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土法門:多少學佛的人,變成外道,他自己都不知道

《資持記》云:「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這是講人,從人事上講。有一類眾生不接受佛的教誨,我們現在講他不信佛,他信別的教,這也算是外道,完全從現實人事上來說,這是外道。

《天臺淨名疏》,淨名是《維摩詰經》,「云:法外妄計,斯稱外道」,這又是一個說法。法外,這個法是佛法,與佛法所講的不相應,與佛法所講的相背,這稱外道,這個道是道門。

「又《圓覺經集註》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這是從心性上講的,我們心裡面的思惟,行是言語跟行為,違背真理,這叫外道。以中國傳統文化來說,我們違背五倫,父不父,子不子;違背五常,五常是仁義禮智信,換句話說,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這是外道。違背四維八德,四維是禮義廉恥,無禮、無義、無廉、無恥;違背八德,八德是孝悌忠信仁愛和平,這叫外道。

「又《俱舍玄義》云:學乖諦理,隨自妄情,不返內覺,稱為外道」,這是對學佛人講的。我們用錯心,走錯方向,我們所學的是違背了性德。這個理是自性,如果能夠明理見性,你沒有學過戒律,你的言行舉止自然合乎戒律。為什麼?戒律是從心性流出來,你見性,沒學過,必然如法,為什麼?這叫道共戒。

道明白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都在道上。戒律就是道,一條一條寫出來了,你沒有學過,做出來跟他一樣,一點都不會違背。定共戒,定是心地清淨平等,這些規矩沒有學過,他自然吻合。所以諦理重要,不能隨自己的情執,妄情不行。隨順妄情叫不返內覺​​,不知道迴光返照,不知道反求諸己,這一類的都叫外道。所以佛法這個外道範圍非常之廣。

自古以來,多少學佛的人,結果是變成外道,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現前不知道,死了以後就知道,為什麼?死了以後他不是跟佛在一起,真正修得好的、有功夫的,他跟魔在一起,跟妖怪在一起,妖魔鬼怪,跟他們在一起。那是哪一類?最著名的修羅、羅剎,他到那裡去了,路走偏了、走歪了。


淨空法師:學佛很容易成外道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又《佛地論》曰:如來聖教,於諸外道,一切世間邪劣教中,最為真實,殊勝清淨,猶如醍醐,亦如甘露,令得涅盤。」這是《佛地論》對釋迦佛的贊歎。此地講如來聖教,就是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教的、所說的。要跟其它教學來做比較,其它教學則稱外道,外道絕不是貶低別人,這個意思要懂。佛對一切眾生尊敬,他怎麼會貶低!外是心外求法,我們今天講知識,這心外求法。而佛法不是向外求,向內求的。所以,凡是不是向內求的,那都叫外道。佛門裡頭有外道,叫門內外,佛門裡面的外道。是哪些人?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是佛弟子,在佛法也證果了,但是心還是留意在外頭,還沒有回頭。他們只斷了執著,他還有分別,還會起心動念。所以在大乘法裡面,也稱阿羅漢、辟支佛叫外道,叫門內外。這個意思要懂。完全從自性裡面求的,這就是正道,這叫內學。
  
我們學習這些經典,很可能許多人都是外道,為什麼?我們把佛的經典給想歪了,以我們的意思來解釋,那就變成外道了。要怎樣學才不變成外道?我們只管學,不要去想它。你看看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教我們學習的綱領。第一個,不著言說相。你聽講經,你不要執著他的言語,你執著言語這是外,你就變成外道了。不執著言語,他說多說少、說深說淺沒有關系,他說的是心性,那就對了。不執著名字相,像這裡講的甘露是名詞、涅盤是名詞、佛是名詞、《法華經》也是名詞,這些都不要執著。為什麼?根本沒有名詞,名詞是人假設的,自性裡頭哪有這個東西?自性裡沒有佛也沒有眾生,這全是人假立的。所以這都是外面,你要執著它就變成外道。難!第三,不著心緣相。心緣相是我聽了這段經文、看了這段文字,我想它什麼意思。不可以,那是你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這是外道的意思。要怎樣?熟透了之後,意思自然生起來,沒有想它就出現了,他就明白了,那就對了。由此可知,學佛不當外道不容易,絕大多數都是佛門的外道。要明白這個道理,內外之分,完全與心性相應,這是內;與心性相違背,全是外。然後你就知道,一切世間,這個一切世間包括佛門裡面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都包括在裡頭,叫邪劣教中,就是跟他們相比的話,大乘最為真實。


