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放下過去,不憂未來,不著現在
放下過去的煩惱,也不擔憂未來,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換另外一個角度說:內心不平靜是為什麼?就是放不下過去的煩惱,一直擔心未來,一直執著於現在,卻不知道那是剎那生滅的緣起無自性的假相。
所以,因此全世界的眾生,只要他沒有學佛,就很難得到內心的平靜。所以,佛法一句話,抵得過千金萬兩。
摘自慧律法師《佛陀格言》
慧律法師:全世界的真相就是假相
今以佛開示,悟自性本有威神,而將自心區隔之世界,全部打通,故至圓通,而還成一真。
所以,諸位!修行的關鍵在破我執、在破法執,我執怎麼破?二六時中都告訴自己:這個是地水火風構成的,實在是不凈身,生滅無常。
如果我們今天肯面對自己,我們就有覺悟的機會,假設說:我們把刀子一划,把內臟擺出來,然後就這樣走路,用透明的玻璃把它裝起來,提到自己的內臟,我看到你的內臟,也看到自己的內臟,諸位!所有的美統統消失!
你不管是再穿什麼樣的衣服、戴什麼樣的鑽戒,如果心臟、肺臟、肝臟、大腸、小腸全部挖出來;
這個人如果還活著的話,就把五臟六腑擺在前面,攤開來,就這樣走路,然後用一個玻璃罩罩起來,一樣活著,然後再看:哇!原來你身上、身中就是這一堆!你也是囉。
那麼,就不會再舉行世界選美大會,台灣美眉小姐選拔比賽,因為都是一堆腸子啊,看要選哪一副比較大嗎?還是什麼?
所以,我們眾生他就是愚痴,也就是只能看到這一層表皮,再裡面他看不進去。也不去討論,也不去理解,也不去觀照,他寧願迷迷糊糊的,不認識自己一輩子,寧願過這種迷糊的日子;寧願過這種不透視的日子;
聖人不一樣,他一眼就貫穿世間的真相,一眼就透視全世界的真相,全世界的真相就是假相。
所以,有人問說:師父!您修行三十年了,有什麼心得?有!萬法皆如幻,無有一法真,放下即見真,見真即如如,萬法無有真,放下就見真,就是這樣子。
不斷「放下」的時候,你跟「真如」就越來越近
淨界法師
楞嚴經中,虛空藏菩薩說,他在因地以觀察虛空無邊,觀察四大地水火風是無依,就是它是「沒有自性」的,自性空的,它只就是我們妄想生滅的因緣把它變現出來,心生則種種法生,乃至於這個無相的虛空,它的體性也是沒差別的。在虛空整個十方世界的佛國當中,它的相狀是差別,但是虛空是沒有差別的!在這平等不二的虛空當中,他從相狀悟入了真實的心性,證得無生法忍。
他先把一切法,這地水火風色法都是不真實的,把一切法會歸到「虛空」,再把虛空的相狀回歸到一念心性,而悟入了真如三昧,結果成就了妙力圓明。妙力指的是他的神通,種種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神通;圓明指的是他智慧的觀照,他有「從假入空」的智慧,從假相悟入空性的這種觀照。
蕅益大師說,其實虛空藏他所安住的不是虛空的相狀,他只是假借虛空的相狀而悟入真如的理性,他是藉相觀心。你看四禪八定有一個「四空定」,四空定他也是厭惡色身,厭惡這種擾動的色身,他覺得這個色身粗苦障,你看這個肉身在這個地方,走路也不對,睡覺也不對,走來走去都不對,是粗重的、痛苦的、障礙的。他心中對這個色身就產生厭離之想,我不要這個色身,我再也不需要你了。欸,一切唯心造,他不斷思惟以後,他色身就消失了。一個人一定要有色身,他以虛空為色身,四空定,「空無邊處」就是以虛空為色身。但我們要知道,你以虛空為色身,你還是有所住,你以虛空為住;只要你有所住,你就不得自在!當然相對我們以「色身」為住那好多了,至少他不會老、不會病,不會老病的問題。
