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的大野心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有一次,國顯師兄說了一句話:真正修行的人,都是野心大的。他還說,世間人,只要吃飽喝足,加上小日子過好就好,或者賺大錢,大權力。但修行人,要成佛做祖,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了。這不是野心大是什麼?
我發現國顯很有智慧,果然,他去出家了,很讚歎。似乎只有大野心的人,才適合出家。國顯師兄的法相,很有羅漢相。
六祖慧能說,貪嗔癡即是戒定慧。學佛是最大的貪嗔癡。你要成佛,成就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不是貪是什麼?不要小看啊,無欲,就是最大的慾望。他追求的東西,不是世俗人能想像出來的。老子說的,大音若希,大象無形。聲音太大了,耳朵聽不到。耳朵對聲音的頻率是很有限的。大象無形,這個形象太大了,眼睛也看不到。你看,為什麼看不到佛身,也是佛身太大了。
法華經說,有尊佛叫做淨華宿王智佛,這尊佛身高680萬由尋。由尋是印度的計算數字,一由尋等於四十里或者六十里。這個佛身有多高,能看得見嗎?也許我們都在佛的手上翻轉,都不知道。這就是大象無形。那大慾望的人,看起來就是沒有慾望的,比如那些修行人。他們的慾望,我們也看不見,為什麼,太大了。
法華經說,諸佛都是遊戲神通,世尊在大眾,名聞滿十方。當年佛陀一出生,有個老人就預言,如果佛沒有出家,就會稱為轉輪聖王。出家後,就稱為萬世之王。佛不做轉輪聖王,佛要做萬世之王。
度眾生也是一種慾望。學佛要先提起來,提起來努力做,才好談放下。如果沒有提起來過,又有什麼東西可以說放下的呢。
不要中了“放下”的毒,變成了放棄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學佛一定要有人帶,而這個人必須知道弟子的根基,然後適當的給弟子做引導。這樣修行才能成就。但是真正的善知識難遇。我跟隨大願法師學佛,大家可以去看師父的講座,真的不錯。
有的人一學佛,就拋妻棄子,或者不工作了,然後躲起來念佛。覺得人生難得,要趕緊修行。這就是一種偏頗。我也見過某些人,包括出家人,也一直在談放下,放下。我感覺很多人中了這兩字的毒,一說放下就以為放棄。然後班也不上,事情也不做,就趕緊念佛,要去修行。
我的一位師兄,就中了放下的毒,開始隱居了,真替她可惜。要去面對生活。像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最後才能放下它。很多時候,我們的放下,都是一種躲避,逃避。沒有面對的勇氣,只有逃避。你看佛法有時候是解藥,有時候也是毒藥。好比說生薑可以治病,但是用錯了時間,晚上吃生薑,就好比吃砒霜。
剛學佛的人,我建議,不要談放下,隨緣,不執著,捨棄娑婆世界啊,要往生啊。尤其是年輕人,不要談這些。為什麼,現在還不是放下,隨緣,不執著,捨棄的時候。因為你本來就什麼都沒有,又有什麼好談放下的。學佛要先有提起來的勇氣,我們都什麼都沒有提起來,空談放下,不過是逃避罷了。這就是瞎折騰。
我師父大願法師給我很大的加持,師父的教導,就是修行要快樂自在的修。要在世俗中,把佛法的智慧運用到現實中去修。而不是躲起來閉門造車,然後去修某些大法。我以前很羨慕五台山修行方式,感覺很自在,後來發現,這種自在對我來說是個陷阱。跟捨棄差不多。要觀察世間的音聲,就要到濁世中去修。而不是躲起來,貪圖清淨。這種清淨是個陷阱,因為一回到現實中,這個相就破壞了。
真正要修行的人,都是野心很大的,要成佛作祖,這就是野心和魄力。貪圖的自己自在,不管他人,這也是陷阱。佛陀的弟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尊者,說法第一。他常常深入民間給人講法,也不是躲起來修。佛法不要躲進深山裡面,也不要談太玄的。太玄的,感覺和現實脫節。
佛法不離世間覺。佛法是應眾生需要而需要的,眾生需要什麼,佛就給講什麼。佛說法如大雨下,不管是根器如何,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和不具足,佛都給予平等說法。說佛法呢,好比經商,顧客需要什麼,商人才會去賣什麼。這也是善巧方便。
以前我剛學佛時,也跟著別人喊,苦啊,要出離,不執著啊,隨緣啊。弄了半天,都是鸚鵡學舌。後來聽了師父的開示,才明白,能快樂的修行,轉化業障報身,為佛菩薩的福德智慧身,這才是修行的目的。
宣化上人:修行人要有志氣,有骨頭!
