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年八月十五中秋這一天,也是月光菩薩的聖誕日,

月光菩薩,月光遍照之意,佛法上表示靜定,映現明澈清輝,容攝大千芸芸眾生,使免於受貪、嗔、痴、三毒逼惱。

 

中秋•恭迎月光菩薩聖誕 月光三昧普照乾坤見者吉祥!

中秋節起源於唐朝

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這一天,
也是佛教中月光菩薩的聖誕日。

月光菩薩,
又稱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
與日光菩薩同為藥師如來之脅侍。

持彼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云:「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

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即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之意。

東方三聖像

「日光遍照」在佛法上表智慧,放射無量光明,普透一切宇宙生命,使自昏昧迷濛中醒覺;

「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靜定,映現明澈清輝,容攝大千芸芸眾生,使免於受貪、嗔、痴、三毒逼惱。

兩位菩薩共同輔弼東方淨土藥師如來弘揚正法,一左一右,普渡有情,位補佛處,尊貴有如釋迦佛側的文殊、普賢兩位菩薩。

月光菩薩在秘密曼陀羅中表如來化他之德,表示遷變眾生苦厄,使為利益安樂者也。

通常菩薩本尊形像化身為一襲純淨、聖潔的白衣,貌若十六齡美麗少女,左手持念珠,右手持蓮花,其蓮花上有半月形,安坐或站立在蓮花寶座上。

月光菩薩慈悲為懷,常化為月華降到人間,遇之者即得福祿。


大慈大悲的菩薩

祂不僅是家庭守護神
更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菩薩,任何人遇到任何災難時,只要一心虔誠念誦:「南無月光菩薩摩訶薩」聖號,即會得到月光菩薩的救度。

有緣人以清淨心修持本尊法門,可淨除一切障難與病痛,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並能福慧有緣人家庭事業吉順如意。

月光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大悲咒》有密切關係,凡至心持誦《大悲咒》之修行者,月光菩薩也會與無量神人來增益其持咒效驗。

修行者在持誦《大悲咒》後,如能再加誦月光菩薩陀羅尼,則月光菩薩會來庇護,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難病痛,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月光菩薩

月光菩薩亦復為諸行人說陀羅尼咒而擁護之。

月光菩薩咒

深低帝屠蘇吒,阿若蜜帝烏都吒,
深耆吒,波賴帝,耶彌若吒烏都吒,
拘羅帝吒,耆摩吒,沙婆訶。

誦此咒五遍,取五色線作咒索,系痛處,此咒乃是過去四十恒河沙諸佛所說,我今亦說,為諸行人作擁護故,除一切障難故,除一切病痛故,成就一切諸善法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

值此殊勝吉日

敬請廣行善法、
吃素念經、戒殺放生、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恭逢月光菩薩聖誕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許多亞洲國家,也和我國慶祝同樣的中秋節。雖然節日稱謂各異,習俗各種各樣,但是中秋節跟春節、端午節一樣,是亞洲許多國家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一環。在漢傳佛教中,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這一天,恭逢月光菩薩聖誕。

月光菩薩為藥師如來二肋侍菩薩之一。藥師經曰:“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诃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無量無數菩薩之上首。”又,月光菩薩與秘密曼陀羅中表如來化他之德,表示遷變眾生苦厄,使為利益安樂者也。其形像身為白色,左手為拳,安於腰,右手持蓮華,其蓮華上有半月形,乃以半月形為三形。

又,釋尊在因位時,作大國王,施頭於婆羅門時之名。又曰月光王。見佛說月光菩薩經,賢愚經六月光王頭施緣品,經律異相二十五。菩薩在無明暗夜中救度眾生,故表示為月,謹列出佛教中與月有關的經典和論著,以在中秋佳節,對佛教經典有所思維。

月光菩薩

梵名: Candra-prabha

【簡介】

月光菩薩是藥師如來的脅侍,又作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灌頂經》卷十二雲︰“有二菩薩,一名日曜,二名月淨,是二菩薩次補佛處。”據《藥師如來本願經》載,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同為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藥師如來之證法寶藏。

