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過去的你,也活在你的心中。

上淨下界法師

我們現前六根的作用當中,第八識在我們還沒有轉識成智,六根互用之前,它是念念受熏的,而這第八識的種子它是貫穿於過去生無始的習氣。所以我們湛然明瞭的內心,它是一種罔象的、虛無的,而且是一種顛倒微細的妄想。

第八識我們叫根本識,因為你前面的色受想行都是依止它,才能夠生存、才能夠相續的。在〔唯識學〕給第八識二個字,一個叫「集」,一個叫「起」。集是它的因相,第八識它能夠集合無量無邊的種子,你過去生身口意的造作生起什麼樣的念頭,它完全把你收集起來,一個都不放過的,它有集合種子功能,它能夠把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全部貫串在一起。

所以蕅益大師說:什麼叫過去的你?其實過去的你,也活在你的心中。你看我們要修行的時候,有人就反對啦!我想要去拜佛,有些人就同意,過去的你不同意;但是現在的我是接受佛法的熏習,我們覺悟拜佛是功德相,為什麼會有人反對呢?因為我們第八識的功能不是只有現在的你,它把過去的你也集合在一起了。

所以,你看我們經常會真妄交攻,很矛盾,很想這樣做又不要這樣做,就是你有過去的你跟現在的你,在那地方互相的抗拒。第八識它能夠把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功能全部集合在一起。第二、它會生起「起」,它會把強大的種子把它表現出來產生現行。第八識又叫做根本識,這是我們最微細的部份。你看儒家思想講到我們的本性,什麼叫本性呢?本性就是不能改變,不管你怎麼教育都不能改變。

儒家的思想是講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為什麼造惡呢?他受外在環境一時的誤導而已。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教育就有效果,教育就是把你善良的部份啓發出來。儒家的思想為什麼要制禮、作樂?它的理論基礎就是人性本善,用禮、用音樂把你善良的部分帶動出來。

法家的思想是完全相反,法家的思想是人心是邪惡的,這個邪惡的本質是不能改變。所以制禮、作樂,仁義道德完全沒有用,只有一個有好處,嚴刑峻法才有好處。性善、性惡的學說,在中國的文化裡面是經常存在的;佛法是認為人的性不是善也不是惡,因為你講善跟惡就落入阿賴耶識去了。本經是認為我們的心性是本來清淨,是本來清淨跟十方諸佛一樣。只是說,佛陀在清淨的心中,多了一道的光明,一個修德的智慧,我們缺乏那個太陽而已,但那清淨的本質是一樣的,性德是一樣的。


順逆皆方便

淨界法師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你現在桌面上有一個蘋果。這個蘋果的義相,我們說它的功能,假設它是五分,我們從零到十,假設它原來是五分。但是你看到這個蘋果以後,你一定會打很多的妄想。如果你想象這個蘋果:诶,它可以做一個香噴噴的派,诶,它就變成八分,它的價值提高了。如果你把這個香噴噴的派,上面再淋上巧克力,它這個蘋果的價值就變成十分,你就有很強大的意樂想要去吃這個蘋果。但是如果你想這個蘋果:它是一個腐爛的蘋果,它外表是一個蘋果,其實它裡面是腐爛的。這個時候蘋果從五分變成三分,你吃它的意願減少很多,除非你極度的饑餓,否則你不會吃它。如果你再觀想:這個腐爛的蘋果,其實它已經長蟲,有病毒出生。你根本不可能吃它,它從三分轉成零分。所以這個蘋果的義相,它所代表的功能作用,其實是我們心中的名言──你的聯想安立的。離開你心中的聯想,你思想的變化,這個義相是不可得的。大乘佛法的空是這個意思,就是它無自性。

