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根活佛:如何面對孤獨

我35歲時第一次來到漢地學漢語,吃了不少的苦。因為語言不通、生活方式不同、飲食習慣也不一樣,所以剛開始很不適應。後來我能聽懂漢語,就開始跟漢地的朋友聊天。漢地的朋友們對藏族風俗習慣很好奇,在他們的眼裡,藏人是誠實、單純、樸素的一個民族。他們都說藏族和漢族是一家人,是一個媽媽的女兒。聽到這些話,我心裡感覺很舒服,很開心。

後來他們知道了我是個藏族的僧人,就問我:“你一個人不寂寞、不孤獨嗎?”寂寞和孤獨這種說法我是頭一次聽到,我真的不了解是什麼意思。後來有人把它們的含義告訴了我,字面上算是大概聽懂了,但是我更加奇怪了:為什麼他們會寂寞和孤獨呢?他們都有這種感受,而我怎麼卻沒有,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

有一天,我一個人坐在房間裡,外面在下雨。突然間,我的心裡空蕩蕩的,總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世間的一切都是夢幻,而且想起一個可怕的問題:我孤身一人住在繁華的城市,城市裡的人熙熙攘攘,但是沒有一個我的親人,甚至沒有一個家鄉人。如果現在我突然病了怎麼辦?誰來照顧我?如果我死了該怎麼辦?人生過得好快,一眨眼就三十多年過去了,這三十多年中我做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這時候我就安下心來,思考這些問題。那天,一種失望、寂寞和孤獨的感覺油然而生。與別人所不同的是,這種感覺在我心頭沒有停留多久,因為我覺得終於親自感受了寂寞與孤獨的滋味。不過從此很長一段時間,我不喜歡一個人待在家裡,更不喜歡看書,希望有人跟我聊天。在沒有人的時間裡,我就看電視、上網聊天。

後來,我心靈深處深刻地思考一個問題:在這三十多年中,我從來沒有產生過寂寞與孤獨的原因是什麼?這時我才發現,孤獨與寂寞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因緣和合產生的。我在三十多年中,都沒有給自己孤獨與寂寞發生的機會和時間,因為自我八歲起就皈依佛門,自皈依佛門的那天起,每天都有自己的功課。每天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哪有時間寂寞與孤獨?

進入寺廟出家之後大約二十多年,大部分都是我一個人。在漫長的二十多年中,我去了很多地方拜師學文化,求法修行,一心向佛,每天忙碌地學佛修法,哪有心情寂寞與孤獨?而且三十多年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這三十多年我沒有寂寞與孤獨,反而很開心、很安靜、很快樂。

我那一段時間裡寂寞與孤獨的原因有兩種:因和緣。佛教認為寂寞與孤獨是一種妄念,煩惱的分支之一。煩惱起源於我執,人人都有一個我執,我也不例外。我執如埋在地下的植物種子,雖有生機,但沒有適度的空氣、陽光和水分,就永遠無法成長。我心中產生寂寞與孤獨的因是我執,如種子;緣是周圍的人告訴我寂寞與孤獨的語言。如果沒有他們的語言,也許我一生都不知道寂寞與孤獨是什麼。我這樣一說,也許很多人不會接受。我的話並不是沒有道理,比如說,一個小孩在沒有聽說過鬼的故事之前,他不會怕鬼,因為他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麼一種看不見、摸不到、又非人類的東西,也不知道鬼會吃人。當有一天有人告訴小孩,鬼有多麼可怕,長的什麼樣子,吃人不吐骨頭,凶殘無比。從此,小孩的意識裡就種下了世上有鬼的這個意識,就開始怕鬼了。

那麼我們能否避免寂寞和孤獨呢?我告訴你絕對可以。寂寞和孤獨是因緣和合而來的,因緣和合的法可以改變,所以寂寞和孤獨也可以避免和消除。我個人認為,這些人大部分都沒有事情做,生活不夠充實,所以才有寂寞和孤獨的時間。如果你的精神有寄托,或有忙不完的事情,那麼你就不會寂寞和孤獨。比如一個一心向佛的人,除了工作、應酬、家務之外,還要抽出時間打坐修行,哪裡還有寂寞和孤獨而言呢?不僅如此,當一個人靜心修行的時候,是非常安逸、非常快樂的。通過修行獲得的安逸和快樂,是無法用語言可以描述的,是用任何世間的寶物無法交換的。

現在有很多人患孤獨症和抑郁症,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精神沒有寄托和歸屬,沒有了安全感。當今社會正處於快節奏的狀態,生活在這種狀態中的人們,無論工作還是家庭都失去了穩定性。從工作來說,現在是能者多得,智者優先,優勝劣汰,穩定的鐵飯碗打破了,失業下崗的人越來越多,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從家庭來說,包辦婚姻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提倡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風俗消失了,離婚率翻倍遞增,第三者插足屢見不鮮,導致很多家庭岌岌可危。夫妻一吵架就高喊離婚,孩子見到父母吵架就害怕離婚。人們生活在恐懼和孤獨之中,慢慢地心理就出現了問題。

有些人為了逃避寂寞和孤獨,每天忙碌地工作、上網、玩游戲、看電視或者跑到娛樂場所聚眾約會,每天在半睡半醒、半醒半醉中打發時間。這種方式純粹是尋找刺激來打發寂寞,不但逃離不了寂寞和孤獨,反而會增加很多煩惱,身體失去健康。上網聊天、聚眾約會、喝酒娛樂,這些只能讓你得到暫時的快樂。這種快樂轉瞬即逝,當一切繁華散盡,現實生活會讓你更加寂寞難耐,孤獨無助。

人生在世,誰都難免被寂寞與孤獨所困,不在寂寞中消亡,就在寂寞中爆發。若能夠學會走出寂寞,把生活調節得有滋有味,那你一定會是個幸福的人。佛法能幫助人把生命看得完全,使人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並幫助人在惡劣的環境中仍持守對信仰的信心。孤獨寂寞的人雖然往往無法改變環境,但是借助佛力不可思議的加持和善知識孜孜不倦的教導,卻能改變他的態度與心境。


