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淨其意怎麼個淨法?

明海法師:行善如果求回報,心就有了掛礙

從過去佛到現在佛,諸佛關於佛教的教義,有一個概括,大家都很熟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前面兩句話,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世間的人大概也都有這種印象,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勸人止惡行善,佛教當然不例外。但是,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什麼不一樣呢?有自己獨特的東西嗎?可能就在這第三句話上——“自淨其意”。“自淨其意”是佛教在止惡行善這個問題上的「不共法」。

行惡的人肯定是有很多煩惱的,由於煩惱而行惡,由於行惡而更加煩惱。如果學佛以後,說不要行惡,我們要行善,要多幫助人,多積累功德,我們姑且可以稱這些人為行善的人。行善的人有沒有煩惱呢?行善的人其實也有煩惱,很多佛教徒的煩惱就屬於行善層面的煩惱。行善層面的煩惱,就是我們做了好事以後、幫助人以後滋生出來的煩惱。有時候是因為幫助的方式不對,有時候是因為給予對方幫助的量不夠,或者是過多,或者過少。還有很多時候,這個煩惱是自尋的。

在幫助人的過程中,為什麼會生煩惱呢?佛教講,就是由於住相。只要你住相行善,就會生煩惱。所以,對於學佛的人懂得止惡行善,想著每天去幫助人,去積累功德,這樣的人一定要修行一個法門,這個法門在《金剛經》裡叫「無住相布施」。布施可以做為一種行善的概括,行善當然不僅於布施。無住相布施,通俗一點說,就是「善不望報」,行善不要希望有回報。如果你心中期待回報,一定會有煩惱。所以,對這個認識一定要生起決定的理解,在決定理解的基礎上,拿定主意,一開頭就不帶任何期盼去助人,這樣你就不會有煩惱。

佛教把做一件善事的過程分成三個部分,非常合理。第一個部分叫「初善」;第二個部分叫「中善」;第三個部分叫「後善」。「初善」是指在做這件事之前的動機、出發點,對這件事情的認識;「中善」是在做事情過程中的方式、方法、心態;「後善」是做完一件事情之後,對自己所做的認識。對自己所做事情的認識通常有好幾種:有的時候我們得意,有的時候我們肯定,有的時候我們後悔,有的時候有點期待,希望別人表揚,希望別人理解……

那麼「自淨其意」是要我們在這三個部分都能保持心不住相,無所住。所以說,在一開頭,你就拿定主意,不望報。這個報是多方面的,有時是希望別人回報你,有時不一定,境界更高的人,不一定要回報,你只要給我一個理解就好了,給我一個感謝就可以了,好朋友之間會這樣,親戚之間也會這樣。你幫助了他,你常會有所希望或期待,未必是以後給我錢,但是給我一個理解也好。希望別人的理解,表揚,肯定,感恩,這都是望報的表現。只要你存有一絲這樣的念頭,當期待落空的時候,心裡就有煩惱。這個煩惱可能是怨恨,可能是鬱悶,可能是後悔,後悔不該做。所以說,如果不自淨其意,善有時未必會生出善,而像我們剛才分析的,善生出惡來了。本來你幫助人是善,但是最後心裡生起怨恨,生起後悔,那麼這個就是惡,是煩惱。

關於如何行善,其實也可以說,佛法就是講這個問題,沒有那麼簡單。如果行善望報,我們的心就掛礙,心掛礙的時候,我們就被所做的事情牽制住了,也被外面的環境牽制住了。心被牽制,意味著它沒有主動,失去了平衡,它有期盼。所以,你如果想讓你的心自在,必須要不住一切相,再去做這些事。而且,最重要的是初善,做事之前,把這一切都放下,只管做。你幫助人,別人不理解,不管他,繼續做。也有以怨報德的,不管他,繼續做。還有,你不斷地幫助人,很多人不僅不理解,還障礙你,你也不管他,一直這樣做,慢慢地你就會得到一種命運的主動權。