《覺禅鈔》曾引《藥師經疏》卷一而言,過去世電光如來時,有一梵士醫王,養育日照、月照二子,發心願利樂眾生,二子亦發願供養。梵士醫王即今之藥師如來,二子即日光、月光二菩薩。依《藥師儀軌布壇法》所載,月光菩薩身呈白色,手持月輪,坐鵝座上;但此像與歷代相傳者頗為不同,歷來所造皆為立像,而月光菩薩即立於藥師如來之右側。

如同日光菩薩一樣,月光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關系。凡是至心持誦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薩也會與無量神人來增益其持咒效驗。修行者在持誦大悲咒過後,如果能再加誦月光菩薩陀羅尼,則月光菩薩當會來加庇護,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難與病痛,並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來歷】

月光菩薩,有關他的出處眾說不一,普遍有三種解釋:

傳說一:他是印度古帝王,即釋尊於過去世修菩薩行之前身。據佛教賢愚經卷六、月光菩薩經、大寶積經卷八十記載 ,“此王具有大威德,後施頭予勞度差婆羅門,滿足檀波羅蜜行,又稱月光菩薩。”

傳說二:佛世時中印度捨衛國波斯匿王之異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捨衛國主波斯匿王,名曰月光”。波斯匿,梵名Prasenajit,巴利名Pasenadi,又作邏犀那恃多王、啰洗曩喻那王。意譯勝軍王、勝光王、和悅王、月光王、明光王。他為中印度憍薩羅國國王,約與釋尊同時,為釋尊教團之大外護者,兼領有迦屍國,與摩揭陀國並列為大強國。王初暴惡無信,歸佛後,屢蒙佛陀教化,笃信佛法,曾與其夫人摩利迦問答,得“人皆深愛自己”之結論。其後請教釋尊,其對話迄今仍知名於世。

傳說三:月光菩薩又稱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月光菩薩是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之右脅侍,與左脅侍日光菩薩並為藥師如來的兩大輔佐。藥師如來,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三尊菩薩合稱“東方三聖”。亦有相傳藥師如來與日光、月光菩薩本為父子,曾於電光如來法運中勤修梵行,受電光如來咐囑分別改名為醫王與日照、月照,發無上菩提大願,誓救六道一切有情出輪回苦。

【 [頌偈]月光菩薩贊】

護月贊

月宮永德.總攝群陰.俄逢陽厄被相侵.晴晦俨巡遮.恩戴照臨.惟願永光明.

解脫月

月宮雲散空淨.獨露婵娟.皎浩無瑕體自圓.不動歷周天.照徹無邊.恩澤布大千.

月光藏

月光三昧.普照乾坤.法界眾悉永蒙恩.一點淨圓明.性海澄清.隨處映禅心.


佛教徒為何要在中秋之夜禮拜月光遍照菩薩

寬運法師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一般來說,我國民間以天上月圓定為佳節,實在是有團圓的民俗基礎。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中秋節的來歷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我國的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由於中國人從天上的月圓,來象徵人間團圓美好的事物,因此,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而習俗上,出門在外的異鄉人,在這一天也都應該閤家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正如朱敦儒所說:「偏賞中秋月,從古到如今。」中秋節不僅充分表現出中國人對天上月圓、人間團圓的嚮往,更配合種種節俗活動,成為一個充滿歡樂與詩趣的歲時節序。如《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之夜,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除各式各樣的月餅外,還有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賞月之夜,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中秋時節,涼風送爽,雲稀霧少,月光顯得特別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

祭月(拜月娘)、賞月的起源:

祭月早在秦漢以前就有了,當時主要在宮廷內進行。後來歷代的帝王都沿襲這個儀式,每逢中秋節,必舉行隆重的祭月儀式,現存北京的月壇,便是專門用於皇帝祭月的場所。八月十五相傳是太陰娘娘月神的誕辰。在當天晚上,都會在屋外庭院擺設香案,案上放置香爐、燭檯,燃燭焚香,用柚子、西瓜、月餅來敬奉月神,並且由婦女兒童負責祭拜(由於月亮屬陰,所以一般來說,拜月只是婦女和兒童的活動,男子是不拜月的)。拜月時,全家成員齊集,以取團圓的意思。主祭的人是女家長,她先向神位上香,三叩首;然後其他女性按尊卑長幼行三叩首禮。

