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問: 修學到某種程度,是不是一定要靜修,閉關成就自己,再幫助大眾?

淨空法師答述:

靜修是隨時都要靜修,不一定在某種程度,開始學的時候,就要把心靜下來,就要修正自己許許多多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行為,這叫靜修。所以靜修是沒有任何界限的。至於閉關是有條件的,什麼人有條件閉關? 開悟了,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給諸位說阿羅漢沒有資格閉關,辟支佛沒有資格閉關。閉關條件是什麼? 我們《華嚴經》是圓教,初住菩薩,現在我們講的「賢首品」,賢首菩薩沒有資格閉關,為什麼? 他無明沒破。也就是說妄想分別執著,他妄想還沒有放下,他分別執著沒有了,妄想沒有完全放下,他不夠資格閉關。妄想放下之後,他超越十法界,身體還在這世間,確實放下了,他對於世出世間一切,完全通達,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像六祖惠能大師一樣,為什麼要閉關? 沒有人認識他,沒有人請他出來講經說法,他不能自己介紹,這不可以的,那怎麼辦? 閉關。閉關就是告訴天下人,我已經學成功了,天下人如果有問題,不能解決的,你要去求高人指點,哪是高人? 閉關的是高人。你就請他指點,他如果不能指點,你可以把他關門打開,出來跟我一道參學,你還不夠資格閉關,閉關是這樣。成就一定弘法利生,一定從事教學工作,沒有人請,沒有人認識,用這個方法。所以閉關不是件容易的事,這真的閉關。

第二種勉強也能閉關,是什麼? 名氣太大,現在講知名度太高,一天到晚訪問的人不斷,搞得你沒有法子修行,這時候閉關是什麼? 拒絕來訪的。那你是哪一種人? 我是在早年剛剛學佛沒多久,受了戒之後,有個居士他有棟洋房別墅在山上,沒有人住。那時候遇到我,聽我講經,希望讓我在那邊進修閉關。我到台中,把這件是報告李老師,老師就把這個給我說,他說你是哪個條件? 你有什麼資格閉關? 第一個我們沒有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沒有明心見性,沒有資格。第二個也沒有那麼多俗務,你還沒有出名,兩個條件都不符合,好好的學啊!「趙州八十猶行腳」。這是中國古人趙州和尚,八十歲還沒有開悟,沒有開悟到處參學。參學很辛苦,為什麼? 為自己功夫不到,你有什麼條件、資格去閉關,我這才明瞭。以前不曉得,看到年輕的法師,有很多閉關的,我們都很羨慕,我才知道閉關是有條件的。

成就自己,再幫助大眾,這是正確的,現在要等自己成就,再幫助大眾,沒人了,我們以前也是這個想法。李老師講,那就沒有人了,弘法利生也斷絕了,那怎麼辦? 自己沒有成就,也要幫助大眾,沒有成就怎麼幫助? 你經講錯了怎麼辦? 所以老師教我們,講古人的註解,沒有自己的意思,講錯了由他負責任,我們不負責任。教給我們一個原則,儒家所講的,《論語》所講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知道的,就講給你聽;我不知道的,念過去就算了。念過去為什麼不講? 這我不知道,這不是過失,這沒有過失。「強不知以為知」,那就有過失,不要充面子,老老實實就正確,把自己所學習的,給大眾做報告,與大眾分享,這正確的。老師這麼一說明,我們就放心了,跟他學講經。

所以今天我們講《華嚴》,我們所依據的註解,清涼大師的《疏鈔》,李長者的《合論》,我們是參考這兩種。當中有一些穿插的,那是我們自己這麼多年來的學習心得報告,提供大家做參考。所以講經要開悟,不開悟不行,開悟是一定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至少也要把執著放下。對於世出世間法,對人、對事、對物,統統不再執著,這是阿羅漢的境界,阿羅漢是正覺。,無上正等正覺,阿羅漢得到正覺。菩薩是正等正覺,「等」是等於佛,「正」是正而不邪,等於佛,不是佛,比佛還是要差一等。到佛,加上無上,沒有再超過的,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至少是要得正覺,你才有資格講經,講得不錯,會跟佛所講的相應,這個比什麼都重要。我們知道這裡頭關鍵,就是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修行就在自己,妄想分別執著一年比一年輕,你的智慧、德行,一年比一年提升。不管修哪個法門,統統要放下,如果不放下,修那個法門就變成法執,又錯了。