命運的主動權是什麼意思呢?由於你做這些事,心無掛礙,慢慢就跟外界環境之間建立了良性循環的機制,這種良性循環的機制在佛教裡就叫善緣。

緣是多方面的,跟人的緣,跟地方的緣,跟一件事情的緣……這個緣太豐富了,天上地下,包羅萬象。而所謂的善緣,就是良性的。我們的生命由各種良性的緣、良性的因緣構成。在良性循環中,你將會發現,善成為你生命的天性,成為你的本能。當它成為你的本能,環境也不斷反饋給你相應的回報。這個回報不是期盼來的,它自然會循環過來,在這個時候,你已經不以善為善,自然就是這樣。於是,你就主宰了你的命運,也創造了你自己​​的世界。

很多居士生的煩惱都是在這些問題上出現的。即使到寺院來布施供養,親近三寶,也有這樣的問題。你希望師父能夠理解,師父能夠表揚,進一步可能也希望寺院能夠給予特殊的關照,因為你覺得你給寺院做了很多工作。那麼,這一系列的期盼要是落空了呢?心裡就生煩惱。對我們信仰的對象尚且如此,在生活中對家里人,對其他人,更容易這樣。只要我們以這種方式去修行、生活,那麼,我們就還是不能夠擺脫煩惱。

所以,我們要淨化煩惱,必須要回到這第三個問題,怎麼樣「自淨其意」。「意」就是意念,我們做一件事情的初(善)、中(善)、後(善)這三個部分,「意」都要淨化。怎麼算淨,怎麼算不淨呢?這裡要以《金剛經》的話做標準。只要你住於某種東西,就是不淨;只要你無所住,就是淨。

有的人會問了,我怎麼修行「自淨其意」呢?怎麼修行「善不望報」呢?我告訴大家一個下手處:反其道而行。反其道的「道」,不是宇宙規律的道,是世間的人、是凡夫眾生通常的道、通常的路。剛才講到凡夫眾生行善,通常都是有所期望、有所期待的。反其道呢,就是你偏偏要訓練自己,無所期待去幫助一個人,無所期盼去做一件事,你偏要跟自己過不去,偏要跟通常的方式過不去,你才有可能入道,但入的是佛道。

放眼觀察一下我們這個世間的道,世間的凡夫道有很多規律,很多相狀,在你修行「自淨其意」的時候,偏偏要跟它相悖,要逆著它。這個逆著,主要是逆著心念,逆著你那染污的心念,逆著通常的俗態,你就能夠步入到自淨其意,步入到無住相布施的修行中。

我們看世間很多相狀,比如說,在你的朋友當中有一個人,當他高官厚祿的時候,總是有很多人去接近他;而當他退休或者失勢了,馬上門庭冷落車馬稀,人心總是在這種跌宕之中。反其道而行,你能自始至終一樣,這就是淨化,對自己心靈的淨化。這個時代的人,越來越浮躁,越來越虛榮,通常喜歡接近繁榮的、漂亮的、光鮮的、健康的、年輕的、通暢的事物;在我們這個時代,生病的、衰老的、失意的、失敗的……都是不被人重視的。那麼修行的人,怎麼能夠從這種定式中擺脫出來?佛陀教導我們說,我們要多親近無常。其實呢,一切都是無常的。但是好像無常表現最明顯的恰恰是人生的負面現象,就是生病,死亡,衰敗,腐朽,還有衰老,修行的人要多接觸這些。接觸這些,能夠時時觀照無常,提起正念,不會被這個世界浮華的假象所迷惑。我們這個世界有很多假象,粉飾太平的假象,你看街頭上那些廣告,你看廣告上那些貌若天人的形象代言人等等,這些其實都是蒙蔽我們的假象,容易使我們迷失在裡面,陶醉於其中,而忘記無常。所以,反其道而行,我覺得特別具有可操作性。這個世間總是有很多的俗情,人情的冷暖變化,你能在這裡按照你的主張堅持去行,自淨其意,通過這種行持——這種行持可能還沒有達到無住相,無住相應該是平等的,我們開始可能做不到,但是我們可以從這裡下手,慢慢就能達到初善、中善、後善的無住相布施。

所以「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三句話是分不開的,前面兩句話是道德的境界,通常社會道德也可以這麼講,但是如果沒有「自淨其意」作保證,這個善就可能生出惡來。所以,從善不望報到反其道而行,我覺得這是我們在生活中修行「自淨其意」的法門。


