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道友突然離世……我們要如何為死亡做準備?
文 | 常慚愧居士
壹 | 驚聞道友突然離世
那天放生過後,我和組織放生的頓悟師兄,坐如本師兄的車去地鐵站。
我們聊著近況,如本師兄突然說:「你們知道嗎,覺遠師兄已經不幸去世了。」
車內頓時一片寂靜。
頓悟師兄一臉不可思議,問:「他不是前不久還來參加過放生嗎?」
如本師兄嘆了口氣,說:「這件事讓我感慨良多!這些日子,我早上四點多鐘就起床做功課,使勁念佛。我很怕,怕死亡會找上我。」
頓悟師兄不解地說:「他還這麼年輕……他做了很多善事啊,為什麼還會遭遇不幸?」
如本師兄說:「他沒有堅持天天念佛、懺悔,只是有空做做義工,哪能抵得過業力啊?」
此刻,我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個在塵世間奔波的身影,想到付出無數汗水,死亡到來時卻帶不走一根毫毛的人們,不由得陷入沈思。
貳 |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嘿,你們想到過死嗎?」過了一會,我問道。
頓悟師兄想了想,說:「當然有,但工作太重要了,基本生活保障不了,學佛……」
如本師兄打斷了她的話:「來世間一場,難道只是為了吃飯、睡覺?」
頓悟師兄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也知道這個道理,但賺錢很重要啊,沒錢連生活都成問題啊,我……」
如本師兄再次打斷她的話:「瞧瞧你這覺悟!瞧瞧你這覺悟!」
「哈哈,她有聽法。」我笑著說,「大半年前,我讓她聽淨土的課,她10分鐘就放棄了。」
如本師兄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她啊,沒經歷過生死,也沒見過別人的生死啊!」
頓悟師兄不好意思地笑著。很多學佛人都是求世間福報,不想來世、不求解脫。她每天念一遍《藥師經》。她身體不好,希望藥師佛加持她身體好起來。極樂世界,對她來說太遙遠了,遠沒有眼前的鈔票實在。
「以前,有一位很了不起的院士,科研水平很高。他學識淵博,家人勸他信佛,他總是不屑一顧,大談佛法如何不切實際,正如你覺得佛法解決不了現實問題一樣。」我邊說邊看著她。
「後來,他患了重病,彌留之際,他終於信佛了。你知道他為什麼信嗎?」
頓悟師兄想了一會,說:「是前世的善根吧?」
我笑了:「當然是因為善根,但你從‘實際作用’這個角度想想。人要死了,生前積累的一切財富、知識、人脈,實際嗎?他引以為傲的成就,有用嗎?他除了相信阿彌陀佛,還能相信什麼?」
頓悟師兄明白了:「對啊!不到無常現前,根本不會發現佛法才是最現實、最有用的啊!」
我說:「你終於發現了。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清朝有位慧明大師,他老人家見到人,不說閒話,只會說:‘死到哉,快些念佛!’說到死,你可能覺得晦氣,其實,覺得自己不會死,蹉跎時光才是最晦氣的。」
「死到哉,快些念佛!死到哉,快些念佛!」她喃喃地重復了幾遍。
如本師兄大贊:「這話太有道理了,你怎麼會知道這麼多?」
我說:「不敢當,這是《淨土聖賢錄》里的公案,多聞法就知道了。」
叄 | 珍惜聞法的因緣
頓悟師兄問:「人世間各種變故,這些年我見過不少。仔細想想,無常一來,就算不是死亡無常,突然的變故也是要命的。」
如本師兄說:「對啊,你試一試生個病。沒生病之前,什麼都是問題;生了病以後,只有病才是問題。」
我搖頭晃腦地吟誦:「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樂邦有路,起信即生。」
頓悟師兄問:「‘樂邦’是什麼?」
「極樂世界啊。」如本師兄回答。
「日暮而途遠,吾身已蹉跎。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我說。
頓悟師兄點了點頭,說:「念佛很好,不過要解決生活需求,有可能嗎?人家修准提法、地藏法門,也沒有發財。」
我哈哈一笑,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釋迦佛白毫相光百億分之一的功德,已經能養活整個南瞻部洲的出家人。」
頓悟師兄「哇」了一聲,她從來沒想過佛的功德那麼大。
我接著說:「眾生貪欲無窮,若是求財,佛就給財,只會害了他們,所以用追名逐利心求財,修什麼法也不會靈驗。要是你為求解脫、為生極樂,以信願念佛,祈求獲得學佛念佛的順緣,佛一定會在最恰當的時候,給予你最恰當的順緣。」
「《觀經》里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當你身體禮拜阿彌陀佛,佛就以天眼觀照;當你口中念佛,佛就以天耳聽聞;當你內心憶念阿彌陀佛,佛以他心通了知。這是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的善說。」
「佛有無量的智慧、慈悲、力量,就算波浪有離開大海的時候,阿彌陀佛對眾生的觀照也不會停止。你要是為了往生、為了眾生,想要生活無憂,那就憶佛念佛吧,就像兒子憶念母親一樣,你與阿彌陀佛會永遠在一起,佛永遠會攝受你。」
頓悟師兄點點頭,看上去容光煥發,充滿信心。
如本師兄問:「你怎麼會知道這麼多?」
我說:「多聞法就知道了。修學淨土,需要聞思,否則,哪裡知道阿彌陀佛的功德、往生的理由、往生的方法?」
頓悟師兄說:「好,我就在網上多看看講法視頻。」
我連忙說:「還是跟著法師系統學習淨土教理吧。你別以為聽法學法很容易,‘人身難得,中土難生,佛法難聞’。錯過了聞法的機會,一旦無常到來,一失足成千古恨,捶胸頓足不濟事啊!」
頓悟師兄點點頭,說:「好,希望這次不會聽10分鐘就放棄了。」
說者有心、聽者陶醉,車兜兜轉轉,10分鐘的路程,走了將近30分鐘。
我和頓悟師兄下了車,道了別,各回各家。一切聚會因緣而來,因緣而散,無常遷變,古今如是。
肆 | 死到哉,快些念佛!
