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蓮老和尚
三業相應功夫成
用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用得好的,那有那麼快?今天用不好,明天繼續,明天用不好,後天再努力,直到做好為止。什麼時候才是做好呢?就是你身、口、意三業能與佛法相應,了無雜亂,日夜安詳,心觀佛、口念佛、身禮佛,能執持不忘,長期保持無間斷才是好。
先談身業,我們坐時要端身正坐,身不能朝前俯,也不可往後仰,腰要挺直、腿要盤方正,坐時就像一口大鍾,穩穩當當的;頭不要低昂歪斜,鼻對準胸膛,呼吸要暢通,要用鼻子呼吸,不可用口。
又要注意!眼睛不要東張西望的,大約看前面三、四尺的地方;如果閉著眼睛容易昏沉,若精神好時是可以閉,但在想睡時一閉上眼睛就睡著了,所以睜開眼三、四分,看正前面不要看左右。口業方面,不管大聲念、中聲念、小聲念,抑或金剛念、默聲念佛都好,只貴於「念念相繼」不可間斷!
在昏沉或散亂時應用大聲念,所謂大聲不是說叫你大喊大叫,而是念得響響亮亮、朗朗爽爽的,佛號盈滿兩耳;中聲念是不高不沉;小聲念也可以,這些方法都是功夫的調適,視自己精神氣力如何來使用,能念得自如就好了。
但在大眾中就要隨眾,是有板有眼的;不可以人家慢你要搶快,人家快你要慢,沒有轉彎的地方,你又多一個彎子,那都不好,要大家異口同音才容易收攝身心,使身心靜下來,不要妨礙了別人。
至於金剛念,就是只有唇舌在念而你旁邊的人都聽不到;若唇舌都不動,只在心中念,這叫默念。默聲念並不是無聲,因為雖是不出聲,但自己心中念得字字分明,也聽得明明白白,意中佛號也仍觀得清清楚楚的。
而無聲念是一般懈懈怠怠的人,雖沒有昏沉,但卻就是心不在焉,停下來不念了;因為你心中沒有念佛了,而是在打妄想,那不但見不到佛,而且會隨著你的妄想升沉。
至於默念雖然是無聲,但你要是念得相應的話,那是「無聲聲如雷」;你若散亂心,雖大喊大叫「口念彌陀心散亂」,那是「喉嚨喊破也徒然」啊!那樣念法今世是沒法相應的,只種來世善根罷了。
如何使意業相應?就是你在念佛的時候要注意,把當下的這句佛號念得清清楚楚、字字明明白白;就這樣百念千念萬念,中間若有一句散了、走了,不要理它,你再相續無間的念。如此念佛時間久了,必能念得身心自在,不昏沉又不散亂,那功夫已經上路了、相應了,相應時是「一念相應一念佛」,佛功德不可思量,請大家在這地方好好用心。
每一聲都是這樣念,能如此念,每一聲佛號三千大千世界都能聽到;聲音可遍三千大千世界,這功德是如何的大啊!不,不算大,若能「念念相應念念佛」,則十方佛國所有佛都能聽到,如此一聲佛號,音遍法界,這功德才真的大啊!請大家至心念,若空過時間,太可惜、太可惜!
佛取不盡用不竭
我們開眼看佛像再閉眼觀像,那是觀像念佛;我們眼睛睜開時看得清清楚楚,閉眼時也如同睜眼一樣看得清清楚楚,這叫做「觀」。現在我們是持念名號,那怎麼樣觀呢?觀就是觀照,也就是注意、集中心力;現在觀佛號就是指注意聽念佛的聲音,用耳根觀聽;如果口念著佛號心卻沒聽到,讓佛號跑掉沒收攝回來,這就是沒有觀照、觀聽。閉眼看叫做觀,所謂反觀,念佛人將佛號音聲聽回來,這就是反聞觀音,此是用耳根修法;聲聲佛號聽回,此是憶佛念佛。聖號是彌陀佛,耳聞是觀世音,憶念是大勢至;如此念佛人是取西方三聖為所正觀境,正念法應知。
這句佛號是從那來的呢?是從心中來,如湧泉一般由心中自然源源不絕的湧上來。俗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句佛號是由心中自然而來,永遠沒有盡的時候,你一念,它自然就來了。好像井水,你不取用,它不會溢出來;你用它,它也不會乾枯的。
「取之不盡」是自性中佛,「用之不竭」是這句佛號的音聲可以永遠傳遍十方;以科學家的證明來說,事實也是傳遍十方。如何說呢?就是「指動太平洋」,你把指頭朝太平洋一插就有浪的波動延伸出去,由東岸一直延伸到西岸,雖小小一個點的振動作用就可傳遍整個太平洋。
同樣的道理,我們念佛時,彌陀佛的功德是證遍法界,所以這句佛號也是圓證法界,可說這句聖號就是法界,法界就是聖號。所以我們在念佛堂裏念佛,不只是佛堂裏的人才聽得到,而是在其他世界也都聽得到。佛證遍法界,則十方諸佛皆能聽到我在這裏的念佛聲。
那麼,我們為什麼聽不到其他地方傳來的念佛聲呢?因凡夫的耳根所聽有限,這就好像聾子,當然是聽不到大雷聲音的;若像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十方世界有什麼微小音聲聽不到呢?而且六根圓通,則耳朵不但能聽還能夠看、能嗅,也能嘗。我們現在不能六根互用,關鍵在那裏呢?是因六根中塞滿了六塵,塵不除盡如何能聽啊!
更重要的是,我們心都在散亂中,要不然就是昏沉愚癡。要使心不散亂,你就當注意聽自己念佛的聲音,這句佛號既由心中自然而來,所以還是自然而去。你就諦聽當下這一句就好了,在這上面站住、釘住、穩下來,百念千念萬念都是這個樣子,千萬不可大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