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所知障?何謂煩惱障?

唯識學派對於:能障涅槃者,為煩惱障。 能障菩提者,為所知障。

煩惱障:是以所執性的實我計有,一百二十八個根本煩惱及彼等流諸隨煩惱,擾惱眾生的身心。

所知障:是法執為,見、疑、無明、愛、恚、慢等,覆障所知境。亦名智障,是由貪、瞋、癡等諸惑,障礙所知之境,而使不現。

唯識學派的煩惱障及所知障:又名為我執及法執。

初地,名見道位,由二空智斷第六識的分別二執,第七識亦斷自身分別二執現行,故皆轉有漏識成下品無漏智。二地至十地名修習位,修至佛果前的金剛無間道,才斷第六識、第七識的俱生法執種子,至佛果位於俱生法執的習氣斷盡,轉八識為最上品無漏妙智聚。

根據唯識思想講:有煩惱障在的時候,一定有所知障;而有所知障的時候,煩惱障未必有。

請參考 法鼓書名《探索識界》


我們的智慧、能力喪失,就是因為有「妄想」、「執著」。

佛法講「二障」,兩大障礙,「二」是兩大類,每一類都是無量無邊。

這兩大類稱為「所知障」與「煩惱障」。

妄想演變成所知障;執著演變成煩惱障。

我們有這麼多的妄想與煩惱,是因長時累積的迷惑顛倒。

佛所講的一切方法,就是幫助我們捨離妄與煩惱,恢復清淨心。

「清淨心」是我們的「真心」。

清淨心起作用就像鏡子一樣,所以佛經裡比喻為「大圓鏡智」。

「圓」是圓滿。

這一面鏡子將虛空法界照得清楚明瞭,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這不是讚美的話,而是我們自己的本能。

必定要依照佛教誡的方法去做,才能恢復本能。


煩惱障與所知障

文/噶瑪天津仁波切

煩惱障 貪瞋癡

每個人在未成佛之前,都有煩惱障與所知障。

「煩惱障」顧名思義,就是煩惱;一切煩惱皆來自貪瞋癡,貪瞋癡有粗重、細微兩類:

粗重的貪瞋癡,極容易察覺。只要具有是非觀,依循良知,即能了解對錯,可發現自己的貪瞋癡。最大的癡,來自親情執著,尤其孤兒寡母之相互依賴,情愫尤深。長大之後則是兩性感情羈絆,而以單戀為苦,自己投入很多,卻往往給對方帶來困擾。瞋恨經常表現於不悅情緒,稍有不稱己意,馬上生氣。

人出生之後,自然表現貪欲及存活的本能。初生嬰兒,放在母親的肚子,不用教自己就會爬去喝奶。這實在是生命非常神奇之處;但最大的神奇,就是人實在將貪婪表現得太偉大了。之所以講「本能」,只不過強調久處輪迴,執著生命和自我,為了活下去的種種天賦能力,姑且稱為本能,但並非眾生本來就如此。否則修行亦無法轉化、恐是解脫無期了。以良知發現貪瞋癡並不難,難在於眾生以貪瞋癡為理所當然。導致必然結果是,良知被貪瞋癡所蒙蔽,誤以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細微的貪瞋癡,同樣存在於內心對一切的執著,它所執取的是內心所顯現的特徵;這種特徵,與深厚習染有關,且隱藏於心靈深處,不刻意察覺,還真不易發現。若以理性和感性譬喻,粗重貪瞋癡類似理性,運用理性能克服;細微貪瞋癡猶如感性,明知不對,還是去做。也許譬喻不盡貼切,無法真正形容細微貪瞋癡。換個說法,粗重貪瞋癡譬如見到異性,心生愛慕,想要擁有或付出。細微貪瞋癡猶如毋需見到心儀者,光是望著照片,就目眩神迷了。

在大乘修行五道之中(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進入見道,粗重貪瞋癡即可被清淨;細微貪瞋癡,則要到七地菩薩方得以清淨。

事過境遷  該放下了

我們都不想要煩惱,但可曾真正認識煩惱、真想捨棄煩惱?

