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天感應是怎麼回事!感謝人,不用講太多,多念經!

作者:福安古觀音書院

現在人太相信自己的語言,以及自己六根所能認知的範圍。以前有個道友問,怎麼出三界?不是跑到第四界,或跑出地球叫出三界。而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你能不貪著,叫出三界。但很困難。人就是六根在貪著。

佛弟子很喜歡談感應。這個感應是真的有。人和人之間的感應的傳播,勝過語言表達的傳播。感應呢,是無形的。我打個比方,這個地方只要有人誦經,他一直迴向給當地,就會影響當地人的靈性,他們也想要學佛。這就是感應。現在佛法傳播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像西方的傳教,用語言知識來傳播,告訴你道理,你去做。現在搞文化的很多,都是這類傳播。

第二類的弘法方式,就是感應式的傳播。一個人靈性覺醒後,不用語言講,只要能天天念經做功課給他們。其他人哪怕思維上不知道佛法,但靈性上卻接受了。所以一個地方,有廟,有出家人在念經做早晚課,他就能影響一大片人的靈性。這也是弘法的方式。

我常說,念經很重要。因為你的靈性的能量在影響其他人靈性的能量。讓他靈性能覺醒。中國人為什麼這麼聰明,歷朝歷代都有人想要修行?就是靈性能量的傳播,這種傳播方式比文字傳播要來得更為長久。

比如你要度你家人,不要給他們講佛法道理,你只要念經,靠佛經的力量影響他們靈性的能量。這個靈性能量,用印度的三脈七輪的理念來講,就是頭頂的梵輪,直接跟天溝通的。只要能影響他的梵輪的能量,他就轉化了。經要多念,開示偶爾聽一聽就好。你單單靠聽經聞法,想要開悟太困難了。因為你梵輪乃至身上七輪的能量都沒有轉化,你怎麼開悟?開悟的人,身體一定會轉化。成道的人,身上的血都變色,變成乳白色。像二祖神光祖師被砍頭,他流出來的血就是白色的,這是成道境界。

我們現在太相信語言,總喜歡講個清楚明白。其實永遠都講不明白。人在一起,話很多時,往往就是隔閡很深,才要一直講個不停。古人講默契,不要語言的配合,也叫心心相印。這都超越語言的範圍。

要感謝一個人,不要講太多,你多念經就好了。我很多活動,我都很感謝大家護持,我也不講太多感謝的話。我覺得我念經來迴向,來表達才是實在的。天不說話,但你能懂得天的意思,你就有境界了。像菩薩不說話,你能懂菩薩,那才是入道。這個事情能不能做,你看看天就知道了。古人有夜觀天象。人做的好事壞事,天象都有。你能看,就知道能不能做,要不要懺悔。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掉一些私心,妄想,就容易跟道接近。念經可以讓人損掉私心,入道就比較快,人天感應比較快。看世間的知識皆是分別念出來。反而容易障道。


人間天:越是心亂,越要去誦經修行,可得佛菩薩慈悲加持幫助

1. 越是心亂,越要去誦經修行

《普門品》告訴我們,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滅諸有苦,解脫諸難,解除諸厄,降服諸賊,得無盡樂,受無量利,承無盡慈!是否我們遇到困境,心亂如麻的時候可以具發聲稱念菩薩聖號呢?

我現在有苦難有煩惱,所以我要稱念菩薩聖號,而不是我要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是我要在心無旁骛的時候,不是我要在一切外在條件順遂的時候,這些條件如果不滿足,我就不稱念了嗎?所以就像有人說:我最近心亂的很,所以沒去念經!那麼就奇怪了,不學佛什麼時候心真的能清靜下來?如果心不清靜就不去學佛,那麼這就是一個悖論,是無法達成的錯誤認知。

正是因為發現自己心不靜,所以才更應該投入進學習中。亦如常常聽到這樣的話:他那樣還學佛呢?千萬不要這樣思維,千萬不要這樣評論他人,千萬不要這樣說。正是因為發現了自己的種種不圓滿,發現了自己種種的錯誤,才更應該扎實的學佛,而不是我一學佛就圓滿了、就解脫了、就神通道力俱全了,這都是對學佛想當然的理解。

