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印光大師:世間最大的功德,莫過於好好教育兒女

學佛的人,必須各儘自己的本分。所謂盡本分,就是務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父順,主仁仆忠。這八種事,一個人都能具備。上有父母,自己就處在女子的位置。下有兒女,自己就處在父母的位置。自己用別人,就是主的位置。為別人做事,就是仆的位置。別的職分都好盡,惟獨父母的職分難盡。其實也不是真難盡,就是全世界都沒人提倡。

兒童從最初開始知道事情的時候,就對他們說因果報應以及做人的道理。一定使他們心裡畏懼惡報而欽慕善報,這樣就不會犯上而不肯依教奉行了。小時侯就這樣,形成習慣而成為天性,養成良善的天資,這就叫做“育”。所謂“育”,就是養的意思。如果不知道這點,就會養成兇惡的性格。輕則忤逆不孝,重則殺父殺母。追溯其本源,都是因為父母在他們小的時候不教育他們所導致的。我常說,世間最大的功德,莫過於好好教育兒女。世間最大的罪過,莫過於不教育兒女。人人都能好好教育兒女,天下自然太平。人人不教育兒女,天下決定喪亂。所以說,天下不治,匹夫有責。


大安法師: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大得多

印祖一生非常強調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蘇州報國寺閉關的時候,有一位皈依弟子叫今非,到報國寺請經書送人,印祖就對這個居士開示,說:你很好,送書,請書送人,這個心很好,有一件事比請書更要緊。這個居士就不解地看著印祖:有什麼事比請書更要緊?印祖就提高聲音對這個居士說:你要教育兒女!這個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大得多。現在世道這麼壞,都是一班不善教兒女的人造的業。好好的兒女,都被父母教壞了,令人想起來痛心,你不要學那個樣子。你看印祖竟然說出這段話。所以印祖是痛心疾首,主要原因就是兒女沒有教育好。那麼在這段開示裡面我們深刻地感覺到對兒童教育、青少年教育的主要的核心在什麼地方,從中反觀我們現在的教育,有些什麼地方需要改善。

一提起我們現在教育,也許從上到下都認為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我們現在的教育很難培養出真正的合格的人才。雖然學生學得很苦,很努力,但成不了才,這為什麼?就在於現在的教育,缺乏人格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心性的教育,審美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太多地注重了知識技能,工具化的教育,應試教育。所以現在教育出來的人,整體的健全的人格很難到位,道德品性也會出現問題,很多高學歷的人學到監獄裡面去了。為什麼會出現藥家鑫這樣的人,大學生?這是要從我們教育的理念、制度去找原因的。

所以印祖在這裡非常睿智地告訴我們:小孩子當他懂事之後,就馬上要教什麼?教做人的道德。做人的道德就是八個字。

孝,從孝開始,孝順父母,不是現在這個小孩成了家庭的小皇帝,父母、奶奶、爺爺、外公、外婆圍著他轉,不是這樣子的,這是溺愛。要讓小孩子孝順父母,要讓他為父母服務,吃飯的時候要讓他為父母打飯,吃完飯要讓他洗碗,要讓他掃地,要讓他幹這些,這樣他就在修福德。如果他小時候太寵愛他,什麼事情都不讓他幹,吃好的,穿好的,以自我為中心,這就不行哪。一個小孩摔倒了,做母親的不責怪、不教育這個孩子走路要注意有沒有障礙物,而去打桌椅板凳:這個桌子把我的兒子絆倒了,我要打你。哪有這麼教育的?那你培養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出來?

所以現在的,以小孩為中心,溺愛的這些小孩,以後他很苦啊。一則從小他失去了培養做事的能力,和尊重尊長的這個習性。現在做父母的知道他教育了一些不孝的人,所以晚年他已經不靠子女了,他自己想到到安養院去了,那傳統社會都是養兒防老的,你現在就開始對子女,對晚年的東西都絕望了,這你就是開始品嚐苦果。當然固然獨生子女以後他到中年的時候,他面臨著兩家的老人,那時候他會很辛苦。很辛苦這是因果的,你小時候太享受了,等你中老年你就辛苦吧。其實人吃苦,能在青少年吃苦,他身心強壯,還能承受得了,到了中老年吃苦,他就吃不消了。所以就像吃甘蔗一樣的,寧可先苦後甜,也不要先甜後苦。先甜後苦就很麻煩,享福到中老年享福為好,小時候不要去享福,吃苦耐勞為好,所以要有孝的觀念。

其次悌,悌是處理兄弟姊妹的關係。但現在獨生子女,這個弟都沒有辦法去有培養的場所和條件了,所以他一個人就自我中心,每個小孩都自我中心,在一個群體當中可不是要出問題嗎?如果原來有哥哥、弟弟、妹妹、姐姐,這幾個人本身就在那裡在訓練做人,如果誰太過分了,那其他的兄弟姊妹不同意,就會抑制你,他就知道不能任性,所以兄弟姊妹之間在家庭當中他就是把那種我執,自我中心的習氣給他弄掉,現在沒有這個條件了。

第三是忠,忠是處理你以後到社會上對你的上級的這種道德義務。人家聘用了你,你要對老闆負責,忠心耿耿,不能有欺詐的行為。在傳統社會,一個君主去世,或者陣亡,那大臣都要跟著去殉身的,不能做二臣,他都有忠的觀念。

信,信譽,朋友之間的關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諾千金,講話算數,不能講假話。信,左邊是一個人,右邊是一個言,一般古人,是人說出的話就有信。如果你說的話沒有信譽,你自己就取消了做人的資格。在我們儒家文化當中對這個信的那種內在價值是超越生命的,是這樣推崇的。有一天子貢問治國之道,怎麼治理一個國家。孔子說三要素,足食、足兵、民信。足食就是讓大家能夠吃上飯,經濟實力;足兵,有國防力量;第三,民眾的信譽。那子貢進一步問,如果這三者一定要去掉一個,先去掉什麼?那就去掉足兵,先把國防力量去掉,吃飯還是很重要,留下足食和民信。然後子貢進一步問:如果這兩者還要去掉一個,去掉什麼,留什麼?孔子給出了一個決定的回答:足食。把食去掉。

