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要論 分別念並非智慧,其本體才是智慧

《般若攝頌淺釋·第八課》  索達吉堪布

至於一切萬法的空性本體,它不可能住於五蘊上。如果真的能住,要麼與五蘊一體、要麼與五蘊他體,但因它非實有、不可緣、得不到的緣故,所以不可能與五蘊一體他體的方式來存在。既然如此,那也不可能住於色蘊(指五根、五境、無表色十一種色法)上,也不可能住於快樂、痛苦等受蘊中,同時也不可能住於想蘊、行蘊及識蘊中。

如果我們能按《中論觀五陰品》所講那樣,詳詳細細用智慧來作觀察,就會了知五蘊所攝的一切法根本沒有實有的本質。既然實有的本質得不到,那無實、無緣的空性本質能不能得到呢?也得不到。因為,有和無實際上都是邊,皆非究竟。

因此,菩薩在行持般若波羅蜜多時,就不可能住於五蘊。那是不是完全都不住呢?也不是。實際上他安住于一切萬法的本性中,也就是說他不住於顯現而住于本性。因此《大圓滿心性休息》中說:分別念並非智慧,它的本體才是智慧。大家經常說明心見性,實際上所謂的本性就是我們現在正在起心動念的這個心的本體,而開悟的境界也不離開它。至於貪嗔癡等分別念的現相部分,禪宗和密宗都不認為它們是真正的智慧。為什麼呢?比如大海裏面起現波浪,雖然波浪的本體是大海,但波浪是不是大海呢?不是。所以只能說大海的波浪,而大海並不是波浪。本頌也講不住五蘊而住它們的法性,其實這就是真正行持般若波羅蜜多。

關於不住,大圓滿經常講:心沒有什麼可住的,故應于不住中安住。《大幻化網》也以五種奇哉的方式宣說:一切諸法無有住而住,不住就是住。《金剛經》亦雲:“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六祖也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徹大悟,其意是說,在沒有什麼可住的境界中,智慧就能起現。可見,這裏所講的不住是非常甚深的竅訣。在六祖開悟時,五祖認可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意思是,如果我們沒有認識自己的本心,學法也沒有意義;若認識了自己的本心,見到了自己的本性,這個時候就可以叫大丈夫、人天導師、佛陀。所以通達不住之心,或一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成了無數修行人夢寐以求的願望。

當然,若想通過中觀的觀察方法來了達一無所住的道理,則應首先通過理證了知一切萬法沒有產生;沒有產生的話,也不可能有滅;既然生和滅都沒有,那住也不可能存在。

前面也講了,對空性或佛陀的智慧,可從不同側面來宣講。若不瞭解這樣的道理,則不可能通達不生、不住、不滅、空性、離戲、真如等諸多名詞所表達的意義。在《中觀莊嚴論釋》中,麥彭仁波切就引用不同名稱來表達同一意義,所以大家務必了達各個經典的側重點並不相同。在讀《大般若經》時就會發現,有些經一直講不生,實際上也是講的空性;有些經一直講不住,其實也是在講空性……所以若真是開悟之人,則不管文字上怎麼表達,他都會明白。就像真正到達山頂之人自然明白:這邊也有一條路,那邊也有一條路,不管走哪一條路都能上來一樣。所以在佛教歷史上,有些通過無生的道到達山頂,有些則按自然光明的道到達頂峰。而我們沿著哪一條道前往終點,則可自己選擇,但無論如何它就是殊勝的般若。


佛教的兩大定律——性空無我與因果循環

研究一切思想和學說,都要掌握它的基本定律。佛教的基本定律是什麼?龍樹在《中論》裡已有答復:「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學佛者懂得這一道理,即可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現在就這個問題談點看法,請海內的善知識指教。

一、性空無我律

一切事物,山河大地,森羅萬象,情與無情,都是緣生緣滅、無有自性,無有實我(我是主宰義、自在義),故曰性空無我。它是佛教探討宇宙真相的基本原則,也是佛教的本體論和宇宙觀。