佛法與外道的區別在哪

界詮法師

第十五條:【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梵網經菩薩戒·佛說十重四十八輕戒)

那麼這條戒,我們看,自佛弟子,這指的是內眾;外道是外眾;六親指的是俗眷;一切善知識指是法侶,修道人。

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這指的是教法,教他的教法,簡單的說教義;應教解義理,教他理法,不但聽聞,要明白它的道理。初學的基本上只是聽聽文而已,真正明白理的比較少,明白理少。使發菩提心,下面是叫作行法,教法、理法、行法,十發趣(發心)。

下面叫果法,所證的果位,就教、理、行、果,我們次第這麼排,這佛教的根本次第是如是。要教人家怎麼明白,那叫教法;明白它的義理;如何去修行?發菩提心就要去修行嘛;然後呢,要讓人家修得這個果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發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這叫三十心;三十心中。一一解其次第法用。次第法用,就是這個從教法一直到果法,它的次第過程,一一皆應明瞭。就是懂得如何是修行,行菩薩道、成佛——不是稀裡糊塗就成佛了,也不是世間人所理解的那樣,做做慈善啦,去哪個地方去建個希望學校呀,搭個橋啊,給人家一些大米啊,幾桶油啊,幾床棉被啊,那就叫作行菩薩道。

如果說你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做善業而已,那只能算是善業,甚至是有漏的善業,將來呢,當個大資本家,有錢的很,搞不好是這個樣子。你這只能當個大富翁,再好一點,升天,享天福而已,你未必是出世間的善法。

出世間的善法必須是無漏的善法——什麼叫無漏的善法呢?必須有般若無漏的智慧,你才能夠導引去修無漏的果報——你不明白這個道理,你只是做這個而已,世間善人。也有所謂的「善知識」啊,他的見解也好啊。

你不深入佛法,甚至覺得他們講得都很有道理啊——現在在市場上流行的那些光盤磁帶,教育家、哲學家、慈善家,他講的很有道理,甚至我們一聽,說這法師們講法還不如他講得好,有這麼個感覺。

那麼就導引居士,說整個社會上,誰誰誰,他講的磁帶講得好得很啊,你們要多聽。那就專門搞什麼呢?搞《弟子規》,一天到晚就在那背《弟子規》,行《弟子規》,覺得這個最好的善法啦,最圓滿的教法啦——那就是起顛倒見。那是人天法,人天果報,不是引導你出世的善法。你以為你學學弟子規,你就能夠出世間嗎?你只是叫世間的好人。

當然佛法也講說呢,從人做起,五乘教法嘛,先從人天乘修,人天乘要修三皈五戒十善,它過程是這樣——佛在《法華經》不是講嗎,那是方便說,不是究竟說啊:那化城只是暫時三百里,到那裡還有二百里呢。你不要認為說,那我就住化城了……那個善知識不是告訴他嗎,「你們要想住在這裡,你就住在這裡啊,那裡什麼吃喝啊都有,那裡的KTV都有,玩完了以後呢」……那善知識說,歇過了,繼續往前走。

就是現在很多的法師出來講法,都會引導人們信世間法,這很顛倒的事情,那是以欲勾牽啦!你不能只停留在那裡啊,那就把方便當真實了——佛的方便教法,你把它當真實了:只是受五戒,守五戒十善就夠了……「持五戒就夠了,不要去受什麼八戒啊,十戒、具足戒啊,菩薩戒都不用受了」……做不到不著急,能做得到這些,還要發菩薩行,還要發菩提心。我們最終是成佛的,要導引這樣。

所以現在很多做慈善的人啦,福鼎也有很多做慈善的,他從來都不聽佛法,他說你們就會講,我們是實際去干的,他會反而這樣說。「我們直接去做了,行菩薩道做了」……他不知道菩薩道是什麼。

菩薩是無數方便,先行佈施,佈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放前面:「眾生需要,我給你好處」——目的干嘛呢,讓你來聽法。這是菩薩的動機在那,不是只是執著那個物質的享受就完了。很多出家人現在也這樣樂此不疲的去做慈善,到處去建慈善,那是點綴一下,那不是根本目的。

