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菩提心、持大悲心、行方便慧——學佛的根本精神

講述/游祥洲博士

車有大小之分,佛教也有大乘和小乘之別, 「大」者巨也,「乘」者載物之工具,以現代的交通工具來解釋,「大乘」如同現在的波音七四七飛機,載客人數較多。「小乘」如同獨木舟,載客有限。

佛陀在盛大的般若法會中講了十六次般若,在第二次大會時,須菩提尊者問佛:「菩薩云何 稱於大乘?」,其意為:若我是一位菩薩,我要如何行持,才有資格稱為大乘菩薩?

佛開示說:「有三個基本原則。」

一、一切智至相印作意

「一切智」指完美的智慧。而「完美的智慧」意指非常清楚了解世間的道理,「一切智至」則是了解了世間的道理之後,並加以妥善運用。換言之,就是用完美的智慧來處理世間的事情,並且能夠處理得非常圓融完美。也就是平常我們常講的「發菩提心」。人因為智慧不夠,才有煩惱,因此要發菩提心,學習完美的智慧,減輕煩惱。

「相印」即針對某種事物,「作意」下定決心,整句經文就是我要下定決心來追求最完美的智慧,並且很完美的運用這種智慧。

二、大悲而為上首

菩薩道的行者,沒有比大悲心更重要的了。 「大悲」並不是只關愛自己的父母眷屬而已,從佛法的觀點來講,十方三世所有生命,從無始劫來與我們都有密切的因緣,以眼前站著的人為例,現在您對他雖然陌生,但或許他前一世是您的母親,或再前一世是您的太太、妻子、兒女,從這種角度觀察,我們和一切眾生的關係都非常密切,密切到如同一隻大網,在大網中我的生命因為因緣的原故,當我落在某一點時,我也會因此而影響他人。正因為這些眾生與我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必須去關心他們。

佛教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即不管我您的關係(因緣)如何,都能引發我的大悲心,能像朋友一樣的關心您、照顧您。佛經也曾說過,受到他人誤解和傷害,內心總是不平,總覺得世人都對不起我,接著產生了恨,心中有恨的人永遠成不了佛。佛經又雲「菩薩對眾生若懷有怨恨,則失大悲心」、「瞋為滅悲之毒」,「瞋」就是懷恨,懷恨心會滅除我們的悲心。人將精力拿來怨恨他人,是一種生命的浪費,也是沒有意義的!何不把懷恨之心收起來,去作一次旅行,將視野放大,心胸自然也擴大了。或將怨恨的時間拿來聽佛法,參加共修或有益眾生的社會服務。聽經聞法能啟發智慧,對社會服務也有功德,而為什麼有些人卻偏偏浪費時間,去想那些很不喜歡的人或事呢?佛經提醒我們「大悲為般若母,諸佛之祖母」,大悲就是我們追求完美智慧之母,有母(大悲)才有般若(智慧)。先有般若才有諸佛,而欲得「般若」則須先有慈悲。換言之,我們的祖母其名為慈悲,祖母生下了我的媽媽,其名為般若,我媽媽生下了我,名字叫佛。沒有祖母就沒有媽媽,更不會有我,因此我們要尊敬祖母。同樣的道理,我們應以慈悲心來關愛一切眾生。

三、以無所得,而行方便慧

「方便」是用一種好的方法去幫助他人,「無所得」以字面來看疑問叢叢,例如心經上說「以無所得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既然是「無所得」,又為什麼會「阿褥三藐三菩提」呢?

一般人在行布施或參加救濟時,總抱著有所得之心,有的為求平安,有的祈求反饋,有的為了某種目的,甚至布施後還要求對方把自己的名字列在第一位呢!雖是布施,但在布施之中,總覺得不甚純潔完美。發心或布施最重要的乃是清凈的心念。唯有清凈無染,以無所得之心來行布施,其功德才是不可限量的。

一個人,因想要有所得而行善事,不但心累身也累,若以無所得之心,以慈心悲心來行布施,不但心情輕鬆自在,也不會有壓力!隨心隨緣歡喜布施,在布施之中還有法喜!

