定多。

你經常思惟,你的想像力是著重在你得到的這一部分,你擁有多少,你的快樂的時間會長一點。你經常去思惟你失掉的部分,那你未來的生命,不管你福報多大都沒用,痛苦的時間肯定多,因為你的感受業力顯現出來以後,要經過你想像的轉換。

我們第六意識的想像力,對福報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年紀越大的人越明顯。你看,差不多四十歲是一個轉折點,我們四十歲之前,從唯識的角度,那個「受」--六根特別敏感,對不對?

年輕人他那個舌頭、他那個身體的感受,舌頭的感受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特別強,他對外境的苦樂感受特別厲害。

但是到了年紀大了以後,他的六根暗鈍,你看年紀大的人,他吃什麼都沒什麼感受了,他六根暗鈍了嘛。但是你講一句話刺激到他,那不得了、非常嚴重。

在「唯識學」上說:年輕人重視的是「身」受,老人家重視的是「心」受─內心的感受,因為他六根暗鈍了,所以諸位,你跟老人家講話要小心一點啊!他是靠著想像力在過活的,因為他跟外境幾乎沒什麼接觸,因為他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用了五六十年,大概該破了破、該壞了壞,他吃什麼都沒感覺了。那麼他的生命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完全靠想像!

一個老人家,你講錯一句話,他這一句話放在心裡面好長、好長一段時間。他是活在自己的想像,心受。

這個受、這個想像我們可以這樣講:外在的環境我們沒有選擇權,我們今生會遇到什麼人、遇到什麼事、你會跟誰在一起,這一部分,你如果一定不滿意,你要怪前生的你,你改變不了的。

所以外在環境的這一部分,你沒有選擇權,你來到人生,你對今生外在環境,只有兩個字「認命」,就只有這樣子。


淨界法師:不合理的執著,就是盲點!

凡夫的造業,從淺到深有兩種差別:一個是善惡的差別,一個是染淨的差別。一般人沒有經過佛法的教育,他也會因為惻隱之心、慈悲心去做慈善的事業,比方說佈施、持戒、忍辱等等,他會造一個善業。但這個善業有沒有辦法超越生死?一般人很難。因為第六意識是管善惡這一塊,它管不了染淨這一塊。

所以,一般人沒有經過佛法的訓練,不調伏第七意識,總是在第六意識下功夫,大概就只是一個好人,今生做一點慈善的善業,來生創造一個安樂的果報,如此而已。我們要把這種善業提升到清淨的無漏業,那就要面對自我意識的問題了。這是一個嚴肅的生死問題,就是你能否對你的執著產生一定的調伏。

我們的執著,一般來說,這個自我意識的主宰性表現在三塊:

第一個,執著「人」。有些人他專門執著人,對六親的感情特別重。你看,兒子對他不孝順,但是兒子跟他要錢,他一定會給,沒辦法,這個非理性的。你看佛菩薩也「執著」,你要說他執著也對,他執著度化眾生,但是他是理性的,因為他這個是合理的。合理的執著我們叫願力,不合理的執著就是盲點。就是說,他不合道理,但是他不會得到教訓,下一次還會做同樣的事情。

第二個,他執著「事」,執著他的事業。

第三個,執著他的「錢財」。任何一個稍微有一點小小判斷力的人都知道,賺再多的錢都帶不走,但是一個人執著錢時,他會為了賺錢去犧牲生命,這是非常不合理的。你沒有生命,你有錢有什麼用呢?但是他還會去賺錢,這就是盲點。這是沒辦法溝通了,只有修空觀。

面對盲點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把生命歸零,因為你在枝末上根本沒辦法對治了。那你先把心帶回家,回光返照,看看你從什麼地方來,看看你生命的原點。一個人只有回光返照去對治執著,其他通通沒有辦法,只有第六意識成功地把第七意識帶回家,第七意識的自我執著才可以破壞掉。

世間人修習佈施,他成就廣大的財位,基本上會產生放逸。我們看世間人,有些人福報很大。你看他真的是福報很大,受用的資具特別的尊貴,但是他沒有時間修學佛法,他為他的福報所障礙,產生放逸。

有些人,你看他福報也很大,但是他不把福報當一回事,他能夠把這個福報當作如夢如幻,他繼續修習他的戒定慧,繼續往佛道前進,他不會被這個路旁的小花障礙住。為什麼呢?因為他有目標,他有菩提心跟空正見,他有這種大乘的善根。

所以,你的福報,如果背後沒有菩提心跟空、正見,這個福報對你不是好事情。諸位要知道,所有的地獄果報,都是福報大的人創造出來的。所以印光大師也說,沒有菩提心跟空、正見,福報愈大,生死業力愈大,造罪愈大。但是,當你有福報,你背後有菩提心跟空、正見的時候,那就不同了,那這個福報是一種資糧,你前進到無上菩提的一種動力。

「內觀真如,外修法門」,這個內觀真如,怎麼樣能夠內觀呢?第一件事情,安住清淨心。就是空觀,觀照一念心性當體即空。諸位!我們在修行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當體即空。這個空觀的修學只有四個字的秘訣,叫做「離相清淨」。這句話你要記住!你臨命終能夠記住這句話你就有救了。

我說明一下什麼叫「離相」、什麼叫「清淨」。我們的內心要離開什麼相呢?就是我們過去的人生的經驗、各式各樣的人事的因緣所留下的影像。這個影像不包括你在佛法所學的道理,這個道理可以不用離開。就是說,「離相」,離什麼相呢?人世間這種生死業緣的相狀,這些都要離。


釋慧律 法師:你看!修行是一個念頭而已。

這個唯識就是一個開啓《大藏經》的一個最重要的一個鑰匙,key,關鍵。我之所以要弘揚這個唯識學,因為這個太重要了,不管你將來當法師也好,或者是說你將來要自修也好,你不懂得這個心上的東西,那就完了,你怎麼下手也不知道,這個唯識學有多重要,它影響你每一分、每一秒。你不相信,我隨便舉兩個例子,隨便舉兩個例子:

過去有一個修行者(夜間)在山間打坐,打坐的時候口很渴,那麼隨手拈來一點這個水喝得很高興、很清,那麼第二天早上發現:噢!這個水是從這個墳墓流出來的。噢!開始嘔吐了。他本來還不知道那是死屍的水。唉!你看!當一個人不執著、不分別的時候他就清淨了,當他知道,他噁心,所以說這個完全是心的作用。

一個人常常自己覺得很痛苦,他常常講給別人聽,那你放心,這個人的煩惱斷不了的,他內心裡面一直告訴人家他有多煩惱,他告訴人家他內心裡面意識就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執著,你告訴人家我有多委屈,這個加深又一層意識的力量,又加深一層意識的力量。

大修行人不會這樣,他對我……大修行人會反過來:他對我這樣已經很有良心了,很了不起了,很了不起了!所以他內心裡面就沒有痛苦,他不感覺人家對不起他,他常常感覺我對不起別人,這個完全是心的作用,一念之間而已,這種超越的心態,如果你沒有具足,那你活得(是)多痛苦的東西,很痛苦,你不知道怎麼樣來安排你的生命,也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沒有辦法用功嘛!對不對?所以這個心也是很重要的,也是我們一切,唯識嘛!