認識煩惱才能捨棄之,故應視煩惱為敵人,以佛法對治。眾生最大的無明,就是將煩惱視為密友,緊緊擁抱,乃至迷失於煩惱的漩渦,被毀滅吞噬無法自拔。分不清什麼才是真正的我、我要的是什麼?深感痛苦,卻不想從苦中出離。若言所有煩惱都是自找的,亦不為過。譬如人常煩惱得睡不著覺,卻不因想睡覺了,而把煩惱丟掉。

煩惱是可以放下的,不懂得捨棄煩惱的人是無智者。

常聽有人說:「我恨死他了。」他的臉活在你心中,你在恨誰?其實是恨自己。如果有人當真讓你瞋怒不悅,當思惟,這不快從哪裡產生?是從自己的心所生嗎?若他曾傷害你,受傷的記憶仍在,每每勾起傷心回憶,是何等愚癡?傷害既已造成、且已遠逝,若未從受傷的過往獲得成長,反而讓自己沈浸於痛苦記憶,一直走不出來,每次看到他、想到他,就再被傷害一次。但事實不然,對方只傷害你一次,可是你想起一百次,就心痛一百次,九十九次都是自己造作。若將對方譬喻為兇手,你就是劊子手,扼殺了自己的靈性。

既然學習佛法,就應當從佛法中獲得利益。曾經受苦,更該從苦難中獲得啟發,而不是讓苦成為永遠的痛。善加思惟,這個苦難是真實的嗎?當真存在嗎?事過境遷,早已消失了。

照照鏡子,再看昔日留下的照片。追溯分析每個時期的自己,二十歲的自己在哪裡?三十歲的自己在哪裡?四十歲的自己又在哪裡?若你還記得十年前所受的痛苦,那你就應當找到十年前的自己,才能痛苦。可是十年前的自己何在?你會回答「過去了」。是啊,是過去了。問題是十年前的往事,在你心中並未過去,傷痛猶在。這是自己不懂得成長。了解「十年前的我」已經消失,奈何卻無法讓「十年前的事」、「十年前的他」消失。何等愚癡?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就是因為有這些苦難,益顯佛法之珍貴;也只有佛法才能讓我們成長、弭平內心的痛,從苦中獲益。當你明白十年前的我既已不存在,十年前的事也應一併消失,這就是智慧。應該從痛苦與失敗中獲得啟發與成長,而非一直在原地兜圈子,如是才能擁有真正自在的自我。

佛法一直強調,自我不可執著,當破除我執超越自我。可是眾生無時不刻都活在自我之中。退而求其次,活在自我之中亦可,但必須活得自在,而前提是——放下煩惱。

所知障

所知障就是所知的障礙,所知的所知來自學習和習染、來自對世界的執取和分別,這就是所知。真正修行佛法求開悟,必須放棄一切所學,淨除所知障。也許你會想,若無這些知識,不懂得分別,如何在現實社會生存?誠然,世俗生活需要知識、常識、學習、分別,要懂得善惡是非。基於世俗的角度,所知越豐富、越能在現實社會生存。但若站在出世間角度,所知越多,所知障相對加重。越不易接納他人,分別心越強。

未見性之前,一般人心量狹小,尤其常偏私袒護親友所為。譬如自己孩子出狀況,家長的立即反應常是「不可能,我兒子善良又孝順,絕對是人家害他的。」不是緩頰就是為其開罪。為求生存,是非善惡都常顛倒了,更何況正確的善惡標準,也是一時之辨,在某種時空條件下所分析判斷的結果。

佛學出離煩惱

許多人問,學佛做什麼?尚未學佛之前,可以如是探索。發現學佛的利益,究竟學佛對我有什麼幫助?肯定它的利益,才開始學修。倘若學佛之後,才回過來問學佛做甚麼?表示這人並未真正學習。

學佛就是學習如何捨棄煩惱,佛法可幫助我們認清煩惱的本質,獲得勇氣智慧選擇不再與煩惱為伍,從痛苦中勇敢地走出來,住於平安喜樂。

學習佛法從苦集滅道四聖諦入門。「集諦、苦諦」揭示人生是苦,提醒我們觀察並深思,人生的苦是什麼?凡夫經常以苦為樂,所以備受痛苦煎熬。學會拒絕煩惱之後,才能真正擁有自在的自我。煩惱尚未捨棄之前,「自我」隱藏著痛苦、包藏著傲慢、懷著脆弱信心。因為沒有信心,所以才會表現出那樣的自我與傲慢!傲慢的背後,絕對禁不起打擊。

