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與正常人之間如何做個平衡
淨界法師
問:道人感覺像是有一個出離的部分;我們還是要成為一個正常人,好像又要入世扮演我現在的角色;可是我現在扮演現世各種複雜的角色的時候,我還要有道心。就是在道人跟正常人之間的平衡,請師父再來開示一下。
淨界法師答:我們一般人開始學《楞嚴經》的時候,會進入到一種不正常的狀態,真的!這個是正常狀態。你如果學《楞嚴經》以後,還很正常,那就不正常了。因為你學完《楞嚴經》以後,你得到的訊息就是「這些都是多餘的」,你本來都沒有嘛,本來無一物嘛,你自己去惹塵埃了,你自己去找的,人生業力是你自找的,一念妄動才有輪迴嘛。你會覺得本來無一物,你何苦去惹塵埃呢?
所以一個人學完《楞嚴經》以後,會落入不正常狀態,可能會三年;可能會五年;甚至有些人會十年,但是我覺得我們要有包容心,因為每一個人都要經過「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階段,叫「從假入空」。他待的時間會由他的善根、悲心不同,有些人慈悲心比較重,入了三年,他趕快就從空性跑出來,又重新「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但是我告訴大家,每一個菩薩都有一個不正常的狀態,這是正常的!如果你現在是墮入空性當中,你會對有些事情很排斥,你不要太自責自己,每一個人都這樣走過來的,包括我們都是這樣子走過來的。剛開始會先遠離它,帶一點排斥,都有可能的。
但是你《楞嚴經》學完以後,如果你走不出空性,我建議你讀《法華經》,《法華經》又不一樣了。《楞嚴經》它把所有相狀的東西,說得一文不值,「離一切相」,它就講這個相狀,根本你就是自己找麻煩,這是灰塵。你為什麼要用灰塵,往清淨的身上灑呢?《楞嚴經》就是這樣。《楞嚴經》告訴我們,所有相狀的東西,都是帶給你痛苦的,是一無是處的。
但是《法華經》就不一樣了,《法華經》叫「藉相修心」,佛陀說你要成就無量的莊嚴波羅蜜,你還要去面對眾生相,把你以前丟棄的眾生再借回來,藉眾生相來修佈施;藉眾生相來成就你的忍辱,這個時候「即一切法」。你要成就佈施的法,從哪裡來呢?從眾生相而來嘛!你不去面對眾生,你怎麼修佈施的法呢?所以相狀不能求,但是法要成就啊。但是你沒有相,你就不可能有波羅蜜的法,萬德莊嚴之法,你不可能要成就阿羅漢嘛。
所以阿羅漢跟菩薩最大的差別就是:菩薩入了空性以後,他還有《法華經》把他救出來。我現在還不敢講《法華經》,為什麼?其實很多人在期待,我希望大家在空性的法水裡再多泡一會。因為我們的執著太重,不要急著出來。你讀《法華經》以後,你會有一個衝動:「Do something!」,做什麼事都好,就是幹點實事啊!
《法華經》就是這個知識,用大悲心。因為相狀不會傷害你,你換個心態——「藉相修心」,它反而是你一種成就。但是現在我告訴你這個,你可能會產生矛盾,你說你要我把相放掉,現在又要找回來,大家會有一種衝擊,是吧!
所以我希望大家《楞嚴經》學完以後,能先沉澱一下。《楞嚴經》的思想,是掃一切相,離一切相,這些塵埃都是多餘的。我本來都沒有這些相狀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吧!
所以如果你現在落入《楞嚴經》的空性裡面,不要著急,正常過程。在空性的法水裡面,洗滌你的塵埃,先待一會,也不著急著出來。但是當《法華經》講完以後,你會有不同的心態。
《法華經》佛陀太厲害了!佛陀有本事把你帶進去,他就有本事把你帶出來。你《二十八品》聽完,利根人有可能前面幾品就出來了,法說,就從空出假了!中根人在中間一點,中根人是因緣說。後根人佛陀講譬喻說的時候,你肯定要出來,三週說完,一定讓你出來。所以我讀完《法華經》感覺佛陀太厲害了!
