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海法師:很多人錯誤理解了「隨緣」的意思。隨順因緣並不是不作為,也不是被動和放棄努力。

各位班首執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義工:

大家新年吉祥! 昨天除夕的晚上我們在這裏普茶,今晚是新年第一個晚上,按照傳統我們又一次在這裏普茶。昨天我講了不忘初心,今天我想講講隨順因緣。我們堅持初發心特別是堅持發菩提心是非常不容易的。佛法裏有許多故事講到堅持菩提心不退的不容易,其中一個故事講釋迦牟尼佛座下的比丘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在很久以前就發菩提心、修菩薩行。

要修菩薩行就要修六度,六度的第一度是布施。布施分外布施、內布施,最初菩薩修外布施,當他的修行到達一定境界的時候就要修內布施。內布施首先指身體,包括頭目、髓腦、眼珠等。當眾生有需要來向你乞討你的眼珠子時,剛剛發菩提心、修行還未到一定境界的人不要去布施,但修行到一定高度的菩薩沒有問題。

舍利弗發了菩提心後,修行到了比較高的境界。有一天他就碰到一個人,說自己生了重病,醫生說只有修行人的眼珠子做藥方才可以治好,所以他向舍利弗乞討他的眼睛。舍利弗對色身不像我們那麼執著,就順手把自己的眼珠子摳出來了。

這個人得到那個眼珠子後,說:「哎呀,對不起,我搞忘了,醫生說必須是左眼,你挖給我右眼沒用。」舍利弗聽後毫不猶疑又把左邊的眼珠子摳出來給對方。這個人把左邊的眼珠子拿到鼻子跟前聞了一下說:「哎呀,真臭!」然後扔到地上了。舍利弗並不吝嗇他的兩個眼珠子,但是這個人這樣說真臭並且扔到地上時,舍利弗的心就動了。他就覺得,眾生真難度啊,行菩薩道真難!就在這個動念之後,他就退轉了菩提心。

當然,《妙法蓮華經》裏釋迦牟尼佛有授記,所有在會羅漢弟子們最終都能成佛,其中舍利弗是第一個被授記的阿羅漢。我們聽到的這個故事,既是舍利弗過去生修行的真實經歷,也是啓發我們要堅持菩提心不退的教材。

真正的隨緣

堅持發心是修行的第一個要點,但僅有這一個要點是不夠的,還必須要隨順因緣。隨順因緣這四個字,在漢語裏面後來被簡化成了兩個字「隨緣」。因為用得太多了,很多人錯誤地把隨緣理解成不努力完全跟著外界的環境跑。

其實真正的隨緣是隨順因緣,但內在宗旨不變。發心只是我們在主觀層面上確定的一個目標和方向。在向這個目標方向努力前進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和環境。面對千差萬別的情況和環境,我們應該怎麼取捨,怎麼判斷,怎麼做決定,這是一個大問題。

在落實發心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僅僅只有發心不動搖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觀察因緣做出正確取捨判斷的智慧。如果把全部佛法的修行簡化,可以說就是這四個字:發心,隨緣。

這裏的隨緣我再說一下,是要隨順因緣。發心是貫穿始終不變的,但我們面對的外在因緣卻往往千變萬化、紛繁複雜。怎麼在變動不居、紛繁複雜的因緣裏落實我們那個不變的發心,蘊含著我們工作、生活及修行的規律。所以說全部佛法的修行可以簡化為這兩點。

隨順因緣並不是不作為,並不是被動和放棄努力。隨順因緣的背後還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叫做觀察因緣。如果你不懂得觀察因緣,你怎麼能隨順因緣呢?你的面前有很多因緣,就像有時候你走進一個超市,那裏面有很多選擇,即便你衝著想要的某一樣商品走去時,可能也有很多品牌,這時你就要觀察。

觀察因緣

那麼觀察因緣需要甚麼?需要智慧。智慧從哪裏來?智慧就從禪修中來!從明天開始我們寺院白天有坐禪。禪修修的是甚麼呢?禪修修的是止觀,止觀是術語,止是定,觀是智慧。禪修的目的是慧,但是沒有定也就沒有慧。