聖嚴法師:人格在寂寞中昇華

一個寂寞的人,雖能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人之對於寂寞的境遇,總是容易引起哀傷的情緒。所以寂寞的境遇,總是不受一般人所歡迎的。

但是,人而真正能夠忍受寂寞,安於寂寞,樂於寂寞,並且願以寂寞為其終身之良友者,他將必然通過寂寞之路,透出於寂寞的氛圍之外。他將會在寂寞之中,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世間,認識世間的一切有情與無情;他將會發覺自己的缺陷,他人的缺陷,世間的缺陷,乃至一切有情與無情的缺陷;缺陷之中,產生憂患,憂患則與痛苦俱來;自己有痛苦,他人有痛苦,一切的有情眾生皆有痛苦;因為自己有痛苦,自己是人,凡是人,必皆有痛苦;又人是有情的眾生,凡是有情的眾生,亦當皆有痛苦。自求解脫痛苦,故亦必能逐漸而發為救人救世的大悲精神。到此境界,吾人的人性,已從孤單與寂寞之中,昇華而至於廣大無際的無盡藏中,自己深入於民胞物與的無盡之藏,自己的心胸,亦將充塞於無盡之藏,並進而彌蓋涵容了無盡之藏,此真所謂廣大如虛空了。但是,虛空雖然容受萬物,且以撫育萬物為職志,虛空的本身,卻是寂寂寞寞,無色無臭的。

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古來聖哲之士,不論出世的抑或入世的,他們皆從寂寞中來,那是毫無疑問的。雖由各人對於寂寞的運用有廣有狹,對於寂寞的體認有深有淺,而致聖格與聖階的範圍等次,各有差別,然其認定寂寞之可貴,乃是一樁事實,即使他們未嘗用過寂寞一詞的字樣。

人類思想的凝聚,必須有其冷靜的機會;人格的昇華,必先假以沉澱的時日。一缸混水,澄清之後,始能明淨如鏡而徹上徹下,但如不讓其有休息的機會,時時均以器物攪之拌之,那是不會澄清下來的。

世間固有不假造作的天才人物,一出世來,即能顯赫一時,但那總是浮淺的,好像肥皂的泡泡一樣,也能吹得很大,也能在陽光之下發出絢麗的色彩,也能使人對之欣然而笑,然其彩色的生命是有限的,其為人們所留下的印象與影響也是有限的。

世上一般的所謂凡夫,總是不甘寂寞的,總是想盡方法,要使自己比他人好,要使自己站在他人的面前與上面,要使自己讓他人看到,要使他人知道自己是比他人為好為高。所以一般的政客,口頭上喊著為民服務,事實上卻在踏著人民的背脊,登上自我高大的寶座,政客之所以不能成為偉大的政治家,端在他們的不甘寂寞,他們是為成全自我而利用他人;政治家之所以能夠萬民愛戴,留芳千古,原因是在他們的動機為救國家為救人民,能置個人的成敗毀譽乃至生死於度外,他們為了達到自救救人的目的,可以接受天下人的反對,即使在天下人的一致反對之下,他們仍能我行我素。所以歷史上的孔孟諸子,他們各有其政治理想的政治計劃,但他們卻未有一人是能即身而將自己的政治抱負全部實施的,甚至永遠未能付諸實施的,可是,他們那種獨立特行、獨往獨來而甘於寂寞的精神,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魄力,實在值得吾人深心嚮往。

吾人在寂寞的時候,不能不感到無聊,這是因為沒有寂寞的習慣,未能將寂寞的境遇,看作知己的朋友,所以大家喜歡往熱鬧的場所跑,希望能有一些可以交談的朋友,可以共同玩樂的朋友。但是人從熱鬧的場合中走回家裡時,或當朋友們各自分散時,卻會感到加倍的寂寞,好像自己是生活在古墓之中的木乃伊,孤孤零零,淒淒切切,冷冷清清,像一個無依的幽靈,像一隻失群的小鳥。於是產生反常的心理:越感寂寞之惱人,越向熱鬧的場合裡鑽,越鑽越感寂寞,越感寂寞越要找刺激。最後,心靈混沌了,肉體麻痹了,精神墮落了,整個的人生,也就毀滅了!

當然,凡是尚有一些自制能力的人,那是不會一直走下去的。普通的人,無聊的時候,可以看看書,寫寫字,聽聽音樂,時間也就打發過去了。但是,假如我像魯濱遜一樣,生活在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那裡沒有文明,沒有文化,也沒有任何的書籍,那時候,我是自殺呢?還是繼續活下去?如果我是一個聖者,這倒正是我所求之不得的環境了,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他要單獨跑到雪山去枯坐六年,耶穌成道之前要到西奈山去獨住四十晝夜,他們何嘗是從書本中找智慧呢?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是中國儒家的主張。書本之中,固可找到知識,真正的智慧,則非書本之中可以找到。所以佛教的禪宗,主張不立文字,主張直下悟入,明心見性。中國儒家,雖有悟的境界,但在宋明之前,殊少直接點出悟之重要者,到了宋明之後,因受禪宗的影響而標明了悟的觀念,陽明的龍場悟道,便是一例。雖然佛教的悟道與儒家的悟道,在層次與成色上有其差別,但其悟的方法是一樣的。如何才能悟道?首要在於知止,以不變而應萬變,心不變動就是定境,心如止水,自可內外明澈,而能自悟悟他了。唯此知止不變的工夫,若非甘於寂寞的人,那是用不上力的。

人之自高自大者,正因他是無知;人之能夠敬上而謙下者,正因他能知道自己之無知;人之無知而能自知為無知者,他已不是等閑的人物了。所以蘇格拉底自謂他之過於人者,只是自知其無知而已!但要發覺自己的無知者,非要有寂寞的經驗不可,一個不甘寂寞的人,他是不能自知其無知的,一個不能領會寂寞的人(像無有思想可用的動物一樣),更是無法自知其無知的。故如莊子所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警覺心,在一般人來說,那是談不上的。

可是,我們不妨從現在開始,找一個寂寞的機會,或在深夜的床上,或在傍晚的天井裡,或到空曠的原野,或到汪洋的海邊,或坐林間的樹下,或宿深山的梵剎,先讓自己寂寞下來,然後再向自己發問:

我是什麼?我從何處來?又將往何處去?

