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師父哄著學佛
然教法師
很多出家人苦於眾生難度,也有的人不願意和信眾打交道。因為很多人學佛,目的不是改往修來,也不是求解脫。感覺只是在找一個相對清淨的環境,希望在這裡安撫一下空虛的心靈,或得到一點認可和讚美,甚至僅僅為了消磨時間。
我也遇到過這樣的人。一般來說,他們的我執很重。在社會中,他們的錯誤、過失,別人不能給他指出來,否則他就會生煩惱。甚至學佛後也改不了。出家人一指出他的缺點,就會被他戴上一頂不慈悲的帽子。有時出家人對他說話稍微大聲點,他就開始說三道四,甚至惡狠狠地說以後再也不來寺院了。這樣的人或許認為,出家人好的標準就是順從他的意見,甚至要像哄孩子一樣和他交流。
據《祖堂集》記載,唐朝的黃檗禪師,相貌行為古怪,身長七尺,額間隆起一個大肉球,象綴了一顆碩大的佛珠,而且脾氣很壞,喜歡打人。唐宣宗李忱沒做皇帝之前,曾與黃檗共同在浙江杭州鹽官(就是現在的海寧縣)海昌院一起修行。李忱看到黃檗拜佛和其他人有點不同,就問:「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你禮拜祈求什麼?」
黃檗說:「不向佛求,不向法求,不向僧求,就是常拜拜而已。」李忱又問:「沒有目的,那有什麼拜頭」?黃檗聽後,「啪」地一掌打了過來。李忱說:「你這個人真是太粗魯了。」黃檗說:「這是什麼地方,容你說粗說細?」然後又打了李忱兩下。後來,黃檗圓寂,李忱已經貴為皇帝,是為唐宣宗。想起往事,李忱準備敕他謚號為「粗行禪師」。正在此時,和黃檗執過弟子禮的宰相裴休對宣宗說,黃檗打皇上三巴掌,實際上是幫你斷了「無往、無今、無來」這前、今、後三際呢!宣宗一聽有理,便改賜謚號為「斷際禪師」。
還有一次,義玄問黃檗:什麼是佛法大意?黃檗一句話沒說,拿起身邊的大棒就是一棒,搞得義玄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義玄摸摸頭又問:「師父,到底什麼是佛法大意?」黃檗又是一棒劈來。如此這般,連打了義玄三棒。義玄很不服氣,認為和黃檗禪師法緣已盡,便轉投高安灘頭的大愚禪師。可大愚告訴他:「黃檗傳印心切,都快被你累死了,你還問打得對不對?」義玄大悟,趕緊回到黃檗身邊,終身再也沒換師父。
在宋朝的時候,臨濟宗有位禪師叫浮山法遠。年輕的時候曾和幾個同修從四川到河南親近叶縣歸省禪師。歸省禪師對自己的弟子、對寺院的住眾特別的嚴厲、苛刻。當浮山法遠禪師一行不遠千里、餐風露宿到達時,正是滴水成冰的隆冬季節。歸省禪師聽說外面有人求見,二話不說,就用盆裝了冷水沖著門外正恭敬合十站立的幾位禪和子一下子潑了過去。經這一潑,同來的很多人轉身就走了,但浮山法遠禪師還有另外一位堅持不走。歸省禪師問你們兩個怎麼還不走?他們說:「我們幾千里路跑來親近你,難道一盆冷水就能把我們趕走嗎?」歸省禪師聽了說:「那就先住下吧。安排你去齋堂做飯。」
歸省禪師的寺院住的很苦,伙食也不好,炒菜不怎麼放油。庫房裡倒是有一點好東西,但歸省禪師不讓拿出來,很惜福。平時,浮山法遠禪師只能按照寺裡的規矩調理大家的飲食。但有一天,歸省禪師出門了,他就大著膽子把庫房裡的好東西找出來熬了粥。正要吃的時候,歸省禪師回來了。只見他不作聲,假裝不知道,跟著大家一起吃。可吃完後把眼一睜:「把做飯的叫來!」呵道:「今天的粥是你做的吧?你私自盜用常住的東西犯了盜戒,要還!」浮山法遠禪師沒說什麼,就把自己的衣服典當來還清了粥錢。款罰完後,還是將浮山法遠禪師打了三十棒趕了出去。可浮山法遠禪師不願離開這個寺院,晚上只好在寺院附近店舖的簷下過夜,白天仍找機會到寺院親近歸省禪師,聽他上堂、講法。
有一天歸省禪師出門,看浮山法遠禪師站在店舖的簷下,就說:「那店舖恰是寺院的房產。也是常住的東西,你站在這兒也要交房錢!」浮山法遠禪師還是什麼都沒說,就把自己化緣來的財物交給了歸省禪師權當房錢。
正當很多人疑問歸省禪師的過分時,歸省禪師反而高興地說:「那個浮山法遠是個法器,叫他來吧!」最後歸省禪師把法傳給了浮山法遠。
現在,一些人說佛法不興。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對法沒有恭敬心,我們為佛法付出的太少了!古大德為親近善知識付出的忍耐,是值得我們汗顏的。
目前,不管是在家眾還是出家眾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比如出家人剃度受戒後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參學,今天住這個禪堂,明天住那個禪堂,走來走去最後耽誤了時間。而在家眾呢?反問一句,你們親近師父的時候心態怎麼樣呢?有沒有忍耐?有沒有順從?