我看著天際的夕陽,那裡似乎有一尊金光燦燦的阿彌陀佛,以慈眼看著芸芸眾生,伸出手,接引著被無常大鬼逼迫的眾生。
「多少人能像死心新禪師那樣,死心念佛、獲得新生呢?」我喃喃自語。
「死到哉,快些念佛!」
這句話傳遞到頓悟師兄的心裡,又回蕩在我的耳邊。這是一切精進的源頭,念佛求生的關鍵啊!
淨空法師:真正學佛,從經教學起,幫助看破
真正學佛的人太少了,佛從哪裡學起?從經教學起。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如果不必從經教學起,為什麼講四十九年?經教是什麼?就是幫助我們看破,真正看破,後頭是修行。
修行,佛就不必說了,為什麼?你全都明白了。佛只幫助你看破,放下是自己的事情,他不能幫助你。他講得很清楚,三大類煩惱,(見思、塵沙、無明)統統放下,就成佛,你跟他一樣。
你知道了,沒有辦法放下,那還得繼續搞六道輪迴,這種事情太多太多了。這一生遇到淨土法門,能夠往生極樂淨土,我們的放下就圓滿了。
但是要曉得,絕對不是這一生才遇到,過去不知道經歷多少生、多少世學習,都沒有放下,沒有真搞清楚,沒有下定決心。 所以經上說,能信能願,念佛往生的人,過去生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一生遇到這個法門,得無量諸佛如來加持,才會信,才願意到極樂世界,才肯念佛。
這是把底牌掀出來,原來如此,不是一世、二世。十世行善,中國古人說,家裡十世積德行善,能出一個尚書,就是今天的部長,能出一個做大官的人物。
能發大財,做大官,十世,五世、六世,大概做個縣市長,一世、二世,大概做個村長、里長。統統都有因,沒有因,沒有你的分。做大官,發大財,都是前世積功累德。
但是最重要是覺悟。覺悟什麼?有機會不墮落,有機會超越六道。行善積德不容易超越,他對世法留戀,心不開明。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208集
白毫之賜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意指僧人受用之物。白毫,指世尊兩眉間之白毛;此相稱白毫相,為如來諸相中之最勝者。白毫之賜,謂如來滅度後,由於如來白毫相中一分之德,末世一切出家弟子能一心勤行道者,皆得以衣食有餘,受用不盡,故亦稱毫相一分。佛藏經卷下(大一五‧八○二上):「但能一心勤行道者,終亦不念衣食所須。所以者何?如來福藏無量難盡。舍利弗!如來滅後,白毫相中百千億分,其中一分供養舍利及諸弟子。舍利弗!設使一切世間人皆共出家隨順法行,於白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舍利弗!如來如是無量福德,若諸比丘所得飲食及所須物,趣得皆足。」釋門正統卷三(卍續一三○‧三九一下):「如來留白毫一分功德供養末世弟子。」 p2093
白毫之賜
「白毫,」指世尊兩眉間之白毛,此相稱「白毫相」,為如來諸相中之最勝者。
「白毫之賜」指僧人受用之物,謂如來滅度後,由於如來白毫相中一分之德,末世一切出家弟子能一心勤行道者,皆得以衣食有餘,受用不盡,故亦稱「毫相一分」。
《大方廣佛華嚴經.世主妙嚴品》:「一毛所集諸功德 劫海宣揚不可盡 諸佛方便難思議 淨葉能明此深義!」
《佛藏經》:「但能一心勤行道者,終亦不念衣食所須。所以者何?如來福藏無量難盡。舍利弗!如來滅後,白毫相中百千億分,其中一分供養舍利及諸弟子。舍利弗!設使一切世間人皆共出家隨順法行,於白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舍利弗!如來如是無量福德,若諸比丘所得飲食及所須物,趣得皆足。」[1]
《釋門正統》:「如來留白毫一分功德,供養末世弟子。」[2]
釋迦牟尼佛降生時,眉間白毫拉直有丈五長,成佛後有丈六長(因身高丈六故),縮之似一圓珠。阿彌陀佛出生淨土,佛身高大,白毫拉直可以繞五個須彌山,顯白毫相之殊勝。[3]
一毛功德,即如來於「白毫──三十二相之一」中一分功德;此一分,乃如來留與末世弟子之供養,是方便法,非凡俗所能思議者。佛以大悲心護念眾生,祂恐怕末法時代的佛弟子們、出家眾沒有人供養,祂的白毫相的福德、就是一毫的功德,賜給弟子們享受,無窮無盡。
〈讚佛偈〉云:「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佛的眉間白毫相──佛的兩眉中間,有一粒好像寶珠,白白的白毫相。所謂「白毫」,就是白色而透明的毫毛,能顯現出佛從初發心,歷三大阿僧祇劫直到成佛,自行化他的一切情形,幕幕在前。
為什麼特別讚歎白毫相呢?