我認識自己嗎?認識些什麼?認識了多少?

我為何生在天地之間,如何生在天地之間,天地之間如何使我生存?

我對我的週遭事物,理解了多少?理解些什麼?

我是人?人應如何?我已如何?

我覺得人生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痛苦何處來,快樂何處去?自知有苦樂,也能知道他人有苦樂嗎?

我生於天地之間,對天地之間的一切萬有,理解了多少?理解了些什麼?

像這些問題,任便舉出一個,必將無以回答,即使勉強回答,此一答案的分數,必也少得可憐!即使是集古來的大宗教家、大哲學家、大科學家,數千年研究的大成,也只說出了一點一滴、片鱗半爪而已。釋迦世尊,雖稱正遍知覺,但其所覺的形上境界,乃是唯證乃知的,乃是不假言說的,我們凡夫,自也無法從佛教的經論之中找到本末究竟。此一本末究竟或事物終始,仍須吾人從寂寞之中去開悟出來。

偉大的人物,都是從寂寞中來的,也唯有從寂寞中來的人,更能值得人們的尊敬。像西洋的哲學家中,斯賓諾莎甘於磨鏡的寂寞,尼采甘於病痛的寂寞,其餘如霍布士、笛卡兒、洛克、萊布尼茲、休謨、康德、叔本華等,皆甘於獨身的寂寞。中國自顏回以下,賢哲之中,甘於陋巷布衣的寂寞者更多。縱使學優而仕,身居顯要,但他們總是耿介質直,不阿不求,從政是為兼善天下而已,正是學以致用的表現。唯於偉人之中,寂寞一生者之精神作用,遠較及身聞達之流,更能使人崇敬與嚮往,卻是一個事實。這在宗教的行誼之中,尤其明顯,一個高僧,只要能有徹底放下的決心,他們對於寂寞的生活,必能甘之如飴,世人視之為枯槁,他們住之如春風。因為一個真正的宗教家,特別是一個佛教的僧人,他們雖以出世為宗旨,卻以入世為手段,他們的徹底放下,為的是要絕對的承當,若不先做去人欲而存「天理」的工夫在前,自也無法擔起自救救人救眾生的重任在後。即使一個高僧,未嘗真的在其一生之中,度盡一切眾生,但卻願於生生世世,盡未來際,直到度盡眾生為止,正因有其弘願之所在,他們雖然枯坐於水邊林下,亦同於心包太虛而與一切眾生談天說地了。近代的佛教界中,有一位弘一大師,他於出家之後,總是隱藏,總是甘於過他寂寞的生活,他在生前,著作無多,化眾甚少,但其若有所言,必是悲憫懇切之詞,必能語語感人,故到目前為止,不論僧俗,凡是知之者,談起弘一大師,總會肅然起敬,這就是受他那種卓拔的人格所感。那種卓拔的人格,卻是從寂寞的生活中,貞凝而成的。

一個甘於寂寞的人,根本不會想到寂寞的問題。人在單獨的時候,會覺得寂寞,有了一個朋友交談,便不寂寞了;一個甘心與寂寞為友的人,卻將一切寂寞中的人當作自己的朋友,他將全部的心力,放在寂寞的朋友身上,為之發掘問題,並為想出解除問題的方法,以期拯救,以期安頓。因為凡人皆在寂寞之中而又不忍甘於寂寞,不甘寂寞的人是愚癡的,也是痛苦的,所以凡人皆在他的拯救之列,凡人皆是他所關心的朋友。那麼試問:能以一切人乃至一切眾生為朋友的人,他會感到寂寞嗎?當然是不會的。

若想甘於寂寞,確非輕易之舉,如果以甘於寂寞作為來日的晉陞之資,期以十年寒窗,換取來日的衣錦榮貴,那是流俗的,那不叫作甘於寂寞,而是做的投資生意。離俗而處者,固為甘於寂寞的人,一個真能甘於寂寞的人,卻並不一定要離群獨居,像美國的林肯,像印度的甘地,都是寂寞的人。寂寞者不會考慮到自己的問題,他只希望同情一切人,了解一切人,並願為一切人乃至一切眾生承擔問題而解除問題,他是忘我的,即使一切人乃至一切眾生都把他當作敵人來攻擊,他也必能在所不計,人皆以他為敵人,他卻仍以朋友乃至慈母的心懷來愛之護之。所以佛教主張學佛者,應先空去一個我的觀念,然後才能進入佛法的聖階,因為人欲皆由我的觀念而來,有我就有人欲,有人欲便不能甘於寂寞。

寂寞是可貴的,願將此一短文,獻給正在寂寞中的人。


常常我們獨處時並不覺得孤單,但卻會在人群中感到寂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代人在人際互動上,雖然有了看似無遠弗屆的網路以及眾多的網友,但至交人數與人際品質卻不如以往。此外,普遍的「寂寞」則是現代人的另一個痛點,而寂寞和孤獨有何差異?我們又該如何改善這些困境?達賴喇嘛在此分享了他充滿智慧的想法。

文:達賴喇嘛、戴斯蒙・屠圖、道格拉斯・亞伯拉姆

寂寞: 沒有人不懂孤單

現在的社會,人們常常覺得非常寂寞。

達賴喇嘛說。午茶時間過後,我們開啟了新的話題。

我們談起寂寞和疏離,以及近來一些令人憂心的統計數據。社會學家琳恩.史密斯樂文(Lynn Smith-Lovin)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現代人認為自己擁有的摯友人數,從三人減少到了兩人。我們可能有數百名臉書好友,真正的至交卻在遞減。最重要的或許是,每十個人當中就有一人表示自己沒有任何親密的友誼。

「其實,印度也和美國一樣,」達賴喇嘛繼續說道:「大城市裡生活忙碌,大家或許不是沒見過彼此,可能還認識好幾年了,但卻幾乎沒有真的交流。所以一旦出了什麼事,大家會覺得很孤單,因為不知道能向誰求助、尋求誰的支持。」

