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平
蓮池大師(西元1523一1615年),諱祩宏,字佛慧,號蓮池。杭州仁和人,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歲補諸生,以學識與孝行著稱於鄉里。鄰家有一老嫗,日日念佛名,大師問其所以,老嫗回答:先夫持佛名,臨終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大師聞語感動,遂寄心淨土,書"生死事大"於案頭以自警策。
二十七歲喪父,三十二歲母亦永訣,大師決志出家修行,與妻子湯氏訣別:"恩愛不常,生死莫代,我得出家,你自己保重。"湯氏灑淚說:"君先走一步,我自會打算。"大師作七筆勾詞棄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髮,其妻隨後也削髮為尼。
大師受具足戒後,策仗遊方,遍參知識。參學遍融禪師,老禪師教喻:"勿貪名利,唯一心辦道,老實持戒念佛。"大師拳拳服膺。後參笑岩寶祖,辭別向東昌的歸途上,聞樵樓之鼓聲忽然大悟。乃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閒事,魔佛空爭是與非。"
隆慶五年(西元1571年),入杭州雲棲山,見山水幽絕,遂結茅卜居修念佛三昧。山中老虎時常傷害村民,大師慈悲為放瑜伽焰口,老虎不再患害百姓。亢旱年,村民懇請大師祈雨,大師手擊木魚,循田埂念佛,一時,雨下如注。村民及信眾們自發地為大師建造禪堂寺院。自此,法道大振,海內衲子歸心,遂成一大叢林。
大師明因慎果,重真修實幹,以戒律為基本,以淨業為指歸。整飭清規,精嚴律制,令眾僧半月誦《梵網戒經》及《比丘諸戒品》,並親自著述,闡發戒律精義。極力戒殺生、崇放生。寺前建有放生池,山中設有放生所,救贖潛游蜎飛諸生物。大師《戒殺放生文》盛傳於世。
大師樸實簡淡,虛懷應物,貌相溫和,聲若洪鐘,胸無崖岸。自奉儉樸,自有道場以來,未曾妄用一錢,凡有香俸盈餘,便施散給其他寺廟的和尚。施衣藥,救貧病,常行不倦。大師生平惜福,年老還是自己洗衣,淨溺器,不勞煩侍者。終身一襲布衣,一頂麻布蚊帳用了幾十年。
文殊菩薩曾化為童子來參大師。大師見到童子便問:"兩腳有泥,必是遠來客。"童子說:"聞知蓮池水,特來洗一洗。"大師說:"蓮池深萬丈,不怕淹死你。"童子說:"兩手攀虛空,一腳踏到底。"大師道行境界於斯可見一斑。
大師一生精修廣弘淨土,臨終前半月預知往生的時間,到城中告別諸弟子及故舊朋友,只說:"我將到其他地方去。"回寺用茶湯供養眾僧,告訴大家明日將行。 七月朔晚,大師示微疾,瞑目無語,城中諸弟子趕到,哀請留囑,大師睜眼開示:"老實念佛,莫換題目。"說完,向西稱佛名而逝。世壽八十一,僧臘五十。入塔於五雲山麓。
大師著述甚豐,主要代表作有《阿彌陀經疏鈔》、《雲棲法彙》、《竹窗隨筆》、《往生集》、《淨土疑釋》等流行於世。
蓮池大師--思想
蓮池大師生於法道式微的明代末年,以自己的真修實學,重振蓮風,其淨土思想,別成一格,二百餘年,流韻猶在,茲概述有三。
(1)單提淨土,融彙各宗。
大師是從永明延壽以來,融禪淨教律為一體之大成者,主唱禪淨不二,念佛含攝萬法之旨。大師痛念末法眾生,掠影宗門,撥無淨土,有若狂象;教下講師,依文解義,說食不飽。如法思惟,唯念佛一門,橫截生死,普攝三根,於是單提淨土,著《彌陀疏鈔》十余萬言,總持圓頓諸經,融會事理,指歸一心。蓮池大師詮釋" 一心不亂"云:一心者,專注正境也;不亂者,不生妄念也,一心不亂,有事有理。如前憶念,念念相續,無有二念,信力成就,名事一心,屬定門攝。如前體究, 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非有非無,離於四句,觀力成就,獲自本心,名理一心,屬慧門攝,諸妄消亡,故兼得定。此一心即實相,即同乎法界,即定中之定,即菩薩念佛三昧,即達摩直指之禪,即是轉識成智。故知念佛總攝一切佛法。
有人詰難大師:智人宜直悟禪宗,而今只管讚說淨土,將無執著事相,不明理性?大師回答: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曉得此意,禪宗淨土,殊途同歸。……若一味說無相話以為高,則資性稍利者,看得兩本經論,記得幾則公案,即便能之,何足為難?且汝既了徹自心隨處淨土,吾試問汝,還肯即廁溷作住止否?還肯就犬塚牛馬同槽而飲啖否?還肯洗摩飼哺伽摩羅疾,膿血屎尿諸惡疾人,積年累月否?於此數者,歡喜安穩,略不介意,許汝說高山平地總西方。其或外為忍勉,內起疑嫌,則是淨穢之境仍分,憎愛之情尚在,而乃開口高談大聖人過量境界,撥無佛國,蔑視往生,可謂欺天誑人,甘心自昧,苦哉苦哉!……淨土法門,似淺而深,似近而遠。似難而易,似易而難……今人多好說參悟,好說了生死,不知在此土了悟甚難,謂之豎超三界。斯陀含猶一往一來,況凡夫乎?此土眾生,多是先生西方,然後了悟。生西方一門,謂之橫超三界,萬無一失。(《淨土疑辯》)
蓮池大師以正法眼藏與淨業功行,破斥邪見,開導迷茫,發人深省,于淨宗的弘揚,厥功甚偉。
(2)念佛含攝一切功德。