楞嚴經一再告訴我們「不要去住!」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我們人生你越想追求什麼你越得不到;你願意放下,你得到的更多。一個人的自在,是他面對誘惑假相的時候,他每一次都選擇「放下」。「真如本性」是我們生命的一個根源,我們活在妄想,你有所住就滿足了,那就這樣子過了。但是你不斷的「放下」的時候,你跟「真如」就越來越近,越來越近了,它無量的功德就跟你慢慢接軌了。
所以為什麼虛空藏菩薩能夠「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因為他把假相全部放下,結果它擁有這麼多的自在!所以一個人你要能夠在修行當中成就大功德,你肯定要先學會「放下」。每一件事情誘惑你的時候,你告訴你自己:這個只是你生命的一個過程的假相,就是路旁的小花,你要的是繼續往前走,你不斷的放下,你的功德才會越來越大,這個道理你一定要清楚。
你心中在動,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動
淨界法師
楞嚴經中講有個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時候,先觀察外在世界是動的,然後得知:外在世界動是因為心中有在動。之後他迴光返照:我心中的「動」從什麼地方來?又將往哪裡而去?結果答案是「覓之了不可得」。他開始對那個動相開始無住,開始跟這個生命的動相慢慢的脫離,慢慢的脫離。最後「逢佛未幾,得無生忍」。
佛法是重視方法的,你方法對了,你轉凡成聖是遲早的事;就好像說你上了高速公路,你這個人修行上路了,到目標是遲早的問題。所以琉璃光法王子遇到無量聲佛給他開示「觀察風大」的方法,很快就證得我空、法空的無生忍,就把無始劫的妄想給息滅掉了。這時候他的本來面目,一念清淨的本性,全部的顯現出來。
這琉璃光法王子說,他最喜歡觀察那個「動相」。所有的生命就是你心中在動,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動。內心的動其實是沒有根本的,它是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你只要放掉它就消失掉了。關於這個動相,其實小乘佛法也很相應觀察生命的動相,動就是什麼?就是變化!從無常當中,他看到了無我,然後就把「我執」消滅了。
不過小乘佛法他在觀察的時候,他對生命的動相是遠離的,他沒辦法同時又回來。大乘佛法是從假入空,又從空出假,又回到這個假相,利用這個假相,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小乘佛法是把這個假相全部消滅掉。大乘佛法對於「生命的假相」態度是只做到這四個字「不隨妄轉」。這個假相你不用消滅,這個動沒有錯,生命本來就動態的,你怎麼從動態的生命當中去創造功德?問題在這個地方,不是把那個動相消滅掉。琉璃光法王子從頭到尾都沒有去消滅那個動相。
在經典上有一個小故事,說山上有一個阿羅漢帶了一個沙彌在修學,阿羅漢入定觀察到這個沙彌死相現前,只剩下七天的生命,就起慈悲心,古俗總是講究落葉歸根。就跟沙彌說:「你現在回到你家去陪母親,七天以後再回來。」羅漢知道這個人不會回來了!這個沙彌就秉持師教,整裝出發了。
在回家的路上,他經過一條河邊,突然間看到有一群螞蟻在河邊到處跑,可是眼看河水馬上要漲潮了。這個沙彌看到這種情況,起了一念的慈悲心,慈悲心也是在「動」,他就把衣服脫掉,把這堆螞蟻包起來,送到比較安全乾燥的地方去,處理好了他才回家。七天之後,他如實回來跟師父銷假。這羅漢一看,誒,他怎麼又回來了?阿羅漢即入定觀察,哦,原來這個沙彌前幾天動了一念很真實的慈悲心,把他的災障消除了!
