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 :惡友的危害非常大
如果親近沒有道德的小人,聽多了他們的花言巧語,見多了他們的見利忘義,自己的邪見定會日益增上,智慧也將全部滅盡,無形中帶來極大的危害。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修行中,惡友的危害都非常大。
一個人學好很難,學壞卻很容易。即使是有功德的智者,一旦交友不慎,也會被惡友拖下水。((水木格言》中講過,縱然是圓滿的大樹,久泡水中,根也會腐壞;縱然是具足功德之人,長期與惡友交往,也會被他所毀。
《佛子行》亦云:「交往惡人增三毒,失壞聞思修事業。令成無有慈悲者,遠離惡友佛子行。」意思是說,交往惡友,會增上貪瞋癡煩惱,失壞自己的聞思修行,以前具有的慈悲心也會蕩然無存,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平時的與人交往。
假如有人傲氣十足、煩惱深重,對善知識的教言不重視、不恭敬,那最好不要與之寸步不離,否則,自己漸漸就會被其同化,進而沆瀣一氣、同流合污。
古人特別重視擇友,《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管寧和華歆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同桌吃飯、同窗讀書、同床睡覺,成天形影不離。
有一次,他們在田裡鋤草。管寧挖到了一錠金子,但他對此沒有理會,繼續鋤他的草。華歆得知後,丟下鋤頭奔了過來,拾起金子摸來摸去,愛不釋手。
管寧見狀,一邊干活,一邊責備他:「錢財應該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貪圖不勞而獲的財物。」
華歆聽了,不情願地丟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聲嘆氣。
管寧見他這個樣子,不再說什麼,只是暗暗地搖頭。
又有一次,他們兩人坐在一張蓆子上讀書。這時,一個大官在富外經過,一大隊人敲鑼打鼓,前呼後擁,威風凜凜。
管寧對外面的喧鬧充耳不聞,好像什麼都沒發生。華歆卻被這辭排場吸引住了,他嫌在屋裡看不清楚,乾脆連書也不讀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熱鬧。
管寧目睹了華歆的所作所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華歆回來後,就當著他的面,把蓆子割成兩半,痛心地宣佈:「我們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致。從今以後,就像這被割開的草蓆一樣,我們再也不是朋友!」這即是歷史上著名的「管寧割蓆」。
所以,如果親近沒有道德的小人,聽多了他們的花言巧語,見多了他們的見利忘義,自己的邪見定會日益增上,智慧也將全部滅盡,無形中帶來極大的危害。
佛陀開示的四種朋友
何人可稱善友?佛陀雖在《吉祥經》中未曾明言,但於《菩薩地持經》中為大眾詳述了善友標準:
善友所攝者有四事:一者善友不愚不鈍,黠慧不邪;二者不教人放逸,亦不以放逸之具授予他人;三者不教人惡行,亦不以惡行之具授予他人;四者終不斷人上信、上欲、上受、上精進、上方便、上功德,令其退下,不以下信、下欲、下受、下精進、下功德授予他人。所謂斷無上大乘,令學二乘,斷修慧與思慧,斷思慧與聞慧,斷聞慧與福業,斷戒與施,如是等斷上功德令其退下,以下功德受令修習。
善友者,應該幫助朋友積極上進,而不是給予錯誤的引導。善友不能以邪見教導人,而要示人以正道,不能教人放逸行惡,應該積極主動幫助她人精進不懈;始終引導眾生奮發向上,追求卓越,成就真正的功德。
佛陀心無分別,視一切眾生皆憫之如子,為何要告誡我們遠離愚癡?這因為我們畢竟是凡夫,心力不強,於五濁惡世中,經不起外界的誘惑。五濁者,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處此五濁世,眾生善根淺薄,業障深重,易墮惡趣。此時若與愚癡人共處,難免會受到壞習氣熏染,為愚癡所轉,從而造作種種惡業。除非有大毅力、大智慧者,方可以心轉境,轉化愚癡眾生。若與德性完備的智者交往,則會見賢思齊,從而增長智慧,完善道德。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在《華嚴經》中,文殊菩薩也曾這樣告訴善財童子:「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