說「無所得」,各位也許會懷疑,既是「無所得」,還學什麼佛?行什麼善?做什麼功德?所有的所做所為豈不白做了!各位知道因果關係及因緣果報的關係吧!如是因得如是果,因果是絲毫不爽的!

我們常看到一些斤斤計較的人到頭來,一無所得,不但失去了友誼,也失去了許多看不到的東西。人生有許多東西不是用計較就可以得到的。

再想想,在一生之中,有許多東西是我們沒有去計較而得的。許多好運(氣)是我們不爭而得,是因自己寬厚與無私的布施,忍讓與慈悲而得。

人最大的毛病即「增上慢」,「慢」是傲慢,「增上慢」即沒有資格傲慢,還自以為了不起,而瞧不起他人!開好車的自以為開名貴車,即瞧不起開中級車的人,居華廈的就看不起住平房的人。而「無所得」是增上慢的最大敵人!以「無所得」的智慧來行一切事,您會覺得很甜蜜。

「行善而不欲人知」,如同我們出外去旅行,沿途買了許多紀念品,每到一站就將這些買來的東西寄回家,自己提著簡單行李繼續未竟的行程,不但輕鬆又方便。這如同大家把共修後的功德回向,我們不獨享這些共修功德,而是將功德分享一切眾生。

有了「福」,還要懂得「惜」,光有惜福還不夠,還需要知道如何修福。若不懂得修福,去年耕耘的果實,今年吃光了,明年冬天就沒得享用,因此,人需要不斷地惜福,要不斷地修福、培福。能不斷地惜福、修福、培福,則生生世世都會過得富足的生活。

在惜福、修福、培福之中,最重要的是,不要心存「有所得」的心!凡事有所得,就會自滿,就會排斥他人,就會降低奉獻與服務的質量!福報雖然看不見,但有的人為什麼生性樂觀,有的又生性憂愁?樂觀本身就是一件很有福報的事。


什麼是大悲心

所謂大悲心,就是不忍一切眾生受苦而欲拔除痛苦、給予安樂的心態。之所以為「大」,是因為「如來於一有情起大悲時,與一切有情而無有異」。

如果沒有這個「不捨一切眾生」的心態,就不是大悲心。聲聞、緣覺有悲心,但大悲心唯佛、菩薩獨有。

大悲心是大乘法跟小乘法的主要差別。

大悲心是菩薩修行的核心,其重要性在經典裡是一再被強調的,例如「行大悲者,謂菩薩學」、「菩薩如是修學大乘,以大悲為本」、「一切眾生中,若起於悲心,是名聖種性,得福報無量」、「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等等。

大悲心可說是一切佛法的根本。為什麼?因為佛是從菩薩生的,而菩薩的菩提心是依據大悲心生起的──大悲心是菩提心之因。

菩提心圓滿,佛果就成就。而成佛以後,就向聲聞、緣覺乘的行者說法。

因此,如果沒有佛,就沒有聲聞和辟支佛。

同樣,沒有菩薩,就不可能有佛,而如果沒有大悲心,就不可能有菩薩。

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大悲心是大乘、小乘一切佛陀教誨的根本。

月稱著作《入中論》時,一開始的歸敬偈並非讚頌諸佛、菩薩,而是禮敬大悲心。

月稱在禮敬讚裡提到,大悲心是諸佛的種子,在成佛道上開始、中途、最後都須修學、長養,所以禮敬大悲心。

「大悲心是菩提心之本」,將來能夠成就佛陀的一切功德,全都依大悲心的修習而來。慈悲的善巧與空性的智慧,應永不分離,猶如鳥的雙翼,缺一不可。

徒具悲心不足成佛,僅靠了悟空性亦無法得證。


大悲心

因為有佛,而有聲聞與緣覺;佛,從菩薩而生;而菩薩,則由實踐三法而有。這三法的根本,即大悲心。由此可知,大悲心實在至為重要。

什麼是大悲心?