當然我們也需要去做——現在佛教到了這種程度了,世人都說,你們和尚就干嘛呢,一天到晚就是沒事干,就吃別人的,然後呢,沒什麼事情——然後我們也是不得以出來做一做。

但是說,如果懂得菩薩道這個道理呢,去做,也不妨,這可以做。把修菩薩道的根本精神放棄了,只是做那個事情去了,「這個學校,希望小學是我建的」,然後就安他自己的名字,安他那學校的名字,「界詮小學」……我看你要死了,變個蟲趴在那個牆上,麻煩了。

這不得以去做一下,讓世人說,我們也在做,我們不是不做,我們也做發慈悲心啊,救災啊,都要去做——我們有這麼一個理念,憐愍眾生,眾生苦,憐愍。但是它不是究竟的,究竟的必須要令眾生究竟解脫,眾生才可以得度生死。得度生死,他才能夠究竟解脫。你必須要給他教法,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這裡都理行果告訴他,而不是說我去做做這些事情、雜事,我就能夠成菩薩、成佛了,沒那麼簡單,必須要明白這個世間法、出世間法的一個差別應該在哪裡。

出家人也有顛倒見,怎麼叫顛倒見呢?他說,耶酥啊,默罕默德啊,這些都是菩薩呀,他們都了不得啊:南無聖母瑪利亞……有這樣的。他說,孔子啊,老子啊,這些都是聖人,聖人沒有錯。他什麼樣的聖人?他是世間的聖人,不是出世間的聖人;默罕默德一手拿古蘭經,一手拿刀——你信不信?信,給你古蘭經;不信,就一刀。所以說他們永遠是聖戰,天天打仗。我們說不可理喻,為什麼會這樣呢?聖戰,替真主打,這樣子。這就叫外道啊,他們是這樣。

那麼基督教、天主教耶酥好不好啊?上帝救世人啦,他們也講博愛,可是他那個博愛有條件的,我們後面要講到。佛教講的慈悲是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可是他們所謂博愛——信我者得救,不信我者,甚至靈魂到最後都把你處理掉。你說這叫什麼博愛嘛。

佛教從來沒有說要把你靈魂處理掉,靈魂你也處理不掉;也沒有說,一闡提的人你就應該墮在地獄裡面。佛說一闡提值得悲愍啦,一但他聞到佛法,也能夠得度生死。基督教說,你不信我,信外道教,怎麼樣?等上帝就來審判你。

所以基督教就常常希望——來了個災難,他說,啊,末日來了啊,上帝要來審判你們來啦,趕緊信啊,不信就來不及了……他就常常這麼一種論調,那很多人就信他。「啊,2012年末日來了,要諾亞方舟啊,這世界就要完蛋了,上帝就來拯救這個世界了,處理你們這些出家人,把你們的靈魂都給燒掉——這叫有慈悲嗎?這是教主嗎?

佛教沒有這樣子,悲愍一切眾生,救度一切眾生。所以說作為一個弘法者,你這個一講話講不好,就會引導眾生產生錯誤的知見——建個佛堂呢,叫教堂。教堂本來也對,他也叫什麼什麼教堂,給它改名什麼寺院,那個幾大宗教和合起來,然後拿錢支持他們發展……這是不允許的,導引眾生墮入邪見,永遠失去善根,失去度化的機會和因緣。

你想想看看這有多大的罪過?他們壯大了嘛。他們壯大了,就拉的信徒多,基督教都很會弘揚啊,他那種精神,他以為說那他就是菩薩精神嘛。那魔王是不是菩薩精神嘛,魔王也想壯大隊伍啊,所有人進入魔王魔窟裡面去,你說他是不是精神?你也鼓勵他?

我們通常說了,現在宗教大團結,不能說人家不好。團結是,我們尊重是沒有錯,但是根本的理義上不能搞亂了,我們要令一切眾生,進入、悟入佛之知見,這是根本的教義。

我們互相團結,互相尊重,說你們也好,挺好,一切宗教嘛,引人入善嘛。但是佛教所謂的善,無為善、有為善、人天善,這不同的。要明白這麼一個道理。乃至世間的善人,我們也應該讚歎,但是不是究竟的教法,應該明白這樣的道理,就不會搞錯亂了。