有的居士評價師父的標準是師父說話我愛聽不愛聽。殊不知菩薩接引眾生不是一味低眉善目的,而是恩威並攝。我們千萬不要憑自己的喜好、習氣來衡量師父,讓自己白白在佛門中走一場,空手而歸。要知道一順一逆無非一片悲心。
你的學佛動機是什麼
嘎瑪仁波切
偉大的佛陀將殊勝的妙法傳留在人間,讓輪迴中的芸芸眾生可以通過聞思修佛法,得到身心的安頓、自在與清淨,也讓許多修行人有機會得到究竟解脫與圓滿的成就。佛法歷經二千五百多年,不管是在東方或西方世界,已經成為不分國界的信仰。在佛教昌盛的地方,想要學佛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是要學習到正確的教義和實修的系統,也不是人人都有這個因緣,更何況在宗教信仰不自由或受限的地區,要聽到真正的佛法,就更困難了。
不管怎樣,雖然佛法還存在世間,想要學佛的人,還是要有因緣、福報,才能接觸到傳承清淨的佛法,並從佛法中受益;不然,就算佛法還在世間,如果我們毫無所覺,對自己也沒有用。就好像雖然太陽出來了,但對於盲人來說,依然生活在如同黑夜一般的世界裡;又好像走在沙漠中非常口渴的人,如果來到河邊卻不去喝水,也沒辦法解渴。因此,首先要有機緣,然後自己也願意接受佛法,追隨具德上師系統地聞思修佛法,才會真正得到法益。
有因緣接觸到佛法的人,因為學習佛法的動機和心態不同,受到的法益也將不同。
一、苦痛恐懼的驅使
有的時候,人們因為生命中遭遇了很大苦難,身體受到很嚴重的病痛,又或是家庭、工作、感情等方面受到巨大的挫折等等,才想開始接觸佛法,希望從信佛、學佛中,得到佛菩薩的保佑和幫助,早日脫離這些痛苦和障礙。也有的人是因為曾做了些壞事,不管有沒有被發現,心裡總覺得十分害怕,怕死後會墮地獄,所以想求助佛菩薩,請佛菩薩原諒他的惡行。
事實上,受到苦難、病痛和恐懼,也沒什麼不好,病痛、苦難或惡行的懺悔可以成為進入佛門的緣分,否則,很多人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學佛呢!
但是,這種只是為了想脫離病魔、苦難、深怕未來進入地獄的心態,會讓人在一種求助和恐懼的心理下學佛。這就將學佛的定義和佛法的範圍想得太狹窄了,對人們能產生的效果,也就很有限。
這種動機沒什麼不好,這是學佛過程中,比較初級階段的心態。這種心態是可以隨著修行,慢慢進行轉換的,讓它不斷增長。
二、祈求世間的好福報
有些人學習佛法,是為了追求現世衣食住行的滿足快樂,或追求來世的福報,再或是僅僅為了研究研究佛學,得到某些佛學上的學位等等。
尤其是現在,很多人認為藏傳佛教是有求必應的密法,可以求財得財、求官得官。所以,有的人為了追求事業的發展、工作的順利、陞官發財等等到處拜師求法。其實,密宗和顯宗一樣,都是講因果輪迴的,都是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如果他不是只為了個人求福報來學佛,也不算不好,但這種為了現世和來世的人天福報而學佛的心態,對佛法之法益的了解,還是非常有限。這種心態還是不究竟!