唯識簡單講就是除了這個心的作用,沒有真正的境界叫做唯識,唯就是除,除掉一切境界,納歸到最後就是心靈的作用,識就是我們的心,離,簡單講就是離心沒有境界,簡單講所有的境界都是幻化出來的意識,比如說當你晚上睡覺的時候,你會夢見山河大地,其實那個是意識裡面動,動,動就有夢,這個夢境就一直出來;

所以我們晚上做夢,我們不知道那晚上是在做夢,所以在這個夢境裡面我們一直覺得那個是實在的東西,我們現在也是,我們現在就是在做夢,我們以為這個是實體,那是因為透過無量億劫來我們的我執、我們的法執,我們的貪、我們嗔、我們的痴,是因為這種業障障住了,所以我們看這個世間是真實性的東西,聖人看這個東西叫做體虛如幻,沒有實在的本體,就像幻化,表面幻化一樣的,體虛如幻。

咦!你看!修行是一個念頭而已,他一點點的idea而已,你會運用這麼一個念頭你就解脫,你就活得很快樂,但是研究唯識並不是說像你吃紅茶一樣那麼簡單,也不是說隨隨便便你吃這個什麼粥那麼容易的,這一方面你要不是下很大的功夫,還不是很容易瞭解,所以,我就是很害怕,這個實在很不容易講,這個東西是很不容易講的,講簡介就很不容易了,但是還是要講,你不講你還是不清楚。


淨界法師:如何把今生白打的妄想,轉成如理的思維?

諸位,不管你福報大,不管你業障重,我們沒有一個人會在今生當中得到任何的東西,所有因緣的假象,只是讓你快樂跟痛苦的過程而已,你今生走過以後從結果來看,沒有一個人是有所得,所以你的妄想是白打了。也就是說其實從《楞嚴經》的角度,他從大海裡面創造一個水泡出來,而這個水泡破了以後,又創造一個水泡,而前後兩個水泡是完全獨立的個體,其實我們今生跟前生都是完全獨立的,你只是繼承前身的業力,你沒有繼承前生的生命,這個很重要。

●所以,既然今生是無所得,那你乾嘛去主宰呢?你主宰的結果也是無所得,人生沒有結果,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當你知道人生你不可能得到任何東西的時候,你就安住當下,你這個人心就靜下來了,你也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你主宰。那麼無所得的概念以後,你這個時候因緣就驀地放下,這一切法了不可得,當然你了不可得時候,你在這個了不可得的地方住下去,那就偏空了,你起不了妙用。

●這個無所得而放下,這個了不可得而驀地放下,這個地方很重要!諸位,站在凡夫的角度,我們以前犯一個錯誤,當我們心中有罣礙的時候,有一個因緣不對頭的時候,我們犯一個毛病,我們想要去處理它,結果因緣越處理越複雜,其實因緣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而不是處理它,你讀完《楞嚴經》你會有個結論,其實人生的因緣,只能夠放下,不能處理,我們以前總是想要處理因緣,結果因緣越處理越複雜,因緣不是可以處理的,除非你是聖人。

●我再講一次,因緣最好的處理就是放下,就是不處理最好。所以他從放下當中,他所有的因緣業力沈澱下來,這個時候他可以重新開始出發,為其無性緣生,他這個人從假入空以後,觀照人生無所得的時候,諸位你知道,什麼人有資格打妄想,你知道嗎?他進入空性以後再出來,這個人有資格打妄想,我們沒有資格打妄想,因為我們打妄想會當真,他曾經回家以後再出來,他所打的妄想通通是對的,因為他不當真了,他這個時候打妄想叫做借假修真,我們叫借相修心,對不對?你看我們現在凡夫打妄想叫住相修心,住在妄想裡面去活動,我們是被妄想牽著走。

●就是說,我們一個人沒有經過無所得空性的三昧洗滌,你沒有進入空性之前,你為什麼沒有資格打妄想呢?因為你打妄想,你那個心中的影像會牽動你,它會誤導你,你叫作心隨妄轉。但是,這個人修過《楞嚴經》以後,他知道無所得以後,他來打妄想,他這個是利用這心中的影相,念佛念法念僧,他利用這個影相來創造了生死的功德,他這個時候打妄想,跟我們打妄想就不一樣了,他這個時候叫借相修心了,當然他不可能念名念利了,他能夠憶佛念佛而創造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如果這個時候他不打妄想就偏空了。但是這個時候,我們其實都想清楚了,但是我們這個時候,我們在唯識的名詞不叫打妄想,叫如理思維。

●所以,我們心中的影像,它有兩個階段,你要先放下它,你要曾經放下它,你才可以重新再去憶念它,所以它是兩個階段,從假入空,再從空出假。所以,安住一念心性有兩個階段:第一個先從假入空,先把妄想放下,放下無所得,你打這妄想白打,最後結果就是沒有。那麼,無所得的概念以後,你進入空性以後,這個時候你雖然沒有,但是得開創未來,你要借假修真,你要佈施你,要有一個佈施的相狀出來,你持戒要有持戒的相狀,你要成就持戒的功德,你要有身口意的相狀,要借相,所以他這個時候要借相修心,來創造種種的菠蘿蜜,來憶佛念佛,來開創未來,他這個空性,從假入空,走出過去,開創未來,這兩個都叫作安住一念心性。


淨界法師:要把《唯識三十頌》背下來

《唯識三十頌》我希望大家有空把它背誦一下,為什麼要背誦?

佛法當然強調聞慧,但是也強調思慧——如理思惟。你把偈頌背下來,靜坐的時候你就能夠隨文入觀,就是能夠在寂靜的心中慢慢的去品嘗這些法語,「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唯捨受」。

就是說佛法的道理對我們來說是很生疏,五欲的境界對我們是很熟練。我們在生命當中,接觸佛法的因緣少,在五欲造作的時間多,我們過去生大部分都沒有學佛,有學佛的時間很短,所以五欲是熟境界。那麼你接觸這種生疏的境界,如果你不是不斷的去加強、去串習,到臨命終的時候就會有問題——強者先牽,你那個強大的心念就會先帶動你的果報。

你說我希望我佛法的善念要強,什麼叫強?說你為什麼這方面的煩惱會特別強,就是你不斷的造作、不斷的熏習。那麼佛法道理也是這樣,這個人為什麼善根強?他就是不願意起煩惱,一次一次的去思惟消化、去熏習佛法的道理,所以他心跟境接觸的時候,他那個正念就能夠現前,他也是栽培出來的。

所有的善根跟所有的煩惱都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就是說你要不去創造這個東西就不存在!