界詮法師《梵網菩薩戒經》


濟群法師:學佛的核心要領

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不僅是佛法修學的核心要素,也是貫穿始終的修學次第。把握這五大要素,也就把握了由學佛至成佛的關鍵階段。同時,它們又像長養萬物的大地,是一切修學法門得以確立的共同基礎。若能對之引起重視,並真正落實於心行,那麼,不論我們學佛的起點是高是低,根基是利是鈍,進步是快是慢,都是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向終點邁進。

佛教宗派眾多,卷帙浩繁。在萬餘卷三藏典籍中,什麼才是核心,哪些才是綱領?人們或是不明就裡,或是執此廢彼,真正對之了然於胸者百無一人。如是,盲修瞎練也就在所難免。

還有些人,雖在念佛、禪修等法門中獲得相應體證,但對佛法缺乏系統認識,多半滯留於某個程度無法深入。須知,僅僅得到一定禪修體驗,或念佛念得稍有輕安,離成佛尚有天地之遙。

怎樣斷除煩惱?怎樣契入空性?怎樣圓滿佛菩薩具備的品質?都是修學路上必須逐一攻克的堡壘。那麼,又該從何處著手進行呢?

首先應當認識,一個完整的修學體系須包含哪些核心要素。換言之,把握這些要素,也就把握了佛法要領和修學方向。否則,動輒八萬四千法門,委實讓初入門者無所適從,望而生畏。

其次需要了解,修學佛法到底要遵循怎樣的次第。不然,即使學到一些理論,卻不知其在整個修學過程所處的位置,不知各修學環節的遞進關係,也難以有效運用。

此外還應明確,每個步驟該如何運用於實踐。若不掌握具體的操作方法,即使具備前兩個條件,還是難免落於空談,流於教條。

 

一、佛法的核心要素

佛教各大語系及宗派皆有自身相對獨立的修學建構,但萬變不離其宗,其中仍有著共同的核心要素。唯有把握這些核心,才能更好地理解各宗修行。

那麼,佛法的核心要素又是哪些?

我覺得,正是皈依、發心、戒律、正見和止觀。

我們不妨考察一下:哪個法門的修學可以繞開這五點?

或許有人會問,為何不是其他?也不是四點或六點?

原因有二:其一,作為核心要素,須統攝一切佛法。其二,作為核心要素,既應適用於一切宗派,又毋須太多,否則便不成其為核心了。

為什麼說,這五大要素能統攝一切佛法呢?佛法有解脫道和菩薩道之分,一切宗派、法門非此即彼。解脫道的修行目標,是開發無漏智慧,契入空性,證得涅槃,成就解脫。菩薩道的修行目標,是圓滿佛陀智慧、慈悲的品質,從而解除惑業,得大自在。由此修行目標,就鎖定了抵達目標的必要條件。

1、解脫道的修行

於解脫道修行而言,首先應對解脫道的目標及方法具足信心,相信解脫對人生的重大意義,相信依法修行必能解脫。若缺乏這種信心,修行從何談起?

皈依,正是對解脫的目標(佛)、解脫道的方法(法)及引導我們走向解脫的老師(僧)生起信心,並通過如法儀式與之建立信賴、依存的密切關係,全身心歸投依靠。當我們在諸佛菩薩前發願“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時,就意味著這種關係的確立。

但僅僅相信還不夠,進而,還須生起希求意願,也就是發出離心。

凡夫的生命,或是隨妄流漂浮,或是被環境左右,盲目而不能自主。出離心的發起,代表著生命自覺的選擇。它不僅是解脫道修行的開始,也貫穿於整個修行過程,直至解脫,才是對出離心的徹底完成。

那麼,又是什麼在束縛我們,使我們不得自在,不得解脫?那就是惑業,是無盡生命中積累的惑業妄流。

受持戒律,正是止息這一妄流的關鍵。戒,有防非止惡之義,即止息不善行為,如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等,通過對自身行為的規範,降伏煩惱,止息妄流相續。

但止息不等於斷除,事實上,妄流的力量仍在,貪嗔癡煩惱仍在,只是得不到活動機會而暫時進入潛伏期。正見,才是斷除惑業的真正利器。

正見,有世間正見及出世間正見之分。通過聞思經教,能獲得世間正見,獲得辨別真妄、邪正的能力。唯有了知何為真妄、何為邪正,才能在修行過程中如理取捨,斷惑證真。

然而,聞思正見是知識性、觀念性的,和無始以來的生命妄流相比,其力量仍難以匹敵。這就必須藉助止觀,將聞思正見落實於心行,契入空性,引發無漏正見。如是,方能截斷眾流,徹底剷除惑業之根,證得涅槃,成就解脫。