智慧有兩個重要的作用,第一個作用是明白,明白事情的本來面目,不被它迷惑,叫斷惑;第二個作用是取捨,即瞭解事物因緣果報的規律,在具體的環境和因緣中做正確的判斷和取捨。其實這兩樣東西也是一個,就是「斷」,文殊菩薩手裏拿的寶劍就是表達「斷」的意思。智慧的這兩個作用對應兩方面的明白,第一個方面是對事物因緣普遍規律的明白,第二個方面是對事物因緣差別規律的明白。

修禪是要修定慧、修止觀,但是修定慧止觀的前提是要持戒。佛法的戒定慧三學要最終落實到止觀、落實到智慧,戒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礎。按照戒律去生活是符合智慧升起的緣起規律的,它有助於我們的身心安定和智慧增長。在家人如果能把居士五戒持好,會比較容易人相具足、有智慧,但真正與佛教解脫智慧最相應的生活方式是出家持守比丘戒,這個在佛教裏叫別解脫戒。在有出離心的基礎上受持的居士五戒,也屬於別解脫戒。別解脫戒是般若智慧現前的緣起和近因。

當我們通過修學戒定慧現前了緣起智慧,我們就能夠正確地觀察因緣。也許現在我們都還沒有真正現前這種緣起智慧,這裏我指的是實相智慧,即心性本具的智慧。但我們仍然有聞思的智慧,即通過學習佛法懂得了緣起的道理,這種道理又在我們內心成為一種正確看待事物、判斷事物的方法。儘管聞思慧可能只是在觀念層面、在看事物的方式層面,但是這個智慧也很有用。智慧並不神秘啊!

不是說非要大徹大悟了,見諸法實相了,才有智慧。我們聞思修學一點佛法,懂得一點緣起的道理,懂得用這種道理看事物跟事物之間的關聯,並依照聞思的智慧去判斷去取捨,就會少犯很多錯誤,就能對因緣做出正確的觀察,知道哪一個因緣是自己要隨順的。

因此,發心以後觀察時節因緣、隨順時節因緣,可以說就是我們修行的全部了。記得過去老和尚住世時我們親近他,早些年中國的佛教經過文革後百廢待舉,柏林寺也要從一個廢墟上修復起來,因此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們沒有經歷過文革,更沒有經歷過文革以前或解放以前漢傳佛教的寺院修行生活,所以那時我們就抱怨是不是事情太多了?我們很簡單地跟老和尚提要求,是不是可以不修廟,不要做這麼多事啊?我們就在這個簡單的棚子裏面修行就好。

當時老和尚經常講一句話,令我印象極深。他說如果那樣的話,就有負於時節因緣,負就是虧待的意思。幾十年過去了,現在我們回想老和尚那個時候的話,確實是他以他的智慧看到了中國佛教未來發展的時節因緣。老和尚看到了隨著整個中國社會的發展,社會大眾對佛法會有越來越大的需求。

如果按我們當時那個舊棚子的話,可能你們在座的有一半人都要到外面露天站著。其實這個齋堂還是小了,今天仍有一些人找不到位置坐。老和尚正是看到了這個因緣,並隨順這個因緣去擔負了應該擔負的責任和使命。這是甚麼?這是一種更大的修行!而我們很多人只把修行理解為打坐誦經。

有時候我想,那時我們親近老和尚的感覺像甚麼呢?比如說讓你畫一個圓走出一個圓圈來,因為我們的內心是執著的,我們的理解是狹隘的,我們想像的往往是按照一個圓走出一個圓來。但是像老和尚這樣的高僧呢,他會帶著你直線往前走。你的發心是要走出一個圓,直線往前走怎麼能走出一個圓呢?如果你走得足夠遠,把整個地球走一圈過來,你就會發現,那個直線無限的延伸,最終是一個更大的圓。而我們的心,卻常常執著於一個小範圍的圓。因此觀察和辨別因緣確實需要智慧,需要善知識的引領啊!