亦如吃飯一樣,飯菜擺在前面,是否我們就馬上飽了?如果我們不去吃,怎麼能飽?吃一口、半口怎麼能飽?吃飯尚且需要一個過程,學習如此,學佛更是如此。對世間知識的學習尚且需要過程,何況學佛這樣龐大的工程?如果說“那樣的人還學佛?”這種話類似於否定了人可以努力向善的可能,也否定了在眾生自性層面個個具足的佛性。眾生並非是因為自己行做如何才做了佛,而是因為本性具足佛性,才有資格成佛。只是隨後是選擇了背覺合塵,沉溺於輪回中;還是選擇了背塵合覺,覺醒於霧霭間。

2.覺醒的契機入口

當我們希望自己覺醒,總要有一個契機的入口才可以的,就像沉睡到醒來,或許有人很自律,生物鐘穩定,到點就會醒來;但是在輪回裡談論覺醒就沒有生物鐘的幫助了,這個契機的入口就等同於生物鐘了,遇到了某個事情激發了自己的希望覺醒的心念,這個事情就是鬧鐘。

而如果遇到了事情再多都不想醒來,這些事情最多就是綿延在夢裡的場景,合理也好,不合理也好,順心也好,違意也好,不想醒來,這一切僅是美夢噩夢罷了。

如《普門品》中所言,此時眾商人因為被怨賊圍繞逃無可逃,發現了自己在這樣的一個危險處境,才會具發聲言。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沒發現自己深處水深火熱之中,絕對不會希望自己爬過這條生死大河。所以具發聲等同於具聽聞,等同於具知、具曉、具清晰,他們都明白自己的處境,都知道將面臨的結果了,才可能出現如經文描述的具發聲言的局面。老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萬無邊無沿;也有說眾口難調;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就有腥風血雨的事情!

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我們對處境和將發生的事情沒有相同的預判,你覺得會這樣,他覺得那樣對。因此生死才會如此多彩,而多彩的背後盡是血淚。所以這個具字如鲠在喉,怎麼樣才能讓更多的人理解這些?怎麼才能讓更多的人如此奉行?

3.努力學佛,離苦得樂

極樂世界為什麼清淨莊嚴?因為極樂的眾生只有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念頭,所以招感的境界莊嚴美好。而對比下娑婆就不是這樣了,你有你的小算盤,我有我的小九九,他有他的尺子,各懷鬼胎也必然同床異夢。

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大局勢下,要先保障自己勸令牢腳,要先保證自己能踩在一片穩定的土地上,不至於隨泥沙俱下而日行千裡了。這一片較安穩的土地在哪裡?對當下的我們來說就是學佛,再稍微高一點,極樂才是那片安穩土地。學佛是通往安穩土地的路徑,走過去可獲得對應結果;走不過去,就依然要隨泥沙俱下。

於是如何抗衡如此巨大的共業招感和洗禮呢?不逼迫自己,不激發自己的能動性,隨遇而安是不可能抗衡的,所以這就注定真正學佛會是非常艱難和辛苦的過程,雖然結果是美好的,路程卻是艱辛的。

阿彌陀佛!


達真堪布:水不動的時候,才能映出月亮的影子

我們是要做布施的,但是佛沒有說剛開始就要施捨自己的骨肉、手足。佛說,剛開始你實在修不出施捨心,實在不能施捨的話,先用自己的左手和右手練,右手給左手,左手給右手,這樣鍛煉自己的心態。從自己先能放下的、能捨棄的物品開始,比如說蔬菜之類的普通食物。慢慢地這樣練、這樣串習,最後逐漸連自己的血肉和身體都能捨棄。也不是必須要把自己的身體和骨肉施捨了,而是講眾生需要的時候可以施捨。意思是要放下對肉體的貪著。這也是有過程的。先把一些不值錢、自己執著心不是特別強的東西放下,不貪著。然後慢慢地放下對自己來說最珍貴的東西,最後要能放下對身體的執著。心態都是練出來的。

我們觀想也是如此,是要練習的。剛開始心裡要這樣思維、憶念很困難,但若是慢慢修煉的話,最後一下子就能觀出來了,一下子就能達到那種境界了。就像世間的運動員練跳高一樣,剛開始哪能跳那麼高?哪能跳那麼遠?練、練、練……最後都能練出來。我們的心態也是要練的,觀修也是要練的。

很多人觀不出來,說心靜不下來。哪有那麼容易心就靜下來了?那樣太快了。其實,你真正觀想成功的時候,那是境界。你真正能契入那種境界了,也不一定要觀出一個形象來,或者在你面前顯現出什麼。當你修到那個程度時,你的境界已經達到菩薩和佛的境界了。所以這都不是著急的事,慢慢練。你若是著急,內心郁悶,這就是自己給自己制造障礙。無論是坐禅,還是觀本尊,心態都是要放松的,不能緊張。你心裡越緊張,越著急,越觀不出來。水不動的時候,才能映出月亮的影子;若是水總動搖,能映出月亮的影子麼?所以,別讓心動,別讓心散亂,不著急,才能真正進入狀態,才能真正觀出來,這都是要慢慢練的。


佛菩薩的感應,到底有什麼玄機?