 

2、菩薩道的修行

要言之,菩薩道修行不外兩大任務:一是捨凡夫心,一是成就佛陀品質。初發心菩薩,當如何著手進行?這就需要受菩薩戒,修菩薩行。

菩薩行的內容不外六度,又分方便與慧兩部分。前五度為方便,依此成就佛陀的慈悲品質;第六度為慧,依聞思大乘經教,樹立正見而引發。

《菩提道次第論》雲:“方便與慧,成佛缺一不可。”這說明唯有借助方便與慧的修行,才能圓成佛陀所具足的悲智二種品質。若忽略慈悲的修習,將落入二乘;而不成就正見,則無法捨去凡夫心。

慈悲與慧的修習,都離不開止觀。依寂天菩薩“自他相換”或阿底峽尊者“七因果”的觀修,可以培養慈悲品質;依唯識或中觀正見的觀修,則能成就無漏智慧。菩薩道的修行,正是通過止觀不斷長養慈悲、智慧,最終圓滿佛陀的品質。

由此可見,無論從解脫道還是菩薩道的修行來說,五大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缺失任何一點,必將成為修學障礙,乃至影響佛教的健康發展。

明確這些核心,我們就能了解一個完整修學體系所應具備的基本內容,從而檢討自身修行是否完備,又該如何補充完善。

同時,也能幫助我們化繁為簡,直達重點,而不至在修學路上目迷五色,主次不分。

此外,還可解決修行中時常出現的偏執現象,或以戒律為一切,或以止觀為一切,執著其一而不見佛法。

 

二、佛法的修學次第

漢傳各大宗派多形成於隋唐時期,其時,修行人根基較利,教理基礎也較紮實。因此,祖師大德在立宗時未將重點放在基礎建設上,而著重闡揚圓頓思想,以使上根利智者當下直契本心,立地成佛。

如今時值末法,眾生根機淺薄,圓頓法門對多數人而言,猶如天邊雲彩,可望而不可及。所以,認識修學共同基礎、建構大眾化的修學次第,是教界的當務之急。

前面談到佛法的核心要素,事實上,探討修學次第同樣離不開這些內容。內容相同,重點和意義卻不同。探討修學次第,關鍵是要認識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之間層層遞進的關係。

學佛首先要皈依。皈依,是佛法的根本,不皈依或不重視皈依,修學便如無本之木;皈依,又是信仰的根本,對三寶是否產生依賴,對三藏教法能否信受奉行,都取決於皈依的深淺程度。因為皈依三寶,所以才能發心、持戒、聞思經教、樹立正見、修習止觀。否則的話,這一切就無從談起。

然後還要發心。發心,是對三寶具備的品質生起希求。如果沒有這份見賢思齊的希求之心,就算不上真正的佛教徒。因為這份希求,生命才會有目標,修行才會有動力。

所以,皈依後必鬚髮心,在此基礎上,才能進一步修習戒律、正見、止觀。發心是修行的根本,如果心發錯了,不論做什麼,都與修行了不相干。

戒律為三學之首,也是定慧之基,所謂由戒生定,依定發慧。因此,皈依、發心之後還要受戒、持戒,這是佛法修行的常規。

依佛制,比丘應“五年學戒,不離依止”,並在律中規定,未學戒之前不可學習毗曇。這都充分說明,受持戒律是樹立正見、修習止觀的必備前提。

正見與止觀,則是實踐佛法的關鍵。正見是止觀的眼目,而止觀則是將正見落實於心行的技術,兩者相輔相成。若無正見指導,修習止觀往往不得其門而入;而沒有止觀印證的知見,又易落入玄談的誤區。

從修學次第看,應先學正見,再修止觀。如四法行的修習,依次為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也說明了這一點。依正見修行,還能幫助我們糾正心行中的所有偏差。否則,皈依可能會落入迷信,發心可能會夾帶雜質,持戒可能會流於形式,而止觀則可能勞而無功。

