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40】原來我們跟三寶是一家人,尤其跟佛陀是一家人

我們看附表,看附表第33。我們用蕅益大師的兩個偈頌,把這個跡門做一個總結。

這兩個偈頌,一個是來自於〈信解品〉,一個是來自〈藥草喻品〉。那麼整個跡門當中,我們可以歸納成:信解真如跟觀照真如。

先看第一段,看第一個偈頌。好,請合掌:

一、信解

客作從來非賤人,糞除未盡自迷津,

卻憐五十餘年別,此日相逢覺倍親。

我們沒有學《法華經》之前,我們只能夠根據諸法因緣生來修學。就是說:我現在是一個不好的因緣,我現在開始覺悟的時候,每一個人開始學佛的時候,都是墮入業力的妄想,一個雜染業,所以我們在求,一開始是皈依,是祈求三寶的加持。那麼在三寶當中打工,每天拜懺、持戒,其實這叫什麼?客作,我們認為自己是外人。

我相信沒有一個人,一進入三寶就敢說:我跟佛陀是一家人,除非六祖大師了,沒有人有這種智慧。所以我們總是覺得我業障深重,我來到三寶當中,三寶是高高在上,我是低低在下,那麼我是一個客作的賤人。

其實不是,從《法華經》的角度不是,其實我們是一時的流浪,一時的離家出走而已,我們只是回到原來的家而已,所以客作從來非賤人。

為什麼我會流浪生死呢?這個從因緣觀說起了:糞除未盡自迷津,卻憐五十餘年別。

一個人會流轉生死,其實你要說妄想跟業力,這個是枝末的問題,就是我執跟法執,根本就是執著。所以你看,你要學唯識就知道,臨終不怕你打妄想,打妄想怕什麼?就是你對這個妄想產生執著,完了。帶有執著的妄想最可怕,就是你對這件事情特別好樂,數數現行,深深好樂。一般的妄想根本不是你佛號的對手,你佛號生,妄想不生,說的就是一般的妄想。但是有一種例外,有一種妄想會消滅你的佛號,就是帶有堅固執著的妄想,你這個佛號就不是它的對手,所以這個理觀就是專門破這個執著。

諸位,理觀不是破妄想,妄想是虛妄的,理觀是把妄想背後的那個根拔掉,達妄本空,妄想是不真實的,所以理觀是幫助你把這個妄想背後的執著拔掉,這個妄想就沒有力量了。

所以一個人會輪回,就是怎麼樣?糞除未盡。就是心中的我、法二執的糞沒有消滅,所以就招感了在六道裡面一次又一次的輪回,輪回是這樣來的,這個是我法二執引生的。那怎麼辦呢?

我們看結勸:此日相逢覺倍親。直到有一天你學了《法華經》,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你才知道原來我們跟三寶不斷的接觸,我們跟三寶是一家人,尤其跟佛陀是一家人。你一回光返照的時候,當然你向外攀緣,我們一般人心是有所求,向外攀緣。向外攀緣,那你就是業障深重,你面對的是你的無量的過去所留下來的業力跟妄想,但是你要回光返照,你的本質就出現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這個時候你跟佛陀是站在同一個立足點。

所以諸位,你臨命終的時候,到底是業障深重去往生,還是你是具足無量的性功德去往生?關鍵就是你臨終的時候,你的心是向外的還是向內的,就在這裡而已。所以為什麼有些人往生對他來說很容易,他就是臨終才念佛,念了三天就往生了,有些人念了一輩子,臨終都沒有往生。從因緣來看很不公平,但是從理觀來說非常的公平,善根不同,因為他的人生因緣就是這樣的。

我們的生命體是真妄和合的,你最好臨終的時候不要把虛妄的這一塊現出來,最好不要,現出來你就很難處理了,你自找麻煩,就是一念迷,生死浩然。你要是不斷的去追想你的過去,你要一攀緣你的過去,那你就回不來了,佛號再怎麼念都沒有用,那你真的是業障深重了,因為去招惹生死業力的嘛。

回光返照的時候,你就是具足無量的性功德,你跟阿彌陀佛站在同一個立足點,那一念之間就往生了,所以他這個成敗的關鍵就在理觀嘛。理觀現前:此日相逢覺倍親;你要是攀緣心現前:糞除未盡自迷津,卻憐五十餘年別。

所以諸位:不要小看理觀啊!

成敗的關鍵就是你到底是業障深重,你還是性具無量的功德莊嚴,就在一念之間,就是你臨終的時候,是向外攀緣的還是向內安住的,就是這樣子而已了,因為我們同時這兩個都具足,就在一念心當中。

好,這個是信解。這個信解就是說,諸位!從現在開始,你要相信一件事: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

當然我該相信兩件事,第一個相信從因緣上,我們是一個如夢如幻的業障深重,這個也要相信,你不能執理廢事嘛。所以我們也要去拜懺、持戒,把這個業力降到最低,這也要相信。但是更重要的是相信你的本質是清淨的、是具足的,是具足佛性的,這個是信解,先相信這件事情。

《法華經》的圓教思想,只能仰信。你說:哎,我見不到。它是先信解,再行證。你信解以後你才有辦法證入的,它不是讓你看到以後才相信的,圓教思想全部是不思議境,你只能夠佛陀這麼說,我仰信佛陀的真理,是這樣子的一個信解。


真實的修行,一定是從內而外,不能從外而內

淨界法師:《楞嚴經》講記

佛陀在破除阿難尊者的妄想之前,他先講出二種根本。佛教的根本理論是講諸法因緣生,一個人會生死流轉,另一個人會產生涅槃安樂,背後都是有它的原因的。當然所謂的原因,主要的就是我們那一念心,就是我們心態的不同。

如果我們今天是用一種攀緣外境的妄想來修學,我們可以創造一種非常殊勝的善業,成就一個安樂的果報。但是這果報會有個問題,它不會持久。你看生到天上的人他不會持久,他享受天福,總有一天他一定要從天上掉下來。為什麼?