大悲心,是「心所」,而非「心王」。它在心所中,屬於「思心所」。大悲心有三:緣生大悲、緣法大悲、無緣大悲。

大悲心,亦即「以慈心做為基礎,於一切有情如母愛子;並以此強大的慈愛為基礎,對於眾生在輪迴中流轉受苦,生起無法忍受之心。」要生起這種心,一定先要在中士夫的出離心上,有很好的學習,否則不可能產生。如果出離心的學習不夠深刻,即使對於一切眾生有慈心,仍不會感到他們在輪迴中受苦,是一件無法忍受的事情。

先有「出離心」才有「大悲心」

因此,透過悅意慈,我們對一切有情生起如母愛子的慈心,接著,應將先前修習輪迴苦的學習,轉移到一切有情身上去思惟,那麼,其他有情身上的輪迴苦,我們將產生無法忍受的心。這種心,必須是無造作的、任運而生的。此時,即稱此心為「大悲心」。

如果是造作的、刻意生起的,就不能稱為大悲心。例如,以造作的大悲心來發心,就不能算是世俗發心,必須生起了無造作的菩提心,才能算世俗發心。當任運生起「但願一切有情都能遠離苦及苦因,有情若不出離苦,是我完全無法忍受的啊!」這種心時,才能說大悲心生起了。

中士道(出離心)的修心,必須好好學習,強力去持守。若出離心沒修好,其後的大悲心,也修不好。《菩提道次第廣論》於「出離心生起之量」中曾講過:「又此意樂如霞惹瓦說,若僅口面漂浮少許,如酸酒上所擲粉麵,則於集諦生死之因,見不可欲亦僅爾許。若如是者,則於滅除苦寂之滅,求解脫之心亦復同爾。故欲正修習解脫道心,亦唯虛言。見他情漂流生死,所受眾苦不忍之悲,亦無從起,亦不能生有大勢力策發心意無上真菩提心。故云大乘,亦唯隨言知名而已。故當取此中士法類,以為教授中心而善修習。」

苦諦看不清,離苦之心又生不出,輪迴之因集諦的體會,只流於口頭上空談!希求滅諦與道諦之心,也是如此。當我們對於自己在輪迴受苦的情況,無動於衷,對於一切有情之苦,又如何能有感覺?緣於一切有情而生的大悲心,自然無從生起。

所以,這裡宗大師提醒我們「當取此中士法類,以為教授中心而善修習。」否則,大悲心沒有辦法好好地生起。

慈心與出離心的關聯還不大,上士道的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大悲心、增上意樂、世俗發心…之中,大悲心與出離心關係最密切。

大悲心,是一種無法忍受有情受苦的心。要產生這種心,必須先能珍愛有情,視有情更重於自己的性命,這是基礎。不然,任我們如何努力思惟有情身受之苦,那種「無法忍受的心」也不會產生。其他有情與我們還很有距離之前,他身上的苦,我們不但感受不到,「無法忍受」又怎麼可能?甚至,敵人身上的苦,我們還挺歡喜的呢!

要生起珍愛有情的心,靠的是「慈心」,而方法則是修「知母、念恩、報恩」與「自他相換」。慈心生起,能珍愛有情之後,再依自身於輪迴中受苦的深刻體會(中士道修心),才能接著生起大悲心。

一般世間人,對於沒有吃、穿的窮苦人家,也會心生悲憫,但這不是大悲心。所謂的大悲心,是想要長遠、究竟地利益對方,一輩子又一輩子地考慮對方長遠利益的心。僅從此生衣食上的困苦去考量,不能稱為大悲心。

大悲心的分類 : 緣生大悲、緣法大悲、無緣大悲

緣生大悲,即思惟有情在輪迴中受苦的情況而生之大悲心。

緣法大悲,則再加上思惟有情「無常」、「粗分無我」等特質而生起之大悲心。此處之無常、粗分無我並未觸及中觀應成派之細分無我(非從自己方面成立,尋找施設義不可得),僅於有情無常、粗分無我的情況、世俗諦的情況去思惟而後生起「緣法大悲」。

緣法大悲的「法」意指,雖思惟有情,但所思惟的只是「世俗的法」,而沒有思惟「法最究竟的自性」(若去思考,就成為「無緣大悲」了)。以「有情」為所緣,思惟世俗諦的法,輔助生起大悲心。這種大悲心,就稱為「緣法大悲」。