煩惱障與所知障、貪瞋癡三種染污,一直存於我們大腦之中,此乃輪迴之根、痛苦之源。若相信染污存在,加以執取,本來清淨心即為之遮障、覆蓋、主宰,猶如監禁在獄。所以學習佛法的目的與好處,就是終止輪迴。奈何今日台灣佛法盛行,卻掉入另一處泥沼,求庇護保佑、求加持。迷失本心,即非佛法。

有弟子說:「痛苦的時候很難觀照,遑論獲得智慧從中解脫。」當然,在痛苦當下,沒有能力觀照這些道理,但必須平常經常思惟,才能預防苦因。大地乾旱,野草滿地,如何防止燎原之火?不斷灑水滋潤,或乾脆割除、先放把火燒了。總不能天乾物燥,又不小心火燭,滿屋堆放易燃物,然後來問上師:「仁波切啊,我要怎樣預防火災?」保險公司也不敢接受這種保險。這譬喻,表示眾生自尋煩惱,不能慎防苦因。

煩惱必有其因,遇到煩惱,應該思惟,用什麼方法可以減輕難題?想到方法即止,不要再於思慮中打轉。若真無法解決,則當瞭解最壞的結果是什麼?當它發生的時候,即能鎮靜而不亂。

如是,生活中的每一對境,都可以體會苦集滅道。


如何判斷「所知障」和「煩惱障」

宏海法師

問:佛家講,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能學習佛法。 但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自己既有的知識、經驗所障。因此,請問,有沒有什麼分辨方法或標準,能讓我們在學習中,常拿來自我衡量一下,判斷一下當時是不是已在被"所知障"?

宏海法師答:"所知障"和"煩惱障",是我們常說的"願消二障諸煩惱",就是我們常說的兩種煩惱。粗略的講,"煩惱障"就是我們的貪、嗔、癡等自我的、本能的慾望一樣的煩惱,束縛著我們在生死輪迴中出不來。"所知障"泛泛而指是一種邪知邪見,比如對於佛的教理、真理的闡述上,始終被一種世俗的,或者原來固執己見的思想,禁錮走不出來,不能夠接受,這是我們通俗講的所謂的"所知障"。

在佛的教理微細上來講,"煩惱障"是障我們的"我空",即容易生的"我執"。"所知障"是障我們的"法空",即"法執"。如果從修行的果位上來講,修到阿羅漢果,斷的是"煩惱障";修到大乘佛法,成佛果,斷的是"所知障"。從這點來看,"所知障"是障所知的意思,即障礙我們本有的佛性、菩提不能顯現,形成障礙。

一般也會粗略的把"見思煩惱"化成"煩惱障","塵沙和無明煩惱"化成"所知障"。但微細上還有差別。現在我們作為凡夫的水平,會不會被自己蓋有的知識觀念所障?是會的。可是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搞定"煩惱障"。對於"煩惱障",就是深深有"我"的存在和人生本能的慾望,這是我們首當其衝要去斷的煩惱。這種情況下也會伴隨著斷掉一部分"所知障"。也可以在"我執"斷了以後,再次第的通過修大乘菩提道去間斷"法執"的存在,此即斷"所知障"的過程。

現在要判斷一下自己是不是被"所知障"所障礙,但很多時候我們是一種錯覺,基本上我們還是被"煩惱障"綁得緊緊的,還顧及不到"所知障"。說"所知障"的話,嚴格說有點好高騖遠。體現在我們凡夫層面上來說,有很多時候,比如我們相信"無我"、相信"四大假和"、"照見五蘊皆空"的道理,但我們另一頭又執著於"五蘊皆空","理"是真實的,沒有把它空掉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說是"所知障"的表現。