因為他剛開始的時候是用生滅心來攀緣殊勝的三寶境來修學,它的本質是生滅的,所以他的果報會有一定的期限。

但是我們看佛陀,成就佛陀以後,我們沒有看過哪一個佛陀又掉下來,沒有過!他成就佛陀他永遠是佛陀,他不會受時間空間的障礙,因為他剛開始的時候就依止不生滅心,這就是問題點。

我想我們在座很多人學過唯識學,《八識規矩頌》、《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頌》。唯識學跟《楞嚴經》的確在思考模式上不太一樣。我們可以這樣講,《楞嚴經》是在破唯識的。我們剛開始依止唯識學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要怎么修學呢?這要根、境的和合才產生識,所以第六意識一定有外境的刺激,才能夠產生心識的活動。

學唯識的都知道,我們的心不能單獨存在,沒有外境就沒有內心。我們剛開始在修唯識的時候,是有一個外境的刺激產生一個善心,由這善心再創造一個外境,由這一個外境再產生另外一個善心,然後才能夠所謂的斷惡修善,然後才能夠輾轉增勝。

所以唯識的第六意識是受阿賴耶識的影響,阿賴耶識要變現好的因緣,第六意識就能夠好好的修學;阿賴耶識變現一個不好的因緣,第六意識就開始造業放逸。

唯識的思考是這樣子,心隨境轉。《楞嚴經》它否定這種思考模式,它說這種觀念是不對的。《楞嚴經》的心它不是從外境,它是你的心,你開始迴光返照你的真如本性,我的真如本性沒有惡法,它是清淨的,所以我應該斷除惡法。為什麼?因為我本來就沒有這個東西,我的內心本來就沒有這個東西,我就不應該存在這東西,這是我捏造出的,所以我應該舍掉,我的內心本來就具足無量的功德,所以我必須把它開顯出來,所以我要修善。

所以它整個修學是稱性起修,它是從內心發動出來,然後再創造外在的因緣。

我希望大家把內心要分清楚,我們這一念心,一個是從外面來的,這就叫生滅心;一個是從你內心發出來的,這就是不生滅心,這是容易判斷的。

所以真實的修行,你一定是從內而外,不能從外而內。

如果你現在的修學,整個功德還是從外而內,那你這修學不會持久,絕對不會持久!因為你是生滅心,而且你這樣修學也不能了生死,因為你的本質是生滅。以生滅心不可能得到不生滅果,因為本質不一樣。

所以佛陀說: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你拿一盤沙,你煮了三小時,頂多叫做熱沙,只是溫度增加而已,沙本質沒有改變。我們一定要將心地法門弄清楚,你到底是依止妄想還是依止真心,這樣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你一定要先弄清楚,什麼是理觀什麼是事修

淨界法師《妙法蓮華經》

那麼這一科是跡門流通的第五品,《安樂行品》,這個安樂,它是一種功德相,就是我們如法修學一佛乘的妙法,我們會在身、口、意、誓願這四個處所,今生會產生安穩的快樂,來生會成就大般涅槃的快樂,就這個安樂通於今生,也通於未來。那麼這樣的安樂是怎麼造成的呢?它有兩個重要的因地,一個是行處,一個親近處,行處就是理觀,親近處就是事修。那麼理觀事修就合起來,就是我們說的一佛乘的思想,權實不二,理觀跟事修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在觀照我們這一念心,這個相同的,整個《法華經》它不向外追求的,它的問題就在內心裡面,那麼觀心當中,理觀的心跟事修的心是不一樣的,理觀它的心觀的是深層的真如的心,那麼事修所觀的心,它是觀表面的因緣的心。那麼這兩個有什麼差別呢?我們說明一下。

理觀的心它是一種不生滅心,就是我們現在的心是生滅變化的,但是如果我們今天把生命的輪迴,把它回歸到原始點,就是我們在沒有輪迴之前,當我們的心是一種寂靜安穩的時候,還沒有一念妄動之前,我們是一個什麼心?所以這個真如的心是一種真實不變的,所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理想化的心,理想化的,不是現實面的心。那麼這種心它有兩個特色:第一個清淨,第二個具足。它的一念明了的心性它是離一切相,但是又具足無量的性功德,但這個時候是寂靜不動的。那麼這一念心是乾什麼用的呢?安住用的,就是安住一念心性。然後即空即假即中,即空顯現是清淨的相狀,即假是開顯它的一種性具的功德,所以我們修理觀的時候,我們是超越現實的,是的,這種理論,那是透過一種信解而建立起來的,不是我們真正去親證的。

那麼這樣的理觀的心安住以後,接下來就是怎麼樣?我們要面對我們現在已經輪迴的心,我們回顧我們的過去,曾經做過天人,享受很多的世間快樂,我們也曾經到三惡道,遭受很多的刀山油鍋的痛苦,而這些因緣果報雖然過去了,但是它會在心中落謝影像,就是凡是我們生命走過的事情,在心中都會留下一種影像,就像一個鏡子,你把它放在空中,它會惹很多的塵埃,一個車子開過去了,它全留下塵埃,一個人在鏡子前面走過去了,它也會留下塵埃,雖然人已過,車已過,但是塵埃留下來了。

所以到了我們今生,我們心中是怎麼樣呢?那就心有千千結了,就是很多很多過去的人生的經驗,那麼累積成你的思想、性格,就是我們的心現在是有判斷力,有你的價值觀,有你的思考模式,這些心是怎麼來的呢?你本來是清淨的,你怎麼就有這麼多思想呢?一句話就講完了,因緣所生法。因為你經歷過太多的生命經驗,而在整個影像當中,我們個人呢,各取所需,你取你的影像,他取他的影像,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的思考模式,這個就是一種現實的心,就是因緣的心。

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就靠佛陀的大乘的戒定慧的事修,慢慢慢慢把它給做一個調伏跟引導,使令它跟我們原始的心能夠相隨順,就是原始的心是我們的理想目標,因為原始的心它才能夠跟諸佛相通,站在諸佛的同一個家,把心帶回家。佛陀所有的功德,都是從清淨具足的心顯現出來的,我們因為沾了很多的塵埃,所以變成一種流轉的心,所以真如的理觀跟戒定慧的事修,這兩個是不可切割的,互含互攝的,那麼這兩個關係,我們可以從因緣、體用,這兩種關係來說明。

