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福德與智慧:福慧雙修的重要性

靈山寺

我們如果想成為一個具有聰明才智的人,進而證得佛道的智慧,應該從聞、思、修三慧下手。多聞佛法,啓發智慧,是聞慧;由思惟佛法,心生慧解,是思慧;由如法修行,親證真理所得的智慧,名修慧。聞慧是用耳朵去聽,思慧是用心去想,修慧則由行動去實踐。

人的耳朵是用來聽取外界的音聲,而外界的音聲往往影響人的情緒。好比我們聽到富有啓發性的語言或音樂,自可發人深省,或令人心曠神怡;反之,如果聽誨淫誨盜的樂曲,或粗言惡語,將會令人想入非非,或無明火起,嗔恨心生。

人的聽覺每為境轉,聞贊則喜,聞謗則嗔,情緒變化無常,也就難免善惡不定,於六道輪回中,升沈不已。佛為令眾生解脫六道輪回生死的苦惱,教人遠離惡友,親近善知識,多聞佛法;由聞善知識宣說真理的文字般若,啓發內心本具的覺性,或由見聞讀誦大乘經典,心生慧解,開佛知見,謂之聞慧,即從耳根聽說真理所得的智慧。

思慧,是屬於人的思想與意志方面。人的思想最為複雜,同一個人,同一件事,前後的想法、看法都會有所不同;由於人的思想不同而又善變,人與人之間常常因此無法融洽,和平共處,每因思想不能一致而起衝突,互相鬥爭。

佛為針對人因見解的錯覺,而導致的思想鬥爭,說五戒,說十善,說八正道,說六波羅蜜 ,以及說種種法門,用正覺的知見來糾正人的錯覺,導世人止於至善。我們若能將所聞的佛法,加深思考,從而認識真理,啓發正智,謂之思慧。

修慧,是將所理解的佛法,付諸實踐。在解行並進,定慧均等的實際行動中,破除煩惱,揭示人生光明的另一面,進入智慧的境界,不斷進修,經歷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謂之修慧。

如是由聞佛法的道理,進而瞭解佛法,再運用佛法,來修改自己不良的習慣與行為,令身、口、意三業,遠離邪惡,轉向菩提覺道,修學諸佛無量道法,開發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所謂「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自然證得佛道無上的智慧。

學佛的人,既然要修福,同時也要修慧,後可以成就圓滿、正覺、幸福、快樂的人生。否則,有福德沒有智慧,或有智慧而沒有福德,都是人生的缺陷。一個只擁有福氣而沒有智慧的人,雖然享受如意,生活富裕,但也會令人生活腐敗,人格低落,不懂得如何處世做人,更不懂得怎樣去利己利人;反之,只擁有智慧而沒有福氣的人,雖然明白人生的意義,是貢獻不是佔有,是互利不是獨利;可是生活窮困,衣食不足,無以利己,何以利人?即便希望當仁不讓,濟世益群,可是每因心有餘而力不足,徒自苦惱。因此,佛教我們福慧雙修,以提升自己,福利群眾,甚至覺悟成佛。

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中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應無所住是修慧,行於佈施是修福。修福,用外財佈施,不及用內財佈施;用內財佈施,不及用法佈施;用法佈施,又不及無相佈施,所以說「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修慧,追求世人妄想非真的智慧,不及修學出世聖人的真空智慧;獲得出世聖人見諸法空相的智慧,又不及諸佛親證實相理的無上智慧。

我們若能多聞佛法,憑借文字般若的啓示,成就聞慧;進而思維修習觀照般若。「應無所住」以修慧,「而生其心」以修福。修福能嚴淨佛土,成就眾生,修慧能斷盡無明,親證法身;如是福慧雙修,福慧具足,即可成等正覺,圓成佛道。所以福慧雙修,正是圓成佛道的主要條件,對學佛修行的人,非常重要。

雖然,我們初發心學佛,未能做到如《金剛經》所說,但我們一定要福慧雙修。不但要修福,種福,惜福;還要親近善知識,多聞佛法,多思維佛法,多修學佛法,以開發智慧,在充滿福德與智慧的生活中,自利兼他,造福社會,以發揮人性的美德,以建造人間的樂土,以續佛慧命於永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