但仁者當知,佛陀所言「遠離」,並非放棄。而是要我們在證果開悟之前,先保持自身清淨,免為外界所轉。待到修行有所成就,自身成為道德完備的智者,心性已明,如如不動之時,我們還是要發菩提心,度化眾生,令其廣開智慧,遠離種種不善。
佛陀悲智深廣,對人心性體察入微,對人間友情的了解亦是細心周詳。在《佛說孛經抄》(關於《佛說孛經抄》,此處的「抄」與「鈔」相通,檢索了大正藏在線閱讀網站,為「抄」,另《佛說孛經抄》又名《佛說孛經》)中,佛陀概括了四種類型的朋友,佛陀之所教,給今天的我們很多教益。經文如下:
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稱,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謂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何謂如稱?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稱友也。何謂如山?譬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何謂如地?百谷財寶,一切仰之;施給養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第一種朋友為「花友」。花友者,以友為花,當朋友富貴繁華之際前來依止,但當友人落魄潦倒之時,即拂袖而去。如《紅樓夢》中描寫的榮寧二府的門客,當賈府貴為皇親國戚,權焰熏天時,門客們一時紛紛來投,為之錦上添花,可到後來,賈家敗落,那些原來親近賈府的人便都「樹倒猢猻散」,只剩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樣的人就可稱為花友。花友以對花的態度來對待朋友,花友的友情,也不過只存乎於花朵的朝夕榮落之間。
第二種朋友為「稱友」。「稱」就是街上買東西用來稱重量的秤,此處所指不是現在的電子秤,而是舊式杆秤,有秤砣在上面移動,秤砣若是太輕,秤杆就會往上抬,秤砣若重了,秤杆就往下垂,秤友也是如此。所謂秤友和花友很接近,「稱友」的特點是錙銖必較,對財物頗為在意。如能從朋友處得到好處多多,他就會表現得特別恭敬,反之,他就瞧不起對方,甚至現出輕慢之相。對於稱友來講,一切均以物質衡量,友情的意義也無非「利益」二字而已。
第三種朋友為「山友」。 「花友」「秤友」難稱善友,山友則是可以結交一生的益友。山友如山,其友情自然可堪依止。如此朋友,可以共患難,亦可同富貴。山友之情意,一如高山,凡其所有,皆不吝與友共享,其功德福報,足令所有有緣眾生因之獲益。高山巍巍,幼樹細草生於其上,亦會因山之挺拔而彰顯其高;金山燦燦,即使鳥獸,行於其間,毛羽也會因山之光明而光彩燦然。山友者,可謂人間聖賢,與之結交,於耳聞目染間,自會增益個人德行。
第四種友為「地友」。這種朋友,其心性一如大地。大地廣袤沉穩,為世間一切萬物生存依賴之所在,任何一物離開大地就無以生存。故大地恩德如父如母,能持、能育、能載、能生。況大地包容萬物,無所好,無所惡,貴如黃金,大地納之,賤若螻蟻,大地亦不離棄。風吹不動,故我依然。山友者,亦復如是,其交友無分富貴貧賤,皆平等至誠,默默付出,不求回報。這種朋友具大地之恩德,可謂厚德載物。不管我們對其是厚是薄,他對友情始終養護如一,對朋友從不厭煩棄絕。地友為難得之善友。菩薩正是如此。菩薩心懷,一如大地,長養萬物,絕無分別,對所有的眾生均不離不棄,從未厚此薄彼。
佛陀在此所開示的四種朋友,行者心中自有取舍。交友當遠離花友、稱友,而若行諸菩薩道,則應發心,為眾生之山友地友,為眾生廣施吉祥。
曾國藩的交友法則《八交九不交》
八交:勝己者;盛德者;趣味者;肯吃虧者;直言者;志趣廣大者;惠在當厄者;體人者。
九不交:志不同者;諛人者;恩怨顛倒者;全無性情者;不孝不悌者;愚人;落井下石者;德薄者;好佔便宜者。
一生中這八種朋友是必不可少
有這樣一句歌詞:朋友多了路好走。於是,我們便急著把每一個剛剛結識的新面孔呼之為朋友,將其拉入自己的關係圈。
但《美國社會學評論》最近刊發的一項調查報告結果顯示,現代人真正的朋友越來越少了,1/4接受調查的人甚至認為沒有任何人值得信任。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的浮躁和功利,人與人之間有著太多分不清的是非真偽,以至於我們對‘朋友’的稱謂產生了畏懼。
那麼,真正的朋湧竟是什麼樣的,人的一生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朋友呢?