道理就是這個意思。我不想思惟佛法,那你就不能生起善根,你瞭解就很淺。就像牛吃草,牛吃完草它要反芻,把吃過的吐出來,慢慢咀嚼把草的營養轉成身體的滋養。

佛法的道理也是這樣,你只是聽過去,知道有,知道有這件事情而已。這個法在你心中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力量,那麼你剩下的時間幹什麼?就打妄想了。為什麼生死的力量會那麼強?其實是你不斷的打妄想,在這個地方不斷的活動,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你應該強迫自己都在佛法的所緣境裡面不斷的去聞思,這個時候你心中的光明就慢慢慢慢的增長廣大,臨命終的時候你色身有病痛,你的內心是不會病痛的,內心是不會老病死,不老不病不死,它不會辜負你的。

這個色身你要養得再好,臨終的時候照樣死掉,照樣壞掉,它會讓你失望的。但是你在心裡面栽培一種善根光明,一種調伏力、正念力,你做這件事情的功德不會白費,不會白費的,它會引導你趨向於安樂的果報,引導你去趨向淨土。

那麼你說在身體上招呼啊… 幹什麼的,做人事的安排,做因緣的這些,你臨終的時候都用不上。

所以我們《唯識三十頌》你要不斷的去背,背誦的時候,你就不斷的從背誦當中慢慢的一個字一個字去品嘗,你就有所心得了。而你心中的這個心得,這個智慧對你的生命就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你以前覺得這件事情該做的,現在覺得這件事不能做了,你覺得這件事情不能做的,現在覺得這件事應該做了,你的生命就有變化了。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這個時候你的生命就往另外一個方向在活動,脫胎換骨,否則我們一直沒辦法去解脫我們過去的等流習氣,你前生是什麼想法,你今生還是這個想法,你來生還是這個想法。

就是你的痛苦在你的生命當中不斷的出現,歷史不斷的重演,你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你讀過《唯識三十頌》你就知道你的問題出在哪裡,當然我們不可能馬上改變,但是起碼你知道一個方向,你這個人就有希望,你現在不夠好,但是你已經往好的地方進步了,這個是非常重要。

最怕就是說你還不知道你是怎麼回事,你到現在還不知道你怎麼回事?那就沒辦法,你自己都不知道怎麼回事,誰也救不了你。一個人有一點煩惱,有一點遮障還沒關係,一個人最怕你自己糊塗、顛倒那就沒辦法了,佛陀都沒辦法。

你頭腦清楚,你就算有遮障,你肯努力遮障可以跨過去,可以懺悔消滅。但是你這個人如果起顛倒,那就沒辦法了,誰都沒辦法。那麼當然您為什麼能夠不顛倒清楚分明呢?就是要不斷的去聽聞佛法、如理思惟,去加強你心中的光明,只有這一條路沒有其他的方法。 所以為什麼古人講:

修行只有一句話,善知識莫向外求。

就是這句話。


《唯識三十頌》
作者:世親菩薩 唐
譯者:玄奘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01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02 謂異熟思量 及了別境識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
03 不可知執受 處了常與觸 作意受想思 相應唯捨受
04 是無覆無記 觸等亦如是 恆轉如瀑流 阿羅漢位捨
05 次第二能變 是識名末那 依彼轉緣彼 思量為性相
06 四煩惱常俱 謂我癡我見 並我慢我愛 及餘觸等俱
07 有覆無記攝 隨所生所繫 阿羅漢滅定 出世道無有
08 次第三能變 差別有六種 了境為性相 善不善俱非
09 此心所遍行 別境善煩惱 隨煩惱不定 皆三受相應
10 初遍行觸等 次別境謂欲 勝解念定慧 所緣事不同
11 善謂信慚愧 無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捨及不害
12 煩惱謂貪瞋 癡慢疑惡見 隨煩惱謂忿 恨覆惱嫉慳
13 誑諂與害憍 無慚及無愧 掉舉與昏沈 不信並懈怠
14 放逸及失念 散亂不正知 不定謂悔眠 尋伺二各二
15 依止根本識 五識隨緣現 或俱或不俱 如波濤依水
16 意識常現起 除生無想天 及無心二定 睡眠與悶絕
17 是諸識轉變 分別所分別 由此彼皆無 故一切唯識
18 由一切種識 如是如是變 以展轉力故 彼彼分別生
19 由諸業習氣 二取習氣俱 前異熟既盡 復生餘異熟
20 由彼彼遍計 遍計種種物 此遍計所執 自性無所有
21 依他起自性 分別緣所生 圓成實於彼 常遠離前性
22 故此與依他 非異非不異 如無常等性 非不見此彼
23 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無性 故佛密意說 一切法無性
24 初即相無性 次無自然性 後由遠離前 所執我法性
25 此諸法勝義 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 即唯識實性
26 乃至未起識 求住唯識性 於二取隨眠 猶未能伏滅
27 現前立少物 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
28 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29 無得不思議 是出世間智 捨二粗重故 便證得轉依
30 此即無漏界 不思議善常 安樂解脫身 大牟尼名法


《唯識三十頌》略譯略釋 伍棟英

《唯識三十頌》是世親菩薩晚年的著作,以三十首偈頌概述唯識學說,是唯識宗的重要論典。漢譯者為玄奘法師*。以下嘗試以散文形式把《唯識三十頌》轉譯成白話文,間或加入少許詮釋。

一、現象

標宗

01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02 謂異熟思量 及了別境識 ---------- ---------

【白話】在假立名稱指謂各種生命個體和萬事萬物當中,就隱含了有 種種生命個體和萬事萬物的形相生起,那些形相都是由心識變現出來 的。這能變現的心識只有三類,就是異熟識、思量識及了別境識。

初能變──阿賴耶識

02 ---------- ---------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
03 不可知執受 處了常與觸 作意受想思 相應唯捨受
04 是無覆無記 觸等亦如是 恒轉如暴流 阿羅漢位捨

【白話】初能變識叫阿賴耶識,又名異熟識,亦名一切種子識。阿賴 耶識對一切種子和根身的執受,以及其所變現的器世界,還有其了別 作用,對眾生來說都是微妙不可知的。阿賴耶識恒常與觸、作意、受 、想、思這五個遍行心所相應;在受方面,它只有不苦不樂的捨受。 阿賴耶識屬非善非惡的無記性,且不會障礙無漏智生起,故屬無覆無 記;觸、作意、受、想、思這五個遍行心所也是如此。阿賴耶識恒常 相續轉變有如暴流,直到證得阿羅漢的果位,才不再稱為阿賴耶識。

第二能變──末那識

05 次第二能變 是識名末那 依彼轉緣彼 思量為性相
06 四煩惱常俱 謂我癡我見 并我慢我愛 及餘觸等俱
07 有覆無記攝 隨所生所繫 阿羅漢滅定 出世道無有

【白話】第二能變識名末那識。它依阿賴耶識而生起,又以阿賴耶識 的見分為所緣對象,執此為我。末那識以恒審思量為其體性和行相。 它常與四種根本煩惱一起,即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它又與掉舉 、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八大隨煩惱和觸、 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及慧心所相應。末那識屬非善非惡的無 記性,但因它障礙無漏智生起,故屬有覆無記。它隨同阿賴耶識到所 生之處而又被該處的煩惱所束縛。直到證得阿羅漢果位、進入滅盡定 或無漏智出現時,末那識才能永斷或暫斷。