編按:本文根據明海法師2018年2月16日戊戌年正月初一普茶開示錄音整理而成。柏林禪寺授權佛門網轉載,標題為編者所加。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我們嘴里常常掛著隨緣二字,隨緣是語出《教觀綱宗》:「理即佛者,不思議理性也。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仔細研究,發現佛語中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與我們世俗的隨緣相差甚遠。打個比方說,就如天上一輪明月,倒映在水中,只要有水的地方,都有一輪明月的影子。而水中的明月,不過僅僅是幻象。隨緣二字,從佛經中走出,來到我們世俗人的生活里,便幻化出億萬形象,每個人心中的隨緣都是不一樣的。就如千江有水千江月一般,此月非彼月,只有達到萬里無雲萬里天的境界,才能看清佛祖隨緣的本來面目。

李炳南老居士說隨緣有四重境界。我的理解如下:

第一重境界是佛的境界——不變隨緣。佛悟透了緣起性空,究竟圓滿,心中再無一點掛礙,知道真如自性是不變的,但要隨順世上眾生各種幻境隨機說法,不停地變化自己,所以說:佛化億萬身。打個簡單的譬喻:就如水流進海洋,就是海洋的形狀;流進江河,就是江河的形狀;流進湖泊,就是湖泊的形狀;飄上天空,就是雲朵的形狀;堆積山巔,就是冰川的形狀;散在空氣里,就是無影無形的水蒸氣。在盆中,在碗中,在杯中,在各種奇形怪狀的容器里,水都幻化出各種不同的形狀。但水的本質還是水,它是永遠不變的。

第二重境界是菩薩的境界——隨緣不變。菩薩在俗世間度眾生,還要繼續修行佛道。菩薩在俗世的染缸里,故意污染自己,與眾生一般糢樣。但他們必須時時觀照自己不染不變的真如自性,在染里不染。時時警覺,告訴自己:這一切不過是幻境!真如自性猶如明鏡。明鏡照見無邊的幻象,幻象永遠是無法污染明鏡的。

第三重境界是阿羅漢的境界——不變不隨緣。這是說的小乘佛教,自己度自己,不度眾生。修行就是追求自了。悟透一切本空,世上無一眾生可度!度己就是度一切。

第四重境界是凡夫的境界——隨緣而變。我們凡夫的心,是有染的心。此有染的幻心,隨著外境的變化而變化,居高位時盛氣淩人,陷牢獄時垂頭喪氣;猛然發財時趾高氣揚,破產衰落時一蹶不振……隨緣,其實是隨波逐流,在幻境里迷失了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的「隨緣」多是「方便出下流」。常言道:「水往低處流」,「柿子找軟的捏」。一人落馬,萬人落井下石;一人得道,眾人雞犬飛升;紅的,大家都捧;綠的,大家都踩。追隨大流,人雲亦雲,跟風而上。大演隨波逐流,同流合污的荒唐大戲。朝政腐敗則全民腐敗,幾乎無官不貪;領導淫亂則全社會淫亂,人說身邊沒女人就是沒面子;物欲橫流則多逐臭之夫,所謂笑貧不笑娼;虎狼當道則多阿諛奉承之士,所謂識時勢者爲俊傑。

凡夫眼中的「隨緣」,是自己的奴性使然;凡夫口里的「隨緣」,是一張一張的遮羞布,一個個的畏懼強權的借口。在「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面前都俯首帖耳,指鹿爲馬;在「潛規則」面前都脫衣解褲,乖乖送禮;在官場不收錢被當作「異類」,官就做不長久;貨車側翻,車上的貨物不搶被呵斥爲「傻子」……真是唐王好肥胖,世上多肥妞;楚王好細腰,國人多餓死。此「隨緣」非彼隨緣。

佛門的隨緣不是隨緣而變,是在隨緣中求不變。隨緣眾生,真誠心不變,清淨心不變,平等心不變,覺悟心不變,慈悲心不變,不染的真如自性不變。猶如黃金,不管打造成甚麼糢樣,做成甚麼東西,它的質地永遠是黃金,而不是變成銅鐵鉛鋅其他的甚麼物質。

佛偈說:「得失隨緣,心無增減。」宇宙人生是一個圓,我們在圓中風水輪流轉。自己造的業自己受,自己造的地獄自己下,這一切都是圓滿的,並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所以要看破得失、生死,看破了,自然就放下了。放下了,自然就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逆順風靜,得失坦然,安住性淨,寂然無爲,立志如山,行道如水。禪師說,如果我們能夠放下世間的萬有,那麽,對任何一個人、一件事,我們也仍都能擁有。雲水禪心,自有真味。

讀了一則小故事,覺得很有禪意,頗爲喜歡,摘錄下來大家分享: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快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沒關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只小鳥啄食。「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沒關系!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沖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沖走了!」「沖到哪兒,就在哪兒發!」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原本光禿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師父點點頭:「隨喜!」

禪師隨時,隨性,隨遇,隨緣,隨喜,這樣淡然,是爲甚麼呢?因爲他知道草籽的發芽成長的自然規律:天涼了才能播種,風吹走的都是空殼,草籽是幾只小鳥吃不完的,雨水沖到哪兒,草籽就會在哪兒發……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只有不懂事的小和尚才會大驚小怪!發散開去,如果我們徹悟了宇宙人生真相,一切了了分明,還有甚麼能叫我們患得患失,大驚小怪呢?