美國作家帕爾指出,‘不要指望一位密友帶給你所需要的一切。’另一位作家湯姆·拉思則認為,以下8種朋友是必不可少的。
成就你的朋友:他們會不斷激勵你,讓你看到自己的優點。
這類朋友也可稱之為導師型。他們不一定是你的師長,但他們一定會在某些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能經常在事業、家庭、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給你提供許多建議。
人生中擁有這種朋友會成為你最大的心理支柱,也常常會成為能夠‘左右’你的‘偶像’。
支持你的朋友:一直維護你,並在別人面前稱讚你。
這類朋友可謂是‘你幫我,我幫你’,相互打氣,使得彼此成為對方成長的墊腳石。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朋友的支持與鼓勵是最珍貴的。當你遇到挫折時,這類朋友往往可以幫你分擔一部分的心理壓力,他們的信任也恰恰是你的‘強心劑’。
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你興趣相近,也是你最有可能與之相處的人。
這類朋友會讓你有心靈感應,俗稱‘默契’。你會因為想的事、說的話都與他們相近,經常有被觸摸心靈的感覺。
和他們交往會幫助你不斷地進行自我認同,你的興趣、人生目標或是喜好,都可以與他們分享。這種穩固的感受‘共享’會讓你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因為有他們,你更容易實現理想,並可以快樂地成長。
牽線搭橋的朋友:認識你之後,很快把你介紹給志同道合者認識。
這類朋友是‘幫助型’的朋友。在你得意的時候,他們的身影可能並不多見;在你失意的時候,他們卻會及時地出現在你面前。
他們始終願意給予你最現實的支持,讓你看到希望和機會,幫助你不斷地得到積極的心理暗示。
給你打氣的朋友:好玩、能讓你放鬆的朋友。
有些朋友,當我們有了心事,有了苦惱時,第一個想要傾訴的對像就是他們。這樣的朋友會是很好的傾聽者,讓你放鬆,在他們面前,你沒有任何心理壓力,總能讓你發泄出自己的‘鬱悶’,讓你重獲平衡的心態。
開闊眼界的朋友:能讓你接觸新觀點、新機會。
這類朋友對於人生也是必不可少。他們可謂是你的‘大百科全書’。這類朋友的知識廣、視野寬、人際脈絡多,會幫助你獲得許多不同的心理感受,使你成為站得高、看得遠的人。
給你引路的朋友:善於幫你理清思路,需要指導和建議時去找他們。
這類朋友是‘指路燈’。每個人都有困難和需要,一旦靠自己力量難以化解時,這類朋友總能最及時、最認真地考慮你的問題,給你最適當的建議。
在你面對選擇而焦慮、困惑時,不妨找他們聊一聊,或許能幫助你更好的理順情緒,了解自己,明確方向。
陪伴你的朋友:有了消息,不論是好是壞,總是第一個告訴他們。他們一直和你在一起。
這種朋友的心胸像大海、高山一樣寬廣,不管何時找他們,他們都會熱情相待,並且始終如一地支持你。他們是能讓你感到滿足和平靜的朋友,有時並不需要他們太多的語言,只是默默地陪著你,就能撫平你的心情。
寂靜法師:跟人打交道,如何判斷對方是否值得交往
怎麼看一個人的命呢?