斷煩惱的一個重要的關鍵

淨界法師

佛陀提出了四種譬喻來解答富樓那尊者心中的疑惑。兩種譬喻是說明「達妄本空」,另外兩種譬喻是發明「知真本有」。我們看這地方兩段:一,喻妄因妄果其體本真;二,喻真智真斷不重起妄。

第一個,先從眾生這種虛妄的因果當中來解釋。其實眾生的體性是本來清淨的,虛妄是沒有根源的。這個虛妄沒有根源當中,我們把它分兩段:第一段是「無明本空」,第二個是「諸法如幻」。

「無明本空」,蕅益大師的大意是說,這一段是說明妄因本空,虛妄的因是空的;「諸法如幻」,蕅益大師是說明妄果非有,虛妄的果也是非有,這個眾生世界也是了不可得。

我們先看「無明本空」。這地方有兩段,先看第一段,「喻無所從」。

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佛陀說,比如說有一個迷失方向的人,這個人搞不清楚東西南北,他就靠自己的直覺走到一個人群聚集的村落。來到這個村落的時候,他把南方當作北方,他一直認為這個是北方(事實上是南方),產生迷情。他往南方走,他一直認為他往北方走。佛陀就問這個問題說,他這一念迷惑方向的心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他為什麼產生這個迷惑呢?是「因迷而有」,是自己產生的,是迷惑產生的,由迷惑而產生迷惑,自生?還是他本來是覺悟的,由覺悟的心而產生迷惑,是他生呢?

富樓那說,這個迷失方向的人,那一念的迷惑之心,不是迷惑心生起的,也不是覺悟心生起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迷本無根」。這是關鍵。這句話,這四個字,道盡了我們斷煩惱的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迷惑的心是根本沒有根源。

我講實在話,迷惑有根源的話,我們斷不了,我們只能夠把它壓制。為什麼能夠斷煩惱呢?因為迷惑沒有根源,找不到根。所以,你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它只就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種「幻妄稱相」,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它根本沒有根源。

所以,你怎麼能夠問他是因迷情而有,還是說從覺悟而有呢?因為「悟非生迷」,覺悟不可能生起迷惑。所以說,富樓那尊者的回答,簡單地講就是「迷本無根」。

看佛陀的意思是同意的。看下一段。

佛陀說,這個迷失方向的人,正在迷惑的時候,假設突然間有一個覺悟的人告訴他說:「你這個方向錯了,你把南方當成北方了(你在高速公路你要往北走,你卻往南走了)。」指示他正確的方向。這個時候他轉迷為悟。

佛陀就問富樓那尊者說:那你的意思怎麼樣?這個人縱然過去迷惑了很多天,那麼他覺悟了以後,哦,我知道這個地方是往南,這個地方往北。那麼他迷惑還會再生起嗎?他一旦知道以後他還會生起嗎?富樓那尊者說,不會啦!他知道以後,永遠不會生起。這是講到譬喻。

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

佛陀這以下合法說,十方如來那一念清淨心亦復如是。

「此迷無本,性畢竟空。」身為一個眾生這一念清淨心,它本來就沒有所謂的無明。無明本來就沒有根源,只就是一念的迷情的妄動,虛妄的動而產生了三界六道的輪迴。假設我們經過佛法的修學、戒定慧的觀照,把那一念的迷情的假名假相破壞了以後,又恢復到這個清淨的本性。

所以這個迷,不管是在迷的時候,不管是在覺悟的時候,它的體性都是畢竟空。

「昔本無迷,似有迷覺。」身為諸佛,他過去也是從眾生而來的,他心中的無明也是沒有根本的,但是因為一念的妄動產生一種相似的迷覺,產生一念相似的迷情。重點在「覺迷迷滅」,當我們覺悟的心生起的時候,我們正念真如,遇到妄想生起的時候迴光返照,問它說「你從什麼地方來」,保持不迷不取不動,這個時候覺悟的觀照生起,迷情的心就慢慢息滅了。這個時候,恢復覺悟的心就不再產生迷了。