從小在曼哈頓長大,四周環繞著七百萬名紐約人,我完全明白達賴喇嘛的意思。小時候,我從沒真正和住在公寓同樓層的鄰居打過招呼。偶爾會聽見有人關門的聲音,鐵門噹啷一聲發出空洞聲響,門鎖隨即拉上。萬一等電梯的時候遇到了,不但話講不到幾個字,還會互相閃躲彼此的眼光。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刻意迴避,後來推想這應該是一種防衛,因為這麼多人居住在一起太過擁擠,要避免起衝突。

「在鄉下,農民就有很強的社區意識,」達賴喇嘛解釋道:「要是哪個人或哪戶人家遇到麻煩,大家知道可以找鄰居幫忙。哪怕是在上百萬居民的大城裡,我們對彼此一樣有責任,不管互相認不認識。」

我想起從前公寓大樓裡那些上鎖的門。我們怎麼會對根本不認識的人有責任呢?那些緊閉的門扉和門後看不見的住戶,彷彿一再提醒我們,我和你沒有關係。現在聽了達賴喇嘛的話,我在想,小時候搭電梯或等地鐵時,大家迴避眼神接觸說不定是因為歉疚,因為我們身體這麼靠近,情感卻如此遙遠。

「我們一樣都是人,無庸置疑。」達賴喇嘛回到他最強調的一句話,「我們同樣生就一張人臉,看見彼此立刻知道,你是我的同胞。不管認不認識對方,都可以微笑問好。」我想起之前有幾次,我在等電梯或等地鐵時,微笑向人親切搭話。沒錯,我為人性交流付出的努力,偶爾也會換來困惑,畢竟這並不是社會習慣的準則。不過大多數時候,對方都會放下防備、露出笑容,好像我們共同打破了一道魔咒,重新體認到彼此身為人類的連結。

「我們的社會崇尚物質文化,」達賴喇嘛說,「追求物質的生活中,沒有友誼的觀念,沒有愛的觀念,只有工作,全天候二十四小時,跟機器一樣。可以說,現代社會像一具巨大運轉的機器,我們終究也會成為其中的零件。」

達賴喇嘛點出了現代生活的一大痛處,但因為這樣的現象太過普遍,我們都忘了那其實並不正常。我想起大主教說過的烏班圖精神,人必須經由與他人來往才成其為人,我們的人性要在彼此之間才得以體現。

達賴喇嘛解釋過,佛教認為人在各個層面都有因緣——大至社會層面、個人層面,小至原子層面。達賴喇嘛時常強調,人出生與死亡皆完全仰賴他人,在這之間,我們以為自己能獨立而活,其實是個迷思。

「假如只強調次級的差異——我的國籍、信仰、膚色——就會老是注意到彼此的差別。好比此時此刻的非洲,太多人在強調這個國家、那個國家,但大家應該想,我們都一樣是非洲人,更廣地說,一樣都是人。宗教信仰也是,什葉派或遜尼派,基督徒或穆斯林,大家一樣都是人。信仰不同宗教是個人的事。若我們能站在一視同仁的立場與人相處,就能回到最原初的一面、我們共同為人的一面,而不會受限於那些次級差異。如此一來,你真的能夠同情敵人。」

「我們都具有愛人的能力。現在科學家也發現,同情心是人的基本天性。問題是孩子們去上學以後,學校並沒有教他們培養這些深刻的人性價值,他們的基本天賦就被放到一邊了。」

「我們的教堂、寺廟和猶太教堂,可能也不夠開放,沒扮演好應有的角色。」大主教補充說:「我真心覺得,我們這些宗教夥伴需要付出更多心力,讓寂寞的人願意來傾吐心事。不必強迫,也不分階級順序,擔心紀錄、地位等等,而是真的單純善待一個前來求助的人,讓他們獲得之前缺少的東西,溫暖和友誼。很多計劃最一開始的原意都是希望幫助人遠離寂寞。」

我們不想孤單,卻常把自己鎖起來

常常,我們獨處時並不覺得孤單,卻在身旁有人的時候感到寂寞,例如身處於一群陌生人之間,或是參加一場誰也不認識的派對。很顯然,內心感受到的寂寞,與實際上是不是獨自一人,兩者有相當大的差別。人可以在獨處時感到喜悅,寂寞時則無法。喝茶小歇過後,我們的對話又回到了這個主題。

尊者,我們前一段剛討論完寂寞,但我想回到這個話題,再問一個問題。僧侶多半花很長的時間獨處。孤獨和寂寞的差別是什麼呢?

達賴喇嘛轉頭看大主教想不想回答這個問題。

「不,老兄,我又沒當過和尚。你先說。」

「出家人不只是脫離塵世生活,他的精神也要脫離。就以大主教的信仰來說,」他指著大主教一邊說:「基督教僧侶常想著自己蒙受上帝恩典,應當全心侍奉上帝。人無法直接與神接觸,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侍奉神的子民——人類。所以說起來,我們其實從不孤單。

「這取決於你的態度。假如心裡充斥著負面的批判與憤怒,就會覺得與他人有隔閡,進而感到寂寞。如果你心胸開闊,充滿信任和友情,就算一個人獨處,就算過著隱居生活,也永遠不會感到寂寞。」

「聽起來很矛盾,不是嗎?」我說,想起前往達蘭薩拉的途中,我們正在買甜甜圈時,丹增喇嘛說,他一直很想依傳統到山裡閉關三年。「人可以在山洞裡隱居三天、三個月或三年,也不覺得孤單,但卻會在人群中感到寂寞。」

「我們是社會動物,想生存就必須合作,但合作完全仰賴信任。信任會凝聚人們——全國上下都能凝聚在一起。當一個人富有同情心,培養出關懷他人的習慣,他周圍的氣氛也會變得比較正面且友善,到哪裡看到的都是朋友。一個人內心如果充滿恐懼與猜疑,其他人不只會自動保持距離,也會變得小心、懷疑且猜忌,寂寞就隨之而來。」