拜結束後,一家人圍坐賞月一起喝「團圓酒」,吃「賞月飯」,嘗「團圓餅」(即月餅)及爪果;從前,由於交通不便,故北方人拜月的水果多是各種梨子、蘋果、石榴、葡萄、棗子、桃子、果藕、西瓜等。而南方盛產拜月的蔬果則有香蕉、柚子、楊桃、柿子、菱角、椰子、枇杷、佛手、菠蘿、蜜桔、橙子、花生、芋頭等。老人會指著月光,給兒童講「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砍桂樹」的故事。

而這天回娘家探親的婦女,必須返回婆家團圓,民間有「寧留女一秋,不許過中秋」的俗諺,就反映了這個習俗。

祭月的習俗之所以在唐代以後迅速流行於民間,與唐明皇游月宮的傳說有很密切的關係。《唐逸史》記載:鄂州人羅公遠,俟候唐明皇在中秋夜賞月。看著玄宗目不轉睛的一直望著明月,便邀請玄宗去游月宮。他取出一根拐子向著空中擲去,突然化為一條銀色的大橋,他請玄宗一同上了大橋,差不多走了數十里遠,覺得精光奪目,寒氣逼人,才發現到達一座大宮殿前。羅公遠說:這就是月宮了!玄宗見到有數百個仙女穿著素練寬衣,在廣大的宮廷中跳舞,歌聲嘹亮,音韻非常優美,便問說:「這是什麼曲子?」羅公遠回答說:「就叫霓裳羽衣曲」。玄宗牢牢記住那曲子的聲調,回到宮中,立即命人依照他所記的聲調,編成了一首《霓裳羽衣曲》。

這就是《霓裳羽衣曲》的由來。此曲是唐代的一首著名的法曲,內容描寫了唐玄宗上述到月宮見仙女的神話;所以中唐詩人白居易在元和年間看見當時宮廷裡表演此曲時,舞者「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纓累累佩珊珊」,儼然是一副天宮仙女的打扮。其舞姿也是「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後抑無力,斜曳裙時雲欲生」,「煙蛾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看來其意境與月宮的神話極為脗合。

佛教於中秋賞月之夜 禮拜「月光遍照菩薩」

而佛教於中秋賞月之夜,禮拜的是「月光遍照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梵語candra_prabha,漢譯有月光菩薩、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等名。為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之右脅侍。「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靜定,映現明澈清輝,容攝大千芸芸眾生,使免於受貪、瞋、癡、三毒逼惱。月光菩薩身呈白色,乘於鵝座,手持月輪。與左脅侍日光菩薩並為藥師如來的兩大輔佐。在藥師佛的無量菩薩眷屬裡,他與日光菩薩是位居上首的最重要菩薩。兩人都位居補處,秉持著藥師如來的正法寶藏。

關於月光菩薩的本生事蹟,也與日光菩薩相同,都與藥師佛有密切的關係。在久遠的過去世,當電光如來住世時,有一梵士養育兩子,一名日照,一名月照。梵士發心利樂有情、拯救濁世眾生,其二子也隨喜而發願供養。梵士成佛之後,即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二子中之月照,就是月光菩薩。如同日光菩薩一樣,月光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關係。凡是至心持誦《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薩也會與無量神人來增益其持咒效驗。修行者在持誦《大悲咒》過後,如果能再加誦《月光菩薩陀羅尼》(收在《大正藏》第20冊660頁),則月光菩薩當會來加庇護佑,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難與病痛,並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因此為佛弟子者,際此中秋良心,應一心持咒、念並禮拜月光菩薩,自然能獲佛菩薩加持垂護,淨除煩惱及一切障礙,福慧增長,身心康泰,所求順遂,事事吉祥!


故事中的月光——月光菩薩是誰?

