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年12月14日,上海慈慧公益基金會受浦江之聲電台AM1422《家有寶貝》節目的邀請,就「提升內心成長的方式」為主題接受採訪。

節目主要針對慈慧的傳統文化推廣項目,包括每週日正在進行的《弟子規》兒童國學班、農民工子弟學校經典誦讀活動以及在一些小學、幼兒園免費發送經典讀本的活動。

作為一個新成立的基金會,理事長李夢琳女士本人曾經有過長達近10年的傳統文化推廣的經驗;共同受邀上節目的志願者培訓總監崔青松博士就是在傳統文化推廣的過程中與夢琳女士結識。面對學前兒童的《弟子規》教育具有特別的意義:學前兒童的智力正處在發育中,在這個時機學習傳統教育可以提高記憶力,除了智識上的成長,更多的好處來自生活細節與習慣的養成。

有一個來自兒童國學班家長的小故事:小朋友在幼兒園拿到老師發的小食後,忍住饞嘴,一直到回家,才把藏了一天的食物送給爸媽。還不忘和爸媽說:「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儘管是很微小的事情,卻透出了小小心靈對於父母的尊敬與感恩。對比在孝親敬老項目中看到被兒女置於敬老院不聞不問的孤老,不禁悵然。

崔博士在提及《弟子規》教育對於孩子成長的作用時,他說:「《弟子規》是做出來的。」表面上淺顯易懂的文字如何能入心,轉化孩子的行為才是學習《弟子規》的意義所在。在農民工子弟學校推廣的經典誦讀活動,慈慧邀請了田老師給農民工子弟學校全體語文老師做培訓,將經典與學校讀本相結合。相較於熱鬧、活潑的早教,傳統文化的教學形式也需要契合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模式。

很多家長常常處於一種生怕「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事實證明:從小熏習傳統文化,可以擴展知識的交互能力,更不用說文學水平和閱讀水平的提升。結果往往是小孩子在科學或者是其他學科裡也頗有得益。崔博士把傳統文化教育實施於自己的女兒身上已獲得了喜人的成績。學習傳統文化最大的利益是人生會變得很幸福、祥和。與現代人物化的生活方式相反,傳統文化教育使人從對外在極度追求的痛苦中解放出來。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長大後更容易在急劇變動的現實中維護一份明清與自在。

不怕輸在起跑線上,只怕錯過了準備人生長跑的好時機。

來源:上海慈慧公益基金會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