煩惱有兩種,一種是人我的執著,一種是法的執著。人我執著這是煩惱障,法我的執著叫所知障,都變成障礙,這個道理要懂。真的,章嘉大師第一天見面就傳給我,看破放下,確確實實大乘教裡頭,修行的秘訣告訴我。

公元2007年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佛教“閉關”的意義

閉關,又稱掩關,這個名詞和風氣在印度沒有,中國也是到元朝之後,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這種修行方式的記載。閉關可能淵源於西藏佛教的長期洞窟修煉,當喇嘛隨著蒙古王朝到了中國內地,閉關方式也日漸風行。《禅林象器箋》中說:“自入元,始有閉關之說。……自入明,乃有閉關學道之事。”

在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定時的、定期的功課以及一定時段的修法,比如七天、二十天、四十九天、九十天、一百天等,克期取證,專心修持某一法門,如果環境許可,確實需要,也可為期一年、三年,乃至六年、九年、數十年。但並不一定是單獨地個人修持。例如:釋迦時代的結夏安居,中國禅林的冬、夏兩季禅期,是集合許多人共同修行的。天台宗祖師們編撰的忏法、儀軌,都是集合六、七人或數十人共同結壇而修的。在佛世時的結夏安居,也是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或於樹下,或於洞窟,或於自建的茅捨,或於居士家的空捨,是個別修行的。但那些都不是現在所說的閉關。

古代禅宗中流行一句話:“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可見對禅僧來說,必須等開悟後,才能有資格閉關。因為閉關修行需要一定基礎,否則,閉上三、五年,不是一無所成,便是因為魔障,不能如期地完成原來的誓願。除禅宗之外,其他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有閉關之舉。如淨土宗為了念佛修行,閉淨土關;華嚴宗為了修法界觀,讀誦《華嚴經》,閉華嚴關。在佛教中,有一種名為“閉生死關”最為感人,有些大修行人發大誓願,願於一生中了脫生死,所以令自己人生的最後幾年或十多年在閉關生活中度過,直到自己覺得有了生死的把握才出關;如果沒有把握,便誓不出關。

現在的叢林大寺院中,仍有一些修行僧在閉關修行,一般閉關的人有兩種目的:一者,為了能集中精力閱讀大藏經;二者,能夠順利專修某一法門。所以,期限各不相同,有些數月,也有數年的。閉關者住的房子稱為“關房”,一般都建在僻靜處,關房必須具備一定的生活條件,如有小陽台能讓閉關者曬到太陽,內有廁所等等。在閉關期間,以不出關房為原則。所以在關房外,必須有人護持飲食、醫藥等事,稱為“護關”。

在寺院中,有人願意閉關修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所以要舉行很隆重的閉關儀式。寺院的僧人集中在大殿,維那師舉香贊,接著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大悲咒》三遍,《心經》一遍,“摩诃般若波羅蜜多”三稱,唱觀音贊“菩薩號圓通”,關主(閉關的人)行十方禮,感謝大眾成就他的修行,祈求佛菩薩加持。接著,唱“觀音菩薩妙難酬”八句偈,大眾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每人拿一枝香,送“關主”到關房前。在關房前預設香桌,方丈和尚、關主拈香,接著敲引磬三陣,方丈說法,說明閉關的重要意義,勸關主能珍惜這殊勝的因緣,在關中努力修行。說法後,和尚說“請”,關主進門時,回首禮謝大眾,三拜關門,大眾回大殿念回向偈。

關主閉關結束時,寺院也舉行很隆重的儀式來祝賀,並且有很多信徒來供養關主。首先由客堂掛“啟關牌”通知大眾,大眾在聽到午梆後齊集大殿,唱香贊,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接著念“天上天下無如佛”四句偈。大眾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到關房前,悅眾敲引磬三陣,方丈和尚說法,說畢,和尚用“如意”一擊關鎖,喊“開”,關主出關後,隨方丈到大殿念回向谒,再拈香上供。上完供後,關主必須在大殿中禮謝大眾。

閉關修行能夠放下雜務,杜絕外緣,是專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必須具備許多因緣條件,一者閉關者的禅定功夫,二者有寺院能成就,所以非常不容易。


恆傳法師:在家居士能不能閉關?

