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是「當頭棒」,順境叫「腦後針」。
夢參老和尚
古來人跟我們這樣講的:順境,你可要注意了,這很危險,容易墮落;逆境是增上緣。古人形容順境與逆境是怎麼比方呢?
逆境是當頭棒,你可以不接受,或者求懺悔;順境,你躲不了,順境叫腦後針——你沒看見,你的眼睛長在前面,人家在你後頭扎你一針你還不知道,被害了還不知道。
「法師,你不得了。」或者還要客氣一下,人家贊嘆你,你的心裡飄飄然,這就麻煩了。人家說你不得了,比丘尼師父修行好、道心好;哎,這個常住真了不起。你聽了也跟著飄飄然,你不知道自己要是如何了。不錯,你也是普壽寺的一分子。
當頭棒和腦後針,逆境能助長你的道心;順境就困難,不知不覺就落入圈套當中。比如說有很多道友,跟我研究這個問題,說要朝五台山、或者是朝九華山、或者朝普陀山四大名山,每個山志都會介紹各種聖境。
他問我:「老法師,您到這個山見到什麼?」我說:「我什麼也沒見到。」「您什麼都沒見到嗎?」「沒有!」「那你怎麼想?」我只見到自己造罪,我有很多業;到了名山我是去懺悔,不是想見什麼,也見不到聖境。
再進一步說,你見到聖境又怎麼樣呢?見文殊現身,文殊說的法,你們沒有去做;見到地藏菩薩教你《地藏經》的法,你沒有去做。你見到又起什麼作用呢?這都是求神通,見聖境想投機取巧,得到加持開智慧,一下子就開了智慧——智慧開了我不用再學習了。不過佛菩薩教導我們,要一步一步地走,修行出家也是有次第的,沒有超越的。
每部經,佛不但給你講,還有例子讓我們看:越是大乘經典越讓我們不要起分別,就說《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你看他參每個善知識不同,有現順境的、有現逆境的,如果你有分別心,想這能是善知識嗎?善財童子也生這個心。
婆須蜜女、無厭足王,一個殺人無厭,一個妓女,因為善財童子有那麼大的善根,空中有護法神警告他:對善知識不要生分別想。那我們就不行了。
我們對每個人看法,心裡頭有一把尺,結果我們就把學到的一點佛法拿來衡量別人:哎!他不夠資格、沒有修行。不要這樣看,這樣看是不行。這本身也含有橫——不順佛的教導。你把這橫都理順了,那就對了,橫的事就沒有了。
佛法告訴我們,要這樣去對待逆境與業力
大安法師
人處在這個世間,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麼順利?遭受一點苦難,做事困難重重,不要去拒絕。這就是處世不求無難。你幹事不要追求沒有困難,如果做事一帆風順,沒有困難,你一定是驕奢的、驕傲的,奢侈的心就會起來。你驕奢的心一起來,你一定會認為我很了不起,我很強大,別人都不如我。
於是要觀察,你在這世間成就事業,本身不是由於你的能力有多大,而是你的宿世的因果在這起作用。於是就把這個困難,作為園林、遊戲,去對待它。
古往今來,儒家也講,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無論是哪一種不朽的事業,它都要經過很多的困難的。那有些人就覺得碰到困難,他就很鬱悶:「為什麼這些困難都到我頭上來?」他有怨氣,包括生病也是這個。生病為什麼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有人生病,特別是得癌癥,他就想為什麼是我得癌癥呢?為什麼不是其他人呢?我都是好人,為什麼我要得這個病呢?他充滿怨氣。那好,你這個怨氣越多,你分泌的毒素就越多!你的病就更會加重。
這種你對待這些負面的、逆境的時候,你的心態念頭,一定要保持一種正向的一種想法。有困難了,一定要從自身找原因,這是我的業力,這是我的因果,自己要生慚愧之心,自己要生懺悔之心,自己要轉化成善的一面,而不要變成一個怨氣的一面。這是在心理調適當中怎麼去做到有智慧,怎麼去理解它。
