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看看你現在的知見,是否有問題?
從下手的修行,我們要重視因地,我們對果地只是一種隨喜、贊嘆、好樂。就因地而言,我們現在作為一個生死業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趕快調整心態,養成佛陀思考的智慧。佛陀遇到事情他老人家是怎麼想的?就是你必須要以佛心為己心。我現在成就不了佛陀的功德,但是我先成就佛陀的知見。
我們現在知見有什麼問題呢?我們一般人,如果學佛以後就是拜拜懺,然後就做做義工,完全沒有經過教理的訓練,完全靠過去的善根產生信仰,那你的知見只有一個,叫作離苦得樂。諸位!「追求安樂此心同」,所以你的檔次就跟一般人也沒有差太多了。一般人也是離苦得樂,你沒有學佛之前也是離苦得樂,只是你現在把離苦得樂的心態拉到佛法裡面來,然後你有因緣修習廣大的資糧。但是可惜的是你的知見檔次不高,所以你也就變成人天果報,如此而已。
然後慢慢你就看經典了,你發覺世間的快樂有問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它不安穩。諸位!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傷害。所有的快樂一定要安穩。我們凡夫是這樣,要麼你就不要給我,你說我這個人過的雖然是平淡生活,但也習慣了。世界上最大的悲哀是,先給你快樂,再跟你奪回來。這個是全世界最大的悲哀,得而復失。
但是,所有的快樂都是這樣子,所以你不要羨慕有錢人。有錢人最痛苦的地方是在臨命終。因為像我們沒有福報的人,死就死了,對不對?今生也就這樣了,算了!福報大的人死亡,那是不得了的可怕。因為他心中對他所有的東西都心有所住,他的心已經放在他所有的資產上,收不回來。所以,臨命終的時候,那個業力的風要破壞他的所有資產的時候,那叫一個生龜脫殼,他怎麼能夠保持正念呢?他沒辦法保持正念的,他已經收不回來了。所以你要知道,離苦得樂的概念是不對的。
那怎麼辦呢?那要追求寂靜。痛苦我不要,快樂我也不敢要,那就保持寂靜。這個不錯了,你的心已經開始從安樂道走上瞭解脫道。但是,保持寂靜也不圓滿。進一步要瞭解什麼才是真正佛陀的智慧,如何安住心性、歷事煉心。
淨界法師:“ 知道 ”就好了!
智者大師提出,向別人宣說有三種過失:第一個,你會產生一種錯誤的引導。因為你的境界相,你怎麼說都不可能說得剛好,你講太多也不可以,講太少也不可以,所以你怎麼說,都沒辦法正確地詮釋那個所緣境,所以有引導眾生誤入錯誤理解的嫌疑。
第二個,功德喪失。你只要講出來,你再去打坐,那個境界就沒了,消失掉了。第三個,是最可怕的,誤入歧途。你講的時候別人一定會贊美你,然後你對這個相就更執著了。
修行的過程,在《楞嚴經》只有兩個原則:離一切相,修一切法。你的相要越少越好,即便是佛菩薩的清淨相都要捨。你說佛菩薩的相要捨,那我念佛也是佛法的相狀,那只是我借佛陀的相狀,來開顯我自性的功德,相狀只能夠借,不能執著。
你講感應神通,講久了以後,你的心就注意這個相了,就開始忽略憶佛念佛那個方法。這時如果你剛好有怨親債主在鬼神道,他已經等你很久了,你剛好出現這個隙縫,就糟了!他就出現你喜歡的相狀,然後你就跟鬼神感應道交,誤入歧途,墮入魔道了。這個時候,佛陀出世都沒有辦法救,因為這時你善根完全破壞了。
所以說功夫相應,你只能請教善知識,這個是怎麼回事。他說:“喔,這個是好現象。”你只是知道,喔,這是好現象,增長信心,如此就好,繼續往前走,後面有更好的摩尼寶珠,不要留戀旁邊的小花。你知道這個相狀是好的,是功德相就夠了。
《楞嚴經》上說,知道就好,“知”但是不能“著”。知道會啓發我們的信心,喔,我的業障消除了,我看到這個相狀,我消除了,知道就好,繼續再往內修,裡面有更殊勝的清淨功德等著你。所以這個地方一定要注意,絕對不能有“有所得心”,這會自己障礙自己。
淨界法師:善惡苦樂都是輪回業,出輪回要修清淨業
我們剛開始在學佛的時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樂,離苦得樂,是吧?我們可能遇到了身心很大的痛苦,我們想要找一個依靠,找到一個解救的方法。
我們一開始學佛,大部分都受到痛苦的刺激而來到佛門。所以我們剛開始學佛,都是一種苦樂的概念,離苦得樂,這個很正常,但是這不是最好的想法。你要把苦樂的概念提升到清淨跟不清淨,就是有漏跟無漏的概念。當你要解決生死問題的時候,你不能永遠活在快樂跟痛苦,你這個檔次太低了,你要把快樂痛苦放下,你才會追求到清淨。
