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世界觀:詳見起世經、樓炭經、華嚴經等 

一:小世界

世:時間的遷流,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界:空間的劃分,東西南北上下,十方。

一小世界:日月圍繞著須彌山運轉,日月照臨的範圍,即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四大洲,名為一小世界(包括地獄、天等領域)我們地球處於四大洲的南瞻部洲。如下一小世界圖

九山八海

七重金山、七重香海:九山八 海之七山七海,簡稱七金山、七香海。在須彌山外

第一重金山名佉提羅,譯為擔木、破空,山高、頂闊均四萬二千由旬,以七寶合成,環繞須彌。二山中間有大海,是為第一重香水海,海闊如山,海中有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等,遍覆水上。七香海皆如此;

第二重山名伊沙陀羅,譯為持軸、自在持,山高、頂闊均二萬一千由旬,以七寶合成,環繞第一重金山。二山之間為第二重香水海,闊四萬二千由旬;

第三重金山名游乾陀羅,譯為雙持,山高,頂闊均一萬二 千由旬。二山之間為第三重香水海,闊二萬一千由旬;

第四重金山名蘇達梨舍,譯為善見,山高、頂闊均六千由旬。二山之間為第四重香水海,闊一萬二千由旬;

第五重金山名安濕縛朅拏,譯為馬半頭、馬耳,山高、頂闊均三千由旬。二山之間為第五重香水海,闊六千由旬;

第六重金山名尼民陀羅,譯為持邊、持地,山高、頂闊均一千二百由旬。二山之間為第六重香水海,闊二千四百由旬;

第七重金山名毗那多迦,譯為障礙、象鼻,山高、頂闊均為六百由旬。二山之間為第七重香水海,闊一千二百由旬。

之外為大鹹海,為各部洲所在之海,鹹海之外為斫加羅山

七金山多為聖賢、神鬼所住。

 

四大部洲 :在須彌山周圍鹹海中

四洲除了南瞻部洲(即是我們現住的世界)之外,皆沒有佛法。尤其是北俱盧洲福壽非常,使人沉迷享樂,萬不可望生於這個地方。

一、東勝神洲:華言勝身。以其身勝南瞻部洲故也。又翻為初。謂日初從此出也。在須彌山東。其土東狹西廣。形如半月。縱廣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長八肘。人壽二百五十歲。本洲有三事殊勝︰土地極廣、極大、極妙。

注意。如果中陰身有感應東勝神洲的善業,這時便會見到一個大湖。湖中雁群,往來嬉戲。如果中陰身樂於此境,走向湖中,即投生此洲。所以如見此境,不可再猶疑,趕快唸佛,便可超脫,不再輪迴。

 

二、南瞻部洲(南閻浮提):在須彌山南。其土南狹北廣。形如車廂。從廣七千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多長三肘半。於中有長四肘者。人壽百歲。中夭者多。此洲人民,勇猛強記而能造業行、能修梵行、有佛出世其土地中,因此三事勝於其他三洲及諸天。人類所特具的「勇猛、「憶念」、「梵行」三種特性,則優勝於三洲及諸天界。這也是為什麼佛陀降生於此世界(南贍部洲)的緣故。

注意:中陰身如果感應得南瞻部洲的,便會覺得寒風雪雨,急欲找得躲避的地方。如果生前曾修大善,便見宮殿輝煌,入內即投生為皇室或大富大貴之人。如曾修一般善業的,則按比例而見大廈,小屋,茅房等而成為中富,小康或貧窮之人,如只見牆壁便生為叫化子之類的窮苦人了。此時千萬不可隨便進入任何室中,但一心稱唸佛號,則一切境相,便會改變,往生淨土了。

 

三、西牛貨洲(西瞿耶尼)︰位於須彌山西方,以牛、羊、摩尼寶做為貨幣而行買賣交易。其地形如滿月,人面亦如滿月,此洲有殊勝三事,即︰多牛、多羊、多珠玉。

注意:中陰身感應西牛賀洲的便見一湖,湖邊有牛食草,如趨前置身境中,便投生此洲了。這洲雖然富裕,但無佛法,不可投生,趕快唸佛,即得往生。

西牛貨洲人、東勝神洲人都有男女婚嫁,與我們世界婚姻家庭大致相同,但生存環境、福報、壽命均優於地球人類。而略次於北俱盧洲.

 

四、北俱盧洲(北郁單越)︰位於須彌山北的鹹海中,洲形四方,每邊各長二千由旬,狀如盒蓋,由七金山與大鐵圍山所圍繞,黃金為地,晝夜常明。土地具有平等、寂靜、淨潔、無刺等四德。此洲人民面形正方,如此洲地形,人人面色皆相同,身高皆一丈四尺。生活平等安樂,沒有憂慮。

注意:中陰身感應北俱盧洲的亦見一湖,岸邊有畜牲及樹木。如入境中,便是投生此洲。這個洲雖然有種種福樂,壽命千年,但因為沒有佛法之故,千萬不可大意走近此湖,必須一心唸佛,便得接引,往生淨土,永不受輪迴了.