說「於有情上的世俗諦的情況去思惟」這句話,是應成派的角度。若是下宗義者,會認為這些思惟的內容,應是勝義諦,而非世俗諦。

大家要注意,千萬別把「緣法大悲」誤解成「大悲心的所緣是『法』」,也不要把「無緣大悲」誤解成大悲心的所緣是「無緣」,生起大悲心時,所緣是補特伽羅。

簡言之,思惟下部宗義所談的究竟實相,對於大悲心的生起也會有幫助,但這種幫助並不是最好的。最有幫助的,還是能幫助生起「無緣大悲」的思惟。

「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性空」,可以解釋為「緣法大悲」,也可以解釋為「無緣大悲」。一般解釋時,會在這句上面添加不同的字,而產生不同的解釋,若加上「剎那壞滅」或「無我」等字,變成「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剎那壞滅』」、「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無我』」,就是「緣法大悲」。

若是加上「無自性」成為「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無自性』」,此即應成派見地中主張的「無緣大悲」。

無緣大悲

大悲心是一種具世俗行相的心,是一種無法忍受有情受苦的心,「無緣大悲」也是大悲心,它仍是一種對於有情受苦無法忍受的心,只不過這個產生無緣大悲的補特伽羅,所看到的有情,是「無諦實的有情」。換言之,他見到生起大悲心的對境(一切有情)是無諦實的。

這個「看到一切有情是無諦實」的心,是另一個心,它能幫助生起大悲心,但不是大悲心,然而,它仍屬於同一個補特伽羅(生起無緣大悲的這個補特伽羅)的心。換言之,深入去思惟有情「非從自己方面成立」、「尋找施設義不可得」而後生起的大悲心,就是「無緣大悲」。

無緣大悲的生起,是在證得無諦實的心的攝持之下而產生,所以才如此命名。無緣大悲,是最清淨無染的大悲心!

依「三輪體空」而生起大悲心,最清淨。依「三輪體空」而布施,此即最清淨的布施。

讚頌宗喀巴大師的《密集嘛》中,第一句是「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為什麼要加「無緣」二字?因為,一般的悲心都有過失,而無緣大悲,卻是一切悲心中最超勝、清淨、無過失的悲心。

證知「無諦實」後,會深深體悟「執有情為實有」的執著、無明、顛倒錯亂,徹底愚弄了我們,它是大謊言!大騙子!清楚這點,由此而生的大悲心會非常強烈。否則,不知有情無諦實,就不會認為實執有多壞,悲心當然力量小。

每一位有情,明明不是諦實成立,但卻都認為自己是諦實成立,而被這種實執,騙得團團轉!也因此,已證知有情是無諦實的人,會一種特別想要去反抗、消除實執的心,強烈認知到「要助有情離苦,一定要消除實執!」由此而生的大悲心,就更強烈了。

證知有情無諦實的這顆心,不但會使得大悲心產生時,遮止了執實,同時,也令大悲心變得更強而有力。平時我們都會說:「實執是錯亂的,它是顛倒識。」內心其實不懂,也沒體會,有口無心罷了。

生起大悲心,卻未遮止執實,有何過失?實執本身是一種煩惱障,是第一個過失;再者,未證知無諦實,就不會覺得實執有多壞,對於有情如何因實執而受苦,也就不那麼了解,當然無法忍受他們因實執受苦的心情,也就不可能強烈。因此之故,大悲心力道有大小之別。

無緣大悲的「大悲」,並不是以「無緣」作為所緣,它是一個具世俗行相(以世俗諦作為對境)的心,但同時,也有一個證得空性勝義行相的心。為什麼可以同時?因為,此時證空性的那顆心,並不是現量,而是分別心,亦即靠思惟在後得位時產生的心。