「一個人如果有顆溫暖的心,他隨時隨地都能全然放鬆。要是活在恐懼之中,認為自己跟別人是分離的個體,情感上自動會和其他人疏遠,進而為格格不入和寂寞感奠下基礎。所以,就算有一大群聽眾聽我演講,我也從不把自己當成特別的人,以為自己真的是什麼『尊者達賴喇嘛』。」他嘲弄自己的崇高地位,說道:「我一再強調,遇見別人的時候,我們都一樣是人。一千人,一樣都是人。一萬人或十萬人,也一樣都是人——理智、情感和肉體皆然。然後你看,沒有隔閡。我的心境於是也能保持全然的平靜舒緩。要是太執著於自己,就會開始去想我和別人不一樣,只會更焦慮、更緊張。」

「弔詭的是,人會過度重視自己,背後的動力其實是想為自己尋求更大的快樂,但到頭來,造成的效果卻恰好相反。當一個人過度重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就會漸漸斷裂、疏遠。到最後連和自己都變得陌生,因為生而為人,與他人建立關係是最根本的需求。」

「過度關注自己對健康也不利。太多恐懼和猜疑、太多的自我執著,會導致壓力和高血壓。很多年前,我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參加一場醫學研討會議。其中一名學者上臺發表時說,大量使用第一人稱代名詞——經常說我、我、我,或我的、我的、我的——這樣的人心臟病發作的機率明顯高出許多。他沒有解釋原因,但我覺得一定是真的,他看得很深遠。一個人太關注自己,眼光會變得狹小,這時候再小的問題看起來都大到難以承受。」

「此外,過度在意自己也會帶來恐懼和猜疑,這會害你老是與其他人類同胞有隔閡,不僅帶來寂寞,而且很難與其他人溝通。說到底,人都是團體的一分子,無法不和其他成員來往。你的志趣、你的未來都有賴於他人,要是自絕在外,如何快樂得起來?只會有更多惶恐和壓力而已。我有時候說,人有太多我執,就會封閉自己的心,難以與別人溝通。當我們關懷起其他人類的處境,心才會打開,與他人交流也會變得輕鬆愉快。」

達賴喇嘛和大主教想說的是,只要敞開心胸,把眼光和關懷轉向他人,我們自己就能發出溫暖。


人為什麼會孤獨寂寞?

問:人為什麼會孤獨寂寞?怎樣斷除孤獨寂寞感呢?

智海法師答:孤獨和寂寞是自己的一種看法,是自己的一種心態、分別。你怎麼會感覺到孤獨呢?在大庭廣眾之下,你也會感覺孤獨。

孤獨感從何而起呢?還是我們自己的一種感受。我們自己怎麼界定孤獨,我建議在我們孤獨、寂寞的時候反省一下自己。在反省過程當中,也許就能認識孤獨寂寞的本來面目。我們想不孤獨寂寞的時候就能不孤獨寂寞!

當我念一本經書時,我發現,每一句話都能讓我共鳴,我的心並不孤獨!我和佛菩薩就在一起,和這些法義道理就在一起!

在寺廟裡,晚上非常安靜。有的人就會感到很害怕,害怕什麼呢?害怕鬼。

在看書的時候,根本不會想到鬼,感到害怕。孤獨,往往是自己覺得孤獨。不投其所好,就會感覺孤獨。怎麼樣斷除呢?只要能認識自心欣賞自心,體驗當下。

比如,一朵花開得那麼美,為誰綻放?好像為我開放。空氣,因我今天的覺知,而感到它的流動。

一本書,讓你和古人交心,成為朋友。打坐,自己觀自心,看自己是善心還是噁心,還可以管理它,自心是非常熱鬧的。能夠看自己妄念生住異滅。孤獨,往往是自己不能認同自己,不能安住當下,向外尋求!

自己沒有找到自己安心方法、生命意義的時候,就會感到孤獨。也無所謂斷除,孤獨本來是我們自己增益出來的。你的心陷入無明,孤獨就出來了。無所謂斷除,只要你心態一改變,孤獨就消失了。


南懷瑾先生:放個假在家,幾個人能真正享受清閒?

我平常說:“假使有人能享受寂寞,享受無聊,他就是大丈夫。”比如明末蒼雪大師的詩句:“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忘。”你想這對一般人來說簡直無聊透頂了吧!一天到晚意識凝結,止於一處,任何思想都不起,世人有幾人能享受這份莫大的寂寞呢?

像你們現在一天到晚見面相聚,喜怒嗔愛種種情緒切得斷嗎?普通儒家也說:“人非有品不能閑”,品格修養很高的人才能自得清閒,所以孔子說:“小人閒居為不善”,只有君子空閒時仍覺得生命的充實,小人沒事做就會感到活得沒意義,百無聊賴,你們天天想求空,真的空來了,又被嚇住了。

宋朝曹文逸對修道有個口訣:“閑閑只要養元神”,這個“閑”談何容易,它就是切斷之意,不過這還只是第六意識的境界,但又有幾人做到?真做到了,再進而證得小乘阿羅漢果也不難。此念定久,即灰身泯智,修行人連這點起步都沒到,那其他接下來的也就不用談了。

什麼是佛?禪宗祖師答:“佛是無事的閒人。”這很難,閑也不容易的,我看你們當中有幾位很閑的,但是閑得很煩惱。古人詩曰:“人非有品不能閑”,這個品不是人品,是說沒有超越“了脫”境界的話,是閑不下來的,閑下來會痛苦的。孔子說:“小人閒居為不善”,一個人閒居久了不是好事。所以有時我會勸一些年紀大的朋友不要退休,能夠賴就賴,多拖一下。我看有的人做了幾十年事,一退休下來就垮了,開始生病,精神不好,很快就真退休了。為什麼?就是“人非有品不能閑”。

我們看看供在臺北指南宮那位有名的呂純陽,他有一首詩:

一日清閒自在仙

六神和合報平安

丹田有寶休尋道

對境無心莫問禪

他這首詩也可以說是講修養的,你看他說的“一日清閒自在仙”實在是好,我們如果能夠有一天不忙碌,呆在家裡,沒有事,沒有煩惱,那就好比神仙。但是一天偶爾沒有事,在家休息,也許做得到;可是我們儘管清閒,卻不見得自在:放個假在家,東搞搞,西搞搞,老婆兒子哭一頓罵一頓,真不自在。“小人閒居為不善”,清閒反而危險,所以說能清閒自在也不簡單。