首先我們看因緣,比方說我們受菩薩戒,諸位你受菩薩戒你都知道,你一定怎麼樣?先有戒體,才有戒行的,就是你在受戒的那一天你一定怎麼樣?面對十方諸佛許下你的誓願,從今以後,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然後你的心境和合,你緣十方諸佛的法界,眾生法界,然後呢,心境和合,落下一種無漏的善根種子。那有人就會說了,你發這個願,你是不真實的,你怎麼可能在今生當中誓斷一切惡,你怎麼可能在今生當中誓修一切善,你更不可能誓度一切眾生,你不可能做到,你不可能做到,你發這個願,你不是欺騙佛菩薩嘛,不是這樣講,因為你不發這個願你就得不到戒體了。

所以諸位,理觀它本來就不是務實的,我們如果什麼都務實,那我們就不能突破現狀了,就是說我們因為不滿意輪迴的現狀,所以我們才修行,如果你什麼東西都從因緣的現狀來思考,那你就永遠是一個生死凡夫了,佛陀意思就是這樣,就是說理觀就是讓你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不是要你現在去做到,最少你這個因地要怎麼樣?要圓滿。你不能說,我盡量斷一切惡,我盡量修一切善,我隨緣度一切眾生,你這個菩薩戒體是白受了,因為你第一個種子有問題,戒體的思想,就第一個種子必須圓滿,然後你去修行這個戒行,你擴展出來的第二個種子,第四個種子,八個種子,它會不斷的從圓滿當中不斷的擴大,你第一個種子就不圓滿,那你所有種子都不是成佛的正因了。因為它是一個因地。

所以我們在發願的時候是理想化的,你先把你現在的身心世界放下,這種經過輪迴以後,經過加工以後的身心世界先放下,這不是真正的你,所以戒體是理觀所成,它是一種思想化的願力,然後呢,然後你受完戒回到家以後,你開始怎麼樣?面對現實,開始做一些持戒的戒行,那這個時候,講到因緣,那就講到契機了,有些人喜歡斷惡,他寧可保守一點,他不修善,不度眾生,他先把過失先關掉。有些人喜歡修善,廣學無量的法門。有些人喜歡度眾生,那沒關係,各取所需,事修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他們三種人共同的因種是對的,他們都是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所以他們會有什麼結果呢?叫做方便有多門,但是最後一定會歸元無二路。因為他第一個因種是圓滿的。

所以理觀它是一個因地,它是完全不能有任何瑕疵的,就是你今天種的種子,這個無上菩提的種子,這是要求非常嚴格的,要經過長時間的在教法學習,什麼叫做真如的心,什麼叫做清淨又具足,具足又清淨,然後寂靜不動的心,這是不能有任何差錯的,因為你第一個因地種錯了,你後面就全部錯了。所以第一個,我們了解理觀跟事修,它是一個戒體跟戒行的關係,叫做因緣關係。第二個是體用的關係,體用的關係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怎麼樣?就是六祖惠能大師跟神秀大師的偈頌,六祖大師他的修學,他叫做什麼呢?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大師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個很明顯,就是理觀的角度,你既然超越因緣,那就沒有所謂的鏡子也不可得,灰塵也不可得,這是理想化的真如心,它強調安住,所以六祖大師強調是安住的,安住真如。

那麼神秀大師呢?是時時勤拂拭,其實他的說法也對,他面對的是一個因緣所生法的心,但是為什麼禪宗要選惠能大師呢?因為事修的心沒有太大的特別,所有的五乘法門,其實每一個人都要修心,淺深不同,人天乘修的是善心,二乘修的是涅槃的心,菩薩修的是功德的心,但是這個都是事修,但是問題是,你今天沒有成就本來無一物的這種體,你沒有找到十方諸佛共同的體,你就成不了佛。所以從成佛的角度,六祖大師是對的,因為他掌握了十方諸佛的根本的共體,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所以我們在整個《安樂行品》,你一定要先弄清楚,什麼是理觀什麼是事修,前面我們講到這個行處,就是理觀,就是透過我們觀察我們的原始的真如的心,然後怎麼樣?安住在一種不生不滅的清淨心,然後就開始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就開始務實的面對我們因緣所生法,所留下的無量無邊的妄想,無量無邊的業力所構成的我們現在的這個生滅變化的心,怎麼面對它,就是開始講務實面了,叫做近處。這個近處就是事修,透過事修使令我們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去親近這個理觀的智慧,這個就是事修。


理觀與事修

淨界法師《唯識學概要》

性宗強調不生滅心,那么相宗是強調一種調伏對治,它從因緣上調伏對治,它強調生滅的因緣。這個生滅跟不生滅,自古以來就有很高的爭執。那么最高的分界線就是在六祖大師的那一塊,產生很大的分界線。

我們都知道六祖大師得法的因緣,就五祖他年紀大了,他希望他的弟子,把多年的修學心得寫出一個偈頌,看哪一個偈頌比較合乎佛陀的真實義,就把這個法傳給他。他傳法不傳人,依法不依人,不管你是誰,不管你是不是我的徒弟,只要你的法接近佛陀,你就有資格做領導者。

那么當然後來兩個人提出了他的心得,第一個就是六祖大師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大師的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大家都知道誰得法了嘛!對不對?那么為什麼,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得法?因為他把真如的根本,不生滅性詮釋出來。所以從這個偈頌以後,中國佛教就重視不生滅而忽略了生滅的因緣。所以後世的祖師們,就為神秀大師喊冤啊,說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句話沒錯嘛!難道你不需要事修嗎?你每天拜佛,也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呀。

那應該怎么辦呢?所以你看那個《金剛經》有一個偈頌,有一個祖師註解得很好。《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因為《金剛經》強調不生滅性,所以只要生滅的,全部打入第二義諦,猶是階下漢。只要你能夠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這個人就沒有悟入佛道,對不對?這句話是合理的。

後來祖師註解說,若離色見我,離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句話也對啊!你拜佛是不是要借一個佛像呢?你可以對牆壁拜佛嗎?哪一個人家裡面是對牆壁拜佛的?借相修心嘛!對不對?你念佛難道你不出聲嗎?音聲,對不對?所以那這樣講的話,佛法不是矛盾嗎?一下子又要見色,一下子離色,它是這樣子的,站在不生滅的角度來修生滅,這個是最圓融的。站在不生滅的角度,就是站在本來清淨的角度,來處理你這些複雜的輪迴問題。