我們通常碰到的一些同修道友,或者有緣人去討論佛法的時候,往往學的知識比較多的人,比如說他相信科學,或者一種精神,就會障礙著他,因為已經蓋定的思維,走了一條禁錮之直線,很難再把它擴充的羅列開來進行取捨抉擇,所以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致使他很難去接受佛法裡講的一些真實的道理。這種情況也可以判定他是"所知障"的一種體現。

總而言之,我們現在修行還是"煩惱障"為主,我們修行的時候甚至都不知道我們的"煩惱障"時時刻刻升起,反觀不到。還是先下手處以"煩惱障"為主吧。阿彌陀佛。


沒能力斷煩惱,要持佛號求往生

宏海法師

這裡得生,就是往生,能夠往生四土,從四個土來判,因為我們要曉得,之所以能生到這些國土裡邊,他的門票是什麼呢?就是看你是染還是淨。淨的標準是什麼呢?看你斷的煩惱斷到哪裡了。一般的一個凡夫的煩惱,見解上、迷惑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見和思,這是我們欲界眾生現在頭等的煩惱,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斷完了以後,我們還要斷塵沙煩惱。等到出了三界以後,到了菩薩的地步開始修,斷塵沙惑。進到菩薩真正的見道,我們說的明心見性的佛性了,開始就斷無明惑。開始修行,都是有這個次第的。你修到哪一個時候,斷哪些煩惱。從教法上來講,這是很清楚的。

我們修淨土的人,就是以念「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作為法門來斷,所以說這裡講到的以往生不退為他的功用。首先一個,像我們現在的水平,你想斷煩惱,很難。大家一聽這個,好像道理上這麼教條這麼難,什麼意思呢?你想我們,現在咱們都是凡夫,你活著活著,你覺得一點分別都沒有,一點煩惱都沒有,甚至沒有一個我的執著和自私心存在的時候,一念都不起,這才是能夠把見思惑斷掉。

所以說為什麼要往生西方?我們連見思惑(都沒斷),不要說塵沙惑,塵沙惑大家想想,塵埃的塵,恆河沙的沙。就是說我們無量劫來造的業,整個這個法界裡面一切的現象上,我們都有可能會經歷,都有可能會做那個角色。他做這個角色的時候,所有的這些所引發的煩惱,造下的業,等等這些,你都要去在這個裡邊去翻滾一回,把它斷掉,去經歷,那才能成佛。大家想想那得有多少呀!

所以問題是我們現在,無明就更不用說了,破無明的時候就證佛性了。我們現在說是本具的佛性,但是都不知道埋了多深。因為無明太堅厚了。所以說,我們連個見思煩惱都斷不了,但是沒關係。為什麼呢?如果我們持名念佛,念得雖然沒有斷見思惑,但是我們可以生到凡聖同居淨土。大家記住,這裡不是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國土裡邊論,是在極樂世界的層面說,凡聖同居淨土,可以分三輩九品。

大家學過《無量壽經》,裡面不是有上中下輩,《觀無量壽經》裡面有九品往生,上品上生,上品中生等等這些。這個意思不敢聽錯了。就是說這些往生的人,就等於說我們沒能力在這個國土斷這個煩惱,所以就靠持佛名號,雖然沒有斷煩惱,但是能夠往生到淨土,分三輩九品的檔次。生到什麼呢?凡聖同居淨土。這是其一。

如果你念佛念得好,就在咱們這個國土念佛念得好,念到能夠一心不亂。這個時候,見思煩惱就自然而然脫落了,沒有我了,沒有自私了,這個時候,這種水平,就能生到方便有餘淨土,再強調一下,不是我們這個國土,是指的極樂世界的方便有餘淨土,這是要持名持到一心不亂。這裡再要加一個概念,一心不亂的水平也有兩種。咱們常在讀《彌陀經》的時候,讀到這個「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一個什麼層面?就是修到一心不亂的時候,是個啥狀態呢?還分兩種,一種叫做事一心不亂,一種叫做理一心不亂。