由於在不同經典中,月光這個名稱頻繁地出現,使得月光菩薩這個身份,有了幾種可能性:首先,佛陀曾經某一世身為國王的時候,叫做月光王,那一世,佛陀為了圓滿檀波羅密,也就是「施波羅密」,將自己的頭捨給了前來所取的婆羅門。這是佛陀前世行菩薩道時名為月光的故事,而這個典故在《賢愚經》《月光菩薩經》《大寶積經》中可以看到。

其次,佛陀曾經也做過某一國的太子叫做月光,他在出遊的路上, 遇到了得癩病的人,哀求著太子救治,太子幫著詢問各家醫生,醫生們都說,只有從小到大都沒有生起一點瞋怒的人,他的血髓可以治療這個病,於是太子便自己破骨取髓,塗在病人身上,還讓病人喝自己的血,來救治病人。這個典故可以從《大智度論》《經律異相》中看到。

以及那相傳與釋迦牟尼佛同日出生的波斯匿王,是佛陀教團的大施主大護法,他的幾個名號中有一個就叫月光。佛陀沒有少帶他,在《雜阿含經》與《中阿含經》中記載到,波斯匿王有一陣子曾經因為發胖而苦惱,要求佛陀教他減肥。佛陀便教國王節制飲食、節制睡眠、多運動、多思考,保持謙遜的態度。在佛陀為國王客製化的減肥課程中,波斯匿王最終減肥成功。

還有佛在世時,王舍城有一位長者叫做申日。據《月光童子經》所記載,申日聽信不蘭迦葉等六師外道的話,設火坑要害佛陀,月光童子努力勸告父親但是沒用。然而當佛陀來到時,火坑變作浴池。申日感到驚悔,便皈依佛陀最終也開悟證得不退轉法忍。許多關於這位月光童子的事,可以在《德護長者經》、《寶雨經》、《月燈三昧經》、《月明菩薩經》中看到。

登地菩薩的月光

月光菩薩的梵名叫做candra_prabha,,中文有月光、月淨、月光遍照等譯名。在藥師經中,他是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的右脅侍。與左脅侍日光菩薩並列為藥師如來的兩大輔佐。

兩人是過去佛電光如來的時代,一位醫生的孩子,父親發願利樂眾生,孩子也跟著父親發願濟世,於是曾經那位父親,成為了藥師佛,兩個孩子,一位是日光菩薩、另一位就是月光菩薩。這是月光菩薩與藥師佛有著深切關聯的紀錄,他們合稱東方三聖。

此外據說,月光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關係,只要是至心持誦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薩也會前來增益持咒威力。

修行者在持捅大悲咒過後,如果能再加誦月光菩薩陀羅尼咒(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冊六六零頁),月光菩薩就會來加以庇護,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難與病痛,並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無處不在的月光

在經典故事中,月光曾經是佛陀在行菩薩道時的名字,是佛陀弟子、施主的名字,也是過去佛時修行者的名字。

月光菩薩在很多經典中,都有著一定的出席率,有時他是佛陀講法時的與會者,以自身的出席來莊嚴道場,有時他是佛陀授法時的當機眾,扮演著提問請法的角色,有時他是印證時的見證者,見證著其他菩薩的誓言與願心,有時他是必要時的承擔者,勇敢的起立舉手做出續法護持的承諾。

這無處不在,處處可見的月光菩薩,他的願心在不同的經典中,是這樣被記錄了下來:在大寶積經中,月光菩薩說:我能堪任與諸眾生畢竟安樂。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說:世尊!我能教化一切眾生,令修福德。在菩薩善戒經中再次重申: 世尊!我能教化一切眾生,令修福德。

生生世世的月光

在月光皎潔的中秋之夜,也許我們還可以做一件事,藉著月光的頻頻暗示,憶念一下那生生世世名為月光的行者,他們以自己那尋求圓滿的生命歷程,用各種方式在提醒著我們、展示與我們,彷彿在說:別怕,我已走過。汝應行之。沈浸在關於月光的經典中,竟也體驗到了「定起不知天已暮,忽驚身在明月中。」的心情。