理觀用性宗,事修用唯識,它是這樣子,佛陀是教我們這樣設計的。理觀的時候,你把自己想成佛陀;你拜懺的時候,把自己想成凡夫。


達照法師:理觀和事行,兩者是必不可少的

達照法師《楞嚴演義第43集》摘要

一宿覺網路共修論壇

無論說的多好,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用功,力量非常之弱。就像我們,聽法就是眼睛看到了這條道路,而真正落實在修行上,就是開始邁步,走向目的地。佛在世告訴我們:理觀和事行,兩者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現在也是一樣,如果我們雙管齊下的話,首先是聽聞正法。聽聞正法就是兩個方法:一個是自己看書,一個就是聽別人講,特別是聽大德法師的光碟和錄音帶。我們通過聽以後,再落實在自己的行為中。

另外一個就是我們聽完以後確實需要去做。做:一個是思維,一個是實際。思維就是聽法以後,對照自己是生活,看看是否能對照得起來。比如我們前面講的六根和十二入一樣,十二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那你有沒有去思維一下,看看我們的六根六塵,那就是如來藏,就是佛性;並沒有離開六根六塵說我們有佛性;不需要離開,當下就是。還有佛經中的邏輯思維、分析,我們學了這么多,我們按照這種邏輯思維模式去思維,體會到以後,看到其它事情,都能夠按照這個思維模式來思維,這個叫正思維,也是一種修行,叫思維修。

第二種就是實際。實際就是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時候,特別是沒有打坐的生活當中。打坐是靜中去思維,坐禪,印度話翻譯過來就叫思維修,也叫靜慮。就是你坐下來,靜在那裡,然後去思維。我們平常沒有打坐的時間比打坐的時間多得多。在沒有打坐的時候能不能用功呢?能不能把佛法轉成自己的觀念,這個就非常重要了。只有這兩樣,一個是聽聞思維,一個是實踐,包括念佛、或者是持咒、或者是坐禪。通過這兩種,你才能真正體會到佛法的存在;也這樣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佛法的目的。而佛法的真正目的在哪裡呢?就是可以讓我們把生活中、或者還沒有出現的痛苦、煩惱化為灰燼。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沒有局限,都是每一尊佛。十八界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是佛陀告訴我們的,可是我們總是體會不到,所以需要去聽聞,去在打坐中實踐。如果明白了“即心即佛”,就明白了佛法。正因為我們思維修的時間不夠,坐下來去觀察這種理,來對照自己身心的時間不夠,所以每一次大家在聽法時可能會感覺聽來聽去都是一個道理。確實如此,如果講第一個道理,六根本如來藏,你聽懂了,後面所講的,都是一樣的。在講的過程中,我們對法義進行進一步的思維,加深對這種法的薰習,這個作用,包含了定和慧兩種結果。所以聽聞經教和誦經都是一樣的。如果為了智慧讀經,那么按照天台宗的觀法,就是隨文入觀。文字怎么說,你心裡就要怎么想。這樣心和文字對照起來,叫隨文入觀,這是開發智慧。另外一種是不要管經文說什麼,就是一心不亂的讀下來。這個就是定和慧兩種。聽經聞法也是這樣。如果你把法師講的話,對照自己的心,能夠對照得起來,能夠感受到這些文字的內容,那你就是開智慧了。如果你不能對照,你在這裡,不管法師講什麼,就靜靜地、行雲流水一樣聽下去,就是增長自己的定力。也是定慧等持。整個佛法除了定慧以外,還有一個福德的基礎。也就是說修福德是基礎,有福德基礎以後,定和慧才是我們真正實踐的內容。

有些人特別重色法,就是物質世界,要講十二入;有些人特別重心法,就是精神世界,要講六根,或者直接就將第七識,或者結合起來講。另外一些人對於色法和心法都很執著,就要講十八界。所以佛陀根據眾生的不同根基,開出這三科來。


淨界法師:不要把理觀跟事修混為一談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諸佛與眾生的互動不是單方面的,我們看到佛陀在因地的時候,都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但事實上在真正修行、動的時候,絕對不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的。

每一個佛有祂度化的眷屬,「眾生無邊誓願度」是一個理想化的願力。諸位在授菩薩戒的時候,「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這兩句話是對的,「誓度一切眾生」這句話只是個願望,沒有一尊佛能夠度化一切眾生的,這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佛度眾生是選擇性的度化,這個選擇性的主動權不在佛陀本身,是眾生對這尊佛怎么去憶念祂、去供養祂、去讚嘆祂。

所以佛要度化你,不在佛陀,是你的造業是不是具足被佛度化的因緣,所以為什麼我要經常念阿彌陀佛,難道我念的少,佛陀就沒辦法救拔我嗎?是的!因為你跟祂的緣結的不夠深。所以這地方的意思說,今天要得到十方諸佛的救拔,「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很重要的,這裡講到信心的功德。

你要有信心來憶念諸佛的名號,諸佛才能對你產生一定加持的力量,這地方講到信心的功德,能夠成就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過這裡也值得我們注意,有人會問「聞是經受持者」跟「聞諸佛名者」有什麼差別?我念阿彌陀佛,跟我念觀世音菩薩,念多寶佛有什麼差別?

我們要知道你念觀世音菩薩,你的心跟觀世音菩薩聖號接觸的時候,觀世音菩薩聖號引導你到觀世音菩薩的願力,得到觀世音菩薩願力的加持。你念地藏王菩薩,得到地藏王菩薩本願的加持。每一個佛菩薩都有祂的願力,所以祂的加持是有所不同的。

阿彌陀佛加持的特點,諸位都知道,帶業往生,橫超三界!

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可以消業障,大家都同意,但是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可以往生到觀世音菩薩的國土嗎?不能的!因為祂沒有臨終十念救拔的願。

我們在修學大乘的時候,要把理觀跟事修要分清楚,講起理觀,緣起性空,每一個法都一樣;要講事修,每一個法的因緣完全都不一樣!