就是說我們現在只有兩種選擇,第一,把自我意識放下,第二個我們繼續以自我意識為中心,來斷惡修善。
這兩個最大的差別就是你以自我為中心,你就考慮到個人的受用問題,因為有一個我你就想保護它嘛!你想讓這個我快樂。但是你在追求快樂的過程當中,你付出了生死輪回的痛苦,這就是你要考慮的,你可能會到三惡道去。那麼第二個:我們把自我意識徹底的放下,我不要這個我,我以空性來破壞自我,然後我重新發願,我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來當作我們生命的一個推動力,那麼這個時侯你生命就反轉了。
一個是雜染的六道輪回,一個是清淨的菩提道,你有兩個跑道可以選擇,關鍵是你到底要以誰為依止,這個關鍵在這個菩提心或者自我意識,所以我們的因地是很重要。那麼一個牽涉到清淨跟無漏,所以它菩提心的根本它是無所求,因為它沒有自我概念它就不需要求嘛,向內無所求,向外看需求!
——淨界法師《唯識學概要》
【《金剛經》: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南無阿彌陀佛
印光大師:誇大自己修行境界,其罪超過殺盜淫百千萬億倍
接手書,知宿根甚深,現行頗純,故有種種勝境相現。然今人多半是要體面,憑空造樓閣。有一分半分,便說有百千萬分。如某居士錄其境界,皆是手筆所做,不是心地所做。汝固不妄,誠恐或有此習氣,則其過不小。
佛以妄語,列於根本五戒者,正為防此弊也。若或見言不見,不見言見,乃妄語之流類。若憑空造樓閣,妄說勝境界,即犯大妄語戒。乃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其罪甚於殺盜淫百千萬億倍。其人若不力懺,一氣不來,即墮阿鼻地獄。以其能壞亂佛法,疑誤眾生故也。
汝切須慎重。所見之境有一分,不可說一分一,亦不可說九釐九。過說亦罪過,少說亦不可。何以故,以知識未得他心道眼,但能以所言為斷耳。此種境界,向知識說,為證明邪正是非,則無過。若不為證明,唯欲自炫,亦不可。若向一切人說,則有過。除求知識證明外,俱說不得。說之則以後便永不能得此勝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關,而台教中屢言之。
所以近來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勝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勝境,一生貪著歡喜等心,則便受損不受益矣。況其境未必的確是勝境乎。倘其人有涵養,無躁妄心,無貪著心,見諸境界,直同未見。既不生歡喜貪著,又不生恐怖驚疑。勿道勝境現有益,即魔境現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轉,即能上進故。
淨空老法師:善道消善業,惡道消惡業,自性沒有業,菩薩修淨業 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三四集)
善道消善業,惡道消惡業,自性沒有業,菩薩修淨業
「又」,這也是《圓覺經》上說的,「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是故一切平等,無有可譏者」。這個道理深!為什麼諸佛如來對於惡道眾生都尊重,都沒有譏嫌,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說過一句話,「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要看他的本來,他本來是佛。現在雖然迷惑,他會覺悟的,他會回頭的。我們如果有真實智慧、有真實方便可以幫助他,沒有這個能力,隨他自己去,他自己會回頭。
所以我們在分享教理的時候曾經多次說過,你這一生造的善業,你到人間天上去享福,那是什麼?善業要消掉。你造了很多惡業,你到餓鬼、地獄、畜生去消惡業。善業、惡業統統消掉,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業。
換句話說,三善道跟三惡道是平等的,都是消業的,好事,不是壞事,你造的業不消掉怎麼行!你真正懂得、明白了,善惡業都不能造,為什麼?出不了六道輪迴。菩薩怎樣教我們?教我們修淨業。淨業是什麼?善業不著善業的相,不要著相,你的業叫淨業,惡業不著惡業的相,真正做到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相是禪定的功夫!