雖然這五個環節是依次深入的,但並不是說,皈依完成後才開始發心,也不意味著發心後就無須修習皈依。

事實上,五個環節皆須解脫或成佛乃能究竟圓滿。因而,這一次第所代表的,只是每個修學階段的重點。

因皈依而有發心,但發心又是對皈依的深化,故在發心過程中還應繼續修習皈依,其他也是同樣。所以,它們又是相互融攝的。但基本次第不能違越,否則,修行同樣會出現問題。

有些人直接從止觀禪修入手,認為學教是入海數沙,徒勞無益。但沒有正見指引,究竟修什麼?究竟證什麼?究竟解決什麼?就像進入車站,尚不知自己要前往何方,就冒然登上同樣不知去向何方的車。結果坐了幾年,甚至幾十年,仍是混混沌沌,不知所終。

有些人直接從學教入手,但大經大論讀多了,往往對律儀行持等規範不再重視。而沒有戒律的防範和守護,僅依意識層面建立的聞思知見,是沒有力量降服煩惱習氣的。

有些人直接從持戒入手,這固然重要,但若沒有正確發心,不清楚持戒的意義,持戒會變得異常艱難。如果沒有出離心,只是被動抵制五欲六塵,難度係數會很大。因為凡夫心是有粘性的,碰到哪裡就粘到哪裡,須內外結合,才能增加對治力度。而沒有菩提心的話,持菩薩戒也會困難重重,因為凡夫關心的是“我”和“我的一切”,沒有推己及人的悲心,怎能義無反顧地利益眾生?

同樣,若對三寶沒有矢志不移的皈依之心,發心也難以長久保持。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力量從哪裡來?正是從對三寶的嚮往和信心而來。因為我們嚮往解脫,也相信自己能像佛陀那樣成就解脫,所以發出離心,斷我法執;因為我們嚮往成佛,也相信自己能像佛陀那樣圓成佛果,所以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了解修學次第,可以幫助我們安立一條循序漸進的學佛之路,明確各個環節的重點,認識彼此相互增上的原因。當修行進入某一階段時,自己能清楚地知道,這一階段需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對之前的修學能有什麼提高,對之後的修學又該奠定什麼基礎。同時,還能幫助我們檢驗並糾正不按次第修學帶來的種種問題。

而次第中的前三個環節,即皈依、發心、戒律,又是修學任何法門繞不開的共同基礎。因為見和止觀多有宗派特點,如見有唯識、天台、中觀之別,禪修的用心方法亦不盡相同。若將見和止觀比作不同的專業門類,那麼皈依、發心、戒律就是選擇專業前必須接受的基礎教育。基礎紮實了,才有能力深入專業領域。

這些話聽來似乎是老生常談,不必特別強調,但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卻不容樂觀。從佛學院教學來看,學僧們學了各宗教理,但就是用不起來,甚至信仰淡化,道念退失。

在家信徒也存在類似情況,儘管讀了很多經論,卻不重視修學基礎,以為皈依太粗淺,發心沒深度,戒律已過時。結果呢?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一無是處。如果說學教理的多流於玄談,那麼重實修的又如何呢?

無論念佛還是坐禪,真正修得相應者同樣罕見。多數只是在稀里糊塗地念著,昏昏沉沉地坐著。玄談和盲修,表面看來似乎是不相干的兩個極端。但問題癥結卻在一處,那就是繞開了不該繞開的核心,缺失了不該缺失的基礎。

 

三、五大要素的實踐

那麼,如何遵循這些核心要素來完成佛道修行?換言之,如何將每個要素落到實處?下面,分別就各項修學重點和存在問題作簡要說明。

 

1、皈依

佛法無邊,入門處卻是唯一,即皈依三寶。作為修學開端,我們怎樣由此入手,不斷深化,最終由自身完成三寶品質?

首先,是考察動機。皈依動機是否正確?是否為解脫輪迴、為成佛作祖而皈依三寶?若只為求人天福報、平安順遂而皈依,雖也能得到諸佛護佑,但只能結下一些善緣,與修行、改造生命了不相干。事實上,這種信仰往往帶有迷信、盲信的成分,不能算作正信佛子。

其二,是獲得皈依體。皈依時是否真誠?是否對皈依對象具足信心?是否對皈依抵達的目標充滿嚮往?是否發自內心地宣誓:以三寶為身心依怙、以佛法解決生命問題並以此幫助大眾?如果皈依時發心不正確,或皈依儀式不如法,皆不能得到皈依體。

其三,是守護皈依體。得到皈依體,並非一勞永逸,還須日後悉心守護。尤其不能違背皈依時的誓言,那就是“皈依佛,終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終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終不皈依外道邪眾”。若有違越,便會破失皈依體。