也讀過一個叫《破水桶的故事》,說的是一個漢子每天挑著一擔水桶到很遠的地方打水,一只水桶滴水不漏,每次都裝著滿滿一桶水回來。另一只水桶有點破了,每次打回來的水只剩下半桶。日子久了,破水桶覺得非常羞愧,不想存活在這個世上,它想選擇自殺。於是,挑水的漢子帶它看沿途走過的路。只見路的兩邊出現的是不同的風景,一邊鮮花盛開,一邊沒有一根草。漢子告訴破水桶:我在你每天經過的這邊,撒了許多花草的種子,正因爲你的破洞里流出來的水,每天澆灌這這些花草,它們才開得這麽鮮艷!

我們何嘗不是那只破桶!雖然我們不夠完美,但正因爲我們的不完美,才造就了這個世界的美麗。有些真相,往往不是我們眼中看到的那樣,萬物都有自己的因緣。

佛說因緣即緣起,也就是因緣和合生起。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觀看星空突然悟道而得。《阿含經》中給緣起下的定義是:「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譬如三蘆,立於空地,輾轉相依,而得豎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亦複如是。」意思是說:任何事物,全是互相依賴、互相支持而生起存在的。其中若欠缺某一些因素條件,這一法就不會生起;生起之後,若是某一些因素條件發生變化,這一法的本身也隨著發生變化。宇宙萬象,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也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

佛看宇宙人生就是一個圓,不斷輪回,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萬物的生死是不同生命形式的互相轉換,其實沒有生也沒有死;六道中的眾生是自己造業自己受,與別人無關,一切都是圓滿和平衡的,沒有得也沒有失。佛是圓形視角。而我們看宇宙人生,是在這個圓上取了一個線段,非生即死,是直線視角。這世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這是個永恆的哲學命題。在覺悟的人的眼里,只是個庸人自擾的問題。沒有雞哪有蛋,沒有蛋那有雞。雞和蛋,是同時存在的,也是同時並不真實存在的。「諸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楔經雲:「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都離不開因緣所生法。緣是一張網,世間萬物,無不在網中。

隨緣是一種動中取靜的生存態度,也是一種禪境。禪師說: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一切皆不可得,不執著,不分別,不妄想。從容平淡,自然達觀,便識得隨緣的禪中三昧。隨緣,從究竟來說,也無緣可隨。佛是假的,佛法也是假的,緣起性空也是假的,我們常說的靈魂也是假的,就連我們的身體也是「地水火風」各種因緣和合而成,並不真實存在。佛曰:一切皆虛幻。一切只是我們的心中的執著所生成的幻象。不執著,不分別,才是如來本來面目——如如不動,不來不去。

《古蘭經》里面的一個經典故事:一天,有人找到一位會移山大法的大師,央其當眾表演一下。大師在一座山的對面坐了一會兒,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後就表演完畢,眾人大惑不解。大師道:這世上根本就沒有移山大法,惟一能夠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按佛理來說,過來與過去本無分別。

隨緣是隨順其自然環境、自然法則,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和發展規律。把握機緣,積極進取,求得事物的最佳結果。看清宇宙人生是一個輪回的圓,不是一條直線,我們只是在這個圓里做圓周運動,時而高峰,時而低穀,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淡看繁華與落寞,顛峰與低穀,幸福與悲傷。直面人生,正視現實,在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要真誠心不變,清淨心不變,平等心不變,覺悟心不變,慈悲心不變。在堅持這些原則的前提下,「入鄉隨俗」。以入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獲。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俗話說:「成事在天,謀事在人」。我們應該得亦不喜,失亦無憂。在喧囂的塵世擁有恬靜的心態,冷靜的頭腦。一切都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無怨無悔,無憂無慮,無嗔無恨,得失看淡,名利看輕。瀟灑、自在、解脫、博大、睿智、自信、釋然。在艱難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在逆境中找尋到前行的方向。在徹悟之後得到清靜與自由,有「聚散離合本是緣」,「得即高歌失即休」的達觀與超然;更有「一簑煙雨任平生」,「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的淡泊與從容。