作者:福安古觀音書院

現在大家都知道,佛法來自印度,佛在印度誕生。但卻無法解釋,為什麼在印度誕生的佛法,最後卻消失一乾二淨,而唯獨留在中國。漢地的佛法修道方式,和南傳又有很大差別。上座部就說,大乘佛法不是佛說的。現在很多也在弘揚上座部思想,比如空海法師,還有很多。有些人看了阿含經以後,就不相信大乘佛法,根本否認了佛菩薩感應。這個問題我先放下。

目前我們唯一知道的,是佛在2500年前在印度誕生。然後過了五百年,2000年前,中國人去取經。後來有了大乘經典傳進中國。這裡有個問題是,像《黃帝內經》距離現在是5000年前。很多人都沒有問,悉達多之前的印度是什麼狀況,現在沒有歷史可以考察,印度人不重歷史。但從後來佛教有壇城和易經八卦竟然如此相似時。這就很有思考的問題了。南懷瑾先生認為,是中西方文化都是相通。所以才會出現,佛教的五方佛和五行思想,還有藥師法門的十二藥叉大將和中國的十二時辰的對應。

但我可以大膽的假設,在四五千年前,中國老祖宗發明的智慧傳播到了印度,再過了三千年,印度佛教誕生。後來中國人再去印度取經回來,你會發現,佛有講三乘法,有給聲聞乘,緣覺乘,佛乘講的。所以大乘的經典,又回到了中國。這裡要著名一點,一般人把佛局限於印度的悉達多是佛,其實不是。而是說,有覺悟覺醒圓滿的是佛。所以大乘佛法一定是佛說的,但不一定是悉達多說的。這句話講出來,好像又會挨罵。但大家請去參一參。但一定要記住,只要你是人,你一定不是佛。就這麼簡單。你是人,你連神都不是,你怎麼敢稱自己是圓滿的佛呢。

這裡頭就可以解釋三個問題。第一個,為什麼佛經中有一些,竟然跟道家的思想很接近。尤其是唐密的部分,還有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些相都跟中國道家的看面相很相似。但南傳佛教的佛是沒有三十二相的,他不承認佛,他承認是阿羅漢,就是斷除煩惱,出三界的人。原來,這些本來是中國智慧的東西,經過了印度再回來而已。所以大乘經典,都是古代聖賢的智慧。你只要去唸,一定能開悟。

第二個是感應的問題。大家有沒有註意到,在大乘佛法裡頭,釋迦佛是沒有感應,是沒有保佑眾生。保佑眾生的,確是菩薩們,尤其是四大菩薩。在南傳佛教中,也不記載佛怎麼保佑眾生。有些人一看佛的傳記,就說,佛沒有保佑,同時否認了佛教的感應。

保佑的部分一定是有的。他力的部分還是有的。就像神仙一樣。所以在保佑的部分,卻跟中國的神仙有非常驚人的相似。這在印度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呢?我想,這保佑,也是中國人發現的智慧。用中國土話來講,天人合一,老天爺會幫助。把老天爺換成菩薩,也無所謂。

但一定有他力的作用。有些人學佛學到最後,你連老天爺都不相信,你怎麼相信菩薩,相信因果。不可能的。所以現在很多講學佛,人間佛教的,都是不究竟。所以,在中國,你說觀音是菩薩,是個人。其實不是,確切來講,觀音在信眾心中,是個神仙。所以他有神通,願意救陰德重的人。你有陰德,神仙用神通救你一下。沒有陰德,神仙也不救。所以感應的部分是有的。