那這個是不得了,吃飯是大事,沒有飯吃那怎麼行呢?孔子說了句話:「自古誰無死,民無信不立。」自古以來誰不會死啊?但是沒有信譽這個人是站立不起來的,這種信的人格、道德的力量超越肉體的生命!擲地有聲。我們儒家的聖人是這樣重視道德價值的。然而現在人怎麼樣啊?這個信的道德價值淪陷了,人與人之間難得產生信任的關係。銀行貸款在國外,你只要是有人格擔保,他都給你貸款,在中國可能都做不到人格的貸款的信譽了,都要抵押了,要擔保了。這抵押是基本上沒有信譽。所以我們要恢復國學就要恢復這些道德的價值,有信譽在商業關係當中都會減少很多的成本,沒有信譽這個成本都會增大。你拿錢我才發貨,對方說你貨到我才給錢,那可不卡在那個地方嗎?都沒有信譽。原來中國的商人是很講信譽的,西方人都知道,只要中國商人說了句話,不要契約都沒有關係,大信無約。現在還能做到這一點嗎?就是有合同,他都可以反悔,更何況沒有合同。

下面就是禮的精神,禮就是相互恭敬。恭敬心體現在禮節上,禮的儀式上。義,正義感,見義勇為。廉,廉潔、惜福、寡慾。恥,有羞恥感。這個反省自己,不好意思,對不起良知的事情不能做。這些都要讓小孩子知道這個八德,古人對這八德很重視,做人的起碼的資格。如果這八個字沒有就叫「亡八」呀,罵人罵得最重的:你這個亡八蛋。亡八蛋就是這八個字你沒有了就叫亡八蛋了。沒有這八個字就是人面禽獸了,衣冠禽獸而已了。


學佛人,如何教育好子女?一定要與自己一起學佛修行?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作為一個學佛人,怎樣才能教育好子女呢?不提倡打罵的方法,可是在日常生活中,總是遷就孩子的一些要求嗎?應該主要加強孩子哪些方面的修養來更好的教育孩子呢?這是很多家長一直困惑的問題。為此,特搜集整理網絡上多篇文章,供佛友們學習參考,也可留言參入討論~

了幻法師:現代社會應如何教育子女?

佛陀在《善生經》裡,規定父母當以五事養育子女。

父母養育子女的五事是:一是教育好子女,不令作惡;二是教授子女正確的處世道理;三是關心愛護子女;四是為子女安排好婚姻生活;五是為子女提供正常的物質條件,滿足他們的正常要求。

現代社會如何教育子女呢?以下四點意見可參考:

(1)培養子女的感恩觀念:什麼是好兒女?就是他具有孝順、尊重、感恩的心性。所以教育孩子,要讓他從小培養感恩的觀念,不但知道感謝父母的恩惠、老師的恩惠,也能夠感謝社會的恩惠、國家的恩惠。他有這個感恩的觀念,就是他的財富,有助他開創未來的美好前途。

(2)培養子女的慈悲胸懷:現在的青年兒女往往不知道奉行慈悲,常常逞一時之狠,賭氣、打鬥、鬧情緒,這樣的子女,將來在社會上是不容易獲得人緣的,所以最要緊的是讓兒女有慈悲的胸懷。例如,教育子女,要教他愛護小動物,教他不欺凌弱小。使他們學會尊重生命,關愛他人。如果孩子缺乏慈悲心、博愛精神,將來到社會就容易形成暴戾之氣。

(3)培養子女的忍耐力量:要養成子女的良好修養,就要教他忍耐。像兄弟姊妹相處,有時候哪裡一個兄弟姊妹多得到一點利益,多得到一點好處,他不要爭,要能忍耐;或者受到一點嫌棄、一點挫折,也不要一直苦惱鬧情緒,要能忍耐。忍耐的力量,是將來能成就一切事業的力量。

(4)培養子女的服務精神:今天的社會,不是講究你個人有多少才能,有多高學歷,最主要的是要社會大眾能肯定你,能接受你。子女如果有服務犧牲的精神,對社會大眾有貢獻,就會受到大家的肯定歡迎,才會成就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問:學佛人要督促孩子的學習嗎?

居士:肯定要的。先做好人才能做佛。當然要管好孩子。

居士:當然要督促孩子學習。學佛人要有責任心。對社會、對家庭有責任心。孩子生下來了,要培養他。撫育他。否則就學偏了。孩子學習好了,以後有益於他學佛。記得上師說過,藏地很多人學佛因為沒有文化知識,理解佛法上就會有困難。所以,孩子有一天能走入佛門,現在要督促他好好學習。

居士:學佛人也要在世間表法,督促孩子學習,也是非常正常的。

居士:肯定的。一切眾生都做過我們的父母兒女。我們可以發個心,把所有眾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用所學的佛法化成救度眾生的方便,這是每個學佛人的菩薩行,應該做的。

居士:自然要管孩子的。學佛修行就是要在生活中修行。佛法不離開生活。身邊的眾生,父母妻子兒女都是於我們最有緣分的眾生,學佛要從身邊做起。自己的家要觀為西方極樂世界,周圍的人都是無量光佛、菩薩等,我們修行,就要跟眾生結善緣,了緣。好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家長的,照顧好孩子的生活、學習,也是義務。督促,也是在放下的心態下進行,不是執著的心態下進行。如果報恩來的孩子,自然乖巧些。如果抱怨來的孩子,不聽話。這樣我們要深信因果,好好忏悔,抱著平和心態,盡責任義務,幫助他學習,用自己的表法影響他,慢慢讓他也能學佛。慢慢他也會聽我們的話,學習好了報效眾生。
 

達真堪布:孩子不聽話,訓斥他,算不算惡口?

達真堪布答:這要看你的發心與動機。如果完全是為了眾生,為了對方,這樣的話肯定沒有罪過。如果不是為了對方,而是為了自己,摻雜著自己的某些利益,那肯定是惡語,肯定有罪過。動機善就是善,動機惡就是惡,完全看你自己的發心。
 

淨空法師:教育孩子時發脾氣受因果嗎?

問:如何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落實到生活中,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會發脾氣、起煩惱,這是否也是著相?

淨空法師答:是著相。這兩句話很不容易落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法身菩薩的境界,知道一切相都是虛妄的,你的心就清淨,你不會再起妄想,你也不會有分別,也不會有執著,只要你還有分別還有執著,你就不能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這幾天也講到了這個問題——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懂得了,萬緣放下,你的心清淨了。幫助別人,有喜怒哀樂這個表情,但是他並不著相。為什麼,就像戲台上唱戲一樣,假的不是真的,是手段。幫助別人覺悟,幫助別人斷惡修善,幫助別人破迷開悟,作為教學的手段可以。你說罵小孩,你是教他好,如果你真的動了瞋恨心,你就落到輪回裡了,你是輪回心造輪回業了。所以佛菩薩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釋迦牟尼佛也有喜怒哀樂呀,有時候也獎勵人,很歡喜啊。有時看到弟子的過失,他也板起面孔發脾氣啊。你說他有煩惱嗎,他有分別執著嗎?——他沒有。他那是:眾生有感,他有應。你善心感,善的心回應你;你惡心感,打罵教育的心應——感應道交。決定沒有分別、執著、妄想在裡面。這個功夫是上乘,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六道眾生包括天人都做不到。我們學佛應當要學習這一點,這也是很不容易成就的。因此祖師大德教導我們,末法時期,除了依靠念佛往生之外,你能夠在境界上把煩惱習氣斷掉,恐怕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做到啊。念佛求生淨土,只要我們能夠把煩惱習氣控制住,伏住,就能夠帶業往生,我們應當在這個方面下功夫。而直接在生活中運用“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很難做到的。(淨空法師《佛學答問》2004.7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達真堪布: 強迫孩子與自己一起學佛修行嗎? 