第二句“六神和合報平安”難了,身體一點病痛難受都沒有,“六神和合”是身體的,精神健旺,那談何容易!這時“丹田有寶休尋道”,道家講煉成丹就成仙了,他們認為每個人內部都有“丹”,就是長生不老的藥,但是一般人找不到。現在呂純陽找到了,他牛吹大了。第四句和我們現在所講的有關了,“對境無心莫問禪”,這個境界多大啊!如果人真做到“對境無心”的話,的確就可以成佛,也就不用參禪,不用學佛,不用修道,已經到家了。

只從人們的心理意識來講,一個人如果把心一定下來時,當然便有一種較為寧靜的感受。尤其人的生活,每天活在極度的忙碌緊張當中,只要能夠得到片刻的寧靜,就會覺得是很大的享受。但也不一定,有些人習慣於忙碌緊張的生活,一旦寧靜無事下來,反而覺得無比的寂寞,甚至自生悲哀之感。在人群社會中,這種人的比例,比愛好寧靜的人,至少超過三分之二以上。

明代蒼雪大師的詩說: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事實上,當我們心中無事,意識不起作用,當下忘卻“所知”的分別活動,好像空空洞洞愣住一樣,這便是“心”的現象。

通常一般人,尤其是大忙人,偶然一刹那之間,也都會碰到這種情況。不過,一般人碰到這種情況時,反而會起恐怖,自己會懷疑自己腦子有問題,或是心臟停止活動。不免自尋煩惱,憑一知半解的醫學常識,找醫生,量血壓,檢查心電圖,大多就因為自起恐慌而真的生病了。事實上,這起因是一種人我自己的心理病。如果在這種狀況中,坦然而住,反而得大休息。

我的建議,讀國學院,要懂一個東西,諸葛亮的《誡子書》,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信,這是千古讀書人的銘言。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他告訴兒子,先學會寧靜,寧靜不是單指打坐時思想的寧靜,而是你心境要隨時可以寧靜,欲望減輕了。第二是“儉”,這個“儉”好像省錢的儉,同樣的寓意,簡化,腦子情緒不要複雜,一切都要簡化,抓到要點。尤其這個時代,事情那麼多,大家都忙昏了頭,都在拼命,精神問題越來越多,要好好學習“儉”和“靜”,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求學問的道理,先要學會把自己的思想情緒淡化了,甘於寂寞,甘於淡泊,要安靜。你天天要去玩,欲望太多,卡拉OK呀,交男朋友啊,交女朋友啊,耽誤很多時間的。求學是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學問要寧靜。“才須學也”,才能是靠學問培養的。“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諸葛亮一輩子寫的信都是幾句,很簡單,所以諸葛亮的一生只有兩篇大文章哦,萬古流傳的前、後《出師表》。他文學水準非常高,寫的信簡單扼要,有時候只三句話,包含了很多。

“慆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慆慢”,傲慢,“慆”,自己得少為足,有一點點懂了認為了不起了,然後傲慢,看不起別人了,這樣求學沒有用啊,不能研精,不能深入了。“險躁”,心裡蹦蹦跳跳的,情緒很亂,則不能理性,不能靜養。這句話講做學問。

然後下面是告誡兒子的話,“年與時馳,意與歲去”,年齡一年一年長大了,時間溜走了,時間像車子一樣,跑過去很快很快。“意與歲去”,我們的意志、思想隨著年齡大了會懶,墮落,勇氣沒有了。這八個字非常重要!他告誡“遂成枯落,悲歎窮廬,將複何及也”。他說如果你犯了這個毛病,一天偷懶,以上的告誡你做不到,隨著年歲老大,“遂成枯落”,永遠就是這個程度了!年紀大了才後悔,“悲歎窮廬”,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有屁的用啊!“將複何及也”,那個時候都來不及啦!

這是諸葛亮告誡兒子的一封信,簡單明瞭,一輩子都適用。所以諸葛亮的一生,你看雖然幫助劉備建立一個國家,當宰相,但他始終是“淡泊寧靜”四個字,這是他的學問修養。他死了以後,現在是萬古一人,大家都想學他。他的學問是“寧靜”來的,所以知識分子要學他。


孤獨

文: 陳芷涵

您曾經感到孤獨?是您一個人時感到孤獨抑或在人群中也感到孤獨?

每逢假日時,在社群媒體裏總是充斥著大家跟朋友、家人或情人出遊的照片,對於獨自一人的您,是否會感到孤獨?或是與一群好友出遊,但內心還是感到孤獨?就像自己與外界失去了連結,而產生焦慮、不舒服的情緒?

孤獨不是一個人時才會感到的孤獨。當您認為自己無法融入他人時而感到不快樂或痛苦的時候,我們也稱它為「孤獨」。

孤獨英文是「 loneliness」,是一種「主觀」的感受,無法用「客觀」來衡量。「孤獨」是您的大腦要激勵您尋求「社會連結」。因人類的原始生態就是如此,人是群居,是兩者之間的生物。[1]人為了生存需要與人的合作與聯繫關係,例如狩獵、生育等等,讓人能夠生存下去的基本條件,都不是可以獨自完成的。因此認知神經科學家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認為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大腦讓您有種「社交疼痛」(或心理疼痛)(Social Pain)[2]來確保您停止做出讓自己「孤立」的行為。麻省理工研究人員也發現這種痛苦來自於「中縫背核區域」的神經元,這塊區域因與憂鬱症相關而聞名。

郭朝順院長

學期非常有幸的參加了佛光大學 佛教學系郭朝順院長主持的「佛學與心理學讀書會」,獲益良多。郭院長是思辯能力很強的人,而且博通古今,滿腹經論又好學不倦的學者,讀書會在他的主持下,大家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心理學對我而言是完全陌生,但因為與「人」有關係,所以特別想了解「人」、「人際」及「人心」的問題。三者看似單純,但似又龐雜難於捉摸。