有一種說:菩薩是人做的,台灣經常這麼說。但我想,目前人還沒有那個本事做神仙式的菩薩。所以人間佛教弘揚有一定的貢獻,但弊端也是有的。

第三個問題,大乘佛法的根,是以本尊,就是要有佛菩薩為具體的類似神仙的級別為主。大家有沒有感覺到,如果你把大乘佛法的菩薩的部分,相當於神仙的部分都拿掉。結果會變成什麼。變成一種哲學,那沒有意義啊。你都不相信菩薩的存在,你學哲學有什麼意義。

你看很多參禪的,甚至搞學術的,乃至有些熱情弘揚人間佛教,只要人間,不要神仙級別的菩薩。他們弘揚到最後,會變成什麼?變成哲學。那糟糕了,根本解決不了煩惱的問題。現在研究哲學的太多了,印度的很多論,西藏的論,那都屬於哲學的部分。

因為現在菩薩被誤解得很嚴重。所以我用神仙來解釋,大家更容易明白。所以這些菩薩都是切實的存在,不是表象。你不要把菩薩當成一種表法,一種抽象的,死的存在。他是活生生的。


人防備都抵不過業障,行善自有老天幫忙

作者:福安古觀音書院

今年夏天我組織道友們一起上五台山,行走五個台頂,一百多里路,走三天。這裡有很多感慨。以前寫過:《老天爺給的,都是最好的》。還有一感慨,也供養大家。去過五台山的都知道,走五台要走三天,在山頂住兩個晚上。我們順時針走,從佛母洞,到南台,西台,中台,澡浴池,北台,東台。第一天住南台,晴天,第二天就開始下雨,山上冷,大家就簡單準備一件雨衣就好了。山上有些地方還沒有信號,加上風大。五十多人的隊伍全部散掉,我作為領隊的,當時我就想,文殊菩薩,到了你的道場,就交給你了。也看大家的造化了。結果兩個人走錯路,大家都喊著危險,說要做好充分準備。

接下來的行程就充分準備,包括有車跟在後面護著,配了好幾部對講機,還有後勤,因為我們有充分的準備,結果那一天的雨,刮的比第一天大很多,幾乎把人可以吹下懸崖的。因為走五台消業障很快,但沒有福報,就走不了,老天爺會刮風下雨。我有個感悟,就是你的什麼防備,都抵不過你的業力,光明坦蕩地去做事,剩下的交給老天爺吧。天無絕人之路。

剛開始時,我們都在想,天氣如何,就交給菩薩吧。當作消業障,沒有任何的防備,反而天氣還行。後來動了小聰明,來了一堆的防備,結果風雨越刮越猛。想當年虛雲老和尚三步一拜五台山,遇到大雪紛飛,快死過去的,我想,他的念頭一定是,菩薩,我就交給了。生死交給龍天,就是這一層境界。

現在人很苦,很緊張,感覺自己很缺乏,因為在防備,防備自己生病,有災難,所以買保險,買各種營養品。陰德厚重,自然有老天爺護持。若陰德不行,什麼防備都沒有用。

我們要做順應天道的準備。不順應天道,防備是沒用的。想要老了能健康,年輕就要持五戒,不殺生。想要孩子有出息,就要多積陰德,這是順應天道。因為該來的業沒有消,你外在的防備是沒有用的。老天爺比人厲害。現在吃的有,為什麼有人餓死,得了癌症,吃不了就餓死。

人只要有殺業,病就永遠斷不了。以前有天花、肺結核會死人。現在沒了天花,有了癌症。等癌症消失了,另一個症狀就出來了。為什麼?人的殺業感召的。醫療發達,再怎麼防備,沒有人的業力大,也沒有老天爺的力量強。

現在災難那麼多,都是太相信自己了,總覺得我行,我有能力一定行。缺少了一點敬畏。以前人認為河有河神,山有山神,井有井神。所以垃圾、污穢的東西不敢倒河裡,也不敢隨便挖山動土,人有敬畏心,災難就少。因為缺乏敬畏,我們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現在物質很好,可身體卻越來越不好。身體不好,你光有物質好,那又有什麼用。

我建議大家都去走一走五台山。尤其是行腳。身體要好。現在物質的發達,走路有車,導致我們都忘記了身體的重要。人的身體是最寶貴的,可是身體好不好,你去走一走就知道。身體不好,就是福報不夠。把福報都透支成錢財物質來享受了,身體怎麼能好得起來。