佛教對「空」有特定的解釋,認為一切法依「空」而存在而運動。「空」的含義,就是緣起無自性。離開緣起,就沒有宇宙,沒有人生,沒有生滅。對此,佛經常舉虛空為喻。虛空以「無礙」為性,色於中行。虛空與物質的關系,是互相依存的,世界上不存在離開虛空而獨存的物質。性空無我律也是這樣,是一切法生滅的所依。性空無我律,在大乘佛教裡稱為甚深微妙法,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凡夫聞之,驚慌失措,二乘人聞之,心如刀傷;只有菩薩才能證悟。如《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經中清楚地告訴我們:甚深空義,要在五蘊(物質與精神)中去照見(觀察),不是離開色心以外胡思亂想地去尋找一個什麼空的世界。怎樣了解一切法的空性,約略言之,不外下面三種方法:

1. 從時間上豎觀一切法的前後延續,得出「諸行無常」的結論。諸行無常是指一切法永恆地處於瞬息萬變、遷流不息地狀態中。這一變化不居的無常觀,世俗上雖然也有許多人能夠覺察到,但是他們不能於中照見空性,於變化不居的暫時存在裡,見什麼愛什麼,見什麼執什麼。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透過息息流變的事物現象,於萬化紛紜、生滅宛然中,窺見事物的本體是空無自性。

2. 從空間上橫觀一切法互相依賴,得出「諸法無我」的結論。關於「我」的概念,印度學者認為「我」以主宰為義,能自主自在地支配一切。具有大智慧的人,觀察一切事物,小自微塵的微觀世界,大至宇宙的宏觀世界,都是種種因緣和合的現象,都是「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的互相依賴關系。沒有「小而無內」,「大而無外」的獨存實體,顯示了一切法空義。

3. 從事物的事相上直觀一切法當體即空,得出「涅槃寂靜」的結論。宇宙間一切事物,雖有千差萬別,百態千姿,都不過是緣起的幻相。究其實質,緣起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故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具有性空無我的宇宙觀,於一切法能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落色相、心相、時空相;不落名言分別,即世間而得解脫。《中論》說「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空性是一切法的真相和本來面目。菩薩依之乘大願船,游生死海,普度眾生。諸佛依之直趨無上妙覺果位。

二、因果循環律

「五蘊皆空」和「緣起性空」的道理,是說明一切法現象和本質二者之間的關系。從本質上說,一切法是空的,空是一切法的所依。從現象上說,一切法的現象是桃紅柳綠,生機盎然(水中月,鏡中花),所以佛從「空」來看待一切事物,又不廢一法;從「有」來看待一切事物,又不立一法。就一切法的緣起方面說,可以歸納成因果循環律。

因果一說,我國最早見於《易經》:「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其次《道德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善惡因果轉化思想。我國的儒道二家都是一世因果論者,只講今世因果。西方的一神教,亦談因果。主張有一獨立個靈,由今生到後世,或落地獄,或升天堂。這是二世因果論者,只講今世和來世的因果。

佛教是三世因果論者,主張一切眾生的生命,是無限延續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盡,激起層層浪花。眾生的生與死,不過是生命之流中浪花的泛起與消散而已。它既不同於一世論者的「一死了之」,又不同於二世論者的「上帝造人」說。生命之流的水,是身口意三業的業水,有什麼業即感什麼果,如影之隨形。在感果時又繼續造業,導致未來新的果報,如此循環,無有窮盡。

依生命之河的流向和無限延續的特點,將佛教的三世因果論,名之曰因果循環律。這一定律,是佛教的人生觀。它能使人們充滿希望,鼓足勇氣,看清前途,努力創造自己和人類美好的未來。同時,也告訴人們:前生的思想言行,是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惡的,今生即能得到好的果報。在今生受果時,如不再努力向善,死後便會被惡業所牽引,陷入黑暗悲慘的境地。這個定律最大的特點是把人們的思想從神權的禁錮中解放出來,教育人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創造自己的未來。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三、兩大定律的辯證關系

因果循環律與性空無我律,是寓於同一性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我人的思想和言行,必須以性空無我律為指導,來處理在因果循環中所產生的一切問題。同樣,要用因果循環律的一切事相,來證明性空無我律的道理。進而體驗到,性空無我律,是因果循環律的基礎。如果性實有我,一切事物則應是凝固不變的,即不可能有因果遞邅的演變。因果循環律,是性空無我律的作用,假若沒有因果循環,則性空無我就成了斷滅和頑空。