這個地方主要是說「迷本無根」,就是這個迷惑的心是沒有根源的。所以它斷了以後,就不會再生起了,因為它沒有根源。


紅塵中你被什麼緾住了

宏海法師

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但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佛性顯現不出來?就是因為有纏縛。所以我們跟已經成就佛道的果地有一個差別叫什麼?我們的佛性真如叫「在纏佛性」,被纏縛住了,自在不起來。

依著教法裡面,我們每個人的心地裡面都有八種或十種纏縛,就是這些不好的心念,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把我們纏住了,不得解脫。

有首偈頌說:纏八無慚愧,嫉慳並悔睡,掉舉並昏沉,或十加忿覆。就是說的這八種或十種「纏」,十種就再加一個「忿」和「覆」。

無慚 無愧

首先就是無慚、無愧。無慚是說這個人不知恥,做錯了事,反而洋洋自得認為是對的,恬不知恥,這叫無慚。無愧就是說人家知道了你的丑事噁心,還不在意,就不知羞。第一個不知恥,第二個不知羞,合起來叫無慚無愧。

嫉妒 慳吝

嫉妒是見人家比自己強,就生煩惱心,嫉賢妒能,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慳吝就是緊抓著自己那點兒財物,讓舍一點,舍不得,像割肉一樣,不肯佈施。

惡作(悔)

還有一個悔恨,又叫「惡作」。悔恨這種心念,就是我們犯了什麼過失以後不生慚愧心,不會後悔,反而做了功德,做了善事會後悔。有些人跟著善友做了點善事,修了點功德,佈施或者供養完了,卻生了後悔心,又礙不下面子,結果心裡非常難受,就退了心了。

睡眠

我有時候問大家,人一輩子跟什麼最有緣?我說一輩子跟床最有緣,活一百歲,有五十年就在床上睡覺,試問哪個東西能佔據我們這麼多時間?所以睡眠,每天大量的睡覺也是一個纏。

掉舉 昏沉

掉舉就是心動搖,散亂,不能夠攝伏。昏沉就是心暗鈍,總是昏昏欲睡。不管你的心高舉或者暗鈍,都障礙我們「止定」,通向解脫。

忿恨 覆藏

最後是「忿」和「覆」,忿恨和覆藏。「忿恨」就是對人對事心中懷恨糾纏,不能平復。覆藏是做錯了事情,把過失掩蓋起來,不讓人知道。

佛法裡面的「十纏」,我們每個人,只要是凡夫,都逃脫不了這十種「纏」,障礙我們法身慧命,纏縛在輪迴中不得解脫的罪魁禍首,我們要深自檢點,如臨大敵的對治。


因煩惱而造罪時,不要這三時都有心

良因法師

接著看「正明事懺」的下一段。

「則業有輕重,定不定別。或有轉報,或有輕受。並如《佛名》方等諸經所明。」

這是說明事懺利益,業力有輕有重,有定業和不定業的差別,通過事懺之後,會有轉變。「或有轉報,或有輕受」,「轉報」,就是把罪轉掉,不受了;「輕受」,就是說雖然沒有把惡業完全轉掉,但結果卻是重罪輕報,本來是地獄的罪業,通過今生受些災難和痛苦,把它轉掉。

第一個「‘時’‘報’俱定」,這時不可不受,但可以透過懺悔後,轉重令輕。「時」是三時俱有心,而且都是重心,這叫「俱重心」。「三時」就是在造業的方便時、根本時和成已時這三時,都有粗重的煩惱。

比如說今天要殺一隻雞來吃,在殺它之前,想像雞的味道有多麼的好,就很想殺(方便時)。在殺它的時候,想到它的肉是多麼的鮮美,迫不急待地想殺它,殺的時候很快樂(根本時)。把它殺了吃掉以後,還不斷的回味那個肉是多麼的鮮美、多麼的嫩,不斷的快樂回味(成已時)。

這就是三時都有煩惱心,而且都是重心,這樣就構成了定業,也就決定受報。但是通過事懺之後,能夠轉重為輕。就是說可以把這種原本地獄道的罪業,轉成人道中,透過生病、車禍等小小的痛苦,把它轉掉,這是「時報俱定」的情況。