達真堪布答: 修行中,做任何事情都是,保持適度就行。不能太過分,也不能太遷就。

你想度化、幫助孩子或者周圍的人,必須要有善巧方便。要求太過分了,對方肯定受不了。根據眾生的根基,看他的因緣、意樂在哪兒,然後通過一些適合他的非常祥和的方法來調伏他,讓他一下子就能接受。如果沒有適當的方法,直接就去做,肯定不行。有時候需要硬的方法,有時候需要軟的方法。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這是智慧。

度自己也好,度他人也好,智慧和方便都要具足。有智慧才有方便,有方便才不會有障礙。如果有障礙了,說明你還是沒有方便;沒有方便,說明你還是智慧不夠。其實一切都要恆順眾生,要隨緣,但需要有智慧才能做得到。

隨緣不是隨便。已經開悟、證悟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隨緣,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隨緣。放下和放棄不一樣。我們現在一說放下,就都放棄了。難就難在這裡。《心經》裡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些道理都是一樣的。要放下不要放棄,要認真不要執著,要隨緣不要隨便。要把握這些很難。要保持適度,沒有智慧是無法分辨的,沒有修行不可能保持適度,差一點點就錯了。

 

達真堪布:孩子從出生開始身體就不好怎麼辦?

問:我有一個三歲的女兒,身體一直不太好。生下來時,找人看過說“不宜養”。她晚上做夢總是哭,還說自己看到鬼了,按理說一個孩子不應該有這些概念。之前我曾經有一個孩子,在三歲時夭折了。我有一次和現在的女兒玩時,她鄭重的對我說,“她回來了”。給我的感覺,這個女兒就是那個夭折的小孩子。以前上師做超度時,我給夭折的孩子做過隨喜超度,我覺得應該是把那個孩子超度走了。現在這個孩子身體不太好,跟以前的那個小孩有沒有關系?請上師開示。

達真堪布答:這是孩子自身的業力,也是你本身的業力,雙方都有關系。你擔心也沒有用,現在只有相信佛理,自己好好修多消業第一個孩子沒留住,第二個又是這樣,你應該忏悔。孩子也是,應該為她消災,這樣的話就會好一些。主要是自己能誠心誠意、一心一意地念佛、念咒、念經、修法,這樣就能消災免難,消業積福。你要相信上師三寶的力量,有信心才有加持。如果自己沒有信心的話,就不一定了。
 

淨空法師:如何教育一個孩子?

中國古人從嬰孩就學起,一出生就學起,學什麼?學孝道。他從哪裡學來的?他從父母那裡學來的。他看到父母孝順他的父母,看到他的媽媽孝順她的公婆,爸爸孝順父母,這是孝道,他天天看。看到父母在家庭裡面和兄弟姐妹和睦相處,相親相愛;看到父母對家裡面上上下下的這些人,怎麼對長輩,怎麼對晚輩,怎麼樣對童僕(家裡面請的傭人)。這些記錄下來就是《弟子規》,《弟子規》是他父母家庭生活的規矩,他父母完全做到,讓嬰兒從小看到、聽到、接觸到,全學會了。父母是小孩第一任老師,教他什麼?教他離苦得樂。真得到了,真歡喜,生活在快樂幸福美滿的童年。

這樣學了三年是扎根,他一千天養成習慣了,不需要教,自動自發他就這麼做法,一絲毫勉強都沒有。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他從出生就在學,學到三歲是一千天,就養成習慣變成自然,自然而然的他就這麼做法。《弟子規》教給他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思惟、正確的價值觀,佛法裡面講的八正道,他從這裡學來的。六、七歲上學,老師也是這樣做,老師跟父母一樣,身教。小孩慢慢懂事了,老師深入淺出誘導孩童,跟他講為什麼要孝順父母、孝順公婆,為什麼要友愛弟兄。他都會做了,再講解清楚,他就懂得所以然,我應該這樣做,原來是這個道理。
 

蔡禮旭老師:如何教育孩子對師長生起感恩之心?

我們海口有幾位老師,他們全校在推廣孝道、師道的時候,很多的同事經過他們班級的時候,都覺得學生特別有禮貌,而這些班級的家長都打電話到學校去說,孩子成長很多,尤其特別在孝順方面進步特別大。

另外一位王老師在海南師范院校附屬小學當老師,他一開始推廣的時候,每天早上都是他最早到學校。一到教室之後,馬上打開《弟子規》,打開《孝經》,開始讀誦,確確實實是以身作則。所以他的學生一進教室不會拖拖拉拉的。不會還在那邊吃早餐。一進門就感受到老師好學的態度,這個朗朗的讀書聲馬上就讓他的心定下來,也跟著老師一起齊讀,所以他們班的進步也特別快。

而孩子在接受聖賢教誨之後,存心非常良善。三八婦女節,他的學生來跟這位王老師說:老師,我們決定每個人買兩朵花。老師就問了:為什麼要買兩朵花?學生跟老師說:老師,一朵要送給母親,一朵送給學校的女老師。他的老師一聽很高興,自己都沒想到,還是學生想到的。其實孩子在落實《弟子規》的教誨,孝道,「入則孝」,「親所好,力為具」,而且念念想著母親的辛勞,也能想著老師對他的辛勞跟教誨。所以那一天他們班的學生就在全校拿著花到處送,在送的過程,他們校長是一位女校長,看了之後很感動,還親自到他們班上肯定學生所做的一切,講的過程因為太感動了,這位女老師眼淚都掉下來。

學生真正身體力行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師的過程,他自己的內心也會覺得很充實,覺得很踏實,因為他在做他應該做的事。有一個孩子,一個男同學,拿花去送一位女老師,回來之後很高興,就跑去跟他們老師說:老師,我送出去的時候,看到這位女老師的笑容,我的內心非常喜悅。這老師接著問他:你在這個時候體會到什麼?這個孩子說:我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氣。所以這一種幫助別人的喜悅,體貼別人的喜悅,絕對不是課本裡面教出來的,而是親身去做之後體會到的。所以我們老師也好,家長也好,要讓孩子懂得去付出,懂得去關懷,他才會感受到付出跟關懷別人的喜悅在哪裡。