念佛也行,心裡頭確確實實只有這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雜念。行善不著相,三輪體空;造惡也不著相,也是三輪體空,事情過了,心裡頭痕跡都不落。這個道理很深。是故一切平等,無有可譏者。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一切眾生平等,一切萬法平等,善惡平等,邪正平等,眾生跟佛平等,沒有可譏的。
這個道理要真正懂了,你就常生歡喜心,跟諸佛如來一樣。與一切眾生相處,自己謙卑,禮敬、稱讚別人,一定現這種相,這教化眾生,給眾生做最好的榜樣。
淨空老和尚 慈悲開示:消業障是修行人第一條重要的功課
消業障是修行人第一條重要的功課。
什麼是業障?障就是障礙,障礙了真心,障礙了本性,什麼是障?業就是障,業是事業,人都希望自己事業越大越好,業越大,障越大,煩惱也就大了。
人出不了六道輪迴,就是造業從來沒中斷過,拚命在造,作惡有障礙,作善也有障礙,果報都出不了三界。造善業,三善道投胎,造惡業,三惡道受報。
佛教我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而不著相,就是凈業。著相,業就不凈,就會產生障礙。
沒事想事,這是業障。妄想分別執著是業障。
諸佛菩薩講經說法,他們的音聲色相是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為什麼見不到、聽不到?業障。
業障消除了,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講經說法,我們在此地可以看到他,可以聽到他的聲音。業障淺會清清楚楚地見到佛在你眼前,不是定中也不是夢中,這是佛明顯地加持。
澳洲土著用心靈感應,他要跟遠方朋友接觸,他只要坐在那裡靜下來,一念不生時就溝通了,不但能聽到聲音,還能看到他現在在幹什麼。
最大的業障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里最嚴重的是貪心。貪得了就吝嗇,貪不到就生嗔恚、嫉妒,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
業障不除,障礙你的智慧、福報。求佛菩薩不靈,沒有感應,你有業障,把業障消除,就有感應了。
如何消除業障?懺悔。很認真的每天反省,把毛病找出來,改掉,叫懺悔。
過去我謗三寶,回過頭來我讚歎三寶;過去我破和合僧,現在我擁護和合僧,這叫真懺悔,過去陷害人,現在補償受我害的人,去幫助他,才叫真懺悔。
《無量壽經》上字字句句的教誨,決定落實在生活上,要做到,叫真懺悔,天天念,念一萬遍,心裡對人還有恨的意思,對事還有不如意的念頭,你沒回頭、沒懺悔。
懺悔最重要的是發露,後不再造。所造一切過失、錯誤,不要遮蓋隱瞞,否則罪過越來越深。
好事不要讓人知道,讓人知道,一讚歎,都報掉了,做壞事,知道的人愈多愈好,每個人說你一句就報掉了。
「發露懺悔」,「後不再造」,是真懺悔,真消業障。一天改一個錯誤,繼續三年,不成聖人,也是賢人。這樣勇於改過自新、修持,求願往生,決定得生凈土。
發露懺悔。造了身、口、意十惡業,要說出來,不要隱藏,至少要在佛菩薩面前高聲說出來,在善知識面前,都應當發露懺悔。
隱瞞、推諉自己的過失,把責任推給別人,惡大、重。要勇於承當,認過才能懺悔,要積陰德。
作善,讓人恭維、讚歎,善報光了,做再大的功德等於沒做一樣,對人謙恭卑下,這樣積的功德能保全。
懺悔法,不是把從前所造的罪惡,給佛菩薩面前再說一遍,如果把過去造作罪業再細細回想一次,跟佛菩薩說一次,你就又造了一次,身沒有造,意造了,口造了。這個業懺悔不了。