行善雖無人見,但自有天知。人若行陰德,光明磊落,護法善神皆護持,老天爺也會救一把。


有錢為什麼一定要行陰德?因為老天爺安排的

作者:福安古觀音書院

如果要看時代,出在時空的某個位置,該怎麼做,就要有老子的智慧了。佛講,萬物有成住壞空。老子說,一個事情到最高時,就是最衰敗時。到了住的階段,就開始壞了。所以老子說,不要到最高時,是最好的。你到了最高,就開始衰敗了。就像經濟發展到最高就開始衰敗,人到最壯時,就開始衰老。所以老子說,人要保持一些虛,一些缺,這個是最好的。

歷史有驚人的相似。你看漢朝、唐朝、宋朝都是最強盛的。漢朝之前是短暫的秦國統一六國,唐朝之前是短暫的隋朝統一五代十國。我們處的年代,是短暫的民國統一了軍閥。現在是國運最好的時候。一般在建國六十年後是進入興盛。所有的盛世都是在建國六十年後開始的。所以現在是太平盛世,因為在三十年前,大家已經把苦受過了。現在留下是享福。但享福報往往比受苦更危險。因為許多災難,都在經濟好時,給埋下的伏筆。

這個時代,最不踏實。大家踏實一點比較重要,現在大家都尊重商業,不重農業,可見很浮躁。從中國歷史上看,經商的是最不長久的。經商後發財,如果能廣行陰德,人們記住他陰德。如果不行陰德,今人不罵,後人也會罵他。「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個是歷史的必然,這不是仇富心理。這個心理是告訴人們,對於老天爺要有敬畏而已。因為有能力做陰德時,你不做,自然老天爺要懲罰,要讓後人罵。能富貴兩代的商人,都是有陰德的。

人在經濟好時,很容易奢侈浪費,不重視糧食。現在中國人吃的都是過去的福報,所以不用種田有的吃,不用織衣服可以穿。這只是福報現前而已。但福報現前,也代表著福報在消失。好比種子長成了大樹,種子裡頭的能量就消失了,變成大樹,大樹後就衰老。所以不要被享受給昏了頭腦。

富貴的困,勝過貧賤,富貴造業起來,比貧困要多。就單單從吃的來講。以前窮的時候,整個鎮每天才吃一兩頭豬,現在天天有的吃,吃不完就浪費。一旦浪費,都是浪費自己的福報。不消福,就消壽命。現在經濟那麼好,為什麼病那麼多,就是消了福報,又消了壽命。所以要謹慎。

中國人講士農工商,這也是從人的福報來講。人的福報中,士是代表智慧知識的福報,農是吃的福報,工是住和用的福報,商是和人交往溝通的福報。你就知道哪些福報第一,哪些第二。這個時代,賺錢太好賺了,可現在都是偏於商,和工的福報。士和農的福報越來越小了。大家去參,自己身上士農工商的福報各有多少。

我看很多人很浮躁,搞金融,保險,跟士農工商通通掛不上勾的東西。你想看,你培到了多少福報,還是消耗多少福報。有個人去買房子等著升值賣掉,想要留錢給孩子。我說這個錢,太不實在了。不實在的錢存不住,你做生意就好好做,虧錢了,但不會虧福報。現在生意不做,去搞這些虛的東西,賺錢卻虧福報。錢來的不實在,自然就去的快。

越是大眾繁榮時,越是要很謹慎。古人講的,惜衣惜食,非為惜財緣惜福。衣服,飲食,用的都要珍惜,不是為了錢財,而是要珍惜福報。錢多了,不代表福報就多了,可能福報更少了,這要很謹慎。好比豆芽和大豆,豆芽比大豆重,但大豆少了。一個大豆,你用在正確的地方,種在土壤裡,讓它慢慢長,可以長成豆藤來結豆子。但你很急,一下子要見效果,就變成豆芽。重量也增加了,好比說錢也多了,實在上是虧本了。福報少了。

這就是智慧的差別,你要讓豆變成豆藤來結豆子,還是變成豆芽。很多人不缺錢,卻缺智慧。沒有智慧,你只會讓豆變成豆芽。福報一旦轉化成錢,就意味福報在消失。其實福報是萬能的,可以轉成智慧,比如你多讀書,轉為孩子,轉為健康。不要只看到錢才是福報。

現在是太平盛世,太富有了,就代表大家都在享福時。更應該珍惜福報。老天爺是最公平的,飢荒時,你有福報壽命在,一定餓不死。沒有福報壽命在,現在到處都有人餓死,像得了喉癌,不能吃,還有得了癌症,這些餓死的,就是福報享受完了。要切記啊。