不論是那故事中的月光,還是登地的月光,也許,月光是你也是我,或者是我們心中那亙古照耀的光,不似太陽直白的熾熱光亮,卻也能在暗界中光耀清涼,指引著方向。

如此月光,在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因為善業力、因為誓願力、因為信心力,所以生生世世地無處不在,而且一直都在。


佛教「月神」並非我國民間傳說的月神,中秋節又是月光菩薩聖誕純屬巧合

文/無心法師

如果有人問你:農曆八月十五是什麼節日?如果你是普通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中秋節。但如果您是一位佛弟子,則可能會猶豫一下。因為這一天還是月光菩薩聖誕日。

我們中秋是賞月,而這一天又是月光菩薩聖誕,傳統節日與佛教節日似乎都與一輪明月有關。

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句話:

月光菩薩,又稱月神,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仙之一。月神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月光菩薩等。崇拜月神,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山海經》、《搜神記》等古籍中都有類似記載。嫦娥奔月後成了月亮的主人,即成了月神娘娘、月光菩薩。

小編以為,這樣把佛教中的月光菩薩和我國民間傳說中的嫦娥奔月混為一談,顯然有點不妥。

月光菩薩,有關他的出處眾說不一,普遍有三種解釋,都有經文為證(此處略去經文):

傳說一:他是印度古帝王,即釋尊於過去世修菩薩行之前身。

傳說二:佛世時中印度舍衛國波斯匿王之異名。

傳說三:月光菩薩又稱月凈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是東方凈琉璃世界藥師佛之右脅侍,與左脅侍日光菩薩並為藥師如來的兩大輔佐。

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月光菩薩和中國沒一點關係。

月光菩薩為東方凈琉璃世界藥師佛之右脅侍。現在似乎已經形成共識。「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靜定,映現明澈清輝,容攝大千芸芸眾生,使免於受貪、瞋、痴、三毒逼惱。月光菩薩身呈白色,乘於鵝座,手持月輪。與左脅侍日光菩薩並為藥師如來的兩大輔佐。在藥師佛的無量菩薩眷屬里,他與日光菩薩是位居上首的最重要菩薩。兩人都位居補處,秉持著藥師如來的正法寶藏。

再說月神。月神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仙之一。月神又叫月光娘娘、月姑等。崇拜月神,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

月神較普遍地為民間供奉。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也拜禱月神。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月神祈求團圓。元代大戲劇家關漢卿就寫過一出《拜月亭》。《西廂記》里的崔鶯鶯也虔誠地對月神傾訴希望遇到意中人的情懷。

現在已經清楚了吧?佛教里的月光菩薩和民間傳說中的月神不是一回事。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是位居上首的最重要菩薩,而月神只是一種民間崇拜,和佛教沒有關係。一個是佛教中的菩薩,一個是傳說中的神仙,分屬兩個世界,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中秋節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是佛教月光菩薩聖誕。一個日子兩個節日,只是一種巧合。

農曆八月十五恭迎月光菩薩聖誕,為佛弟子者應該做什麼?

當然是念誦月光菩薩咒語啦:

深低帝屠蘇吒(shēndīdìtúsūzhà)

阿若蜜帝烏都吒(āruòmìdìwūdūzhà)

深耆吒(shēnqízhà)

波賴帝(bōlàidì)

耶彌若吒烏都吒(yēmíruòzhàwūdūzhà)

拘羅帝吒耆摩吒(jūluódìzhàqímózhà)

沙婆訶(suōpóhē)

一心持咒、念並禮拜月光菩薩,自然能獲佛菩薩加持垂護,凈除煩惱及一切障礙,福慧增長,身心康泰,所求順遂,事事吉祥!

 

東方三聖-2.jpg

 

月光菩薩-1.jpg


佛弟子如何過中秋,你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導語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佛教也非常重視中秋節。從印度傳到中國已經兩千多年了,在印度起源開始算,至今已經兩千五百多年。

中秋時節,民間除了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同樣的,中秋也是佛子團圓的盛會,眾多寺院都會在中秋之日舉辦品禪茶、聽古琴、賞桂花活動,共度中秋。

那麼作為佛家弟子,我們該如何過中秋呢?