第三能變──前六識

08 次第三能變 差別有六種 了境為性相 善不善俱非
09 此心所遍行 別境善煩惱 隨煩惱不定 皆三受相應
10 初遍行觸等 次別境謂欲 勝解念定慧 所緣事不同
11 善謂信慚愧 無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捨及不害
12 煩惱謂貪瞋 癡慢疑惡見 隨煩惱謂忿 恨覆惱嫉慳
13 誑諂與害憍 無慚及無愧 掉舉與惛沈 不信并懈怠
14 放逸及失念 散亂不正知 不定謂悔眠 尋伺二各二
15 依止根本識 五識隨緣現 或俱或不俱 如濤波依水
16 意識常現起 除生無想天 及無心二定 睡眠與悶絕

【白話】第三能變識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種 不同的識。它們都以了別為其體性和行相,而且都有善性、惡性或無 記性。這六識所附帶的心所有遍行心所、別境心所、善心所、根本煩 惱心所、隨煩惱心所和不定心所。它們全都與苦受、樂受或不苦不樂 的捨受相應。首先是遍行心所,包括觸、作意、受、想、思;其次是 別境心所,就是欲、勝解、念、定、慧,它們針對不同的境況而生起 ;而善心所就是信、慚、愧,以及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還有精 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根本煩惱心所就是貪、瞋、癡、慢 、疑、惡見;隨煩惱心所就是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 、憍〔小隨煩惱〕,以及無慚、無愧〔中隨煩惱〕,還有掉舉、惛沉 、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大隨煩惱〕;而不定心 所就是悔和眠、尋和伺,兩種相對的心所都既通染也通淨。這六識以 根本識為依託。前五識隨順各種條件而生起,它們或一同生起,或獨 自生起,這好比海水中的波浪,有時一齊湧現,有時個別湧現。第六 意識則時常生起,除了生於無想天,以及進入無心的無想定和滅盡定 中,又或處於極深的睡眠和昏迷之中。

綜論唯識

17 是諸識轉變 分別所分別 由此彼皆無 故一切唯識

【白話】這三種能變的心識〔及其心所〕生起,變現出能分別的見分 和所分別的相分,也就是呈現出各種生命個體和萬事萬物的形相。由 於這個道理,各種生命個體和萬事萬物的形相都不是實有的,所以一 切東西都不能離開心識。

18 由一切種識 如是如是變 以展轉力故 彼彼分別生

【白話】由一切種子識開始,先由種子變現出事物的本質或自身,再 反映入其他識的相分中,其他識的見分看到相分,或者由其他識的見 分幻變出相分,而相分背後並沒有事物的本質或自身,不管哪種情況 ,見分都執取相分為有自性的實相,就是如此如此的變現,當中又有 種種互相資助而產生的展轉力,包括同一生命個體內的識與識、識與 心所、心所與心所之間的互相資助,或者不同生命個體之間的互相資 助,各種各樣的分別就因此而生起。

生死相續

19 由諸業習氣 二取習氣俱 前異熟既盡 復生餘異熟

【白話】在種種或善或惡的業習氣伴隨著能取和所取這兩種名言習氣 的推動下,前一期生命的異熟果受用當盡時,又會生起另一期生命的 異熟果。

二、現象與本體

三自性

20 由彼彼遍計 遍計種種物 此遍計所執 自性無所有
21 依他起自性 分別緣所生 圓成實於彼 常遠離前性
22 故此與依他 非異非不異 如無常等性 非不見此彼

【白話】由於有各種各樣的周遍計度,因而對種種事物進行遍計執著 ,在這些遍計所執當中,它們的自性是沒有的。至於依他起自性,是 以有漏的心王和心所為因緣而生起的,而圓成實性則存在於依他起性 之上,並恒常遠離前面的遍計所執性,所以圓成實性與依他起性的關 係既非迥異亦非同一,就如同無常性與各種行法的關係一樣。若看不 到圓成實性,則不能如實見到依他起性。

三無性

23 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無性 故佛密意說 一切法無性
24 初即相無性 次無自然性 後由遠離前 所執我法性

【白話】依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這三種自性,建立相無 自性、生無自性和勝義無自性那三種無自性。照佛的密意所說,一切 法都是無自性的。首先是相無自性,即遍計所執出來的形相或體相這 些東西是沒有的;其次是生無自性,即自然而生(也就是不由眾緣而 生)的東西是沒有的;最後是勝義無自性,即殊勝境界存在於生無自 性之上,也就是遠離前面遍計所執的實我和實法這些東西。

唯識性

25 此諸法勝義 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 即唯識實性

【白話】圓成實自性是一切法的殊勝境界,亦即是真如,以恒常真實 為其體性,也就是唯識實性。

三、修證

資糧位

26 乃至未起識 求住唯識性 於二取隨眠 猶未能伏滅

【白話】從發菩提心起,直至暖、頂、忍、世第一這四種順抉擇識未 生起之前,雖然希望證得唯識實性,但對於能取和所取這兩種執取的 煩惱種子,仍未有能力壓伏或斷滅,故還未能證得。

加行位

27 現前立少物 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

【白話】在止觀修習當中,觀照到心境皆空,因而說那是唯識實性, 但由於仍有形相可得,故並非真正證得唯識實性。

通達位

28 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白話】若於此時對所緣的對象,以及能緣的智慧,都不生起形相, 那時就證得唯識實性了,因為已能離開能取及所取的形相。

修習位

29 無得不思議 是出世間智 捨二麤重故 便證得轉依

【白話】於修習止觀過程中,沒有形相可得及有不可思議的力量,這 種無漏智慧已超出世間一切智慧,並能捨棄煩惱障及所知障的種子, 將會證得大涅槃和大菩提的轉依果。

究竟位

30 此即無漏界 不思議善常 安樂解脫身 大牟尼名法

【白話】這是具無漏功德的庫藏,這樣的生命是不可思議的、純善的 、恒常的和安樂的,即是解脫煩惱之身,也就是無上寂靜的法身。

* 這本著作除了有玄奘的譯本外,還有真諦的譯本,名為《轉識論》,但較少  人留意。


淨界法師:唯識三十頌直解

(第一講)

學人這次很歡喜有這個機會來跟大家共同學習《唯識三十頌》,本頌是印度的大論師天親菩薩所作,雖然只有三十個偈頌,但是在唯識學整個修學的內涵當中,基本上本頌是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正式的開講內容之前,我們簡單的把學習本頌的一個宗旨先做一個說明。

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佛法的因緣是有差別的。有些人是在逆境的因緣當中的刺激而學習佛法、有些人是在順境當中善根的顯現而修學佛法,雖然我們修學佛法的因緣有所差別,但是我們內心當中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希望離苦得樂,就是我們為了要使令生命離開痛苦而追求安樂,所以我們開始皈依到三寶的座下,或者你選擇在家、或者你選擇出家。

離苦得樂的方法,在整個大乘的修學當中,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觀照力

你要能夠透過對教法的學習,對生命生起一個正確的觀照。

第二個、行動力

通過我們一種觀照的引導,真實的付出身口意的六波羅蜜的修行。

觀照跟行動這兩個內容,從一個修學次第來說,這個觀照力又是最為重要了。那麼在整個對生命的觀照的內涵當中,《解深密經》把佛陀的一代時教,那麼分判成三個時期:

