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

大願心,包括了清楚界定修行目標以及矢志實現這些目標的精神。佛法是一條自我轉化的道路,沒有確定的目標,就不會有方向感。即使對修行深具信心,而且願意克盡全力修行,但沒有正確的目標,就有可能只是在轉圈圈,甚至向後退。這也是必須發大願的的第一個重要理由:清楚認定想尋求的是什麼,並把目光緊緊釘在它上面。發大願的第二個理由是幫助自己克服自私。這有益於克服對小我的執著,因為這種執著,會讓我們無法產生任何正面的轉化。長遠來說,我們發大願也不是為了自己而發,而是為了眾生的福祉而發,為了讓世界愈來愈圓滿而發。


釋迦牟尼會成為佛,是因為他看見所有生命都為生、老、病、死之苦所困,也看到在動物界弱肉強食的現象。他體認到,所有生死的特徵都是「苦」。在他看來,如何幫助其他生命從 e苦」中解脫,是絕對關鍵的問題。正是這個信念讓他最終成為佛的。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太子的身份,把生命奉獻於尋找解決這個普遍問題的答案。正因為如此,他才會發願離開家人,過出家人的生活。經過多年修行後,他終於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如果釋迦牟尼修道的動機是為了自己的話,那他在得解脫以後,就不會再費事去轉法輪了。但他卻繼續留在世間,把 e道」傳播給其他人,而他的教誨一直流傳到今天。


從表層來看,追求開悟似乎是自我中心的 ﹕「我想要開悟;我想要解脫。」然而正確的理解是,開悟和解脫都無涉這個狹隘而自私的「我」。 即使是「大我」,也是以利他主義和關懷世界福祉為特徵的。 這樣開悟的境界才能更進一步,因為只有在完全放下自我,體認到「無我」、「無心」的真理時,一個人才有可能達到開悟。如果我們不願意拋棄小我,開悟乃是不可得的。大願可以把一個人從小我帶到大我,再帶到無我的門外。正因為如此,所有發心求證佛果的菩薩,都會在一開始就發下大願。這種發大願的行為,被稱為「發菩提心」。「菩提」指的是無上正等正覺,而「發菩提心」指的就是發心體證無上正等正覺。


菩薩所發的大願,一般被歸納為佛門中人每天所持誦的「四弘誓願」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


第一個願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心只想著要幫助別人,你自己的煩惱自然會減少;如果一心只想要造福他人,自然會努力去學習可以造福他人的所有法門;而如果堅持利益眾生,直到自我的煩惱除盡為止,眾生也將隨著一起消失不見。之後,就一定會達到佛果,因為此時再也沒有煩惱與自我,也沒有需要你去救渡的眾生。所有的佛與菩薩,以及任何誓願要行大乘道路的人,每天都會發此四大弘願。當然,這些目標都不是能快速達成的,但我們卻可以透過發下這些願,讓自己獲得大力量,願的力量可以引領我們向前,因為它們總是在我們前面的。

除了四弘誓願以外,發一些「別願」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人們不願發願,是因為怕自己做不到。當然,一個人是不應該輕易發願的,不過因為擔心自己做不到而完全不發願,也是錯誤的態度。正因為我們的軟弱和容易跌倒,所以更應該常常發願。透過發願,可以喚起對抗軟弱的力量,繼續前進;沒有願的話,哪裡都去不了。


我常常勸學生,走向打坐的蒲團時,應該發願克盡所能將打坐做到最好。當打坐的情況很好時,你沒有必要拿出這個願來提醒自己,但如果精力消退、情緒波動或身體出現疼痛時,誓願將是集中心念的有效工具。很多人發願:願在鈴聲響起前一動也不動;有一些人更是發願:要連續打坐兩或三節的時間,絕不動也不站起來,但隨著腳開始酸麻脹痛,心念就無法專注,最後只好放棄。這是否表示從此在打坐前都不該發願了呢?不對,一個人應該告訴自己:「這一次我失敗了,但下一次還會再發同一個願,並表現得更好。」如果每次打坐都發這樣的願,那每打坐一次,疼痛的情況就會改善一點,信心與力量將會有所增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