我們難免都有煩惱造業的時候,但是在造業時要注意心態,不要三時俱重,否則以後懺悔就困難了。例如有人拜了一個禮拜八十八佛就有感應,感覺滅罪了;有人拜了一年,也都沒有感應。除了拜的心態、方法是否正確外,那就是當初在造業的時,因為三時俱重,所以不容易懺悔清淨。

就像佛陀有個弟子叫指鬘尊者,他在沒有歸依佛陀以前,被魔王所迷惑,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最後接受佛陀的度化而出家,也證了阿羅漢,有阿羅漢的道力,所以他未來地獄的果報,可以免除掉,但是他每天在寮房裡都要受地獄般火燒的痛苦,這就是重報輕受的情況。

第二個,「‘時’定‘報’不定,懺悔可轉,則有相除。」「時定」就是說三時俱有心,但「雖俱有心,容有重輕」,雖然三時有煩惱心而造罪,但是不像第一個,三時都有殷重的煩惱心。

所以結果「報不定」,就是說不一定會受報,通過懺悔,可以改變。那是怎麼改變呢?「相除」,就是唯識學所說的「遞奪」,把原本三惡道的罪業全部轉化掉。雖然事懺後罪業種子還在,但是會把種子中,驅使我們投生三惡道的力量全部消滅掉,甚至也不用重罪輕報了。

所以有時懺悔某種罪業,很快地感受到身心安樂,也沒有障礙出現,可能是因為當初在造業時,雖然三時都有心,但並不是重心,後來要懺悔就比較容易。

第三個,「‘時’不定‘報’定」。「時不定」,是「非三時俱有心」,比如方便時沒有心,根本時臨時起意;或者方便時、根本時都有心,但成已時後悔;類似的情況叫三時不定。

「報定」,是因為「有心者俱重心」,就是雖然不是三時都有心,但是只要有心,都是很重的煩惱心。「此造業輕,易懺伏也。」雖然說是報定,但還是可以通過懺悔的力量給懺除掉,因為並不是三時都是重心的。

第四個,「‘時’‘報’俱不定,非三時俱有心,有心者非俱重心。」這個是最輕的情況,因為並非三時俱有煩惱心,同時也並非俱是重心,所以還不構成定業,懺悔起來也就比較容易。所以我們在懺悔的時候,為什麼有時候會重罪輕報,有時候不會,就是因為造罪時的心態不一樣。

人都有煩惱,因煩惱而造罪的時候,注意不要三時都有心,同時要懷著慚愧心、懺悔心,即使造罪業也比較容易懺悔清淨。


你東想西想,定不下心來,最後毫無所得

夢參老和尚

【又善男子。若諸菩薩摩訶薩等。不著內想。不著外想。不著內外想。不著過去想。不著未來想。不著現在想。名第三法。能令菩薩摩訶薩等。獲得無罪正路法忍。】

身、受、想,現在講第三個,想。內想呢,你的心裡頭不斷地相續思惟。每個人都要說,你有什麼想法?沒有停止過,想是不停止的,就是思惟。外想呢,內有色相外無色,外想也是相續的。想得,得到了,又失去了;失掉了,還想得。就是這樣子,想不停息。

因為,由於色、受、想、行、識這五種,它不停地輪轉變現,說你放下看破。外頭的境界相,那就是外想,見到什麼境,生什麼想法。內、外想合起來,內想跟外想合起來,這裡頭包括想發財,或者想陞官,多了,反正都是想。能夠達到時候,無想,就斷絕妄想。不要胡思亂想,想完了,最後是滅的,空寂沒有。一般的人,連續的想得很多。

我跟大家以前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很窮的人,在路上看見隔壁鄰居家小雞下個雞蛋,他就撿來了。就這個雞蛋他可想了,就想得黑夜睡不著覺。睡著了,想想地睡著了,把雞蛋一腳蹬破了。沒有了,泡沫,想都變沒有了。

想什麼呢?他拿這個雞蛋想:這個雞蛋將來到,找到隔壁那王婆婆家母雞,把它抱了,抱了生個小雞;這個小雞又變成跟人家配合又下蛋,下了好多蛋;蛋攢多了,雞也多了,就賣雞,攢的錢,買個小牛。這從這個想想想,想到做棉襖、做衣服,想到娶老婆、生兒子……想到大概快天亮,他睡著了。忘了,這一伸腳,把雞蛋踹破了。完了,一夜的幻想,沒有。