一、有教時期

第一個時期就是佛陀滅度以後的前面的六百年,解深密經叫做有教的時期,有沒有的有,有教時期。

那麼有教時期,當然主要是小乘的部派佛教。他們的整個思想從四諦十二因緣建立出我空法有的思想,就是說我們在生命的流轉當中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因為生命是無常變化,但是這宇宙的萬法,這些因緣所生法,包括生死的雜染法,也包括涅槃的清淨法,這個法是有真實性的。這樣子我空法有的思想,就建立一種對生命跟涅槃的互相對立的觀照。也就是說你要麼在生死流轉,你要麼趨向涅槃,這兩個是不能並存的,因為這個法是有真實性的,有真實性當然就是對立。那麼我空法有的思想的觀照就引導我們放棄了生死而趨向於安樂的涅槃。這個就是一種有教的時期。

二、空教時期

從佛滅後六百年到九百年的三百年當中,《解深密經》把它判做一個所謂的空教時期,就是以般若經為一個主流的發明緣起性空的道理。緣起性空就是說基本上生死的流轉是因緣所生法,那麼清淨的涅槃也是假借戒定慧的因緣而顯現的,所以就把生死跟涅槃的這種相互的對立性消滅掉了。一切法畢竟空來觀察整個生命的相貌,那麼這樣子觀察基本上比有教更加的徹底。但是到了末流的時候,就很容易引導我們趨向於偏空,我們只是安住在空。那麼對於諸佛的廣大的功德莊嚴,就會產生一種不生好樂的心情。

三、中道時期

所以說從空教的時期到佛滅後九百年以後,就是所謂的非空非有的中道時期,就是唯識的思想,以萬法為識,以一切法,包括雜染法,包括清淨法是我們的一念心識所變現。那麼以這樣子的正確的所謂的非空非有的觀照,我們就能夠正確的遠離小乘的執著法跟中觀學者的偏空,使令我們能夠很正確的走入中道的實相,我們一方面能夠放下自我,一方面我能夠主動的積功累德。所以唯識的教法基本上它一方面談到我們清淨的本性,但是它也一方面強調由於我們的業力的熏習,我們內心當中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相貌,也強調因果的這些差別。

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很認真的學習《唯識三十頌》,我們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就建立整個大乘的正見,就是你能夠很正確的去觀照生命的真相,包括雜染的緣起是怎麼回事,包括清淨的緣起是怎麼回事。那麼我們有了觀照力以後,我們就能夠正確的去付出戒定慧的修學。所以我們研究本頌,簡單的講,就是建立整個大乘佛法的正見,成就大乘種性,這個是我們在研究三十頌之前的一個說明。

好,那麼我們現在看講義《唯識三十頌直解》,那麼講義的整個傳承。我們下面有三段的說明,第一個,天親菩薩造,

那麼先說明造頌者,天親菩薩是唯識宗的第三代祖師,他有一個外號叫千部論師,千部論師。他剛開始是修學小乘教法了,在整個部派佛教當中,他做了五百部的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俱舍論》,《俱舍論》等於是天親菩薩在小乘教法當中的一個巔峰時代,他把整個有部跟經部的整個修行的內涵,都把它濃縮成《俱舍論》,那麼後來被他的哥哥無著菩薩所度化,回小向大,就學習大乘的唯識。

他回小向大以後,他在大乘的教法當中也造了五百部論。那麼整個五百部論的大聖教法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唯識三十頌》。因為天親菩薩的前面的論基本上都是針對一個單一的主題跟外道辯論,或者跟小乘的學者辯論而安立的。《唯識三十頌》是天親菩薩到了晚年,等於是他滅度的前一年,應弟子們的要求,把整個唯識的境行果,他的理論、他的修行的方法、修行的位次,做了很有次第的交代,當然比較不圓滿的地方,不幸的地方是天親菩薩他造完了三十頌以後,他本來要造論,在印度的論師都先造頌,然後再解釋頌再造論,他還來不及造論就往生了。

就是說天親菩薩他等於是在晚年,也可以說他思想最成熟的時候,造下了《唯識三十頌》,把他一生修學唯識的心得,以三十個偈頌來表達出來。我們看第二個,玄奘大師譯

天親菩薩是印度的論師了,玄奘大師在唐朝的時候到了印度,取得很多的經典回來,除了當然主要是兩個部分,一個是般若經,般若系大品般若經,第二個是瑜伽部分,包括《瑜伽師地論》,包括《唯識三十頌》,都是在玄奘大師那個時候帶回來翻譯的。

第三個,蕅益大師解

我們這次的直解是根據明末的蕅益大師的註解,當然大家會問說《唯識三十頌》的註解很多了,我們為什麼選擇蕅益大師的註解?主要的理由就是說,因為蕅益大師在解釋唯識的時候,他會考慮到性相的圓融,就是說唯識學跟天台的整個思想的融通,蕅益大師在關鍵點的時候會把它說出來,所以我們學了蕅益大師唯識學的思想,你以後學天台的時候,你會發覺這兩個教法會相隨順,不會互相衝突。蕅益大師的性相圓融的一個特色,所以我們就根據他老人家來做註解。

這個就是說明我們這次整個講義的一個傳承是天親菩薩造頌,玄奘大師把它翻成中文,蕅益大師對頌文做個註解,好,我們現在正式的看講義,◎將述此頌,大科為三:

甲一、解釋標題;

甲二、隨文釋義;

甲三、結示勸修。

我們根據蕅益大師的《唯識三十頌》直解,我們分成三大科來說明。第一個解釋標題。那麼從中國的傳承當中,講經的人都是先解釋標題的,因為這個標題有總持這一部經論的一個要義,所以我們解釋標題,解釋標題等於是先攏總的說明本頌所要表達的內涵是什麼。

甲二隨文釋義,第二科我們就正式頌文來解釋它的義理。那麼根據蕅益大師的註解,他是把本頌分成三大科,乙一、明唯識相,乙二、明唯識性,乙三、明唯識行位。

唯識學整個教義是發明萬法唯識,也就是說我們想要了解生命的真相,你必須要先了解你的心,因為我們整個生命的流動是由心識的流動剎那剎那所變現的。所以你了解你的心的相貌,你就知道你生命的前面是怎麼回事,後面應該怎麼回事,你就了解到你整個生命的前因後果。那麼了解心的相貌,在本頌當中是分兩部分:第一個是從它的相,這個相呢諸位把它註解叫緣起,緣起方面來說。第二個是從內心的本性來說,本性,就是說我們還沒有造業之前,我們生命的本來面目。

所以本頌我們在探討心識的時候,它是從兩個部分來探討,一個是從我們眾生的本來面目的本性,所謂的我空法空的真如;第二個是因為這個清淨的本性,接受我們無量劫來所造的善、惡業力的熏習,它所產生一些差別的功能,有善的功能,有惡的功能,這些叫做唯識相。唯識相的緣起就包括了凡夫的所謂的雜染的緣起,也包括聖人的清淨緣起,這個都叫唯識相。那麼也可以說唯識的性相是把教理這部分,把生命的因緣先做個大綱的說明。

第三科就正式的修行了。我們從前面的唯識的性相,那麼我們如何從一個雜染的心識,轉變成一個清淨的心識,後面幾個偈頌就說明它的一個修行的內涵,跟它修行的位次,這個就是本頌的整個結構,唯識相、唯識性、唯識行位。

最後我們做一個結示勸修,把前面的整個《唯識三十頌》的內涵做一個總結,這就是我們這次課程的一個大綱的說明。

好,我們看第一科

甲一、解釋標題 ——《唯識三十頌》(分二:乙一、釋「唯識」,乙二、釋「三十頌」。)

乙一、釋「唯識」

學習「唯識觀」,人生得自在!