你念阿彌陀佛的功德跟念觀世音菩薩的功德絕對不一樣!因為你跟兩個不同的佛結緣,結果怎么會一樣呢?這兩個佛因地所發的願是不同的,這樣的願產生救拔的力量自然也就不同!

祂的聖號的成就來自於祂的願力,祂的願力不同聖號產生的功德怎么會一樣呢?所以我們不要把理觀跟事修混為一談!


為什麼理觀對淨土行者甚為重要

淨界法師

問:請問師父,何謂理觀,為什麼理觀對淨土的行者甚為重要?

淨界法師答:理觀,簡單的講,就是對道理的觀察,佛陀出世以後講了很多的道理。當然天台宗的天台智者大師的大智慧,他把所有的真理,他把它做一個歸納,把這個道理分成三塊,空、假、中三觀,這個天台智者大師不可思議,其實整個大乘的觀法是非常複雜,非常多元化的。

他能夠用三個簡單的東西,把所有的止觀,一百部大藏經講的止觀,全部做一個總結,沒有離開空假中三觀,沒有。當然他空假中三觀,是觀一念心性,觀一念心,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他第一個先觀空,再觀假,再觀中,這個天台的觀空,它跟小乘不一樣,小乘的空是觀外境的變化,它是觀,向外去觀這個六塵的所緣境。

大乘的觀空一定要知道,你這出去你就不是觀空了,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大乘的觀空是迴光返照,觀你心性的本體,你是本來是清淨。我再講一次,你這個方向錯,你就完了,大乘的空觀它不觀外境的,因為你外境觀不完,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有一個根本就是以心為本。

所以它一開始觀空,就觀你從什麼地方來,你的內心的本體是什麼,找到我們的生命的本來面目。我們在三界裡面打滾太久了,我們在三界裡面攀緣太深,我們基本上已經幾乎忘了我們家是什麼樣子,因為你在外面流浪太久了,家長得什麼樣,你都忘得一乾二淨了,現在我們要試著回家。

我們為什麼會離家越來越遠,這個地方有道理,就是我們對生命的相狀,會產生執取,我們過去生造了很多的業力,有善業有罪業,這個業力在表現的時候,它一定是有一個相狀,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實相狀沒有錯,相狀它只是如實的把這個你過去的業表現出來,它哪有錯呢?

你是罪業表現出來,它就給你一個不如意的痛苦相狀,你這個善業起現行,它給你一個快樂相狀,相狀沒有錯,但是問題出在哪裡呢,就是我們不知道緣生緣滅的道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我們在相狀產生了堅固的執取,糟了,我們的心住在相狀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從今以後就離家越來越遠,因為你的心本來沒有相狀,結果你住在相狀,你就被相狀牽著走。你要能夠回家,有一個觀念很重要,就是兩句話,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就是你要勘查因緣的生滅相,這個《楞嚴經》很強調,你沒有把因緣的生滅相參透,你就回不了家。來,我們來試著回家,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什麼叫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比方說這是我們的心,一個明瞭的心,清淨本然週徧法界,一念明瞭的心,這是我們的境,我們過去的業力,現出來的身心世界。這個整個六塵的境界,我們的心跟外境一接觸,啪,接觸了,它創造一個識,根塵碰撞一個相狀出來,一個了別的一個分別心,一個識,根塵識,把識給創造出來了。

但是這個識這種分別心,這種妄想它很快就過去了,它帶有相狀,但是我們沒有讓它過去,因為你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創造一個相狀,創造一個分別的時候,當這個相狀,本來外面的相狀消失的時候,你的心中的相狀沒有消失掉,關鍵在這裡,你抓住不放,本來這個相狀已經過去了,但是你還沒有過去,問題就在這裡。

外在的相狀已經變成你心中的相狀,然後你就從此以後在心裡面,一而再再而三的攀緣它,從此以後對你來說,你就揮之不去了,是這樣子來的。其實它本來是過去了,它本來就是一個生滅相,結果你搞得變成不是生滅相,就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就是說我們總會覺得說,是哪一個人,哪一件事情傷害了你,其實不是!人事的因緣它是一個業力的顯現,它本來很快就過去了,它會讓你一時的痛苦,但是它不可能,創造一種長時間的罣礙,不可能。長時間的罣礙是你自己捏造,你自己抓住相狀不放的,是你自己不願意,放下你心中的相狀,問題在這兒。

所以這就為什麼你會離家出走,因為你不想把心中的相狀放下,然後就牽動了另外一個業力,這造成了生命的惡性循環。我們一生當中把自己的心,弄得負擔很重,我們從小到大,從你開始有分別心,小時候你的分別心比較薄弱,你都是直覺的反應,但是你慢慢長大以後,你的第六意識開始活動以後,你就不斷把外在的相狀往裡面倒,弄得你壓力重重,弄得你心中,心有千千結。

現在我們要考慮我們是不是該把相狀放一放的時候了,就是說你把那個相狀往心中倒,第一個你的心弄得很被動很痛苦,第二個你臨命終的時候也不自在。所以我們永遠會活在過去就是這樣,因為你這個相狀,是過去的業力變現,它本來是很快過去的,但你又是執著過去的相狀,結果你失掉了未來。

你背著相狀走,你就沒有未來可言,你永遠活在過去,你永遠活在過去的回憶。你走不出過去,你就沒辦法開創未來,你就創造了生命的一種輪迴的力量,就是十二因緣裡面的愛、取、有。

為什麼我們所造的業力,會變成有呢?會變成一種強大的成熟業力呢?一定經過你愛取,你不執著相狀,光是有業力不能變成有,不能構成有。我們沒辦法去改變我們所有的生死的業力,但是你如果把相狀放下,阿彌陀佛就可以救拔你,如果你願意把心中的相狀,好的相狀壞的相狀全部徹底放下,就把心帶回家了。

其實我們心中本來就沒有相狀,你也不需要相狀,首先你要先知道,你要回家你要知道,相狀對你是沒有好處的。所以你能夠把一切成敗得失的相狀徹底放下,就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本體即空,離相清淨。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不必把相狀去掉它,本來就沒有,你只要把它放下就好。