咱們呢,東想西想,定不下心來,這叫胡思亂想,荒廢正業。明知道這是假的,是空的,你得不到什麼,最後毫無所得。一切世間相,所有一切相。想由哪來的?由你念頭來的,因你念而成想,識的變化。讓你都看破放下,一切想法全是假的,不是真實的,不要去執著。

夢參老和尚《地藏十輪經》

《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懺悔篇》


把生命價值建立在外在上,那你一定不開心

大願法師

有一位九十二歲的老太太,兒女都過世了,先生也早已過世了,所以大家就決定把她送到敬老院去,她眼睛也看不清了,去的時候還沒有進去房子,護士就跟她介紹說,你的房子是怎麼佈置的等等。

隨後就問她說:「你喜歡嗎?你快樂嗎?」

老太太說:「我很喜歡,我很快樂。」

有人就問她:「你都還沒有去房子,你都還沒有看過,你怎麼會覺得快樂呢?」

老太太就說:「其實快樂或者不快樂是看你怎麼設定,而不是取決於我這個床怎麼擺,我這個房子怎麼佈置,我只要設定我快樂,事實上在一切環境之中我都會快樂。」

她還說:「其實人生開心快樂的五個原則,第一個是心中不存憎恨;第二個是腦中不存憂慮;第三個就是生活簡單;第四個是多點給予;第五個是少點期盼。

我們現在很多的煩惱和痛苦是來自於我們的貪求心,來自於我們的貪慾心。我們因為沒有自信,因為沒有開發內在的生命的智慧,沒有開發活的智慧,所以我們自己沒有自信,把自己生命的價值建立在外在的成就上。

打個比方,大家都是中大畢業的,十年以後同學聚會的時候談什麼呢?無非就是談,某某又是處長了,誰誰誰是副廳級了,誰有多少億身家了,誰又怎麼樣了,都是比這些,比外在的東西,很少去談論心性上的東西。為什麼?因為大家覺得這樣就能夠肯定自己的生命價值,互相攀比,互相攀比的結果其實就給自己增加壓力。

現在這個社會越來越發達,物質文明越來越豐富,享受越來越好,身體越來越差;知識越來越豐富,慧根越來越淺;條件越來越好,越來越安逸,但是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脆弱。

所以雖然看起來,物質文明越來越豐富,但是其實很多人心理狀態越來越差,甚至於說越來越瘋狂。修養其實是越來越差的,越來越脆弱的。原因是什麼?是我們生活的重壓,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承受能力已經趨到一個極限,所以很可憐。

佛陀曾經說過一個小故事,叫做《蛇的尾巴》,它所表示的是現代人的彈性生命越來越小,越來越沒有自由。它是指什麼呢?是指一條蛇因為很貪,想多吃一點東西,眼前東西都吃完了,它吃什麼呢?吃自己的尾巴,把尾巴放到蛇的口裡面去,會形成一個圓圈對不對?形成這個圓圈以後它因為貪心,一直吞一直吞,這個圓圈就越來越小,對嗎?最後就形成一個點,消失掉了,死掉了。

那其實是指什麼?指我們如果是把生命價值建立在外在的東西上,又跟人去比,那麼你一定不開心,一定不快樂。為什麼?因為任何時候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你一直要看上面的,那你當然是怎麼樣?一直是不滿足,不滿足你就一直給自己加負擔,好像柳宗元的寓言《蝜蝂傳》一樣,你一直不停地加壓力,不停地加負擔,加責任給自己。

所以就像蛇吞尾巴,它越吞這個圈就越小了,同樣的我們人呢?越來越加負擔,加負擔以後就佔用了你的時間、佔用了你的空間、佔用了你的精神,你的生命越來越沒有彈性,你越來越沒有自由了,可以給你支配的時間、空間、精力都越來越少了,人生當然越來越煩惱,越來越痛苦了。

 

在世間中得解脫,要按四個步驟來修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