事一心不亂是什麼呢?就是事相、現象上。比如說,我們老老實實念佛。念佛的這個事情我在做,我就是在念阿彌陀佛,我也知道我就是我,沒有破我執,我也知道我念的就是念阿彌陀佛,我要求生西方。念到純一的時候,就沒有這個雜亂了。在這種情況下,能念的心和我們一向專門所念的佛,心和口,乃至佛,一直都是相應的。相應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一直心裡有佛。就是這個事,心裡一直有阿彌陀佛,一直在念,憶佛念佛,這就叫做事一心不亂。從現象上,從能所對待上,雖然有,但是我已經達到能念的我和所念的佛一直相即不相離,這就叫事一心不亂。所以大家你看,為什麼前面要講到雖然沒斷見思,我們可以生凡聖同居淨土,因為你持到事一心不亂才能生方便有餘淨土,這是一般情況來講。

什麼叫做理一心不亂?理是什麼呀?就是本質。本質是什麼?就是真理。真理是什麼呢?只有一個沒有兩個。所以理一心不亂是個什麼狀態呢?就是從道理上,從他的智慧噴發中,他就知道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我們一聽這個話「心就是佛」,難道我會想、會盤算這個東西,就是跟阿彌陀佛是一回事嗎?這個時候我們會通一下。心是什麼呀?心就是我們的覺;佛是什麼呢?就是覺悟。所以也就是這個心不被外境所污染,然後一直在覺的狀態,心即是覺,覺即是心,一直在這個靈明不昧的覺的這個狀態中,也不是說佛外,就是念佛外還有一個心,我真的有一個心在念佛,也不是說我念佛這個心外,還真的別有一個佛正在給我在念,念到這個狀態的時候是能念和所念都合二為一了,心佛一致了,也就是咱們說的無念而念,念而無念。你說你不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直在念。你說你念著,沒有我在念、沒有佛為我所念的這個執著,就進入這個狀態,相續不亂,這就叫理一心不亂。

大家聽明白,所以說事一心不亂,其實就是我們在《觀無量壽經》裡邊講到的「是心作佛」。理一心不亂,其實就是「是心是佛」。消化的了。為什麼要解釋一下這兩個概念呢?我們再回到這裡。剛才講到了,如果你持名念佛,持到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自己脫落,就生到方便有餘淨土;如果持到理一心不亂了,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了,我們講起來容易,你真修到這個地步的時候,有的一些菩薩都沒有修到這個地步。理一心不亂是什麼?就開始破無明,生實報莊嚴淨土。一旦生到實報莊嚴淨土,這還是報土,就開始什麼呢?分證,就是一分一分地見佛的最極究竟的淨土,就是常寂光淨土。生到實報莊嚴淨土以後就開始分證,一分一分地去證,現證常寂光淨土了。最後分證一直到滿證,無明斷乾淨了,就生到上上實報,究竟寂光的最清淨莊嚴土,這個就是不管從哪裡修,一定最後都是到這兒。

這就是這部經的力用,以往生,往生是可以,看你修到什麼水平,往生什麼國土。大家要記住,我們現在的水平是沒有斷見思惑,誰都幾乎不可能。這樣的話,我們將來生的是凡聖同居淨土。就是我們分三輩九品,有的是上輩中輩下輩,有的是九品中。我們不是有時候說九品蓮花為父母,有的人志向高一點,說上品蓮花為父母,這都無妨。這就叫做往生。將來不在此,往那兒去化生。我們學習這部經,他可以讓我們達到這麼一個生命的跨越,叫做往生。


多聞與所知障

要享受佛法的好處, 還是得確確實實的照著佛的遺教,去做實修實證的工夫。 做一分,就有一分體驗。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說不能做。聰明人和知識分子尤其是這樣。這些人讀書讀得多,有機會認識很多人的思想見解,加上天生聰明,能舉一反三,可以說得比別人更好。但是,檢查他們的行為,往往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他們雖然很肯定宗教對社會人心的教化意義,但是他們自己並不信教。他們覺得宗教是一種社會現象,也只是一種心理現象。 但是對社會各階層的大部分人來說,宗教可以撫慰人心、安定社會,所以是很好的教化工具。而他們認為自己有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道德標准,不需要宗教的引導與支持。這種現象可說就是‘所知障’或‘知見障’。 

