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家庭,情感,等等,這一切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有人歡喜有人憂愁,有人自信有人悲觀,不管是何種生活態度,我們的日子總得一天一天地過。佛法如煙海,其中蘊含了無數處世之道,若能悉心深入佛法,自能從佛法中受益,並能以佛法指導生活,莊嚴人生,圓滿人生。
一、不忘初心才能幸福相隨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一句被不少現代人奉為座右銘的句子,出自佛教經典《華嚴經》。什麼是「初心」呢?就是我們最開始的發心,比如我們的目標、願景等。「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記最初時候人的本心,即那顆與生俱來的善良、真誠、寬容、進取、勤懇之心。只有不忘初心,我們才可能實現最初許下的心願和目標。
不忘初心,才能在人生之路上精進前行。蘇軾在《晁錯論》中寫道:「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如果我們不忘初心,就會為人生的理想與目標奮斗與努力,就會用我們堅忍不拔的意志,去實現自己的初衷。很多人,就因為缺少堅定的意志,忘卻或是喪失了那份初心,才會在衰老之際悔恨不已。不忘初心,我們就不會懼怕人生中的任何困難,就會竭盡全力去實現人生中的目標與願望,追求屬於我們的幸福。
不忘初心,才能獲得真正的愛情。歌手李行亮在歌曲《不忘初心》中唱道:「不忘初心相知相守在身邊/在一起我的世界慢慢變得溫暖又新鮮……只要在我身邊/你就是永遠」。常言道:「痴情女子負心漢,多情女子薄情郎。」有多少本應完美的愛情,都因一方忘記了初心,忘記了當初的山盟海誓,忘記了當初的花前月下,破壞了一段美好的姻緣。不忘初心,愛情故事才能完整上演;不忘初心,才能有情人終成眷屬;不忘初心,才能相敬如賓,夫唱婦隨,才能營造「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澆水來我洗園」的幸福氛圍。
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行百裡者半於九十」,很多時候,我們的計劃都因不能堅持而功虧一簣。這就是忘記初心的後果!若不忘初心,我們就會矢志不移,就會風雨無阻,就會奮勇前行。不忘初心,我們就不會隨便放棄實現自我價值的初衷;不忘初心,我們就不會計較榮辱得失,向著幸福的前方追尋。當你真正能夠不忘初心,就會全力以赴地去實現自我價值,不會畏懼途中的荊棘與坎坷。不忘初心,才能時刻沐浴自信的光輝,感受生命中點滴的幸福!
二、快樂源於放下
不少朋友曾對我說,你的心態真好,感覺你一直都很快樂。是的,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我也覺得自己很少有煩惱。原因很簡單:懂得放下,放下煩惱,放下貪欲,放下攀比……高中時,我放下了對學校和專業的過分關注,結果輕松地考進了省內一所高校,我感到很快樂;大學期間,我放下競爭學生干部的狂熱,只是扎扎實實地學好專業知識,在即將畢業時,我的文化課成績拔得頭籌,我感到很快樂;在求職時,我放下對公務員及高薪的追逐,只是按照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有針對性地投一些簡歷,當成功獲得第一份工作時,我感到非常快樂……可以說,我得到的快樂,都是以放下為前提的。
當然,也有人覺得我有些消極避世,或者是缺乏自信,甚至是缺少生活的激情,與現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背景出入太大。是嗎?難道非得中個「頭彩」才能快樂嗎?難道非得拼個第一才能快樂嗎?難道非得過著雍容華貴的生活才叫富有嗎?我覺得,快樂與這些榮譽和光環沒有必然的聯系。真正的快樂,源於內心的富足與安詳,源於理智地放下。
佛教裡有這麼一則故事:佛陀住世時,有一位黑氏婆羅門,雙手各拿著一個花瓶前來獻佛。佛對黑氏婆羅門說:「放下吧!」婆羅門便將左手拿著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說:「放下吧!」婆羅門又將右手拿著的花瓶放下。怎知,佛陀仍然對他說:「放下吧!」黑氏婆羅門一時手足無措,便虔誠地問佛:「慈悲的佛陀啊!我已經兩手空空,請問您還要我放下什麼呢?」佛陀微笑著說:「我不是讓你放下手中的花瓶,而是要你放下六根、六塵和六識,將它們統統放下,便可了生脫死,永出輪回。」聽完佛陀的這番話,黑氏婆羅門立即悟到了無生忍(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故事中,佛陀讓黑氏婆羅門「放下」,是為了讓他尋得自性的常樂。唯有真正地放下,放下六根六塵六識,才能達到內心的安詳,快樂自然如影隨形。
人人都想得到快樂,但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快樂,卻到臨死還沒悟出什麼是真正的快樂。快樂其實很簡單,正是因為我們的欲望太多,有太多的放不下,才扼殺了原本屬於我們的快樂。只有放下,才能與快樂攜手。放下,不僅僅是放下我們身上的負擔,更要放下我們的各種貪欲之心,讓心重歸清淨與安詳。放下不是消極的放棄,不是無望的悲觀,而是為了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快樂的心境勵志修行,奮發精進。所以說,放下是一種極具智慧的處世態度。
佛教認為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如果說,生、老、病、死是因為看不透、說不清、道不明的話,那麼,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就是因為放不下——放不下愛與恨,放不下得與失,放不下起與落,放不下榮與辱……欲動,則心動;心動,自然煩惱不斷。你在乎的越多,煩惱就越多,心裡就越痛苦;你舍棄的越多,快樂就越多,內心也就越清淨。所以說,快樂源於放下!