恭錄自《金剛棒喝——宣化上人問答錄》
問:如何在六塵裡頭把持住我們的心,尤其俗家人,在社會上有很多引誘,我們要持什麼樣的一個法門才好?
上人:這個法門就是要你自己有志氣,有骨頭,我說不被外境所引誘,那就算有什麼東西來了,我都不動,這沒有什麼法門的。沒有一個咒,能叫你不隨外界所轉的;沒有一部經,能叫你鎖住你的心猿意馬,還是要自己下功夫,自己立志。萬法唯心造,你心裡不願被境界轉,誰也轉不動你。
道鑑「如何發出沖天之大志」
四難-人生難得
佛法難求
中華難生
明師難遇
修道惟在頓悟,能頓悟者,則可一步直超; 不能頓悟者,則漸修以行。
但是不論頓漸,皆是以願力為達到證果之發動原力,惟有大願之人方能發出大無畏之精神;
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心
苦其心志 行拂亂其所為
語云:欲修正果 須不離世間
欲行菩薩道 應親近眾生
發出大無畏之精神,而後能時時檢討改進,以為聖賢之道業而邁力,立天下人之標竿而勇猛不退。如此之人,則是可以為人師者也。
語云:若能參透為何
必能迎接任何
訓文:水火既濟奇中奇 可否心知見智愚
心存三四斷天命 一念之差判雲泥
若無大願大志,則易受環境之考磨而生退志,如此,則前功盡棄,而不能了其誓願也,難成其果也。
風嘯嘯兮逆水寒
壯士一去今不復還
段老前人的辦道精神:快幹
強幹
苦幹
硬幹
蠻幹
所以吾願既然有心修行者,須當快發大願,努力而行,以早返回本來之家鄉也。
時日己過 命亦隨減
淨空法師主講:佛家講願,中國人講志,人要有志氣,人要立志。
人活在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你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這一生早年失學,我十四歲就工作了,在抗戰期間沒有機會念書,找一個工作,自己可以養活自己,常常想這些問題。看到別的同學都能夠念書,都能夠升級,我們這個念書的機會沒有了。那個時候有一點空閒就到水邊、樹下,坐到那去想,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人生的意義、價值是什麼?