這次的讀書會由我帶領,也是自 Covid-19 疫情以來,第一次回到學校實體上課,此次有實體與線上雙管道的學習,參加人數共約二十餘人。這次讀書會所讀的書,作者是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是由張老師文化出版《存在心理治療》(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下冊的第八章〈存在孤獨〉及第九章的〈存在孤獨與心理治療〉。此兩章,主要是探討「孤獨與死亡」與「治療師和病人」之間的關係及幫助。限於篇幅,本文僅以「孤獨」與大家分享。

在準備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名詞是不理解的。例如甚麼是「存在的孤獨」?「存在」就「存在」;「孤獨」就「孤獨」,為何是「存在的孤獨」?在探究其意之後,恍然大悟。

孤獨並非只指形體上的孤獨,而是指心靈、精神上的孤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孤獨分為三種:人際孤獨、心理孤離和存在孤獨。

「佛學與心理學」讀書會

1. 人際的孤獨:就是一般經驗到的寂寞,意指與他人分離。它是許多因素產生的作用,例如:地理上的孤立、缺乏適當的社交技巧、對親密有極度衝突的感受、防礙適當社交互動的人格類型比如分裂型人格和自戀型人格,(比如分裂型、自戀型、利用型、批判型)。例如有時您在人群中,仍感到孤獨。甚或您與親密的人在一起時仍有的孤獨感。

2. 心理孤離:是指人把自己分隔成許多部分的過程,只有表面的互動但缺乏真實感則為「孤離」。佛洛伊德用「孤離」來描述一種防衛機轉,特别出現於强迫性精神官能症,就是把不愉快的經驗從情感中剝離開來,阻斷其相關的連結,使之脫離平常的思維過程。

在當代心理治療舞台上「孤離」。不只用來指正式的防衛機轉,更常非正式地表示任何形式的自我分裂,所以壓抑自己的感受或慾望、把「應該」或「必須」當成自己的願望、不相信自己的判斷或埋沒自己的潛力,都被稱為心理孤離。

心理孤離是現行精神病理廣泛運用的典範,現代理論家如荷妮、佛洛姆、蘇利文、馬斯洛、羅傑斯和羅洛‧梅,都假定病理是「早年發生的障礙」造成自然發展而脫離軌道的結果。

3. 存在孤獨:人常常與别人和自己的某些部分分離,可是這些分離的背後有一種更基本、和存在有關的孤獨——即使和别人有最愉快的互動,即使有圓滿的自我認識和整合,仍然存留的孤獨。存在孤獨是指自己和任何其他生命之間無法跨越的鴻溝,也是指一種更基本的孤獨——人與世界的分離。這也是三種孤獨中,作者著墨最多的。

在現代的社會,有孤獨感的人越來越多,因社會型態劇烈的改變,但我們的生理機制來不及跟上,當我們的大腦或身體來不及適應這個世界的變化,這種落差就會帶來巨大的痛苦。尤其現代生活科技的發展,造成生活型態的變遷,生活上更便利及忙碌,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更大,能談心的對象變少了,讓孤獨感愈來愈嚴重。

根據相關研究,由於怕被拒絕而把自己關起來,拒絕走入人群,也不想認識新朋友,舊朋友也不再聯絡或在別人眼中,覺得您是不友善、難於溝通、不易接近的人,而陷入惡性循環。久了就容易引生「焦慮症」,會使我們壓力賀爾蒙升高,讓我們衰老得更快、免疫系統的下降、病情惡化,更可能變成憂鬱症或患上阿兹海默症(腦退化症)等。人若長時間不吃不喝會導致死亡,情緒也一樣,如果長時間的有「孤獨感」也可能導致走向死亡。

身邊很多朋友常有「孤獨感」,他們會談他們的煩惱及對孤獨感的無助。當我們在了解自己為何會有這種感受時,或許我們就能跟「孤獨感」成為朋友,進而享受一個人的時光。但是如果這種情緒已經影響到您的正常生活,尋求專業的協助是必須的並不用害羞。因為尋求協助就是一種勇氣的表現。

一般人無法長久忍受存在孤獨,對抗存在孤獨的恐懼,主要的力量就是關係。每個人的存在都是孤獨的,可是藉著「愛」與「良好的關係」可以彌補孤獨帶來的痛苦。

馬丁‧布伯說:「關係是一切的起源……(中略),美妙的關係可以衝破孤獨的障礙、壓制它的嚴厲規則,在自我與自我之間架起一道橋樑,跨越宇宙的恐懼深淵。」[3]如果我們在寂寞深淵之前被恐懼征服,就無法向别人伸出雙手,而得到改善。「人」並不是以獨立的實體存在,「人是兩者之間的生物」,如果人真實地與他人建立關係,就必須真正地傾聽他人,放下對他人的期待和刻板印象,讓自己在他人的反應中成長。

佛洛姆認為愛是「主動」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的過程,這一點對臨床工作者非常重要。當面對病人抱怨寂寞、不被愛、不討人喜歡時,有豐富經驗的治療師總是探討相反的範疇:他們是沒有「愛的能力」。愛是一種正向的行動,不是被動的情感;是給予,不是接受。

「分離」是成長的一個過程,要成為獨立的生命,必經歷分離與孤獨,因為它所代表的意思是:自主、自信、自立(靠自己站立)、成為自己、獨立。不願分離代表不願長大,可是分離和成長的代價就是「孤獨」。

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是一種心情。孤獨是給自己的時間與空間,並不等於空虛。社交媒體可能會加劇孤獨感,但它也在幫助人們建立聯繫。

記得以前在讀書會中曾聽過一位學員分享,他的爺爺今年已經112歲了,每次去探望爺爺時,爺爺總是說:「我很孤獨,我活得太久了……我沒有朋友,因為他們都過世了。所有我愛的子女也都死了。在我這個年紀,幾乎所有人都死了——除了我還在這兒。」

也還記得曾有位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學員,母親因工作常不在家,她總是自己一個人過日子,有一天下班時,她站在熙來攘往的街口,駐足了半個多小時,卻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裏去……