四、如何運用兩大定律的觀點來分析問題

1. 佛不是救世主:一切事物都是因果相續而成,佛教不承認有造物主、救世主、萬能的神。宇宙有成住壞空的時期;事物有生住異滅的變化;人有生老病死的苦迫,都是隨著眾生的共業和自業所感而不斷地演變著。所謂吉凶禍福、成敗利鈍,都是人們行為的結果,沒有任何神能主宰其間。釋迦牟尼從不希望人們對他作盲目的崇拜,如能根據他的言教去實踐,就是對他最大的尊敬。佛教只是教人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和離苦得樂的方法,不能像萬能的神「降殃賜福」,「消災免難」。他教育人們自己要對自己的思想言行負責,「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2. 否認靈魂:一切性空無我的事物,都是因緣聚合而成。因而它反對「神我外道」提出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為主體,此死彼生,把人們的生和死連接起來。佛教主張物質與精神,都是緣生緣滅、遷流不息的。瑜伽學派雖然提出「阿賴耶識」,但阿賴耶識,也是緣生緣滅、像瀑流一樣奔騰不息。它除了表示業因與業果之間的變化與連續之外,無一法可求。佛教修證的目的,在於截斷因果相續的生死之流,轉識成智。

 

佛有三種人不度、佛有四件事做不到

 

佛教界對靈魂的看法


空性論述 雙運 空性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有人問及我關於藏密裏面雙修法的問題。我要說一般人觀念都錯誤了,事實上雙修法是金剛乘的方便道,有人認為是受印度教的影響,這種爭論不是現在才有的。以我自己的體驗來說,不論你使用雙身、雙修或雙運的名詞,它事實是一個很深奧的哲理,沒有提到行為,沒有提到事業和手印等等。自古來我們便習慣結合並聯想許多東西:男生和女生的結合、善與惡的結合、美和醜的聯想……等等, 但金剛乘的教法則認為它們在實相和本體上是沒有分別差異的,是一體不可分的。在究竟實相中,一切都具平等的空性與清淨。所有這些最初、最原本的結合只是一種善巧,讓人了解說:是的,是有一些東西可以結合修身的,進而讓他們瞭解結合、雙修的本初狀態和其意義。有很多人誤解,認為這種去貪的教法未免太過世俗。其實佛陀的教法很多,重點都在利他。當佛陀的法教能直接助益並讓人感到受用是最好的,但有時也未必如此。例如,出家成為僧侶是淨除貪欲最佳的方法之一,但眾生太多了,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成為僧侶呢?百萬人嗎?對他們來說,出家做和尚太困難了,既使出家本身一點也不困難,但在他們心裏仍覺障礙重重;要放棄美滿的家庭嗎?要放棄漂亮的女朋友嗎?太難了!但是我們能因此就不理他們嗎?菩薩是不舍任何一個眾生的。就算他們不聽話,不想出家當和尚,我們也是要想點辦法幫助他們解脫。所以我們便說:好吧!你們做個在家人,依照某某法門也可以成正等覺。

我這裏有個真實的故事;有個小乘的和尚在靜坐上的功夫很是了得,你知道他們有個戒律就是不迷失在世俗的喜惡中。為了舍離貪欲以及對異性的欲求,他在做白骨觀上有很好的成效。他在觀想人的醜陋、污穢這方面做得很好,並以此聞名。有天,文殊菩薩想考驗這個小乘和尚的禪定真功夫,便化身成一位漂亮的小姐來到他的住處。她以種種嫵媚的動作來考驗和尚的定力。起初和尚不為所動,但漸漸的,女孩子的挑戰太大了——來自文殊菩薩的挑戰。文殊菩薩充滿智慧,洞悉他心,因此,和尚漸漸不敵誘惑,最後乾脆溜之大吉,美女在後緊追不捨。和尚實在累得跑不動了,便索性兩眼一閉坐在地上,心想:這下完了。但等了一會兒,什麼事也沒發生,便睜開眼來。這時,美女突然裂成無數碎片,文殊菩薩現出莊嚴法相,說道:“你的白骨觀修得很好,但你把人認為是美的,這是一種執著的觀念,會導致輪回痛苦的;又倘若你把人當成是醜的,那仍然是一種執著,會讓你永遠無法開悟。這是一個大乘佛教的故事,藉之,我們可以瞭解一切現象的本質都是空的,包括貪欲和欲求的對象。