比如說,你受到冤屈的時候,你怎麼去對待它?那我們在人生當中肯定無妄之災就到了身上來了,無緣無故的就有人誹謗你了,甚至法律就找麻煩了,受到冤屈了。那受冤屈,一般的他肯定反彈,就是有怨氣,要報復。
那麼在佛法告訴我們,碰到這個東西,不要去申冤,要能忍!當然可能跟我們一般的做法相比,可能覺得不近人情。儒家也在討論,你是以德報怨,還是以直報怨的問題。
那這個問題,如果在這一世來看,當然以直報怨,它是大家都要認同的。你既然這麼對付我,我也要這樣對付你。但是如果站在一個廣闊的、生命輪迴的這樣的背景當中來看,可能就不一樣了。
為什麼別人會這麼對待你?這裡面它不是無緣無故的,這裡有一些因果的錯綜複雜的關係,是我們看不清楚。於是,如果你不去考慮這個複雜的因果,而我直接去報,本身別人對不起我自己,可能多生多劫我欠了他的。現在他把它要回去,報復一下,正好把它拉平了。
好,現在你拉平了之後,本來是個債務就可以解開的時候,你又報復一下,你又欠了一下吧!欠了一下他又反彈吧!
所以這裡處理的方法,儒家跟佛教有些處理的方法都是不同。比如父母被人殺了,那在儒家的觀念當中,這是不共戴天之仇啊!一定要報的。
但是在佛法裡面,不一定就這樣說了。如果在座的有受過《梵網經菩薩戒》的,《梵網經菩薩戒》其中就有一條就是:父母被人殺,自己國王被人殺,不去報復的。為什麼?由於你的父母、國王被人殺,這是有因果的,你不要在這個因果的這樣循環當中再加進了你一份的東西在裡面。
再更大的來說,在菩薩眼裡,眾生多生多劫都是我們的父母、兄長。我們不能為了這一世的父母殺多生多劫的那個父母啊!那這些情況當然,剛才講佛是大聖人,他能看清楚這些關係。
而我們由於目光短淺,只看到這一世,分段生死的這樣的一個親緣關係。所以他的處理的方法是不一樣的。但我們看佛陀教誨的處理方法,是有智慧的,能這樣做一定是好的。
在佛門有一個公案,就談到兩個國家是鄰國,一個國家的國王比較善,另一個國家的國王比較惡,惡就有一種侵略性,他就悍然發動戰爭,要侵佔另外一個國家。
這個善國王固然他也要保家衛國,就在戰爭的時候,一般那種想要侵佔別人國家的那個惡國王,他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戰爭的準備,還真的被他打勝了。善國王就受到重創,就在彌留之際,這位善國王告訴他的兒子:「不准報仇!」那這個國家就亡掉了,就被那個惡國王全都佔領了。
那這個王子就在民間隱避下來,但是報仇的心念沒有放下,他了解到這個國王有什麼愛好,要接近這個國王。他知道這個國王喜歡音樂,那這個王子就拜了一個音樂大師,把音樂學得非常精到。就逐步地進入王宮,做了這個惡國王的一個很親近的人。
那有一次打獵,這位王子跟著一塊,這時候只剩下惡國王和這個王子,兩個人在樹林底下,這個惡國王都很疲勞,年紀也比較大,就躺著休息。就躺在這個王子的腿上休息的時候,這個王子就準備下手。
當他要把劍拔出的時候,馬上他的父親的聲音就出來了:「不准報仇!」他就又把劍放回去。第二次又拔出來的時候,又是「不准報仇」的聲音出來,直到三次。那個惡國王也很敏感,每一次這個王子要拔劍的時候,這個惡國王就會驚醒過來,驚醒過來,我剛才好像做個夢,好像有人要殺我。
最後這個王子終於不準備殺這個老國王了,聽從他父王的指令,就如實地把這個情況告訴了惡國王。惡國王這時候聽了非常感動,被感化了。跟著這個王子回到王宮之後,自願地把他原來侵佔的土地交還給了王子。這是不報仇最後導致的是一個好的情形。
那麼我們看到現代很多人的問題,就來自於報復。現在很多這方面的,我們在寺院裡,他有時候碰到這些煩惱,會跟我們這些出家人說一說。有一個公務員,現在可能很多感情上的問題會把一個人搞得很崩潰。
他一個公務員,工資不是太高,然後他的妻子跟一個房地產的老闆去了。他又很愛他的妻子,據說在家裡,家務事都不讓他妻子做的,是這麼寵愛他的妻子,結果這個妻子卻做這個事。