在男女交往上最為自由和開放,完全沒有家庭、私有制觀念;故不用結婚,男女交往後則各走各的路,甚至生育的兒女也不自己撫養,而是放置於十字街頭,由路人養 育,生長成人後也歸於大眾。 這是描述男女情愛狀況。當時可以隨心所愛,而樹枝會分辨有否有血緣、親族關係,若沒有親族關係,就低垂枝葉遮蔽外界視線,並鋪出床具來。其中也描述四大部洲的人類交合狀況、婚嫁之法,以及當時人生育、養育狀況:「若行欲時,二根相到,流出不淨。」北俱盧洲小孩生育七天後,即長大成人,但也不會回家。男女同 類各聚一處,不置設家庭,也不蓄有私有財產。由業力福報相同,故人人皆健康長壽,沒有疾病,壽命千年後,無疾而終。死後也不用火化土葬,天空中自然有大鳥來將屍體叼走,不用擔心環境污染。能夠投生到此地的人,必須前生修十善行。

北俱盧洲有種種美妙的山林、河水、浴池、遊園、樹果等。器物多 是金銀、琉璃、水晶所制成,並且為大眾共同所擁有,沒有搶奪、爭執,更沒有盜賊、惡人、鬥爭的事。居民壽足千歲,命終之後,便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於四洲中果報最為殊勝,但是由於沒有佛出世,因此是學佛的八難之一。

 

八小部洲:四大部洲各有二中洲附屬之,共為八小部洲。

(一)南贍部洲之二中洲,遮末羅洲,譯為貓牛洲;筏羅遮末羅洲,譯為勝貓牛洲。

(二)東勝身洲之二中洲:提訶洲,譯為身洲;毗提訶洲,譯為勝身洲。

(三)西牛貨洲之二中洲:舍諦洲,嗢怛羅曼怛裡拏洲,譯為上儀洲。

(四)北拘盧洲之二中洲:矩拉婆洲,譯為勝邊洲;憍拉婆洲(梵Kaurava ),譯為有勝邊洲。

佛典謂凡此諸洲,皆為人所住。

 

欲界六天

欲界:具有淫慾、情慾、色慾、食慾的有情眾生所居住的世界,因男女參居,故稱欲界。

 

第一層四天王天,又稱地居天 (因此天在須彌山山腰)。

是諸天中位置最低的一層天,也是離世間最近的天,處於須彌山腰犍陀羅山的四座山頂,它們分別是多聞天、持國天、增長天、廣目天。每一層天有一位天王統領,四位天王為多聞天王、持國天王、增長天王和廣目天王。

東方持國天王率領顛逛鬼、香陰神等守護東勝神洲

南方增長天王率領鳩般荼、薜荔鬼等守護南贍部洲(咱們的世界)

西方廣目天王率領諸龍以及諸餓鬼等,守護西牛賀洲

北方多聞天王率領夜叉、羅剎等守護北俱盧洲。

  
第二層忉利天,東西南北四方各有八處天城,各有八大天王,帝釋天城名忉利天,居中,合計為三十三天城。也是地居天 (因此天在須彌山頂,並未超出須彌山。四王天與忉利天都通稱為地居天)

為玉皇大帝居住之所(有點像聯合國性質。三十三天城在一層)

譯為三十三天,為欲界的第二層天,在須彌山的頂上,距離這個世界之上八萬由旬高(約三十餘萬里)的地方。此天天眾身長四十里,壽命壹千歲,人間百年為其一日一夜。言三十三天者,在須彌山頂有一座城廓名叫喜見城,或叫善見城,縱廣八萬由旬,帝釋天主居於其中。在善見城的四方有四個峰,各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四方合共三十二天,連中央的喜見城,共三十三天。

依據《正法念處經》,三十三天諸天國的名稱分別為:1、善法堂天,2、山峰天,3、山頂天,4、喜見城 天,5、缽私他天,6、俱吒天,7、雜殿天,8、歡喜園天,9、光明天,10、波利耶多天,11、離險岸天,12、谷崖岸天,13、摩尼藏天,14、施行 天,15、金殿天,16、鬘形天,17、柔軟天,18、雜莊嚴天,19、如意天,20、微細行天,21、歌音樂天,22、威德輪天,23、日行天,24、 閻摩那娑羅天,25、連行天,26、影照天,27、智慧行天,28、眾分天,29、曼陀羅天,30、上行天,31、威德顏天,32、威德焰輪光天,33、 清淨天。

大智度論云:'昔摩訶陀國中,有婆羅門,名摩訶,姓憍屍迦,有大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共修福德,命終皆生須彌山頂第二天上。