懺除業障是認真念佛。不要責備別的,只責備我為什麼把這一句佛號忘掉,為什麼不能認真去念佛,你的業障就懺除了。
而不是叫你去想什麼時候做錯事,什麼時候犯了罪,這個是過上加過,罪上加罪,懺除不了的。
學佛,認真努力修學,還被人輕賤、糟蹋,這人的罪業現在就報掉了。
別人毀謗我們,好好想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絕不怪別人,不可有一念嗔恚心、報復心,對他還是恭敬心、感恩心,他替我消災滅罪,他是大恩人,自己修學,給他迴向、祈福。
人毀謗、侮辱、罵時,「阿彌陀佛,謝謝,消災免難。」「他是大善知識、大恩人,他替我消災,我業障無始劫來,累積到今天無量無邊,虧得這些冤親債主為我消業。」
你能歡喜接受,如如不動就消業障;你要是全盤接受過來,自己在那裡生氣,那是造業障。一個消業,一個造業,就在一念之間。佛教我們這個絕招。
每天修積的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報他們的大恩。每天讚歎、奉承你,消不了業障,讚歎多了,貢高我慢,又生業障了。
無量劫來所造的罪業雖多、雖重,不怕,怕的是不能真心悔改,真誠心悔改,今後斷惡修善,決定能彌補。
只要真正、徹底回頭,就與佛心相應,就能得到諸佛菩薩加持,求生西方決定有份。
拜懺,真正懺悔就有效果,一定依教修行,改過自新是真懺悔。懺悔文念了,做不到,沒用。
聽經,頭發脹、腰痛,是魔障,魔來擾亂,遇到這些要生懺悔心。
看到別人修善,難過、妒忌、妨礙,想法破壞、阻攔、毀謗、侮辱、陷害,這一定要懺悔。
頑固、固執、跋扈、不聽人勸,喜歡跟人對抗,好勝心切,不認輸,爭強好鬥。一定要懺悔。
做錯事,不怕人批評、輿論。如果你造極重的地獄罪,只要一口氣沒斷,還有救,懺悔,真正從內心懺悔,後不再造,你可以不墮三途,帶業往生。
「念一句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有口無心的念不行,要誠心誠意地念。
對世間萬緣真的放下,一心求往生。口裡念佛,心裡打妄想,消不了那麼多罪業。
一句佛號,「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不夾雜力量最大,你能不間斷念上三年,無量劫的罪業統統消盡。自在往生。
功夫成片,就是這句佛號,能把煩惱伏住,煩惱沒斷,它不起作用,不起現行。
看到順心事,起貪愛,「阿彌陀佛」,把貪心壓下去;遇到不順眼的事,嗔恚心起來了,「阿彌陀佛」,把嗔恚壓下去,絕不叫它起作用,這叫念佛。
當你心裡一念不生時,可以不必念佛,你心清凈,心才一動,趕緊念阿彌陀佛,把喜怒哀樂愛惡欲統統壓下去,不讓它起作用,這就是伏煩惱、懺除業障的方法。
口念阿彌陀佛,心想阿彌陀佛,身禮阿彌陀佛,三業都恭敬阿彌陀佛,懺悔非常有效果。常常想佛,不要打妄想,不要想別的東西,想別的就造罪業,天天想佛、念佛、拜佛。
拜佛是最好的運動,沒離開佛,也沒離開三業恭敬。身動心不動,心裡都是想佛、憶佛、念佛,是最殊勝的懺悔法。
有煩惱是因為沒有學會放下
勇於捨棄並且敢於放下人生舶種種包袱,才能夠輕裝前行,生活才會更加充實與輕鬆。
人生的諸多煩惱追根溯源就是沒有在生活中學會放下,有時即便明白了煩惱的根源所在卻不能或不肯放下,如此身心必定背負沉重的包袱,而為了這些包袱,就必須付出異常的心血和精力,於是原本可以輕鬆前行的腳步開始變得蹣跚,生活也在重壓之下變得越來越辛苦,越來越累。