所知障是被自己原來的知識學問蒙蔽,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然後,以這個觀念的框架來批評、否定宗教,妨礙了宗教信仰的道德實踐和內心的體驗。他們自認為是站在純客觀立場,其實,局內人可能不客觀,而局外人不明就理的評論,也未必應能客觀。怕就怕所知不多而自以為無所不知。不但對他自己形成了障礙,也可能誤導他人而成為信仰宗教的障礙。 

一般來說,學文科的中國知識分子,比較傾向於無宗教的立場,似乎接受個人主義思想的人,就容易認為宗教信仰與現實人生並不契合,尤其對於佛教會有若干偏見。比較起來,學理工科學的的除了堅持唯物史觀的人,反而容易接受宗教;所以,也不可說學問好的人就有所知障,就像許多博覽群書的人,依舊會選擇一種宗教來作終身的依歸。

近年來,像這樣的風氣,不論在國內或國外,知識分子信佛學佛,已經越來越多了。 《楞嚴經》裡面有一段阿難尊者的自述之詞:“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阿難是眾多弟子當中學問最好的一位,但是他發覺自己對佛法只停留在‘了解’的層面,還不能從實際的生活中,真正體驗到佛法的妙用。佛陀時常贊美阿難是多聞第一,所以,多聞也是值得嘉獎的。 但是,多聞還要實踐,要經驗所知的內容,可是一般的人只停留在‘知’與‘解’的層次,就像考古學者考察古代文物,但不會成為古人。所以,要享受佛法的好處,還是得確確實實照著佛的遺教,去做實修實證的工夫。做一分,就有一分體驗;不然,在修行的成就上,佛學博士還未必比得上目不識丁的人呢!

噶瑪滇真聽列惹薩解釋:

所知障就是所知的障礙,所知的所知來自學習和習染、來自對世界的執取和分別,這就是所知。真正修行佛法求開悟,必須放棄一切所學,淨除所知障。也許你會想,若無這些知識,不懂得分別,如何在現實社會生存?誠然,世俗生活需要知識、常識、學習、分別,要懂得善惡是非。基於世俗的角度,所知越豐富、越能在現實社會生存。但若站在出世間角度,所知越多,所知障相對加重。越不易接納他人,分別心越強。 

未見性之前,一般人心量狹小,尤其常偏私袒護親友所為。譬如自己孩子出狀況,家長的立即反應常是「不可能,我兒子善良又孝順,絕對是人家害他的。」不是緩頰就是為其開罪。為求生存,是非善惡都常顛倒了,更何況正確的善惡標準,也是一時之辨,在某種時空條件下所分析判斷的結果。

達真堪布上師的解答:

所知障有很多種,主要執著三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三輪。我們把三輪都視為真有,然後去執著,這就是所知障。比如說我們吃飯。吃飯,自己是一個輪,所吃的飯是一個輪,吃飯的過程又是一個輪,這是三輪。我們把三輪都執為實有,不知道是空性,不知道是如幻如夢。再比如說我們做功德,做布施,布施者自己,所布施的東西以及布施的過程,做布施的對境,這是三輪。把三輪都視為真有,不知道都是如幻如夢的。這個念就叫所知障。執著法,執著諸法為真有實有,這就是所知障。

我們有兩種我執——人我執和法我執。人我執是煩惱障的根本,法我執是所知障的根本。

希熱多吉居士的解釋:

通俗來說,我們每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感覺都不相同,因此形成了千差萬別的個體和不同的見地。由於個體的不同,因此每一個人所在和所處的境遇也不同。每個人都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理解來看待事物,但是他(她)們的知識、經驗和理解往往都帶有狹隘性,不能完全的、客觀的看待事物,這就是佛教裡講的所知障。如果仔細想一想,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所知障。 

“所知障”在梵語裡是jn~eya^varan!a,在藏文裡是s/es-byah!I sgribs-pa,在佛教中對它的解釋一般指:執著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在《成唯識論》中講:所知障者,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見、疑、無明、愛、恚(huì,指恨、怒、憤)、慢等,覆所知境無顛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可見“所知障”是與“煩惱障”相對應的。(注:薩迦耶見認為在五蘊假和合之生命現象之中,內含一常恆不變的生命主體,為五見之一。其從根本上違背了佛教自作自受的基本原則)