當時給我打擊,頭一個失學。我就想,我失學是因為家裡貧窮,繳不起學費,連生活都成問題,戰亂的時候。我就想如何能叫天下這些學生不再有失學這個煩惱。想教育,天天想,就能想出一套方法,但是這一套方法到現在不能兌現。教育要用錢,錢從哪裡來?我想的方法是國民稅收裡頭有個教育捐。教育捐多少?你收入的十分之一,收入少的十分之一,收入多的也十分之一,這一筆錢專門用在教育。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研究所,都不要繳學費,國家有這筆錢,就不要為沒有錢不能上學了,完全是公費。每一個人都要繳教育費,你的小孩,學童年輕的時候一直讓他升學,讓他有機會讀書,想出這個方法。
從這裡起源,以後愈想愈多,到二十歲的時候就有一套很有體系的哲學思想。所以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我沒有讀過哲學書,也沒有親近過這些哲學家,沒接觸過,我自己有一套胡思亂想,我也寫了個小冊子送給他看。至少他看到我的思想很單純,也有體系,真想學,所以他就真教。讓我到他家,等於說開特別班,學生就我一個人,每一個星期天兩個小時。這是我作夢都想不到的,可是這對我一生產生最大的影響。因為我們從小不相信宗教,尤其對佛教有反感,認為佛教是多神教、泛神教,是宗教裡頭的低級宗教。從這個課程裡面,讓我們認識佛教原來是哲學,不是宗教。但是現在人不學哲學,把它變成宗教,這老師告訴我的。我們學,我們學佛教裡面的哲學,我們不學它的宗教,老師這樣介紹給我的。那哲學在哪裡?在經典,尤其是大乘經典,我這麼走進來。走進來才發現經典裡頭真有好東西,是我們意想不到的,把整個宇宙萬物解釋得那麼清楚、那麼明白,超過科學跟哲學,對於人生有最圓滿的利益、最殊勝的利益,利益沒有邊際。
所以佛家講願,中國人講志,人要有志氣,人要立志。古時候讀書,志在聖賢,所以中國的教育,聖賢的教育,教育的目標,成聖成賢。佛法是教育,佛陀的教育,教育的目標是成佛、成菩薩。這才知道學佛跟學儒沒有兩樣,中國人稱儒,印度人稱佛,其實是一回事情。聖,聖人,聖的意思是明白,對於宇宙人生的理事通達明白,叫聖人。佛的意思是覺,對於宇宙人生覺悟了,不迷惑了,這不是一個意思!
中國從前翻譯,為什麼不把佛翻作聖人,把菩薩翻作賢人?這讀大乘經才曉得,佛的那個意思包括中國的聖人,包括這個,但是比那個聖的意思還要圓滿、還要高深,聖跟它相接近,但是還比不上。這才不得已,梵音(梵文的音)保留下來,再加以註解。你看註解裡頭說明,佛這個意思是智慧、是覺悟,但是智慧他說了三種,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我們中國這個智沒有這三個意思。覺也有三種,自覺、覺他、覺滿,中國覺裡頭沒有這三個意思。所以這種名詞叫含多義不翻,它有很多意思在裡頭,不好翻,用音譯來詳細註解。我們這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
人一生沒有志願,就是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這一生空過了,所以一定要有志願。學佛的人,他的願通常是用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總說,四條。諸佛菩薩還有別願,別離不開總,總能夠攝一切願,普賢的十願不離開這四句,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也離不開這四句。這個四願第一,「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度眾生的願。為了要度眾生,沒有德行不能度眾生,沒有學問不能度眾生,自己修行沒有圓滿不能度眾生,所以後面的三願是完成第一願的。你要想度眾生,成佛道,一定先斷煩惱,成就你的德行。你自己煩惱不斷,你怎麼能度眾生?煩惱斷了,你看把斷煩惱放在第一,你才能學法門。煩惱沒有斷,法門學不成功,所以先斷煩惱再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煩惱沒斷不能學法門,初學的人學法門是為斷煩惱,目的在此地。