夜摩天以上四天,因禪定力故,不依於地,居於空中。但因其定力未到,即未能入根本禪定,所以還未能脫離欲界。即如端坐攝身,調和氣息,泯然澄靜,身如雲影,虛豁清淨,而猶見有身心之相,便名為欲界定,是為欲界諸天所修之定。 如能修根本禪,離欲界之粗散,便生於色界。

 

第三層是夜摩天,又稱時分天。(夜摩天以上都通稱為空居天)。夜摩天界光明照耀,生於此天界之天人,身體輕盈潔淨,相親相愛,享受種種歡樂。

  
第四層是兜率天,也稱知足天,彌勒菩薩(即未來彌勒佛,因成佛之日在未來,故目前為菩薩道)現居於 此。此天天眾壽量四千歲。一歲十二月,一月三十天。其一晝夜相當於人間四百年,以此換算,其壽量相當於人間五億七千六百萬年。天眾行欲時,男女執手即成陰陽。初生之兒如人間小孩八歲大,色圓滿,衣服自備,七日成人,身長四由旬,天衣長八由旬,廣四由旬,重一銖半。 

此天有內外兩院,外院是凡夫果報天宮,只管享樂,直到福報用盡,屬於天界;內院是彌勒的淨土,菩薩修功圓滿,盡此一生,便可成佛,又名為「一生補處」。

 
第五層是化樂天。天人壽命八千歲,其一年有十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一夜為人間八百年,故其壽命相當於人間23億零400萬年。其天眾身長八由旬,身有常光。相向而笑,即成交媾。兒自男女膝上化生。其初生者,如人間十二歲兒童。化自樂天。化自樂者,自化五塵而自娛樂故,言化自樂


第六層是他化自在天,這一層歸魔王波旬管轄。這裡皆為天魔。欲界到此為止。

居於此天的眾生,不用自己樂具變現,而利用下天化作,假他之樂事,自在遊戲,故曰他化自在。此天人壽命一萬六千歲,其一年有十二個月,一月三十日,一日一夜 為人間一千六百年,故其壽命相當於人間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年。此天主為欲界之主,與色界之主摩醯首羅天,皆為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的天魔。佛成道時,來試障害的就是此天魔。佛祖統紀云,魔波旬在六慾頂,別有宮殿,今因果經乃為自在天王。他化天主波旬,又名摩羅天,壽3.2萬歲,為欲界魔王,常率眷屬向人界為佛道之障礙。維摩經云,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

 

色界十八天

色界:遠離欲界淫慾、食慾而仍具有清淨色質的有情眾生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眾生的出生方式是「化生」。色界的眾生所居住的宮殿非常高大,都是由色化生,一切都非常的殊妙精好。但因為尚有色質,所以稱為色界。色界又依禪定的深淺粗妙而分成四級,從初禪的梵天到四禪的阿迦膩吒天,共有十八天。

初禪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二禪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淨天(據佛經記載又叫光音天,光音天人來我們的世界後吃了東西之後失去神通,智慧。化為人類。)。

三禪三天:少淨天、遍淨天、無量淨天。   

四禪九天:無云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共十八天組成。這些天都有天王管理。

色界到此為止。

 

1.初禪諸天

初禪天中,又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三重。

梵眾天又稱梵身天,是色界初禪諸天中的第一層。居於此處諸天眾,相傳為大梵天所領,因此稱梵眾天。

梵輔天又稱富樓天,是色界初禪天中第二層。此天諸眾生均為大梵天王之輔佐,當大梵天王出行時,此諸天必侍衛左右。

大梵天又稱梵天、梵王等,是色界初禪天中的第三天。他是初禪三天之主,又是此娑婆世界之主。在佛教經典中,大梵天往往是佛法的護持者,經常為佛法而向佛陀請教。在古代印度,對於梵天的信仰很早就出現了在印度教中,梵天與濕婆、毗濕奴一起成為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佛教吸收了古代印度信仰中的這一神祇,將梵天作為佛教的護法神之一,並列於色界初禪天之中,作為初禪諸天之首。在初禪三天中,大梵天是主,梵輔天是大梵天的輔臣,而梵眾天就如同大梵天之臣民。另外,在佛教有些經典,如《長阿含經》等中,將色界初禪分為四天,即梵眾天、梵身天、梵輔天、大梵天。而佛教有些部派則僅分梵輔、梵眾二天,以大梵天歸於梵輔天中。

 

2.二禪諸天

二禪天中,也可分為三天。

一少光天,指在二禪諸天之中,以此天光明最少,因此稱少光。

二無量光天,是說自少光而上,此天中諸眾生光明漸增,其量無限,難以測定,所以稱無量光。

三是極光淨天,又作光音天。是說此天中諸眾生光明遍照,較之以前更盛,而且此天眾言語時,口出淨光,以光明為語。

二禪諸天,遠離初禪的尋、伺等心理活動,故內心明淨,具有淨、喜、樂、心一境性四特性,住於喜樂等情感之中,所以其境界稱為「定生喜樂」。

 