我們應該要知道一個觀念,佛陀在大乘經典經常提醒菩薩說:「順逆皆方便」。在小乘的思想認為:順就是順,這個人是幫助我的、這個因緣是幫助我的,那就是幫助我;這個因緣是對我障道的,就永遠是障道。小乘的法執認為順、逆是有真實性的。大乘佛法不認為這樣,因為法的體性,是你內心的名言所變現出來的。我們修大乘佛法,你要永遠記住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所有的人都可能會幫助你,所有的人也可能會障礙你。一切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我們不要老是說:這個人是我的冤家、這個人是我的親屬。你不要這樣想!世間上的事情是不決定的,你運用得不好,你的親屬也會障礙你;你要運用得妙,你的冤家會變成你成佛之道的一個重大的加行資糧。所以我們從大乘空觀了解到:其實重點不是我們去改變外境滿足我的需要,其實這個是做不到的;重點是你要能夠「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如何善巧的運用!你由前生的業力,我們前生積集了一種業力,這個業力已經表現出來,我們必須要面對,這是一個事實。當我們去面對自己業力所變現的果報,我們如何來運用它?這是一個重點,這個「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當然你就必須要了解到:其實外境的功能是你內心所變現的。這樣子你就知道破除外境的執取。破除外境的執取,是修法空觀,所以大乘是先修法空觀,然後再「覓心了不可得」,修我空觀,悟入平等法界。這個加行位就做兩件事,破除所取相、破除能取相。


世間的人情冷暖瞬息萬變,如何去因應它

星雲大師

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夢中何必爭人我,放下身心見乾坤。──古德

這是一首勵志詩偈,裡面說到了兩個問題:

第一、遇到挫折,有心無力時怎麼辦?當逆境來時,要如何應對?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輩子身處順境,也不會一直遭逢逆境。處順境時,應謙虛為懷,常存感恩,樂於助人;逢逆境挫折時,有智慧的人會將它視為砥礪自己進步的逆增上緣。如同佛世時,提婆達多經常譭謗、加害於佛陀,佛陀不但不以為意,反而視他為善知識,因而成就了六度萬行、慈悲喜捨。有逆境,我們才懂得謹慎,才會激勵我們想方法來應對,轉逆境而成順境,所以說「逆境來時順境因」,逆境其實是順境。

第二、世間的人情冷暖,瞬息萬變,要如何去因應它呢?講到人情,一般人都希望別人以熱情來對待自己,面對冷淡的感情,就會很難過、反感。其實君子之交淡如水,「人情疏處道情親」,世間人情本自疏淡,反而是無私無求的道情法愛,才是人生最珍貴、最真摯的感情,這樣的感情更長久。因此,元末明初的妙禪師在他著述的《寶王三昧念佛直指》裡,提到了十不求行: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

二、處事不求無難,事無難則驕奢必起;

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

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六、交情不求益吾,情益吾則虧損道義;

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

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九、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癡心亦動;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

這十點,表相上看來是逆境,其實是順境,是幫助我們修養身心的逆增上緣;表面雖有很多不合乎人情義理的地方,卻合乎道情法理。所以說:「夢中何必爭人我,放下身心見乾坤」,如果能放下對世間的執著、迷惘,就可以見到自心清明的世界,見到生命裡的朗朗乾坤!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杭州靈隱寺內,掛著這樣一幅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語言雖朴實無華,卻飽含著人生哲理,寫盡了人生。

萬事只求半稱心,意味著常常要知足常樂、隨遇而安。林語堂先生說,這是「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

「半稱心」並非消極無奈,而是一種人到中年後的豁達與智慧。「半」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心靈狀態,一種人生智慧,一種處世哲學。

假如事事盡如人意,那有什麼努力和輝煌精彩可言呢?人生不存在十全十美,有遺憾才顯出生活本色。人生幾十年,酸甜苦辣咸,各種滋味都有,故稱「百味人生。」

世界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的就掉頭而回,也是一種智慧。只有平心靜氣胸無太多的雜念,才能及時把握機遇、化險為夷。

萬事只求「半稱心」,是胸襟寬廣,是淡定從容的處世哲學。萬事只求「半稱心」,是不設置太玄的目標,不盲目的去攀比。不生非分之想,不貪非分之財。可能我們得不到某些東西,但也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來苦惱我們的生活。可能我們達不到某項目標,但也不要一味得垂頭喪氣。