三、為自他究竟解脫
什麼才是比較究竟的學佛動機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人事物,世上的一切本就在生老病死的無常中。無常來的很快,但是來之前所有一切變化,大多數人是沒有感覺的。你在人世間享有的功名利祿等種種福報,會在無常中到來,也會在無常中消失,包括我們最執著的身體,也不會永遠屬於我們。
所以,我們前面所說的兩種學佛動機所能得到的法益,不是沒有,而是很短暫、很有限。當我們理解了無常之後,不要單單隻為了暫時脫離痛苦或求暫時的福報來修佛法。暫時想脫離痛苦,當然是有必要的,沒有痛苦,不會讓人成熟,也不必要來學佛,就是因為有苦才來學佛。但是要知道,這種苦不是只發生在今生,一旦自身的業力沒有清淨,這些痛苦與煩惱在生命的輪迴中,有永久存在的可能。
因此,我們要將學佛的眼光放遠一點。要為了自己脫離這一切痛苦,也要讓所有受苦的眾生脫離一切痛苦;要為了自己得到脫離輪迴永久的快樂,也要讓所有眾生得到脫離輪迴永久的快樂,用這樣的心態來學佛。這種為了自己和眾生究竟解脫的廣大心態,才是真正的究竟,也才能得到真正究竟的法益。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稱得上是真真正正的大乘佛教徒。
宗舜法師:學佛是飯後甜點嗎?針對現代人學佛的熱點問題的回信
似乎短短幾年間,伴著新的傳播技術和人們對心靈層面的更多關注,有著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古老佛教在中國煥發了青春般的光彩。佛教書籍屢屢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法師們紛紛在網絡上用生動的現代語言傳法。明星信佛漸成風氣。千年古剎中有著現代的數字化生活。人們發現許多法師是國內一流大學畢業的各科博士、碩士……
在與現代社會融合的同時,佛教也與現代社會頻頻摩擦:名寺古剎常常成為商業利益集團盯住的肥肉,寺院、僧侶的商業化嘗試或現代化發展常會引來質疑……
記者找到中國佛學院教授宗舜法師,請他聊一聊佛教與現代社會。
小資型學佛和商人型學佛
記者:最近幾年,很多佛教的書都成了暢銷書,給人一種出家人紛紛下山的感覺。早些年還是爺爺奶奶輩的人信佛比較多,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開始親近佛教。這種現象你記得大概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宗舜法師:大概從最近六七年開始,學佛成了一個時髦的事情。大家想追求一種比較高端雅致的生活,希望能夠在生活中找到一些讓生命得到放松的東西。這種基本上是把學佛當作生活的點綴品,相當於飯後甜點。或者像喝酒吃肉太多了以後,拿這個學佛來解解膩、消消食。學佛的很多是這樣的情況,我把它稱為小資型學佛。
還有一種是商人型學佛。他是和佛做生意,求財、求名、求平安,他們去廟裡供養菩薩,其實是賄賂菩薩,以交換獲得利益。
記者:你怎麼看待這兩種信佛?
宗舜法師:求佛並不是一件壞事,只是我們從成佛這個導向上來說不提倡。肯求佛都是好事,但不追求慈悲與智慧增長肯定是不夠的,佛教希望大家能夠更好。
記者:現在佛教的很多道理被稀釋得淡淡的,有點像心靈雞湯那樣傳播。你怎麼看?