此次讀書會,也討論到一個問題,就是有一天老公回到家,老婆渴望得到先生的關心,於是主動向老公表達,結果老公的回答是:「您不夠成熟,您要學會獨立。」相信當下老婆有很深的「孤獨感」。

在同學中,有位是資深的「諮商心理師」,她分享著說:「我們通常會好奇先生的內心發生了甚麼事,為何這樣說?先生或許可以成熟的應對,譬如主動關心太太發生甚麼?或者詢問太太想要甚麼,給予回應,又或者給她一個擁抱,甚至有些先生能夠從太太的表達中,感受到她的孤獨,對太太說:『對不起,可能我最近太忙,疏忽了您。感謝您願意跟我分享您的心事……』相信這會是一個比較具體圓滿的回應。」

個人也覺得愛是一種無私、心甘情願的給予(付出)並看到對方的需要,對他人身體和心理的需求有反應。當然現代人都非常忙碌,未必能時時做得如此圓滿,但當對方發出訊息「要糖吃時」能即時的回饋。相信這是比較圓滿的。

如何降低孤獨感

美國研究指出,有三個方法有助降低孤獨感:

1. 增強社會支持:不要害怕跟別人建立關係,多跟親友聯絡,讓自己感受到自己是被愛及有價值的。

2. 增加社會互動:可參加有相同的宗教或興趣的團體,增加與別人互動及連結的機會。

3. 糾正錯誤的認知:思惟與別人互動時的實際內容是甚麼?如何解讀這種互動?有沒有過度解讀別人的行為與意思?

這也是對治「孤獨感」最有效的方法。因在與別人互動過程中,先建立了「防衛機制」而導致錯誤的解讀別人的行為。

偶爾有「孤獨感」是一種正常的感受,每個人都會有「孤獨」的時候,我們要先「接受它」,再檢查自己是不是常常過度專注於跟別人互動的「負面」行為或情緒。很多事對方並無惡意,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別人的行為。試著敞開心胸接納別人,可能不只幫助了自己,也可能幫助其他受「孤獨感」困擾的人。

無論您是怎樣的身份,都無法阻止「孤獨感」的來襲,因為它就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孤獨的滋味是複雜的,好像是喝茶,剛入口的第一口可能又苦又澀,可是當你吞下去後,它卻會回甘,我們會在感受孤獨滋味的過程中成長。

主動選擇獨處,並不算孤獨。我是一位很享受孤獨的人,孤獨使我更有機會思考,看自己喜歡的書,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也更有機會跟自己對話。因工作的關係,常常獨自一人在外,從此處飛到他鄉,從這個城市飛到另一個城市,有時睡醒時常會問自己,今天我在哪裏?總要看看行事曆才確定自己的時空。雖然如此,我還是很享受孤獨的人。

佛教如何面對孤獨

記得2003年在法鼓山香港道場,參加兩天由楊蓓老師帶領的工作坊,一開始她放著輕柔的音樂,叫我們各自隨著音樂自由隨意的走,然後她輕輕的說:「我們來時一個人,走時也一個人……」,對我而言是多麼的震撼,為何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在那兩天裏,盡是向自己內心挖掘出最不可言說的自己,在兩天的過程裡,大家都毫無保留的挖清自己曾有的憤怒、委曲、怨恨、孤獨、無助、陳年的沉痾及隱蔽不可告人的事情和情緒,一層層的將它們剝落,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而淚流滿面,那是一次次的懺悔及一再再清淨自心的洗禮,到活動最後,她問我們有沒有寫信給過自己?最後是每人寫給10年或20年後的自己。大家都潸然淚下、泣不成聲……但也得到一次心靈的解脫。至今依然深刻。在《無量壽經》云: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人因情執而憑添許多愁苦,人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與楊蓓老師帶領的情境相應。

在唯識心所中,查不到相對應「孤獨」的心所,但應與「受、想」心所有關。印順導師在《大乘廣五蘊論講記》裏說:

受蘊,「受有三種」,「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一種是樂,一種是苦,還有一種不苦不樂--無所謂苦、無所謂樂的。說得詳細一點的,有五種受。苦、樂、憂、喜、捨,就叫「受」。

「想」,簡單講就是「取相」。現在的心理學叫做「印象」。在修行上,想也是很重要,很多修行的方法叫「想」,比方說不淨觀就是不淨想,到最後是骨想、空想。

受、想都是一種心理作用,因其在我們平常對境界的認識上也好,在修行上也好,都有些特殊的重要意義,所以佛特別講受蘊、想蘊。

「受」是依「觸」而起,有了「觸」,就有「受」。

「受、想」在活動上是不離的,如根境和合有識生,三和合而有觸,觸而有受,受而有想。受從境起,如孤獨是一種感覺來說,它不能離境說孤獨,這境不能無取像而有受,所謂六受身和六想身,是不離識而有心所之受想等等。心所是作用,是活動,受有苦、樂、捨受,孤獨是一種「苦受」,也可能是捨受或樂受。「孤獨」應無體,或是以「受」為體,是分位假立。

「受、想」無論以何種形式出現,它們都是不堅固而且沒有實體。正如水泡一樣,它們也是即生即滅,顯露出無常無實的特質。孤獨也是一樣,當「孤獨感」生起時的「苦受」或是自主性的孤獨,心的「樂受」或「不苦不樂受」,都是生滅無常,因為都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孤獨又可以是境,境是中性;心念才有分別孤獨或不孤獨。

一般「孤獨感」(除了自主性的孤獨以外)都是源於「精神沒有寄托」,如果能將空閒的時間拿來做對佛法的學習、當義工或修行上參加法會、禪修、關懷弱勢團體等,不但可促進人際的互動,也可培福增慧,例如讀書、寫作、靜思都是獨自一人完成,是孤獨但沒有不快感,更不會有「孤獨感」了。如果我們能依三法印安於中道,我們就會跟孤獨建立起友好的關係,孤獨將會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智慧的曙光。只要不是長期的孤獨感,保持正面和自然的心態去面對,一切都是自然的。疫情延續了兩年,此刻的您是否已學會與孤獨和平共處了?

當您的心是快樂的,人也就幸福了,願一切美好都跟隨著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