一、禮拜月光
菩薩

農歷八月十五,漢傳佛教中秋節這一天,恰逢月光菩薩聖誕。佛教徒于中秋月之夜禮拜的是“月光遍照菩薩”。

月光遍照菩薩漢譯有月光菩薩、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等名,為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之右脅侍。“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靜定,映現明澈清輝,容攝大千蕓蕓眾生,使免于受貪、瞋、癡、三毒逼惱。月光菩薩身呈白色,乘于鵝座,手持月輪。與左脅侍日光菩薩並為藥師如來的兩大輔佐。在藥師佛的無量菩薩眷屬里,他與日光菩薩是位居上首最重要菩薩。兩人都位居補處,秉持著藥師如來的正法寶藏。

關于月光菩薩的本生事跡,也與日光菩薩相同,都與藥師佛有密切的關系。在久遠的過去世,當電光如來住世時,有一梵士養育兩子,一名日照,一名月照。梵士發心利樂有情、拯救濁世眾生,其二子也隨喜而發願供養。梵士成佛之後,即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二子中之月照,就是月光菩薩。

《藥師儀軌布壇法》所載,月光菩薩身呈白色,手持月輪,坐鵝座上。如同日光菩薩一樣,月光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關系。凡是至心持誦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薩也會與無量神人來增益其持咒效驗。修行者在持誦大悲咒過後,如果能再加誦月光菩薩陀羅尼,則月光菩薩當會來加庇護,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難與病痛,並成就一切善法、遠離各種怖畏。

在中秋夜佛教徒禮拜月光菩薩,恭迎月光菩薩聖誕,感念諸佛菩薩功德,長隨佛學,遠離三毒,常住戒、定、慧三學,願效仿菩薩行跡,處處與人歡喜、處處與人慈悲、處處與人信心,祈願大眾身心安樂,六時吉祥。

月光菩薩咒語及注音
出自(唐西天竺沙門伽梵達摩譯)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月光菩薩咒語:

  深低帝屠蘇吒 shen di di tú su zha
  阿若蜜帝烏都吒 a ruo mi di wu du zha
  深耆吒 shen qi zha
  波賴帝 bo lai di
  耶彌若吒烏都吒 ye mi ruo zha wu du zha
  拘羅帝吒耆摩吒 ju luo di zha qi mo zha
  沙婆訶 suo po he



二、我們如何在
這一天修行?

中秋節,也是佛家弟子發心修行的良機。雖然在佛教看來,“日日是好日”,無論是中秋還是月圓,都應以平常心看待,但中秋作為世人借以表達情懷的因緣,有其不共的內涵。

佛陀是智者,也是覺者,佛陀在講經說法中,隨時隨處都會用天地萬物來比喻生命,其中最有意思的比較,就是拿月亮來比人生。在黑暗當中,能夠給予各種煩惱、痛苦的百態人生最圓滿的光明,這就是十五的月亮。智慧提高,自知自覺提高到最圓滿,這就是從初一到十五的月亮。中秋節我們觀賞圓滿的月輪,其實也是人類對追求圓滿生命的初心的體現。月的陰晴圓缺,同時也展現了並不圓滿的生命真相。

作為佛家弟子,該是如何看待中秋呢?
從客觀事實的角度,我們會發現月圓的時刻較少,而不圓滿的日子會較多。從某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很少能有真正圓滿的時刻,只是很少有人願意承認這一點。

佛陀教導我們要‘如實’,要敢于面對生命的真相。為什麼?只看月的圓滿就好了,為什麼要想到陰晴圓缺?