從《佛說善生經》看父母與子女的責任

《一》前言

家庭是由父母與子女組合而成的。一個家庭是否充滿溫情與祥和的氣氛,在很大的程度上維繫於父母與子女能否積極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儘自己的責任。
中華民族一向來都以父慈、母悲、子孝爲一切善之根本。正所謂:「孝者、天性也。」孝順是人類崇高至善的美德。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於一劫中說不能盡。」可見,佛教也是個注重孝道的宗教。

佛教里有部著名的經典,取名爲《佛說善生經》。這部經典提及如何建立一個完善的父母子女之人倫關係。依佛法來說,一個有信仰的家庭必定有真誠與快樂。家庭,對於佛法的修習者來說,應該是個修習菩薩道的道場。每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應各從自己的本份努力,以佛法去攝受和教化家庭里的每一個成員,使父母或子女從自己的慈愛中走向佛法的光明來。

正當「家庭觀念」日益淪落,華族所持有的傳統倫理及文化價值觀瀕臨「破產」的邊緣之際,我們更有必要探討父母與子女之人倫關係,以作爲其他道德善法之根本。充滿溫情的家庭,有賴於父母與子女同心協力去創造、維持與改善。

《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無可否認,在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方面,父母對孩子扮演了潛移默化的深遠角色。古人說:「三歲定八十。」如果父母經常向孩子灌輸正確的人生道理,如慈悲、謙虛、容忍、待人處事的美德,孩子長大後必定懂得如何以禮待人。

相反的,如果父母抱著消極厭世的態度去看待生活、揮霍無度、不珍惜生命,我們很難想像孩子長大後能夠活得充實、堅強。

故事:有一位父親在商場上常常被人欺騙 。他想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孩子 , 免 得孩子太相信他人而吃虧。於是 , 他將四歲大的兒子放在六尺高的書架上,然後要求他跳入自己的懷裡。起初,孩子很害怕並猶豫不決。父親見狀,高聲道:「跳呀,我是你的父親,當然會接住你。」於是,孩子閉上眼睛往下一跳,可是,父親卻沒有接著他。撞得滿臉烏青、頭破血流的孩子,帶著痛苦和滿盈盈的淚水,呆望著父親。父親說:「這是給你一個教訓 永遠不要信任他人,包括你的爸爸!」各位,你們說這孩子長大後會怎樣?

據說,這位孩子長大後變得自暴自棄,並患上精神錯亂症,因爲世間上沒有一個他可信任的人。對每個人,他都疑神疑鬼。由此可見,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在孩童時期就應該灌輸正確的人生觀。父母絕對不能把人生際遇的失落加諸於孩子身上!

《善生經》裡,佛說父母應以五事敬事其子。其一者制子不聽爲惡、善巧地去引導兒女止惡向善,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如果我們仔細地觀察,不難發覺有許多父母對孩子疼愛入骨徹髓,但卻忽略了建立孩子的正確人生觀更爲重要。有些父母雖發覺自己的孩子犯錯,然而,爲了「面子」等問題便極力地爲孩子辯護,甚至覺得「家醜」不得外揚。這種作法恐怕會給子女帶來不良的效果,使他們變本加厲。

故事:有一母親去探望被判死刑的兒子。母子相見,母親傷心欲絕,孩子卻顯得格外鎮定並向母親懇求道:「親愛的媽媽,你以自己的奶水餵我長大,現在可否讓我吸最後一口奶?」由於愛子心切,母親立刻答應。豈知,當孩子吮吸乳房時竟狠狠地咬下她的乳頭,破口大罵道:「媽,我有今日的下場全是你的錯。當我年幼時,犯下偷竊和欺騙的行爲,你不但不給予糾正,還幫我掩飾。你根本不曾真正的愛我!」母親頓時驚愕,茫然不已。

我想,如果我們真正地愛孩子,就應該「淨化」對孩子的愛心。《善生經》裡說父母應該「慈愛」兒女。所謂「慈愛」,便是「淨化的愛」、「以智慧爲前導的愛」。

父母可以影響子女的人生觀,當然子女長大後也可糾正父母的錯誤觀念,尤其是對脫離一些繁陋的傳統束縛,中華民族有優秀的傳統,也有腐敗的渣滓。受過科學教育和佛法薰陶的兒女,有義務和責任去引導父母遠離傳統迷信的教條。時代的進步,帶來新的知識與價值觀,父母向受過高等教育的子女學習,是值得鼓勵與讚許的。

然而,我深切地體會到,要長輩向幼輩學習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中華民族。這其中的一個主要因素,是由於長輩們的倚老賣老心態表諸於形,阻礙了他們向幼輩學習的勇氣。不過,身爲子女的如果能先禮敬長輩,並善巧方便地去攝受教化,長輩自然會心悅誠服地去學習、進而提升自己。所以,《善生經》非常強調「奉養」和「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另外,兒女與父母不能互相學習,也可能是因爲親情關係尚未建立。在許多父母的眼中,子女是永遠達不到要求與期望的,而兒女卻認爲父母是難以親近、嚴肅的。在這樣互相排斥和緊張的關係下,要互相學習的確不太可能。

《三》建立親情的關係

良好的親情關係,肯定能帶給家庭成員心靈上的滿足與快樂。家庭可以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平衡,也可以讓兒女有健全的心智成長,這要看家庭成員的親情關係如何。

良好的親情關係應如何建立呢?《善生經》裡說:「身爲子女,凡所有爲應先白父母」。對於許多人來說,母親是世界上最囉嗦的人。例如:不管你什麼時候出門,她總是千吩咐萬叮嚀:「出門要小心」、「早點回來」等等。這些話聽久了,很煩躁。開起車來照樣橫衝直撞,頭破血流時才知道母親的金玉良言是從生命的體驗得來的。

即然父母所累積的知識與經驗能帶給我們很多啓示,爲何我們不將自己的計劃,生活中所面對的問題坦誠於父母?我想,子女若能常與父母交談、商量,不只能得到寶貴的意見,也可避免讓父母產生疑惑與不必要的擔心。只要父母肯以開明的態度去看待子女,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協助孩子的機會,這必定可以建立良好的親情關係。

