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慧老和尚:佛法在哪裡?在生死煩惱、吵嘴打架中
輪迴並不是要死了以後才有,意念當中就有輪迴,只有從一念當中去認識輪迴,輪迴的意義才真正是實在的。如果想到死了以後再去輪迴,那不親切,大家好好體會這個道理。所謂念念生滅,就是念念在輪迴,這樣去體會輪迴,你對生命就有實在感、真實感,你的生命就能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一念具足十法界,念念在遷流,我們的心究竟要穩定在那法界呢?從修行的要求是要見道,見道就是見到一種境界、一種方法,見到諸法實相。見道就是見法,見法就是見緣起,見緣起也就是見法、見道、見自己的真如佛性。
從見道的角度來看,修行的要求是希望把我們的生命、當下的這一念要安住在諸法實相的境界上,要讓我們的心心念念都能見法,心心念念都在現法樂住當中。能夠把握到這樣的程度,修行的真實感、真實體會,才能現前,否則,修行的真實感、受用就不能現前。
修行受用的本質是什麼?是不被一切所迷惑,在一切的境界當中都能作得了主、當得了家,所謂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
說到一切境界,就包括聖與凡、善與惡、好與壞兩種境界,是在這兩種境界裡作得了主,都能超越。不是說在好的境界就不要超越,在好的境界裡也要超越。只有不斷地超越,你才可能不斷地提升、進步,才不會被法的執著所困擾。因為既要破我執,又要破法執。你想安住在好的境界,那就是法的執著,你要安住在那裡,就沒法進步,所以要不斷地提升。
菩薩證得的涅槃叫無住涅槃,就是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是無住的心、無住的境界。只有這種無住的境界,才能超越相對,超越一切的對立面。世界的一切就是這二元對立的東西,它把我們限制在一個框框裡,透不過氣來,我們一旦超越了這種對立,那就是天高任鳥飛,也就是所謂桶底脫落,就是從雞蛋殼裡逃出來了。所以,修行用功既希望得到好的受用,好的境界,又不能得少為足,不能貪戀好的境界。
修行不容易,學佛法不容易,要把佛法用得上更不容易。我們有的人也懂得一點點佛法,不管是出家眾,還是在家眾,但理解的知見是有稜角的東西,而圓不過來,圓不了,走到哪裡就都有障礙。佛法要圓融,只有圓融,才能超越得了;也可以說只有超越,才能圓融。
我們要知道佛法是專門對治煩惱的,是專門救度苦難的眾生,是專門要在那個不乾淨的地方起作用,就是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也即“煩惱無盡誓願斷”的這種菩薩精神,要做到在塵不染塵。所以,學佛的人自己要從煩惱裡超越出來,但是自己又不要怕,如果遇到煩惱、複雜、羅嗦的事,就害怕、躲開、走得遠遠的,那佛法有什麼用呢?
佛法是要化解這些煩惱,淨化這個世界的。佛法學了要能用得上,要在最困難、最煩惱的時候,在最需要佛法的地方用得上。
我們有的人總認為,佛法另外有一個什麼東西在那個地方,其實佛法就在生死煩惱、吵嘴打架、一天到晚的煩惱當中。佛法不在釋迦牟尼佛那裡,佛陀已經將這個法教給了我們,就是要轉煩惱為菩提,化穢土而成淨土,轉娑婆而成極樂。
六祖大師說得最徹底:“佛法在世間。”離開了世間法便沒有出世法,離開了煩惱也沒有菩提,如果離開了煩惱還有菩提,那這個菩提又成了一種障礙。把煩惱化解了,你就超越了,所以涅槃是煩惱的止息,煩惱止息就是涅槃了。
要不要住在涅槃裡?大乘菩薩無住涅槃,不住在涅槃裡,還要現生死相來教化眾生,十法界哪裡需要就到那裡去,就像觀音菩薩那樣。學佛法一定要把這個思想超越、再超越,一層層地突破,一層層地提升,你這樣才有力量,才會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而不動搖。
佛教將金剛比喻我們的般若智慧,智慧就像金剛一樣能破一切,金剛能夠摧毀一切而不被一切摧毀。所以,修行一定要發大心,要有大的氣量,古人說大機大用,沒有大機就沒有大用,大機就是大的氣量,大的氣量就是廣大深厚、無上的菩提心。有多大的心、發多大的心,就能消融多大的煩惱;你不發心,你的煩惱就水遠在;你發小的心,就只能消融一點點煩惱。
