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蓮師教言:不要追究先前的痛苦,不要預料未來的痛苦

雖然從無始以來你已經投生過這麼多次,但卻未成就自己和他人的福祉。現在,就這個人身,你應該要完成自、他的利益。

雖然在過去你已經轉世過這麼多次,卻從未有機會好好學佛,隻是在輪回的地牢中更加沉淪而已。現在,當你在這短暫的一生裡遇到了佛法,就要努力地修習大乘的法教。

和那些增長善行的人為伍,舍離那些增長惡行的人。

不要像隻狗或像個餓鬼般,對事物窮追不舍﹔要用對治的方法來坦然安住。如果你讓自己因不停地追索而疲憊,將會煽動自心造惡,連帶地波及他人。因此會累積惡業。

如果你認為絲毫的不悅也是痛苦,那麼它就會更變本加厲,你將得不到任何快樂,除非你能讓自心鬆坦安住。

不要追究先前的痛苦,一切事物,不管孰好孰壞,都已經是過眼雲煙了。不要預料未來的痛苦。

不管現在你遭受何種痛苦,不要讓步,要一再一再地鼓起勇氣。

不管怎樣,如果你不想辦法對治自心,痛苦是永不會止息的。

將心安住在本然的境界中,不造作、不自溺,柔軟地轉心向善。


「修心路上」不掃明天的葉子

不能預支的煩惱

從前,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裡的落葉。

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疼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

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乾淨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待小和尚到院子裡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裡如往日一樣落葉滿地。

這時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今天無法預知明天的煩惱,也無法解決明天的問題,唯有認真地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生活中,有些人常常企圖把人生的煩惱都提前解決掉,以便將來過上寬心自在、徹底無憂無慮的日子。但因緣聚散,世事流轉不停,有多少事是可以提前完成的呢?過早地為將來擔憂,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讓今天的自己活得很累,失去原有的快樂。「明日愁來明日憂」,明天的煩惱明天受,不預支明天的煩惱,不想著提前解決一切煩惱,才能使自己過得輕鬆,才能在明天面對新煩惱時,心中安然灑脫。

那麼,大家在實際生活中,到底怎麼做才能生活得開開心心,真正進入到自在、圓滿的人生體驗之中呢?

順應自然。順應自然,就是順應世界的自然規律,順應我們身體的正常需要。當你需要吃飯時,就不要計較生意上的事情;當你需要休息時,就不要去琢磨明天工作時將遇到的難題。禪宗古德有言:「當吃飯時吃飯,當睡覺時睡覺。」有些人為了趕工作進度,為了出成績,經常會熬夜加班,這樣敬業的精神確實可貴,但是這樣做的實際結果是既傷害了自己的身體,也令你的精神昏昏沉沉,沒有靈明可言,這樣又如何能將工作做好呢?佛陀提醒世人,活在當下,就應該放下過去的煩惱,捨棄未來的憂思,凡事順其自然,把全副精力用來承擔眼前的這一刻,因為失去此刻便沒有下一刻,不能珍惜當下也就無法把握未來。

不做苛求。每個人的因緣果報不同,所遇到的人,所做的事,所獲得的成就,擁有的財富,等等,這些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聰明人不會去苛求自己獲得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比如,你希望自己成為企業家,但是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又不肯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這樣就會造成一種「求而不得。的痛苦。你不妨這麼去想:世間工作不分高低貴賤,只要對大家有益,自己又做得開心,那就是最適合自己的了。所以,大家要想活得自在,不僅要善於接受那些不同於自己的想法和觀念,還要不去苛求自己能力所達不到的事情。

釋懷擔憂。有些人思慮過多,總喜歡懷著憂愁去度過每一天,去設想自己可能遇到的麻煩,徒增煩惱。事實上等煩惱來了再去考慮也不遲,「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況且,明天的煩惱是無法提前解決的。在現實生活中,大家想像出來的煩惱,比真正出現的煩惱不知道多出多少,所以,絕大部分的不快樂、不自在都是「庸人自擾」。不如放下多餘的思慮,釋懷心中的擔憂,安住於腳下的路,這樣才有閒暇領略今天的風景。

包容不同。有些人每天抱怨自己「活得不自在」,但是要問他們原因,他們就說自己聽到某某人的想法和自己不一樣,就覺得不自在;看到某某人的生活理念很奇怪,就心裡不自在;知道哪個朋友跟自己意見相左,還是不自在。這樣的「不自在」,就是過於執著自我造成的。你只覺得自己的想法念頭、生活理念全是對的,卻看不到別人和你的差異,更不會尊重這種差異,這就難怪你會覺得「不自在。了。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人進取,有的人保守。在佛陀眼裡,這些都是正常的,大家互相尊重,相互包容彼此的存在,這才是值得佛陀讚許的。

佛光偈語

順應自然生活,當做何事便去做;

不做苛求奢望,因緣到時一切成;

釋懷多餘擔憂,今日就賞今時景;

善於接納不同,互相尊重得自在。

和尚掃葉子-1.jpg


好像是自己安排的,其實你是瞎操心,早就安排好了!