3.三禪諸天

三禪天分為少淨、無量淨、遍淨三重。所謂淨,是說此三禪天中諸天已離喜樂之情,唯受自地之妙樂,所以稱為「淨」。

一,少淨天是三禪諸天中受自地之樂最少的,故稱為「少淨」。

二,無量淨天,指此天眾所受之樂漸增,其淨難以衡量,故稱「無量淨」。

三,遍淨是說此中諸天眾所受之樂遍滿,故稱「遍淨」。

三禪諸天,已離二禪所有的喜樂等情感,唯具行舍、正念、正知、受樂和專心一境等五種特性,其所獲的境界稱為「離喜妙樂」,並以正念正知,精進修行,以求得更高的境界。

 

4.四禪諸天

四禪天是色界諸天中第四重。其中可分為八層:

一無云天,這是相對於以前諸天所居之處而說的。按佛教所說,色界三禪之前諸天雖為空居天,但其所所居之處如雲層密合。自四禪以上諸天所居之處,則在此云層密合處之上,其云輕散如虛無,故將此四禪中第一層天稱為「無云天」。

二福生天,指生於此天之眾生福力最為殊勝,故稱。

三廣果天,指色界諸天中以生於此天之眾生果所最勝,所以稱廣果。

四無煩天,此天中諸眾生沒有紛亂繁雜的各種煩惱。

五無熱天,意思是說生於此天諸眾生已經完全降伏了諸煩惱熱障,故稱無熱。

六善現天,此天中諸眾生修行之果德已現,故名善現。

七善見天,此天中諸眾生修行已到極細微之境界,其所見均極清澈。

八色究竟天,已修行到達色界的最高境界,如超越此界,即到無色界。

四禪諸天,通過修行已經離開了三禪諸天還有的妙樂情感,一心憶念清淨之修養功德,具有舍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和心注一境等特性。

四禪八天中,自第四無煩天起以上五天,已到達聖者的境地,為阿羅漢四果中的不還果(即不再進入輪迴轉生),因此稱為五淨居天,或五不還天。

 

色界四天

無色界:只有受、想、行、識四心,而沒有物質的有情眾生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沒有任何物質之物,因此也沒有身體、宮殿、國土,只有心識住於深妙的禪定之中。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又稱四無色、四空處。

第一空天:空無邊處天。

第二空天:識無邊處天。

第三空天:無所有處天。

第四空天:非想非非想處天。

在此非想非非想處天就是天之盡頭處了。

 

二:小千世界:1000個小世界

【二禪三天】色界二禪有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二禪天人,清淨心中,粗漏已伏,亦無眼耳身三識,僅有意識,因而唯有喜捨二受,無眼等五識,故無樂受。因無尋伺的粗動,所以能夠避開劫末的大火災,但因為心中猶有喜樂之念,所以不免劫末的大水災,這是因為喜樂潤身與水大潤身相似。俱舍論云,第二靜慮喜受為內災,與輕安潤身如水故。少光天人身長二由旬,壽二大劫;無量光天人身長四由旬,壽四大劫;光音天人身八由旬,壽八大劫。

 

三:中千世界:1000個小千世界

【三禪三天】色界三禪有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此天人無眼耳鼻舌身識,僅有意識,有樂捨二受,其意識怡悅之相,至極淨妙,故名為樂受。三禪天名定生喜樂地,由深妙禪定生身心快樂。三界九地中,以此地為受樂之限,此天以上唯有捨受,故此地之樂為三界第一,經典中也多引之為比喻。悲華經云,身心快樂,無有疲極,譬如比丘入第三禪。少淨天人身長十六由旬,壽十六大劫;無量淨天人身長三十二由旬,壽三十二大劫;遍淨天人身長六十四由旬,壽六十四大劫。三禪天 人,雖避劫末火災、水災,卻難免風災。

 

四:大千世界:1000個中千世界。

【四禪三天】色界四禪共有九天,其中無想天為外道天,五不還天為聖人阿那含所居,所以也單講四禪三天:無云天、福生天、廣果天。此天僅有意識,只有舍受,劫末大三災:火災、水災、風災,不壞四禪天。無云天人身長百二十五由旬,壽百二十五大劫;福生天人身長二百五十由旬,壽二百五十大劫;廣果天人身長五百由旬,壽五百大劫。

【無想天】無想有情天處,此天在廣果天之上。俱舍論云,廣果天中有高勝處,名無想天。生於此天,五百大劫內心心所都滅,身實為枯木死灰,因而一類外道,謂此是真涅槃,於現世修無想定,死後生此天,為八難之一。此天人身長五百由旬,壽五百大劫。