人生看破,宇宙看透,「不思善,不思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每個人都自我圓滿、具足,還有甚麼值得我們分別計較的呢。那就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吧。


學誠法師: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今天要講的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八個字我們常常聽到,也經常掛在嘴邊,但不等於我們就理解。反過來說,相當多的人對這八個字有很深的誤解。「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個順序都不能顛倒,堅持「不變隨緣」,才能「隨緣不變」。

什麼叫做「不變隨緣」?「不變」是對我們凡夫來講,「隨緣」是對二乘來講的,我們凡夫的心經常變來變去,無常,今天這麼想、明天那麼想,隨著自己的情緒在波動,都是一種散亂的心。

首先要讓你的心先穩定住,建立宗旨,宗旨不變,目標不變,發心不變,用功不變,這是第一步。這是學佛法的人,跟不學佛法的人的不一樣之處。凡夫的心容易忽東忽西,變來變去。「隨緣」是對二乘而言,二乘偏執,樂簡畏繁怕麻煩,喜歡自己一個人呆著,不喜歡隨眾,所以佛陀告訴要隨眾,比丘是聲聞乘,比丘必須要羯摩,羯摩僧也是和合眾,就是隨緣。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反正我自己固守我的宗,外面怎麼做都可以,這個理解就成「隨便」了,或者怎麼說都可以,這都是一種偏見。

只有先做到「不變隨緣」,第二才能做到「隨緣不變」,這個就是用心的功夫,既能夠隨順各種各樣的因緣,同時自己又不會迷失,這也就是說先要從「不變」到「隨緣」,然後再從「隨緣」到「不變」,從「不變」到後面的「隨緣」,這是凡夫修行的過程,從「隨緣」到「不變」是二乘修行的過程,二乘因為不易隨緣,所以佛先要他隨緣,但是你太隨緣了反倒不能再變了,要保證二乘的寂靜,這裡邊是有非常多的深意在裡頭的,不是好像隨便說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那個意思,好像隨意怎麼講都行。

隨緣,隨什麼緣,外緣知識,內緣暇滿,《廣論》裡面有教授,很多東西胡思亂想,不能安住,都是沒有意識到暇滿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到生命的寶貴。《廣論》裡面有比喻「蟲禮騎野馬,藏魚梅烏食。」「蟲禮」什麼意思呢,地裡面的蟲跑出來拜佛,就比如說,人從三惡道出來,知道今天能聽到佛法,或者說一隻狗,一隻貓一隻鳥等等,要來禮佛,這些比喻的意思是說:非常希罕,非常殊勝,非常不可思議。「騎野馬」什麼意思呢?一個跛腳的人,一天在山上,忽然掉下去,正好掉到一隻野馬背上,然後他騎著野馬到處去玩,這個人說,我本來這個腳不好,騎個牛也好,羊也好,駱駝也好,都騎不了,今天剛好我掉到一個馬的身上去,那就騎著馬到處去走,到處去遊玩,這個也就是說,我們聽到了佛法以後要有法喜,要有法樂,要珍惜這個暇滿。

「藏魚梅烏食」是什麼意思呢,古代前藏的人送給後藏的魚,後藏的人他從來沒有吃過魚,他說這個魚這麼好吃,拚命吃,吃到這個魚堵到喉嚨,快要吐出來了,怎麼辦呢,他就拿帶子把脖子捆起來,人家說你怎麼這樣把脖子捆起來,非常危險,他說這個非常好吃的,我舍不得把它吐掉。這個比喻是說明對佛法的一種希求心、廣大心。「梅烏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糌粑,是青稞酥油做成的。一個母親得了很多糌粑,分給自己的兒子吃,兒子得到了糌粑,他一隻手就放到自己的後背,然後另外一隻手再伸出來說我還沒有拿,剛好一隻狗跑出來把後面的糌粑吃掉,他就大哭,母親就問他為什麼大哭,他說這麼好吃,這麼難得的,被狗吃掉多麼可惜。就是說這個不能浪費了,不能浪費我們的暇滿,這個就是《廣論》裡面講的「應當如是思發起攝取心要欲樂」,對佛法的希求,應該要像我們看到這些小動物都知道來拜佛,也比喻為腿不好的人得到野馬,如同得到魚一樣,得到糌粑一樣,要有這樣的心情,這樣的意樂。