第一個,看他有沒有孝心;第二個,看他有沒有敬畏心,比如尊敬老師,敬畏天地;第三個,看他有沒有感恩心,如果一個人特別有感恩心,他得到一點就總想著要回報,這樣的人命一定好。第四個,看一個人他有沒有慚愧心。佛法裡總結有七種內在財富,其中有一個就是慚愧。
有慚愧感的人會不斷進步,因為他做得不好自己就會慚愧,明天就會做得更好一點。我們要求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這是跟誰學習的?豐田。
豐田是世界汽車中的第一大品牌,那它是怎麼發展來的呢?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看到產品的一點點缺陷、不足,然後就改變它們,這就叫慚愧。這個慚愧是指我們對生命,對我們自己,能看到一點點不足,然後改進一點點;又看到一點點不足,又改進一點點。當這樣去思考我們有哪些不足的時候,這就是慚愧。
所以我們從一個事就見一個人,從人見心,從心見命,從命見一切,因為命就是一切。基本上我跟別人打交道,就習慣這樣判斷,一般比較準確。我曾經跟一個 30多歲的年輕人一起吃飯,雖然他信佛,但他吃飯時卻點了一盤肉,這還不夠,還要點一杯酒。因此我判斷,此人無敬畏,就絕對無福。
他跟我一個出家人一起吃飯,難道一頓飯不喝酒、一頓飯不吃肉他就不行嗎?這件事對我沒有關係,我正好可以超度一下積累功德,但對他就不一樣了。他自己沒有敬畏心,就沒有福,果然沒到三個月就他就被公司炒魷魚了。
所以跟人打交道,不要看他的能力,要看他的能量,能量要比能力重要多得多。能量就是福氣,能量就是慈悲,能量就是愛,就是奉獻,就是感恩,就是慚愧,能量就是孝道、恭敬。從小細節可以判斷一個人的命,我們不需要去算八字,很麻煩,而且八字是死的,人的身、口、意這三業是動態的。
比如我曾經判斷一個人,他在吃飯時,碗裡還有菜卻還在不停的夾,就表明這個人很貪心、無福,所以不要跟他合作。如果一個人連一個好菜都要轉到自己面前,那麼如果你們合作得到利益了,他會怎麼做?他肯定要先搶佔。
所以跟人合作,要多請對方吃飯,還要看是誰買單,通過一些行為細節你就能判斷這個人是否值得合作。如果等你買單完了,對方才說「我去買單你怎麼買了?」之類的話語,實際上他就是等你先買單,這樣的人就沒有福氣。
我們有很多人學佛,經典背了很多,但思維模式沒改,以至於學到的都落實不到生活中,落不到行動中來,所以基本無效。真正的學習佛法,就是要把我們的思維模式改過來。
比如我們更換電腦,換蘋果、換索尼、換東芝……換各種品牌,但如果內在程序沒有改,那怎麼換不也是一樣的嗎?實際上我們不是換電腦的品牌,而是換裡面的程序,換裡面的文件。當電腦裡面的文件變了、程序變了,電腦就變了。
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一個人的生命就是一個程序,主程序加子程序,孫程序,它是豎形結構。我們若懂得這個程序的原理,那修改一條語言,整個程序就變了。
為什麼我重視年輕人,重視學生?因為如果這個孩子程序修改完善一點,那他整個未來一生會跟之前的未來人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所以,我們知道該如何教導孩子。比如讓孩子帶食物上學的時候,不要只帶他一個人吃的,要讓他想到寢室的同學。
我以前去買水果,一買就買5斤、10斤,旁邊人會問,師父你吃得完嗎?我說一個人怎麼能自私,總是只想到自己呢?奉獻分享的人才百分之百有福氣。所以這樣教導、幫助孩子,孩子將來肯定有福。
我們一年讓孩子分給同學的食品、禮物價值可能都有三、五千,你也許會認為這是吃虧了,覺得那些錢可以給自己買個手錶戴。但在孩子的生命中,如果你一年給他種5千元的福田,他就會漲50萬的福報,甚至是5千萬的福報,因為這5千元都會變成種子,改變他的整個人生程序。
想要有福氣很簡單,一個奉獻的人肯定有福,因為他每天都在想如何能幫助到別人。所以企業家也是這樣,每天在想如何用自己的產品幫助到人,如何用自己的平台利益到人,如何用自己賺的錢利益到國家、社會……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才是有福報的人生,這樣的人才能夠得到更多。
這就是菩薩的思維,雖然會得到更多,但自己也不用,繼續奉獻給眾生,由於奉獻又會得到更多,他就再繼續奉獻……如此循環。菩薩有52個等級,怎樣一個等級一個等級地升上去,然後到最後53個等級的時候成佛?他是怎麼成佛的?就是奉獻眾生而成佛的。所以做人要有奉獻心與分享心,這樣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程序。
身邊的善知識
善知識是叫人遠離諸惡,奉行諸善的善友,是每個人生活在世間上,不能舍離的引導、不能缺少的老師。