我認爲馬來同胞有很多值得學習的風俗習慣。例如:在新年期間,子女一定恭恭敬敬地向父母請安、問好和道歉。子女的過錯,也因新年間道歉而「一筆勾消」。還有,馬來民族也喜歡全家人到郊外野餐、打球。然而,我們卻鮮少看到華人父子一起下棋、野餐。爲什麼我們不懂得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我們都知道懺悔的重要,可是有多少人曾向父母懺悔?這的確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佛教把一切讚美與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話稱爲「愛語」。佛教徒應以愛語來互相勉勵、互相肯定與接納家庭成員,使親情的關係得以改善和維持。不管父母或子女都應當遠離綺語、惡口、兩舌等不良言行。因爲,這都是家庭糾紛的主要導火線。妒嫉心、嗔恨心、傲慢心與猜疑更是建立良好親情的絆腳石。

我覺得充滿溫情和諧的家庭里,應該常聽到「謝謝你」,「親愛的,我很感激你」、「孩子,我愛你」或者「親愛的,我爲你的成就而感到榮耀」類似的話。學佛的人都知道,在佛教里有很多「咒語」,如果能誠心去持誦,必能得到應有的感應。「謝謝你」,「我愛你」便是大家在家裡所應持誦的「咒語」。只要大家肯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與諒解,這些「咒語」肯定會促進良好的親情關係,使大家都活在「愛」的環境裡,並感受到自己是被接受與肯定的。在感受家庭溫暖之下,我們更能使自己對家庭懷有感恩之心。

《四》學習感恩

提起感恩,我想大家都知道父母恩情海樣深。蓮池大師說:「父母恩重,過於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因此,大師勸世人要孝順父母、感恩於父母。

今日的世界已經變了樣,有些子女在嬌生慣養下,出國留學,畢業後便忘恩負義,一去不回,把撫養自己的親生父母棄如敝屣。「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心。」受了高等教育的孩子卻禽獸不如?追根究底,這些「有知識的人」若不是自卑心在作崇,便是不懂得感恩。

曾經有一段時期,我房間裡掛住一張值得驕傲的照片。那是在畢業典禮時,母親與我在天后宮一起拍的照片。許多到訪的朋友都非常羨慕,因爲他們與父母拍照時,兩人的距離足以讓「大象」走過。而母親與我卻是那麼的「親密」。孩子「不敢」與父母親一起拍照,除了證明之間沒有良好的溝通外,也顯現出子女不懂得感恩於父母。《善生經》中說,子女必須對父母恭順不逆、感恩於父母,試問多少子女已盡了自己的本份?

我發覺在苦難中磨練成長的孩子,要比那些嬌生慣養的孩子更懂得感恩於父母。因此,我認爲父母除了與子女分享快樂、「供給無乏」以外,也應讓他們有機會分擔家務。這樣,孩子便能養成節儉、勤力、獨立的美德。子女也可體會到父母所供給的物質享受是從節衣節食、勞苦中得來的。受了父母的恩惠,當然要懂得感恩、回報。從感恩而回報,我們便會用不同的方法來表達。最大的回報,莫過於引導家人歸向佛法正道。

《五》引導父母或子女歸向佛法正道

曾子說:「孝有二: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善生經》裡也指出,父母應「慈愛」子女,子女則應「愛敬」父母。可見,儒家與佛教兩大傳統文明,其世間法是一致的。這也是東方文化的一大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的孝行,不只注重「孝」、「慈愛」,更希望父母或子女能互相引導,歸向佛法正道。《不思議光經》上說:「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正法,方爲供養雙親。」可見,佛教的孝行才是最徹底、最究竟的大孝。
然而,令人感到遺憾的是,許多正信的佛教徒,即使是弘法工作者都不曾發揮「法味同嘗」的悲心,讓家人領受佛法的利益。自己沾上法益,卻忍心讓親愛的眷屬漂流於佛教以外,或沈溺於邪知邪見中。

印順導師常勉勵我們,應本著佛陀的本懷與教誨,時刻檢討自己是否已盡了自己的本份去引導家人走向佛法光明。「使自己成爲佛教的報恩者,而不是負債者」。毋寧說這是對全體佛教徒「當頭棒喝」、泛起醒覺之心的「強心劑」。

我深切地相信,如果父母能在子女的童年灌輸正信、正見與正行的佛法,家庭里肯定不會出現苛評佛教、篤信外道邪見的子女。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如果子女先接觸佛法,在沾上法益後應善巧方便地去引導雙親歸向佛法正道。換句話說,不管是父母或子女,大家都有義務與責任去互相勉勵並使對方成爲自己在菩提道上的伴侶。

佛教徒應從同見、同行與同願的基礎上,建立佛化家庭並互相修持。佛教要迅速的發展起來,建立佛化家庭是首要急務,也是正信佛教父母與子女的責任。事實上,當我們醒覺到自己對佛教、對親情的責任後,我們才有可能勇猛精進去研究和修學佛法。這樣,才能善巧方便地製造更多的學佛因緣來化導家人信佛、禮佛和學佛。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便沒有任何理由去說父母或子女不學佛是由於因緣不具足,或者他們沒有善根福報去聽聞佛法了。

《六》結語

佛教講因緣,更要我們懂得惜緣。既然父母與子女是在因緣具足下聚合,那麼我們就應該有共同的責任去協助家庭成員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在互助互愛、互相接納與肯定之下爲幸福家庭鋪路。

世尊在《善生經》裡開示了「善與不善法」,更爲我們解說如何建立一個完善的父母子女之人倫關係。親情的關係,是需要從真誠的信仰、感恩與奉獻中建立起來。

朋友,你是否擁有一個和樂溫暖的家庭?你與家庭成員的關係是否越來越冷淡、疏遠?如果你想擁有一個溫馨和諧的家,請先反省自己是否已盡了在家的責任與本分。因爲,充滿溫情的家庭,有賴於家庭成員同心協力去創造、維持與改造。

阿彌陀佛!


淨空老法師開示:教孩子比什麼都重要

教孩子比什麼都重要,你這個家庭,或者一個企業,你要自己想想,這一生當中到這個世間來,什麼是最重要的?現在大家都把賺錢擺在第一,你錢賺得再多,你有幾十億的財產、幾百億的財產、幾千億的財產,以後你家的子孫不能繼承,你一代完了,全都完了,有沒有想到這個事情?所以不能把這個擺在第一,應該把培養兒女擺在第一位,這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

所謂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後,不是說你有很多子孫,不是這個意思;子孫當中有聖人、有賢人,有真正將來能夠成就大事業,對人類有貢獻的這種子孫,才叫有後。所以家庭教育在中國古代是最被重視的。

老師的恩德跟父母是平等的,從這些禮儀上去看,就知道中國人對教育多麼重視。一生是把下一代教好,這是刻不容緩的使命。因為你教好了,不但是你一家好,他是個好人,社會好了,國家好了,世界好了。可以說是教出一個聖賢君子,對整個世界做出了貢獻,是這個意義。