所以我們要發無上的心,發無上的心就能證無上道,發了無上的心就能摧毀一切的煩惱,就能證無上道。
嘎瑪仁波切:業力的牽引、因果的存在,你會去到該去的地方,這就是輪迴
全世界七十多億人口,能獲得暇滿人身,並且有機會聽聞、思考、實修佛法,真是非常難能可貴。如果獲得人身卻不懂因果,不怕造業,就跟行屍走肉沒什麼差別。你為什麼會來到人世間?不知道!你為什麼活著?不知道!你為什麼要走向死亡?不知道!你死後是什麼狀態?不知道!有多少人就是這樣,渾渾噩噩、糊裡糊塗從生到死一輩子。
關於死亡,很多人都感到恐懼,對此一無所知。有人認為,人死後都會變成鬼,永遠活在陰間;有人認為,人死後都會上天堂,天上的星星會多一顆;有人認為,人死了,就消失沒有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因果與輪迴。你現在如此活蹦亂跳,就是因為你有一個活生生的靈魂,怎么可能說沒就沒了?就連睡覺,你的靈魂都很活躍,所以才會做各式各樣的夢。
到底人死後會怎么樣呢?就和你做夢沒什麼區別。你還會覺得有一個身體,你還是活躍在自己阿賴耶識存儲的善惡之中。你造的惡業多,死後恐懼感就會多;你造的善業多,死後感受到的快樂就多。這就像你做美夢和做惡夢一樣,取決於現實中你所累積的福報大小。
當中陰身開始,七七四十九天的前一半,你覺得自己相貌舉止還是如生前一般;到後一半時間,命運將開始改變。如果你的福報足夠令你繼續投胎做人,你會覺得自己還像個人;如果開始覺得相貌舉止發生變化,那么你的感覺將會接近要投胎去的地方。比如將要投胎到畜生道做狗,你會越來越像狗,直到入狗胎,變成狗;要投胎去地獄道,你將陷入深深的恐懼,直到墮入地獄受苦受難。這是生命的循環,由於自己業力的牽引、因果的存在,你會去到該去的地方,這就是輪迴。
此生能夠獲得暇滿人身,皈依三寶,跟隨具德上師聞思修佛法,是真正有福報的人生。如果不是前世積德行善,做了很多善事,累積了很多福報,連做人都無法如願,更無法做一個佛弟子。如果福報不夠,不是佛不度眾生,是眾生無福被佛度。
很簡單的邏輯,每個人體內都有幾十億細胞,它們彼此獨立,為什麼你能做這個身體的國王?這是因為你經歷了強烈的福報競爭後,才有機會主宰你自己的身體宇宙。為什麼有些人生病,有些人得腫瘤得癌症?因為在他們體內缺少了這方面的福報,控制不了其它細胞。佛教把人體形容成一個宇宙、壇城,每個人的身體都大有乾坤。
在藏傳佛教的寺廟,經常能看到各種壇城圖,是已淨化的佛世界的圖紙,就像我們從外太空看各個星球一樣。壇城就是一個個淨化了的佛世界,我們稱它們為淨土。比如像我們所了解的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觀音菩薩的普陀拉世界等等。跟隨佛一起淨化的,是所有跟隨他一起修行的眾生,包括他自己身體內外的一切有緣眾生,他所利益過的眾生,他自己身上的細胞,他所處的環境等等,全部淨化了,就叫佛國淨土。
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是沒有淨化的世界,雖然我們有慈悲的一面,也有智慧的一面,但大多數時間,都被無明遮蔽了。而我們也有像魔鬼似的本性,貪嗔痴慢疑等五毒會時不時出來引導我們造惡。當我們笑容滿面,用慈祥的臉面對自他生命,我們會收穫短暫的快樂;而佛延長了這種快樂,延長了慈悲和智慧,因而無憾無缺陷,成為究竟圓滿的覺悟者。“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全在我們的心,能不能反觀內心;善護念自己的身口意,是一個關鍵,是我們活著要用心去做的功課。
作為一個所謂的修行人,比其他人更應了解“無常”,但是卻有不少人心懷僥倖,半信半疑,認為“雖然無常會來,自己會死,但現在還輪不到我。”於是就開始懈怠起來,什麼都是慢慢來的心態。“等老了再修行,等不忙了再念經。” 往生和年齡沒關係,出生有先後,死亡卻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現在我們每個人,都要好好思考:我活著,該怎么做……我死了,會如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