我們解釋題目根據《成唯識論》是把它分成兩部分,第一個是解釋唯識,第二個就是解釋《三十頌》。那麼當然這個唯識的意思就是萬法唯識了,我們看《成唯識論》怎麼解釋這個唯識這兩個字?

「唯」遮境有,「識」揀心空。離有、無邊,正處中道。

「唯」這個字的安立,它是要遮止外界是真實的有,外境是真實的有,當然外境包括了我們凡夫的這些生死的雜染的境界,也包括了聖人在涅槃當中所安住的清淨境界。那麼這種真實性的執著,我們安立一個唯字,就把這種執著消滅了。因為「唯」就是唯獨的意思,唯獨:就是一切萬法,唯獨是我們一念的心識所變現,離開了心識就無有少法可得。從這個唯字我們就遮止的外境是真實有的執取,就遠離了小乘的法執,所謂遠離有的執取。

「識」揀心空,那麼這個識的安立,心識的活動,它會產生一種差別的功能。比如說我們今天依止善念的心識,來布施、持戒,來拜佛。那麼這種善念的功能會招感安樂的果報,假設我們依止的是一種邪惡的心識,貪慾的心識、憎恚的心識、嫉妒的心識,那麼這樣的心識的造作會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安立這個心識就是遠離這種偏空,告訴我們心識的每一個活動都會產生一個因果的相續。

所以說我們做個總結了,「離有、無邊,正處中道」。從一個唯字的安立,那麼遠離有的執取,也安立識遠離空的執取,使令我們悟入到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大乘的中道實相。

萬法唯識的思想,我們根據附表來做一個解釋,把它做一個補充說明。我們在進入頌文之前,大家對萬法唯識先有個概念,我們看附表第一就在後面的地方,

學習「唯識觀」,人生得自在!

這個附表一是唯識的觀心法要,是蕅益大師的《成唯識論》——觀心法要一段的序文,我先把它念一遍,我們再解釋,大家先請合掌:

夫萬法唯識,雖驅烏亦能言之;逮深究其旨歸,則耆宿尚多貿貿。此無他,依文解義,有教無觀故也。然觀心之法,實不在於教外。試觀十卷論文,何處不明心外無法,即心之法,是所觀境;了法唯心,非即能觀智乎?能觀智起,則二執空而真性現。所以若境若教若理若行若果,皆名唯識,而五位五觀,一以貫之,紛而不雜;賾而不亂者也。——蕅益大師

好,我們看第二面我們做一個說明。那麼這一段的論文我們分成三段,先做一個前言。

[夫萬法唯識,雖驅烏亦能言之;逮深究其旨歸,則耆宿尚多貿貿。]

整個大乘的正見,就是從一個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觀察我們的生命,包括凡夫的生命,也包括這些諸佛菩薩,這些聖人的生命。從大乘的角度是認為,這些生命的現像是由我們一念心識所變現,有雜染的心識而顯現的痛苦的果報,由清淨的心識顯現安樂的果報。那麼這種觀念即使是七歲的小沙彌,驅烏沙彌,他也能夠說這一切唯心造嘛,他也能夠從表面上的一些文字的粗顯概念來說明,但是萬法唯識在這個錯綜複雜的生命當中,是由很多的錯綜複雜的心識所構成,到底心識的相貌是什麼?乃至於這些年高德重的老和尚都很難完全的理解。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此無他,依文解義,有教無觀故也。]

我們很少去做一些正確的學習跟正確的觀照。我們一般人的心識,假設沒有經過佛法的訓練,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生命現像有兩個相貌:一個是心,一個是境,這個生命就是心跟境的相互作用,一個心去造作去跟境界接觸,那麼在這個境界造作,這個境界造作完了,再換另外一個境界造作。我們一般人的心情會把重點放在外境,所謂的心隨境轉。就是我們一般人如果沒有經過佛法的訓練,我們的心是向外追求的,向外攀緣,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流轉無量劫以來,我們從生命當中就很難得到生命的教訓跟經驗,我們流轉到現在還是顛顛倒倒的,就是我們沒有做一個迴光返照的功夫,這就是所謂的有教無觀,只是從文字上的理解教法,而沒有從這個教法當中來觀察我們明瞭分別的這念心識。這個地方等於是蕅益大師先標出教跟觀這兩個互相配合的重要。

[然觀心之法,實不在於教外。]

那麼當然你要去觀你的心,你一定要有教法的指導,所謂的一種清淨的傳承,不是說你兩個眼睛一閉,你就能夠觀照心的,你這樣子會錯認消息。觀心法門一定要依止教,依教起觀,所以說:

[試觀十卷論文,何處不明心外無法,即心之法,是所觀境;了法唯心,非即能觀智乎?]

在整個《成唯識論》的十卷論文當中,它的觀念都是講心外無法,就是一切的法都是心所現的影相。所以說從一個觀心的角度來說,你的所緣境是心所變現,能觀的智也是這念心。從唯識學上是說我們的生命是自變自緣,你自己的心變現一個影相,然後你在你自己的心中的影相裡面活動攀緣。

比如說我們現在有一灘水,我們眾生的人道的法界,心識善業力強,所以我們看到的是水,我們一摸是水的濕性,惡鬼道的心識它有罪業,它跟水接觸的時候,它感受到是火,這個水對它來說是一個火,扮演一個火的法,這個天人,天人的善業力當然是特別,比我們人類還高了。他看到的水是琉璃地,七寶莊嚴的琉璃地,這個魚看到的水,它看到的是它的房子,所以佛法說水本身是無自性的,它是法空。

如果說水是有自性,它不是跟眾生的心有關係,它是離開了這個心,而有一個獨立的體性叫水,應該所有的眾生去看水,都應該看到水,不管它的心是善業罪業,但事實上不然,我們會因為每一個人內心當中所累積的善惡業的差別,去受用不同的果報,比如說我們同樣是人,大方向來說,我們有共同的業力,共業,共業是很接近的,五戒十善的共業,但是有差別,有別業。

比如說我們每一個人看佛像,這個佛像是一個色法,這個法也是無自性的,法空。每一個人看到這個佛像跟佛像接觸的時候,你的心中是現出一個佛像的影像,然後你在你心中的佛像裡面去攀緣,你不能夠去分別心中以外的境界,不可能。所以你的善業強的人,你看到佛像是光明的,有些人有罪障他看到佛像是黑暗的,我們今天雖然共同生活在一個道場,但是每一個人所接觸的環境是有差距的。微細來說是不同,個人的業力還是有差異。你的業力跟外界接觸的時候,你先變成一個影像,然後你在你心中的影像裡面攀緣,那麼這就是所謂的萬法唯識,你的心先變現外境,然後在境界裡面攀緣叫自變自緣。