我們的生命是這樣子。我們過去生一念的妄動,創造一個業力,這個業力它是有方向性的,但是你今生的動也會產生一個方向。好像一個足球你以前往東邊踢,但是你現在產生一個強大的業力,它又有一個向西的方向去,最後把東、西的力量結合起來,就變成一個東西的方向。我們今天要把業力轉變,那你的「心」要很真誠,至誠懇切。我們從教理的判定,這個沙彌他當時的心肯定是很堅定的,那個慈悲心很強,用強大的動力,把過去生這個動力轉過來。
這就是說,生命就是我們心在動。動沒有錯,問題是你要把這「動」引導到極樂世界,引導到萬德莊嚴,往這個方向動。我們要知道,你要引導一個假相,你不能住,你一住你就被它主導。你一旦住在一個假相,你的生命就變成被動,你就沒有主導權,你就是一個生命的屈服者。你只要住在一個假相,你對這個假相就失去了主導權,它來引導你;你無住你就能引導它。
所以你的生命到底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這看你自己。你一安住在一個生命的假相,你的生命就完全活在過去了,你就看不到你的未來,你沒有未來可言。你今生當中會遇到什麼事,你會活到幾歲,你會怎麼樣,大概就是被過去的業力算得準準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但是你一旦跟它脫離時候,那你就是活在未來,你拿回了生命的主導權,就這麼回事。
人生無所求時,心性就要報答你!
淨界法師
一個人要內觀,一定要先把向外攀緣的心切斷,莫向外求。所以佛陀說,我們的心已經活在業力了,知道吧,已經跑在外面太久了,就是這個小孩已經在外面流浪太久了,所以佛陀為什麼不直接講圓教,要講藏通別呢?就是要把你從業力裡面找回來。
凡是人生裡面有相狀的東西,都有業力。我跟你講,你執著相狀執得越多,你的業力就越重。所以佛陀要你先把外在的果報放棄。你不管福報多大,你抓住外面的東西,對你非常不利!我講實在話。一個人抓到外面的福報,心性就不出現了,因為你覺得自己已經很滿足了。你說:「欸,我福報這樣大,我放棄了人生,不是很可惜嗎?」
當你對人生無所求時,心性就要報答你,內在的東西就要報答你,它就出現了。當你什麼都不要,對人生無所求時,有一個人就要出現了。因為你還有所求,那就先談業力嘛。所以佛陀他是這樣,我們以前是一念不覺,然後從心性變成妄想,由妄想變成攀緣,結果妄想跟外境搞在一起,妄想中有相狀,相狀中有妄想,就是糾纏不清了;
佛陀是先把這個相給你拿掉,告訴你所有的相狀都是不淨、苦、無常、無我的,包括色身的相狀,包括內心感受的相狀,包括你五蘊的相狀,全部都不能攀緣。所以,空性就是讓你離相,你先把相放掉。相放掉以後,心就老實了,至少攀緣心沒有了。這個時候要你內觀,就開始開顯心性。
所以為什麼要藏通兩教?因為你沒有藏通兩教,這個心老是抓著外境不放,一輩子都沒有心性。一個人追求外境,心性就不見了。「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方動烏雲遮。」所以佛法告訴你,你的心向外攀緣,後果就只有四個:不淨、苦、無常、無我,你就帶動了無量的業力,產生無量的輪回。
其實,空觀的智慧,藏通兩教的空性就是,讓你放棄追求所有生命的結果,包括身、受、心、法這四個東西,把這四個相狀放掉。不管它多麼的美妙,它都是暫時的。好,你的心開始放棄了外境以後,你的心就開始有資格往別教圓教去開顯心性了,你就有資格去挖裡面的珍寶了。你如果要外面的糖果,你就找不到根本。
遇到最痛苦的事,就想你最快樂的事
夢參老和尚
吃飯是佛法,上廁所是佛法,在菩提心的觀照下,幹什麼都是佛法。那麼,生病的時候,如何發菩提心呢,你說你沒看見地獄,實際上,人間隨時都有地獄。
你身上生病,解脫不了,很痛苦,發高燒,燒得糊裡糊塗的,那就是地獄苦啊!地獄在自身中就有表現。
此時,如何發菩提心呢,這就需要你那個心啊,不要住在病上,要發心度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都沒得病,這樣子你沒想到自己,把心入到別處,心就不注意那個病了,就可能減少痛苦。
很多的事情,只要你把你的心擱到那個覺悟上的覺,不要迷惑,就是發菩提心。如果我們害病,想減輕病的痛苦,怎麼辦呢?轉移目標。怎樣轉移呢?我跟大家說個故事。
以前,一個老中醫,碰見一個這樣的病人,他害的「瘩背」。瘩背,就是後背心那個地方,長個瘡。那個瘡慢慢爛了,在外面都能看見心臟的跳動,實際上那是沒辦法治療的。
老中醫想,只能給他轉移目標。就對那個病人說:「你這個瘡呢,我很快就給你治好了。但是,你那個臀部上若長得有瘡啊,我可就治不好了!」
這樣,就給病人一個威脅和暗示了。那病人的思想,就不注重後背了,一天到晚摸屁股:可別長瘡!可別長瘡!
