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不忘就是功夫、就是證,往生就有把握了
黃念祖居士
夏老師的話,“但能不忘,即是功夫”。剛才有人說,念得時候還有些妄想,沒關系。只要這句佛號,但能不忘就行,即是有功夫。妄想剛鑽出來,不跟著它跑,這句佛號馬上就接上,這個不礙事。必須得有個地方才能修,即是將世法佛法打成兩截了。非得有個地方,有個佛堂才能修,就把世法佛法分成兩截了。不需另外找一個環境,什麼地方都可以修,干什麼工作都可以修。佛太慈悲了,淨土法門是佛不問自說的。《阿彌陀佛經》不是誰問的,佛自說的。佛告訴大家,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你怎麼做才能去。為什麼佛不問自說呢?就是因為它能不離佛法而行世法。
夏老師的話,“一句佛號稱為顯亦可,密亦可”。這一句佛號可以稱為顯教,說它是密教也可以。佛號即是密咒。淨土法門是密宗顯說。把密宗公開了顯說,就是淨土法門。夏老師的話,只要佛號不斷,在煩惱、苦痛、歡喜中,不忘即是功夫。只要肯念,成佛一半。只要搶救,救一句是一句。這話說得非常懇切啊,只要肯念,成佛已經成功一半了。搶救,別管它是有妄想還是沒妄想。如果不搶一句是一句,以後還不一定有什麼麻煩呢。能搶一句是一句,就不止是一句了,也許能念個一千句,一萬句。“搶救”這兩個字,大家要好好體會。
念佛成片就是證。一般說來不忘就是證,老記得這句佛號,老把它當做主要的一件事。我常常說,不要求你把佛法當做唯一的,只要求把它當做第一件事,這個要求不是很高。如果要求你把它當做唯一的,別的都放下,那只能專心去修持了。現在不做這樣的要求,不符合時代,也不符合現在人的根器,而且這麼做也不見得就好。只要求你把它當做第一,把它照顧好,還有第二第三啊。但在有矛盾的時候,你要保持第一啊。兩個要選擇的時候,要保證第一,放棄第二。就這個就決定了你,能不能證。這個事咱們都能做得到啊。把佛法放在第一位,不是唯一的,唯一的就太高了。大家老說證,這就是證明,就是憑據,不證這個就不能證正覺啊。“不忘”也做不到,“成片”也做不到,還想成佛就不可能了。
夏老師的話,“第一步證,就是要從這裡證起。不一心不亂,也能往生。不一向專念,不能往生”。所以我們修持還是要專一點,不要這個也捨不得,那個也捨不得,不管什麼還都有一點,其實一法就是萬法。要是真熟了,修行也就是六個字,生處熟,熟處生。貪嗔癡咱們太熟了,我們修持讓它生一點。念佛往生這件事,咱們太生了,就是讓它變熟一點。就是念佛往生這件事,咱們老想不起來。要熟處變生,生處變熟。要想生處變熟,你就是老提這一件事很容易變熟。一會這兒,一會那兒,那就不大容易熟了。所以不一向專念,不能往生。應當要老念,苦也念,樂也念。
【念佛是借用一句佛號,仗佛力開智慧、斷煩惱、除三毒】
慧律法師開示:
佛法的重點在哪裡 ? 佛法不是什麼法門的問題,法法是平等的,念佛也好,誦經也好,持咒也好,拜懺也好,任何的法會也好,問題在於解決我們生命的迷茫,就是破除無明,斷除煩惱,心入於真如的心性,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問,念佛好不好 ? 很好啊,問題是你念佛,能不能把你的執著放下 ? 煩惱有沒有斷除 ? 脾氣有沒有改一改 ? 碰到執著的事情,能不能做到不生氣 ?
如果我們念佛,貪心也不改,脾氣很暴躁,跟別人百般的計較,那麼,你念佛的意義不大。佛法是要降服我們的心的,是借用這句佛號,善巧方便,讓我們作一個依靠。所以我們念佛,重要的是要念到一心不亂。但是,如果你沒有開智慧,你怎麼一心不亂呢 ? 有很多念佛的人都忽略了一個重點,就是要聽經要聞法,他只知道自己年歲大了,來不及了,要念阿彌陀佛,要拼生死,然後就越念越煩惱,脾氣壓不下去,貪、嗔、痴也不除,那這樣的念佛就沒有多大意義。
你看那些證阿羅漢果的聖人,有每天都在發脾氣的嗎 ? 沒有啊 ! 你看釋迦牟尼佛,有每天在跟人家百般計較嗎 ? 也沒有啊 ! 念佛如果不能降服你的心,那你念祂幹什麼 ? 所以念佛的重點在於,念佛時能不能離一切相;能不能去貪、嗔、痴,斷殺、盜、淫;能不能破除煩惱,開大智慧。如果你念佛沒有這個功力,沒有這個能耐,那表示你這句佛號力量不大,方法錯誤。如果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你一念,就可以斷除所有的貪嗔癡,讓自己後半輩子再也不生氣了,晚上也不會百般計較睡不著了,能開佛的大智慧了,那這樣你念佛才有意義嘛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