一、對面就看得見
二、能顯示佛無量劫修行及度化眾生事
三、表佛福德無窮無盡
四、雖讚白毫相,但已含括讚一切相的功德,因八萬四千的相好莊嚴,皆在白毫相中顯現出來,一相具足無量相的緣故。
所以在佛法裡面,除了你不修行,若真的發心修行,沒有餓死的出家人,從來沒有餓死的出家人,不會沒有人供養。只要老老實實好好修行,不愁沒有受用、不愁沒有飯吃,只怕你不修行。因此,身為佛子,尤其出家眾,須深深感謝佛恩。蒙本師一分毫相的福德護蔭,故當精進,以報佛恩!
會性法師:讚佛偈略說
白雲老禪師: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四
[1] 卷下(大一五‧八○二上)
[2] 卷三(卍續一三○‧三九一下)
[3] 「須彌」新譯「蘇迷盧」,此云「妙高」,古印度相信世界中心有須彌山,四寶所成,從海平面算起,高八萬四千由旬。由旬是印度計裡數的單位,分大、中、小三種,大由旬八十華里、中由旬六十華里、小由旬四十華里。
功德聚
三寶之所以堪可受人天供養,在於三寶本身就是「功德積聚」。
也因此,三寶各自承擔著一份責任。
佛寶,是究竟覺悟者。
法寶,是佛親宣究竟覺悟的方法。
僧寶,是隨佛行者,追求覺悟的專職人員。
********************************************
在前二寶的庇蔭下,可以說,僧人光一現出家相,就得到莫大的福報加持。
如果出家人做錯事情,有信心的居士也會委婉藏疵,緣念功德。如果居士供佛、流通法寶,也絕不會忘記僧寶一份。縱然供養三寶,依照戒律專款專用,僧寶也一定會分到三分之一。
可以說,前二寶的功德,我們出家人一定會有一份。如果我們稍微有不圓滿,居士們也一定看在前二寶的面子上不會計較。
這種種的一切,並不只是讓我們圖個溫飽。種種付出與隱忍,只是為了讓我們能一心向道、沒有後顧之憂。
如同戒律說到,凡夫僧其實都是借「高利貸」修行的,靠這輩子借來好好修、趕緊修,未來還是要連本帶利償還的。只有證得初果才算是「打平」,到阿羅漢才稱為真正「應供」~完全消受信施,不但不用還,而且還給供養者增長無量無邊的福報。
********************************************
該盡的責任,前二寶都已經完成了。身為凡夫僧,我們的責任沒有別的,莫過於「持戒」了。
佛寶,可說是「覺悟」的積聚。
法寶,可說是「真理」的積聚。
僧寶,莫過於「戒法」的積聚了!
何以故?因為持戒是「以覺悟的心合於真理」的最初一步。如果身口外相尚且無法克制,遑論定慧二學~漸趨微細的「制心一處」呢?
最基本的限度能威儀如法,不辱三寶。利根者能斷煩惱、了生死,真正了當出家大事、光揚前二寶之門媚、作人天的真實應供僧。
********************************************
如同 上會下性老和尚在其〈讚佛偈略說〉說到:
「觀佛三昧經說:本師釋迦牟尼佛,留一分白毫相功德,供末法出家弟子受用不盡。因此,身為佛子,尤其出家眾,須深深感謝佛恩,若非佛的招牌,怎有今日的食衣住行?
自古以來有餓死的皇帝,沒餓死的出家人,除非本身修苦行,自餓沒話說,佛教傳來近兩千年,沒有僧尼餓死的記錄,這都是蒙本師一分毫相的福德護蔭,故當精進,以報佛恩。」
#自慚惕勵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