其四,是修習並強化皈依。任何心念或技能,皆須長期重複、熏習才能得到強化,皈依也不例外,決非一次儀式即可大功告成。所以,皈依後還須日日修習,時時憶念,以此強化三寶在心目中的地位。否則,其分量自然會慢慢減弱,乃至被其他取而代之。

我們對三寶的信任有多少,皈依之心就會有多強,相應的,佛法對我們產生的作用就會有多大。所以說,修行能否成就,能否完成預期目標,首先取決於皈依的質量。

 

2、發心

無論是否學佛,也無論做些什麼,都離不開發心,區別只在於發什麼樣的心。無始以來,我們所發的是凡夫心,是貪嗔癡,由此造就現今的凡夫品質。當我們認識到凡夫心給生命帶來的過患,不願再沉淪於這樣的人生,就要以正確發心進行對治。

正確發心有二,一是出離心,一是菩提心。發什麼心修行,最後便會成就什麼。此外,若發心過程中產生偏差或夾帶雜質,也會失之毫釐而差之千里,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發心代表著生命中的強烈意願,但剛發時只是一念,須以觀察修不斷強化,方能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聲聞行者希求解脫,視世間如牢獄,三界如火宅,片刻不想停留,是為出離心。事實上,出離心若能發得真切、猛利,解脫便已成功一半。為什麼現代人修行如此艱難?關鍵就在於出離心不切。出離心,是對五欲六塵的出離,是對無明煩惱的出離,更是對生死惑業的出離。若出離意願至強至堅,對世間便不再有所貪戀。如是,建立於執著之上的煩惱亦將隨之鬆動、土崩瓦解。

所以,我們要時常觀察並思維輪迴之苦,看清自己身處三界不得自在的困境。那樣,就會像獄中急切盼望獲得自由的人,一旦有機會離開,決不願在牢籠中多停留一分鐘。

作為菩薩道行者,同樣要發起出離心。不僅如此,菩薩本著對眾生的悲心,見其輾轉輪迴苦海,不忍獨自出離,而願幫助一切有情共同解脫。這種推己及人的悲憫之心,為菩提心,是成就佛陀品質的根本。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言:“諸佛如來以大悲為體,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菩提心的生起和強化,也要輔以相應的觀察修和安住修,如阿底峽尊者的七因果、寂天菩薩的自他相換,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都是深化菩提心的殊勝教授。除這些心理引導外,還須受持、修習菩提心儀軌,每天晝夜三次念誦思維,不斷提醒自己:我要成就的是什麼,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但這不能只是空洞地喊幾聲口號,那是沒什麼用的,關鍵要發自內心地希求,真切無偽地發願。

 

3、戒律

戒,為正順解脫之本,亦為無上菩提之本,通過“此應作、此不應作”的行為規範,為修行提供良好的心靈環境,幫助我們順利抵達解脫和成佛的目標。

與解脫道和菩薩道修行相對應,戒律也有別解脫戒和菩薩戒之分。

別解脫戒,包括在家的五戒、八戒,出家的沙彌戒律、比丘戒等,為解脫道學人的行持標準。其重點在於止,通過遠離五欲塵勞、約束行為來止息妄流相續,從而降伏煩惱,趣向解脫。

菩薩戒,則在止持基礎上增加了作持,止惡與行善並進。而菩薩戒提倡的六度萬行,既是成就無上菩提的資糧,也是瓦解凡夫心的利器:布施可以克服​​慳貪,持戒可以對治放逸,忍辱可以戰勝嗔心。

同時,這些善行還是考察菩提心是否成就的標準。當我們修習布施時,是否對自身所有可以毫無保留地施捨?是否對施捨對像沒有親疏遠近的分別?是否已不再執著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他?