他就內心很不平,不平衡這時候,觀念上就有點顛倒,你無非就有錢才把我妻子勾引過去了。現在我也要做有錢的人。他也要做有錢的人,他把公務員辭掉,他要去下海,他也去搞房地產。
每個人命運不一樣嘛,這個經商不是什麼人想經商都能成功的,他一投資下去,全都是沒有回報。錢也沒有賺到,自己那個公務員職務也辭掉了。然後呢,妻子又不回來,自己每天就是內外夾擊,身心都受到很大的創傷。
就是這樣,你說真的挺可憐。你要去報復幹嗎?而且採取這麼顛倒的一種報復手段。所以這些,當我們碰到這些負面的時候,一定要智慧觀照它的業緣關係,然後一定要把它看空。人生的順境、逆境沒有它的真實性,一定要有這麼一種智慧的把控。否則苦不堪言。
然後就逆來順受,逆境來了,就順著它的本性接受它。進德修業,靜待其變。不能有一種過強的負面的情緒。而出現逆境的時候,你要善於觀照,把這個逆境變成自己的一個向上的一種逆增上緣。
這些應該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出了良好的榜樣。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以來的這種修行的過程,充滿著逆境。比如他為了求半偈,然而碰到羅剎,說:「你要聽下面半偈可以,但我要吃活人的血。」釋迦牟尼佛為了這半偈,獻出生命。
做忍辱仙人的那一世,碰到歌利國王,歌利國王把他的肉片片地割下來,而這位忍辱仙人不生一念的瞋恨之心,而且以同體的悲愍心發願,如果我成佛的時候,先要度你這個惡人。還真的是那位忍辱仙人成佛之後就是釋迦牟尼佛。以後這個惡國王呢,歌利國王就成為佛的第一大弟子憍陳如。
《法華經》講,有一世釋迦牟尼佛做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什麼叫常不輕呢?他每見到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會頂禮,都會說一句話:「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終將作佛。」
那這些四眾就對這個常不輕菩薩就不以為然,說你憑什麼給我們授記啊?你給我走遠一點。但是常不輕菩薩還是向他們頂禮。這些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就不耐煩,就用腳踢他。
然後常不輕菩薩就在腳踢不到的地方頂禮,說這句話;這些人就用木棍來打他,他就在木棍打不到的地方頂禮說這句話;然後用石塊來投擲他,他就在石塊投擲不到的地方頂禮說這句話。「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終將作佛。」
這是常不輕菩薩的一個忍辱的修行啊!然後這些打罵常不輕菩薩的這些人,墮到了地獄,然後從地獄出來,又由於跟常不輕菩薩的因緣,又做了常不輕菩薩座下的弟子。也就是法華會上釋迦牟尼佛座下的這些聲聞弟子,這樣的一個因緣。
乃至於佛在這一世示現八相成道的時候也經受了種種的逆境,被人誹謗、謾罵。其中有一個很歹毒的一個誹謗。
有一次,佛在講經說法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的女人,用一個木盆,放在了她的腹部,肚子就鼓鼓的,懷孕的樣子。就來到這裡,就指著佛說:「你講什麼法?你把我的肚子都搞大了,現在你得要給我多少多少錢。」那跟隨的五百個婆羅門也都說:「這個事情是事實,我們都知道。」
在這種誹謗的時候,佛坐在那裡,臉色沒有任何變化,非常寧靜。還是忉利天就看不下去了,就知道她誹謗,就變成小白鼠,到她那裡面,把繩子咬斷,這一咬掉,咣噹一下,那個木盆就掉到地下了。一掉地上,那顯然真相大白,是他們的誹謗。
這時候天人,天女散花啊,來讚揚佛德。這時候佛也沒有高興的表情,他內心如如不動啊!那真的是八風吹不倒,端坐紫金蓮啊!