宗舜法師:為什麼出現心靈雞湯?我們過去為了寫作文,就讀各種名人名言的書。喜歡讀這些其實是大家的一個共性,因為大家都希望在這些哲人、智者的引領之下得到進步,這代表大家對高尚思想與情懷的仰慕、渴望和認同。
這種傳播,就算再沒文化吧,表達的也是希望變得有文化一點。沒讀過書,也是希望通過這樣,多讀一些書。有這樣一個心態,總歸是好的。
但我不喜歡那種抄來抄去的,把所有版面都占據了,很頭疼,那是一種干擾。我們更多是想獲得一些朋友們的消息,或者一些有效資訊,我要看的不是這個。你說你要是讀一下,做一些提煉概括,傳遞給我,可能我也會感謝你,因為我花很少時間能讀到精華。現在可能看都沒看,掃一眼題目,就把它轉過去了。每個人都在干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是對大家時間的浪費。
生死問題與生意問題
記者:現在一些正規的甚至有名的寺院也給人一種過分商業化的感覺,比如鼓勵燒高香,甚至鼓勵算命,各種方法讓你出錢。很多真正想學佛的人,不知道如何分辨寺廟的好壞。你怎麼看呢?
宗舜法師:首先正規的寺院,只要不被一些商業利益集團綁架的話,都不會讓你去燒高香,都不會讓你去算命,因為這跟我們佛陀的教義是相違背的。這種情況多半是什麼部門承包的寺院,甚至是一些壟斷式的做法,純粹是為了賺錢的。這個不能把它當成是我們佛教的問題,也不是寺廟的問題。這是佛教被人家利用了,借佛教的外殼而已。
然後說到所謂商業,究竟要不要商業,或者商業化應該到什麼程度,這個事情不僅是佛教界,全社會得要有一個認真的考量。印度的佛教以乞食為主,而且印度人都習慣供養出家人,不光是佛教的出家人,其他宗教的出家人他們都供養的。但是中國人並不習慣供養出家人,因為大家會覺得你們佛教出家人是不勞而食。
其實中國早就有寺院的經濟建設,敦煌文獻的發現,讓大家直觀地看到當時寺院經濟的真實情況。上世紀50年代,法國學者謝和耐出版了《五至十世紀中國社會佛教經濟概況》,從土地和附庸、工業作坊、經商和借貸等多方面對於寺院經濟進行了闡述。他甚至認為“在把新的借貸作法(繼承自印度)傳入中國時,在世俗界得以推廣,佛教對於中國唐代貿易越來越快的發展,肯定並非毫不相干。
我們可以承認,如果中國經濟的一般形式在5-10世紀發生了深刻變化,其中的部分原因也應歸於佛教。”段文傑教授則認為:從敦煌寺戶分工名目之多,已可看出,一個大寺院就是一個獨立於官府之外,享有種種特權的地主莊園。
寺廟也經營實業,虛雲老和尚在福州鼓山湧泉寺革舊立新的時候,允許把山林承包給僧人打理。在他親自與湧泉寺常住僧人共同議定的《鼓山湧泉寺重訂安單規則》中規定:“議本山森林,亟待培植。加以時世遷變,崇尚實業,若有勞資並出,發心承辦者,見利後得與常住平分所得。”新中國建國後,僧尼為了自養,寺廟開辦了很多廠,如僧服廠、被服廠、毛巾廠、襪子廠等等。佛教的流通處也是經濟收入的一個來源。
大家老認為所有和尚的生活是青燈古佛、深山老林,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的。寺廟從事商業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傳統,一直都是做得很好的。佛教寺院經濟研究是學術界很熱門的一個課題,相關研究成果非常多,只是學者有興趣,其他人缺乏了解和關注。
記者:我參加過寺廟公開舉辦的學佛夏令營,幾百號年輕人過去,天天聽課學習,吃住什麼都免費,還送書、送衣服。當時很感慨,這得花多少錢啊。
宗舜法師:對,在大家的觀念裡,廟裡什麼都免費。如果來的人不掏錢,總要有人掏錢吧,那誰來掏錢呢?有居士供養固然好,要是萬一沒有居士供養怎麼辦?合法獲取財富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現代的商業社會裡面,佛教也需要有一些相應的調整,否則飯都沒得吃了。
記者:寺廟不算事業單位?那算什麼性質?
宗舜法師:不算,寺廟是宗教法人,相當於一個社會團體,一個自負盈虧、自己養活自己的團體。寺院沒有行政撥款,國家沒有支持我們錢。我們也沒有納入社保。
記者:沒納入社保,那你們養老怎麼辦?