菩薩戒主要有梵網、瑜伽兩大系統。相比之下,《瑜伽菩薩戒》的開遮更為善巧,故近代太虛大師也曾大力提倡。而《梵網菩薩戒》是大菩薩境界,凡夫行持起來難度較大。

在漢傳佛教界,菩薩戒被列入三壇大戒之一,故絕大多數出家人都曾受過,即使在家眾,受過菩薩戒的也相當可觀。

這本是可喜現象,但令人擔憂的是,儘管那麼多人受了菩薩戒,卻往往不知菩提心為何物,亦不曾有修習慈悲的習慣,只是形式上的、有名無實的“菩薩”。

 

4、正見

正見,為八正道之首,是一切法門的指南,也是漫長修行之路的燈塔。因為發心不可能一步到位,持戒不可能馬上圓滿,包括對皈依的深化,同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過程中,正見就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指導我們糾正心行偏差,剔除其中雜質。

對解脫道修行來說,緣起、業果的正見極其重要。生命是習慣的積累,我們做什麼、想什麼,未來生命就是什麼。所以說,在緣起的世界中,業就是一切。

此外,無常見、無我見、空性見,都是修學必須具備的基本認知。菩薩道的修行同樣離不開正見指引,如此,才能將世俗菩提心昇華為勝義菩提心。

凡夫有我、人、眾生、壽者之相,就如有限的容器,將心局限其中。唯有空性見才能粉碎這一束縛,使有限回歸無限,從而以平等、無我之心利益一切眾生,圓滿佛果資糧。

那麼,如何才能獲得併鞏固正見?離不開親近善知識、聞思經教。

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我認為這個學習過程應該一門深入。現代人往往學得很雜,天台、華嚴、中觀、唯識均有涉獵。若非精力過人,上根利智,這種學習多半淺嚐輒止,似乎什麼都知道一些,但只是“知道分子”,連繫統知識尚未形成,何況正見?

我覺得,多數人在一生修學中,只需具足一宗正見即可,或是無常見、無我見,或是唯識見、空性見。將一種武器練習純熟,得心應手,照樣可以殺敵制勝、勇往直前。

但建立於意識層面的聞思正見往往很粗糙,因為人的思維會有很多誤區,如何使之趨於精確?

一是通過師友間的相互辯論、彼此切磋,使認識中的盲點和問題暴露出來,從而去蕪存精,提高純度。

一是通過禪修獲得實證,因為佛法精髓無法以語言完全傳遞,那些不可言說的部分,唯親證乃得究竟,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5、止觀

止,為禪定異名,梵語奢摩他,又名三摩地,包括有所止和無所止。小乘禪觀偏向有所止,即有止的對象。而禪宗及藏傳佛教大圓滿、大手印的修行,則屬於無所止,通過特定方法直接契入空性並將心安住於此。梵語毘婆舍那,漢譯為觀。包含觀照、觀想、觀察修幾個層面。

許多人誤讀禪宗,將止觀的修習片面理解為無分別。我覺得,這是造成禪教對立的主要原因。如是,因為不重經教而缺乏聞思正見,又無善知識把手提攜,造成多少禪和子的盲修瞎練。

無分別的禪修,是無修之修,乃無分別智契入空性時的禪修,並非普通禪修者所能把握。因為我們現有的心行基礎極不穩定,且建立於顛倒認識之上。若直接從無分別入手,如何調整錯誤觀念及顛倒心行?

所以,必須以有分別的觀修為前提,使心從顛倒狀態中擺脫出來,乃能進入無分別的禪修。

同時,止的修習也必不可少。止,雖是佛教與外道的共法,卻是修觀的重要基礎。

漢傳佛教中,觀的理論非常豐富,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能實際操作?正是由於長期以來對止的忽略。若能具備止的基礎,再以正觀照破我法二執,契入空性就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遙不可及了。

除禪宗所說的無分別、無造作的用心之外,有分別的觀修也不可或缺,如觀察修、觀想修,都是很好的修行方式。

好就好在,即使沒有禪定基礎的普通人也能修得起來。可以說,能夠正常思維的人就能觀察修;具備想像力的人就能觀想修。

當然,觀察修和觀想修雖對學人要求不高,但也必須具備相應的聞思正見。如是,才能通過如理思維或觀想,安住於正念正知中。對於學習教理者,多運用觀察修,通過思維所學法義來調整心行,是非常好的學修結合的方式。

 

四、結說

綜上所述,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不僅是佛法修學的核心要素,也是貫穿始終的修學次第。把握這五大要素,也就把握了由學佛至成佛的關鍵階段。

同時,它們又像長養萬物的大地,是一切修學法門得以確立的共同基礎。若能對之引起重視,並真正落實於心行,那麼,不論我們學佛的起點是高是低,根基是利是鈍,進步是快是慢,都是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向終點邁進。

這不但對於個人修學意義重大,更是漢傳佛教在當今社會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

 

什麼是外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