現在學法門目標錯誤了,他目標是廣學多聞,他不是為斷煩惱。所以學得再多,煩惱也多,變成什麼?變成佛學家、佛門的學者,修行證果與他不相干,把佛教變成知識,錯了,這都是我們要知道的。法門學成了,還得要成佛道,要證果。證果之後再教人,不會有錯誤;沒有證果,你所學法門裡頭,還帶著有煩惱、還帶著有業障,不純!這個東西不純,障礙你證入,障礙你證果,你教別人的時候會誤導眾生,那就要造孽了。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0八集) 2012/7/3
學佛修行人應有的心態
演蓮法師
蕅益大師開示曰: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發見識。無真實為生死心,饒你有志氣力量,只作世間豪傑,斷不能為出世聖賢。無真實剛骨,饒你要出生死,決被情慾牽,熟境迷,利名移奪,魔患埋沒去。無真正見識,饒你怖生死,勇猛直前,必被邪師惡友引誘,輕安少得縈惑。或墮光影門頭,或坐知見窠臼,乃至或以味禪為功德,或以空寂為家鄉。極勝亦流入二乘權曲境界,無由直趨菩提。良由眾生心性雖與佛等,無始迷妄積習深厚,欲返本源殊非容易。果能念念觀察世間苦空無常無我不淨,下從地獄,上至非非想,總非究竟安寧地。倘不誓求出要,三界流轉,有甚了期。
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茫茫苦海,言之痛心,豈容為生死心不切。既生死心切,視世間一切事,那件出得生死?那件稍有真實?便痛發省悟,向千纏萬繞中努力一踴,直得殺父婬母,他家活計,將無始恩愛眼前活計,盡情割斷。如悉達初出家即誓云:「設骸骨枯腐,不盡生老病死之源,終不返還。」如此志氣,方不被一切業境奪去,方名具大剛骨。既離愛網,專求出要,必應甄別邪正,洞明權實,了悟頓漸。若不遇真師匠,唯應讀誦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義,不離經穿鑿,法法會歸自己,處處體認心性,自於真宗,漸堪趨入。倘遇明師良友,不問聖凡,但具正見,知如來秘密藏者,即可依之人,放下身心,不惜體面,不辭勞苦,不畏飢寒,乃至不吝身命,畢生服役,諮稟法要,自然福至心靈,感應交徹。
如螟蛉克肖,時雨化生。以得親近善知識故,則能親近最上妙乘;以得習學上乘法故,則能出生廣大圓滿智慧。切莫高推聖境,自處凡愚,戀剎那幻境,忘曠劫遠猷,自暴自棄。
又曰:學道之人, 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慧宜增,福宜惜,慮宜遠,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謙,處同輩宜退讓,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鬱失措,作福莫如惜福,悔過莫如寡過。應念身世苦空,切莫隨流逐隊。衣取蔽形,莫貪齊整。食取克餒,莫嗜美味。嘗省此世,前生作何功行,可坐享檀施。十二時恆簡點身口意業,善多耶,惡多耶,無記多耶?堪消四事耶,不堪耶?如此慚愧覺悟修省,自然習氣漸消,智光漸露。祖意佛意,顯於一念清淨心中矣。
明末清初時期的蕅益大師是一位通宗通教、而主張以「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的高僧善知識。他所編著的《淨土十要》,印光大師讚言「淨土諸書,唯此諸要,盡美盡善」,誠可以作為修學淨土法門的指南。其中第一篇《阿彌陀經要解》,大師僅用九天的時間,就注成這一部千古不刊的大作。