【五不還天】又名五淨居天,為證得阿那含(不還果) 的聖者所居之處,共有五處:無煩天,無一切煩雜;無熱天,無一切熱惱;善現天,能現一切勝法;善見天,能見一切勝法;色究竟天,色天最勝之處。無煩天人身 長一千由旬,壽一千大劫;無熱天人身長二千由旬,壽二千大劫;善現天人身長四千由旬,壽四千大劫;善見天人身長八千由旬,壽八千大劫;色究竟天人身長萬六 千由旬,壽萬六千大劫。

【四空天】無色界四天:空無邊 處天,修虛空無邊定所生之天;識無邊處天,修心識無邊定所生之天;無所有處天,修心識無所有定所生之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生此天人,定心深妙,想念最為昧劣,無粗想,故云非想,非細想,故云非非想。四空天人,正報只有受想行識四蘊,無色身,又無依報之國土宮殿,故名無色界。因為不可以國土而分四處 ,故由行之禪定而說果以立四處之分別。前三是從所修因行立名,第四從當體立名。無色界天人因無業果色,故無身質,還有定果色,唯彼定中能見,所以無身量, 唯有定力壽命。空無邊處天人壽二萬大劫,識無邊處天人壽四萬大劫,無所有處天人壽六萬大劫,非非想處天人壽八萬大劫。三界諸天,俱屬有漏生死,輪轉無窮,智者應修無漏禪定,早脫三界而得無生。

 

五:一佛剎

既是一大千世界。因為這中間有三個千的倍數,所以大千世界,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剎。

即一佛所教化的範圍、所居淨土。(千為虛數,非為實指)

 

六:娑婆世界

是釋迦牟尼佛(法身即毗盧遮那佛)的佛剎,位於「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的第十三層,如下圖:

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

位於「無邊妙華光香水海」中央的「一切香摩尼王莊嚴蓮花」上。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有二十層,每一層都有佛——華嚴經

 

七:華藏莊嚴世界海

中央是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周圍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種。周圍由無數香水海。

八:十方世界海:華藏莊嚴世界海位於中央。

九:十方世界海:在「一真法界」中。

一真法界:諸佛證悟,如來以「一真法界」為身。法身無際

世:時間的遷流,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界:空間的劃分,東西南北上下,十方。

世界: 一個日月圍繞照耀之下的時空。

小千世界:1000個世界。

中千世界:1000個小千世界。

大千世界:1000個中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 即大千世界,因為三個千連乘,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一佛剎:一尊佛教化的國土,含括三千大千世界。

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法身即毗盧遮那佛)的佛剎,位於「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的第十三重。

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世界種:位於「無邊妙華光香水海:」的中央。

無邊妙華光香水海:位於「華藏莊嚴世界海」的中央。

華藏莊嚴世界海:位於「十方世界海」的中央。

十方世界海:在「一真法界」中。

一真法界:諸佛證悟,如來以「一真法界」為身。

求往生淨土不可不知道的重要事:

甲、人道。

四洲除了南瞻部洲(即是我們現住的世界)之外,皆沒有佛法。尤其是北俱盧洲福壽非常,使人沉迷享樂,萬不可望生於這個地方。

如果中陰身有感應東勝神洲的善業,這時便會見到一個大湖。湖中雁群,往來嬉戲。如果中陰身樂於此境,走向湖中,即投生此洲。所以如見此境,不可再猶疑,趕快唸佛,便可超脫,不再輪迴。中陰身如果感應得南瞻部洲的,便會覺得寒風雪雨,急欲找得躲避的地方。如果生前曾修大善,便見宮殿輝煌,入內即投生為皇室或大富大貴之人。如曾修一般善業的,則按比例而見大廈,小屋,茅房等而成為中富,小康或貧窮之人,如只見牆壁便生為叫化子之類的窮苦人了。此時千萬不可隨便進入任何室中,但一心稱唸佛號,則一切境相,便會改變,往生淨土了。

中陰身感應西牛賀洲的便見一湖,湖邊有牛食草,如趨前置身境中,便投生此洲了。這洲雖然富裕,但無佛法,不可投生,趕快唸佛,即得往生。

中陰身感應北俱盧洲的亦見一湖,岸邊有畜牲及樹木。如入境中,便是投生此洲。這個洲雖然有種種福樂,壽命千年,但因為沒有佛法之故,千萬不可大意走近此湖,必須一心唸佛,便得接引,往生淨土,永不受輪迴了.