也因此,在大悲心現行的狀況下,證空性的心也同時現行,這種解釋並沒有過失。

這種證空性的心,有證空性的慧心所,也有證空性的心王(只要有慧心所,就一定會有心王存在)。不過,不能說證空性的心與大悲心是「相應的心」。

證空性的心與大悲心二者,並不是相應的。如果是相應,就必須符合「五種相應」,凡行相、所緣等等全都要相應才行。雖然證空性之心與大悲心不相應,但這二種心,卻同時存在。

結論

《入中論善顯密義疏》於三種大悲心,個別禮讚:「最初說我而執我,次言我所則著法,如水車轉無自在,緣生興悲我敬禮」是緣生大悲;「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剎那壞滅』,緣生興悲我敬禮」是緣法大悲;「眾生猶如動水月,見其搖動與『無自性』,緣生興悲我敬禮」則是無緣大悲。

其他論典禮讚的對象,有時是聲聞獨覺聖眾,例如小乘的論典;有時是佛菩薩,例如大乘的諸多論典。但是《入中論》禮讚的對象,不是我們仰望的皈依境,而是對於皈依境的「因」做禮敬。

平常我們都會雙手合十對皈依境禮拜。但若按照月稱菩薩禮拜的方式,我們真正應該禮拜的對象,是我們內心裡小小的悲心!從「因」的角度去思惟而禮拜,能產生廣大而深遠的利益。

《取材於雪歌仁波切講授《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台北2006/04/01》


【清定上師︰大悲心起】

覺就是處處要做到無我,完全為眾生。任何一個事情,起一念為我的心,就是私心我執;起一念為眾生的心,就是利他大悲心。

觀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地藏菩薩,他們沒有一念為自己的,都是為他人。觀音菩薩因地上發了願說︰將來我成佛的時候,法界眾生的一切苦難我都給他消除;假如不能消除眾生苦難,不成正覺。觀世音菩薩很早就成佛了,名叫「正法明如來」。觀世音菩薩在過去的觀世音自在王如來面前就發了願的。虛空無邊,世界無邊,眾生無邊,眾生苦難無邊,菩薩的大慈大悲、拔苦與樂的悲心無邊。一切眾生,誰有苦難,只要你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就能得感應,消除苦難。他修行悲心成就了,他用三種無生法忍救度眾生,特別是第三種無生法忍以無緣大悲種類俱生無能作意生身,在一切時處,對一切種類的眾生進行救度。觀世音菩薩的法身遍虛空,普陀山過去有一副對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觀世音菩薩的悲心遍照一切處。任何一個眾生,你有信念,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立刻就會得到感應的,這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意思。這是表明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又是表示你的信心,有一念信心就得感應。有水的地方就看見月亮,無水的地方就看不見月亮,看你自己的信心。只要做利益眾生的事,你有苦難,一念聖號,觀世音菩薩馬上滿你的願;但是你若想做壞事,要妨礙眾生,就不起感應,就不給你滿願。

觀世音菩薩是這樣的慈悲,文殊菩薩也是這樣的。文殊菩薩十大願大家看過了,應知道佛經上講,文殊菩薩十大願每一個願,不管怎麼樣的眾生,殺我、害我、駡我、打我、壞到極點,都是對我有緣。什麼緣?可以教他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成佛的因,成佛是菩提心的果。文殊菩薩在十方諸佛成佛時,文殊菩薩為上首菩薩,幫助佛教化眾生。為什麼說文殊菩薩稱為「智慧第一」菩薩?因為文殊菩薩圓成諸佛的根本智。他早已成佛,即不動如來——阿閦鞞佛;為了利益眾生故,依舊化身為妙吉祥菩薩。同樣,普賢菩薩也是早已成了佛的,為利益眾生故,現普賢菩薩身。普賢菩薩教我們說︰「一切諸佛都以眾生起大悲心,以大悲發菩提心,以菩提心成等正覺。」