×××××××××××××××××××××××××××××××××

父母教孩子是身教

古時候的教育,社會上無論是聖賢君子,還是一般販夫走卒,沒有智慧、沒有文化、沒念過書的人,基本的道德觀念都有。他從哪來的?他從日常生活當中學來的。為什麼?看別人都遵守,自己自自然然就明白了。

小時候父母做榜樣,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師,那時候父母年輕,他的父母還在,你看父母是什麼樣子對待他的父母,孩子天天在看,看熟了,自自然然會孝順父母。所以父母教孩子是身教,不是言教,他太小了他聽不懂。《弟子規》不是念的,不是講的,是要把它做出來給孩子看。

小孩一出生,睜開眼睛他就會看、就會聽,他就開始學習了,所以父母在他的面前,表現的都是最好的榜樣,他就這麼學會的。要表演多久?古人所說的,三年,一千天,小孩天天看到,自自然然他就變成很守規矩。《弟子規》他也不認識,但是《弟子規》上一百一十三樁事情他全做到了,而且他能夠一生保持住。古諺語有所謂「三歲看八十」,三歲養成的這個習慣,到八十歲都不會改變,不會隨風東西,不可能的,根深蒂固。

恭錄自 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205集2015/06/29

×××××××××××××××××××××××××××××××××

三歲是紮根教育

中國古人懂得,確實是佛知佛見,我們老祖宗不是凡人,他知道那孩子要怎麼教法。一千天之內,一千天就是三年,三歲,從出生到三歲之前,負面的東西不能讓他看見,他看見的正面的,也就是好的讓他看見,不好的決定不能讓他看見,負面的不能讓他聽見,不能讓他接觸到。三歲是紮根教育。

像《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不是給小孩念的,是做父母的在日常生活當中,在家庭裡要把它做到,做給小孩看。小孩看到他的父母孝順他的爸爸媽媽,就是祖父母,他就學會了。表演給他看,是身教。

讓他看見的、聽見的、接觸到的全是倫理道德,與自性相應的,這個要讓他看見。所以古人有一句諺語說「三歲看八十」,三歲這個根要是奠定了,到八十歲他都不會改變,為什麼?他有能力辨別是非,有能力辨別善惡,有能力辨別對跟錯誤,他有這個能力。

三歲之後漸漸長大了,可以教他認字,教他識字。一天教他認幾個字,再過三年,他可以能認識二、三千字,這才上學。認字是很單純的,上學老師教他什麼?老師還是教他《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不是父母表演給他看,老師表演。他信心堅定,家裡父母這樣做,老師也是這樣做,他就不會懷疑了,完全相信,完全接受了,就養成習慣了。

背古人的書籍用意在哪裡?用意在保持他的清淨平等心,是修定,用背書來修定。你不叫他背書,他小腦袋還會胡思亂想,那就麻煩了,所以用背書。背書,書會背了,那是副作用,不是真正目的;真正目的是讓他的心清淨,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這就是保持他的天真爛漫,一直大概保持到十歲到十二歲。

背誦的東西不要太多,一樣,就是一本書,你天天念,什麼意思不要管,就是念。要講什麼意思,就起分別執著了,起分別心了,就是叫你念。字沒有念錯,句子沒有念漏掉,這是什麼?修定,定到一定的時間就開悟了。古人,我們常常聽說神童,神童不少,不是少數,十幾歲小孩,不但明理,文章寫得好,他明白道理。這是什麼?這是悟處,清淨心生智慧,要記住這句話。

染污的心生煩惱,生妄想,生雜念。這就是中國,所以西方人對中國有研究的,認為中國人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理念。佛陀這個戒定慧三學是最高的教育理念,戒律就是規矩,小孩從小要把規矩建立,一生不會改變,養成良好的習慣。

恭錄自 2012淨土大經科註第487集2013/10/22


聖嚴法師: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

問:「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父母該怎麼培育孩子?

聖嚴法師答:對孩子而言,有個懂得他們性向或潛能的父母非常重要。因為孩子自己不知道怎麼去選擇,需要父母在背後引導正確的方向,並給予支持。

現代父母都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因此希望在他們小時候好好的培養,所謂「成龍成鳳」,這是正常的心理,就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有用之材。

如何成為有用之材?就是要靠教育。教育孩子,並且給他們一個很好的環境和正確的方向,教他們怎麼走。在孩子沒有成年之前,應該要這樣做,否則,孩子不曉得嚴重性,只顧著玩,若順著孩子讓他玩,將來可能成為麻煩,成為社會的問題。

如果孩子沒有獨立的能力,事情來了總是說:「好吧,你安排吧!你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這樣,孩子就變成算盤珠了,撥一個動一下,這是戕害、壓制了孩子成熟的能力和潛力。家長應該做的,是要了解孩子的性情與個性。孩子們小的時候,認為自己有判斷的能力,做家長的要如何確定孩子真的有判斷能力?這需要靠智慧。

在孩子知道自己要走什麼路的時候,可以好好地跟他談一談。如果他思路清楚,走法也很正確,而且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很少出差錯,到了一定年齡,他自己曉得應該要走什麼路,這個時候就讓他自己走,不需要擔心或限制他們,而要給予支持,如此才能夠幫助孩子更成熟。

曾經有個人已經快要四十歲了,沒有結婚,想要到法鼓山出家,父母卻說絕對不準。這很奇怪,在法律上孩子已經成年,他們的思想已經獨立,只是沒有結婚,父母就不准他出家,這是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狀況。

或者,孩子已經有獨立的判斷能力,想去學習技能或是再進修,但父親因為自己有一間公司,便要求孩子繼承,這樣,孩子也會很困擾。

開明的父母不會這樣做,他們會自己做自己的事業,然後讓孩子去闖自己的未來,不會勉強孩子一定要走父母希望的路,這才是現代父母需要培養的態度。


聖嚴法師《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問:台灣人小孩越生越少,父母的期望也越高,許多年輕學生因壓力得了憂鬱症 ,還有不少人習慣性自殘。曾有人向您尋求智慧嗎? 您會很怕輸給別人的父母和孩子怎麼說呢?