人是業果來安排的,除非你現在這樣轉變!

夢參老和尚

此世不執著,他世也不要執著,過去也好,未來也好,都不要執著,這叫不著三世。過去、未來,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不要想它;現在的不住,一下子又過去,就變成三世皆空的;未來,未來還未來,你想它幹什麼?究竟怎麼樣?

凡事都要講計劃,那是錯誤的。計劃不由你計劃,你不知道自己的業果是怎麼樣安排的,人都不能安排自己。好像是自己安排的,其實你是瞎操心,早就安排好了。

你怎麼做怎麼受,除非你現在轉變,怎麼轉變的呢?你聞了佛法,而且能行,現在你一天念著地藏菩薩,你當成救命王來了,又抓著他不放,就這麼念吧。這起碼轉變了,三途再不受了。聞著地藏王名字,就不落三途了。

有的人說,在睡夢中念地藏菩薩不靈。不是夢中念的不靈,是你醒的時候,沒念靈。你念的不是心念,要是心念就靈。做夢,你一念,夢境就沒有了,要生死都了得到,何況做夢呢?要相信。

問:「書上說:‘定業不可轉’,可是拜懺又可以消業障,罪性又是本空的,那究竟要如何把過去生累劫的罪業懺空?」

夢參老和尚答:「佛法說,定業不可轉,還有下一句話,三昧加持力。」

定業不可轉,但是用拜懺的力量,假地藏菩薩的力量,轉了。

定業是可轉的,如果定業不可轉,沒有人能成佛。眾生能成佛嗎?釋迦牟尼佛有業沒有啊?他也是修道成的佛,那他的業有沒有轉啊?

《地藏經》上,地藏菩薩前世有業沒有啊?「定業不可轉」,但是「三昧加持力」。你轉得動轉不動?這可是問題了。

你修三昧就轉了。我們以前也不信佛,有很多的業,但是信佛之後,讀誦大乘、信念三寶,這一念心就轉了。


人們一切的掙扎,都源自對無常的恐懼。

希阿榮博仁波切

看看現代社會,人們一切的苦惱、掙扎都源自對無常的恐懼,忙忙碌碌無非為逃避無常。非常有意思,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里一輩子逃亡。

人們逃避無常,是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所處的真實狀況。首先他們認為無常只是人生的一種際遇,像逆境,只要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就可以規避。他們很努力地嘗試不同的方法,希望得到一個一勞永逸的答案,然後才能安心生活。可是,他們極力排斥的恰是生活本身,除了變化,生活中還有什麼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無常的。四季更迭,人事代謝。我們的身體、情緒、思想,無一不在變化之中。無常不是人生的一段過渡期,而是整個人生,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必須與它終生相處。

其次,人們認為變化會帶來痛苦,如果一切都恆常不變就不會有痛苦。其實無常不好也不壞,它既意味著有得就有失,有盈就有缺,有聚就有散,也意味著有失就有得,有缺就有盈,有散就有聚。開心還是傷心,全看你的立場和態度,與無常並沒有必然關係。

無常粉碎了我們對安全感、確定性的幻想,本以為牢不可破的觀念、思想會改變,本以為相伴終身的人不是生離就是死別,健康的身體會突然被疾病打垮,一帆風順的事業會轉眼間破產。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腳下隨時可能踩空時,便本能地想抓住什麼。這就是執著的由來。由於我們想抓住、想依靠的東西本質上是抓靠不住的,所以才會痛苦。造成痛苦的並非無常,而是執著。逃避無常不僅是徒勞的,也是沒有必要的。

接受無常,開始是一件痛苦的事,因為從久遠以來你一直習慣於逃避它。其實,無常像一個面貌醜陋、內心溫柔的怪人。如果你不熟悉他,會害怕看見他的臉;一旦你瞭解他,就能與他愉快相處。

 

你是你自己最大的障礙!妄念是業障重的一種表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