當然從唯識的觀心法門,它的重點就是看下一段,它的重點在下一段:

[能觀智起,則二執空而真性現。]

就是說我們平常打坐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是開始去迴光返照我們這念分別心。剛開始觀到心的時候,我們發覺我們的心識有善良的功能,也有邪惡的功能,有時候起布施、持戒的心。有時候生起貪慾、瞋恚的心,這樣的觀心在唯識學,還是一個很粗顯的觀照,因為你這個還是在因緣所生法的外相的觀照。從唯識的角度觀心法門,它的就近處是觀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那麼以我空法空觀的智慧,把這些由業力所熏習的這些善惡功能,這些如夢如夢如幻的善惡功能,把它撥開來。這個時候我們看到我們內心的本來面目,所謂的真實的體性,所謂我空法空的清淨的本性,這個就是在唯識的觀心當中的一個重要的關鍵。

在禪宗裡面的公案說,說是五祖大師,他晚年的時候要把禪師的祖位要傳給他的弟子,在整個弟子當中神秀大師…,大家都一天到晚打坐了,整天在觀照我們的心識,把每一個人的心得表達出來,看哪一個人的心得最圓滿。那麼神秀大師他觀心的結果,他也提出一個心得報告,他說師父啊,我觀察的結果是這樣子的: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神秀大師

我這一念心是一個菩提樹,這菩提樹就是我依止善根來修行。菩提樹,當然菩提的果實是從樹而來,這個心又好像是個鏡子,鏡子經常有時候起灰塵、起惡念但是沒關係,我經常用持戒的法門,念佛法門,把灰塵擦乾淨,看得出神秀大師很用功,但是神秀大師的觀心,他內心當中還是以自我,自我意識的無明的根本來觀心。就是說有一個我,這個我有時候起善念,有時候我到佛堂的時候,看到佛菩薩我起挺慚愧心、起皈依的心,起善念,但是有時候我到外面去跟染污的境界接觸的時候,這個我起惡念,最後開始用持戒念佛來調伏它。時時勤佛拭,莫使惹塵埃——這是一個修行者,非常用功的修行者。

但是五祖大師對神秀大師的觀心法門不是非常滿意,只能夠說你很用功,那麼慧能大師他也提出他的心得報告,說我的觀心法門的心得是這樣,說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大師

欸,本來無一物,何處者塵埃,這句話就讓五祖大師滿意了。就是說你的觀心不是表層上的善念惡念的這些因緣法,你是能夠把這些因緣法給撥開來,把心帶回家,回歸到我們的生命的原點,就是說我今天在三界流轉了很久,無量劫,每一個流轉,每一個生命體都造了很多業,造了善業也造了惡業,這些業的功能都在這一念錯綜複雜的心識保存下來。我們現在要問,我在流轉之前我的本性到底是怎麼回事?本性的問題在佛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

比如說儒家的思想,有些人說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張,人之初性本惡。佛法都不同意這個看法,佛法說:你說性善、性惡,這個善惡,你的觀心都是表層的觀察,佛法認為我們人的本性是空,是無自性,因為你人性如果是善,人性如果是絕對的善,他不應該造惡。如果人性本身是惡,一個人的本性是惡,那麼你就不可能造善。這樣子講,你的修行只是把惡性的壓下來而已。

所以在唯識的觀念,最後的觀察,他剛開始會講善惡面,所以我們研究三十頌你會發覺,他剛開始是先講善惡面,善的結果是什麼?惡的結果是什麼?他剛開始在唯識相的時候先講緣起,鼓勵我們斷惡修善,但到最後的時候,他會回歸到,所謂的從善惡的這些流轉的因緣當中,回歸到在善惡的造作之前,我們的本性是什麼?所謂的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我們對本性的理解,在我們整個修行當中,在整個斷惡修善當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的註解當中,他提出一個觀念,他註解的很好,他說十念往生是不決定,這是一個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明。他說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有些人要十念,乃至要多念才能夠往生,才能夠跟彌陀感應道交。有些人他不要十念,他只要一念就可以跟彌陀感應道交。那麼差別在哪裡呢?黃念祖老居士說差別在:

般若的智慧。

就是說如果你念佛法門,你念佛當然以阿彌陀佛的功德,阿彌陀佛的聖號為我們的皈依處,你只是以佛號來調心,沒有般若的觀照,那麼這個時候您會遇到你很多的念頭,因為我們無始劫來這個心不斷的造作,它就不斷累積很多的功能,很多很多的妄想,那麼你這個佛號要抗拒這麼多妄想,不容易,要多念,你要花很多的時間把你心中的妄想調伏了以後,然後再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你要多念才能往生。很多很多的念頭,需要很多很多的佛號。那麼假設在念佛的人依止佛號之外,旁邊多了一份般若的我空、法空的觀照,你能夠了解到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些妄想是如夢如幻的。這個時候你一念就跟彌陀相應,所謂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妙智慧到彼岸,就是智慧能夠從我們有障礙的因緣當中,很快地引導我們到無障礙的彼岸去。

當然在本頌的結構當中,他剛開始先發明有相行,從唯識相告訴我們這個善惡是怎麼形成的,先講因緣、緣起,仰仗業力所創造的善念和惡念的因緣。那麼到唯識性的時候,他回歸到我們的生命的原點,就是我們在還沒有流轉之前,我們的本性是我空法空的。好,那麼這個就是整個《唯識三十頌》的兩個重點,

所以若境若教若理若行若果,皆名唯識。——蕅益大師

那麼在這個地方等於第三段做個總結了,就是說唯識境,這個地方唯識境,這個境呢,一般來說是就著生死流轉的雜染的境界,就是凡夫依止無明,所創造的業力,由這個業力所得的果報,整個三界流轉。那麼唯識境等於是雜染的因緣,唯識境若境等於是講到流轉門,那麼若教若理若行若果是講的還滅門。那麼我們從一個雜染的境緣當中的迷惑顛倒開始,依止教法,依止菩薩的教法聽聞,從教法當中的明白道理,讀聖賢書,所學何事?明白道理,那麼從道理當中的觀照,從觀照力引生正確的行動力,開始去付出戒定慧的行動,最後成就果位。好,那麼這樣子都不離開唯識。

這怎麼叫做:染淨諸法,不離開唯識,是什麼意思?是說我們有時候會想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說我們在三界裡面流轉那麼久,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裡面提出一個觀點說,說是流轉三界中那是誰在流轉?就是說是我在流轉那,有一個我。小時候的我跟長大的我是一樣的,前生的我跟今生的我也一樣,我來生也是依止我,那麼由這個我去造業力,我可能造了善業,有時候起顛倒也造了罪業,以這個我來造業力,那麼來生也是以這個我來得果報,我們沒有研究唯識的思想就是這樣子的。

