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弘一大師李叔同,身世飄零,情場坎坷,紅塵不過夢一場。

李叔同為何出家?他的感情生活和婚姻生活如何?

現在很多人對弘一大師李叔同不是很了解,可是膾炙人口的《送別》的歌詞就是他寫的,還記得「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 1880年出生於天津,圓寂於1942年,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李叔同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也是美術教育家、著名音樂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等職,後告別塵緣,出家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李叔同一生身世飄零,情場坎坷,雖然是世家子弟,事業成功,但是生活並不是很如意。李叔同出身書香門第,他的父親李世珍是清朝同治四年進士,曾任官吏部主事,後辭官承家業而為天津門巨富。

而李叔同的母親王氏是其父李世珍的小妾,出身低下,李叔同的父親納王氏為妾時,已經六十多歲,而王氏才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妙齡少女。李叔同出生時,他的父親已經六十八歲。

在清朝時,四十歲就可以當祖父了,李叔同的年紀可以當他長兄李文錦(青年早逝)的孫子。李文錦比李叔同大五十歲。

在李叔同五歲時,他的父親李世珍就病故了,他是被他的二哥李文熙養大的,李文熙比李叔同大十二歲,也是庶出,他是李世珍另一位小妾張氏所生,在李世珍病逝後,李文熙就成為一家之主,養著嫡母、寡嫂、庶母、弟弟等一大家子。

李叔同從小就有些自卑,沉默寡言,一般庶出的人的性格都有些變異,有的天生狡猾、工於心計,例如袁世凱;有的自卑沉默,例如李叔同;有的性格怪異,例如蘇曼殊。雖然李叔同的二哥待他很好,不但衣食優裕,而且還請名師教導他,可是他還是養成了自卑沉默的性格。

人的原生家庭很重要,生長環境更重要,這是人的命運的關鍵,因為這些促成了一個人的性格形成。

但是自卑的少年也有快樂, 因為他有少年的初戀。李叔同的初戀對象是誰呢?就是梆子坤伶楊翠喜,楊翠喜跟李叔同年紀相仿,相貌嬌美,膚如白雪,烏髮如雲,是個水靈靈的小美人。

李叔同通音律,是一位戲劇愛好者。他經常去給楊翠喜捧場,因此愛上了楊翠喜。李叔同每天晚上都到楊翠喜唱戲的「天仙園」看楊翠喜唱戲,散戲後就提著燈籠送楊翠喜回家。

一對少年情侶,在月下之下緩緩而行,這個情景讓想起李商隱的詩「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不過楊翠喜不是獨自歸,她有她的情郎李叔同相送。恐怕那時,兩個人都在期待著散戲後的甜蜜同行。

富家公子和女戲子的愛情沒有財力是不能成功的,李叔同沒有經濟自由,他如同《紅樓夢》里的賈寶玉一樣,家裡有錢,但是不讓他隨便用。

年輕美貌的楊翠喜被清朝大臣段芝貴買下,送給慶親王奕劻的兒子載振,然後又被文官彈劾,由此引起了清末一個大案-----「楊翠喜案」, 載振為避風頭,把楊翠喜送給天津鹽商王益孫,楊翠喜成為王益孫的小妾。

王益孫給楊翠喜蓋了一個小樓,平日不準楊翠喜下樓,連院子都不讓去,形同軟禁。楊翠喜從此成為關入金籠子的小鳥,精神憂鬱,一年之後就鬱鬱而終了。

此時的李叔同,看到意中人遇到如此的悲劇命運,自己近在咫尺卻不能救她,內心一定很悲哀,他本來就感情細膩,恐怕比常人更難過。

1897年(丁酉光緒二十三年),18歲的李叔同結婚了,娶了茶商之女俞氏為妻,這是家裡給他包辦的婚姻。他的二哥文熙從家產中撥出30萬元供李叔同家用,這在當時是一筆巨額財富。

李叔同買了一架昂貴的鋼琴,開始學習音樂和作曲。這時維新變法發生,李叔同支持維新變法,並刻了一方「南海康梁是吾師」的印章,以表示對變法的支持,康是康有為,梁是梁啟超。

但維新變新失敗,康有為和梁啟超逃亡海外,李叔同為了避禍,他帶著母親、妻子,遷居上海,在法租界租了一套房子,安住下來。

李叔同家在上海有錢莊,他可以憑少東家的身份任意支取生活費用,日子過得很是闊綽,他是富家公子身份,經常與滬上名流交往。

世間有一種悲劇就是你急需錢來換取幸福時,你沒有錢;等你有錢了,已經派不上大用場了。比如,如果李叔同早得三十萬元時,他就可以救楊翠喜出苦海,促成兩人的良緣。可是他和楊翠喜無此幸運。

人生無奈,經濟是如此的重要。錢不能買來幸福,但是錢可以促成幸福。

李叔同和髮妻俞氏的婚姻有三個孩子,他和俞氏雖然沒有愛情,但是他待俞氏是不錯的,這就是過去婚姻說的相敬如賓。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這時李叔同26歲,他的生母王氏病逝。他攜眷護柩回津,然後,他把妻子俞氏和兩個孩子留在天津,自己東渡日本留學。

李叔同在日本娶了一位姨太太,名叫春山淑子,據說相貌漂亮,當過李叔同的繪畫模特。李叔同從東京美術學院學成回國,春山淑子跟隨李叔同來到中國。李叔同並沒有把淑子帶回天津家裡和妻子同住,而是在上海租了一棟小洋房,讓淑子居住。

李叔同在天津工作的時候,就有妻子兒子在一起,在上海工作的時候,就跟淑子在一起,後來他到杭州工作,也經常回來看望淑子。

後來李叔同受馬一浮之影響,對佛教漸有所悟,1918年(民國七年),李叔同39歲,入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

對於結髮妻子俞氏和三個兒子,卻是很好安排了,只要經濟方面安頓好,就沒有問題了。可是李叔同的日本姨太太淑子就不好相與了,她到寺里找李叔同,希望李叔同跟她回家,但李叔同已經斷絕塵絕,是不會和她回家的。

李叔同和淑子在岳廟前臨湖素食店,吃了一頓素飯,相對無言,淑子淚如雨下。兩個人相識了十一年,就這樣斷絕了緣分。李叔同和淑子沒有孩子,淑子後來回日本了。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弘一大師(李叔同)63歲圓寂。他的一生猶如一場迷離的夢,由富貴走到清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