人群之中有善知識,也有惡知識。善知識示人以道以德、以學以藝;惡知識只是叫人為非作歹、不務正業。誰是善知識?誰是惡知識?就要以慧眼去分辨了。
父母養育我們,是我們的善知識;師長教導我們,是我們的善知識;親朋好友規勸我們,是我們的善知識;芳鄰做我們安全的守護,也是我們的善知識;甚至於歷史長流讓我們明古監今,歷史就是我們的善知識;現代的科技日新月異,不斷改善人類的生活,幫助人類文化發展,科技就是我們的善知識;我們看到一本好書、聽到一句好話、遇到一件好事、能給人歡喜、提陞淨化人類心靈的,都是我們的善知識;「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自然界的一花、一草、朝陽、和風,乃至空氣、雨露等,也都是我們學習的善知識,甚至佛教「苦、空、無常」的義理,更是無言的善知識。
《雜阿含經》裡載,何等人能為遠遊善知識?何等人能為居家善知識?何等人能為通財善知識?何等人能為後世善知識?佛陀說:商人是我們遠遊的善知識,因為商人經常各處通商,知道何處有財富,哪裡有風景,因此商人是我們遠遊的善知識;家庭裡貞節賢良的妻子,是我們居家的善知識;同行的企業家和我們一起創辦事業,是我們的通財的善知識;如果我們的心中有正見,有良好的觀念,這個正見就是我們後世永恆的善知識。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既是我的老師,就是我的善知識;愚者也有一得,愚者的一得,也是我的善知識;至聖先師孔子說過:「我不如農夫。」因為孔子自認不會耕種,所以農夫是他的善知識,以此類推:我不會織布,會織布者就是我的善知識、我不會駕駛,駕駛的司機就是我的善知識,由此可知,只要能幫助我們人格提陞、知識傳授、義理教化的人、事、物,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反之,世間上的善知識,給我們許多的因緣,幫助我們成就,我們又有些什麼因緣,來供養善知識呢?我肯以謙虛來尊重他們嗎?我肯以語言來讚美他們嗎?我肯以服務來奉獻他們嗎?
如果要做好一個善知識,就得導人善路、廣學多聞、具備正見、善於教授、給人鼓勵,能做到這些,就是明白善知識之道了。
淨界法師:一犯到這兩大禁忌,這個人就不是善知識了
我們在研究菩薩戒法的時候,你一定要掌握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它表層的規範,第二個是它深層的精神。
預記末法: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
這以下是佛陀的預言,說:在我(佛陀)滅度之後,到了末法時代,五濁惡世、魔強法弱的時候,這些妖邪的精靈、妖魅、邪人,就開始出來活動了。這些惡人出來活動,是以什麼方式呢?
是「潛匿奸欺,稱善知識」,他把心中欺詐、欺誑之心,把它隱藏起來,表面上裝出一副大善知識的樣子,每一個人都自己認為自己得上人法。說:我是某某的古佛轉世、某某菩薩轉世…。他為什麼把自己的生命抬高了呢?他的目的就是要「詃惑無識,恐令失心」。無識就是說,他對佛法的知見、他對佛法諸法因緣生的道理,沒有很深刻的體驗。
詃惑,「詃」就是這個人,他會經常談論吉凶禍福,說你這個人,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災難、什麼時候會有什麼樣的病痛…以這樣一種吉凶禍福的口氣,來迷惑這些沒有知識的人。
那當然這個人也搞不清楚生命的緣起,也不知道世間上果報是有因果的,他也搞不清楚,就「恐令失心」。他就被這恐怖的言詞,失掉了一種正確的判斷力,六神無主啦;尤其一個人遇到病痛、遇到災難現前的時候,他更是六神無主。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人以善知識的姿態出現,妄談吉凶,結果呢,「所過之處,其家耗散」,這個人所到之處,眾生為了要消災免難,就把金錢供養出去,結果整個財富就要耗盡了。
這裡的盜戒,它的一個深層意思,我們看後面的經文,他不單是偷盜財物,他是「偷取佛法,販賣如來」,這個過失是比較重的,後文會講到。
我們先做一個簡單說明──只要是在世間上出現一個佛教的善知識,不管他是哪一個宗派,有兩個共同的原則是不可以犯的,兩大禁忌(一犯到這兩個重要的標準,這個人就不是善知識了):
第一、一個善知識不能夠自我膨脹─妄談自己個人的修證。比方說,他在大眾場合宣揚他自己持戒修苦行的善法,更嚴重的是宣談自己個人的果證,這是佛教的大忌,因為你個人的修證,你談出來有什麼用呢?佛教的理論是諸法因緣生,我們把法門提出來,每一個人依照法門去修持,他就能夠離苦得樂。如果我們妄談個人的修證,產生個人的盲目崇拜,使令整個學佛的焦點,就失去它的焦點,大家不是在學佛法,是在學你個人的行為,這對整個佛教來說,不是好事情。所以一旦是在自我膨脹,這個就是有問題。