佛陀有本事,讓你從因緣假相裡面「從假入空」,他用《楞嚴經》的法水,把你從有相裡面帶到空性,他也又用《法華經》的法水把你「從空出假」,從空性把你帶出來。真的!但是如果你現在覺得好像跟生命格格不入,這是正常情況。每一個人在治療的過程當中,這是必經的療程。
只有極少數的人,他可以馬上從假入空,又馬上從空出假,這是極少數的人。他可以即空、即假、即中,空假一次解決,這種人現在幾乎沒有了。
正常都要分成兩個療程,兩個階段,先從假入空,經過《楞嚴經》三年的法水的洗滌,五年、十年都沒關係。
但是你學完《法華經》的時候,你的心態就不一樣了,你會覺得相狀沒有錯,「色不迷人,人自迷」。其實因緣假相,它本來不會沾惹到你的,你只要「安住空性」,你還可以藉這個相狀,它反而是你修行的一種增上緣,「轉因緣成菩提道」。
但是這個法,我們現在不急著傳授,我們希望大家先在《楞嚴經》的空性裡面,先待一會。你先深入一下空性,但是你不用緊張,佛陀後面還有藥,會把你從空裡面拉出來的。佛陀太厲害了!你只要把《法華經·二十八品》聽完,你自己會受不了,從空性跑出來。因為那個相狀,它不但不是過失,反而是你一個成長的增上緣,歷事鍊心、藉假修真。
現在我要講的就是說,同學之間,如果有些人,他學了《楞嚴經》會變得很奇怪,希望大家多一點包容。因為他從一個攀緣外境的情況,他要經過第一個療程,這個是正常的,這正常的!因為你不斷地去指責他,他自己會惶恐,是不是我自己做錯了,其實他沒有做錯,這個是正常過程。
今生可能是你無量生命裡最美好的一次
淨界法師
阿賴耶識它是怎麼樣?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壽命,或者幾天,或者幾年,或者幾十年,對不對?那你這個生命一定有一些身口意的活動,你一動,第八識就開始受熏。所以,你不可能每一生的阿賴耶識都固定,因為它不斷地接受訊息。你不要說每一生,你今天的阿賴耶識跟昨天就不一樣,一天就不一樣,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為什麼我們出生以後都不能記得以前的事情?其實阿賴耶識有很多種子,你今生只是阿賴耶識很多種子中的一小塊種子起現行。所以,福報大的人他很難修出離心。他很容易被今生美好的光景所騙,以為他生生世世都是如此。所以,福報大的人很容易起常見。
我要提醒大家,你今生可能是你無量生命裡面最美好的一次,真的。你可能過去受了很多三惡道的苦,你忘掉了。你剛好今生抽中了最好的一塊業力出來,你今生是你無量的種子中的一小部分。佛陀用水泡比喻,你想想看,大海的海水這麼多,它只是其中一個水泡。不要太相信今生,它是你很多生命的其中一小塊而已。你真的不要被今生的因緣騙了,尤其福報大的人。佛陀要我們修無常觀。
你這些業力本來就沒有什麼相關性。你今生可能就是哪一生做了五戒十善的業,或者是上品,或者中品,或者下品的業力表現出來了。而第七意識的執著——我愛執,這個執著很特別,它不緣過去,也不緣未來,它只執著今生。為什麼它不能把前生的自我概念延續下來?第七意識是很專心的,它「隨所生所繫」——得什麼果報,第七意識就緣什麼,像什麼。當你是螞蟻時,它就變成一個螞蟻的自我。當你變成一個國王時,第七意識就變成以國王為自我。所以,它的整個因緣全部都在變化當中,佛法講無我,它沒有一個常一不變的東西。
為何越修行習氣卻越嚴重
淨界法師
我們的習氣應該怎麼對治呢?
有修行愈力,習氣愈發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
有些人他修行愈力,愈精進,他能夠在拜佛、持咒、念佛當中,做很大的加行,但是,習氣愈發者,他愈修行,結果我們跟他的生活一接觸,發現他的貪煩惱、瞋煩惱、我慢心比以前更重,比沒有修行之前更嚴重。
這件事是怎麼回事呢?印祖講出一個他的因緣: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
這個是因為他在加行的過程當中,只知道依止外在的數目。他知道我今天把功課做完了,我今天已經拜了一千拜了,這件事情功課圓滿,他內心只是注意整個外在的事項數目,不知道用佛法的道理,來觀照這一念的煩惱,不知道用佛法的道理消化,來觀照修正這個內心的煩惱。所以「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妄想執著所造成的結果。
這就是他為什麼會愈修行,煩惱愈重,就是這個樣子,他根本就沒有把這個法回歸到內心上。
應該怎麼辦呢?當於平時,預為提防,則遇境逢緣,自可不發。
所以說,我們對於煩惱習氣,在平常靜中修的時候,平常做定課的時候,就必須要去成就一種清淨的善根,能夠對治的一個善根,你在遇境逢緣的時候,才能夠不去發動過去的老毛病,就是你應該在靜中先栽培這個善根。
——摘自《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