答:常有父母在孩子考試前來找我,求佛菩薩賜給孩子智慧,保佑孩子考運好一些,任何宗教都有祈禱的儀式,求得心理的平安,智慧不是我給的,是佛菩薩給的感應。但是經過這一種儀式之後信徒的心就比較安定, 父母心安 ,也讓孩子心安,智慧就被啟發了。

我會建議父母對考生說:「如果考上好的學校那很好;如果考不上就接受事實。雖然念了名校,畢業之後可能會有更好的前途;念的不是名校,起跑時可能辛苦一些,只要持續努力也不一定沒有好的出路。」有些出生偏遠地區的孩子求學環境裡沒有名師、也沒有名校,但他自己很用功、勤勉,小學和中學都是普通的學校, 但是大學可能就考上名校。即使一生進不了名校,只要相信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考不到名校的狀元,出了社會,自己好好努力還是有機會在某個行業中成為狀元。

西方人對孩子的教育態度比較自由一點 ,有些孩子高中畢業以後,不想上大學,也不找工作,想要先出國「流浪」看看世界,累積經驗,父母也不會反對, 反而覺得年輕人多一些閱世經驗也很好。

三十年前,我有一位美國的嬉皮型學生,他高中畢業後就向我告假, 說要和女朋友去流浪,從北美旅遊到中南美。我問他:「你準備了多少錢?」他說:「沒錢。」問他怎麼過日子?他說保證沒問題。只要在路邊竪起大拇指,就可以搭便車,睡覺就睡教堂、公園、車站,也可以沿路打散工,換取最簡單的飲食。

兩年後,他們回來了,又黑又瘦頭髮好長,連衣服都破了。他們說當到美國南方時,因為已經將皮膚曬的太黑了,有些白人還不想跟他們在一起。

他告訴我:「現在我們要去上大學了。」之前的兩年是不是浪費了呢?他們一點也不覺得,倒認為是非常充實而有用的。那父母怎麼想呢?他說父母當然是讚成的,就算不同意也沒辦法,他已經決定要這麼做了。

現在, 這兩名年輕人成了律師。所以,孩子現在不想念書,父母用太煩惱,應該先弄清楚他的想法和選擇。台灣父母都有這個問題:把孩子照顧的太多、太好了,不僅讀書、結婚、就業都要操心和安排。就算已經結婚生子,還要 為第三代擔心。

四十年前,我曾見到一位醫師父親,眼看兒子不太想念書,他只好一關一關塞錢,讓兒子進了一家醫學院,父親還在學校捐了一棟建築物,兒子果然從醫學院畢業了,也成了醫師,繼承父親的醫院,當了院長,但他不太會看病,反正院裡有其它的醫師幫他看。看起來他一生順遂,但對這兒子來說,真的是好事嗎?其實,他好可憐,這一生都不是自己的了。

奉勸天下父母即使再疼自己的孩子,還是放手讓他獨立奮鬥,因為人生要靠自己走出路來,孩子才會有自尊跟自信,這樣的人生才會有意義。 就讓大人先改變吧!


勿以嗜欲殺身,勿以財貨殺子孫

有些父母、長者非常想不開,就想著要給孩子多留一些錢,結果呢?留得住嗎?告訴大家,留成什麼?禍根。老祖宗留了一句格言,告訴我們「勿以嗜欲殺身,勿以財貨殺子孫」。一般的人沒有見地,留很多錢財給孩子。「我教子,唯一經。」范公的後代八九百年不衰,他留給子孫的就是「濟貧活族之義」,救濟整個家族,救濟多少個貧窮人,這樣的道義留給他的子孫。所以當時他在世的時候,是一千畝義田,到清朝的時候,是四千畝義田,青出於藍勝於藍。所以范公後代的福報非常大,因為傳承了他這個道義。

而林公也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話,他說「子孫若如我」,子孫的素質跟我一樣,都不錯,「留錢做什麼?」你留錢給他幹嗎?「賢而多財」,他本來還是蠻賢德的,給他很多錢,「則損其志」。他說我爸爸賺得夠了,我幹嗎還去努力?把他的志氣給折損了。「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子孫素質已經比我差了,還留錢給他幹嗎?「愚而多財」,子孫素質比我差,你還給他很多錢財,「益增其過」,根本就是讓他更驕奢淫逸。那不就是以財貨殺子孫?

現在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在報紙上看到好多大企業家去世了,馬上登場的是整個家族爭財產,甚至於爭了好多年,他的棺木都還沒有入土。他賺了那麼多錢,最後呢?死無葬身之地,所以人算不如天算。這個是去世以後是禍根。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還沒有去世就是禍根。在台南有一個企業界的人,他也很忠誠,在一個企業待了一輩子,積了二十億台幣的財產。二十億不算少,而他建房子,花了多少?一億。我當時聽到第一個念頭:這個做法就是敗相已露。你很有錢,很炫耀,很揮霍,上行下傚,鐵定敗的。歷史當中沒有說哪一個父母很奢侈,最後下一代興旺,沒見過。所以一個家要三四代不衰,曾國藩先生說一定要堅守勤儉;要五六代不衰,一定要謹慎朴實;要八代十代以上不衰,一定要孝悌。他看了太多的人家,總結出來這些經驗。

你花一億建房子,首先你的後代會覺得,我老子有錢,那他就開始亂花錢。第二,蓋一億的房子,不就是告訴小偷們,有空到我家坐坐。哪有智慧?剛剛講到那位用一億建房子的男士,最後孩子養成奢侈的壞習慣,還賭博。他中風管不了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二十億全部敗光。這是他還沒走以前,就變成禍根。請問大家,他們家的悲劇結束了沒有?才怎麼樣?剛剛開始。因為孩子已經大了,養成很多壞習慣,要改談何容易?除非他們遇到倫理道德的培訓課程,是不是?所以,把這些重要的倫理道德教育送到家家戶戶,可能就改變了他們家庭的命運。

剛剛這個是沒有智慧的人經營的人生,有智慧的人就像范公、林公,留留得下來的陰德庇蔭子孫,留最好的榜樣讓子孫傚法。不只在家庭如是,在我們的單位,我們老師時時都想著,當時陳校長、王校長在位的時候給我們的那些叮嚀教誨,留下來的校風,影響深遠,經過了幾十年都還影響著這個學校。那你確實是留留得下來的。帶帶得走的,什麼帶得走?靈性的提升、智慧的提升,還有你這一生所攢的一切善行,都帶得走。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哪有一顆種子種下去會白種的?


大師說:為子女存款,不如為子女積德

佛說世間最大的功德莫過於教育好兒女,每一個父母都有有責任去好好教育自己的子女,教導子女為人處事的正確理念,讓子女成為一個對社會、家庭、自己負責任的人,讓她們知道報父母養育之恩,報國家、眾生的生存之恩,知道感恩,心存善心的人才會獲得福運。每個人的福報都是修來的,父母想要給兒女多積福報,讓他們生活中事事順意,在教育兒女的道路上,就更應該要正確的去引導他們,讓他們做一個懂得感恩,心懷善心的人。

父母為何要積德?