病人的心火下去了。三摸兩摸,沒隔幾天,他的屁股上果然長瘡!唉呀!這下他認為完蛋了,非死不可了。
找醫生,醫生說:「我沒法治療了。」
就給他抹點藥,將就他一下。過了幾天,他感覺痛得要死,不得了了,又去找醫生。
醫生說:「你現在好了,以前你那個瘩背呀,心都快出來了,怎麼治呢?你把那個火引下去,你這個傷口長出新肉了,長皮了。你這個屁股肉很厚,離心臟很遠,死不了的,開開刀割割就好了。」
遇到最痛苦的事,轉移目標,想你最快樂的事,那心就不苦了。得了病你支持不了,痛苦很厲害,你就轉移目標,想你快樂的事,想沒病的時候,那時候你念佛就得利了。
真正的一心念佛,或者念觀世音菩薩,痛苦減少了,一般認為是菩薩的加持,實際上是你轉移了目標。當你苦痛逼迫的時候,想著佛,念著菩薩,念得非常誠懇,這就把煩惱痛苦的心轉成了菩提心,菩薩真來救你,而且你也得到效果。
103歲夢參老和尚開示:過不了財色關,學佛再久也不算入門!
古往今來,佛門大德經常說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貪財的人,一種是好色的人。很多人信佛信了很多年,學習佛法也學了很久,始終不知道怎麼樣修道、怎麼樣入道,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貪愛心、財色心始終斷不了,道始終入不進去。
文殊師利菩薩說「善用其心」,如果我們能對治著去觀,把財、色兩關過了,修學佛法才能入門,才能悟道。
夢參老和尚曾經說:「佛就是我自己,我自己就是佛,心外無佛,這個道理大家一定得深入,否則就是迷信。把自己都忘了不相信自己,那不就迷了,這個產生的信叫迷信。」
一般人都迷信什麼呢?迷信發財,迷信男女關係。其實,發財也好,男女關係也好,實際上全是假的,是無常。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佛門中認為財、色、名、食、睡,這是五欲的境界,又叫五蓋,這「五欲」會把人的智慧蓋住,生發不出來。人們常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只有看破財和色,明白那都是假的,都是虛幻的,這樣才能夠解脫。
降伏對「色」的貪欲,莫過於作不淨觀了。應該常想,一個人外在的美貌是假的,那只是外表,內在的五臟六腑是髒的,除了水就是尿,最髒了。
夢參老和尚曾經說:「不淨觀你要是觀成了,你就斷了生死,不墮入三惡道;那是真正的不墮三惡道,不假別人加持,而是你自己的自淨其意就能證得。」
學佛修道的人,應該時刻觀察內心生起的煩惱,或者外在環境影響所生起的煩惱。煩惱什麼時候生起來,什麼時候對治,對治的時候就是觀心,要用佛法僧三寶所教導的法來對待。
修不淨觀如果修成了,就可以破除對身見的執著。修不淨觀,是破除「顛倒見」。「顛倒見」是什麼意思呢?每一個人都感覺自己很乾淨,其實身體都是髒的。
佛經上說,用大海水洗,一直洗,怎麼洗也洗不乾淨,要是把皮膚洗壞了,裡頭流出來的更髒了,沒辦法洗乾淨的——這個法是佛陀剛成道的時候說的。
佛陀剛成道時,魔王有三位美女,魔王讓她們去破壞佛陀的戒行。這三個美女就來到佛陀跟前,她們說自己如何如何美貌,佛陀就說:「你們自己觀一觀,觀一觀你們自己的身體。」
佛陀的身心寂然不動,等到給她們說法時,就用神通了,讓這位三魔女一觀,她們身體九孔常流、涕唾便溺,什麼都來了,自己吐了起來。