印光大師讚歎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為《阿彌陀經》作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後人尊大師為淨土宗第九祖,實在是當之無愧!他的著作很多,近人輯為《蕅益大師全集》行世。而他的佛學思想多見於《靈峰宗論》中,近代弘一大師曾依《靈峰宗論》,摭寫警訓一卷,取名為《寒笳集》,現錄其中開示一則,並以白話略明其大意。蕅益大師開示說:
學道的人第一要真正為解脫生死而發心修行,第二要具足剛毅勇猛的骨氣,第三要深入經藏,親近明師善知識,以開發自己的正知正見。
學道的人如果不是真實為著解脫生死,就算你有遠大的志氣,有拔山舉鼎的力量,頂多只能作世間的豪傑,決不能成為出世的聖賢。
假如學道的人沒有真實剛毅勇猛的骨氣,就算你想要出離生死,也會因為自己的優柔寡斷,決定被世間的情愛慾望所牽引,被外在形形色色的境界所著迷,被名聞利養所誘惑而動搖自己的初心,不知不覺落入魔侶中去。
學道的人如果沒有真實的正知正見,就算你害怕生死輪迴,也懷有勇猛直前的決心想出離,可是因為自己不明白修行的正確路徑與方法,必然容易被邪師惡友所引誘而上當受騙,求升反墜。或者因為自己盲修瞎煉,稍得輕安,少有所成就,便稀裡糊塗以為自己修行悟道了,或墮入似是而非的光影門頭,或依思慮分別而固守自己的偏見,乃至有人只不過停留在初禪的工夫上就以為功德圓滿了,有人以為入於空寂的境界便是工夫到家了。即使工夫比前面更勝一籌的,也不過流入小乘的權巧偏曲境界,根本不可能直趨菩提。
要知道眾生的心性雖然與諸佛沒有差別,但無始劫以來,由迷惑妄想而積累的煩惱習氣極為深厚,現在想要返本還源,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能夠念念觀察這世間的一切都是苦、空、無常、無我、不淨,下從地獄,上至非非想天,全都不是究竟安寧的地方。如今雖然暫得人身,要是不趕緊立下堅定的誓願,決心尋求出離生死的妙法,一旦生命流逝,又得隨業流轉於三界六道之中,不知何時才能有了脫生死的一天。想到生不知從何處而來,死後又不知要歸去何處?前途只是茫茫一片苦海,說出來都令人痛心啊。今既修行學道,怎能不為解脫生死而心急如焚呢?既然了脫生死的心如此急切,那麼回過頭來看看這世間的一切事,哪樣是能幫我們出離生死的,哪件事到頭來有一點點真實的結果,還不都是辛苦到頭一場空!
想到這,便應痛發省悟,從那千纏萬繞的塵勞中努力奮身一躍而出,必須將過去世所造的種種惡業徹底懺除盡淨,從此不再為未來世種下生死業因,將無始以來的恩愛以及眼前的種種活計,痛痛快快地盡情一刀割斷。
就像當年悉達太子初出家時,他就立下誓願道:「即使我的骸骨枯腐,要是不能斷盡生老病死的根源,終不返還。」能有這樣堅定不移的志氣,才不會被一切業緣境界所動搖,方名具大剛骨。既離恩愛情網,專求出世要妙之道,還必須要能甄別邪正,通達權教與實教之間的區別,明白頓教與漸教之間的差異。
在修學的過程中,如果未能遇到有真修實悟的明師指點,那就應當多多讀誦大乘經典,深刻領會經典中所蘊含的至理,不可依文解義,也不可以脫離經教而肆意穿鑿附會,要將佛經中所說的道理一一落實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處處從心性中去省察體會,是否與佛法契合。能這樣用心,自然對於佛法真實的宗旨漸漸有所趨入。
倘若有幸遇到明師良友,無論是已得道的聖賢,或是正在修行的凡夫,只要他具有正知正見,能了知如來秘密藏真實義的,便是可以親近的善知識,千萬不要當面錯過。應當放下身心架子,不要顧惜體面,不辭辛勞睏苦,不怕飢餓寒冷,甚至連身命都在所不惜,願意畢生侍候師長,以便有機會諮稟佛法的要義,久而久之,自然福至心靈,感應交徹。如同螟蛾的幼蟲,被蜾蠃當做自己的幼蟲收養之後,便逐漸類似蜾蠃,這是因為被蜾蠃同化了。
學道的人,由能親近善知識的緣故,便有機會親聆最上乘的妙法;由能習學最上乘妙法的緣故,就能出生廣大圓滿的智慧。
因此,切不可將修學大乘佛法有意推到高不可攀的聖人境界,而自甘居於凡愚之流,只是一味地留戀世間剎那磨滅的幻境,忘卻曠劫以來至今尚未了辦的生死大事,這豈不是自暴自棄嗎?