很多人修行都不知道,什麼叫做去掉你心中的相狀,還在那個地方,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不要去擦它,你本來就清淨,你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就把它放下就好,你去擦它幹什麼,你的鏡子裡面本來就沒有灰塵。

所以這個空觀,是一個人很重要的成敗關鍵,因為你不修空觀,你假觀修得再好,你的水平就不高了,這個人檔次不高了,你很難成就了。你幾十年來,你的心中累積這麼多的灰塵,你的心根本就沒有造業能力了,你根本動彈不得了,你被你自己的蜘蛛網,都綁得緊緊的,你的心已經根本沒有能量了,你就光是應付人事的成敗得失,你就受不了,你哪還有時間念佛呢,你哪還有什麼憶佛念佛呢。

諸位,你要想一想到底是誰綁住了你,是誰障礙了你,你要把這個關鍵找出來。不要向外面去找,業力顯現相狀,它是一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它是一個生滅相。但是為什麼這個生滅相,你接觸以後,你在你心中變成揮之不去呢,就是你有愛取,你的心裡面,有一種取著的一種毛病,一種盲點,就是攀緣心。

空觀的智慧就是在調伏你的攀緣心,不是在消滅相狀,你的病治好了,相狀自然脫落,你的內心生病了,關鍵在這。所以空觀是在療治你心中的攀緣心。我希望我們大家慢慢知道,當你放下的時候,你會得到更多,就是說你要試著,你放得越下,其實你的生命越開闊。

我們現在思考模式錯誤,我們以為我們要追求,我們才有安全感,這其實是錯的,你自性本來很多功德,之所以沒辦法顯現,是因為你追求太多,而不是你放下太多。你如果願意把相狀慢慢的放下,慢慢的放下,你能發覺生命更開闊,阿彌陀佛的光明,對你的照射更強烈。

所以這個大乘的一心三觀裡面,空觀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先離相,不是叫你把相狀拿掉,它本來就沒有,你不要拿掉,你只要放下它就消失了。所以空觀是讓你放下心中的相狀,回到清淨的本性,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開始做生命的調伏跟引導,我們放下以後,我們還有一些等流習氣。所以淨土宗它還要觀兩個,這個假觀,淨土宗主要是觀,一個觀眾生法界,一個是觀佛法界,這個佛法界主要是彌陀的法界,觀娑婆世界輪迴的痛苦而厭離,觀淨土的功德莊嚴而欣求,調伏愛取,那麼最後欣求淨土,這假觀。

所以這個整個理觀呢,就是在調整心態,你心態調整好了,一句佛號再提起來,那就是一句佛號信願具足,無量光、無量壽。佛陀的話真實不虛,只要你方法操作正確,真的是一句佛號,真的是無量光、無量壽。

理觀為什麼,對淨土宗這麼重要呢,簡單的講就是因為你念佛,當然你念佛你只是想要求平安,那就另當別論了。你如果從求往生的角度,了生死的話,你就要注意臨終的正念這一塊,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三個條件。

心不貪戀,意不顛倒,這兩個就是理觀,你要能夠不貪戀、不顛倒,你的心態要調整。你臨終的時候提起佛號,你的心態要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兩個心態要同時現前。第三個正念分明,這個正念分明就是提起佛號,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所以理觀呢就是說,當然它的目的,就是先把你的心態調整好。淨土宗的往生應該具足兩個條件,一個是大乘的善根,一個是淨土的善根,兩個都有需要。大乘的善根來建立一種心靈的力量,心力不可思議,從你的心中的妄想執著中把它釋放出來。第二個淨土的善根,把佛陀的力量把它導歸到你的生命當中,一心歸命,所以心力跟佛力的結合,就是你往生的時候了。所以理觀,跟淨土宗的念佛的事修,一個強調心力不可思議,一個強調佛力不可思議。

就是蕅益大師說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不可思議,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就是為什麼要修理觀,因為加強你心靈的力量,臨命終的時候,你如果是心有千千結,這個佛號對你幫助不大,不是佛陀沒有準備好,是你沒有準備好,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當月亮準備好的時候,你的水也必須要準備好,這個東西沒有人可以幫我們準備。

我講實在話,阿彌陀佛該準備的都準備好,這個阿彌陀佛的聖號,佛陀能夠做的已經做到極限了,他能夠做的部分做到極限。他整個四十八願的功德,都灌在一句佛號裡面,身為佛陀他已經做了他最大的努力了,他這個佛號,已經該有的東西他都準備了,但是我們準備好了沒有,問題在這兒,你準備好了沒有?

感應道交,你不能把所有的東西,責任都推給佛陀,說我不往生,阿彌陀佛你沒有慈悲心,不能這樣講,是你沒辦法跟他感應,你沒有準備好。所以理觀就是在做一些我們的準備,理觀成就心靈的力量,你對彌陀的一心歸命,是創造佛陀的力量,這個就是感應道交。


念佛時如何同時操作理觀跟事修

淨界法師

問:請問師父,當我們念佛的時候,要如何同時操作理觀跟事修?

淨界法師答:一個初學者你是不能夠同時操作理觀跟事修,不可以的。初學者要把理觀、事修,切開來分成兩塊,要分開操作。你一開始到佛堂的時候,要先拜佛,因為你的身心粗重,讓身心調柔,調柔一段時間以後,稍微經行一下就打坐,打坐的時候先念佛,把心靜下來。可能十五分鐘,可能三十分鐘,就專心聽聲音,這個時候你的心,是無分別住的,只有一念的皈依就好,只要順從彌陀的音聲,你相信這個音聲是無量的功德,它一定會救拔你。

第二個你相信這個音聲,一定會帶你到淨土去,只要相信就夠了,帶一點信仰。這個時候心中是不動名言的,只有聲音,法界一聲,這個事修一段時間以後,你開始把佛號停下來,修理觀。觀照你一念心,本來清淨,本來具足空、假、中三觀,當然這個空假中三觀,等於是三種觀法。

