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需要,並非生存真正的需要!醒悟吧,別再被騙了!
濟群法師
佛教如何看待慾望
自古以來,無論是世間道德還是出世間宗教,大多對慾望持否定態度。宋明理學甚至將慾望和道德對立起來,提出「滅人慾,存天理」的主張。而以佛法觀點來看,慾望從倫理角度可分為善、惡、無記三性。其中,善的慾望需要發揚,惡的慾望需要壓抑,而那些非善非惡的慾望,本身雖沒什麼過患,一旦和煩惱相應,就會介入惡的成分而變質。
科技的發展,給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同時也使人類慾望隨之不斷升級,造成很多新的社會問題。現代青年奉行能掙會花的生活原則:拚命地掙錢,拚命地花錢。看起來,似乎是工作、享樂兩不誤。但我們想過沒有,我們在享樂中花掉的是什麼?花掉的是我們的生命!因為掙錢是要花時間的,而時間就是生命。
其實,人的基本生活可以非常簡單。我們今天的很多需要,並不是生存的真正需要,只是我們為滿足攀比心而產生的需要。或者說,是社會使我們產生的需要。社會要求你有舒適的住宅,要求你有符合身分的服飾,要求你一擲千金。今天的人活得很累,因為我們還有面子和虛榮需要去照顧,我們已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徹底迷失了方向。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在物質空前豐富的今天,我們沒有因此活得輕鬆,相反,我們比以往更累。當我們面對一桌豐盛菜肴時,味覺已完全被它們麻痹;當我們面對燈火輝煌的街道時,視覺已完全被它們擾亂……我們用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掙錢,結果,只是享受了一些我們本可以不需要的東西。這樣的交換,到底值得嗎?
聖嚴法師《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現代社會由於物質文明過度蓬勃、結構變化太快,造成人類價值觀念混淆,以致於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需要,什麼是貪求的想要,什麼是實至名歸的能要,什麼是責任所在的應該要。因為無法釐清這四要:「需要」、「想要」、「該要」、「能要」的分際,所以大部份人都是跟著社會風氣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別人有的,我也要有。而且現代人往往是:「需要的東西不多,想要的東西太多。」再加上不應該要的也要,不能夠要的也要,結果想要得不到,便會導致人心不安定,社會問題叢生。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需要」是什麼?就是少了它就不能活,例如:陽光、空氣、水分、起碼的食物、御寒的衣服,避風遮雨的房子,在我們這個時代,基本的交通工具、電腦、電話也成為需要的,有這些必需品並不算是慾望。
慾望是什麼呢?是除了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裝飾品,只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或撐場面用的東西。不過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地位,為了配合當時的環境因緣,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莊嚴,那也可算是一種需要,但一定要有適度拿捏的分寸。
生命中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只是從主觀的立場看,才覺得沒有了他生命很空虛、很無奈,覺得活的沒有意義,這純粹是個人的價值判斷。所以,如果只是講「需要」,定義非常模糊,在衡量與「想要」間的差異時,應該分別從自我觀點,以及總體客觀的立場同時來考量。
能不能要?該不該要?
「能要」的意思是說,在個人能力範圍許可下,以努力付出而獲得所需要的東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該讓賢,不必強求。在我們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權、位、感情等,著實引人欣羨與渴求。但是在要想得到它時,必須仔細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實至名歸?是否已經水到渠成,而不是過度強求?如果付出不夠多,能力、因緣皆不具足,還希望能得到它,這便是貪圖非分,只會增加痛苦與傷害。
至於「該要」、「不該要」,若時下年輕人流行的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言,便是沒有分清楚該要、不該要的份際。一般人的慾望無窮,喜歡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應該要自問該不該喜歡?該不該取得?例如名位財勢,人人都喜歡,可是非分之名,是虛名;非分之財,是橫財、不義之財,非分之位是虛位,這些都不應該要。當然,如果是實至名歸,自是受之無愧,甚且是一種鼓勵。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東西並不多,想要的東西非常多;需要的東西應該要,想要的東西不重要。
我們應該從「心靈環保」的角度出發,一方面保護我們的心不受環境的污染,增強對環境的「免疫系統」;一方面內心不會有妒忌、憤怒、猜忌、自私等種種不好的心念,使得環境變得更糟糕。並從中覺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慾望的「想要」。在人生的過程中,若能清楚明白這「四要」,便能有明確的方向感,而且也會過得很平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