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不是放棄一切,是讓生活更有智慧
佛法不是脫離現實,學佛不是要放棄世間一切,而是讓生活、工作更有智慧。真正的修行是用佛法作為指導,善巧地待人處事,做好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有些弟子會在學佛後認識到,修行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自然會投入更多精力。不過我們現在所引導的是菩薩道的修行,不是要放棄一切,而是要更積極地做有益社會的事。
我們提倡學佛者能在生活中踐行佛法,也包括管理企業。
佛法不是脫離現實,學佛不是要放棄世間一切,而是讓生活、工作更有智慧。真正的修行是用佛法作為指導,善巧地待人處事,做好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佛陀教導我們,財富要從四方面進行分配:第一,用於個人的正常生活;第二,用於再投資;第三,要有一部分儲蓄;第四,要有一部分用於慈善公益事業。
經營企業過程中需要不斷投入,這種投入是無止境。
很多人說,要賺多少錢再來做好事,但什麼時候才是有錢?也許等他有那些錢的時候,又會覺得還要更有錢。
做善事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善心,這和天性有關。
有的人雖然很窮,但很有愛心,只有兩塊錢,也捨得給別人一塊。有的人雖然很富有,但沒有善心,再多的錢也只會守得緊緊的。所以,樂善好施是一種習慣,我們在任何階段都可以培養這個習慣。
從佛教的角度,慈善本身是最好的投資。一個人能在今生取得成就,是因為他有福報,而福報來自善心的積累。從經營角度來說,一個人多做善事,會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信任、認同和支持,做事自然也更容易。
有兩種人在修學佛法上能有成就
濟群法師
懺悔的意思是什麼呢?懺,懺除過去所犯的過錯;悔是後悔,改過自新。懺悔是對自己所犯的錯誤,生起悔過心理,痛改前非,保證不再犯第二次了。懺悔,並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門,像基督教、伊斯蘭教都很重視懺悔,黨也講批評與自我批評。佛教的懺悔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懺悔,他們向誰懺悔呢?向上帝、教主懺悔,求得主的寬恕、饒恕。主寬恕了你,你的罪業也就消除了。佛教的懺悔主要是面對大眾、面對自己,雖然有時也在佛的面前懺悔,但主要是自我譴責。
懺悔是人格的清洗劑。佛陀在經中說:有兩種人在修學佛法上能有成就,第一種是能如法如律的去修行、生活,不會犯罪;第二種人是犯罪之後能懺悔。一個人有缺點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沒有悔過之心,這種人才是最可怕的。所以,當我們犯了錯誤之後,一定要誠心懺悔,痛改前非,保證以後不再犯罪,這樣在修學佛法上才能有成就。
平常的人都知道把生活的環境打掃乾淨,然而很少人注意到打掃、清洗自己不良的行為,清除自己思想和言行上的污垢。由於無始以來,我們有很多煩惱,造下了很多罪業,我們的人格被嗔痴污染得一塌糊塗,如果不用懺悔去清洗自己被煩惱污染的人格,那我們的人格將是一個什麼樣子呢?就像一件十分漂亮美觀的時裝,本來很乾凈,如果一位女士穿一段時間,穿髒了,脫下來也不洗,往那裡一放,過幾天再穿,再脫;再穿,再不洗;過幾天,拿出來聞聞再穿,時間長了,已經髒得不能再臟、臭得不能再臭了,然後就這樣一直穿下去,一次也不洗。你想這件衣服將會是一個什麼樣呢?
我們的人格也像新衣服一樣,本來很乾凈,因為有了貪嗔痴的原因,使我們造下了許多罪業。煩惱污染我們的人格,罪業帶來生命的痛苦,因此,我們現在學習普賢菩薩的第四大願「懺悔業障」,使我們懂得用佛法的懺悔法門,去清除自己心靈上的污垢,使我們的人格恢復到本來的面目,這樣我們才能夠成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