第一個,觀照真如,第二個,觀照眾生,第三個,觀照佛陀,就是慢慢的安住、調伏、引導。理觀一段時間以後,再恢復到念佛再事修,就是這樣調配,但是主修是持名,主修。

那麼理觀幹什麼呢,你要準備你調伏煩惱的第二念,就是為臨終準備,你要有能力去調伏,就是說做第二念的調伏,你要為臨終儲備一種調伏的力量,你每一個觀照,在你的內心當中都加強一種力量。臨命終的正念不是從天上掉下來,是你要去儲存,這個能量要去儲存。

我們剛開始是理觀、事修,事修、理觀,當然你不用到臨命終,你慢慢覺得,慢慢慢慢你會發覺,誒!你在念佛的時候,遇到特別大的那種妄想,帶有煩惱執取的妄想來衝擊你的時候,你自己會提出理觀,來告訴你,這都是虛妄,你不要管它,你要先放下它,它只是影像而已,然後你再來對治它,它是一個過失相。

阿彌陀佛的功德是無量光,你會慢慢的從空、假、中裡面,安住力、調伏力、引導力,你自己會啟動你一種去衝破難關的力量出來。當然這個是第二念,你第一念一定會受到震動,它衝擊你的時候,你會搖晃幾下,但是你馬上鎮靜下來,你的理觀智慧就會出現,它沒有辜負你,你平常栽培的理觀就會出現。我們能夠掌握第二念的反擊能力,你不用到臨命終你就會覺得,日常生活你在佛堂栽培的理觀,果然不可思議。

所以說你這個剛開始,理觀跟事修是分開,但是你等到你慢慢熟悉以後,你在念佛的時候,理觀它是在潛伏狀態,但是只要是有障礙,它主動的會跳出來,它自動會啟動的,它會幫你掌握第二念的正念。你就知道你的功夫有進步了,你已經不是以前的你了,老是被煩惱業力追著打,你是有第二念的抗拒能力了。所以這個時候,你的理觀跟事修慢慢結合。

所以當我們修行的時候,正式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佛號是在現前的狀態,理觀是在潛伏的狀態,它隨時備而不用,因為它隨時面對你內心強大而堅固的妄想,那個帶有執著的妄想,它會啟動第二念的反擊能力,讓你在每一個妄想當中,順利的過關,這個就是到最後理觀跟事修的結合。

但是你主修還是佛號,你剛開始的時候要切開來,沒有一個初學者,可以同時理觀跟事修的,不可能,因為這兩個性質不一樣,念佛是無分別住的,是信仰皈依的,是無分別的,你理觀是要有分別的,所以一開始是分開的,但最後的時候,它們兩個會暗合道妙,會慢慢的結合在一起,佛號中隱藏著理觀的能量,理觀的能量當中又帶有佛號。

就是蕅益大師說的,一一理性,具足莊嚴,在理觀當中,佛號的莊嚴現前,一一莊嚴,全體理性。這個理觀的智慧,在旁邊默默的保護你,這個就是理觀跟事修最後的結合。好,這就理觀跟事修的操作,先分開再結合。

理觀跟事修,剛開始要在佛堂修喔,你不能開車的時候修哦,開車的時候你就修不來了。


淨界法師:怎么分清我是在理觀還是在打妄想?

學員:師父慈悲,我的問題是,我們初學的時候怎么分清,我是在理觀還是在打妄想?

師父:好!理觀它是對道理的觀察,道理的觀察它是有條件的,要依教起觀,我們必須要把佛陀的言教加以學習,你不能夠自己開創一個修行的道路。我講實在話,修行是有道路的,剛開始你最好遵守道路,如果你是初學者的話,你乖乖的把佛陀的文字背下來,去理解、理觀的時候,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你剛開始你不要自作主張,自己創造一個文字,你最好不要

我說實在話,初學者,你沒有資格寫偈頌,很多初學者寫了偈頌說,師父,你看這是我的心得,我丟到垃圾筒裡面去。你一個初學者,你寫什麼偈頌呢,對不對。祖師的偈頌多了去,你就把它背下來就好了,你寫的偈頌會比祖師好嗎,對不對。 老實一點,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歷代的祖師,已經開了很多的道路。如果你跟蕅益大師有緣,你就背他的偈頌,你跟印光大師有緣,他有很多的開示的法語,你把那個法語基本的文字背下來,他那個法語一定會形成一個道路的,它會引導你的。 這個道路,你順著他的文字去思考,它就會把你帶到空性去,你順著他的文字去思考,它會把你帶到假觀的,調伏跟引導去,你都不要去費心,不要自作主張,人不要自作聰明,你把祖師已經安排好的道路,拿過來,你叫依教起觀。

為什麼叫天台教觀綱宗,依教起觀嘛,你要先學習教法,要不然你怎么觀呢?所以你只要是根據祖師的教法這叫觀,你自己創造一套叫打妄想,簡單講就是這么回事。因為你沒有人印證,你說我想我打坐以後,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是不是,那你要開悟,那你真的有心得,你講出一個偈頌也可以,但你要沒有心得,你講這個就是戲論妄想。 所以說我們剛開始就老老實實的,把祖師的偈頌背下來。當然你要先學習,這個偈頌是怎么的思考模式,然後你就順著文字下去思考,依教起觀,文以載道,慢慢慢慢你每次觀,觀久了以後那個道,那個文字裡面的相,就會釋放道理出來。然後那個文字相,你第一次讀,喔!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可能沒有感覺,但是你不要放棄,不斷的思惟,慢慢慢慢你會發覺這個文字相,它會釋放一種光明,誒,你就有點味道。喔,這句話有意思喔,有意思,從文字般若轉成觀照般若,它會在你心中會慢慢出現光明。 所以這個是佛法的文字,跟世間的文字不一樣。所以你這個修理觀就是,你先把這個祖師的話先背下來,就這么回事,來做你內心的引導,等到你融會貫通了,熟悉了,你可能就不需要祖師引導。但是你是初學者,你最好乖一點。

概要期中座談——58


淨界法師:我的理觀觀到什麼時候好呢?

學員:師父慈悲,那請問一下,我們在理觀的時候,譬如說我觀一念心性,也許下次我觀可能說本來清淨,本性或怎么樣,就是說,我要觀到某個程度再換,還是說,誒, 我覺得有體驗了一起放下。下次一句譬如說無住生心也可以,不一定情況,對不對?