中陰身如因未曾修學佛法,以致投生人間,則必先見生身父母交合之情景,心起慾念,與父緣重者而生親父之心,生而為女。與母緣重者生親母之心,生而為男。

中陰身機靈無礙,可穿過須彌山,飄遊四大洲,但一入胎,雖有悔意,卻不能穿過母體之子宮,而成後陰身了。

所以中陰身務須緊記不可入胎。見男女合體,即一心唸佛,便得解脫。

此所以五戒中之邪淫戒是重獲人身之基本戒條之一。如一個人生平喜邪淫,則於中陰期間,一見男女交合,便即起邪念,因而興加入之意,便一定投入畜生之胎,失去人身。

乙、天道。

中陰身如生前有十善業成就,便於這時見到柔和白光,仙樂飄飄。倏忽間便見到天界宮殿,天女美豔無比。因福德故,見本部天神,手執天衣,伎樂儀仗,前來相迎。心中十分喜悅,有些善人,未命終而將進入中陰時,已開仙樂,還可以開口對親屬言,教他們不必悲傷,因為他感覺得十分快樂之故。

當中陰身聽聞仙樂,見天人相迎,便不再顧盧親屬因他死亡之哭號聲,很高興地追隨天神,逕往所屬宮殿中而享天福。這是緊急關頭,任何人皆須緊記,不可隨天神升天,因為天界仍是六凡之一,生天將來亦會死亡,到時便一樣會墮落人間或三惡道。所以,於此時際,當即專心唸佛,不貪天福,便可以轉變眼前境相,淨土現前,即得往生。

通常沒有依佛法而修的善人,多會修至四天王天,或帝釋天。

按阿含經說,欲界有六天,故稱六慾天。

我們之上為四天王天,再上為三十三天,即帝釋天。

三十三天是由東、南、西、北各八天,加上一天居中所組成。

帝釋亦即是很多神權宗教所崇拜的神、上帝、天主或玉皇大帝,他管人間善惡,依因果之報應以及維護天地,使幽冥類不犯人間。

再上依次是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與 及他化自在天,諸天之中,除了將快下生成佛的彌勒菩薩所居的兜率天內院可以往生外,其餘各天的福報皆屬有漏,享罷還須墮落,所以不應投生。


索達吉堪布:外器世界最終會被七火一水毀滅

由眾生共同福德所形成的四大洲、須彌山、天界、鐵圍山等外器世界[1],雖被認為是堅不可摧、牢不可破,存留的時間長達數劫,但它們也是有為法,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最終必將因七火一水而毀於一旦。誠如《四法寶鬘論》所言:「此等一切外器世間界,七火一水風吹離散時,發尖稍許殘存亦無有,盡皆空空如也若太虛。」

包括現在科學家,實際上也承認這種觀點。他們認為,銀河系也好,地球、月亮、太陽也好,都是在剎那運動變化的。根據科學預測,如今地球的壽命已達46億年,太陽的壽命也有50億年,再過10億年地球就會滅亡[2]……盡管許多研究結果不盡相同,但沒有一個人認為它會常恆不變、永遠存在。

外在器世界確實是無常的。有一個道友跟我說,他在學《如意寶藏論》時,第六品專門講器世界的毀滅,那時他生起了很強的無常觀,看著對面的山就覺得:「整個器世界都是無常的,這座山雖然看起來非常壯觀,但到一定時候也必定現前無常。」我們見到一些高樓大廈時,也應該這樣想:「這個建築物由鋼筋水泥支撐,看似非常結實,好像幾百年、幾十年不壞,但有為法畢竟是無常的,最終也會毀壞無餘。」

大家對無常一定要有明確的見解,不要像有些世間人,根本沒有無常觀,修法一直拖拖拖,最後什麼都不成功。噶當派的很多修行人,為何將精力主要放在觀修無常上?就是因為一個人如果無常修得好,他肯定會精進,絕不可能睡懶覺,也不可能忙於世間無義瑣事,經常找藉口不修行。反之,如果無常觀沒有修好,即使得了多少灌頂、獲得多少竅訣,也不過是書本上的文字、以後的希望,除此之外不可能實地修持。鑒於此,前輩大德們對無常教言非常重視。

有些人認為:「身體是無常的,這我倒承認,但外面的世界那麼廣大,不可能一下子就毀滅吧?」確實,我們也沒說它一兩天就毀滅了,但其本體並非恆常,最終定然難逃無常的命運。明白這一點後,通過對比也可進一步了知,不管是所依的器世界,還是能依的身體和心識,最後都要示現無常,如此一來,自己對幻化般的世界會生起極大厭離心,而這種厭離心,就是修行的最好助緣。

器世界最終必定會毀滅。而毀滅的因緣,一方面是因為萬法無常,因緣滅盡時自會消散;另一方面,也是眾生造業比較嚴重,如《大樓炭經》……」不管怎麼樣,外面的世界終有一天會示現無常。跟浩瀚的宇宙世界比起來,我們每個人實在是微不足道,但在這個地球村中,畢竟也是一個「地球公民」。其實地球公民不僅包括人類,也包括旁生等其他眾生,我們是地球村的公民,牦牛同樣也是如此,彼此之間都是鄰居。然遺憾的是,現在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肆意殺戮動物、破壞生態平衡、工業污染嚴重……致使自己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也許七火一水的災難還沒降臨之前,依靠人類的惡行,就已經導致了自身滅亡。針對這些現象,世界各國召開了大大小小的會議,想提出一些解決方案,但至今為止,只能在某種程度上緩解,卻無法從根本上徹底解決。

