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心地善良是一切快樂、一切功德的根本

隨著我們心的善惡,一切黑業、白業以及業力的強弱,也會有相應的變化。

有些人表面上供僧、修路、造經堂,似乎功德特別特別大,但如果沒有善念、只有噁心,這些也只是一種形象而已。所以,功德的大小不隨形象,關鍵在於內心。

《德育古鑑》中有個人叫衛仲達,有一次他的魂被引到陰間。冥官令手下把他在陽間所做的善惡檔案呈上來。他發現自己作惡的檔案堆滿整個法庭,而行善的記錄,卻只有筷子那麼小的一卷。

冥官吩咐拿秤來稱,沒想到那一大堆惡事的檔案,反而比行善的記錄輕。冥官說:「你可以走了。」

衛仲達問:「我年紀還不到40歲,怎會有這麼多的罪惡呢?」

冥官回答:「只要一念不正,陰間就有記錄,不必等到行為犯法。」

衛仲達又問:「那小卷行善的檔案,寫的是什麼內容?」

冥官說:「朝廷想大興土木,建造三山石橋,叫很多老百姓去做苦工。你上書建議朝廷不要這麼做,這一卷就是你奏章的底稿。朝廷雖沒接納你的建議,可你這一念善心是為了萬民,所以力量非常大。」

這些民間故事,在善惡因果方面有很甚深的意義。在我們藏地,也有許多這樣的民間故事、民間習俗,勸導人們要如法取捨因果。

通過這個故事可以了知,善心的力量非常強。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若一直處於善心的狀態,修行肯定會成功。否則,即使天天閉關、唸咒語、作功德,但噁心充滿的話,形象上再怎麼了不起,也沒有特別大的功德。

現在有不少人,平時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心很惡,特別不善良,哪怕殺個人也一點都不在乎,包括有些修行人也是如此,這樣的話,你修大乘佛法真是白修了。阿底峽尊者曾說:「修行的驗相,關鍵看煩惱是否減少。」如果煩惱減少了,說明修行有進步;假如你煩惱沒有減少,反而噁心越來越增盛,修行又會好到哪裡去呢?

所以,修行的好壞主要在於心。若懷有一顆善心,縱然身體做的事、口中說的話不太如法,但因為心百分之百善妙的緣故,這些也會成為善法,就像前面所講的把鞋墊放在泥像上的公案一樣。

《心地觀經》也說:「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淪。」整個三界輪迴中,一切皆以心為主宰。假如你有清淨心、信心、悲心,就有解脫的機會;若是沒有,只耽著於表面行善,究竟還是會深陷輪迴,無法得到超脫的聖果。

其實,不要說修行人,就算是世間人心不善,也會大大折損自己的福報。從前,福建有一個姓李的,他赴京應試,路過衢州。有個店主夢見土地神對他說:「明天有個李秀才來,他有望高中,你要好好接待他。」第二天早晨,李生果然來了。店主慇勤款待,送給他乾糧,並提供車馬。李生問其原因,主人把所做的夢告訴了他。他聽了非常高興,晚上暗自琢磨:「一旦我考中當了大官,妻子相貌太醜陋,不配當官夫人,該換一個才對。」

李生走後,店主又夢見土地神說:「那個人居心不良,功名還沒成就,就想拋棄妻子,現在他已失去考中的希望了。」李生再來時,店主對他非常冷淡,甚至不留他住宿。李生又問是什麼原因,店主原原本本地講給他聽。李生又驚又愧,灰溜溜地走了,一輩子都未得到功名。可見,一念善惡對自己的命運影響很大。

在世間上,心地善良的人,不但自己問心無愧,別人也會交口稱讚。而心腸歹毒之人,即使有各方面的能力,做過一些貢獻,人們也像見到毒蛇一樣,對他沒有信任感,不敢經常接觸,以免被他坑害、出賣。

所以,心地善良,應該是每個人的追求目標。然而遺憾的是,現在很多人一味追求的,只是金錢、洋房、名牌,對真正有利的善心,卻嗤之以鼻。其實,你若能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就算沒有那些身外之物,生生世世也非常快樂。相反,假如你心存惡意,那無論做了多少善事,也統統成了惡法。