師父:對!對!你剛開始,你的那個教法不要太複雜,剛開始你先鎖住幾個,你這句話特別感動你的,你相應的,把這個東西先把它觀到熟悉,再來多元化,先求專再求廣。你說什麼時候放下,當然這沒有固定標準,但是原則上,佛號的比例,你一堂功課的話,大概六四,七三,佛號要帶七分到六分,因為持的時間要多,因為你的佛號是主修,大概一個小時你就大概六成四成。

學員:那是不是說如果一個小時,我可能念佛念個二十分鐘,我覺得心很清淨,我就可以理觀提一些 (可以),觀察一些事項,都可以,反正……

師父:但是理觀不能太久喔,因為理觀你超過十分鐘,你就開始打妄想,因為你的理觀,沒辦法專注太久,因為理觀有缺點,因為理觀是帶名言分別的,它就很容易帶動你過去熟悉的妄想 (是)。你可能已經偏離了教法的觀照,你會不知道。所以一般來說我們的建議,理觀不要太久,你要趕快恢復事修。

學員:那一天就是說最好幾次,不一定,看自己的情況?

師父:你看你的情況,如果你不會理觀的,就聽經也可以。你就把這個功課全部做完,再來聽經也可以。那如果能夠,你自己能夠不用經典,不用法師的引導自己提理觀最好。

學員:那師父再請問一下,那平常我們這個理觀事修,都是在學佛學,可是因為外面的我們自己的業力顯現,譬如說跟同事或是說家人,這些衝擊的話,慢慢它自己就是,誒!遇到事情,它理觀就提起來,然後事修再去解決它,再放下它是這樣嗎?

師父:是!是!是!那就是已經可以從靜中修,提升到歷緣對境修,那實際的操作。但是一定要有靜中修的基礎,如果你能夠在動中,你的順逆的因緣刺激你的時候,你第一念受到衝擊,你第二念能夠啟動起來,不錯啦。我們只求第二念的正念,先這樣。(好!謝謝師父)

概要期中座談——64


淨界法師:為什麼我們要用理觀的智慧來念佛?

這個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他講一件事,他說有一個大將軍,來拜訪蓮池大師,這大將軍可能是看過經典的。蓮池大師這個時候在拜佛,侍者就請這個將軍,在會客室坐一下,等蓮池大師拜完佛再出來。拜完以後,這個將軍就直接問蓮池大師說,說這個三寶在我們心中,你拜這個佛像干什麼呢,它是一張紙。

蓮池大師說,你這種觀念是錯的,執理廢事,就是說我們今天懺悔業障,我們今天跟三寶皈依,你一定要有一個形像。淨土宗也是這個意思,你看你一心歸命阿彌陀佛,誰代表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佛在哪裡呢?淨土宗是音聲,你一句彌陀念誦聽,你創造一個音聲,阿彌陀佛就在音聲當中,所以你把它聽回去,你跟阿彌陀佛就相應了。

所以我們剛開始是要從形像的三寶,慢慢的要悟入到理體三寶,我們不可能直接進入理體三寶,我們所有的善根,都要從事相來修學。前段時間有人問我,講到這個《彌陀要解》的理觀跟事修,他說為什麼《彌陀要解》,它那個用理觀的智慧來念佛,是什麼意思?

我們如果沒有理觀念佛,完全從事相也不好,因為你完全從事相念佛的時候,你的心是攀緣心,你就攀緣十萬億佛土外的阿彌陀佛,這個時候有個問題,你心中所憶念的佛是在十萬億佛土之外,你臨終的時候你的心會動,你會看看阿彌陀佛到底來了沒有,糟糕了,臨終的時候最怕你一念妄動,你就不安住相了。

所以理體三寶就是說,我們相信阿彌陀佛存在我們心中,但是我們假借佛號來開顯,這個很重要,假借。我們在沒有修理觀之前,這個佛號是一種攀緣執取的心來念佛號。你知道你的佛,阿彌陀佛存在你心中的時候,你也念佛,但是你是托彼名號,顯我自性,你是借這個佛號。所以你假借的過程當中,你雖然念,但是你不會執著,你不要管阿彌陀佛來了沒有,你心中憶佛念佛,你有這個因地,它自然會創造這個結果,你把這個橋鋪好了,阿彌陀佛自然走過來。

所以這個理觀很重要,就是說你為什麼要站在內心的角度來修學,因為你向外攀緣,你自己的因地就破壞了,就不是一個真實的因地了,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

就是說我們站在理體的三寶的角度,來皈依住持三寶,是這個意思。但這個住持三寶,又幫助你加強你的理體三寶,產生一種善的循環。理體三寶而修學住持三寶,住持三寶又加強你的理體三寶,如此的理觀跟事修的配合,這個時候才能夠慢慢增上。

所以在這個皈依當中,我們是理觀事修兩種三寶都要具足。

好,我們看最後的功益,皈依三寶的功德,這個地方有一段文,我們把它念一遍。

《歸敬儀》云:經云:若人得聞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墮惡趣,斯何故耶?以知法佛本性常故。一時聞解,熏本識心,業種既成,淨信無失,況能立願皈依,奉為師範固當累劫清勝,義無陷沒。如經云:有人受三皈依,彌勒初會解脫生死。此乃出苦之良津,入佛法之階位。但以罪多惡重,輕而慢者,雖曾受歸,隨緣還失,是故智人初受歸時,專心緣此,得名皈依,故感善神隨逐護助。

好,我們這段這個地方有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

經云:有人得聞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墮惡趣,這個常住二字是個法寶,就是我們說的不生不滅的涅槃,或者講清淨心。在因地叫清淨心,在果地叫做涅槃。一個人能夠得聞,不過這個聞,諸位我們看到很多的經典,只要講聞此名號成什麼功德,這個聞都是要成就聞持,要加一個受持的持,就是聽聞以後還要受持不失,你心中要把這這個法放在心中,不斷的憶念而不忘失,這樣子才能夠產生一種強大的調伏的力量,不是只有聽過而已,你要把這個法經常在心中運轉,我們經常能夠去體會心中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人,生生世世不墮惡道,它的理由在哪裡呢,我們待會兒再解釋,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