楊絳出生在一個有名的知識分子家庭,她的家境殷實,生活養尊處優,從小到大都是有名的才女。可是嫁給錢鍾書後,便跟著丈夫漂流海外求學, 學習之餘,楊絳幾乎攬下生活裡的一切雜事,做飯製衣,翻牆爬窗,無所不能。

楊絳說:「得到了愛情未必擁有金錢;獲得了金錢未必能擁有快樂,擁有快樂又未必能享受到健康,即便是擁有健康,也未必一切如願以償。」

人生不易,生活不易,讓我們珍惜擁有,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態,以求通達明智、沉浮自如。人生的路上,固守淡泊,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做世間功利的奴隸,不為凡塵中各種攪擾、牽累、煩惱所左右,使自已的人生不斷得以昇華。

不去強求完美,做真實的自我,讓人性回歸到本真的狀態;不苛求自己,不委屈自己,努力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快樂就在身邊。

萬事只求半稱心,這不是玩世,這是求是。追求「半稱心」的生活,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


能讓在家人獲得現世後世安樂之八法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位叫郁闍迦的年輕婆羅門,專程前來拜訪佛陀。他給佛陀恭敬行完禮後,坐到一邊說道:「世尊啊,像我這樣的在家人,該怎麼樣做,才能獲得這一世的安樂呢?」

佛陀告訴這位年輕人,若具足四法,能讓在家人這一世獲得安樂。具足哪四法呢?分別是: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

1.方便具足:應當具備自己獨立謀生的技能。在農業、商業、行政、會計、文書、繪畫等等上面勤奮學習,使自己掌握一技之長。

2.守護具足:保管好財物,不至損失。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如理如法的獲取錢財和糧食,並且能妥善地保管好守護好自己的財產和糧食。不要被強權者沒收,盜賊所搶奪,水火所吞沒,不要被敗家子所敗散,以及被各種如借貸不還、沉迷賭博等災禍毀壞。

3.善知識具足:結交善友,遠離惡友。應當結交一些善友,他們德行端正,正直善良,不陰險狡詐,懶散放逸。善友之間能互相勸勉和鼓勵,而歡喜和快樂會恆長圍繞。沒有產生的憂苦以後也不會產生,對於已經產生的憂苦可使心開意解。沒有快樂之時可速速生起快樂,已經生起的快樂也可不令退失。

4.正命具足:如理如法使用和獲得錢財。對於錢財的使用,應當要掌握好分寸,能夠量入為出,掌握好收支平衡,就像稱東西,多一錢不行,少一錢也不行,秤杆平平的才能準確的稱出實物的重量。所以,既不大手大腳,也不錙銖必較。如果本來錢財不多,但是胡亂使用,就像優曇缽果,沒有種子,這種不考慮後果的行為非常愚癡。但是如果錢財豐厚,卻又凡事斤斤計較,這種愚癡行為如同餓死狗。所以,合理使用錢財非常重要。

佛陀說道:「年輕人,如果能做到以上的四點,這一世就能獲得安樂、幸福、吉祥和財富啊!」

年輕的婆羅門謝過佛陀,又問道:「世尊啊,那在家人又有什麼法子能夠得到後世的安樂呢?」

佛陀說道:「在家人有四種方法,能夠獲得後世的安穩和快樂。」

1.信具足:敬信三寶。對如來生起正信,並且要堅定這種信心,不要被如天、魔等外道動搖信心。

2.戒具足:受持五戒。理當堅守好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

3.施具足:樂於佈施。雖然作為在家人,也要放下對家庭財產的執著,要做到常常佈施,自己親手佈施、樂於佈施、平等佈施等。

4.慧具足:學習佛法,獲得智慧。了知苦、集、滅、道四聖諦的道理。

佛陀說道:「婆羅門!按照這四種方法去做,就能讓你下一世得到安穩和快樂!」

很多人認為學佛一定就要出家,但是其實即使在佛陀的年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出家,在家人還是佔大多數的,佛陀在經典中對在家人的開示也相當多。作為一個在家人,一方面要經營生計,過好今生;另一方面也應該勤修佈施、修持解脫道,持戒念佛,求生淨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