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世時,有五百個人,自己無法生活而向人乞討,所以叫「乞兒」。他們天天向人乞討飯食,這樣生活久了也是很苦,心情很不快樂⋯⋯,這五百位乞兒為得飽食一餐,也時常前來聽佛說法,最後向釋迦牟尼佛表達出家作比丘的意願。
佛陀說:佛法就像水似的,不管是大人、小孩、老年人,是印度人、中國人、外國人,有學問、沒學問,入到水裏面,都能把身體洗得乾乾淨,佛法是平等攝受、利益、安樂,不輕視任何人。佛這樣說,等於是同意了。所以五百乞兒就在佛法中落髮、出家修行,沒多久,都證了阿羅漢果。
有一天,祇陀太子請佛及大比丘們吃飯,但是聲明:「我不請這五百乞兒比丘吃飯。」佛說:「你不願意請,就不請吧!」
佛對大眾宣佈:「明天祇陀王子請大眾到他家應供,但是五百乞兒比丘不在內。」佛又告訴這五百位乞兒阿羅漢:「因為王子沒有請你們,所以你們先到北俱盧洲取自然的粳米,(這米和南閻浮提的不同,不是由人工栽培、種植,而是從地下自然長出來的米,非常香的!)然後,先把粳米放在缽裏,再到祇陀王子家,依次而坐。」
第二天,佛領著眾比丘去應供,而這五百位阿羅漢由天空飛來,從北俱盧洲來到祇陀太子家裏。其實古人和今人差不多,對於神通特別地仰慕、歡喜、恭敬。這時候,五百阿羅漢可能飛得不是太快,所以很多人都看到了,大家在叫喚,祇陀王子也出來。一看,是到他家裏,心裏很歡喜,就請他們入座。
王子問佛:「這五百比丘是怎麼回事啊?」佛說:「就是你不歡迎、不請的那五百個比丘。」祇陀太子馬上磕頭、懺悔。
又請問佛:「這五百位比丘原來是乞兒,是苦惱人,出了家,用功修四念處(四念處者,禪也!修四念處就是修禪),也不是很久就得阿羅漢,真令人羨慕!怎麼這麼容易得聖道呢?」
佛說出以下的因緣:
久遠以前,在這南閻浮提有一位散陀寧大長者,財富無量;而這個時代正趕上飢饉,很久沒下雨,老百姓種田沒有收成,生活困難。在山裏住有二千位辟支佛,道力都是高過阿羅漢的聖人。
長者對家中管理倉庫的人說:「我想要長時期地供養這二千位修行人飲食,倉庫裏的糧食有多少?能不能辦到?」管理人說:「倉庫裏的糧多得很哪!長者願意供養他們,可以做這件事!」
供給二千人吃飯,可不是那麼容易呀!長者一共請了五百人在廚房裏做事,又特別安排一個使人,時間一到,就去請辟支佛來吃飯,而這個通知者前往請辟支佛 時,每次都帶著所養的一隻狗,天天如此。有一次他忘記通知,狗就自行到辟支佛那兒叫了幾聲,辟支佛就知道:「這是來請我們吃飯了。」
時間久了,在廚房做雜事的五百人感覺辛苦,就有怨言:「我們每天那麼辛苦做事,都是因為這麼多乞兒要吃飯的關係!」這個意思就是指二千位辟支佛都是乞兒,都是討飯吃的。
過了一個時期,辟支佛對長者說:「天要下雨了,你現在可以種田。」長者本來就對辟支佛有恭敬心,所以就真實地準備稻、麥等各式各樣的種子,並且都種植了。
果然,下雨了!各式各樣的種子從地面長出來了,但每一個都長出像大瓠瓜那樣的果實,不同於以前的樣子。長者感到奇怪,就問辟支佛。辟支佛說:「沒有問題,你繼續栽培!」等到成熟了,把瓜打開一看,裏面都是很好的稻、麥;平常長出的麥子只結一些小穗兒,現在每一個大瓜裏都裝滿了稻、麥;長者的收成非常的 多,不但供給辟支佛,還供給了親友及很多地區的人民。
出現這件事之後,在廚房工作的這些人心裏想:「唉呀!我們的大長者種田有這樣的瑞相,一定是這些聖人的力量。我們以前呼他們為乞兒,這話有問題呀!」於是趕快去向這些聖人懺悔,並且發願:「希望我們將來也能夠遇見聖人,而且能修學聖道成為聖人。」
釋迦牟尼佛接著說:「在廚房作務,口出怨言,說聖人是討飯吃的乞兒的五百工人,就是這五百乞兒。但因為誹謗辟支佛是乞兒,故從那以後,五百世作乞兒, 一直到現在。由於他們懺悔、發願了,及以前曾供養過二千位辟支佛的功德,所以今天能遇見釋迦牟尼佛、能出家、能得聖道。當時負責通知吃飯的人就是優填王,他養的小狗就是美音長者。」
美音長者和優填王,和釋迦牟尼佛出世在同時代,美音長者的個子很小,但是他說話的聲音不得了!優填王會相面,當他聽到這個聲音時,說:「這個人最少擁有一億黃金。」這個聲音真是太富貴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看到緣起。為什麼作乞兒呢?因為誹謗聖人,所以自己作了乞兒。為什麼遇見釋迦牟尼佛,又容易能得聖道?因為他料理辟支佛的飲食,也出了力量,並且又發願,所以現在遇見釋迦牟尼佛就容易得聖道。這都是因緣!
學習佛法應該得到什麼功德呢?得如是功德!能得聖道是因緣,作乞兒也是因緣,所以我們不要口出怨言、不要誹謗聖人,即便對一般人也要尊重讚歎,若要誹謗將來就有問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