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自然生起菩提心之前,凡夫必須刻意自我訓練心的力量
其實,在釋迦牟尼佛還是凡夫時,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等大菩薩,都已經成就菩薩果位了。但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他們還是菩薩呢?因為他們有“眾生不成佛,誓不成佛”的大願力,發願先利益眾生成佛,自己再成佛。
菩薩是“智不住輪回,悲不住涅槃”。“智不住輪回”,是因為他們証悟空性智慧,不受輪回的束縛。“悲不住涅槃”,是他們不舍眾生,因為大悲願力而留在輪回度化眾生,不會進入涅槃。他們是乘願而入輪回,而且不會受煩惱的束縛,自在而行。凡夫眾生,則是受到業力的牽引,不得不留在輪回,受煩惱的控制,受痛苦的折磨。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說:“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說明了執愛自己和無私利他的差別。諸佛菩薩所作的,都是為了利他,所以早已成佛﹔而我們凡夫一切都是為了自利,才會至今還在生死輪回中流轉。
動機是利己或利他,決定了結果是墮落或成就。所以,若能多為他眾著想,少想自己一點,自私就會逐漸減少。這樣,就能讓如來藏逐漸撥雲見日,越來越有智慧。
當然,不能為了貪圖自己的功德,才想發菩提心。這樣動機錯了,那麼就算想的是菩提心,事實上也是自私自利之心,沒有意義。不過,我們自私自利已經根深蒂固,剛開始無法自然生起,必須刻意自我提醒才能發菩提心,這是正常的。如果我們現在就能完全無私,至少也是一地以上的菩薩了。所以,不要著急,不要失望,要相信心的力量,也要相信心是可以被訓練的。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