佛陀讓我們看到生命的不圓滿,是因為他發現:只有我們看到生命的不圓滿才會願意接受它,而不是麻痺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懂得珍惜生命中這些稀有的因緣。

蘇東坡也是一個佛教居士,他就認識到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人生現實。如果我們執著于美好的因緣,當好的因緣來的時候快樂,等不好的因緣聚合時,就會不快樂。

反之,唯有當我們不執著于這種美好因緣時,我們才能夠盡情享受當下的圓滿,而不會為它的圓缺變化而悲傷。我們會用心珍惜這一切將會消逝的圓滿。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月亮從來都是圓的,只是被地球的影子遮擋。這就好比我們的心,本來一直都在放射著覺悟的光明,只因為被煩惱的雲層遮蔽,而不為我們所見。

而中秋的月亮,就好比煩惱的烏雲散盡,智慧的光明遍照。如果我們能夠証悟月亮的本來圓滿,就不會被它的陰晴變化而迷惑,而事實上,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潛力。

不管是世間人還是作為佛教徒,在中秋節都會‘許願’,在佛教稱為“發願”,它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凡夫成佛的根本因緣。



三、與中秋節有
關的禪師妙語錄

在佛教經典中有很多以滿月喻圓滿清淨之妙語:

“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行步如鵝王,面如淨滿月”

“如世所見,皎月圓滿,行于虛空,清淨無礙。”

“譬如明月淨分光明,色澤日夜增明,乃至月滿,一切圓淨”

“若有一人出現于世,爾時天及人民便蒙光澤,便有信心于戒、聞、施、智慧,猶如秋時月光盛滿而無塵穢,普有所照”。

上述此類比喻能開慧眼,能除塵垢,對于行者聞思利益極大。同時在佛教修法中,亦多有和滿月有關的修法。如佛經中言:

“諸有星宿之光,月光最為第一”

“三誦三昧耶,頂戴以囉字,嚴以大空點,周匝開焰鬘,字門生白光,流出如滿月”

“行者觀住彼,極圓淨月輪”

在密法修行中更有以白菩提對應月亮、紅菩提對應太陽等修法。

對于准提行者而言,在准提法中,有不少與滿月有關的修法。如准提法之鏡壇修法需在十五日夜開設鏡壇;觀梵文藍字如滿月、觀心月輪等修法皆與滿月有莫大關系。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有關中秋的精彩語錄,各位可以在閒暇之余品讀悟釋。

 《法演禪師語錄》
中秋上堂:“中秋月,中秋月,古今盡謂尋常別。別不別,皎皎清光遍大千,任從天下紜紜說。”
 《宏智禪師廣錄》
中秋日上堂:“清涼境界,一壺爽氣涵秋。明白身心,半夜霧容懷月。靈然自然,廓爾常虛。斷生滅之夤緣,出有無之情量。諸人還到如是田地,還能如是游踐也無?”良久雲:“斫盡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如淨和尚語錄》
中秋上堂:“雲散秋空,即心見月。”舉拂子雲:“看家門前照明月,處處行人共明月。騎鯨捉月,撐船載月。忽然月落夜沉沉,笑殺胡僧齒門缺。”
《景德傳燈錄•契稠禪師》
問:“的的西來意,師當第幾人?”師曰:“年年八月半中秋。”
《五燈會元•靈隱惠淳》
上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乃喝曰:“寒山子話墮了也。諸禪德,皎潔無塵,豈中秋之月可比?虛明絕待,非照世之珠可倫。獨露乾坤,光吞萬象。普天匝地,耀古騰今。且道是個甚麼?”良久曰:“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五燈會元•瑞龍幼璋》
問:“廓然無雲,如何是中秋月?”師曰:“最好是無雲。”曰:“恁麼則一輪高挂,萬國同觀去也。”師曰:“捏目之子難與言。”
 《五燈會元•靈隱道印》
中秋上堂,舉“馬大師與西堂百丈南泉玩月”公案,師雲:“馬大師垂絲千尺,意在深潭。西堂振鬣,百丈擺尾,雖則衝波激浪,未免上他鉤線。南泉自謂躍過禹門,誰知依前落在巨網。即今莫有絕羅籠、出窠臼底麼?也好出來露個消息。貴知華藏門下,不致寂寥。其或未然,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總而言之,無論從聞思和實修,滿月之與佛教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而中秋佳節期間正是滿月之時,因此,建議行者在和家人團圓之時,勿忘以佛法要義促己、促家人等趨向圓滿解脫道,更當以精進修行為感恩佛陀之最上行。

讓我們一起發願
願一切眾生看清生命的真相
圓滿無限潛能!