善士提問:在家居士能不能閉關?

恆傳法師:阿彌陀佛,可以閉關,首先要把閉關的含義弄明白。閉關,又稱掩關,是修行者直接體驗、體會心性的實修方法。

閉關,必須具備許多因緣條件。一、閉關者的禅定功夫,“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這是古代禅宗中流行一句話,可見當時對禅僧來說,必須等開悟後,才能有資格閉關。雖然現在閉關不是硬性要求要開悟,但是閉關修行依然需要一定基礎,否則,若不知修行的方法,也不懂深入經藏的門徑,那麼雖然閉關三年、五載,不是一無所成,便是進入魔障。還是不可能有所成就。如為禅修及閱藏,也得已經有了禅修功夫的基礎,或已經摸到了進入經藏的門徑才可。一般閉關的人有兩種目的:一者,為了能集中精力閱讀大藏經;二者,能夠順利專修某一法門。所以,期限各不相同,有些數月,也有數年的。除禅宗之外,其他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有閉關之舉。如淨土宗為了念佛修行,閉淨土關;華嚴宗為了修法界觀,讀誦《華嚴經》,閉華嚴關等。二、需要種種的方便條件。1、時間方便。因為居家學佛居士,都有自己的生活,時間比較寶貴,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時間,不能因此而影響了家庭及工作。2、地點方便,現在大部分寺院都沒有設置關房,有的雖有關房,但是針對的是寺院法師。3、目標方便。閉關不是為了逃避世俗生活,不是為了跟風炫耀,是生死大事的問題。在開始閉關時,要考察自己的動機是否正大純潔?不能含有私人欲望,否則必遭魔障,真正純正之動機必須是為了救一切眾生,紹隆佛種,成正等正覺。動機純之又純,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中不愧心,方能得天龍八部之歡喜護持。

在寺院中,有人願意閉關修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所以要舉行很隆重的閉關儀式。閉關還有一套完整嚴謹的儀式:結界、立壇、禁戒等。關主閉關結束時,寺院也舉行很隆重的儀式來祝賀,並且有很多信徒來供養關主。

大修行者可以閉關,但也不是只有大修行者可以閉關。在家居士如果因緣許可、事實需要,閉關的確也是擺下雜務、杜絕外緣,專事修行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一定要諸緣具足。


印光大師:不須閉關,但在家中自修即可

汝不須閉關,但在家中自修即已。現在兵匪充斥,汝常在家,彼等宵小尚不至生別種心。汝若常不在家,彼等或至乘隙偷竊及與搶劫,可慮之至。倓虛師特為汝留,不計及此,殆亦不甚洞事務。千萬不可離家。在家領妻室、兒女、媳孫等同修,其功德更為殊勝多矣。

光閱世六十八年(注:此文寫於民國十七年),雖所學佛法未能出人之上,至於慮事,似比人稍詳審點。汝既信光,不可師心自是。只可在家修,千萬不可在極樂寺閉關。即打七,亦不可在極樂寺,因此時不可按太平世道論。若在太平世道,雖無意外之虞,亦難令眷屬同種善根。待光閏月到上海,將黃智海所著之《彌陀經白話解》寄幾包來,日間有暇,與眷屬說說,則大家都好生信心,修淨業,以期同生西方也。

臨終之瑞相,不必預為期冀。但平時須念佛相應,臨終自得隨佛往生即已。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陳飛青居士書四”

凡修行人,當在自己家中修,不必定到林中修。若皆到林中修,何有此大屋可容?人多則林中繳用多,諸人奔走辛苦,家中諸事或有顧不到處。所有居士林、淨業社,不過作一提倡之機關耳。每月或一次二次,禮佛人多難容,宜分男女日期。禮佛後講演佛經一二時,即令其回家,庶不至外人懷妒忌造謠言耳。

節選自印光大師:“復周志誠居士書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