因此,大家不管在城市裡也好、寂靜山中也好,坐車也好、乘飛機也好,早上起來也好、晚上睡覺也好,唯一要修心地善良。對偶爾冒出來的貪嗔痴分別念,要想方設法儘量懺悔。

宗喀巴大師說過:「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一切依賴於自心,故應精勤修善心。」心若善良,出世間的五道十地會順利得到;心若不善,不但得不到這些,反而可能墮入三惡趣。所以,解脫與沉淪完全依賴於自心,我們一定要精進修持善心。

現在有些人心非常惡,儘管暫時享受種種快樂,但這也只是前世善業的余報,消盡後就沒有了。一旦他閉了眼,今生所造的惡業定會成熟,無欺感受痛苦的果報。所以,只有心地善良,才是一切快樂、一切功德的根本。
《了凡四訓》中曾記載:呂洞賓當年跟漢鐘離學點鐵成金術時,漢鐘離告訴他:「點鐵為金可以濟世,幫助很多貧困的人。」

呂洞賓問:「此金以後會不會變為鐵?」

漢鐘離回答:「五百年後,鐵才會恢復原形。」

呂洞賓說:「如此,則害了五百年後的人,我不願意這樣做。」

漢鐘離讚歎:「修仙本要積累三千功德,你這樣的存心,三千功德已圓滿了。」

這雖是道教的說法,但佛教中也有類似的公案,如大悲商主、星宿婆羅門的故事,儘管表面上看來是惡行,但以一顆純淨的善心,短時間內就能圓滿無盡資糧。

所以,佛陀在《本事經》中云:「由意有清淨,故有說有行,樂隨此而生,如影隨形轉。」有了清淨的心,身體和語言就會變得清淨,所做的一切會感得樂果,這種快樂就像影子跟隨身體一樣,無論到哪裡都會跟著你。反過來說,心若不善,身體和語言也會變成不善,這樣不但得不到快樂,反而會成為痛苦之因。這一點,大家要反反覆覆思維,經常觀察自己做得如何。

索達吉堪布:心惡,身邊就會有惡魔推波助瀾

我們務必要切記,心善的話,一切都會好;心如果不善,形象上做再多善事也不重要。

關於心善一切都會好,漢地的《德育古鑑》中講過一則故事:從前有個人叫元自實,他對繆材有恩,可繆材卻忘恩負義,做出很對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實感到憤恨不平,天未亮就帶著刀,準備要去殺死繆材。

路上經過一座庵堂,庵主軒轅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起來誦經。他見幾百個奇形怪狀的鬼跟著元自實,每個鬼的手中都持有刀斧,殺氣騰騰,樣子非常凶惡。沒過多久,元自實又回來了,軒轅翁看到這次跟隨他的,都是頭上戴著金冠、身上佩有玉珮的神人,手持香花幡幢,露出祥和愉快的表情。

軒轅翁深感訝異,就上前詢問元自實原因。元自實說:「姓繆的忘恩負義,我正要前去殺他,但到了他家門口,我突然心想:他雖對不起我,但他妻子兒女卻是無辜的,況且他還有老母在堂,我若殺了他,豈不是等於殺了他一家嗎?因而於心不忍,念頭一轉,就回來了。」

軒轅翁將剛才所見告訴了他,並恭喜道:「你的所作所為,神明都已知道了,你將來必定會有厚福!」元自實聽了這番話,更加精進認真地行善,後來考取了功名,官做到宰相。而繆材卻頹廢身亡。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心若是特別惡,旁邊就會有許多惡魔非人推波助瀾;若是產生特別善妙的念頭,比如普利一切眾生的大悲心,對上師三寶的恭敬心、清淨心、歡喜心,那不但自己過得快樂,周圍氣氛也會變成和諧。所以對這個道理,每個人務必要有一種認識。如果你的心能常常處於利他狀態中,即使不看病、不吃藥,四大也會十分調和;倘若時時產生強烈的害他心,那身體肯定不會健康,而且動不動就發脾氣、擺臉色,讓旁邊的人也很不舒服。

鑑於以上原因,我們在做一件善事之前,首先要詳細觀察自己的動機。如果動機是善,那不用問別人就可以去做。倘若是為了與人競爭,或者裝模作樣、貪圖名譽,就必須認真加以糾正:能變成善心的話,便可以接著做;假如不論怎樣也無法扭轉,則還是延緩為好。《佛遺教經》亦云:「縱此心者,喪人善事。」所以,心態若沒有調整好,表面上做的善法再大,也沒有真正的功德。

http://big5.xuefo.net/fashi_8_1.htm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