大師又說:學道的人, 應該要有剛強不屈的骨格節操,應該要具有溫良柔和的氣質,應該立有遠大的志向,而膽子要小,待人接物必須謹言慎行,畏懼因果。平時應該虛心向明師善知識請益,說話要誠實不欺,多讀誦經典,以增長自己的智慧;在生活方面要簡單儉朴,愛惜自己的福報;考慮問題要長遠周到,而心思要放在眼前最重要的地方,奉事上輩師長要恭順,接引後學要謙和,與同輩相處宜退讓,當得意時不可恣意奢侈,遇失意時也不要顯得抑鬱失措,勤勞作福不如當下惜福,經常悔過不如從此寡過。
應想到我這個身體以及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所有一切都是苦、空、無常的,因此切不可隨波逐流,跟著世俗人家瞎湊熱鬧。衣服只要能遮蔽身體就行,不必定要穿著華麗齊整;飯食只要能充飢就好,不可貪圖美味。常常反省自己此世前生,究竟作了什麼功行,難道真的可以安坐享受信心施主的供養嗎?一天十二時中,不妨檢點自己的身、口、意業,究竟是善業多呢,惡業多呢?還是無精打采、虛耗光陰多呢?就這樣過日子,人家提供給自己的所有生活必需品,如果自己能用功修行,還略且可以消受;要是沒修行,怎麼能消受得起呢?
能時常這樣慚愧覺悟勉力修省,自然煩惱習氣漸消,智光漸露;有朝一日,祖意佛意,便可以顯於一念清淨心中了。
學道與世間拜師學藝不同,世間人學得一技一藝,為得是養家餬口,維持生計,如果技藝學得精湛,用之於正,可以成家成名,兼且可以濟世利人。即使學得不精,頂多不過生活艱難潦倒罷了。只要好手好腳,有一身力氣,換個幹粗活的行業也行;再不然,老老實實務農,種點土豆,栽些青菜,也聊可以充飢裹腹度日。而學道卻是一門轉化心靈的工夫,用不著費九牛二虎之力,使不得耍六韜三略之計,全憑一念至誠作高度的修養。它所產生的功德利益,決不是僅為養活身家性命所可比擬的。
只要不是學偏、學邪了,即使學得不精,至少在做人方面,也可以化惡劣為善良,化粗野為溫順,化殘忍為仁慈,化刻薄為忠厚,化奸詐為正直,化吝嗇為大方,化驕傲為謙虛,化懶惰為勤勉,化奢侈為儉朴,轉危難為平安,轉禍患為福澤,轉凶險為祥和,轉悲觀為喜樂。若是道業工夫精到,修至究竟圓滿的境界,卻能轉愚癡為智慧,轉暴戾為慈悲,轉慳貪為佈施,轉瞋恚為忍辱,轉懈怠為精進,轉散亂為禪定,乃至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轉濁世為淨土,轉凡夫為聖賢。正如《楞嚴經》上所說的,「心能轉物,即同如來。」由此可見,學道的功德利益實在是大矣哉!
但既發心學道,就應該立廣大志,發長遠心,始終不懈,不可半途而廢,必得止於至善,成就功行圓滿而方休。然而,在修行學道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碰碰撞撞的苦惱和障緣,所以每當發現自己道心似有滑坡的狀態時,就要立時警覺,提起精神,抽空讀些佛經祖語,作為警省和策勵,也是很有必要的。現在就來共同學習明朝高僧憨山大師這一段開示。
憨山大師曰:學道人第一要看破世間一切境界,不隨妄緣所轉。第二要辦一片為生死大事,決定鐵石心腸。不被妄想攀緣以奪其志。第三要將從前夙習惡覺知見,一切洗盡不存一毫。第四要真真放舍身命,不為死生病患惡緣所障。第五要發正信正見,不可聽邪師謬誤。第六要識得古人用心真切處,把作參究話頭。第七要日用一切處正念現前,不被幻化所惑。心心無間,動靜如一。第八要直念向前,不可將心待悟。第九要久遠,志不到古人田地決不甘休,不可得少為足。第十做工夫中念念要舍要休,舍之又舍,休之又休,舍到無可舍,休到無可休處,自然得見好消息。學人如此用心,庶與本分事少分相應。有志向上,當以此自勉。
又曰:修行第一要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雲念佛成片?且眾生無量劫來,念念妄想,情根固蔽。即今生出世,何曾一念痛為生死?日用念念循情,未常返省。今欲以虛浮信心,就要斷多劫生死,所謂滴水救積薪之火,豈有是理哉?若果為生死心切,念念若救頭燃,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難復。要將此一聲佛咬定,定要敵過妄想,一切處念念現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純熟,自然相應,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此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告訴不得他人,全要自己著力。若但將念佛作面皮,如此驢年無受用時。直須勇猛,更莫遲疑!