第二、顛倒說法─法說非法、非法說法。一個善知識絕對不能夠在公開場合,妄論感應神通、吉凶禍福,不可以的!因為你這樣子,會讓大家產生一種向外攀緣的心。
佛教的根本思想就是--迴光返照,向內安住的。法師的責任就是--弘護正法,開人智慧,開啟他人心中的光明。
自我膨脹跟顛倒說法,都有誤導眾生的過失,把眾生誤導到另外一個方向去,所以在後文說:偷取佛法,販賣如來,這一部分佛陀發揮的比較多,有很深重的教誡。
揭秘你為何改變不了身邊的人
羅伯特.西奧迪尼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心理教授。有一天,他在紐約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後,乘地鐵去時代廣場站。當時正值下班乘車的高峰期,人流像往常一樣沿著台階蜂擁而下直奔站台。
突然,羅博特.西奧迪尼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男子躺在台階中間,閉著眼睛,一動不動。趕地鐵的人們都像沒看到這個男子一樣,匆匆從他身邊走過,個別的甚至是從他身上跨過,急著乘坐地鐵回家。
看到這一情景,羅博特.西奧迪尼感到非常震驚。於是,他停了下來,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就在他停下來的時候,耐人尋味的轉變出現了:一些人也陸續跟著停了下來。
很快,這個男子身邊聚集了一小圈關心的人,人們的同情心一下子蔓延開來。有個男人去給他買了食物,有位女士匆匆給他買來了水,還有一個人通知了地鐵巡邏員,這個巡邏員又打電話叫來了救護車,幾分鐘後,這個男子甦醒了,一邊吃著食物,一邊等待著救護車的到來。
漸漸了解到,這個衣衫襤褸的男子只會說西班牙語,且身無分文,已經餓著肚子在曼哈頓的大街上流浪了好幾天。他是因為飢餓而昏倒在地鐵站的台階上的。
為什麼起初人們會對這個衣衫襤褸的男子熟視無睹,漠不關心呢?
羅伯特.西奧迪尼認為,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熙熙攘攘、匆匆茫茫的人流中,人們往往會陷入完全自我狀態,在忽視無關信息的的同時,也忽視了周圍需要幫助的人。這就像一位詩人說的那樣,我們「走在嘈雜的大街上,眼睛卻看不見,耳朵卻聽不見」。在社會學中,這種現象被稱為「都市恍惚症」。
為什麼後來人們對這個衣衫襤褸的男子的態度會有了較大的改變呢?
羅伯特.西奧迪尼認為,其中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因為有一個人的關注,致使情況發生了變化。當時,自己停下來,僅僅是要看一下哪個處於困境的男子而已。路人卻因此從「都市恍惚」中清醒過來,從而也注意到了這個男子需要幫助。在注意到他的困境後,大家開始用實際行動來幫助他。
因為看到別人的善舉,而對自身的心理產生了衝擊,進而引發出行善的願望和行動,心理學家將這種變化稱之為「昇華」。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幫助病人、窮人或者是其他處於困境中的人,最容易引起人們的「昇華」。盡管這些助人為樂的善事,不一定都是轟轟烈烈的大事 。
從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的故事,讓人聯想到英國一位主教的墓誌銘。少年時,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當時曾夢想改變世界。但當我年事漸長,閱歷曾多,發現自己無力改變世界。於是,我縮小了範圍,決定先改變我的國家,可這個目標還是太大了。接著我步入了中年,無奈之餘,我將試圖改變的對像鎖定在最親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願,他們個個還是維持原樣。當我垂垂老矣之時,終於頓悟:我應該先改變自己,用以身作則的方式影響家人。若我能先當家人的榜樣,也許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國家,再以後,我甚至可能改造整個世界。
不錯,自己先改變了,身邊的一些人就可能會跟著改變;身邊的一些人改變了,很多人才可能會跟著改變;很多人改變了,更多的人就可能會改變……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先改變自己,就可能改變世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