佛陀就告訴這三位魔女,說她們身上一共有八萬戶,有九億個小蟲子在裡面做遊戲。這是清涼國師從《觀佛三昧海經》上摘下來的。
佛陀當年講經說法的時候,對弟子們的啓蒙就是持戒。戒律方面,最難持的是「名、利、財、色」,這四個字只要沾上一個,就離佛遠之又遠了。
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明白了財和色對修行的影響,就應該隨因緣把過去的業消了,這樣就清淨了,也要提醒自己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
紹雲長老 | 你要思維:我過去世修行要是多,我不該有這麼多妄想
問:佛法不離世間法,我們在家二眾在生活中修行時,往往因為煩惱業障較重、妄想較多,總覺得自己修持還不夠精進,這是怎麼回事?您認為如何解決此類問題呢?
紹雲長老答:你提的問題是很有代表性的。不能參禪念佛,你想一點煩惱沒有、一點妄想沒有,這是不可能的,如何正視這個妄想?如何對待這個煩惱?這就需要你對佛教的理論有所瞭解。
學佛有四個步驟:信、解、行、證。信心有了,還要對佛法教義有所瞭解,既要瞭解教義,也要瞭解自己這個個體。瞭解自己指的是什麼呢?就是對照佛法教義,觀察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這裡不是指男人女人,不是這個意思,這指的是要對自己善根福德因緣的深淺有數。
善根深厚、福德因緣好的人,他一聞千悟,你只要講一句,下面有多少事情,他就都瞭解了。而且在修行上,他能很快就達到三摩地,即是正定。那這個是因為他在過去世有深厚的修行底子,如同走路一樣,他以前走過了,再有人一提,他意識馬上就能到達這個地方,到達這一步。
而像你們剛剛所說的情況:心裡總是有妄想,妄想多了又怕妄想,又因為妄想多了而起煩惱。那這個時候你要思維了:我過去世修行的還是不多,要是多的話,我不該有這麼多妄想,有了妄想才有煩惱啊!這樣你自己考察自己,用你的覺照力考察自己。你知道打妄想的這個人是誰?又是誰知道在打妄想?難道打妄想的是一個人,知道打妄想的又是另一個人嗎?是兩個人嗎?你好好問問自己,這樣你就會瞭解,這個妄想就是無始劫來的習氣,習氣就是業障。
對佛法瞭解之後,就會明白:「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業障就像大海,都是由妄想產生的。「若要消妄想,端坐念實相」,實相是什麼呢?實相無相。妄想就像大海裡面風吹起的浪,是業風吹起來的浪,浪一大,什麼妄想都出來了;風一停,浪一息,還是平靜的大海水。在這個道理上理會:這是業障風在吹我這個識浪,才產生這些妄想,由妄想而生煩惱。
但是我如何才能停止妄想呢?就時就要觀照實相:妄想從哪裡來?妄想沒有實體,不像這個桌子,你能摸到它嗎?你能看到它嗎?你能和它講話嗎?但是它有一定的力量,搞得你煩得不得了,而你一擱置它,不搭理它,它馬上就沒有了,你試試看。你一觀照它,它就沒有了。這樣心平氣靜以後,念佛的人再把佛號提起來,參禪的再把話頭提起來,就又是一番境界了。
回去要不斷地自己訓練、不斷地實驗,好好「行」,「行」了以後才能「證」,「證」就是體會呀!清淨心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修行的一步步,佛在《楞嚴經》里講得很清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