然後要學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頭五年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發心,一顆種子一樣,發心出家也是一顆種子,外在的種子,心的種子。物的種子剛剛種到土壤裡面去,首先要生根才能發芽,生根就不能離開土壤,才能生長、開花、結果,如果這個種子在土壤裡面,剛生了根就移掉,最後這顆種子就會死掉,肯定會死掉,不死掉也是大傷,再一個移到不適應的土壤,這個種子也要報廢,這個種子種在什麼地方是有固定的,它是有預期的,土壤土質也有不同,我們出家住在一個道場,頭十年、二十年,最重要的就是說自己怎麼樣子安住下去,而不是說我到哪裡去求法,全是妄想。頭二十年主要是要安住,第二個二十年,弘法、承擔,第三個二十年,專門修行安養,這是一般的規律,大概如此。

那麼,剛剛開始,你沒有那麼大的福報,也沒有佛法的甚深的勝解,你去修行,一個人在修行。不是說現在,過去也是如此,改革開放三十幾年來,有出家人是為了去博得一個好聽的名聲,說去什麼地方了,多麼了不起,全是煩惱,只要內心向外緣,就全是妄想,沒有緣到佛菩薩,沒有緣到善知識,也就不能安住,也就不能緣到暇滿,全是自己給自己編出許多一大通非常美麗的理由出來,自己內心深處的苦處講不出來,然後再去找很多的理由。所以我們出家,或在寺廟裡面做義工,定位是很重要的。頭二十年之內,最主要的任務是做什麼東西,主要是幹嘛,出家的法師、義工,就是要安住用功,你沒有這樣做,自己不能給自己定位,整個身心都是躁動的,躁動了,法怎麼能夠入心呢,是不是?你去熏習了一大堆知見,清都清不掉,也沒有人能夠幫你清掉,怎麼知道說與哪個善知識有緣,根本是你自己坐在這邊胡想一通,緣不是很簡單的說,到處都有,你們同住二十年,這個緣是不同的,能不能同住嗎,有沒有這個因緣呢?乃至更久的時間,這裡面都是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因緣,有甚深因緣,有很多緣起在裡頭,而不說是自己一廂情願,然後對佛法的基本知見沒有把握住,自己宗沒有把握住,實際上就是宗旨沒有建立起來,最後你聽什麼都是沒有大用的,自己給自己留一個說話的資料而已,好像我這些不是資料裡面看來的,好像是自己的心得,其實不是那麼一回事。

所以我們頭二十年最重要的要落地生根,我當時寫的「發菩提心,落地生根」不是隨便寫的,是有甚深的因緣的,落地生根才會開花結果,自己隨便在這邊混日子,就沒有根了,沒有根,這顆種子就可能白種了,白種了以後就不會有收成。所以,我們這種心這種法喜就是種種子,念頭不斷地去熏習,這個種子就會種得很牢,根深葉茂,果實累累。如果根不深,它不可能長出很多的葉來,根不能離開土壤,常住、同行善友就是我們的土壤,離開土壤都是會完的。因為土壤、環境是佛菩薩、善知識的心願因緣凝聚的。離開了土壤,離開了這個氛圍也就輪迴去了,所以佛法基本的知見絕對不能懷疑,你懷疑了就麻煩了,就背離了佛法,你說我一下子建立不起來百分百的信,但至少你不要故意去懷疑,過去叢林「遷單」,說讓你去外面參學,或者自己說我去外面「參學」,「參學」就是「遷單」的代名詞,很多叢林是客堂把你遷走的,我們這裡,如果自己不用功,就會自己把自己遷走了,還有的人要去參學,問我同意不同意,我說「沒有不同意你住下來」。

