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知道佛經出現在的「不可說」是指什麼?

萬壽寺

佛教經文非常之多

可謂浩如煙海

窮畢生精力

也無法盡學其精奧

對於佛弟子而言

在學佛的時候

經文里會出現很多專有名詞

譬如「不可說」就是其中之一

「不可說」是什麼意思

不可說,又作不可言說、不說。謂真理乃可證知而非言語所能詮釋者。《大般涅盤經》卷二十一則就諸法之生與不生,說六句之不可說,即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

由於眾生有各種迷惑,佛祖等作出種種說,因為種種權巧方便說而推演至深,漸除迷惑,此時發現言說即是錯,即有矛盾,故言:「不可說」,進則「不可說」本身還是一種相對於言說之說,不是本來面目,所以再加一重「不可說」,這其中的奧妙在於不可說也不可說。

起初的「說」是為了破眾生的錯知錯覺,接著的「不可說」是為了破自己的言說,再來一個「不可說」是為了圓第一個的「不可說」。

佛法的偉大就在於此,如雁過長空不留痕跡。

1.「不可說」竟然是一個巨大的數量詞

深諳佛法的人都知道,佛教之中有著十分嚴謹的數量詞體系,從極小的數量單位「須臾」、「剎那」,到極大的數量單位「恆河沙」、「不可思議」、「那由他」等,都有嚴格的層級。而「不可說」就是其中一個表示極大數量的數量單位。

很多類型的數量是超越人類想象的,因此需要以表示極大、但不確定具體數目的數量單位來概括。譬如在《金剛經》之中,佛陀多次問須菩提:「恆河的沙粒有多少?」須菩提答道:「甚多。」佛陀又問:「恆河中的每一粒沙都變成一個恆河,這所有的恆河沙,又有多少?」佛陀所說的這些天文數字是極其巨大的,幾乎不可能用一個確切的數目去表示,因此只能用「恆河沙」、「不可說」等表示極大數目的數量詞,去大概描述一下。

2.「不可說」有說不盡之意

佛法是純粹的心法,其中許多深邃微妙的真理,超越人類語言的範疇,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對於這種語言無力表達的情況,就以「不可說」這個詞大略的概括一番。

譬如提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什麼是佛?」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即使佛陀本人住世時用語言表述,也不能說出完善的答案。這種情況下,只能以「不可說」這個詞,大略的概括。又如解釋「禪定」這個詞,「禪定」是高級的思維層次,我們現在所處的思維狀態當然是無法理解,更遑論以現在這種思維狀態的語言去表達清楚。到頭來,還得以「不可說」這個詞去大略概括。

單就「不可說」這句話來說,可能有深意。如果指我們的佛性,也是不可說。因為它是言語道斷,非言語可說,非言語可形容,一說就著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