有個故事說有一個富翁做生意賺了很多錢,可是他既怕人來偷,又怕人家來借,成天為了這些錢財而憂心忡忡,所以很不快樂,於是他便背著這許多錢財,到處尋找快樂。然而,他翻越萬水千山後,依然沒有找到快樂,不免感到非常沮喪,便坐在路邊唉聲嘆氣。這時,一位樵夫擔著柴從山上走下來,正好在富茲面前停下休息。樵夫放下了擔子,一邊檫汗—邊愉快地向富翁打招呼。富翁就問樵夫:「你知道快樂在哪裡嗎?我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樵夫指著自己的擔子說道: 「知道啊,放下了就很快樂。」富翁聽到這話頓時茅塞頓開:「原來自己不快樂是因為背負的太多,為了那些錢物,整天擔驚受怕,患得患失,怎麼可能會有快樂可言呢?」於是,他不再做個守財奴,錢物也不再緊抓著不放,而是開始用自己的錢財幫貧濟田,做了許多善事,而他的生意由於他的良好聲譽更加紅火起來,富翁終於找到了快樂之道。
故事裡樵夫與富翁的快樂都源於「放下」,樵夫因放下肩上沉甸甸的擔子而高興,而富翁則是因放下了心頭的負擔而快樂,原來生活多一份用心,便會有所不同,片刻的領悟,有時足抵一生的經驗,放下的智慧就發自內心、無可取代的力量。勇於捨棄並且敢於放下人生舶種種包袱,才能夠輕裝前行,生活才會更加充實與輕鬆。
有一位外道拿著兩個花瓶獻給世尊。 世尊說:「放下!」外道放下了一隻手中的花瓶。世尊又遭;「放下!」外道又放下了另一隻手中的花瓶.世尊還是對他說:「放下!」外道說:「我已兩手空空,還要放下什麼?」世尊說:「不是讓你放下花瓶,而是要你放下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這些統統放下,才能從生死桎梏中解脫出來。」
在佛教看來,外六根,內六塵,中六識是令人們產生歡喜、貪愛、怨恨、染著等妄念的根漏所在,能衍生出種種煩惱,因此唯有放下這十八界,才能在對事物的認知上,逐漸拋下種種阻礙,用澄靜清明的心智,看淡是非得失,脫離煩惱的羈絆,從而擁有一個不染塵境的心靈。
一位參禪者見趙州時,因為自己沒有帶禮物而非常的慚愧,於是向趙州禪師道; 「很抱歉,我並沒帶什麼東西來。」趙州回答:「放下來吧。」禪者道:「可是我什麼也沒有帶,能放下什麼呢?」趙州答:「放不下來,就挑著吧。」
這裡,趙州讓參禪者放下的是「一物不帶」的那種慚愧意識。禪師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必拘泥於禮,無物呈上,也不必放在心上,不要有太多的妄念癡心,凡事隨緣任性,但盡凡心即達「平常心是道」之境也。
所謂「智者無為,愚人自縛」,人通常喜歡自己給自己的心靈套上枷鎖,心頭的壓力,豈止拜見禪師時的那份禮物的有無?功名、金錢、愛情、事業,皆是心中求之欲得的,而正是這一味的追求,無節制的慾望,使人緊張忙碌,疲於奔命,這就是放不下。因為放不下既得的舒適環境,有人習慣於當太平官,守攤子保位子.不思進取,得過且過,荒廢了人生;因為放不下看重的「聲譽」和「榮譽」,一些人害怕別人的批評和打擊,墨守成規,小心翼翼,貽誤了事業;因為放不下誘人的燈紅酒綠,有人守不住清貧,耐不住寂寞,越走越遠.越陷越深,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因為放不下期盼的職務和待遇,有人忙於東奔西跑、請客送禮,甚至違法亂紀。而現實中我們都沒有通天的本領,這就注定許多事情難以盡如人意,致使我們常會陷於「求不得苦」中,難以解脫。面對這些情況,想要身心得到自由,就要求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學會放下,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多餘的累贅。心靈不為外境所轉。相對於人生而言,只有放下對名利物慾等「飢渴」心理,才能在當下的工作、生活中去體昧人生,才能體悟到人生的真諦快樂自適才是生命的本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