有的同學就會理解好像同意他走。沒有不同意,沒有不,否定否定還是肯定,我是同意你住下來,不是說同意你走,知道嗎,有人聽話,都成了問題。咿,師父同意的,我是說我沒有不同意你住下來,不等於說我是同意你走了,那是兩回事。也就是說,我同意你繼續在這裡住,你自己溜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溜的話,你再回來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你再回來,因緣就不一樣了,因為你的業力與大眾不一樣,你去熏習一些雜的知見,常住怎麼敢隨便留你呢,知見的建立,是最難最難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但是談起來,可以天花亂墜的,實際上都是佛法的外行,所以頭二十年以安住為主,身心安頓,身安則道隆。外緣知識,內緣暇滿,時間浪費不起,時間浪費不得,浪費時間就是浪費自己的生命,這個才是我們真正對佛法的體會,才是在用功,然後自己要把這個宗固守住,而不能今天覺得這個佛法沒有錯,到明天是不是覺得還有更好的,那就麻煩了。

無論哪個法門、哪個常住都是要師法友的,都是要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這是佛菩薩總結出來的經驗,所以必須要照著辦,最後才能夠在佛門裡面多多少少有些成績,不照這麼去辦,絕對是百分百的不會有成就。處在大眾當中,常常去觀察同行善友的功德,自己個人獨處,要常常去分析,常常去觀察自己的起心去念,常常去思維暇滿善知識對自己生命的重要性,這麼去做,這麼去思維,本身就是在修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修行,這是用心在修行,這才是真正心緣到法,這些都是一種境界,我們說師、法、友、菩薩、佛,都是我們所緣的一種境界,讓我們內心產生力量,你要持久產生力量,你要持久發心,不斷發心,然後你內心就有力量了,就會心開意解,智慧自然現前,佛法就明白了。


淨土法門: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一切隨緣但不執著,普通人隨緣即變,而得道者隨緣不變! 

佛法當中常說的兩句話,“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我們又加了兩句,加這兩句是說明四種不同的境界。

“不變隨緣”是佛境界,真如隨緣是菩薩心,這個菩薩不是別的菩薩,是倒駕慈航的觀世音菩薩,也就是他早就成了佛,現在以菩薩身分出現在世間,他是不變隨緣。

第二種是“隨緣不變”,這是真的是菩薩,不是倒駕慈航;菩薩在學佛,在隨緣當中學不變,我們今天要在這個上努力,隨緣當中去學不變。怎麼個學法?譬如你看東西你要會看,你聽你要會聽。會看、會聽的人怎麼樣?他看到不變,在變化裡頭看到不變;聽,在變化音聲裡面聽到不變;那你才是真的在學佛,會看、會聽,這是菩薩。

第三種是“不變也不隨緣”,那是什麼人呢?阿羅漢,墮偏真涅盤,他不變不隨緣,他也不度化眾生,灰身滅智;這是第三種,佛不贊成,佛常常喝斥他們。

第四種是“隨緣隨著變”,那就是我們凡夫了,你既不會看、你也不會聽,你的六根在六塵境界裡全用錯了。菩薩是會看會聽,六根用得很恰當,他在塵緣當中見性;塵緣是緣,隨緣見性,這是真本事哦,所以他開智慧。而我們的心是隨緣隨著變,心被外頭境界時時打轉,隨緣隨變的心就容易生煩惱。隨緣不變的心就容易生智慧,禅宗六祖惠能跟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而我們如果要見到五祖的話一定想說:“弟子心中常生煩惱”。為什麼常生煩惱呢?那就是我們的心隨緣隨變;菩薩為什麼不生煩惱而生智慧呢?隨緣不變。看到境界裡頭不變,變中有不變,自己也不變,自己的根身在變,剎那剎那在變,根中之性決不變。

——摘自淨空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講記》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念佛

阿彌陀佛—無上妙藥,弄什麼湯都好吃

別人念佛不管怎麼念,無論好聽、難聽總是在念佛,我們如果聽了不念佛,而生種種「意見」,那就是自己不老實!

別人念佛都往生了,我們還在鬧意見、輪迴六道。

說實在,念佛是要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論遇到什麼因緣,都要能夠適應而隨順,心中保持著念佛。

在車站吵雜中也要寧靜念佛,馬達很響也是要歡喜念佛。

換湯不換藥,湯怎麼變換,藥都不換,阿彌陀佛是「阿伽陀藥」—萬病總醫,弄成什麼湯都好吃。

(缺陷變寶蓮)


當你用煩惱心來面對人生時,你會覺得一切都是業障,世界也會變得醜陋可憎。

來是偶然走是必然,你若有一顆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心,你就最幸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