在金剛乘中認為既然一切都是空的,也沒有什麼東西可放棄或該放棄的。沒有壞的東西要拋棄,也沒有好的東西要執有,因為一切都是平等的、空性的,這就是高深的雙運之見解。男與女的雙運、好與壞的雙運,而最究竟的則是輪回與涅槃的雙運,藉此二者的雙運可以達到正覺。為什麼呢?因為並沒有輪回實體的存在;這個房間如果很暗而地上有一根繩子,有人進來可能會認為那是一條蛇,那是由於一種慣性的思維形態。他可能會感到驚怖,甚被嚇死;這就像輪回一樣,究竟上,根本沒有痛苦,也沒有天堂、餓鬼、地獄的存在,但它依然污染眾生,使他們驚怖痛苦。如果進入房間的人能認清那只是一條繩子而非蛇,便能從驚恐中解脫了。但應如何做呢?離開房間就此走開是錯誤的方式,因為最初當你在房間有光線時,並沒有蛇的存在,連影子都沒有。同理來看,並沒有輪回可厭離,也沒有涅槃可得證,二者究竟上都不實有存在。有輪回才有相對的涅槃,而當你瞭解輪回的本質時,它便不再存在,不再痛苦了。這便是輪回與涅槃的雙運。

以此基礎觀之,欲望也可借之從中修持的,因為貪欲的本質也是空的。在金剛乘中並不是教你如何在欲念或實際的男女行為中修持,而是教你去認識什麼是“欲”的本質,什麼是貪、嗔、癡的本質,這是整個的重點。這般的發展正如去摧毀敵人;在戰爭中你必須打敗對方,但首先你必須瞭解誰是你的敵人。如果連敵我都不分時,又要摧毀什麼呢?因此,當我們思惟什麼是貪欲,什麼是嗔恨、忿怒時——當你真的深思時,你會發現它們其實本性是空,沒有實體的存在的。

我想我必須同時向你們解說什麼是“空性”。“空”是佛法中的根本哲理之一,但許多人對“空”有錯誤的認知,以為是東西的有無或指某種空間的有無而言,不是這樣的。我想當我們提到“空”時,是指“能量”或其“潛在性”。舉例而言,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時,有人會認為漂亮,也有人會認為很醜。在同一個客體有二種現象產生,如果看一百個客體,便可能有一百個不同的現象出來,對吧?但美或醜存在在哪里呢?是在這裏或在那裏呢?客體可延展出美和醜的問題,美和醜是潛在的,是個別差異的想法客體,可被視為美的、醜的或任何其他的——大的、小的、男人、女人……,其實這些都只是觀念上的執著罷了。你一定聽過顯宗佛經上這麼說:我向諸佛祈請頂禮。向能將千百億化身、量等虛空物同時存在一芥子的佛陀頂禮;向能將十方化為一方的諸佛菩薩祈請頂禮。

不相信者認為它十分荒謬,或認為唯有佛才能做到,凡夫是絕對不可能的。上面的句子有很多涵意,但絕不是在說一個超自然或超人的事。它是在說現象的本質中,沒有所謂大或小等等的二元對立觀念。你說道是小的,別人可以拿一個更小的來,告訴你原來那個小的是大的;由此可知,大和小僅是一種概念,並沒有真正所謂的大和小的存在,有的只是我們根深蒂固執有大小的觀念而已,因此,我們常為自己的觀念所束縛限制。

你知道密勒日巴的故事嗎?他是西藏的大聖者。有次他的弟子惹窮巴從印度學了不少東西回來,密勒日巴去接他。途中惹瓊巴談到道果的法教,他吹噓自己學了多少又多少東西,突然間,一塊大石頭滾下來。密勒日巴瞬間躲入一個牛角中,他的身體沒有變小,而牛角也沒有變大;但牛角在密勒日巴的身體之外,密勒日巴的全身卻在牛角之內,然後他唱道:“如果你真正瞭解什麼是實相,什麼不是,那麼請進來吧!這裏還有一些空間哪!”大和小僅是觀念上的執著啊!是我們所取著的。現在,什麼是雙運的目的呢?就是要摧毀這些觀念——男、女、好、壞……等等,因此我們要修雙運。