每個時代都有一個時代的共業,目前的共業,大家都奔著經濟去。而財富往往是最不長久的。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希望大家多珍惜一些福報,留一些時間和空間,好好修一些智慧。歷史都是一樣的,那些能留下名字和故事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有陰德的,一種是有智慧的。

很多人說中國人仇富,其實不是。因為財富是大家創造的,不是個人創造的。所以財富本來要屬於大家的。這一點很少人能相信。如果人自己不把財富分出來,老天爺總有一種渠道讓財富出去。與其讓老天爺分你的財富出去,不如自己分出去。

古人是懂得空,和缺的道理。所以故宮建設,就建個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為什麼要半,就是告訴自己要缺,只有缺一點,才達不到圓滿,達不到圓滿,就不會衰退。圓滿都意味著結束。有錢了,多布施掉,讓自己缺一點,是很好的。房子也不要住到最好,選對象也要讓對方有些缺點,這是比較好的。

人不懂得缺,就會痛苦。房子,車子,鈔票,總覺得少一些。這些什麼都有的人,智慧就沒了。福報大的人還能撐得起房子車子孩子智慧。福報小的人,要求太多了,不是身體不好,就是求子不得,不然就沒有智慧。要懂一些缺,比較好。但一般很少人承認自己福報小的,總覺得別人能,我為什麼不能。這些痛苦,都是因為沒有老子的智慧。


太能算計的人,命都很悲慘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說過,凡是太聰明、太能算計的人,實際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專家研究,算計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這些人感覺痛苦的時間和深度也比不善於算計的人多了許多倍。換句話說,他們雖然會算計,但卻沒有好日子.

一個太能算計的人,通常也是一個事事計較的人。無論他表面上多麼大方,他的內心深處都不會坦然。算計者本身首先已經使人失掉了平靜,掉在一事一物的糾纏裡。而一個經常失去平靜的人,一般都會引起較嚴重的焦慮症。一個常處在焦慮狀態中的人,不但談不上快樂,甚至是痛苦的。

愛算計的人在生活中,很難得到平衡和滿足。反而會由於過多的算計引起對人對事的不滿和憤恨。常與別人鬧意見,分歧不斷,內心佈滿了衝突。

愛算計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每天只能生活在具體的事物中不能自拔.習慣看眼前而不顧長遠。更嚴重的是,世上千千萬萬事,愛算計者並不只對某一件事算計,而是對所有事都習慣算計。太多的算計埋在心裡,如此積累便是憂患。憂患中的人怎麼會有好日子過?

太能算計的人,一輩子勞碌命,為什麼?心裡無時不刻算計別人,能不累嗎?能安心?病怎麼來的,算計算來的。

太能算計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而太想得到的人,很難輕鬆地生活.往往還因為過分算計引來禍患,平添麻煩。太能算計的人,必然是一個經常注重陰暗面的人。他總在發現問題,發現錯誤,處處擔心,事事設防,內心總是灰色的。

太能算計的人,目光總是懷疑的,常常把自己擺在世界的對立面,這實在是一種莫大的不幸。太能算計的人,骨子裡還貪婪。擁有更多的想法,成為算計者揮之不去的念頭,象山一樣沉重地壓在心上。生命變得沒有彩色。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聰明,越聰明越好,越聰明越顯得自己為人處世的高明。聰明有大聰明與小聰明之分,糊塗亦有真糊塗、假糊塗之別。小事糊塗者,輕權勢、少功利、無煩惱,則終成正果;大事糊塗者,則朽木不可雕也。真正聰明的人,往往聰明得讓人不以為其聰明。聰明的人表面愚拙糊塗,實則內心清楚明白,這不是一種更為高明的處事藝術嗎?

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許多事情非要尋個究竟,有時也是不現實的。多一點「糊塗」少一點計較,何嘗不是另一番開朗、超脫的生活風光呢?


老天爺不喜歡人小聰明!這個時代,做什麼事情最有意義?