中秋拜月神有多種功德

中秋節源自古代對月神的祭祀,它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祭月,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中國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作為中秋習俗的拜月活動大體形成于唐代,民間信仰以月為月神,稱月神、月姑、月亮姑娘。到了宋代,中秋節更加隆重熱鬧,少男少女們對月祈福許願,成為當時京城的流行時尚。據宋代金盈之的《新編醉翁談錄》記載,當時京城賞月聚會與其他地方不一樣,城裡十二三歲的孩子都穿上成人的服飾,到樓上或庭院裡焚香拜月,男孩子祈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孩子對月佇立、默默許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太陰星君聖誕

太陰星君寶誥 志心皈命禮

大羅天上。七寶苑中。秉金水之精華。姿容綽約。本坤儀之柔順。瑞相端嚴。開玉燭之神光。家沾清澤。鍊紫房之靈藥。人錫長年。雖朓朒而真體罔虧。任滿盈而明輝不溢。考核諸仙之升降。秉正無私。主持司祿之權衡。錫恩靡忒。命玉妃而滋甘露。催開萬谷春容。咨青女而降玄霜。收斂千倉秋實。恩敷三界。化被天人。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月府太陰結璘皇君。寶光幽照如來。妙果素月天尊。

崇拜太陰星君,在中國由來已久。《洞淵集》卷七記載:月宮太陰之精,皇后大臣之象。月中帝君、仙官、神吏萬眾,皆修結璘奔月之道。月為廣寒洞陰之宮,自然化生青華紫桂之林,亦曰降林枝業玉蘭,神仙採食華食,壽同日月,昇入玉清。魄精之炁化生玉兔,一月一周天。月宮太陰帝君,下管五嶽、四瀆、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並酆都羅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詣陰宮死籍,月魄常泛十華之彩,光瑩萬國,月名結璘。

太陰星君,道教中的月神,俗稱太陰娘娘、月姑等。全稱為“上清月府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皇君”、“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或稱“太陰元君孝道明王靈寶淨明黃素天尊”。

八月十五日中秋為太陰的誕辰,其對年記歲月,干支變化朔望晦明有著密切關係,故甚為民間所崇信,亦為奉道修真者所崇奉。

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太陰星君。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太陰星君祈求團圓。

月老星君聖誕。月老星君,更是大家熟知的神仙。

月老仙師寶誥

志心皈命禮,團圓月下,相思樹底,訂婚殿中。執掌天下之婚牘,維繫千里之姻緣。慈眉一點,有情人終成眷屬。紅繩一牽,逃不過三世宿緣。拄杖巾囊,奔波於煙霧雲霞間。童顏鶴髮,超脫於愛恨情仇外。大聖大慈,大仁大願。牽緣引線,月下老者。合婚聯姻,正緣尊神。

八月十五中秋節也是月老的誕辰,以前對於拜月老,青年男女們無不趨之若鶩,老神仙年事雖長卻閱盡世間百態,紅線輕牽就是攜手白頭。

不過,說起拜月老,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只有單身人士才需要拜月老,而月老也僅僅負責管理這些沒結婚的“剩鬥士”、“單身狗”們,和什麼孩子他爸、寶貝他媽等等老夫老妻們都沒有關係。這個看法其實很片面。

實際上,月老仙師負責管理人間姻緣,高能,請注意,他老人家管理的是姻緣,而不僅僅是介紹男女朋友。

在道教信仰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間種種皆為陰陽轉化的源動力而生成,而五行則為陰陽轉化過程中的不同狀態,彼此相互依託而生,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並輪轉不息,促成萬事萬物循環往復,將五行這一概念引申到姻緣中,便可因勢利導得出姻緣的五行。

 

如何慶生才有意義?學佛人該不該過生日?

 

寧肯己身墮地獄,不以佛法做人情

 

千萬不要把佛友當朋友

 

佛教徒如何看待「聖誕節」?大師們如是說

 

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