但,很少人能真正接受到並且修雙運,因為它本身非常珍貴難得,且又深奧困難。真正密法的修行者猶如竹子上的蛇一樣,只有上和下兩條路。這種修法具有高難度和危險性,一定要智慧高超的上根器者才能修。 

有很多人認為雙修法是金剛乘中男女兩性的修持法,我並不怪他們有這種想法,其實金剛乘弟子很多也一知半解,自己根本不注意。像有些唐卡上有父母本尊雙運的圖像,很容易使人誤解密宗都在教一些男女兩性的方面的事情,這真令人難過。在密續中有許多雙運的知識和法門,而密宗基本上是強調弟子的體悟的一種實修教法,是為那些具有高度智慧的弟子而傳的。他們要有特別開闊的胸襟。佛陀在引導眾生時,並不只有使用一種方法,這是由於眾生的程度根器不同的原因。例如,有些人心胸狹窄,有些人則心胸開闊;開闊的人較容易瞭解諸法實相。如果你生在印度的種姓制度中,身為婆羅門族,你必須要每天淨身三次,不用服兵役、不吃肉、不近女色、緊守淨戒。你生在那就必須那樣做,在一個很嚴格、胸襟狹礙的規定中生活,很難敞開胸襟。這些人只能教他說,是的,不要喝酒、吃肉,一定要每天洗三次澡保持高貴的身體。這些適合他,他不適合開闊胸襟的教法。

而雙修的概念有許多種;光明和空性的雙運,空性和大樂的雙運……等等。為什麼要雙運?為什麼要把這些東西結合在一起?首先要瞭解,我們並不是把兩個東西合為一個;雙運在金剛乘中是有關實相本體的概念,並不是一個東西由兩個結合而成。在大乘佛教中說:“一切都是本來清淨、空的,根本沒有東西可雙運。在實相中沒有所謂兩件東西,根本沒有東西可雙運。”因此,沒有任何東西可雙運這個東西本身就是大雙運啊!所以,並非兩樣東西合在一起,實相是二合一之外的東西。雙運的目的也在升起大樂。佛陀他採用了人的質料,所以才能以人身教導我們,使我們容易瞭解實相本體。人類很自然地喜歡“雙運”、“結合”這種概念——結合成合眾國、聯邦;結交朋友、結婚……等等。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投生在一個貪欲很重的人身;我們具足多種欲望、煩惱、妄念,但其中最強的就是貪欲。人常被貪欲壓迫,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物質上的,而貪欲的實際行為是雙運、結合對吧?金剛乘便是運用這個心理把他們帶往實相——藉用某些雙運的教法。當你雙運了悟現象的本質時,便不再痛苦了。雙運可以是任何事,如生與死的雙運。像我們前面說的,我們想快樂,但又不知如何結合生與死,總是全然地把它們分開。因此,這裏有一個方法將生與死、好與壞……等結合在一起,因為實相本體本就是一致的;沒有所謂的生,也沒有所謂的死,沒有好,也沒有壞。沒有生就沒有死,沒有死就沒有生,一切都是本然的結合雙運。為彰顯上述所說,因此有這樣的教法,例如男女本尊的雙運,這表示智慧與方便的雙運。因為沒有智慧,方便流於世俗;沒有方便,智慧又流於危險困難,因此必須求得智慧和方便的平衡和諧。今天我只提一點皮毛,這個法門在密續裏很高深、秘密,難為一般人理解,因此人們多有誤解。


空性論述 證悟空性只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前提條件

《現觀總義講記 第十一課》   索達吉堪布 講

我們一定要記住,大乘修道的正行就是利益眾生。

既然利益眾生才是正行,那證悟空性的意義何在?