憨山大師這段開示的意思是說:
我們學道的人,第一要看破世間一切境界都是無常、苦、空的,所以不要將寶貴的時間白白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第二既然想要了辦生死大事,就必須要具有「富貴不能婬、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般的鐵石心腸,才不被妄想攀緣改變了自己學道的志向。
第三要將從前不良的習氣和錯誤的知見,統統洗盡不存一毫。
第四要真真放舍身命,不為死生病患等惡緣所障礙。
第五自己要具有堅定的正信正見,不可聽邪師謬誤。
第六要識得古人用心真切處,當作參究的話頭。
第七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處都要保持正念,不被外在種種幻化不實的境界所誘惑,做到心心無間,動靜如一。
第八在修行時只要一直保持正念,工夫純熟,自然水到渠成,不可一邊用功,一邊心裡胡思亂想期待開悟。
第九要堅持久遠,志不到古人田地決不甘休,不可得少為足。
第十做工夫中念念要舍要休,舍之又舍,休之又休,舍到無可舍,休到無可休處,自然得見好消息。
學人能夠如此用心,差不多才與本分事相應。有志修學無上菩提的人,當以此自勉。
大師又開示說:修行的人第一要迫切為了脫生死而發心。如果生死心不切,如何敢說念佛工夫能得成片?況且眾生無量劫以來,一直都是在顛倒妄想中過日子,五欲六情積聚在心中早已是根深蒂固了。即便現在雖然也希望出離這苦惱世界,可是何曾有一念痛為生死?於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仍然念念離不開世俗的情見,幾時能猛省自己是一個修道的人?如今以這樣一種虛浮的信心,就想要了斷無量劫以來的生死輪迴,簡直就像取點滴之水想熄滅正在熾烈燃燒的柴堆,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呢?
如果真為生死心切,就必須念念如救燃眉之急,唯恐今生不能解脫,此後就算再經千生萬劫,也未必能有出離生死的一天。
所幸今生能夠聽聞佛法,又所幸能夠修學最殊勝的淨土法門,定要將這一聲佛號不間斷地念去,定要敵過妄想,隨時隨地總要將這一聲佛號安住心頭,不被妄想遮障。能這樣下苦切工夫,久久純熟,自然心與佛相應,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了。此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告訴不得他人,全要靠自己著力。如果只是將念佛當作表面工夫,恐怕念到驢年馬月也得不到多大好處。直須勇猛精進,千萬不再遲疑!
