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間成就源於積累資糧】
供曼茶羅等精勤積累資糧的方便,在修道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修法,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都須要修。
有些人說︰「我不用修五加行,直接修大圓滿就可以了;上師跟我有特殊因緣,已經慈悲開許了。」但我認為,即使上師有大神通,你是利根者,也要修福德。
以前阿那律尊者眼睛瞎了,衣服爛了都沒辦法補,他大叫︰「誰求福德?來幫我縫衣服吧。」這時,佛陀來到他面前,告訴他︰「我希求福德,我幫你補衣服。」他嚇壞了,說︰「佛陀!我不是說您,說的是其他人。」佛陀說︰「我為什麼不能做,成佛後也不能停止積福,福德越多越好。」
在顯現上佛陀還要不斷積福的話,那我們連十萬曼茶都不需要修,確實有點懷疑。不敢說不對,因為眾生的根基不同,很有可能是布瑪莫扎那樣的頓悟者。但一般來講,很多大圓滿祖師對積累資糧和淨除罪障都很重視,包括上師如意寶,點點滴滴都不輕視。
前段時間我跟幾個道友交談,大家都說︰「上師如意寶在世時的那些老弟子非常好,特別重視念誦等積資淨障,而現在一代不如一代。」也有這樣的悄悄話。說實話,很多高僧大德在世時,講一堂課也能斷除他人眾多邪分別念,甚至影響一輩子。因此,積累資糧的方便是不能捨棄的。
如續部中說︰「未積資糧無成就,沙子不能榨出油。」不積累資糧而希望獲得成就,是不可能的,如同想從河邊的沙子中榨出油來一樣,就算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擠壓沙子,也不可能從中得到一點一滴油的成分。
反之,想通過積累資糧來獲得成就,則好似榨芝麻得油一樣,榨多少芝麻就會出多少油,哪怕是僅僅將一粒芝麻放在指甲上擠壓,它也會使指甲變成油漬漬的。佛在經中也說︰「未曾積累資糧欲得成就,好似攪拌水想得油;積累資糧欲得成就,恰似攪拌乳想得酥油。」
成佛是我們的共同目標,對大小乘佛教徒來講,這都是最重要的。現在世間很多年輕人常問︰「生命的意義何在?正確的人生目標為何?」不作長遠考慮就另當別論,若考慮長遠,時時刻刻都要想「我要成佛」。
佛陀在經典裡面講︰作為國王,事務繁多,所有經典的意義要一一修持根本無法實現;若唯一修持一法,則能獲得成就。哪一法呢?在行住坐卧,做任何事情時,都要有「我要成佛」的心念。
在座的各位也是如此,千經萬論要全部精通、一一修持,也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時時刻刻都要有「我要成佛」的願望,作為希求成就者,這特別重要。因為,若堅固了目標,就會創造它的因——積累資糧和淨除罪障。
確實,若沒有積累資糧,則不可能獲得佛果。以前,趙州禪師在佛堂前掃地,一個和尚問他︰「您是得道高僧,怎麼還掃地呢?」他說︰「灰塵是從外面飛來的。」這位僧人說︰「佛門是清淨聖地,怎麼還有灰塵呢?」趙州說︰「你看,又飛進來了一個灰塵。」其意是說,心不清淨,分別這麼多,不掃不行。
我覺得,漢地禪宗叢林之所以要出坡,也是為了培養福報。以前,百丈禪師提倡農禪並重,自己也立下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誓言,因此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勞作。晚年有一天,有僧人見他年老,心中不忍,便把農具藏了起來。因找不到農具只好休息,當日他也拒絕吃飯,說︰「我沒有德行,怎敢叫人養著我呢?」後代禪林受他的影響,很多禪僧每天都要勞動,以培養福德。
在印度,現在有很多藏傳佛教的大寺院,許多大德要求所有僧人都要種地。印度不像其他地方,僧眾有很多西方信士供養,但大多數都要自己幹活,那些出家人很能幹,非常好!
昨天,我看到女眾綜合樓有幾位尼僧在搬煤炭,其中一位是本屆夏令營的營員,那時她還沒有出家,是美國的一位留學生。我好不容易才認出來,因為她渾身都有煤炭灰。我故意問她︰「你不在美國好好讀書,到這裡天天做『煤人』幹嘛?」
話雖這麼說,不過我心裡始終認為︰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哪怕是總統、法師,做一些事情都有必要。因為人沒有必要擺架子,一直很傲慢地享用別人的勞動成果,而應多幹活、多做事、多培福報,以前很多高僧大德的行為都是這樣。現在有些富貴家庭的孩子,所有人都要為他服務,自己只想享受,這是很不好的。應該以各種方式培植福德,尤其應為僧眾等福田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這對以後的成就非常有利。
因此,獲得終極殊勝的成就,是圓滿二種資糧的正果。正像前文中所說,如果沒有圓滿福慧資糧,就無法獲得具備二種清淨的佛果。龍猛菩薩也親口說︰「此善願諸眾,圓滿福慧資,獲得福慧生,殊勝之二身。」意思是,以此善根迴向給一切眾生,願他們圓滿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在獲得圓滿的福慧二資糧後,出生殊勝二身——法身和色身的果位。《菩提道燈論》裡也講過︰「福德智慧二資糧,圓滿佛位之因也。」
其中,通過圓滿有緣福德資糧,可獲得殊勝色身;依靠圓滿無緣智慧資糧,可獲得殊勝法身。如《中觀寶鬘論》云︰「諸佛之色身,由福資所成,法身若攝略,由慧資所生。」所以,如果我們不積累福報,天天都觀空性,到一定的時候,就會出現「沒有色身、唯有法身」的佛陀。當然,這是從假設的角度來講的,實際上不會有這種情況。相反,若只積累資糧,不觀空性,也不是很好。
對一位好老師來講,他會重視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如果只重視某一方面,這種片面的教學對孩子是不利的。同樣,對一位好上師來講,他會關心弟子積累二種資糧。在這方面,我不是自讚毀他,的確我們遇到法王如意寶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如果上師只注重福德資糧,而不重視中觀、大圓滿等空性方面的教法,甚至不懂、排斥,那弟子也只會懂得積福;如果上師只對空性非常精通,而對積累資糧的世俗善法不太重視,那弟子也會只偏重於智慧。所以,我們不但要二資並重,還要以此引導後人。
恭錄自 索達吉堪布《大圓滿前行廣釋》第122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