答:證悟空性才能利益眾生。不證悟空性,就不能圓滿自他平等、自輕他重以及自他交換菩提心的修行,而且利他行為也無法清淨。因為始終有“我”的執著,凡夫人不會選擇利他,只會利己。一旦證悟了萬法皆空,從此就有了真實的利益眾生。因為悲心和空性相輔相成,有了空性境界,大悲心自然會出現。

所以,證悟空性只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前行,是個前提條件。過河要船,砍柴要斧頭,而利益眾生要有空性境界。就像砍柴的斧頭,斧頭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把柴砍好;同樣,證悟空性只是前行,並不是大乘道的主要目標,目標應該是利益眾生。

這個道理,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漢傳佛教中有人參禪,藏傳佛教中有人修即生成就法,他只想開悟,“我要開悟,我要開悟……”但你開悟的目的是什麼?他不知道。實際就是利益眾生。而開悟只是途徑,因為不開悟就不能圓滿利益眾生。這些教言我以前也引用過,而現在直接學了華智仁波切的金剛句,希望大家一生都不要忘!作為一個修行人,利益眾生並不是小事,而自己獲得寂滅或證悟,也並不重要。

現在很多人求密法,要即生成就,但究竟只是想得到一種快樂。其實這就像現在人讀書、上大學、找工作,只是為了成家、享受世間快樂一樣。所以他們的目標錯了,因為學佛的真正目標是利益眾生。而要利益眾生,未證空性、未成菩薩、未得佛果就不能圓滿行持,所以我要修空性、求佛果,應該這樣樹立目標。


無我與空性

作者:親慧

佛教是覺悟的宗教,那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所證悟的到底是悟到什麼呢?吾人發現一些佛法較深入者,對「無我」與「空性」有些混淆,或許有人會問世尊在菩提樹下所悟到的,究竟是「無我法」還是「緣起法」呢?在觀念的差異,今將「無我」與「空性」略為說明,並提供少許淺見,與諸仁者參考。

「無我」是佛法的三法印之一,那就是所謂的「諸法無我」,而「無我」有兩種,那就是「人無我」與「法無我」。所謂「人無我」是指吾人之身心,知是四大五蘊的假合,它沒有永恆不變的個體存在,也就是說倘若離開四大五蘊就不能稱之為「人」。而「法無我」是指諸法皆由眾緣所生,同時也由因緣而滅,簡單的說:諸法皆是因緣而生滅的,在這緣起緣滅的諸法中,它沒有不變的體性,故稱為「法無我」。佛教中常言道:眾生皆有佛性。它指的是諸法的體性也是稱為「空性」。空性本來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墮入「有」的範疇,它須要實證方能了知,但它的特點在於藉不假修真,本自具足。若想要以「心」知即乖,更不能將「無心」會。妙就妙在此,然而體性本有空寂,體本不動,動即是用,體知道在用,體就是主人,而用不知道用,體就變成客。然而體用原一如,能離一切的知見解會和心識的分別。如《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就是說法本離一切的見聞覺知,執著見聞覺知是無明本。可見「空性」並非由修而成,它本自具足。

以上是吾人以「無我」與「空性」淺略說明兩者的不同點而已。前者于理能解,後者于證方知。「空性」是站在絕對的體性上來發揮,而「無我」是站在相對上來論說的,所以「無我」與「空性」就有顯然的差異了。

而「緣起」與「空性」有它的關係存在,緣起是指諸法皆因眾緣假會。同時也由因緣而滅,在這點不難理解,而難理解是空性不變的體性,這點非實證不可。倘若用腦筋去揣測皆無法了知。或許有人會應用一句:「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來說明緣起法的「空性」,而不同處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指緣起當體是空。「緣起」是用,「空性」是體,兩者不同的是「緣起」是生滅法,「空性」是絕對的體性來立論,這就是兩者之差別處。所以世尊在菩提樹下,所悟道的不是空中閃過的星星,也不是「無我」,更不是「緣起法」;而真正悟到的是「空性法」。所以在《大般涅槃經》雲:佛性長恒無有變異,無明複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這裏告訴我們,真正的佛性第一義是指「空性」,也就是所謂的「佛性」。「緣起」與「無我」並非究竟,勸諸位仁者,切莫只見「指」不見「月」。切記!切記!慎之!以上之淺略說明,願與大家共勉之。

五明|佛學論文|因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