唯識學不同意這個說法,說萬法唯識,其實不是我,是你那念心。你的心去造業,你用你的心識去得果報,就是你前生有一個心識,這個心識造了五戒十善的業,這個時候心識的功能累積,今生現出人的果報,那麼你在用人的心識去造業,來生可能變成一個天人,現出天的果報,然後你再用你來生的心識去造業。所以流轉三界中是一念的心識在流轉。

恆轉如瀑流就是這樣,生命就像是一個水流,生命的水流是怎麼來?是由心識的水流所變現。等到有一天你這個心識的水流從顛倒的一念當中轉成清淨的心識。這個時候你生命的水流才開始改變,就變成一個清淨涅槃的果報出來。所以一念的心識無明的妄想的顯現,有流轉的因緣,那麼一念的清淨心,有常樂我淨的涅槃。所以我們說從凡夫到成佛,其實就是一念心識的不斷的流動,不斷的變化,如此而已。

所以說不管是雜染的生死因緣,或者清淨的涅槃因緣皆名唯識,唯獨是一念的心識的相續的造作,相續的變現,如此而已。

而五位五觀一以貫之,紛而不雜;賾而不亂者也。所以從整個唯識它因地的修學,所謂的五重唯識觀,它果地的功德有所謂的唯識五位,唯識:資糧位、加行位、通達道、修習位、究竟位。不管是整個唯識的因地的觀行,乃至於果地的功德,一以貫之,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法——心識,現前一念心識貫穿起來,雖然因緣錯綜複雜,但是條理性很清楚。你能夠從一個錯綜複雜的生命當中,你能夠找到一個消息。

修行最怕你認不清路頭。

你說我今天去台北,七換八換我還找不到高速公路,找不到高速公路,你不知道痛苦的因緣在哪裡,我們總是覺得痛苦是外境給我的,是因為它所以我痛苦了。那麼我們沒有把痛苦的根源找到,我們就不可能消滅痛苦。因為一切法因緣生,這個法的出現有它的因緣,那麼這個法的力量有它背後的因緣的力量的支持,你不把它的因緣消滅,這個期望的果報是不可能出現的。

也就是說當我們能夠認清整個生命的一個消息,所謂的上路,說我上高速公路了,當然有些人他比較懈怠,在休息站喝喝咖啡、吃吃冰激凌,但是他上了高速公路,他遲早會到台北。他已經知道整個生死的流轉不是上帝創造的,一個能夠成就涅槃也不是上帝的意思。他的心識能夠累積這種善的功能,所以他表現出安樂的果報。

所以我們剛開始一定要先有正見,雖然我們的修行可能還不是馬上能夠做到,但是你知道目標在哪裡,這就是所謂的成就正見的重要性。

在禪宗有一個叫野狐禪的公案,說是百丈禪師有一次在百丈山講《金剛經》,講到最後一天的時候,有一個白髮老翁非常感動,向百丈禪師頂禮,感謝您?您老人家把我心中這多生多劫的障礙消滅掉了。百丈禪師說你是誰呢?他說我原來是迦葉佛時代的一個老比丘,老法師,我的弟子問我說,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我那個時候跟他回答說不落因果,邪見!因果法則是不分你是修行不修行的,這個是法爾如是的規則,你只要造業就會招感果報,那麼我因為一念心的邪見的障礙,做五百世的狐狸,我現在聽你講金剛經明白道理:叫不昧因果。

那麼後來他就從狐狸身解脫出來,我們可以從迦葉佛時代這個老比丘的生命觀察的因緣,我們能夠了解一個道理,他的五百世狐狸是怎麼出現的?不是上帝給他的,諸法不自生,這個狐狸也不會自己生起,亦不從他生,不是他力,不是上帝大梵天給他,也不是共生,也不是兩個力量合起來。

是故知無生,就是一切法的本性是空,那麼空怎麼有呢,因緣有。因緣主要就是你的心,你心一動,這就是一個因緣。剛開始的時候一念的邪見而顯現的五百世的狐狸,他現在聽到佛法以後,邪見消滅了,這個狐狸身就消失掉了。所以我們在懺悔的時候,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這個道理也是這樣。

我們想要懺悔罪障,先要知道罪障是怎麼生起,也就說我是嘴巴去罵人,我用身體去造殺盜淫,錯了,嘴巴跟身體只是一個工具,真正的老闆、造業的主是你那個心,你依止這個心去造業。所以你說蘋果,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打到人,這個是什麼業?你說是什麼業?是善業惡業?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打到人,這個不是業,因為蘋果沒有心,所以蘋果不能造業。

就是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你懺悔,你怎麼知道你這個業消滅呢?就是你那個惡念的相續心消滅,你想要去做那個業的那個惡念,被你懺悔的力量破壞了,那麼你這一部分的罪業就不能得果報,唯識學說不增長業——雖然有,但是沒有得果報的力量。假設你懺悔,但是你想要造業的動機還在,這樣子你的罪業就在。所以這個地方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知道,我們了解到整個生命的緣起一定要從心識的緣起上去了解。

我們回歸到本文上來,那麼這個地方是講到唯識的題目了。

 

往生不是靠善業力,而是靠臨終正念

身為一個菩薩,你沒有資格愛憎分明!

我們遇境逢緣,第一件事情是先修空觀!

外在的因緣,你最好不碰,輕輕走過就好

要從消業障式的念佛提升到往生式的念佛!

福報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少去"分別"!一"分別"就會帶動攀緣。

非常好的法門:責心懺!看你的內心世界,就看到你來生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來衡量淨土法門

臨終的往生,取決於心中的愛取

你只要失掉人身,你就永遠活在果報當中!

為什麼其餘五道眾生不適合修行?珍寶般的人身是修行的必須條件

臨命終,如果你不清楚你心中的地雷,你佛號念得再好都沒有用

往事不堪回首!生命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沒有結果!

隨緣不攀緣,少管閒事!

有沒有生死是你自己決定的,心住外境,你的生死業力會比一般人強!

你不要以為你念佛就可以往生!念佛無法往生的真相!

你念佛時看到任何境界,趕快攝心!

你是你自己最大的障礙!修行人要開始忘掉過去

與人接觸,用這個道理去「觀」

因你的行為破壞了別人正念的生起,這個過失你扛不起!

念佛的一百種果報,注意!頭一個就是墮地獄!

為何有些人積集善業到最後是痛苦的呢?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盡量保持離二邊的思考模式

從淨土宗的角度,只要掌握黃金十年你就成功了,這五年你一定要忍得下來

為什麼修行多年,卻用不上功夫?

修行一定要用行為、用智慧來引導,用強迫都不會持久的

痛苦的覺悟不是靠你人生的經驗,你才活了幾年!

對上輩子做過你不知道的事要負責嗎?誰該為前世善惡負責?

無念的力量!當你把心帶回家的時候,心在哪裡?

你的心不要活得太表面,最好是能夠活得深層一點

好壞是你自己想像出來的,斷除業力的相續,尤其淨土宗更重要

沒有人能帶著妄想往生!伏煩惱便能自在往生,用佛號怎麼伏住煩惱?

讓所有痛苦和煩惱都煙消雲散的辦法!

最愛自己--其實除了自己,誰也不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