丈夫自有沖天志
文/覺軒(佛光山叢林學院副院長) |2018.12.01
佛法真理的道途,始終不乏孜孜求證者絡繹於中。雖說「山色無非清淨身,溪身盡是廣常舌」,揭櫫真理存乎於一心萬象,生活裡俯拾皆是,但悟道契機畢竟不在偶然。
一次,百丈禪師說法圓滿後,大家都退出了法堂,堂下一位老者仍在原地不肯離去。百丈禪師見狀,就問說:「站在前面的是什麼人?」老者回答道:「其實我不是人,而是一隻野狐。過去在古佛時,我就在此百丈山修行,當時,有一位學僧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我因回道:「不落因果」,就為這一句,從此墮入五百世野狐身。今日想請禪師下一道轉語助我解脫。百丈禪師慈悲應允。老者恭敬合掌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百丈禪師大喝說:「不昧因果!」老者當下大悟,說道:「今已脫野狐身。」之後便作禮告辭。隔天,百丈禪師帶領寺中大眾,來到後山石岩洞內,用手杖挑出野狐死屍,然後用亡僧的禮節予以火葬。
無門慧開禪師就野狐公案,有這麼一個偈頌云:「不落不昧,兩采一賽;不昧不落,千錯萬錯。」公案點出的是一字之差,能感生天壤之別的遭遇;沒說的卻是不經五百世狐身因緣,老者又豈有悟道的契機。
當多數人都視釋尊的出生帶來的是眾生得度的福祉之際,釋尊的母親摩耶夫人卻在產後七日撒手人寰,一生一死,對隨著歲月成長,漸漸懂事的孩子來說要完全無感豈有可能?世尊自出生就面對了生死課題。選擇離開摯親,為使一切眾生能得究竟安樂,決意踏上求證真理的道途,以全幅身心投入修行,歷經數年艱苦卓絕,最終成就無上菩提,他感悟的契機又哪裡只是在四出城門之後。
出生於富庶且成長於生活便利、快速又進步的世代,接受的主流教育是從重視倫理、強調合群轉變到以尊重個人意志為先,在這樣的前題之下,年輕的世代要能生起「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樣的菩薩情懷,發心求道,實不容易,而那些發了心又能落實「欲為佛門龍象」心甘情願「先做眾生馬牛」的更屬難得。家師亦了知眾生根性,雖以「苦苦苦、做做做、忍忍忍、等等等」提勉徒眾,但對弟子們的關懷與愛語也不免一年勝過一年。「丈夫自有沖天志」,道人若是為求證真理、「選佛」來的,還需向什麼處取暖?
大願法師:修禪的根本是我們要有自信
參禪開悟要具備三個條件:就是大信心、大志向和大疑情。這種信心是深信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而且這種像佛陀一樣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福德、無量的神通是本自具足的。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以說放下、回歸到我們自性本自具足的智慧就是佛陀。
雖然我們學了很多佛教的理論,但是我們內心深處並不真正地相信自己本自具足,所以我們一直向外去追尋、去尋找,無論我們學多少佛法都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佛法的相;無論我們學多少禪法,那也不是真正的禪,是禪的知識。所以要自信我們生命的價值,其實只要放下,回歸到當下本自具足的智慧,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就是圓滿成佛。但是凡夫眾生總是從外在的條件去分別和判斷,所以有取有捨就是生死輪迴。
佛陀曾說過一則小公案叫做“吞尾巴的蛇。”一條蛇把自己的尾巴放在口裡面,一點一點吞進去,我們知道,蛇把尾巴放在自己的口裡面以後就形成一個圓圈,對嗎?最後這條蛇就動不了了,它就沒有自由了。
這種比方是說什麼?就說凡夫眾生總把自己生命的價值建立在外在的事物上,總是以外在的標準來衡量生命的價值,如果我事業很廣大,我地位很高,我就認為我的生命很有價值,彼此還互相去攀比,所以我們壓力很大。我們要供房子、要供車,我們要種種……必然有種種的生活壓力,因此,外在的生命越來越膨脹,內在的靈性生命越來越萎縮,生命的彈性就越來越小了。
學習禪法的第一個條件我們就要有自信心,要讓自己的生命越來越有彈性,像釋迦牟尼佛剛剛降生的時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那其實就是指天上天下唯有我們的佛性最尊最貴,而這個佛性是我們本自具足的,不是佛陀給你的,也不是師父給你的, 也不是我們在大學裡面學來的,是我們人人本來就具有的,我只要真正地深信就好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