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置自生計奪僧財,置自父業盜他財,
踐踏禍根妄念頭,刺中我敵凶手心。

  有些人本來有能力維持自己的生活,卻放棄了自己的維生之道,或生活所需的錢財、資具等,經常以偷盜、搶奪、欺騙等方式,奪取出家僧眾或三寶的財物;有些人已經放棄了父業,或祖上留下來的財物、事業等,反而去盜取、搶奪他人的財產。現在世間當中,有很多這樣的現象。以前印度種姓制度森嚴,自己家族做什麼,自己也會做什麼;但有些人到了後來,貪欲猛烈增長,該做的父業或本分工作不做,卻經常打、砸、搶別人的財物。最近在大城市裡面,有些人以抵制日貨為藉口,在砸毀日本車輛的同時,藉機砸毀其他車輛,搶走車內的財物。這些都是貪欲膨脹導致的,但無論是哪種貪欲膨脹的行為,都不合理;尤其是奪僧財,果報非常可怕,因此要特別謹慎。

  佛經中有這樣一則公案︰有一次,目犍連跟弟子們一起外出;途中,他看著虛空,高興地笑了起來。弟子們問︰「您這是為什麼?目犍連說︰「我現在不說,到佛陀身邊你們問的時候,我再告訴你們。」到了佛陀身邊,弟子們問︰「您剛才看著虛空,為什麼會有如此表情?」目犍連說︰「我看到一個身體特別高大的餓鬼,口中吞下七顆燃燒的鐵丸後,從下而出,還從口入,整個身體燃火,痛苦無比,所以就笑了起來。」弟子們問︰「這是什麼業報現前呢?」目犍連說︰「你們應該問佛陀。」弟子們請問佛陀後,佛陀說︰「以前,這個餓鬼是一位沙彌,在為僧眾發放食物的過程中,多給了自己上師七顆豆子。以此果報,現在感受這樣的痛苦。」所以,道友們在分僧眾的財產時,若本來每個人只應該分七顆糖,但在遇到平時關係不錯的道友,就多分給他一些,那果報就很可怕。

  既然以偏私心,將僧眾的財產送給他人有如此果報,那私自享用僧眾的財產,果報就更加嚴重!但現在很多人都不懂戒律,不知如何取捨因果,比如︰本來是供養僧眾的,卻用來供養某位上師;本來供養那個地方的僧眾,卻用來供養這個地方的僧眾。雖然諸如此類的行為會感受惡報,但很多人因為因果的道理學得很少,都不知取捨,甚至經常奪取僧眾的財產。

  上師如意寶在講《毗奈耶經》等時,一再強調︰凡是僧眾的財產,都要非常注意。如果必須作抉擇,至少也要有四個僧人代表僧眾來做決定,不要一個人說了算——因為個人並沒有這個權力。但在這方面,我也執行得不好,比如金剛降魔洲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問我︰「堪布!某某東西買不買?」按理來講應該僧眾決定,但因盲目無知,很多次我都作了抉擇。所以,有時睡不著,想起這些事情就提心吊膽︰「我來世肯定會墮入地獄!因為幾萬、十幾萬,自己一句話說了就算。」當然,我並沒有私自享用或偷盜過僧眾的財產。

  我們學院,很多懂因果的堪布,都不敢抉擇僧眾的財物。以前,一位財務科的堪布說︰「他們兩位管家特別好,我們不敢抉擇的,他們都幫我們抉擇。」所以想起這些事情,有時心特別不安,但也沒有辦法。雖然誰都害怕,但誰都不說也是不行的。當然,若自己很注意、很認真、不放逸、有抉擇的能力,也不會有太大的過失。不過,一定要懂因果取捨的道理,和戒律方面的知識。

  但現在很多佛教徒,都不懂得這方面的知識,所以特別粗心大意。我經常看到一些道場,本來是供養僧眾的,卻拿來賄賂其他領導;本來是供養佛像的,比如佛像前功德箱中的善款,卻用來分給僧眾。這是非常可怕的!我希望道友們都要認真學習戒律,以後在當住持、方丈時,也不要將佛像前功德箱中的錢分給僧眾;僧眾不用這筆錢,絕對不會餓死。否則,若不懂得戒律,心就會被魔王控制,而散亂、放逸,不知取捨。

  《父子合集經》中云︰「若人於欲境,心不生放逸,則能越魔網,是為大智者。」其意是說︰如果有人在面對欲境時,心不產生放逸,則能超越魔眾的網罟,此人就是真正的大智者。但要心不放逸,必須深入修學戒律和因果取捨等佛教理論;否則,就會被錢財、地位、美色等誘惑。若心隨境轉,就不能做主,而變成物欲的奴隸;而智者,因為有自控能力,即使所有魔王每天都放射八萬四千支毒箭,也會如如不動。但在生活中,這樣的人並不多,所以要在因地上多下工夫。

  總之,一切非法都是我執分別念導致的,故應用銅腿鐵足踐踏禍根妄念的頭,用智慧寶劍刺中我執怨敵凶手的心,讓它們永世不得復生。

恭錄自 《修心利刃輪釋.廣說宣告所毀我執魔過且降伏》
達瑪繞傑達 造
索達吉堪布 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