我們活在這個地球上,對生存的環境也有責任保護,哪怕你住在一個小屋子裡,周圍也要搞好衛生,應該有種環保意識。有些人因為素質關係,只是關心自己的衣食,除此之外,對整個大環境想也不想,這非常不好。我們每個人應當關心周邊環境,同時要以慈悲心愛護那裡生存的動物,若能如此,人與自然之間會增上和諧的氣氛,天人也會撒下吉祥的花雨,人們的生活定會和平安樂。相反,假如人類噁心徧滿、行為粗暴,對自然界肆無忌憚地破壞,則定然感召種種災難。近年來,世界各地為什麼頻頻出現地震、火災等不悅意的天災人禍?實際上就是跟眾生的行為有關。

這一點不但佛教界這樣認為,西方很多科學家也承認人與自然之間有一個謎,但要解開這個謎,他們暫時沒有「鑰匙」。而我們佛教中,用無常觀、緣起觀來進行分析,這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學過《俱舍論》的人都清楚,此大劫的毀滅需要二十個中劫,其中十九個中劫是毀壞有情世界,一個中劫是毀壞器世界。到了壞劫時,有情世界先從地獄開始空,地獄中業力深重者,若要繼續感受此果報,則轉生到他方世界的地獄中;業力稍輕者,則以法性力產生善心,逐漸向上轉生為餓鬼。之後,餓鬼、旁生、人等也如前一樣次第滅盡,有些轉到他方世界,有些依靠法性力而向上轉生……內情眾生由下而上逐漸化為烏有,第一禪天以下的所有眾生無一存留。(本來,人類要想轉生於色界一禪天,必須通過修行達到一緣等持。但在壞劫時,則不必通過修行,依靠法性力即可生起一種禪定,獲得一禪境界。)

在此之後,天空中依次出現七個太陽。所謂的七個太陽,有些經論說真正有七個太陽,有些經論說是具有七個太陽熱度的一個太陽,但此處華智仁波切的觀點,與無垢光尊者《如意寶藏論》[3]及《長阿含經》的觀點一致,都承認是七個太陽。對於這些內容,我也作了詳細對比,這裡的說法跟《長阿含經》的完全相同,但與《俱舍論》的略有差別。(當然,《前行》是修心法,《俱舍論》要詳細剖析,二者的風格迥然有異,對此我也不必多講。如果你們對《俱舍論》有興趣,則可參閱它的講記和註疏,下面的問題在第三品中有敘述。)

具體而言,第一個太陽出現時,燒盡一切樹木園林[4];第二個太陽出現,使得一切溪流池沼無餘乾涸(包括喇榮溝裡,覺姆洗衣服的潺潺小河,也全部化為烏有)[5];第三個太陽出現,使一切大江大河,如印度的恆河、尼連禪河,漢地的長江、金沙江、黃河等,全部乾涸[6];第四個太陽出現,使得無熱惱大海也滴水不剩[7];第五個太陽出現,深達一百由旬的大海之水蕩然無存,隨後逐漸乾涸到兩百由旬、七百由旬、一千由旬、一萬由旬直至八萬由旬深度,剩下的水,又從由旬、聞距開始,到最後,連牛蹄跡許的水也乾涸無餘[8](現在科學家認為,太陽漸漸會變成一顆紅巨星,在高溫燒烤下,10億年後,地球上已無生物倖存,與此處只是說法不同而已);第六個太陽出現,焚燬大地、雪山[9];第七個太陽出現,須彌山、四大洲、八小洲、七金山[10]及鐵圍山全部燒成一片火焰,連一個微塵都不剩[11],如《德施請問經》云:「滿一劫之時,此世必毀滅,諸山被火焚,不見剩一塵。」

火焰熾熱到極點,盤旋向下焚盡一切地獄(地獄裡的眾生早就空了,此時只是將地獄的器世界一燒而光),火舌又直衝上方,燒燬梵天所有空空蕩蕩的無量宮殿(梵天眾生也依靠業力或法性力,轉生到他方去了,所有宮殿全是空的,大火只是將這些殿堂燒盡)。此時此刻,光明天的小天子們從第二禪天往下看,發現地獄以上的火往上衝,就驚惶失措地大呼小叫:「哇,大火燃起來了!」老天子們比較有經驗,因昔日火都只燒到一禪,對二禪的天宮沒有威脅,於是安慰他們說:「這樣的大火以前燒到梵天以後就無影無蹤了,不要驚惶,莫要害怕!」[12]

就這樣,經過七次大火之後,一禪以下的世界全部變成空無。此時,二禪天形成水雲層,軛木、箭矢般的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光明天以下猶如鹽溶入水般毀滅消失。(二禪天接近毀滅時,裡面的有情也都遷移到他方去了,以水毀滅的只是器世界。)經過了七火一水之後,此時沒有大地,只有一個風輪[13],下基的十字杵金剛風向上翻滾,三禪天以下猶如風卷塵埃般滅絕一空。