宗舜法師:現在就靠寺廟。如果寺廟有收入,還能夠養著那些有貢獻的老和尚,如果沒有收入,那就很可怕,你很可能沒有人管,老了病了怎麼辦都不知道。
常有人跟我反映,有些年紀大的出家人,一輩子都勤於苦修,沒什麼名氣,沒什麼社會影響,也沒什麼徒弟,晚景都有點淒涼。現在有的寺廟明確規定只要四十多歲以下的。聽著叫人有種被人拋棄的感覺。
我們期待能建立完善的保障機制,現在已經有幾個經濟發達的寺院在試點進行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放心保)。佛教界也在大力呼吁。佛教被納入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之中應該是可以期待的。出家人如果連基本保障都沒有,豈不是二等公民?
記者:感覺挺可怕挺沒安全感的。
宗舜法師:目前還不知道將來怎麼發展。那我們要學會自強啊。這不是一個單純的要不要商業化的問題,它是在新形勢下佛教努力探索各方面路子。比如說我們以前講山林佛教,就是寺院在深山老林裡。講都市佛教,寺院在紅塵鬧市的都市裡。我們現在探索社區佛教。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你去一次寺廟,可能要花上一天的時間,大家會覺得困難,一年難得去幾次。
如果在社區,你的鄰裡就有佛堂精捨,有可以禮佛修行聞法的地方,不是也很好嗎?像在朝陽區將台路的趙州茶館,是淨慧長老創辦的社區道場,雖然叫茶館,但講經、坐禅、抄經等佛教活動開展得非常豐富多采。我在那裡常年講經,有很多連續跟我聽講三年以上的居士。他們就非常喜歡趙州茶館這個社區道場。
所以社區的佛教,將來是不是一個發展的方向呢?社區的佛教很難有像寺院那樣的莊嚴肅穆感,讓人去掏香火錢,或者其他捐獻。這種社區佛教要是不自養的話,怎麼辦呢?我們得通過我們自己的知識才能,我們的文化創意,整合一些資源和優勢,既兼顧弘法,同時還能自養。這是我們在做的一個探索,成不成功不重要了,只要有人做,有探索,它就是好的。
我們很多信眾都是做生意的,他們就老問修行佛法到底有什麼好處。我就說,如果佛法能夠解決生死問題,它一定也能解決生意問題。生死是件大事,生意是件小事。
佛陀不增不減,從無美好時代
記者:有很多人會以佛法的名義去欺騙,這會對整個佛教帶來傷害。這種事情怎麼辦?
宗舜法師:說句實話,佛陀是不增不減的。有人誤會佛、罵佛,對於佛來說,並不會減損他的功德。有一千、一萬、一億人來贊美佛,也不會增加佛的功德。對於佛來說無所謂。佛教的正能量足夠大,即使出現不好的影響,不過是滄海一粟,小小的螞蟻撼大樹而已,根本不用擔心。
有什麼好擔心的呢?任何時代都會這樣啊。你看孔子感慨他的時代禮崩樂壞,然後後人追求孔聖人生活的時代。但孔聖人生活的時代並不好,連孔子自己都說,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佛陀時代很美好嗎?佛陀的堂弟提婆達多要篡奪他的僧團領導權,處心積慮害佛殺佛。佛陀的弟子六群比丘處處跟僧團對著干。還有出家的比丘尼,故意誹謗佛,說懷了他的孩子。
我們過去什麼時候是美好的時代呢?按照佛教教義,在娑婆世界就沒有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們想要回到什麼美好的時代去,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這就是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眾生濁、煩惱濁、命濁,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相。
我們從來沒有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時代裡面,人心或者真的不古,可我們究竟什麼時候“古”過呢?各個時代呈現出各種不美好,這個時代偏這個特色,那個時代偏那個特色,這就是佛教裡說的“娑婆世界”,也叫“堪忍世界”,這裡的眾生特別能忍,再苦再痛也有能力忍受。每個時代都不會是最特殊的時候。惟一特殊的是,這個時代,你我恰巧都在。
記者:現在老提到一個說法,說現在是一個末法時代,看來你不太同意?