三、廣結善緣才能利人利己
佛陀曾對眾比丘說:「你們比丘,沒有父母兄弟,也沒有姊妹宗族,彼此間互相幫助、照應是應該的。我們佛法平等,上下和睦。……弟子侍奉師父,如侍奉父母,至死不應舍離;師父對待弟子,視同兒女,隨時將息,至死不應舍離。師徒互相慈愛,保持永久。所有什物,平等分配;如果沒有什物,當多方去乞,照顧病人,等於照顧自己;所得的功德,沒有減少。」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佛陀主張並提倡弟子們相互間要多幫助,更要將廣結善緣的精神發揚光大,讓一切眾生皆能得到幫助,自己也能從中獲益。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們只有主動去幫助別人,成就別人,才能成就自己,樂在其中。廣結善緣之人,愛好布施、行善,通過自己的努力與付出,去幫助他人離苦予樂,自利利他。昔日,佛陀「割肉喂鷹」、「投身飼虎」,讓弟子們無比敬重。這些,不過是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的具體表現,亦是佛陀廣結善緣、度化眾生的直接反映。這種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精神,無疑為其弟子們及眾生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廣結善緣的形式有多種,我們既可以通過財布施去幫助經濟上有困難之人度過難關,幫助他們解決生存問題;也能通過宣說佛法智慧,為找不到人生理想、滿腹迷茫的眾生提供精神指導;還可以向眾生傳播正信的佛法,幫助他們除去心中的疑慮,重燃生活的信心和勇氣,等等。當我們看到別人因自己的布施而心生斗志、奮勇向前;當我們看到別人因自己的布施而喜笑顏開;當我們看到別人因自己的布施而擺脫困境、找到人生的方向,我們的心裡肯定也會無比歡喜與自在。這就是廣結善緣的殊勝之處!
同時,我們在廣結善緣、服務於別人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能贏得更多人的敬服與尊重。那些得到我們幫助的人,或許能成為我們的朋友、知己,某一天也可能會幫助你。關鍵是,我們的善心善念往往會被受助者傳遞給別人,去幫助更多的人,影響更多人……能夠將廣結善緣的理念傳遞給更多有情眾生,這又是一件多麼讓人幸福和愉悅的事情啊!
四、活在當下,心安是福
佛教禪宗裡有一則膾炙人口的故事,禪宗二祖慧可與禪宗初祖達摩禪師的對話。慧可問師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達摩說:「將心來,與汝安。」慧可找了半天,拿不出心來,便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我與汝安心竟。」慧可當下大悟。
故事中,慧可說他找不到自己的心,達摩卻說已經為他安心了。於是,在一剎那間,慧可找到了自己的心,也得到了心安。這是為何?如果你試著找自己的心,一定越找越多,邊找邊想,妄念紛擾。當你不再想時,這也是妄念,因為你在想自己的心並沒有在動,這當然是妄念。這實際上也是在告訴我們,莫要讓妄念佔據心頭,斷除心中妄念,才能心安。
如何才能斷除心中的妄念呢?那就是要活在當下。活在當下,就是要我們善護心念,心不放逸,心不散亂,制心一處。美國暢銷書作家芭芭拉·安吉麗思在《活在當下》一書中寫道:「活在當下,生命的意義也只能從當下去尋找,過去的事,均已過去而不存在。不論是多美好且令人懷念,或是多麼丑陋令人追悔,都沒有必要沉湎於過去的情緒中。對過去的懷念或追悔,只是徒增自己的煩惱,進而干擾當下該做的事情。」這與《金剛經》中所雲「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紅塵俗世,紛繁蕪雜,有太多的浮華與欲壑橫亙在我們眼前,唯有活在當下,不被貪念所擾、心魔所牽,才能活出真我,活出自在,活出心安。所以說,活在當下,心安是福!
生活就像是一幕正劇,有開端,有高潮,有尾聲,有悲有喜,有起有落,我們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獲得全方位的體味。當困難來臨時,我們不必膽怯,總會有應對之法;當快樂相伴時,我們不必癲狂,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能得到恆久的幸福之感。如是生活如是觀,只要懷著一份感恩的心,一份知足的心態,我們的生活將如陽光般燦爛。您若安好,便是晴天!(作者系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協會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