那麼,一禪、二禪、三禪為何分別以火、水、風而毀滅呢?《俱舍論》等經論中說,一禪、二禪、三禪各有不同的分別念過患,比如一禪有尋伺,如火,故用火來滅盡;二禪有喜樂,如水,故用水來滅盡;三禪有呼吸,如風,故用風來滅盡。四禪因為已遠離了禪定的八種過患[14],故而不被水火風所壞。(四禪既然在一大劫中不被毀壞,那會不會變成常有呢?並不會。無垢光尊者在《如意寶藏論》中說,四禪的眾生,最終要麼以法性力遷移到他方世界去,要麼會示現死歿。)到了最後,容納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百俱胝數的四大洲、須彌山及天界會全部滅亡,萬事萬物變成一大虛空。所以佛在《無常經》中云:「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

既然大千世界最後也會變得空無一物,我們如秋蠅一樣的人身,又有什麼恆常穩固的呢?《佛所行讚》中也說:「劫火鎔須彌,海水悉枯竭,況身如泡沫,而望久存世?」劫末火能鎔銷須彌山王、枯竭四大海水,我們這如水泡般的身體要想永遠存留,簡直是可笑之事。

所以大家要明白,大山會毀滅的,大海會毀滅的,整個世界也會毀滅的,沒有必要特別執著。現在有些人對無常修得不好,總認為房子是實有的、轎車是實有的、身體是實有的……什麼都是實有的,為了實有的東西而產生實有的執著,最後修行絕不會成功。如果我們觀修過無常,就不會有這些困擾了。

------------------

[1] 外器世界是由眾生共業形成的。比如,地獄眾生的共業形成了地獄,南贍部洲眾生的共業形成了南贍部洲。用現在話來說,中國眾生的共業形成了中國,美國眾生的共業形成了美國。包括我們這個喇榮山溝,也是學院四眾弟子的共業和福德形成的。

[2] 英國《自然》雜誌刊出一份科學佈告說:「從事研究的科學家推定,地球在未來9億年內,仍然適宜生物存在。到了10億年後,太陽漸漸膨脹,為一顆紅巨星,其外層火焰,將燒烤地球。至10億年後,地球上已全無生物存在。」

[3] 無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車疏》中說:「出現了一個具有百俱胝太陽熱量的太陽而焚燬一切。」同一位大德之所以有兩種不同觀點,可能是根據不同經典所致。

[4] 《長阿含經》云:「人盡無餘已。此世敗壞。乃成為災。其後天不降雨。百谷草木自然枯死。」

[5] 《長阿含經》云:「二日出已。令此世間所有小河.汱澮.渠流皆悉幹竭。」

[6] 《長阿含經》云:「三日出已。此諸大水。恆河.耶婆那河.婆羅河.阿夷羅婆提河.阿摩怯河.辛陀河.故舍河皆悉幹竭。無有遺餘。」

[7] 《長阿含經》云:「四日出已。此諸世間所有泉源.淵池。善見大池.阿耨大池.四方陀延池.優缽羅池.拘物頭池.分陀利池.離池。縱廣五十由旬皆盡幹竭。」

[8] 《長阿含經》云:「五日出已。大海水稍減百由旬。隨後逐漸乾涸到七百由旬.六百由旬.五百由旬.四百由旬乃至百由旬……時大海水稍稍減盡。至七由旬.六由旬.五由旬。乃至一由旬在……其後海水稍盡。至七多羅樹.六多羅樹。乃至一多羅樹……其後海水轉淺七人.六人.五人.四人.三人.二人.一人。至腰.至膝。至於[跳-兆+尃].踝……其後海水猶如春雨後。亦如牛跡中水。遂至涸盡。不漬人指。」

[9] 《長阿含經》云:「六日出已。其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皆煙起燋燃。猶如陶家初然陶時。」

[10] 七金山:《阿毗達磨論》中說,是自內而外逐層環繞須彌山周圍的七重大山,即擔木山、持軸山、持雙山、善見山、馬耳山、持邊山、象鼻山。

[11] 《長阿含經》云:「七日出已。此四天下及八萬天下諸山.大山.須彌山王皆悉洞然。猶如陶家然窖焰起。」

[12] 《長阿含經》云:「風吹火焰至光音天。其彼初生天子見此火焰。皆生怖畏言。咄。此何物。先生諸天語後生天言。勿怖畏也。彼火曾來。齊此而止。」

[13] 風輪:乃器世界的最底部,《菩薩藏經》云:「風輪量高六萬八千俱胝。」大地最初形成就是依靠風輪。

[14] 禪定的八種過患:欲界的憂、苦,一禪的尋、伺,二禪的喜、樂,三禪的呼、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