那如果是我們這些業力凡夫,遇到這樣的一個誹謗,可能立馬就會憤怒;或者最後澄清,天女散花就很高興。這就是我們的情緒反應啊!這是虛妄心裡面出來的。所以我們每一天的妄心裡面都是波翻浪卷,充滿著這種憂、喜、悲、懼這些情緒,所以我們心理就不正常。
那麼還有一種,就是剛才講心理上的一些調適,智慧的觀照,要透過這些逆境的現象去把它做為一種養料。蓮華長在污泥濁水裡面,當它長不到虛空裡的時候就同流合污,跟污泥一起腐爛。
如果蓮華長在虛空裡面的時候,污泥濁水就成為滋養這朵蓮華的養料。即煩惱為菩提,智慧的念頭一轉,它就會變成一個我們精神品格,修行道業的逆增上緣。逆境正好是成全我們的最好的機會。
這一點在世間法裡面,仍然是這個樣子的。湯因比寫歷史研究,談到文明形態能夠生存下來,發展起來,一定符合著挑戰和應戰的規律,經過嚴酷的挑戰,激活它應戰的本能,它能夠穿過去,這種文明的生命力才能保存下來。應戰不過去,那就會消亡。
我們這一生,由於業力來到這個世間,肯定會遇到種種的逆境,對這個逆境,如果我們穿透不過去,我們就跟著這個煩惱一起顛倒。於是無論是生病,遇到困難,被冤屈,我們就把這個問題搞得越來越複雜,最後就是兩敗俱傷。
所以為什麼要「忍」啊?忍辱波羅蜜啊!你不能退一步,不能忍得下來,問題就非常嚴重!
諸佛菩薩對眾生平等,但感應為何有差別
夢參老和尚
諸佛菩薩他對眾生說法的時候,他是平等的。但是由於我們眾生的因不平等,所以緣也就不平等了。在我們修行當中你所感的,能感的是咱們這個信心,信三寶,求三寶加被,咱們能感的。應呢,就是諸佛菩薩。這個感和應都是差別的,所以這個叫差別。
有的時候像諸佛菩薩平等的,說個意思,舉個例子吧!你讀《阿彌陀經》,或是他讀《阿彌陀經》,這看來是平等。實際上,你怎麼讀,他怎麼讀,你讀的方式、方法,心裡的安靜,希求的欣樂心強,猛利,那感覺著阿彌陀佛對你就應了。
如果你懈懈怠怠、散散漫漫的,不那麼精進,那應的就差一點。你感的力量沒有,應的就差。一個能感者跟所應者不一樣,一個是懈怠散漫,也念佛,念得不夠專一;一個是念佛很專一。專一的他得到的應就不同,懈懈怠怠的得到應又不同。三昧力沒差別,但是由於你所做的有差別,那就叫不平等。平等跟不平等應當這樣來理解。
文裡頭所說的在你所明理上明得淺,用功上精進力不夠,那就有差別了。你因不同,所以感的外邊的緣就有差別了。因有差別,諸佛菩薩應得一樣的。你因有差別了,緣也就有差別了,就不一樣了。有的他念佛能見佛,有的念佛時候見不到。
留言列表