大師以華嚴一即一切的圓融理念詮釋念佛法門,認為念佛是大總持法門,含攝菩薩六度萬行,囊括一大藏教理的精義。由是,大師不主張閱藏,應一心念佛。《示閱藏要語》云:"大藏經所詮者佛法門,何也?,不過戒定慧而已……此戒定慧即是念戒乃防非為義,若能一心念佛,諸惡不敢入,即戒也;定乃除散為義,若一心念佛,心不異緣,即定也;慧乃明照為義,若觀佛聲,字字分明,亦觀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如是念佛,即是戒定慧也,何必隨文逐字,閱此藏經。" (《雲棲法彙》)大師對機而施教,亦不可死執。
大師道隆德盛,當時,李太后遣內侍齎紫袈裟白金問法要,大師書偈答曰:"……修福不修慧,終非解脫因,福慧二俱修,出世世第一。眾生真慧性,皆以雜念昏;修慧之要門,但一心念佛。念極心清淨,心淨土亦淨;蓮台最上品,於中而受生。見佛悟無生,究竟成佛道;三界無倫匹,是名大尊貴。"
(3)注重戒律,普勸念佛。
大師深悲末法眾生,業深垢重,教綱衰滅,戒律鬆弛,此時修行,應以戒律為根本。因而,大師整飭清規,在南北戒壇久禁不行的情況下,大師令求戒者具三衣,於佛前受之,大師為證明。已受戒者,半月誦《梵網經戒》及《比丘諸戒品》。其住持的道場,規條甚嚴,出《僧約十條》、《修身十事》等示眾。各堂執事職責詳明,夜必巡警,擊板唱佛名,聲傳山谷。布薩羯磨,舉功過,行賞罰,絲毫無錯。大師策厲清規,嚴明梵行,以救末世疲弊之習。由此遂成大師淨土思想一大特色。
大師深感淨宗念佛法門乃至簡至易,普攝諸根,仰賴佛力,圓證菩提的無上大法,故殷殷普勸念佛往生淨土。
茲錄一段法語為例:
蓋此念佛法門,不論男女僧俗,不論貴賤賢愚,但一心不亂,隨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間無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貴,受用現成,正好念佛;若人貧窮, 家小累少,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無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養,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愛,正好念佛;
若人無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無常,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無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處閑,心無事擾,正好念佛;若人處忙,忙裏偷閒,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遙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聰明,通曉淨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魯,別無所能, 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
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須佛證,正好念佛;
普勸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華開見佛;見佛聞法,究竟成佛;
始知自心,本來是佛。
以上法語字裏行間,洋溢著大師的悲心與智慧,精闢地點示各色人等諸種境遇,均是念佛求生的契機。大師的言傳身教,證悟境界,不愧一代祖師的風範。憨山大師曾盛讚蓮池大師說:"惟蓮池大師的才具,足以經邦濟世;悟性,足以傳承心印;教理,足以契合根機;戒律,足以護持正法;操守,足以警勵世人;規約,足以療救時弊;若不是法身大士來開朗末世重重昏暗,誰又能做到這些呢?"蕅益大師亦贊曰:"此是雲棲老漢,肚裏最多思算,諦觀末世法門,百怪千奇沒幹。繞他梵語華言,不出威言那畔。所以旋轉萬流,直指西方彼岸。只圖腳底著實,何必門庭好看,八十餘年暗室燈,聞風猶使頑夫憚。"這些恰其如分的評語表明蓮池大師的德學風範,堪稱淨宗八祖的稱號。http://www.paramita6.org/forum/index.php?PHPSESSID=592ffeed02a6b737847b6ab2c5369827&action=printpage;topic=537.0
夫淨土法門者。乃末世機緣出生死之要路。橫截五道之舟航。一生彼處永無退轉。以諸天身飛行自在。衣食自然得。預清淨海眾。常得見佛聞法速入聖位。無虎狼師子蚊虻蚤蝨有情之惱。無寒熱風雨無情之所煎熬。蓮華化生壽命無量。既無生老病死等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世界。
釋迦如來欲令此土在迷眾生。出離眾苦開折伏之門。 彌陀慈父示攝受之路。所以苦口叮嚀殷勤告誡。偏讚淨土普勸往生良由於此。是故西天此土聖賢道俗。迴向發願臨終見佛得往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