通常影響我們對事物有全面認識的有這樣幾種“煩惱障”:見(認為所見一定是真)、疑(受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疑惑和疑慮)、無明(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態)、愛(情感覺受導致各種愛)、恚(指恨、怒、憤)、慢(傲慢)。因為煩惱障的產生,障礙我們如實知道事物本具的真如法性,造成我們對事物有偏見、斷見、歧見、妄見等等的產生,因此形成了我們的“所知障”。所以所知障又被稱作智障、智礙。

為了更加清楚的說明“所知障”,這裡用唐朝慧忠國師的一個故事來說明一下。慧忠國師,俗姓冉,越州諸暨(浙江諸暨)人,幼時不會講話,從未踏越家門前的橫橋一步。十六歲時,家裡來了一位禪師,他遠遠迎面遙向禪師禮拜,雙親及親友見了這種情形,都為他的舉止感到驚訝不已,慧忠當時便乞求出家。他聽聞六祖慧能大師之名,就前往叩谒參學近十一年的歲月。因此在禪林中,他與青原行思、南岳懷讓、神會、永嘉玄覺等四人,並稱為六祖門下五大宗匠,與神會同在北方弘揚六祖禅風,批評當時在南方(江西)闡揚“平常心是道”的馬祖道一,駁斥南方禪者不重視經典而隨意說法的作風,所以慧忠國師平日特別重視經律論的教學。

其後,慧忠國師游歷無數名山大川,例如五嶺、羅浮、四明、天目、白崖、紫閣、武當等諸山,或者在松下安居,或者在巖石禪定。清風朗月,白日江河,皆能身心融為一境。在參訪慧能大師的十一年中間,六十二、三歲左右,中宗嗣聖七年(六九○)時,進入南陽白崖山黨子谷(河南南陽),自此長居於此,四十多年不下山,天下的學者風從而至,超過千人。

唐朝代宗即位之後,對慧忠國師禮遇有加,於是遷住光宅寺。有一天,代宗召見一人,自號太白山人,不明真實姓名與年齡。代宗告訴慧忠國師:“此人自認是一代奇人,頗有見解,敬請國師考驗。”慧忠國師先看看太白山人,然後問道:“陛下說你是一位異士,請問你有什麼特長?”

太白山人說:“我會識山、識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文認字,無一不精,並長於算命。”

慧忠國師道:“請問山人:你所住的太白山是雄山呢?還是雌山呢?”太白山人茫然不知所對。(山本無自性,更沒有雄雌之分,因太白山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答不出來。)

慧忠國師又指著地問道:“請問這是什麼地呢?”

山人說:“算一算便可知道。”

慧忠國師又在地上寫了“一”字,問:“這是什麼字?”

山人回答:“一字。”

慧忠不以為然,糾正他的話:“土上加‘一’,應當是‘王’字,為什麼會是‘一’字呢?(前有指地,作為鋪陳,其後劃一,定有關聯。太白山人因忽略前面的鋪陳,因此想當然認為只是一個一字。正所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識局部,不識整體)

慧忠國師又問:“現在,我再請問你:三七共是多少?”

山人回答:“三七是二十一,誰人不知?”

慧忠國師說:“三和七合起來是十,怎麼一定會是二十一呢?”

(三七可以為加減乘除任一,慧忠國師並無刻意說明用何法,因此各種可能都有,太白山人以己見推測慧忠國師說的是乘法,因此掉入慧忠國師的陷阱)。

生活當中,很多人常常不屑於聽完別人在說什麼,不屑於看完別人寫的是什麼,只憑自己主觀臆斷,被自己原來的知識學問蒙蔽,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然後再以這個觀念去臆斷、揣測、批評別人,因此常常會做出象太白山人那樣好笑的事情出來,這些都是所知障和煩惱障的表現。

以佛教的觀點看現在的專家學者,絕大部分人都有所知障。因為他們可能長於自己的專一學科或領域,但若從整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整體來看,以專一學科或領域的專長視角去看這個整體,則必然是不全面和有偏頗的。因此對於專家的話不能盲目聽信,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佛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打開視界的工具,這就是佛教的思想。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