主要的原因就是上一輩給下一輩積累了無數財富卻沒有積福德。當錢被花完又沒有福氣掙的時候,家族也就自然而然沒落消亡了。為什麼後代會沒有福氣掙財富?因為大多數人不懂家族興旺的因果原理,習慣用世俗的東西教育孩子,卻不知道教孩子培植福德。

導致後代只知道享受前人的勞動成果,驕奢淫逸,不斷揮霍、浪費財富,在下一代的時候招致更揮霍的後代,等想挽救的時候已無力回天。如此就算你家有金山銀山,也會被揮霍光。

因此父母要懂得,留給孩子的最重要的不是財物,而是讓孩子明白如何保持福德,才能讓家族長盛不衰。還有一句老話叫:「父債子償。」父輩所做的惡是會報應到孩子身上的,同樣,父母積德也能回報到孩子身上。

父母積德的好處?

所以身為父母需要言傳身教,多説明他人、多做有益於社會的事來積德積福報,起到榜樣的作用,讓孩子明白,現在的一切都是辛苦掙來的,要惜福也要積福。

這樣孩子才會有上進心,就算留給他的財富花完了,他自己也有能力發家致富。孩子也會用父母的教育方式教養下一代,教他們積福惜福。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更是孩子一生性格、修養、成才的重要環境。

一個好的教育的環境、善念的環境、福報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跟別的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是不一樣的。父母對孩子不能過於嬌慣,否則孩子長大之後,悔恨已晚。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因為他們不成熟,所以需要大人的引導。

父母為孩子留下的最大財富,不是金銀財寶,而是福德、德行、福報。父母經常念佛拜佛禮佛,孩子也是最大的受益人。在父母念佛的過程中,孩子也會受到感染,聽到佛號也會有功德福報。當父母的德行越來越多的時候,福報就會積累到孩子的身上。

孩子應該學會自力更生、學會孝順父母、學會感恩世界,父母為孩子創造了最好的環境,其他的就看孩子自己的行。為人父母,為孩操心,受累一生,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要告訴他們什麼是德、什麼是善、什麼是因果。父母積德,孩子受益。我們用自己的一生在教育孩子,用自己的一切為孩子鋪路,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棟樑之才!

父母如何積德?

一、樹立孝榜

在教育孩子上,要知道給孩子樹立榜樣,首先自己就要做好為人子女的樣子,知道孝順父母、恭敬父母、以後孩子才會知道孝順你。這也是佛說的因果循環,長輩是我們的福田,我們要在孝順父母的時候也是在給自己積福德,讓兒女傳承下去這種美德,就是在給他們積福報。

二、多行善事

我們要好好做善事,兒孫自然得福報,行善積德,吃齋念佛的人後代都很好,就是他們在行善的路上幫助別人獲得的福報延續到了後代,也感化了後代,兒女看到父母行善,自然也會心懷善心,知道幫助別人,這樣也可以自己積福德,福報也會越來越多。

三、讓孩子受苦

讓孩子受苦,讓他們去成長,將來才不會受苦。父母要想給孩子積福報,不要捨不得孩子吃苦,如果什麼事情都幫他們解決,未來需要他們自己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是在害他們。給孩子的錢也是,夠用就行了,不需要給他們太多的,多餘的錢可以拿去佈施,其實就是在給他們積福德,也是為了讓他們學會不去浪費。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給父母的天使,孩子的到來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相信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生活順意,不管在哪裡,都希望自己孩子好,那麼父母就應該多多給孩子積福德,好好教育孩子、多行善事、多做功德。讓孩子有好的德育,才能遠離災厄病苦,幸福健康快樂的成長。


佛說,爲人子女,做到這五件事,才可稱爲孝順!

蓮荷居士

孝敬雙親,尊重師長,歷來就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佛教傳入漢地之後,以父母爲世間福田,與傳統文化的「報恩」思想不謀而合。譬如,《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列舉出包括懷胎守護恩、臨產受苦恩、生子忘憂恩等十恩。

佛陀住世時,更是告誡世人,應努力盡孝。「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猶不能得報恩。」佛說孝養父母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有同等功德。但是,究竟怎樣做才算孝順呢?《長阿含經》中開示,爲人子女者,只有做到了這五件事,才可稱爲孝順。

一者,供奉能使無乏。

佛門中所說對於父母的供養,主要包括飲食、衣物、臥具、湯藥,這些都是日常生活基本的物質條件。飲食、衣物、起居用品,不在於名貴,飯菜鹹淡合適,生熟中節;衣物冷暖事宜,遮風擋寒;臥具常常翻曬,安住無憂。總之,能使得父母安心,就是盡心孝敬。

當然,倘若老人身體不適,躺臥在病榻,也不應懈怠、厭惡。想想自己初生,屎尿糞溺何曾遭父母嫌棄。越是父母生病的用人之際,越能體現出兒女的孝心。

二者,凡有所爲先白父母。

父母恩情難報,包括「遠行憶念恩」。想起念書時,每次離家母親總要送我出門,即使自己走出很遠,母親仍然不舍離開。曾聽母親說,子女思念父母,手指頭那麼長;父母思念子女,路那麼長。所以,有要緊的事,都要讓父母知道,不要讓父母擔心。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的意見,有時還能幫助自己規避事業的風險。

三者,父母所爲恭順不逆。

很多人對父母物質供養方面,做得很好,但是順從父母的意思,不忤逆父母,卻難以做到。父母雙親想要做好事,仍想發揮餘熱,在社會上有所作爲,做兒女的就不好違背。也就是說,不但要在物質上孝敬,還要在精神上順遂。

譬如小編鄰居家老人,每天在外面撿礦泉水瓶,子女嫌丟人,上班就把老人反鎖在家中。人的一生受之於父母,正是因爲有他們的辛勞,子女才能長大成人。孝順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老人想做些好事,怎忍心違逆他們呢?

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父母年事已高,有些善事、好事,不能親力親爲,父母讓我們去做,不要違背父母正當的命令。天下父母,沒有誰會讓子女爲非作歹,他們都期望子女成爲人中龍鳳。老話說「父形子肖」,人終歸有年老的時候,此時對待父母的態度,就是未來子女對自己的態度。

五者,不斷父母所爲正業。

所謂正業,是指父母建立起來的利益衆生的事業,譬如學校、敬老院等等。作爲子女,不但要繼承老人的遺產,更應該繼承老人的事業,這就是在廣結善緣,也是在積累陰德。

古德言,「百善孝爲先,舍此別無功德」,捫心自問,平日自己也有地方沒盡孝道。佛教化世人「以戒爲師」,而戒名爲孝,也稱解脫。希望諸同參師兄一起,孝養父母,乃至以慈悲心對待一切衆生。學佛,孝順是基礎中的基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