宗舜法師:我不完全同意。我們講末法的時候,往往容易陷入一種悲觀情緒,覺得末法時代亂象叢生。一寫佛教文章,開篇就喜歡來這個,顯得有歷史感,厚重。
從佛教角度說,沒有佛法的正末,只有人心的正末。正法時代同樣有很多末法的事情,末法時代同樣有很多正能量的事情。《法華經》裡面的常不輕菩薩,向他遇到的每一個人頂禮,說我不敢輕視你們,因為你們終將成佛。這說明什麼呢?看你看問題的角度和立場在哪裡。
記者:還有一個常提的說法,說魔的弟子會穿上佛衣,冒充佛的弟子。現在也出現過一些以佛教的名義嘩眾取寵的事情,大家會評論這就是魔穿佛衣,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宗舜法師:如果站在《法華經》的角度來說,真正圓滿的大乘,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法華經》中,佛專門為提婆達多這樣墮地獄的惡魔授記,說他將來也將成佛,叫天王如來。你看魔穿佛衣,哪怕假裝,他做的是還是佛事,這給你種的是一個成佛的種子。他打扮成和尚,起碼他認為和尚的形象要比惡魔的形象好,同時他也間接肯定了惡魔不被認可。這也是變相在幫我們弘法呀。他做了一個惡的榜樣,讓你了解到正是什麼。他讓你增長了智慧,你都能看破他是魔,在嘩眾取寵,這不是獲得了辨別是非的能力嗎!
記者:感覺在現代社會裡,法師們扮演的角色經常像心理醫生。
宗舜法師:對,這個是新時代對法師們的要求。法師們真的不容易,他們要個人修行,要學習艱難的佛典,那些書很難懂的。同時他要接待信眾,聽他們的各種傾訴乃至哭訴。出家人也是人,接受多了負面情緒,如果不能夠及時化解,也會出現心理問題的。
大家不理解,說你們應該更超脫一點呀。那你就不要到法師這邊一天到晚訴苦呀。還有的把法師當作一種閒聊的消遣,古人總結得好:“吃得酒肉飽,來尋僧談禅。”談完了我心中的煩惱煙消雲散,酒肉也消化了,我該走了,哥們拜拜。不僅好茶、好吃、好喝的管夠,最後還在你這順一堆書回去了。這樣的人也很多。
記者:那怎麼應對這種人?
宗舜法師:不是說這樣的人多不好。當我們有足夠的時間,跟他談談,聊聊天喝喝茶,這樣的也沒關系,不需要功利。現在是出家人被賦予的責任太多,我們的權益跟義務是不搭配的。如果沒有一個自己對佛法的信仰,堅定不移的信仰,基本上在這條路上很難走下去。
大家關注的永遠是話題,尤其是負面話題。為什麼老是糾結那些不夠完美?出家人也是人,這就決定了人性的弱點是相通的。認為出家人就不該有任何弱點,是對出家人的過高要求。
從佛教唯識學觀點來看,外在的境界都是內心的幻化,看世界其實也是看自心。
如果你老覺得這個東西那個東西很不好的時候,你可能就該想想,為什麼在我的眼裡就沒有發現好的呢?如果你的心只能跟這些不好的東西相呼應,那就得去反省、警惕了。
生長在末法時代,你就要靠自己了。
淨界法師
末法時代,你遇到障礙,沒有大善知識、沒有神通的善知識在,大概都要靠自我調整。你的智慧水平不能太差,否則你沒有辦法調整自己,別人又沒有神通,你在起煩惱,別人也沒有人知道。就是說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你可能剛開始第一念會落入妄想執著,但是你要想辦法讓自己走出妄想執著,就靠自己的智慧水平,靠因緣觀、真如觀。
其實修行--成佛之道裡面,最大的困難,就這一塊了,就是凡夫這一塊了,尤其是資糧位菩薩,因為你帶妄修真嘛,我們帶著妄想執著來修菩提心,所以妄想會不斷的干擾我們,雖然我們要跟它保持距離,但是畢竟我們已經把它養成習慣了,所以它會反撲。
我們有時候,又落入妄想執著當中。但是菩薩要透過自覺、自省、自調,你要自己覺悟,自己調整自己,自己走出妄想,很重要!你的智慧平台不能太差,自己觀照的功力不能太差。如果你生長在正法時代,跟佛在一起,你活在妄想當中,佛陀會隨時出現,把你帶出來,那是你福報大,生長在正法;生長在末法時代,你就要靠自己了。所以你平常要多聽經,加強你自己的觀照力,自我反省、自調,很重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