作者:福安古觀音書院

清朝的紀曉嵐是大學士,他一輩子都在編四庫全書,所以他說,天下的學問,該說的話都被古人說完了。他就不說了。他就記錄了一本,《閱微草堂筆記》,這裡專門是他聽到的當時的許多因果感應的故事,也包括鬼神故事。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學佛多看這些因果故事,能增加對佛法的信心。

紀曉嵐講以前有人愛訴訟,收人錢財就幫人羅列罪名,用各種言辭來幫人寫狀子。他每次寫狀子都不要人在旁邊,包括他妻子。他每次寫狀子時,他妻子就趁機跟外人私通。後來他死後,他妻子竟然懷孕,私通的事情才暴露出來。當時的人就說,人想方設法算計人,結果總把自己算計進去。

現在有些行業,像給人打官司的,總是把有罪說成無罪,或重罪說輕,輕罪說重。這其實都是違背因果。有個人在做交通事故處理,也是從中偽造一些證據讓人多得到賠償,自己從中獲利。這其實是違背天意的,這種錢財的獲得,也守不住。果然他總是愛上賭博,不僅輸了錢,還欠債累累。他說,我在給人爭好處,多賠償一些。其實他不知道,凡是事,都有因果。反而想著發災難財,這是不吉祥。

人心不正,太聰明反而害了自己。像很多宣傳,效果不好說成好。這也是不吉祥。還有做生意,投入大量廣告。廣告的錢都是來自買的人手中,反而增加買者負擔,產品裡頭又有多少水分呢?這也是在透支自己福報。現在很多商人的福報,都是這樣子被損掉的。

福報大的人一定要配合智慧和陰德。社會上賺錢很快的人,往往不是因為他聰明,而是他本來有福報。像做金融保險等行業的,每個人都是相貌莊嚴,可見福報很大。他不做這些虛的東西,做其它行業仍然能賺錢。福報不變成錢,可以變成智慧、子孫、乃至變成其它陰德。但現在很多都變成了錢,而沒有轉化為其它的東西。錢財恰恰是不長久,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浮躁。

福報大的人,要負的責任要更大一些,他能引導社會。往好的,還是往壞的,都是要福報大的人來引導。如果做了很虛的,像炒股發財,保險發財,社會上大家都愛跟著虛,結果就是誤導了。福報越大,越要小心。沒有智慧,你錯了,大家都跟著錯。要有一種責任感。

以前福報大的人,一流的人都是搞學問,出家,唐宋時文化就空前繁榮。今天福報大的人都去搞經濟,經濟就繁榮起來。都去搞經濟,沒人搞學問,文化就不繁榮了。經濟繁榮只能一時,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都有經濟繁榮時,也是僅僅一百年左右時間。享受完了就沒了,結果還是帶來災難。

比如宋朝時,經濟最繁榮時,宋朝皇帝也不愛打戰,都是主和。經濟最繁榮時,那時人們生活水平之高,導致人的殺業特別嚴重,吃的都要野生的。上至朝廷百官,下至百姓,不知道吃了多少動物。跟現在差不多,現在要吃肉,別人包裝好的,隨時都可以吃。這個業成熟的就非常快的。以前吃肉還要煮好,現在超市裡頭包裝的打開就可以吃。方便讓人造惡業,這個小聰明很可怕。結果到了後來,金人打進去,屠城,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人在富貴時,最容易造惡業,福報大,做善事時善業大,造惡業時惡業也大。所以應該要謹慎。這個時代是最容易迷失的時代。因為大家的福報都變成錢了,沒有變成智慧。這個時代,更需要老子道德經,能安貧樂道,是最好的。

這個時代,做什麼事情最有意義?勸人行善積德最有意義了,希望人間有更多的地藏菩薩出現,多宣傳戒殺、吃素、守五戒的道理。度化一個人能這麼做,比拿錢去養他功德更大。呼喚人間有更多的地藏菩薩出現,地藏菩薩講這一塊講得最為詳細,而且踏實。

****************************************

《閱微草堂筆記》,線上版全集: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595662

《閱微草堂筆記》實體書全集,免費法寶:

https://fabo.hwadzan.com/Fabo/2537

(本書是文言文,請先看過線上版,確定想讀再請書,以免浪費法寶)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閱微精選故事白話版),免費法寶:

https://www.amtbtn.org/fabo_show.php?pi=4&i=11&s=16

 

關注靈性!每天念經,是保持靈性不失!

現代的修行者,總覺得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詢問最細節的問題

上天知道我們是否積有陰德,臉上會留下痕跡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保持一點缺,讓你的惡業有個出口的地方

不要太早把你福報變成錢財

強行渡人損耗自身,隨緣助人才是正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