所以,我們假如不觀想無量無數的眾生都是我的父親、母親,大悲心起不來;大悲心起不來,菩提心就不能發。「菩提」是什麼意思?菩提即覺。什麼覺?第一是「始覺」,第二是「隨分覺」,第三是「究竟覺」。發菩提心,也有前後次第不同︰我們觀想法界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無量劫來的父親、母親,都有佛性,都能成佛,這是第一個始覺;第二個覺是想法界一切眾生,都對我們以極大的恩德,我一定要報恩,逐步引導他們趨向成佛,這是隨分覺;第三個觀想是法界眾生對我有無量恩德,我要報恩。應該這樣思索,一切眾生都在生死流轉,特別是地獄、餓鬼、畜生在三惡道受苦,我們應該拔他們的苦。拔苦,就是大悲心;那麼,怎樣把他們拔出三惡道,得到人天的安樂、解脫的安樂、菩提的安樂,就是無上菩提心。一定要成佛才能夠度眾生圓滿。知母、念母、報恩、拔苦、與樂、成佛,諸佛菩薩是這樣發願,我們每個佛弟子都要這樣發願;這樣發願了,就叫「菩提心」,這也叫「發心菩提」。

發了心之後,我們的煩惱、業障現行,要消除處處為自己打算的心念,應該做忘我利他的事情。怎樣去做呢?就要依佛的教義,依佛的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乃至於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及菩薩戒。以戒的力量,使我們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問心有愧的、不應該做的事情不做,不應該說的話不說。身不造殺、盜、淫,口不造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心不起貪、瞋、痴。防止這十惡,要天天修、時時修,使一切壞念、壞事、壞因緣都減少,這叫「伏心菩提」。

伏心菩提之後,進一步念恩、報恩,與一切眾生拔苦與樂,自己起大悲心。這樣修行之後,想念一切眾生,為什麼他要執著受苦。普賢菩薩說︰「能如說修行,利益諸眾生,攝受於有情,代眾生受苦,勤修諸善根,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如是等供養。」大家念過《普賢行願品》這部經的都知道,我們應該遵照世尊怎樣教我們的修行,隨時隨地利益一切眾生。比如看到有個孩子在車道上跑,車子開來了,就會發生危險;不管這孩子是誰的,都應該把孩子抱上街沿來,把他送回家去。鄰居有個女人要生産了,沒有人照顧;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知道了,能不管嗎?應立刻幫助她,或者送她到醫院去,或者叫護士來。凡是一切好事,對利益眾生的事,我們樣樣都要做;凡是對眾生不利的事情,我們一樣也不做。這叫「止惡修善」、「伏心菩提」。

由伏心菩提,繼續修行,然後進入「明心菩提」。伏心菩提做到自然不容易,但是也不難,只要你下決心。比如在夏天,蚊子叮在我們身上,我們討厭牠嗎?或是悲憫牠嗎?蚊子是有情眾生,也是我們往劫父親、母親;牠無量劫來的惡業,感受了今天苦果,變成了蚊子。我們這個父母親,我們不度牠,誰度牠呢?我們怎麼度牠?今天牠吃到我們的血,我們心裡歡喜。我們是一個發菩提心的人,吮了我們的血,牠也有了菩提心;蚊子的業障就能消除,下輩子變成人,就能聞到佛法。假使你能這樣想,這個蚊子你還會恨牠嗎?

我們修菩提心,起不起大作用,就看我們能不能夠一心照佛的教導去修行,把煩惱心降伏下去。念念不忘師尊三寶,念念不忘父母眾生,念念不忘依法修行,念念不忘攝受眾生,念念不忘代眾生受苦。

一切眾生的苦是無量無邊的。社會上發生災難時,我們不怕自己要受苦,而是為一切有情免受苦。在觀世音菩薩面前,至誠地發願,願菩薩慈悲,把所有的苦難普遍救度,讓我來代受一切眾生的苦難。我的一切善根、過去的福德、現在的修行,將來乃至成佛的功德,全部布施給眾生,願他們能夠離苦得樂,快快成佛。

一般人說︰「我自造的業苦都受不了,還要代一切眾生受苦,怎麼受得了?」一切應當自受的苦,是過去造的惡業苦果,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做菩薩發了心,代眾生受苦,性質是兩樣的;只要我們發心,把眾生的業苦讓我來受。我們修行觀察一切眾生,一切惡業當體即空;自己沒有力量,十方諸佛加持。我們有這樣的心,就會發生這樣的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